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

2022-09-11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

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神池县农村信用社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年以来我社按照要求,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扶持农民发展种养业,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宗旨,严格管理,稳健经营,在县域内其它金融机构只存不贷的情况下,勇挑重担,8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三农”,支农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农村信用社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通过进一步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创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至9月底,全社各项贷款余额22982万元,较年初净增2940万元,90%以上投向“三农”,其中:净投放农户种养业贷款1800万元,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贷款800万元,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340万元。

(一)创建信用工程,培育诚信意识。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创建工作中,公开创建评定条件、程序、要求和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信贷准则,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文明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政策,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培养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民。通过信用工程创建活动,逐步使信用户达到辖区农户的40%,信用村逐步达到辖区村数的10%。坚持“小额、流资、分散”的原则,把小额贷款做成农村信用社的名优品牌。加快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截止目前,全县共评定信用户15007户,创建信用村100个,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12203本,发证农户占评定户数的%以上,成为全县农业信贷投入的绝对主力。

(二)严格信贷管理,建立农村征信体系。今年二月份开始,我县联社根据上级联社的要求,通过进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实施,建全完善了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加强跟踪调查,建立农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信用咨询系统。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在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基础。截止9月末,共分类贷款21170笔,贷款余额为22982万元。按五级分类认定为正常贷款13165笔,余额20402万元,占比%,不良贷款8005笔,金额2580万元,占%。

(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是基础。我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支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多予”,就是积极扩大“三农”贷款的投放量,确保新增农贷比例不低于85%;进一步放大小额农贷支农效应,不断扩大了贷款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二是“少取”,就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农户利率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做到让利于农,反哺于农。三是“放活”,就是灵活放贷,方便农民贷款。我们根据客户的贷款需求,扩大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将基层社的授信额度每笔1万扩大到2万。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方便农民贷款。

(四)提升小额农贷品牌,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联系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是解决农民生产资金不足的主要金融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一是延伸对象,拓宽基本面。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今年我社发放运输业贷款120余万元,壮大了我县运输业的实力,有力的带动了我县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延伸贷款额度,做大基本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实力,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授信额度上限扩大到2万元,以更好地满足贷款对象的资金需求。三是延伸贷款期限,激活基本细胞。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允许跨年度使用。

(五)支持“三化”项目,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支农工作中,我们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项目,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重点支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和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带动力较强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培植大龙头,创造品牌。如:我县凯祥淀粉厂,每年收购原材料期间,我社都适时注入信贷资金,一方面加强了该厂的流动资金周转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农产品的快速变现。二是支持农副产品物流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配置能力,支持建设一批集收购、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我社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积极扶持胡油加工和小型月饼加工点,累计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支持全县100多座大小胡油加工厂、100多个月饼加工点,有效促进了胡油的销售,打响了神池月饼的品牌,促进了全县个体工商户的增收,为神池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三是审慎介入小城镇、供水、供电、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如在推进教育公寓建设项目中,我社针对我县教育职工工薪低的整体情况推出了抵押贷款,以工资抵押的形式向广大教育职工投放贷款200余万元,解决教育战线职工集资楼房的资金困难,有效缓解了教育职工的住房问题,去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神池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泾川县卫生局 (2012年7月16日)

尊敬的政协程主席、各位委员,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我非常感谢政协领导对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下面我就卫生局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作以简要汇报,请各位委员、各位领导给予指导。

近年来,县卫生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我县农村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积极推行改革,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

一是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支出上划由卫生局按职责集中管理,实现了收支两条线,加强了财务监管。

二是改革卫生院长聘用制管理办法。对卫生院长的聘用和管理实行公开选拔聘任制、目标责任制、统筹绩效考核制、责任审计制,逐步建立完善了卫生院长管理、培养、使用、考核体系。

三是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在卫生系统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人员准入、绩效工资制,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指标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四是改革药品器械管理制度。成立了药品器械集中采购办公室,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实行了集中网上采购,集中配送,实现了

乡村两级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对所有卫生耗材、中草药、医疗器械采购工作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全程监督,有效遏制了购销不正之风。

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完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水平,激发了卫生院活力,提升了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二、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卫生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以简化程序、加强监管为重点,以扩大受益、造福于民为目标,以强化宣传、搞好服务为基础,逐步完善了实施方案,提高了报销比例,拓宽了报销范围,最大限度地让参合农民受益,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开发新农合信息管理软件,健全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和即时报销,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并严格落实了运行分析、资金管理、监督约束、考核奖励、公示、信息收集、统计上报、投诉举报事件查处及反馈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了新农合与一体化同步报账和村级协管员制度,保证了新农合的规范运行。

三是加强定点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挂牌服务,进行资质动态管理,与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书,制定了约束措施。进一步规范了乡村卫生服务 2

管理一体化,强化了村级定点的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加强了对乡村医生的集中业务培训。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落实了基本药物全覆盖及药品零差率销售,规范了“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并实行公示制度。加强了对医务人员新农合知识的培训,积极改善服务态度,正确引导参合农民就医,切实为参合农民提供了就近、优质、合理的医疗服务。

四是广泛深入宣传,努力提高参合率,使农民得实惠。2006年至2012年实施六年多来,全县参合群众人数由26.99万人提高到30.69万人,参合率由86.3%提高到98.4%,筹资标准从人均45元提高到了270元。普通疾病住院年报销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重特大疾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8万元,重大疾病保障试点病种扩大到40种。同时将门诊特殊病病种范围扩大至4类28种。先后为11.68万人次报销住院费用1.45亿元,为155.91万人次报销门诊费用0.35亿元。以参合人数计算,住院受益面由3.48%提高到8.98%,以户为单位计算受益面由12.84%提高到了36.26%。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由34.22%提高到了57.8%。人均报销费用由691元提高到了1759元。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运行,提高了农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切实实现了参合农民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三、加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努力改善就医环境

(一)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全面推进以创建“温馨病房”、“便民输液室”为重点的县乡医疗机构改貌建设。结合国家及

省市建设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对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及3家县级医疗机构全部进行改貌建设和设备更新。加快了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步伐。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了X光机、B超、心电图、尿液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适宜设备,中心卫生院全部购臵了专用救护车辆,完善了手术室、分娩室、急救室、供应室等基本设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做到了一般疾病诊治不出乡镇,方便了群众就医。

(二)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村卫生所建设坚持以“社会功能不变”为前提,实行多渠道筹资,按照“布局合理、装修美观、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要求,基本全部达到业务用房面积60平方米以上,四室(治疗室、诊断室、公共卫生室、药房)分设的标准化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提高了服务能力。

四、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一)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了卫生监督力量下沉,重点做好了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大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卫生局制定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提高了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了各类传染病在我县的暴发流行。整顿和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加大了个体诊所监管力度,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二)加大村卫生所的管理力度。重点加强了对村卫生所以“三制四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工作程序、规章制度、考评奖惩、监督检查统一管理。在业务质控上,每个村卫生所都能达到看病有登记、取药有处方、收款有收据、转诊

有记录、疫情有报告、输液有准入、宣传有专栏、报销有公示的“八有”标准。在药品管理上,乡镇卫生院以全县统一集中网上中标采购价格向村卫生所统一调拨药品,村卫生所统一按照零差率销售。在待遇保障上,实行了乡村医生绩效工资制,由卫生院根据卫生所业务收入、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统一核算发放报酬。在人员使用上,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统一调配、免费培训。规范的管理提高了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调动了广大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方便了群众就医。

(三)加大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随着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开展的逐步深入,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加强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卫生支农”和“卫生强基”工程,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和上级医院的业务协作,采取上级专家定期坐诊,全天咨询会诊,及时处理急诊,专业知识讲座,深入科室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了卫生院“名科、名院、名医”三名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医特色等专业科室建设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转变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了全程优质服务,做到了入院有人帮、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并在门诊大厅设立了导诊台、电子屏幕、候诊椅、电视等便民设施。三是抓行业作风建设,以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效能风暴行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创建“健康先锋”党建品牌,大力弘扬全员职工奋发向上,文明服务的精神风尚,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卫生系统“十不准”及有奖举报制度;严格执行公开收费项目、收费

标准和费用清单制,做到从药费到检查费、手术费,从诊疗过程到手术过程全部透明;通过设立患者意见箱、院长查房,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形式,真正树立起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解决了在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高度重视,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卫生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不健全。下一步我们将围绕 “数字化卫生”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卫生系统专用VPN网络并委托网通公司管理,完善新农合管理软件,编制开发财务管理软件、药品器械采购管理软件,并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微机管理系统进行升级、联网,全面建成县乡两级办公系统、门诊系统、住院系统、药械采购与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将村级医疗机构并入网络,彻底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同时积极在全县村级医疗机构开通“健康医疗服务”热线,切实做到群众在家不花一分钱就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今后,我们将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把全县卫生系统建设成为“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文明行业,为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财政法制工作建设情况汇报

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建设是基础。近年来,在省财政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全市财政工作任务和财政改革重点,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入手,加强财政法制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全体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水平,全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明显。我们多次召开由有关科室参加的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法制宣传教育考核工作。现将我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宣传教育有章可循。

为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水平,我市着力加强相关的工作和管理制度,为落实好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1、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专用考核目标体系,将法定职责层层分解量化到各股室,使机关工作人员的言行都在依法行政的许可范围内。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防止滥用职权。

2、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为了

保证财政法制的贯彻落实,围绕普法工作目标及时组织检查,针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总结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建立了干部、职工定期学习制度。市党组在每年年初制定局党组学习计划时,把法制学习宣传列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结合工作需要,及时对财政法制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出新的安排,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干部、职工学习时间,长期坚持。

(二)制定措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依据财政工作实际,深入广泛地开展了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并利用宣传周、宣传月、纪念日等时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紧密结合财政工作重点和法律变化状况,确定不同时期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主题,采取,确保宣传教育活动收到实效多种生动有效的宣传形式,围绕市内、市外两个层次同时展开。从而使我市的法律宣传工作既丰富法制宣传的内容,又突出法制宣传重点,进而为财政改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财政改革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不断提高理财水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活动收到实效。为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效率,我市把财政法制宣传教育

工作,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制定了不同学习任务。其中财政干部和财政领导干部,主要学习专业法律法规和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财政干部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而对会计人员实施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和会计法规培训,这样不仅增强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完善了行业自律机制,而且使得我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通过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相关措施的落实,以及制度的建设。我市财政干部法律素质不断增强。特别是财经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财政依法管理力度也明显加大。财政秩序明显好转。财政执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从而为进一步财政改革和财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明显。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和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驾驭财政工作的能力;二是要不断地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使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抓不懈;三是要强化对财政干部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建设好学习型、法制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和能力。

可以说,深入开展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构建法制财政,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基础。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必将开创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新局面。一是财政干部法律素质不断增强。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财经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得到提高;二是财政依法管理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监督等方式,不断强化依法监管力度,在财政监督工作上实现新突破,有效的维护了财经法律法规的权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局干部学法用法收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财政秩序明显好转。近年来,通过大量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的实践工作,各单位自觉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的人多了,按规定使用财政资金、规范会计管理、落实财经规章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五年来,全市财政部门没有发生一例违法违纪案件,优化了财政执法环境,为财政改革和财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篇:建设局城市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我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历史机遇,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我县从实际出发,以“治理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创造投资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城市经营理念,加大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

趋完善,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现就**县城市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县城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42平方公里,市(镇)人口4.58万人,城市化水平达34.3%,县城区以莲花路为中轴线,已形成三纵五横的城市道路网络,现有城市主次干道路共17条,城市道路里程长23公里,道路面积53.78万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达7.6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5%。已安装路灯2241盏,公益广告龙门架5架,灯光隧道33架,安装单立柱三面体广告3架。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奠定基础,口岸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为申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廉租住房建设情况

2008年7月,我县启动了首批40套24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工程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了相关手续,工程概算总投资240 万元(含给、排水工程),资金来源为中央、省补贴500元/㎡,其余为县级自筹。工程现已竣工。

2009年,上级下达我县廉租住房建设任务180套,9000㎡(其中包含2008年四季度指标20套1000㎡)。建设总投资1260.0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补助450万元(每平方米补助500元,其中50万元为2008年四季度项目资金),地方配套810万元。对2009年计划指标,我县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由县属单位及各乡(镇)新建、改建的方式建设。具体建设任务为:**县城新建30套1480㎡(项目实施单位为县建设局);勐马镇政府新建24套1250㎡;富岩乡政府改建25套1250㎡;景信乡政府新建8套400㎡,改建25套1250㎡;公信乡改建26套870㎡;教育系统新建50套2500㎡。其实施方案县政府已批准。2009年廉租住房项目建设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单位将计划于2009年7月30日前完成征地、图纸设计、招投标工作。同时,要求项目资金必须按照国家、省、市和县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严格做到专户存储,分帐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经济适用房建设情况

2009年我县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为县农垦区危房改造200户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已完成5栋96户,总建筑面积10591平方米危房改造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该项目的建设完成将有效改善县城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状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由于我县属于贫困县,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已成为制约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

(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储备不足,建设用地难于落实,开发商配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数量较少,导致经济适用住房住房供应量小,占城镇住宅建设面积的比重低,难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五、如何推进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市场化进程,打破单一的政府投资形式,减轻财政城建投资支出负担。

(二)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拓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市场化之路,才能解决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等政府有限的财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要建立举债机制,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抓住国家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争取国债资金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白柳镇十里洼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白柳镇委员会

白柳镇人民政府

白柳镇十里洼村位于白柳集镇西北方,距白柳中心集镇约30公里,属我镇的高山村边远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1户546人,有党员27人,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645亩。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立足五项工程,做好五篇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群众增收的骨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在市县领导和包联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群众的苦干、实干,全面完成了当年各项建设任务,全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立足产业发展工程,做好农民增收这篇文章。烟草产业是全村经济增长的支柱,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750亩,实现产值152.54万元,烟草产业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在做大烟草产业的同时,狠抓畜牧养殖产业建设,今年全村生猪出栏量达到3350头,其中500头以上大户3户,100头以上大户12户,人均生猪达到6头以上;发展50头以上养羊大户5户,养牛10头以上大户5户,实现畜牧业增收100万元,人均收入1800元,成为全镇产业发展的领头军,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截止2011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153元,同比上年增加2951元。

二、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做好村容村貌改变这篇文章。该村抢抓通村水泥路建设良好机遇,迅速启动通村路硬化工程,为全村硬化道路8.3公里,并于2010年对连接前坪村的村级公路进行了砂石化处理,在镇村之间形成了环形公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市外侨办的全力协调下,投资150万元,完成农网改造23公里(其中低压18杆公里)目前已全面实施到位。

三、立足民生工程,做好惠民为民这篇文章。大力推广“畜、沼、园”循环发展模式,生猪控温标准化建设模式、家庭适度规模养殖“121”模式,农户家庭产业经营“八个一”模式,推行“圈、厕、沼、厨、园”五配套模式,建成“圈厕沼一体化”循环农业示范户75户,同时对本村居住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进行移民搬迁,对居住较为集中的院落进行民居改造,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对村级活动室进行重新选址规划,配套做好村级卫生室、文化娱乐室、农家图书室、村级小学的建设工作,完善村级活动室服务功能,使全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四、立足先进文化活动进村工程,做好新型农民教育这篇文章。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聘请县农业局、镇农技校以及县卫生局专家,开展养猪专业技术培训、烤烟种植技术培训和卫生知识培训共7场次,教给农民实用致富技术;注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以“十星级文明户”深化评选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将“八荣八耻”纳入群众思想教育之中,加强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组织育龄妇女参与计生知识竞赛,组织县文化馆进行了普法演出,邀请县农业局送文化、送健康、送信息进新农村,开阔了群众视野、

拓宽了群众致富信息面、提高了群众整体素质、培育了群众致富本领,传播了新思想,培育了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保障。

五、立足堡垒建设工程,做好基层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这篇文章。围绕“科学发展、升级晋档”主题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党的基层组织各项建设,抓培训强素质,村级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普遍加强,基层组织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和特困村建设打下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一年来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不少困难和不足,一是村上无积累,项目建设启动难;二是通组路比较差,而要保证畅通,需要建设资金量大,一时很难落实;三是7.18冰雹灾害,对我村的烟草产业致命一击,损失惨重,有的户颗粒无收,达60%的户损失达50%以上,给群众心理上、经济上造成难以估量的打击。

各级领导联系我村,是我村的机遇,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积极做好群众的发动和宣传工作,按照“政策驱动,群众主体”的思路,做好以基础设施改善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工作,“头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达标准”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多请示、勤汇报,赢得更大的支持,为彻底改善我村贫困落后面貌,加快富民强村建设步伐,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家长委员会章程下一篇:高中军训教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