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90例临床分析

2022-09-11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 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发病1h内死亡率高达50%,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重要的致死原因[1]。对AMI患者来说,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其最安全的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 改善预后, 是AMI早期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2]。本文收集本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90例, 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AMI患者90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3]。其中, 男60例, 女30例, 年龄37~78岁, 平均57.8岁。患者就诊时间在发病6h以内59例 (A组) , 6h以上 (包括6h) 至12h内31例 (B组) 。梗死部位:前间壁20例, 前壁27例, 下壁23例, 侧壁16例, 下壁伴右室心梗4例, 合并高血压20例 (血压在140~160/90~99mmHg) , 高脂血症>4例, 糖尿病24例。

1.2 溶栓治疗患者选择标准

持续胸痛超过30min,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无缓解, 患者无使用溶栓药物的禁忌证, 至少2个导联ST段抬高超过0.2mV, 心肌梗死部位在下壁时, 心电图Ⅱ、Ⅲ、aVF中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超过0.1mV, 心肌酶谱升高。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给予患者完成相关评价, 生化指标可不必等待更多时间, 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 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查心电图、血小板计数、心肌酶谱等检查、凝血功能监测。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于30min静脉滴完。滴完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 2次/d, 用3~5d。阿司匹林300mg咀嚼, 1次/d, 共3d, 以后改为100mg/d直至患者出院。氯吡格雷>50mg/d, 对于有高血压患者抢救同时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糖水250mL中, 以每分钟10~20滴静脉滴注, 持续血压在120/80mmHg左右, 治疗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抢救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 治疗后30、60、90、120、180min分别做18导联心电图。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 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出血征象。

1.4 冠状动脉再通判断标准[4]

(1) 开始治疗后3h内, 胸痛缓解或者明显减轻。 (2) 心电图明显升高的ST段较用药前下降>50%。 (3) 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 CK-MB酶峰提前至起病<14h, 和 (或) CK峰值<16。上述4条中, 除 (1) 、 (3) 组合不能判为再通外, 其余任何2条标准同时具备就可判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组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0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4例, 再通率为71.1%, 其中6h以内组再通49例, 再通率为83.1%, 6h以上组再通15例, 再通率为48.4%。溶栓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5例, 其中6h内组出血3例, 6h以上组2例, 均为轻度出血, 3例牙龈出血, 2例咯血5~10mL左右, 无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 3~5d后5例出血均停止。本组患者发病4周内死亡5例, 死亡率为5.6%。其中6h内组死亡1例, 见表1。

3 讨论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 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被激活、释放相关聚集物质、继而导致血栓形成, 引起冠脉动脉管腔急性狭窄或闭塞。90%的AMI患者发病早期冠脉内可见新鲜血栓, 余10%的患者亦可能有血栓形成, 但由于局部纤维蛋白的溶解反应而消失。AMI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介入治疗, 其次就是溶栓治疗。中国现阶段许多基层医院尚无条件行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就成为相对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主要治疗手段[5]。溶栓治疗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使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发生溶解, 从而使闭塞的血管再通[6]。尿激酶为从人尿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也可由人的肾细胞培养液提取, 也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 无抗原性, 不出现过敏反应。可催化纤维蛋白结合型和游离型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 而达到溶栓作用[7], 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AMI的重要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是重要的方法[8]。对发病12h内的ST段抬高性AMI患者用尿激酶溶栓, 尿激酶治疗AMI有效。患者溶栓时间越早, 溶栓效果越好, 再通率越高, 并发症少, 患者的预后也越好。本组资料显示, 发病6h内给予溶栓治疗后再通率较6h以上明显提高, 且死亡率明显降低, 说明越早溶栓效果越好。本组6h内再通率为83.1%, 6h以上为48.4%, 平均再通率为71.1%。总之, 早期溶栓可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 缩小梗死范围, 降低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静脉溶栓治疗AMI因其方便、快捷, 为抢救心肌赢得了时间, 深得广大医务人员欢迎。尿激酶溶栓价格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为目前国内溶栓常用首选药物, 溶栓的成功为转诊介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注:与2组比较, P<0.01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AMI患者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90例, 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 6h内组及6h以上组, 对比经溶栓治疗后其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4例, 再通率为71.1%, 发生出血3例, 其中6h内出血3例, 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5例, 死亡率为5.6%。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参考文献

[1] 韦庆锋, 何贵新, 阮海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附60例报告) [J].广西医学, 2009, 31 (3) :355.

[2] 杨元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5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 2006, 17 (12) :147.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12) :710.

[4] 王乐丰, 李廷辉, 杨新春.急性冠脉综合征溶栓疗效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56.

[5] 尹行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5) :507.

[6] 徐俊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 2007, 11 (6) :500.

[7] 王乐丰.急性冠脉综合征溶栓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49.

[8] 龙运玲.早期溶栓与延期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54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 2009, 31 (2) :24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37例晚期肝癌治疗中的舒适护理下一篇:广州市税源结构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