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调规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基本农田调规范文

基本农田调整

准备工作:准备好基本农田数据和调整过后的行政区界线。(JBNTBHPK、JBNTBHTB、XZQ)

一.

一.裁剪

打开arcmap进入arctoolbox栏,选择下面index,在输入栏输入clip选择clip(analysis)。

在input features选择JBNTBHPK,在Clip feature选择调整后的XZQ。

outputfeatures选择好裁剪输出路径,点击OK。

二.把剪裁好的数据load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打开catlog,找到相应数据库中的JBNTBHPK右键load→load data→下一步→找到裁剪好的的数据→open→add→下一步→直到完成。

三.编号、计算面积

打开地籍管理软件,连接MDB数据源,测试连接成功后进入地籍管理系统。(密码为0)

刷新目录树打开图层,勾选LXDW、XZDW、DLTB、JBNTBHPK、JBNTBHTB、XZQ,点击确定。点击专题数据处理→基本农田专题处理→勾选保护片块属性填写(保护片块编号与计算面积)和保护图斑提取(提取过程中自动填写属性与计算面积)。

(如出现保护图斑中存在要素,请清楚后再提取窗口,进行以下操作)

点击专题数据处理→基本农田统计报表,弹出下列页面,点击左上角刷新基本农田数据。

勾选所在地区数据,点击确定,弹出窗口,点击是,直到完成。

数据汇交→其它汇交矢量数据导出→选择mdb数据源→勾选JBNTBHPK、JBNTBHTB、XZQ→选择shp格式→点击确定→直到弹出窗口数据转出汇交完成。

数据汇交→数据汇交目录设置→年份选择2011年→确定

数据汇交→数据汇交→弹出窗口选择汇总表格,勾选如下几行

点击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省级下发县级行政界线→点击增加→添加之前汇交转出目录选择XZQ.shp→点击打开。

选择矢量数据→点击增加→添加之前汇交转出目录选择JBNTBHPK.shp与JBNTBHTB.shp→打开→确定→直到数据汇交完成。

四.质检

五.解决质检过程中自相交问题。

打开arcmap或者catlog,在arctoolbox中index选项,在上栏输入check geometry,在弹出的窗口添加自相交的字段(shp格式文件),点击OK,直到completed,点击close。

之后再查找栏输入repair geometry,在弹出窗口添加自相交字段(shp格式文件),点击ok,直到completed,点击close。(如上一步)

第二篇:基本农田工作

苍穹数码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演示

各位领导,下午好!

我是苍穹公司的技术支持XX,很荣幸为大家演示我公司基本农田划定管理系统, PPT第3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要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建库工作?

大家都知道,基本农田保护的是整个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中央确保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09年和10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共同下达了《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也就是167号文和218号文,提出了部署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指出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落实保护责任、土地质量;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基本农田布局更稳定,增强划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也就是说: 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已经纳入国家永久保护的范畴。

我们湖北省厅对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也是相当地重视,在《关于迅速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了各地市需在6月至8月10日组织实施,我们大家看,4月份准备工作,8月11起就展开验收工作了,而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很多地市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说明我们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还是比较紧迫的一个事情。

PPT第4页

那么有些领导要问了,二调和规划中都有基本农田相关工作,为什么我还要再做一个基本农田的库?这里我们讲一下,二调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说二调,二调基本农田上图成果集中程度不高、保护责任没有落实到户、信息化程度不高。 然后我们看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基本农田成果只是一个宏观上的要求,没有具体落实在细处。

PPT第5页

在这里我们要传达一个永久划定的概念,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也就是按照“依法依规、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落地到户”的要求,解决一些地区基本农田零碎分散、规划调整频繁、建设占用多、补划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提高基本农田的区位稳定程度、集中连片程度、落地到户程度和信息化程度,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升到全新水平。

结合前面我们说的,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建库工作。 接下来我们看看要如何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建库工作。

PPT第6页

关于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我们主要归纳了4个步骤,分别是资料收集、外业调查、数据建库和成果验收,我们从资料收集开始讲。

PPT第7页

资料的收集我们一般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农用地分等资料,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资料和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下面我们为大家仔细说明。

PPT第8页

对上述收集的资料,尤其是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特别是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与保护责任人(户)的有关信息收集整理清晰。

PPT第9页

好,那么我们基本农田划定建库工作的第一步资料收集就完成了,下面我们讲第二步,外业调查核实的部分。

PPT第10页

外业调查是我们数据建库的依据,外业调查的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建库工作的顺利与否。在基本农田的相关外业调查中,主要调查耕地质量调查, 保护责任调查标志牌和界桩调查。

耕地质量调查就是农用地等别之类的一些属性。

保护责任是调查基本农田地块对应的一些保护责任人。

标志牌和界桩调查指的是调查坐标和通过取得一些标志牌的照片。

调查的实际实施呢,又分为调查底图和调查表格。

调查底图就是使用1:1000的地籍图,一般以二调的成果图为底图,这样可以保证最接近真实的现状成果,

调查表格就是《调出地块调查登记表》、《调入地块调查登记表》、《继续保留为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调查登记表》这几张表

P11

外业调查数据收集好了,我们就要展开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就是我们这里的重头戏。

P12

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国土资源相关管理工作中建库系统的开发,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软件体系,包括由我公司自主研发的KQ平台,应用领域相当广泛,特别适用于各类数据库建设,二调和土地规划的建库系统我们在全国各地包括湖北省也做了不少,都受到用户好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保证做到这个基本农田数据和土地规划、二调的无缝衔接。 这一年来,我们软件一个主界面,在土地规划软件的基础上优化和增加了许多实用功能,建库单位更加容易方便我们的基本农田建库。

P13

以上就是我们基本农田划定建库的一个流程,数据准备好了之后,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格式,编制方案,落实保护责任以及输出我们相关的成果。 很多地市都有自己专业的建库单位,那么这里我就给各位领导着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方案辅助编制功能。

P14

我公司的基本农田划定建库软件有十分强大的辅助编制功能,在我们基础数据导入库中之后,各位领导可以先录入指标。

P15,P16,

这是我们指标入库的界面,指标从EXL导入后可以对应到我们基本农田库里的各个行政区,每个乡镇都可以即时点击查询和修改。这里提供一个检查功能是检查指标表的合理性,就是

分乡镇的指标总和与县级指标的一个检查。

P17P18

接下来是布局编制,软件提供了一键即时调图并且即时编辑的功能,这是功能截图,各位领导可以有一个直观的影像并即时提出意见。

接下来我们看质量检查。

P19 P20

这个质量检查是检查我们数据库中 基本农田质量变化和数量变化层的数据规范性的一个检查,比如如图斑跨村这样的错误,检查出来后直接在我们这里也可以实现一键自动处理。

P21P22

经过刚才两步我们的数据已经规范完毕,这一步就给它们的属性做一个维护,维护完成之后数据库中面积等字段就会被赋上值。

P23P24

基础数据和变化数据入库后,我们就自动可以生成划定成果层了。包括划定的保护区、保护片块、保护图斑界线这些层,都是我们程序一键生成的可靠数据。

P25

划定的数据也有了,我们就开始责任信息的录入和管理:

(图1) 这张图是关联我们保护责任人和所保护区域的功能

(图2) 这就是我们关联的责任信息,包括责任人的名称、联系方式等等

(图3) 多数时候我们存在的是一个责任人对应多个保护区域的情况,我们软件呢也设计了批量关联的功能

(图4,图5)土地质量信息管理这里也是一样,支持一个农用地质量等别的录入和用EXL模板批量录入

P26

那么我们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第三步数据建库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输出成果准备验收了。

P27

按照上级要求,按照区、市、省三级分别对划定成果进行自验和验收。

省级验收完成后,由省国土资源统一报国土资源部复核。

通过国土资源部复核的,由省国土资源厅核发验收确认函,就是验收完毕了

图1这是我们成果包的一个截图,我们软件按照规程自动生成的一个县级成果包,行政区名称,行政区代码,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这是一个标准的成果包格式,

图2里面分成这5种数据,其中图件是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这三张

图3基本农田表册分为基本农田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基本农田变化台账、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台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

补划一览表、年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汇总表 这些表

P28

那么我们通过资料收集,外业调查核实,数据建库和提交成果,我们的基本农田划定建流程就走完了,之前我们提到过3个问题,我们讲了为何要做基本农田划定建库工作以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 接下来我们看下一步,成果的应用。

P29

首先我们的数据库出来之后,就可以进行占用补划工作的开展,根据规程,占用补划是要以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叠加依法审批或认定的占用(减少)基本农田和拟补划基本农田的范围,确定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

按照补划基本农田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及农用地分等成果,综合选取补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块;落实保护责任,设立、更新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补划成果。

P30

这里是我们苍穹基本农田划定软件关于占补工作的一些功能,新建占补项目,关联占卜项目,保护责任管理,生成土地登记卡,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软件输出登记卡的功能十分简便,一键输出登记卡信息并且配图定位。保护责任人和四至都很清楚。

P31

特色功能 自己诌

P32

前面有提到过,我公司也做过二调、规划、一张图、登记发证等相关软件,在这里,我们的基本农田划定建库成果可实现和金土工程、一张图,还有监管平台相结合的作用。

P33

P34

那么关于基本农田划定建库我们就讲到这里,我谨代表苍穹公司谢谢各位领导专家对苍穹数码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并预祝大家工作顺利,今后合作愉快

谢谢!

第三篇: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黑水县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工作方案

黑水县国土资源局 黑水县农业水务局

二〇一一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我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修订技术方案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11]818号)等文件,按照《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要求,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深入开展“保护责任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执法监察网络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功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规范调整

严格按照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根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件相关规定及《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相关技术要求,规范调整。

(二)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后,保护面积不得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指标;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总体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

(三)稳定布局,明确条件

要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保劣不保优”等问题。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规划期内已经确定必须占用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应当将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调整的、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划出。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

(四)落地到户

结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承包农户,记载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五)图、数、地一致

基本农田保护图、基本农田数据库、统计表、基本农田保护台帐等规范、齐全,与实地相一致。

二、工作任务 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结合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把握并衔接好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成果验收和报备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我县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得少于确定目标7万公顷。将我县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健全相关图、表、册;设立统一标识;落实保护责任;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实行永久保护。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基础上,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逐图斑落实基本农田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以及片(块)编号。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及保护台帐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臵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健全保护台账,夯实基本农田电子政务管理基础。县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要健全台账,加强基本农田图、表、册管理。乡(镇)政府要根据基本农田保护专题图,对每一宗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涉及的保护责任信息、土地承包经营信息和质量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信息表、册。县农业部门要建立基本农田质量数据库。

(三)设立统一标识

基本农田划定后,按《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07‟304号)的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每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应设立标志牌,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臵应增设标志牌。一定规模以上及集中连片程度较高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也应设立标志牌或界桩。

(四)落实保护责任

划定的基本农田按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文件要求,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责任,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逐步实现县域内数据库联网互通。

三、技术流程

结合我县实际,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实施,相互衔接。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大体分为工作准备、组织与实施、验收上报三个阶段。

(一)工作准备

1、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应真实、合法、有效、齐全、实时,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部备案成果;2010年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3)基本农田划定资料

图件资料: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县级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图。 表册资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账等表册。

数据库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数据库。

文字资料: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文字资料。 (4)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农用地分等资料;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

2、分析与核实

(1)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分解指标、确定指标 为确保基本农田指标下达的合理性、科学性,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部备案成果,分别以村、乡镇为单位,逐级汇总耕地面积作为分解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依据;以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准,逐级分解各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2)按照“由上到下”的原则形成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

以二调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根据各乡镇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结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确定的边界,编制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以二调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根据各村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结合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确定的边界,逐地块(图斑)落实基本农田,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作为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3)外业调查核实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确定拟调出、调入的地块,并到实地勘察,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核实拟调出、调入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位臵、数量、地类、质量等级等现状信息并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工作单元,开展外业调查,落实保护责任。

3、调整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1)调整划定方案的编制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由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包括:

a)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

包括:调整划定方案文本及说明;拟调整划定的地块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块)编号、地类、面积、质量评价信息等);涉及调整划定的相关图件;调整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等。

b)相关附件

包括:调整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审批资料与有关成果;跨州县补划基本农田的,应提供调出、调入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其他必要附件等。 (2)调整划定方案论证

对于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调。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应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二)调整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照经审批通过的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根据调整划定的技术方法与技术要求开展调整划定工作,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及时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建立、更新数据库、图件、表册等基本农田相关资料,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

(三)调整划定成果的验收与上报

1、验收方式

基本农田划定验收采取内业审核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经批准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对划入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

2、验收程序

(1)县级自验、州级初验 基本农田划定验收按照县级自验、州级初验、省级验收,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县级对划定成果进行全面自验后向州级提出验收申请。州级组织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初验,按照每个县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实;检查符合要求的,州级向省级提出验收申请,按照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15%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查。 (2)省级验收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验收。 (3)国土资源部复核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审核后,由省统一将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成果上报国土资源部复核。复核的重点内容是:各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否达到国家下达的规划目标;以县为单位具体核实是否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图件,划定地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图数地一致等。必要时,国土资源部将会同农业部组织开展实地抽查,对复核、抽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反馈给有关省(区、市),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负责督促整改。 (4)省级确认

经国土资源部复核认定各项成果符合要求且经省审核通过的,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验收确认函。基本农田图表册、数据库、标志牌等其他成果不规范的,要求整改完善后再核发验收确认函。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划定基本农田数量未达到保护任务、质量与上一轮划定基本农田比明显降低、划定基本农田地类不符合要求的,认定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不合格,责成有关县(市、区)整改纠正后重新申报验收。

3、成果报备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实现乡、县、州、省、国家五级备案。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包括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信息。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资料信息备案到省;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备案到国土资源部,同时抄送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具体报备方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各地应在乡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四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工作。报备到国土资源部的信息,由省级审核汇总后统一上报。

四、技术要求

(一)调整划定要求

1、调出要求

(1)应调出的基本农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河)的基本农田。 (2)可调出的基本农田

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可以调出。但现状基本农田中,1999年以前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技术规定划为基本农田的优质园地、高产人工草地、精养鱼塘等,以及1999年以后,因农业结构调整原因(生态退耕除外)由耕地变为园地、林地、草地和坑塘水面,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可调整地类可继续作为基本农田予以保护。

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因自然灾害、生产建设活动造成严重损毁、污染的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

2、调入要求

新调入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为耕地,并满足以下要求: (1)应当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2)优先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 (3)禁止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河)的耕地。

(二)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确定

依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分区布局,确定基本农田片(块)边界。其边界尽可能利用明显的线状地物或河川、山脊、林带等自然、人工地物界线,兼顾行政、权属界线。

(三)基本农田编号

基本农田按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编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为“12位行政村代码+4位保护片(块)号”组成,基本农田图斑编号为“16位保护片(块)编号+4位基本农田图斑号”组成。

(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将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组,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以行政村为单位,包括下列内容:村组、四至范围、基本农田责任面积、所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质量等级、保护责任起始时间等,并加盖村公章,保护责任面积汇总数应等于该行政村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数。

(五)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

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和界桩,标示出基本农田的位臵、面积、保护责任人、保护片(块)号、保护起始日期、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标志牌的设臵和监督工作;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标识和标志牌的设立和维护。

基本农田发生变动的地块,应及时设立或更新标志牌。

(六)基本农田增划

基本农田的增划以县为单位进行,增划的基本农田应满足基本农田的划定要求,纳入基本农田统一管理。

(七)图件编制

1、编制内容

基本农田图件包括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是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臵与编号,加注基本农田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的信息。

2、编制方法和要求 (1)编制方法

利用GIS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中,逐图斑落实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边界,加注编号,经图面整饰,直接生成基本农田保护图和分布图。 (2)编制要求

a)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比例尺应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形成的基本比例尺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相一致。 b)基本农田图斑边界坐标串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坐标串一致,破图斑的情况除外。

c)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线用红色实线表示,并加注保护片(块)编号。 d)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注记形式为JA,J表示基本农田,A表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

e)基本农田图件中,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占用地块、基本农田补划地块应分别赋色。

f)图廓内外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幅号、指北针、比例尺、图例、数学基础、编制时间、编制单位等。 g)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的图名标注“基本农田保护图”和“图幅号”(“图幅号”注在下面);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的图名标注“××乡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的图名标注:“××县基本农田分布图”。

h)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的图幅右下角注明数学基础、编制时间,图幅左下角注明编制单位;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的图幅右下角注明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

(八)数据库建设

1、基本内容

基本农田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要素与基本农田专题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的规范要求,基本农田专题要素采用《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1019-2009)的规范要求。

2、属性表结构 基本农田数据库属性表结构见《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 T 1019-2009)。

(九)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

1、统计汇总 (1)面积统计

在完成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基本农田的面积、地类等信息进行统计。 (2)逐级汇总

基本农田面积按村级-乡级-县级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总。

2、表册编制

编制县、乡、村三级基本农田统计汇总表,并加盖各级人民政府公章。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台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一览表、年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汇总表等表格依规范要求编制。

(十)成果内容及要求

1、成果内容

(1)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成果 a)基本农田数据库。

b)基本农田表册:基本农田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基本农田变化台账、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台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一览表、年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汇总表等。 c)基本农田保护图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

d)文字成果: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相关文字资料等。

e)其他成果: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基本农田标志等。

2、成果要求

a) 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依法、合规,遵循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 b) 采用的资料真实、合法、实时。 c) 成果规范、齐全。

d) 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内容完整;各类要素齐全;属性结构正确;拓扑关系正确。

e) 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比例尺选取符合要求;图内外要素齐全,图面清晰可读;图外整饰完整、规范。 f) 各类表格、台账齐全,编制符合规范;各类表格、台账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大于或等于上级规划下达的保护任务,规划期内增划基本农田核减数不得突破增划基本农田的总量。

g)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保护责任一览表齐全,依照规范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 h)涉及调整划定、占用补划基本农田的地块均应进行实地核实。

五、工作安排

(一)准备工作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3月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县级人民政府要成立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编制实施方案

全县在3月底前编制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时间安排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组织领导机构和职责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按照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权限报批。

(二)划定实施阶段

2011年4月—2011年6月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内业上图建库

全县在二调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基础上,根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2、外业调查核实

按照《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要求,实地调查补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基本农田土地质量信息和承包经营信息等。

3、成果整理汇总

按照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对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汇总。

(三)落实永久保护措施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8月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牌和标示;

2、集中连片程度较高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设立界桩;

3、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台帐;

4、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

(四)成果验收阶段

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全县在10月20日前完成自验,

(五)国土资源部复核、省级确认阶段

通过国土资源部复核的,由省国土资源厅核发验收确认函。

(六)成果报备阶段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各地应在乡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四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黑水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邓庆明同志任组长,苏平、兰卡同志任副组长,县国土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基本农田划定日常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县农业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县农业部门编制《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县农业部门要提供基本农田质量数据,负责建设基本农田质量数据库;县农业部门要根据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管理、指导。

(三)落实工作经费 工作经费由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共同县财政部门申请解决。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也是各县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技术指导和督促

县国土资源局将采取措施强化,督促工作进度,工作进度实行季报制度。自2011年2月起,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季度末向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提交工作进度情况报告。

(五)严格考核奖惩

我州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各县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划定成果被国土资源厅认定为验收不合格的,责成整改纠正,进行通报,取消评优资格;未按时完成划定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不合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划定成果为优秀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黑水县国土资源局

黑水县农业水务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日 黑水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李 华(副县长)

副组长: 苏 平(国土资源局局长)

兰 卡(农业水务局局长)

成 员: 各乡镇负责人

县国土资源局:张辉、齐满、李阳萍 县 农 业 局:李向东、任春、马玉春

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张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有县国土资源局:齐满、李阳萍;县农业局:任春、马玉春。

联络人:县国土资源局 齐满电话:6723836 县 农 业 局 任春电话:6722456

第四篇:基本农田工作总结

XX县XX年省补小型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XX县XX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乡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建设“XX”的为目标,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充分抓住水利与农田建设时机,立足实际,统筹安排,发动群众,大干快上,积极开展了以基本农田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

经过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实施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县累计新修基本农田XX亩。其中:XXXX基本农田工程XXX亩,移动土石方XX万方,投入机械台班XX个,投工XX个,完成投资XX万元(其中省补XX万元,省市投资XX万元,群众自筹及以劳折资XX万元).为了搞好XX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使我县的农建工程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㈠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群众。

为了使XX县各乡镇对农建工作及时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农建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是利用悬挂条幅等媒体手段, 1

宣传农建工程,营造舆论氛围;二是组织乡村干部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农业稳,则天下安”,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制定实施方案,将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组。

㈡适应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新修基本农田采取抓点带面,不走弯路,保证质量,充分发挥水利系统技术人员的作用,对乡镇的农田基建实行基层单位包抓和技术人员负责制,积极为群众提供规划设计、施工指导、质量管理、物资供应等服务。

㈢健全工程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一是按照XX项目建设要求,制定了工程施工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明确管理责任,质量标准,施工要求,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二是全面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完善工程建设程序,设立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财务管理等专职人员,按照质量、进度、投资“三控制”原则,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三是积极推行技术、质量负责制,实行技术人员包抓工程,现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单项工程,则实行群众与专业队相结合,由群众完成土方工作,专业队进行石方及混凝土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四是严格检查验收,XXX县水利

局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巡回检查,监督工程建设质量;重点项目实行单元工程验收,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及时进行阶段验收,经质检、设计等方面人员联合验收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重建,不留隐患。由于质量责任明确,工作措施到位,全县重点水利工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㈣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针对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强化管理责任,建立灵活多样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使工程管理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工程完好率,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一是在工程实施启动前,召开村民大会,广泛针求群众意见,一事一议,落实投工承诺和管理承诺。二是制定完善工程使用管理制度。根据工程实际,制定了各类工程使用管理制度,使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标准,管理责任明确。三是工程竣工后,在交付使用的同时,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产权与管理责任,实现了管护与受益有机结合,将工程管护责任落到了实处。

㈤强化领导,搞好协作。

针对农建时效性强、工作难度大的实际,我们首先把农建工作作为水利中心工作之一,纳入议事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其次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领导抓点包片、督促检查;三是搞好与土地、农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为农

建搞好服务。

XX年,XX县的小型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进展不够平衡,点上工程进展顺利,以埂坎恢复为主的面上工作进展缓慢,工程点的开工面还有待扩大;二是基本农田建设地块落实难度增大,加之XX价格持续上涨,XXX建设工程建设规模已无法与往年相提并论,工程开展受劳力影响治理进度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在XX范围内再次掀起XX建设新高潮,为XX县新农村建设再做贡献。

第五篇:基本农田划定实验教程

1 实验目的

1、了解关于基本农田划定的原则、流程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农田划定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2、增强运用GIS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和数据探查等功能。

2 基本理论

基本农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确定基本农田布局时要遵循“优先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划定后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的原则。

2.1 相关定义

1、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基本农田的范围包括: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2、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件和程序划定的特殊区域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具体范围。

3、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划定的具体的基本农田地块。

4、基期基本农田图斑: 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地类图斑。

5、利用等指数:依据制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制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水平,计算确定的农用地质量等别指数。

6、平均等指数: 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面积加权平均值。

2.2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1、基本农田保留

根据基期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进行对比分析,经核实确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要求的现状基本农田,继续保留为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调入

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当为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不得划为基本农田;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作为“绿心”、“绿带”保留的耕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作为生态景观和绿色开敞空间的耕地可以划为基本农田;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

3、基本农田调出

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

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因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可以调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应当调出;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4、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在已经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图斑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界定,确定最终的保护区域。

3 实验准备

(1)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层; (2)某县基期基本农田保护图斑; (3)某县农用地分等数据;

(4)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 (5)其他相关资料。

4 实验方案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确定过程是生成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的过程,即在基期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和基期地类图斑中耕地图层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农田保留、调入和调出图斑,最终确定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其中:

保留+调入+调出=基本农田调整图层 保留+调出=基期基本农田图层 保留+调入=规划基本农田图层

4.1 基本农田调入

1、提取耕地和可调整地类图斑

在Arcgis平台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提取出区域内的耕地或可调整地类图斑,形成新的耕地图层。其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Arcgis软件,加载土地利用现状图层,然后打开该图层属性表,依次点击“options”、“select by attributes”,运用筛选工具对图层中的地类属性进行筛选(图1),并将所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图斑输出为新的耕地图层。

图1 耕地图斑的筛选、提取

2、叠加属性数据

运用Arcgis中的叠置分析工具,将农用地分等数据中的土地利用等别和耕地坡度属性按照空间位置赋与该图层,其操作步骤为:

首先加载上一步输出的耕地图层,打开Arcgis中的ArcTool Box工具箱,依次选择“Analyst Tools”、“Overlay”和“Spatial jion”,正确设定耕地图层和农用地分等数据的路径,将后者属性中的坡度级别和耕地质量等别信息(利用等和单元等指数)按空间位置属性赋予到耕地图层中(图2)。

图2 耕地质量信息和坡度级别数据的叠加

3、确定可调入耕地图斑

根据基本农田可调入地块的要求,在已有质量信息等属性的耕地图层中,要将不适宜作为基本农田调入的图斑(现状为基本农田、规划为建设用地、坡度大于25度或者图斑面积较小的图斑)剔除。其操作步骤为:

在上一步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在ArcTool Box工具箱中选择“Analyst Tools”、“Overlay”“Erase”擦除工具,用基期基本农田图斑擦除已生成的耕地图层(图3),即将已经为基本农田或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图斑剔除。在此基础上,将面积较小、坡度不符合要求的图斑从中删除,如要剔除坡度级别大于25度或图斑面积小于400m2的图斑,可运用筛选工具(同步骤1)将上述图斑筛选、删除。最后剩余的耕地图斑即为可调入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图斑,将其输出为可调入基本农田图层。

图3 新生成耕地层中基本农田的剔除

4.2 基本农田调出

1、基期基本农田属性更新

在Arcgis操作环境下,加载基期基本农田图层,利用spatial join工具,将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和坡度和农用地质量(农用地分等图层)等属性赋予基期基本农田图层中,其具体操作步骤同4.1中的第二步。

2、非耕地图斑的调出

在完成基期基本农田属性更新的基础上,首先将基期基本农田中已经转为非耕地类的基本农田删除(运用属性筛选工具),然后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落在允许建设区中的基本农田调出(运用Erase工具),作为调出地块的一部分。

3、质量较低、分布零散图斑的调出

将基期基本农田中的现状为非耕地图斑和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图斑调出后,在属性表中将基期基本农田图层中的图斑地类面积进行排序,然后结合图斑的集中连片程度,将分布分散及利用等质量较低的基期图斑剔除。如图4中,与周围的图斑相比,红色的地块面积较小且分布比较零散,综合其质量信息后将其作为调出地块。

图4 零散地块的调出

4.3 基本农田保留

将基期基本农田图层中要调出的图斑剔除后所剩余的图斑即为所要保留的基本农田,将保留的基本农田图斑输出为基本农田保留层。

4.4 基本农田调整层

可调入为基本农田的耕地、要保留基本农田和调出基本农田共同构成基本农田调整层。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保留基本农田的面积,确定需要调入基本农田的面积。首先,打开基本农田保留图层的属性表,在图斑地类面积列中点击鼠标右键,运用“summarize”功能按行政代码统计出各行政区内保留的基本农田面积。其次,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统计出的保留基本农田面积差值确定要调入基本农田的面积(图5)。然后,在可调入基本农田图层中,按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或质量状况)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图斑面积较大、分布较为集中且质量状况较好的图斑单元统计其面积,直至其面积达到要求为止。最后,在属性表中新增一个字段,利用右键功能菜单中的字段计算器(Filed calculator)计算出各图斑的利用等指数和其面积之积,将其汇总利用公式求出划定后基本农田的平均等指数,同样的方法求出划定前的基本农田平均等指数。在调入为基本农田的耕地满足数量和质量要求后,将符合条件的图斑输出为新的图层,并将其保留的基本农田复制到其中,此图层即为划定的基本农田图层。

图5 保留基本农田面积的统计

4.5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在划定的基本农田图斑图层中,需要将一些零碎图斑进行融合。在加载划定基本农田图斑图层的前提下,首先打开ArcTool Box工具箱,然后依次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ization”、“dissolve”选项(图6),将零碎图斑按村组代码进行融合(实现基本农田零碎图斑融合的方法有多种,可参见具体文献1)。在图斑融合之后新的图层中,重算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净面积,然后按村组界线和乡镇行政区界线分别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并生成相应的图层。在此基础上,统计各级行政区内的基本农田图斑、片块和保护区数目,并完成相关图件的整饰、输出。

图6 零碎图斑的融合

5 实验注意点

1高宏兵等.基于ArcGIS9.0土地利用数据中的图斑合并方法[J].测绘科学,2009,34(3),183-185.

1、在试验中,要注意认清各个图层之间的关系,如基本农田调入的基础是区域内所有耕地图层,而基本农田保留则建立在基期基本农田图层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中,将各层的数据进行分别存放,以免造成实验过程混乱和结果错误。

2、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基础数据的数学基础,如坐标系统不统一的情况,如遇此情况要先进性坐标系转换,统一数学基础。

3、在进行擦除(Erase)和空间属性连接(spatial join)操作后,可能会出现某些要素“越区”的状况,在操作后应注意图层中诸要素拓扑关系的检查。

附录

基本农田调整要求

1.1 基本农田划定原则及技术要求

1、切实保护耕地原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其重点是保护耕地资源,以满足人口高峰年对耕地的需求。

2、综合协调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在区域内的各类用地进行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吃饭和建设的关系,使非农业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得到合理配置,形成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3、双轨并行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必须遵循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双轨并行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控制指标由省、市、县、乡(镇)逐级下达,以乡镇行政辖区为基本核定单位。

4、区域完整性原则。为了便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档和管理,完善和巩固地籍管理体系,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不宜打破村级行政界线。 1.2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调整,应当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依规,规范调整。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和新一轮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严禁借规划修编随意调减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擅自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2、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得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所提高;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

3、稳定布局,明确条件。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片、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城镇工矿、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1.3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要求

1、基本农田调整应遵循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

2、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面积应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3、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平均质量等别有所提高;

4、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当有所降低;

5、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简爱名著阅读范文下一篇:剧本写作软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