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2023-03-08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煤气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煤气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煤气中毒事故演练方案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煤气中毒是冬季施工中常见的事故。厨房由于煤气泄漏、通风不良、未安装风斗导致,导致人员出现煤气中毒事故。本方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范各类事故而制定的预案演练方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演练适用本项目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生活区的煤气中毒事故,承担对他人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

二、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在本合同段项目部二号拌合站钢筋场厨房,由于伙房在室内使用未检查无关闭,导致煤气泄漏中毒,情况十分危急。发现人员中毒后及时上报、正确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制止事故蔓延并进行有效控制。使人员生命安全得到及时救治。

三、演习的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13年12月13日下午.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煤气中毒事故组织机构(总指挥)

总指挥:顿雪冰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杨国贤梁彦林

主要责任:

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

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田风于春伟 帅纪明

主要责任:

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

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

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

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保证事故发生时所有救援队伍的

通讯保证,与外界联系。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毒人

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路,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疏散人员。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

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及时发放应急

物资。

(5)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对现场拍照,

进行事故报告。

五、演练程序:

(一)xx时整,事故演练现场(厂区厨房)总指挥顿雪冰接到电话

“钢筋场厨房有人煤气中毒,要求紧急救援”。接到汇报总指挥

立刻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救援。

(二) 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张小奎王轶博

医疗救护组:李秋云王占飞

警戒联络组:李建马香亮

后勤保障组:马军德侯永利

(三)具体实施步骤

①、xx:xx分工人在厨房内发现有工人倒地,经呼喊无反应判断

为煤气中毒,随即向钢筋厂负责人跑步报告。负责人赶到现

场查明原因,并立刻报告指挥部。

②、xx:xx指挥部接到救援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抢救。

③、xx:xx分警戒联络组组长XX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围观人员,画出警戒区,维护秩序。

④、XX:XX医疗救援组赶到后及时对人员进行检查,并联系120及时送医院处置

⑤、xx:xx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进行现场拍照, ⑥ 各应急小组结束任务后想副总指挥报告。

⑥、xx:xx副总指挥向总指挥陈艳德报告演练完毕,由总

指挥作简单的演练总结。

六、救援设备及物质

项目救护用车一辆、担架一副、医药箱一只。

七、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记录演习的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

现场人员情况等。

2、后勤保障组在演练的当天必须保证在10点之前把所有演习人

员及物质运送到演练场地,应急资金和后勤相关物质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急救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

4、总指挥顿雪冰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

出演习地点,恢复施工秩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施工作业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救援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有序进行,为救援争取了时间,达到了演练目的。

第二篇:煤气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预防有效、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在我项目部工程建设范围内的煤气中毒事故的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的生物安全事故是指在我项目部工程建设范围内发生的使用煤炉、煤气灶等取暖、生活设施造成施工单位参建职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煤气中毒事故。

一、煤气中毒事故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含碳酸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又无刺激性的气体。在吸入人体血液后,与血中红细胞结合,时红细胞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首先受累,产生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危害参建单位施工人员需要上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更多相关部门配合救援时,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成立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有限责公司项目部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小组成员组织如下:

组长:李燕凯王伟李敬红

成员:邓文治巴根娜张嘉陆永茂耿晓王海防

2、应急小组各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入下:

组长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 巴根娜、张嘉负责小组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陆永茂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组长通报情况。耿晓、王海防负责后期处置工作,并及时向组长通报。

三、预防与管理

第三篇:8、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现场处置方案样本二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 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 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 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严格杜绝任何火源。

2、 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车间处理有困难时,车间负责人应向分厂负责人提出启动分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分厂自己处理有困难时,分厂负责人应向总厂负责人提出启动总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总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特别严重,本企业处理有困难时,总厂负责人应向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提出启动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3、 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象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具有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抢救;

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救工作不能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 查明危险区域范围; ② 布置警戒;

③ 相关用户停用、止火; ④ 往设备内大量通入蒸汽或氮气; ⑤ 切断煤气来源,必要时堵盲板; ⑥ 强制通风至检测合格后方进行补焊。 2)湿式柜泄漏处置

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检查确认泄漏部位,查明泄漏原因,如因挂圈缺水,则迅速启动鼓风机将柜内煤气抽至管网,使冒煤气的挂圈沉入水中,补充挂圈水量即可。如柜壁撕裂则将气柜降至人可以堵漏的高度,用干杉木片、黄泥等物品堵漏,然后按带煤气补焊方案补焊。如柜壁大面积撕裂,则先将漏点沉入水中,制止煤气外泄,气柜停止升降,待厂长安排气柜置换(按停煤气方案执行)后,方可补焊,如柜顶少量漏煤气可通过启动风机降低柜位后,用黄泥堵漏后贴板补焊。

3)排水器冒煤气处置

戴面具关上排尘管开闭器,然后查明冒煤气原因,如因煤气压力短时升高而造成,则补充水后,开排尘管;如排水器内漏,则须更换排水器。

4)干式威金斯柜漏煤气处置

首先戴上防毒面具,详细检查漏煤气部位,如柜内皮囊少量漏煤气则将柜位降至适当部位,用橡胶补洞;如大量泄漏则按置换煤气步骤对气柜进行置换,更换皮囊后投入运行;如钢结构严重泄漏则迅速停止回收,启动风机将柜内煤气抽向管网,并按置换煤气步骤对气柜进行置换,处理漏点后方可再次投入运行。

5)干式蔓型柜漏煤气处置

首先戴面具详细检查漏煤气部位,如:漏量较小,则将柜位升至漏点以上,按气柜补焊动火方案对柜壁进行堵漏补焊;如漏量较大,且威胁至周围的人身安全,应要求降低焦炉煤气主管压力,将柜内的煤气迅速回吐到管网系统,待柜位降至漏点以下后,管网压力恢复,气柜停止运行。待制定了完善的补焊方案后,再组织补焊。

6)煤气管道大量泄漏煤气处置

降低管网煤气压力,戴面具堵漏,将煤气压力稳定在5kPa带煤气补焊,高压管道漏煤气则相应的生产厂停产,戴面具堵漏,将压力降至5Kpa补焊,焦炉煤气管道在补焊时,有条件的管网应通入一定的高炉煤气或氮气。如煤气管道大量泄漏且不宜带煤气补焊则相关单位停产,局部按处理煤气步骤处理煤气后,进行补焊或局部更换管道。

现场救护

1)抢险人员应在危险区附近的安全区域(上风口侧)迅速备好苏生器,做好对中毒人员进行输氧急救的准备工作;

2)抢险人员应正确判断中毒人员的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中毒的不同情况对中毒者实施抢救;

仅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轻微中毒人员可自行或在他人帮助下到空气新鲜处,喝热浓茶,促进血液循环。或在他人护送下到煤气防护站或医院吸氧,消除症状。

抢救有自主呼吸的中毒人员时,将苏生器呼吸阀与导气管、面罩、气囊接好,打开气路,用佩气阀调整所用量,调整氧气含量为 100%刻度,•将面罩扣在面部上,用头带固定好,当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后,调整氧气含量为80%刻度,•判定无需吸氧时,取下面罩,但不能过早终止输氧,防止往复昏厥。

抢救无自主呼吸患者时,对牙齿紧闭中毒者用开口器将牙启开,用夹舌钳拉出舌头,插入口咽导管,压住舌头,松开开口器,使前牙齿咬住口咽导管金属环,使用苏生器进行强制氧气输入,活肺器的动作次数应调制在12 ~ 16次/分。当活肺器动作过快时,立即启用引射器清理口腔异物,达到动作正常。当动作慢时,立即将面具与脸部处理严密,达到正常动作的次数。抢救无自主呼吸人员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呼吸同时配备苏生器进行抢救。

对于心脏停止跳动着应采取心脏复苏的方法进行抢救。

(3)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救援队员应按照医生要求,配合抢救工作。中毒窒息者应尽快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送往医院途中要持续输氧。

第四篇: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煤气泄露事故,应立即报告煤气站、分厂领导及公司调度室。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摸清事故现场情况,设立危险区域、设立岗哨、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并积极采取措施,严禁冒险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一、 应急救援的组成及职责

〈一〉领导组织

总指挥:白班:厂长;夜班:值班干部

副总指挥:副厂、安全员及三班调度长

组 员:各工段 及工程师

〈二〉职责

1、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 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 组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各工段长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

1.炼钢工长:负责炼钢工段现场指挥工作;

2.精炼工长:负责精炼工段现场指挥工作;

3.连铸工长:负责连铸工段现场指挥工作;

4.机修工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5.电修工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6.工程师:负责抢险抢修现场的技术指导;

二、 应急通讯:

在处理事故时,所有参与抢险抢修人员需保持通讯畅通,若发现信号不稳定或中断时,应立即运用厂内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与总指挥取得联系,并明确说明所处位置。

三、 事故处理预案:

〈一〉煤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1. 煤气发生泄露造成人员中毒时,监护人要尽快把中毒人员撤离到空气流通区域,并立即汇报救援指挥部领导、煤气站、总调。

2. 解开中毒者阻碍呼吸和血液循环的衣、带,将肩部垫高10~15厘米,使头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的畅通。

3. 轻微中毒:给予自主吸氧,必要时强制供氧。

4. 中度中毒:给予自主吸氧,必要时强制供氧并送医院治疗。

5. 重度严重中毒:给予自主吸氧,必要时配合实施体外心脏按摩,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注意事项:

1. 如中毒者已脱离煤气危险区域,煤气防护员及抢救仪尚未到达,请将中毒人员移至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直到防护仪器到达现场。

2. 患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要就近医院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一直要供氧,并由医务人员监护。

〈二〉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1.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时,生产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汇报救援指挥部领导、煤气站,并通知总调度安排保卫处人员赶赴,对现场进行警戒,疏散现场人员,防止闲人误入,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2. 着火较小、火势不大,可直接用黄沙、湿草袋、co2灭火器灭火,直径小于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止火。

3. 如火势较大,用以上方法难以灭火时,由公司总调联系消防灭火。

4. 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应通入大量的蒸汽、氮气,并用消防器材配合灭火,煤气压力不得小于100pa,严禁突然或紧急关闭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5. 火熄灭后,要防止煤气外溢造成煤气中毒。

〈三〉煤气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处理

1.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时,当班调度要立即向总调报告,请求指示,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

2. 清点各相关岗位人数,确认损失、伤亡情况。

3. 爆炸现场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通入大量蒸汽、 氮气以防回火爆炸。并保护好现场。

〈四〉煤气管道损坏、泄露事故的应急预案

1、管道损坏,但煤气没有被点燃。

(1) 发现煤气管道损坏,并发生煤气泄露,发现者应立即通知救援指挥部领导,同时紧急疏散周围与下风口人员(发生泄露点的下风向40米内禁止有人员及火源;上风向20米内禁止有火源及人员),并在现场做好监护,严禁人员进入此区域。

(2) 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炼钢与连铸工段关闭钢包、中包烘烤用气点,并通知煤气防护站。

(3) 在确认各用气点均已关闭的情况下,煤气设备维修人员应立即关闭总管蝶阀,然后关闭眼镜阀,并打开放散阀。

(4) 关闭眼镜阀后,应立即在总管阀门处通入氮气吹扫,在煤气防护站人员的指挥下,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对煤气管道受损点进行电焊等抢修作业。

2、 管道损坏,煤气已点燃

(1) 发现煤气管道损坏,并且正在燃烧,发现者应立即通知救援指挥部领导,同时紧急疏散周边人员,并在现场做好监护,严禁人员进入此区域。

(2) 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炼钢与连铸工段关闭钢包、中包烘烤用气点,并通知煤气防护站。

(3) 在确认各用气点均已关闭的情况下,煤气设备维修人员应立即打开各放散阀,在确认放散阀都已打开的情况下,在总管上接上氮气进行吹扫,保持管道处于正压状态,并逐渐关闭支管、关闭蝶阀,但不要关死,随着氮气的不断吹扫,着火点会慢慢的熄灭。

(4) 在着火点火源熄灭后,慢慢关闭支管蝶阀,然后关闭支管眼镜阀。

(5) 关闭支管两阀门后,继续用氮气吹扫十五分钟,在煤气防护站人员的指挥下,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对煤气管道受损点进行电焊等抢修作业。

注意事项:

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时,必须确认各放散阀已全部打开,因为氮气的压力为6公斤,煤气管道难以承受。

附:调度室:3008 3018 3000

煤气站:3184 3106

医务室:3099

第五篇:炼焦车间地下室煤气泄露中毒事故演练

地下室煤气泄漏、中毒应急处理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职工对事故应急程序和相互协调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理技能,检验应急预案是否可行、可靠,检验应急物资是否满足应急需求,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各专业队伍的协调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日益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本次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依据:

2.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GD/JSM06-16) ,煤气泄露、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演练时间:2016年6 月 23日

四、演练地点:炼焦车间1#焦炉地下室。

五、演练内容:模拟演练煤气交换旋塞芯脱落,造成煤气泄漏致使巡检人员中毒事故。

六、现场演练指挥人员:

总 指 挥:王永璐

现场副总指挥:王晓雷 许杰

参与成员:生产当班调度、调火、热修班、运行调火及炼焦甲班。

七、职责:

7.1 指挥职责:负责演练现场的指挥,宣布演练的开始和结束并对此次演练做出总结。 7.2 班组成员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报警,组织恢复生产。

八、职责分工:

1组成员负责打开机焦侧窗户通风

2组成员呢负责对地下室两侧进出口进行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出并迎接急救车。

3组成员负责抢救伤员,转移到安全位置后并对现场进行抢修堵漏。

4组成员负责抢救伤员,并进行现场急救、汇报。

九、演练内容:

1、煤气交换旋塞芯脱落,使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操作。

2、中毒人员的急救。

3、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4、现场逃生。

5、事故状态下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十、演练注意事项:

1、个人防护,进入现场人员穿好防护用品,戴好呼吸器和煤气报警器。

2、 抢修安全,进入现场检修人员必须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钥匙等易燃、易产生火花物品掏出,统一放置。

3、使用铜质工具或涂抹黄油的铁质工具。

4、进入地下室人员必须触摸防静电装置。 十

一、演练步骤

1、 演练开始----事故发生——报警——接警——Ⅲ级救援预案启动——现场应急处理——Ⅲ级救援预案关闭——演练结束 ——总结

十二、演练应急处置措施:

1、在有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的地方,如感到头疼、头晕等不适,应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

2、发现室内有人焦炉煤气中毒,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同时在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检查并切断焦炉煤气来源。如泄露点较大,一个人力量不能处理时,应向公司调度汇报,启动预案。当班主管应组织人员撤离现场之上风向,全部清点完人数后,在佩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组织进行处理毒源。对中毒者要立即松开其颈、胸部的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注意保暖和安静。如中毒轻微,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的,可直接由医疗救护队送医院。对于中毒较重,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的应尽量避免搬动、颠簸以及使中毒者消耗体力的动作,应立即通知医院医务人员到现场急救,并采取以下措施: 2.1使之平躺,把双腿垫高,利用血液回流 2.2掏出口内假牙、食物等,以防阻塞呼吸 2.3使中毒者吸氧气

3、对于停止呼吸人,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避免吸入中毒者呼出的毒气。中毒者在未恢复知觉前,应避免搬动、颠簸,不要送医院,如果送市医院高压氧仓抢救,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务人员护送。

4、人工呼吸方法:头部后仰向后推,紧托下颌向上提。深吸口气嘴对嘴,有时还需嘴对鼻。注意捏鼻把气吹,每分钟16至18次。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同时,抢救者用压在伤病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伤病者的鼻孔逸出。同时,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严伤病者的口唇,以防漏气,然后缓慢而持续地将气体吹入。连续进行两次充分吹气。第一次吹气完毕,应抬起嘴,手松鼻,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同时观察伤病者胸部。如果吹气有效,伤病者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排出而下降,然后再作下一次吹气。

口对口吹气后,要知道通气是否充分,仍要用判断有无呼吸的方法,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和感觉有无气流呼出。如果发现吹气无效,可调整伤病者的头部位置,使气道通畅。若仍不通气,说明气道被异物阻塞,则需要清除气道异物。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钟。每次吹气量应为800毫升,充分吹气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吹气量少,通气不足,但吹气过多过快,可使空气进入胃部引起胃扩张,导致呕吐,误吸。

5、在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禁止注射亚甲兰(美兰、甲烯兰)。

6、切断毒物来源后,吹扫完现场毒气后,救援队长应再一次核点当班职工人数及救援人数。 十

三、演练过程:

1、 事故发生现场情况:焦炉生产正常,加热正常。2名调火工巡检工前后相隔5米,佩带煤气报警仪,进入焦炉地下室进行正常巡检时,当走到地下室23号交换旋塞处时,闻到有煤气的气味,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音,两个刚想撤离,泄漏的煤气使一名巡检工中毒倒地,另一名巡检工立即用衣服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向端台地下室口逃出,通知热工主管地下室出现煤气泄漏,有人员中毒。

2、热工主管在接到“地下室煤气泄漏”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当班班长停止出炉,停止加热、并通知地下室降低煤气主管道压力,将至800pa。

3、当班班长立即组织人员赶往1号焦炉端台集合参加准备救援。

4、热工主管下达指令:立即启动地下室煤气泄露中毒应急预案,并现场指挥。 同时,通知当班调度及Ⅲ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指挥员王永路。再由当班调度通知相关领导。

5、热工主管指派一组人员佩戴好防毒面具,携带CO检测仪,进入两侧烟道开启窗户通风。

6、热工主管指派二组人员在现场警戒,拉起警戒带,阻止非救护人员进入以及人员的疏散工作。

7、热工主管指派三组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及CO报警仪,带上担架到地下室机侧23号位置抢救出中毒人员并将中毒人员抬出交至救护人员,再次回到地下室寻找泄露点,经检查漏气源为23-2号交换旋塞塞芯搬把脱落,引起泄露着火,二人迅速用涂抹黄油的扳手将23-2号加减旋塞关闭及时控制泄漏源,二人同时检查地下室煤气残留情况(<25ppm),符合人员进行正常工作,并检查其他交换旋塞情况,其他情况良好。

8、四组人员在接到抢救出的伤员后,将中毒人伤员抬至空气通畅处,解开阻碍呼吸的衣物,根据中毒人员的中毒情况(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进行人工呼吸,待人员苏醒后,二人严密观察中毒者的情况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十四、地下室煤气泄漏、中毒应急预案演练结束,解除警戒。 十

五、参演领导总结。

安环部 2016年6月2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下一篇:明确行政许可法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