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22-09-12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培养和接收工作, 把它看作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建国60多年来, 我国累计接受来华留学生近300万人次, 在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地国家数、接受留学生单位数也屡创新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争取到2020年外国留学生数量将达到50万, 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教育部联合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人社部, 于2015年印发了《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 计划指出要围绕国家战略, 稳步扩大我国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规模, 打造来华留学的国际品牌, 提升来华留学在全球的吸引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吸引更多的人才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也是加强中外友好外交关系的重要方面, 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而成功的城市建立更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教育发展相匹配, 《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吸引外国留学生来烟就学。尽管烟台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留学规模和层次上不断突破, 但是与全国留学生教育相比, 仍相对滞后。大力发展烟台高校的留学生教育, 不仅可以加速烟台高校的改革发展, 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 还可以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烟台、提高烟台的国际知名度, 加速烟台市的国际化进程。因此, 对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烟台接收留学生教育的5所学校 (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南山学院) 的留学生教育开展相关情况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1) 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 随机对各高校留学生及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其中留学生12人, 教育管理人员5人。访谈内容围绕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教学、管理、服务、招生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展开, 并对烟台市来华留学教育做总体评价。

2) 文献分析法。为了了解当前国际社会及我国 (特别是烟台地区) 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和发展现状,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中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教育市场发展的相关文件、著作、论文和年鉴等, 并通过各级教育网站和图书馆, 搜集最新的统计数据和资料, 对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3) 问卷调查法。设计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采用里克特五级量 (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完全同意) 计分,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留学生来烟台学习的原因和渠道分析, 关于学校课程设置、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看法, 对烟台整体的认识。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 笔者以烟台接收留学生教育的5所学校 (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南山学院) 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 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 回收172份, 回收率为95.6%, 有效问卷168份, 有效回收率93.3%, 样本基本信息见表格1。

二、结果与分析

1、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

山东省是全国的教育大省, 于2011年出台《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 文中指出: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优化环境, 扩大规模, 使山东成为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留学生教育是衡量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 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和教育水平可以直接反应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

烟台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较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十年来, 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及房地产等热潮的推动下, 烟台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十一五期间, 烟台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民生质量持续改善,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向国际城市跨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经济改革的同时, 烟台市同时实行教育的改革, 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烟台市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一直滞后于高校其他社会职能的发挥, 特别是留学生教育方面问题特别突出, 与烟台市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 表格2描述了2012-2015年烟台市留学生教育规模的基本状态, 从该表可以看出近四年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数量相对稳定, 占山东省和全国来华留学生比例相对较少且呈下降趋势, 这与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的趋势相违背, 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他城市留学生招收比烟台的增量更大, 更有成效, 这是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 2015年青岛市留学生人数为6010人, 占全国来华留学生比例1.51%;大连市留学生人数为7362, 占比1.85%;厦门市留学生人数4078, 占比1.03%, 与这些综合发展水平相近的其他沿海城市相比, 烟台市来华留学生规模较小, 差距较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 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 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在留学生教育教育层次方面, 烟台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占当年度留学生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 非学历留学生比重逐渐下降, 教育结构日趋合理 (表格3) , 这种趋势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烟台市本科生人数在2012-2015年分别为579、575、692、665, 所占当年度学历生的比重分别为88.26%、87.25%、90.46%、90.00%;语言生人数分别为1021、979、963、832, 所占当年度非学历生的比重分别为71.85%、71.10%、71.18%、92.04%, 由此可见, 虽然学历生的比重逐年增加, 但是超过80%的留学生学历生为本科生, 大部分非学历生为语言生, 这说明烟台市招生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层次不均衡。

以上数据表明, 虽然烟台市努力实行教育改革, 且将教育国际化定为城市重要的发展目标, 但是留学生教育问题特别突出, 是高校国际化的一个短板, 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存在着规模差距大、教育类型和层次水平比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2、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调查

1) 留学生来烟台学习的原因和渠道分析

该部分主要由参与调查的168名留学生选择来烟台学习的原因, 共有通过“交流项目或获得奖学金来烟台学习的”“想提高汉语水平, 学习中国文化”“对烟台的了解和向往”“别人 (亲戚、朋友、老师) 介绍来到烟台”“就读学校的专业水平比我国大学高”“烟台高校的学费比其他大学低”“来烟台入学容易”“为了留在中国, 在中国就业”“中国大学的学习经历对我以后工作有帮助”“边学习边旅游, 了解中国文化”“烟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我国好”和“其他原因”12个选项, 根据调查结果, 表明留学生来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留学生来烟台学习主要是因为外界因素。22.02%的留学生选择了“别人 (亲戚、朋友、老师) 介绍来到烟台”, 10.71%的留学生是“通过交流项目或获得奖学金来烟台学习的”, 这说明大部分留学生未通过正式的途径了解这所城市, 城市宣传力度不够, 争夺留学生资源的意识不高, 留学生通过别人的介绍或者学习项目才来到烟台。

第二, 中国文化、语言和烟台的吸引力增强。参与调查的168名留学生中, 有13.10%的留学生选择“想提高汉语水平, 学习中国文化”, 9.52%的留学生是因为“对烟台的了解和向往”, 10.12%的留学生选择“为了留在中国, 在中国就业”, 7.74%的留学生选择“边学习边旅游, 了解中国文化”, 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东方文化, 学习汉语。烟台作为沿海城市, 环境较好, 经济水平发展较快, 也吸引了一部分留学生来烟台学习。

第三, 烟台高校的教育环境和综合实力亟待提高。参与调查的168名留学生中, 1.19%的留学生选择“就读学校的专业水平比我国大学高”, 2.38%的留学生选择了“烟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我国好”, 7.74%的留学生选择了“烟台高校的学费比其他大学低”, 5.95%的留学生选择了“来烟台入学容易”。由此可见, 烟台高校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明显, 入学门槛较低, 教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高, 缺乏优势学科。

2) 对就读高校的满意度调查

参与调查的168名留学生对烟台市高校的教材 (4.2) 、管理服务质量 (3.8) 和课程设置 (3.7) 方面比较满意。留学生对学校的食宿条件和环境、国际学术交流环境和奖学金机会评价平均分分别为3.、3.5和3.2。在本次调查中, 留学生对授课方式 (2.5) 、学校网站信息 (2.6) 、师资力量 (2.8) 、课程内容是否与国际接轨 (3.1) 评分较低, 说明留学生对烟台市高校的教学质量认可度较低, 中国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被广大留学生所接受;学生对学校的网站信息认可度也比较低, 也从侧面反映了烟台市接受留学生的高校网站更新不及时, 语言以中文为主, 并不能满足留学生通过官网了解学校的需求。

3) 对烟台市的看法

留学生对烟台市的总体印象较好 (3.8) , 特别是对社会治安 (4.1) 和城市公共环境 (3.6) 评分较高, 这表明绝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烟台的环境的。在被调查问题中, 城市国际化程度 (2.6) 和政府办事效率 (3.0) 评分较低, 说明学生对烟台市的国际开放程度不太满意;对政府的办事效率, 例如签证手续办理工作、开具证明等需要政府处理的办理手续和办事效率不满意。

三、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1、政府从宏观上指导好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 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指导

正确的政策引导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首要前提, 政府应创新发展教育理念,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经验, 结合烟台市实际, 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 为留学生教育理顺机制。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不仅要保证留学生数量的增加, 同时也需要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留学生规模扩大和保证培养质量要相辅相成, 为保证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不断促进和改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必须要逐步建立适合烟台市市情的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2) 发挥资源和渠道优势, 构建完善的奖学金体系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一步吸引和鼓励更多外国留学生留学, 推进城市教育国际化, 提升国际影响力, 设立了专项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例如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 南京市2013年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并将持续加大南京市友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宁留学生的奖励力度。奖学金已成为很多城市教育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接受来华留学生不仅仅是支持中央政府的一项义务, 而是培养一批熟悉我国地方经济特点的外国人才。现烟台市还未设立任何关于来华留学的奖学金项目, 缺少来烟留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资助学历教育和需要扶持的重点学科。此外, 关于奖学金的来源渠道, 政府应该动员全社会力量, 例如企业、民间团体等机构参与, 推进建立烟台、高校设立形式丰富、渠道多元、层次多样的来烟留学生奖学金体系。

3)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留学服务产品链

政府应凭借沿海的地域优势, 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 由被动变主动, 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坚持抓烟台市影响和烟台市来华留学教育知名度, 督促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国外参加教育服务说明会和展会, 同时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性的赛事, 增强城市影响力;设立专门的留学生海外服务机构, 发布权威信息, 为留学生来烟学习提供咨询和服务, 把握潜在生源, 打造从申请、就读到毕业整个过程的系统性服务;建立立体营销系统, 完善跨境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以政府、高校为主, 社会资源融合的留学生服务供给体系, 扩大覆盖面, 完善留学服务产业链。

4) 提升烟台城市国际形象, 增强世界影响力

一个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对留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重要拉力。为了解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城市形象, 2010年4月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成立了专项课题组, 设计了“中国城市国际形象研究评价体系”, 涉及城市向往度、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市民素质、治安状况、便捷程度、城市个性、诚信程度、政府效率、投资价值、发展潜力、国际化程度等12类指标。这项调查是对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的主观调查, 参与调查的被访者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 总人数约7980人。最终, 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等荣膺中国 (大陆) 国际形象最佳城市。通过之前的调查问卷, 可见烟台市的城市形象有待提高。烟台市政府应当积极借鉴上述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 努力提高烟台市的国际形象, 更好的吸引留学生来烟台市就读。

2、驻烟高校从微观上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 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

随着学校排名和信息化的公开, 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留学生择校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要从根本上解决烟台市生源层次较低、规模较小的情况, 关键还是在于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地位。高校在发展特色专业的同时, 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和英文授课专业,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理念上和课程设计上应努力和国际教育标准接轨, 加强高校学术研究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应加大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投入, 注重各项基础设施的建立, 为留学生打造舒适的校园环境, 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育人环境。

2) 丰富留学生科类结构, 全面均衡来烟留学生教育发展

当前烟台市来华留学生科类和国别结构分布失衡, 主要以语言生为主, 学历生人数较少, 且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和临床医学上, 生源上过度依赖亚洲国家。

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发展弱势学科, 实现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均衡发展。理工科目等自然学科一直是来华留学教育中的短板, 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理工科发展差距较大, 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 特别是那些正在进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国家, 我国在这些科目的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吸引了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华学习,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6) 》蓝皮书指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明显增加。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增长幅度超过10%。生源排名前15名的来源国中, 泰国、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均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烟台市高校应把握契机, 招收更多沿线国家优秀留学生, 拓展生源, 并制定“一带一路”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发展规划,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需求, 着眼重点项目科目, 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3) 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招生模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 一所高校的留学生数量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 因此, 各高校应转变观念, 将留学生招生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加以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并建立专门的留学生招生团队。对于招生形式方面, 高校除了参加各类海外教育展览会、洽谈会之外, 还要加强与海外本土教育机构、中介、媒介等的全方位接触联系。加大对学校招生网站的管理, 高校网站建设应做到信息资源丰富、内容结构合理、及时维护更新、沟通联系畅通, 尽量做到美观大方, 界面友好, 使用便捷。另外, 还需要充分利用毕业校友的力量, 每年与已毕业的留学生保持联系, 通过海外校友扩大学校影响力。

4) 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 形成多部门齐抓管的良好格局

当前烟台市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均采取独立管理留学生的模式, 即对留学生的管理游离于对中国学生的管理体系之外, 有独立的教学和管理单位。其实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不仅仅与国际交流学院、外事处或者二级学院有关, 还涉及到学校里的其他部门和教学单位, 这种独立管理的模式不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各高校可借鉴外国高校的做法, 实行趋同化的管理模式, 加强内部各单位的协调和合作功能, 把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中国学生的管理模式逐步统一, 在日常教学、考勤考绩、毕业标准等方面根据各自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情况, 逐步向中国学生的管理要求和标准上靠拢。

四、结语

烟台市要提升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离不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通过对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分析和总结了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问题, 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加强和完善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对烟台市政府而言, 应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指导;发挥资源和渠道优势, 构建完善的奖学金体系;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留学服务产品链;升烟台城市国际形象, 增强世界影响力。烟台市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推动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如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 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丰富留学生科类结构, 全面均衡来烟留学生教育发展;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招生模式;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 形成多部门齐抓管的良好格局。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烟台市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较小;教育类型和层次结构比较低, 大部分高校以接受语言生为主, 学历教育中本科生占主导;科类和专业结构不合理, 现在烟学历留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和汉语言专业, 非学历留学生主要是语言生;高校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培养模式游离于学校中国学生整体管理模式外;招生渠道单一, 招生宣传模式单薄;奖学金覆盖范围小, 额度低, 来源渠道单一。根据以上问题, 从烟台市政府部门和高校两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烟台市,留学生,教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范群.湖南省留学生教育现状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4:128-131.

[2]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011-2015) [Z].

[3] 钟玲, 吴志伦.重庆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及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9) :165-166.

[4] 刘海涛.关于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的思考[J].理论界, 2011 (5) :216-217.

[5] 于富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6] 俞水根.设立地方外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 1996 (6) :53-54.

[7] 逢成华.论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15 (6) :29-32.

[8] 刘慧.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大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南梁长4+5储层物性研究及建产思路下一篇:粗乙腈中丙烯腈、氢氰酸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