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学中水彩画的保存与收藏

2022-11-12

水彩画源自海外, 在绘画技法中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几代水彩艺术家的辛勤努力下, 水彩画在我国已经立足生根, 并在融合借鉴了中国画等多个画种的某些绘画语言和特点之后形成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水彩艺术风格, 得到了广泛传播和长足发展。中国水彩画的创作长期以来在技术性和技巧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致力于寻找水彩艺术语言新的发展方向。

现代水彩画家也像油画家那样热切关注作品的寿命, 他们不断寻找如何保护颜色、延长作品寿命的办法, 但效果不尽人意。油画就不一样了, 例如,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梦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的油画经典之作,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就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至今保存还是那么的完美。水彩画就没那么幸运了, 不单是数量寥寥无几, 时间性又没其他画种那么早, 保存的质量也不是那么好。这是与生俱来的短处, 这一方面的弱点导致历史上水彩画保留下来的数量远不如油画或其他画种。当今世界上只有两种属性的绘画, 一种为油性, 另一种为水性 (1) 。水彩画在纸本上绘制, 其基本材料又是“水性”的, 所以受湿度的影响较大, 纸张会变皱甚至发霉, 较为容易老化发黄, 作品原本色彩因此而受到影响。在作品的修复方面, 水彩画也很难修复。水彩画要想进一步发展, 则须进行新的绘画材料的探索、技法的研究。正如水彩画家黄增炎所言:“水彩画发展到今天, 不应该再画得像几百年前的英国画家画的那样子了, 而要变……要注重新的材料技法的探索使用。”所以说, 水彩画离不开材料技法, 或者说材质媒介, 作品的寿命才能得以改变。

绘画作品的保存要考虑空气环境的湿度问题。油画作品之所以保存的时间较为久远。因为油画作品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 画布上作了多遍底层保护;其基本材料是“油性”的, 不易受到空气中水分的渗透, 所以受到的影响较小。当作品遇到诸如剥落、陈旧、损坏等问题时, 油画在修复方面已有系统的研究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修复体系。

艺术作品的寿命长短对其艺术收藏价值也有直接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 对于绘画作品来说,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收藏界都是对油画情有独钟, 而对水彩画没太多的兴趣。从整体而言, 油画的价格要明显高于水彩画。对此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原因来, 诸如油画创作的周期较长, 艺术语言丰富, 表现力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油画作品较之水彩作品易于保存收藏。也就是说, 油画的自然寿命要比水彩画长。这是由油画的“油性”基本材料, 以及油画的“可修复性”决定的。一般来说, 作品的生命越长, 其价值就会越高。作品的生命长短对其收藏价值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水彩画是富有艺术特色的画种之一, 以水为媒介调配色彩作画, 以达到水色交融、清新明快的艺术效果, 或水色淋漓, 气韵生动、形体结实、响亮有力, 或以偶然的奇特的梦境般的造化以达到如歌如诗的境界 (2) 。水彩画以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形式, 它也具备一些难度与优点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水彩作品要使收藏家关注, 水彩艺术家们必须要提高其作品的整体水平。 (1) 水彩画技法的丰富性。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 水性很强, 透明度高, 不能随便覆盖, 不易修改, 对技法的运用要求极高。 (2) 水彩画家作品风格的创造性。风格是作品格调, 是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是艺术家作品成熟的标志。 (3) 水彩画的思想性。指作品流露出艺术家对个人情感、社会反映的思想倾向。 (4) 水彩作品的民族性。从题材、色彩表现本民族文化、观念、审美的风格。 (5) 水彩作品的时代性。由此, 收藏家才会看中水彩画的艺术价值, 提高水彩画的收藏率。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中国水彩逐步向创作型、展览型转化, 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水彩画视觉艺术的审美品位和艺术境界, 水彩画在原来的基础上迅猛发展, 水彩画的创新也让收藏家有新的认识。例如:广州美术学院黄增炎老师, 用材料加水彩颜料作画别具一格, 打破传统水彩画形式, 水彩画《同心协力》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他的水彩画在艺术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引来很多商家订购。水彩画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艺术不需要模仿, 否则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更加没有收藏价值, 也就说具有革命性的水彩画都会受收藏家的关注。由于水彩画的材料与制作简单, 不易长远保存。虽然水彩画的市场不如油画市场, 但是水彩画的收藏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绘画材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有了多种优质颜料和超大尺寸的水彩纸, 加上这些年对外部美术世界较全面的了解及水彩名家的带动作用, 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去了解水彩画艺术, 收藏家也会对水彩画给予更多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欣喜地发现广大的水彩画家努力推进水彩画的创新和繁荣, 涌现出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新作, 特别是中国水彩画家整体上既有西画素养, 又有中国传统水墨潜移默化的浸润和对水性颜料特有的秉赋, 加之创作观念的拓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 使中国水彩画的表现领域更加宽泛, 形成了多样发展的良好格局 (3) 。收藏家对水彩画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 势必增加水彩画的收藏。

总之, 要解决水彩画的诸多问题, 延长水彩作品的生命, 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提高其艺术收藏价值, 注重材料的质量以及技法的可行性是关键所在之一。社会不断进步, 随着水彩画学术上的交流不断增加, 收藏界对水彩画价值的深入认识。水彩画的自身价值会愈益彰显, 水彩画的收藏会有新的发展。

摘要:美术教学中水彩画作为工具简单的小画种, 保存的时间短, 加上它往往规格小, 一直以来, 水彩作品的寿命似乎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究竟有那些可取之处值得收藏家去注目。笔者认为水彩画也有本身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值得收藏家去认识。随着收藏家对水彩画收藏的增加, 势必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去从事水彩艺术创作。因此, 我们有理由说, 水彩画艺术的前景将会越来越美好。

关键词:美术教学,水彩作品,材料技法,发展,保存,收藏

参考文献

[1] 王肇民.王肇民水彩作品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9.

[2] 黄增炎.水彩风景静物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3] 杨云龙.水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10.

[4] 吴正斌, 陈杰雄.水彩实践与鉴赏[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9.

[5] 李行远.西方美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6] 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透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7] 王双成, 张克让, 蒋振立.中国水彩画图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 8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允价值应用的思考下一篇:筑牢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