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法

2023-01-19

第一篇: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感悟

内容摘要:通过”翻转课堂“,我对教师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认识。首先是对教师角色的新认识。针对“翻转课堂”,我更喜欢它的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理念,八字虽短,却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 案例分析 教学反思

2007年春,“可汗学院”发起了一场数学学习方式的革命――“翻转课堂”,而“翻转课堂”则带给了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更多的思考与启迪。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它是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的课堂,是一种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录制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并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里的“面对面”除了包括课堂上真正的面对面,我认为学生在家看视频也是一种别致的师生“面对面”。下面就简单谈一谈本人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浅显认识与反思。

【案例背景】

《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原本是计划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但是当下全校乃至全市、全省、全国都在推行“翻转课堂”模式,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也想尝试体验一下。

【案例描述】

在录制完《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微视频后,我组织学生在课下观看微视频,首先,让学生通过跟我在视频中做题感受,跟我一起总结出“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重要结论。随后,让学生跟随我在视频中的讲解一起学习“604×8”的笔算过程,在观看这一段时,我发现学生在发现并帮我改正视频中我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位进上来的数”这一知识点犯的一个“小错误”时,学生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欣喜与坚定让我感触颇深,忽然觉得我就是在通过微视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当然,对于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我也要求他们必须多看几次,直到看懂为止。最后,让学生们根据视频抽象概括出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再让学生按下暂停键,自己做一做“501×7”。接着继续讲解“2500×3”这种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还是按下暂停键先自己做做看,然后再展示我的另一种做题过程,让学生感受这种过程的简便。

看完视频后,在我的数学课上,又对学生观看微视频后的收获进行验收,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当然我最大的感受还是惊喜,“翻转课堂”带给我的惊喜,学生开拓的思维带给我的惊喜!

【“翻?D”感悟】

翻转感悟之一:“翻转”让我们“面对面”

“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进程,全面提升了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真正做到了“面对面”交流,它还能让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这种模式深得家长喜爱。有位家长是这样说的:“简直是请了一位家教啊!效果太棒了!”

说实话,我初次接触“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时,心里是有些抵触的,但是当我开始着手做课件、录视频直到最后播放给学生看时观察到学生对它的喜爱时,心里的抵触一扫而光。特别是学生在初次观看时眼睛里透出来的新奇与欢喜,顿时我觉得“翻转课堂”带给我的,带给学生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和我的学生可以在家里“面对面”了。

翻转感悟之二:“翻转”之行我不足

在实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例如,“翻转课堂”翻转的主要是课堂内外的不同活动内容,那么对于任何学生都适合吗?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监督他们在课堂外有效学习呢?我应该以什么方式来测量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呢?学生是不是真的学会了掌握了?我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我花时间和精力去潜心研究的。

翻转感悟之三:“翻转”中教师“翩翩起舞”

通过”翻转课堂“,我对教师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认识。首先是对教师角色的新认识。“翻转课堂”让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三脚架。其次是对教师能力要求的新认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不仅表现在如何能将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向学生提出必要的知识支持。

针对“翻转课堂”,我更喜欢它的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理念,八字虽短,却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意义,我印象中的传统课堂是这样的,老师教予了学生他们所谓的重难点,那么学生呢?学生的难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就会被忽视,而高效的翻转课堂则强调在老师重难点范围内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难点与疑惑。

(作者单位:山东师大附小雅居园校区)

第二篇:《力的合成》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能从力的等效性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⑵.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⑶.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⑷.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⒉过程与方法

⑴.结合微视频的讲解,学生学会对比、分析生活中的情景理解等效代替思想。

⑵.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处理数据的能力及相互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

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推广。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了解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和等效代替思想的运用,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在等效代替的基础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教学器材:ppt课件、力的合成的相关演示仪器

学生实验器材:长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带有细绳套的橡皮筋、图钉、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学生提前一天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自主学习学案,主要针对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在学案上呈现并上交与老师处。) 第一部分:结合学生微视频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一、合力与分力 【困惑与质疑】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什么样的力可以求合力? 问题的解决: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点评:这里突出“等效替代”的思想,强调了一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成为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条件。 【自主作业反馈】

1.关于两个分力F

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说法,下述正确的是 ( )

A.合力F一定与F

1、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

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两力F

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的力 D.两力F

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二、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困惑与质疑】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问题二:合力一定比分力大么?

问题的解决: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和分力大小相同。

由学生举例:A、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两个力分别朝相反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合力大小为1N。——说明合力可以比分力小。 B、大小相等的力互成120度角作用于同一物体,合力与两分力大小相等,如图。——说明合力可以与分力大小相等。 点评:通过实例证明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增进他们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自主作业反馈】

2.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继续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问题三:合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猜想,师生一起验证。 问题的解决:

当分力大小一定时,二力夹角越大,合力越小;(见下左图) 当二力夹角一定时,分力越大,合力越大。(见下右图)

教师进一步通过自制的仪器演示,总结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 F2|≤F合≤ F1+F2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分析影响合力的大小因素,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用作图和演示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

三、多个力的合成 【困惑与质疑】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问题四:两个以上的力如何合成?

学生回答:先两个力合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之后再与第三个力合成,以此类推,直至求出最终的合力。(见下图)

教师加以肯定,并出示例题。 【课堂拓展】

如图所示,有五个力F

1、F

2、F

3、F

4、F5作用于一点O,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设F3=10N,求这五个力的合力。 (学生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解法。

点评:由两个力的合成自然过渡到多个力的合成,依然是由学生的困惑中总结出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也同样由学生思考出来,一切在老师的引领之下、把握之中,又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面的拓展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自主作业反馈】

(把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学案中出现的问题以图片的形式一一呈现,教师分析、讲解)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并初步学会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解决问题,但你们可曾想过这是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将用实验来验证它。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回答对以下几个问题,闯关成功之后才能得到“通关密码”: 【冲关一】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什么力?(学生回答) •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他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共点力。

【冲关二】如何能体现分力和合力的等效性?(学生回答) •两次拉橡皮条的效果相同 •两次拉橡皮筋到相同的长度 •两次拉橡皮筋到相同的位置(正确)

【冲关三】如何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思考后回答) 大小:通过弹簧秤的读数获得 方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终极密码】将给出的五幅图按照实验顺序排列:(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评:将“闯关”这样的游戏用语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每关设置的问题也恰能把实验的注意事项或操作要领一一呈现,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的目的。 【实验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确定任意角度的两个分力及其合力, 教师活动:发放实验器材(课前),提醒学生注意事项(见投影屏幕),并走到学生中间观察、指导学生实验。

给出结论:大量精确的实验表明,两个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述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投影显示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并通过动画强调邻边、邻边之间的对角线等。

强调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法则,对位移、速度等矢量同样适用。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与课后交流

1.观看微视频,反思自身实验中的不足。(登录邮箱:189XXXX1172@163.com,密码:XXXXXX. 下载) 2.完善课堂笔记,并完成本节“自主作业”。

点评:关于学生分组实验,这节课的安排是课前结合微视频预习→课堂亲自动手实践→课后及时巩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于这个重要实验的理解更加到位,操作也更为规范。

第三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案例教学研究

摘 要:高等数学是各个高校都会开设的一门公共课。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以讲授式为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把传统课堂进行翻转,知识学习主要由?W生课下自学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与厌恶心理,他们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处,没有意识到高等数学对他们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作用,从而不重视对高等数学的学习,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果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并借助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涵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撒姆斯,源于对落后学生学习的关照和为了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通过录制视频课上传网络让学生能有机会学习已经讲授的知识,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学生无法灵活掌握教师所讲内容的问题现状所构想并实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新知识的讲解,然后布置课堂作业,最后通过考试验证学习效果。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不同,翻转课堂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在上课前,学生首先观看教学视频,自学新课,然后,学生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进而吸收内化新知识,最后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互动交流与讨论,从而达到理解并且掌握新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案例为教材,使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充当某个角色,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鼓励学生思考及相互交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机会做出决策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师范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司研究协会年会中工作组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学案例能够阐明种种教学问题,案例教学应成为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这之后,教师教育案例教学方法才进入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阶段。有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及观念培养上,案例教学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案例教学研究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自学相关内容,课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运用课前自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到解决案例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1.上课前

教师根据授课目标和授课内容提前创建好相关教学视频,并准备好自学清单,在下课前发给学生。清单上包括学生需要观看的教学视频、需要预习的内容、需要完成的习题和作业、需要完成的在线测试题等内容。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完成清单上的所有内容,及时吸收消化新知识,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对于不懂的内容要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做进一步讨论。

2.课堂上

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本次课的重难点做简单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相互检查课前作业,相互讨论自己课前自学不懂的内容,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从而达到理解并且熟练掌握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第二步:教师把准备好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助,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对案例的求解。

第三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与所用方法,教师组织学生从中挑选最科学、最合适的做法。

第四步:案例求解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对大家的讨论情况进行小结,给出正确答案,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四、结语

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课堂的翻转,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由学生课下自学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展示案例,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完成案例的求解,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露,方辉平.“翻转课堂”视角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重叠内容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1).

[2]高振滨,沈继红.案例教学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5).

第四篇:《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

一、填空题

1.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2.翻转课堂的步骤(创建教学视频)(组织课堂活动)。 3.翻转课堂的两个阶段是(线上学习阶段)(线下学习阶段)。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遵循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方向: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5.翻转课堂的四个特点: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6.翻转课堂的优势:翻转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翻转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翻转能增加(课堂互动)、翻转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翻转改变了(课堂管理)。

7.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8.翻转课堂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 9.翻转课堂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

10.翻转课堂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二、选择题

1.翻转课堂的特点:(ABCD) A.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B.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C.重新构建学习流程 D.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2.翻转课堂的优势:(ABCD) A.帮助繁忙的学生 B.增加课堂互动 C.实现个性化学习 D.改变了课堂教学

3.翻转乐天的核心思想是:()

第五篇:“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学习加上课堂研究。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先学后教符合教育规律

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或者感悟巩固;“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传授的识得过程与基本的习得过程发生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习得与悟得过程发生在课堂。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悟得是指学生通过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让其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碰撞,悟有所得,让知识进入认知本体,才能称为素养。悟得是一种意义理解,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智慧,是“道”。

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慕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能开始于“我求童蒙”,而必须开始于“童蒙求我”,学生学而不厌,教师诲人不倦,才能志趣相应彼此互动,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我看来,江苏洋思、河北杜郎口、山西新绛的成功经验的内核也就是先学后教。

设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这里的问题在于,学生凭什么要去学全新的东西?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2月3日)曾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我以为,推进“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当家”。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内驱型教学推动力建设”,意在倡导学生在学习上立足于无师自通的预习,立足于观点碰撞的听课,立足于真正理解的巩固,立足于全面掌握的纠错。

在国家大力倡导课改的背景下,真正走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堂,感觉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教师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在用凯洛夫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翻转课堂”的要点和局限

“翻转课堂”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可以反复看,复习时再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于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翻转课堂”的局限是在知识传授中,教师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预习,课堂就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学生可能拉大差距。判断一项教改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是否针对当下时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改革的成功经验。“翻转课堂”作为一项改革,也许热一阵就会过去,但它的思想理念一定永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发展最好的服务性行业下一篇:防止溺水的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