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022-05-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土木工程是大学中比较热门的学科,本文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希望高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现状,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毕业设计水平大大提升。

第一篇: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分别基于学生和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角度做了深层次的分析;从如何优化毕业设计选题、怎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多方规范管理和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可行对策来促进毕业设计教学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毕业设计 选题 规范管理

An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duation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s

QU Xiang, ZHANG Yong, LI Zhaohui, YANG Xinhua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subjects selec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最直观表现,如何培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解决大学生创新实践措施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和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本文对现如今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1 当前毕业设计指导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基于学生的视角

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态度不端正,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接受安排,消极等待。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不好,不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自主性学习不强,过分依赖指导。造成现在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就不知所措,不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寻找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只能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或者按照其他同学先行探索的套路进行效仿。

1.2 基于教师的视角

高校扩招以后,造成短时间内师资严重不足,教师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被迫大量引进新人,而新进教师又普遍缺乏教学工作和工程实践经验,最终造成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不足。同时,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投入程度也不好把握,指导太细致太详细,会约束学生的设计思路,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发挥;若指导过于粗狂和简单,不能建立学生系统设计的良好思路,会造成学生的茫然和无措。同时,毕业设计经费的增长落后于各项成本的增长,使得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性太弱,无法起到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1.3 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我们现有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模式手段落后,方法陈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际能力与工程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现行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体系,侧重于从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却割裂了其在工程中的相互联系,系统性的课程改革滞后,导致学生系统应用知识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学生能力的认定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对难以考试的综合性能力的思维训练重视不够。这些做法扼杀了一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弱,缺乏运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势必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少且脱离实际,导致现行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弱化,导致大学生严重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典型体现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不知如何选择课题,不会查阅资料,不会分析和归纳,只能采取模仿、抄袭和拼凑的方式。

2 提高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对策

2.1 优化毕业设计选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着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模式是采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在1:1范围内选择。而题目的范围大小、难度高低等都是指导老师完全确定,没有与学生任何交流,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去向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指导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定题,也可以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共同来探讨选题内容和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如果能将学生的签约单位也参与进来,与老师、学生三方共同讨论毕业设计题目则更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自身特长,又考虑了就业单位的岗位实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起着引导和榜样作用,其责任心和指导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坚持每周一次的小组面对面指导,对每周的任务做总结和展望,从而督促学生扎实完成每一步骤、每一环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现阶段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最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因此,要加强教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组织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加强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以教务处为牵头部门,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规范流程和管理文件,将毕业设计的内容范围难度、指导教师的职责任务和工作量考核、答辩成绩的评定细则、毕业论文的格式等文件化、规范化。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加强专业督导团的督导工作,明确分工,协调工作,开展前期引导、中期检查与后期抽查为主要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强化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

前期引导: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与系(教研室)老师及部分学生对选题内容和范围进行初审,判断是否满足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求,难度是否合适,相关实验条件能否满足,学生能否能按时按量完成等。

中期检查:包括开题内容检查和初步方案检查。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对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英文资料翻译等前期工作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的分析整理,讨论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判断其设计难度和工作量要求是否合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学生的课题初步方案草图、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完成的论文初稿。

后期抽查:包括答辩巡查和后期抽查。由教务处牵头,各专业督导团分头参与部分答辩过程,检查答辩工作的组织是否有序、规范。毕业设计结束后,对优秀、不及格和抽查的其他毕业设计进行重新审定。

3 总结

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是一个贯穿四年大学本科教育的过程。因此,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毕业设计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让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学校职能部门能够适时进行监控和督导,共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

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YB01)

参考文献

[1] 陈世平,蒋西明等.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186-188.

[2] 刘成俊,谭逢友等.新建本科学校工科毕业设计(论文)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75-176.

[3] 刘卫国,高中松等.提升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4(11):73-74.

[4] 屈翔,贾秋红等.综合测绘对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4-16.

作者:屈翔 张勇 李朝晖 杨新桦

第二篇: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是大学中比较热门的学科,本文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希望高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现状,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毕业设计水平大大提升。

【关键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需要综合应用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还要定期接受教师的指导,对毕业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毕业设计是考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在很多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有的指导教师缺乏 实践经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影响了学生毕业工作的适应能力。本文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1、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投入时间过短。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四的下半学期,由于很多学生此时都在实习,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宽裕,学生需要每天出去面试找工作的时间,有的学生还想继续考研深造,还需要安排时间复习,通过研究生面试,还要准备复试,这花费了大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真正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多。

1.2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在很多大学中,授课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虽然教师有着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工作经验并不丰富,没有经历较多的培训,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指导时可能过多的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在实践方面能提供的意见也不多。还有个别教师也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对学生毕业指导的热情并不高,降低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3学生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而且没有培养出创新的意识,在毕业设计时缺乏创意,很多设计都是千篇一律,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并没有积极思考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多是直接求助老师。

1.4过于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过度依赖计算机的问题,很多软件专门是帮助大学生做毕业设计,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学生往往直接得到结果,中间的过程被省略,学生缺乏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对结果的产生并不了解。

1.5答辩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做毕业设计时,学生需要进行答辩,答辩的时间在10-20min左右,由于时间比较短,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的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实习的机会,省去了学生的答辩,这给了一些学生可乘之机,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2、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2.1提早布置毕业设计任务。土木工程专业在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时,可以安排在大四的上半学期毕业实习刚开始时,让学生带着毕业实习的任务去实习,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使其在遇到问题时,更加自主、自觉的查阅资料,而不是为了方便快速而直接寻找答案。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使其通过现场的实际观察,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2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给青年教师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安排团队指导,团队中不但有刚毕业的教师,还有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样才能在指导工作中做到面面俱到。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与设计院联合指导,这样可以有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的人员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2.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做毕业指导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遇到问题时,应积极的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找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从而培训学生科研素质。学生在设计与思考时,可以做出更为详细的设计说明。在答辩时可以有更多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讲,不要怕说错,一定要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毕业设计与答辩是考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做到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省较多的时间,但是不能过于依赖计算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多安排一些设计任务,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应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相关实习单位,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提供更多的资料与机会,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丰富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方向等选择一项内容详细设计。

2.5加大管理力度。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考核内容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在这方面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的文件,明确规章制度。对于指导教师,应严格考核指导时间和次数,限制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对于学生,应当使其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建立淘汰机制,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采取延期毕业答辩等措施。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中,毕业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且缺乏专业的指导,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给了很多学生可乘之机,学校无法真实考核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需要重视毕业设计这项任务,提高教学的指导能力,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教学指导的经验,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黑龙江东方学院校内课题:HDJGLWZX2014009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研究。

作者:石玉环

第三篇:军医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分析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是本科学员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医学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均有毕业论文训练和考核要求,并作为本科学员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其质量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了解”、“选题情况”、“资料获取”、“老师指导”、“时间安排”以及“重视程度”六个部分。主要调查对象为我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其中医学检验专业33名学员,药学专业62名学员,实验技术专业19名学员,生物技术专业41名学员,共计155名学员。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47份,回收率为95%。

2 问卷调查统计

2.1政策了解情况(如表1)

2.2选题情况(如表2)

2.3资料获取情况(如表3)

2.4老师指导情况(如表4)

2.5时间安排情况(如表5)

2.6重视程度(如表6)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加強行政管理导向力度

调查中发现学员对毕业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干指导老师,而通过学校机关和院系层面相对较少,说明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应该加强学校和院系机关的管理职能,通过组织见面会,促进教、学、管三方的有效沟通,详细讲解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规定,使得学员在进行论文撰写前学校的政策要求以及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有清楚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2增强学员自主选题

毕业论文撰写作为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我校79.6%的本科毕业学员的论文选题均由导师指定方向,虽然选题方向更为科学、合理,但大大制约了学员自主性的发挥,同时缺乏选题环节,不利于全面的科研训练,实际上,78%的学生都愿意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因此,应进一步给予学员自主选题的自由度,导师和院系应该进一步加强选题论证,从而让学员学会从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高其科研兴趣和爱好。

3.3促进各项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学员往往感觉难度较大,缺乏实验动手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搜索查阅文献能力等,这提示我们在学员课程学习阶段应加强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专门开设“专业英语”、“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让学员在前期尽可能多的接触、学习科研方法和科研技巧,同时可让本科生融入研究生科研小组共同培养,利用研究生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定期组织学员观摩、见习教师所在科室的科学研究和学校、院系以及科室的学术讲座,进行文献查阅、信息收集归纳整理以及文献阅读报告活动,体验科技人员风范和科学研究活动与过程,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科研意识。

作者:岳娟娟 陈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论文下一篇: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论文

热门文章

武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