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总结

2023-02-28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总结

古诗课外阅读交流课

冶春蕾

达坂城中学

2015.3.17

课外古诗阅读交流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古诗交流活动中认识更多、更好、内容更加丰富的古诗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积累古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古诗交流活动中,进行积累方法的总结。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通过积累、交流古诗,领略古代诗歌馨香独具的魅力。

教学重点:在古诗交流活动中认识更多、更好、内容更加丰富的优秀古诗,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古诗句的阅读与积累。

课前准备: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积累本,并准备向别人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句 。

交流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听一听,猜一猜。

老师说的是哪位诗人写的那首古诗?

2、看一看,猜一猜。

画面上展现的是那首古诗的景色?

3、读一读,猜一猜。

课件上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位诗人?

4、教师小结。

二、交流积累的古诗句。

1、小组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代表再在全班

2、全班交流。

3、分类交流。

4、总结积累方法。

5、教师小结

三、考考你,古诗积累填空。

1、古诗成语接龙。

2、请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鸟名

3、抢填“花”诗句,再连线。

4、读古诗,填修辞手法

5、教师小结

四、学以致用: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自己积累的诗句填空。

五、课外书推荐

1、古诗文:《诗经故事》

《宋词故事》

《唐诗故事》

《元曲故事》

《唐诗300首》

《语文知识精粹》

2、少数民族史诗: 藏族史诗《格萨尔》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嘎达梅林》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六、欣赏乐曲《读唐诗》。

忆。

古诗课外阅读交流课

第二篇:精彩在课堂 功夫在课外 ——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反思

结合振“兴阅读工程”我们的阅读交流课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本学期,我为孩子们选择了《草房子》,想让孩子们看看让他们感动的书。而且这本书是分章节的,容易读。反思上学期的阅读交流课,不难发现一些我们做的不足的地方:学生的读书笔记抓得不实在,和自己一样光读,不写。所以,资料积累不够。想想自己看到过的一些阅读交流课的案例,看着学生们侃侃而谈的话语,分享着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羡慕之极。不过深知三十五分钟的阅读交流课实际上真正的功夫在课外。

我想,要真正让学生会读,并且读懂一本书,那么应该从读书之前就要开始指导。

首先,在阅读之前,要上好阅读指导课。这节课要帮着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这本书。策略吗,可以让学生去查阅有关这本书的评论,这本书在社会上的影响等;或者根据书名进行联想,获取有关文章内容的信息;也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上好阅读欣赏课。欣赏课上,可以进行精彩段落背诵、佳句美文欣赏、阅读疑难解答等。特别是读一本书,读书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难题。

最后,在阅读完后,上好阅读交流课。

阅读交流课既是一个阶段的总结,又是新一阶段的开始。一堂成功的交流课应该可以激起学生再次阅读的欲望,还能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我们的课外阅读还是要为语文服务的。交流的内容应该很多,可以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讨论文章的人物,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书本内容为书本改名,还可以进行故事片断表演,写读后感,给作者或主人公写信,故事续写等。当然在一节课上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内容的,到时候与其让学生针对一本书泛泛而谈,让人感觉空、繁、浅,不如根据每本书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重点的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小专题,当然每个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小专题,在课外研读的基础上,利用课内交流的机会组织学生研究小专题,也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他所关心的那一点被他在研读中深深领悟,这本书也就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当然,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无定法。我相信在一线老师的不断探索中,课外阅读交流课一定会更加精彩!

十八里联校黄楼店小学 周志国

第三篇:《鲁滨孙漂流记》课外阅读交流

教学设计(修改稿)

周加林

目标预设

1、通过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交流,指导学生概括故事梗概;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阅

读,进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3、通过交流,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品的内在价值。

过程预设

一、名言导入

1、出示名言(1):

生活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齐读名言。

师问:读了这句名言,你有什么体会?你还能说句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吗?(让学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出示名言(2):

我已学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由此安慰。

————鲁滨孙

生齐读名言。

读了这句,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鲁滨孙的这句名言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呢?引出课题。(板书:鲁滨孙漂流记)

2、前段时间,我们共读了英国作家笛福所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大

家读得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你读书的收获。

二、概括故事梗概,教会方法

1、同学们,阅读一篇课文,我们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样,阅读一本书,首先也要了解故事内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平时我们是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板书:概括大意,理清内容)

2、学生交流。(有的说:结合题目展开来讲;有的说:先找主人公,再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说:找课文的中心句。)

师追问:那哪种方法更适合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呢?(其目的是让学生找主人公,再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3、那你已读完了这本书,你能用这种方法简单地说说故事大意吗?

4、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概括内容的填空题:《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从小()的鲁滨孙()次出海旅行的经历。

三、抓住故事情节,品悟人物

过渡:全书中关于鲁滨孙四次出海经历中,你认为作者描写的主要部分是哪一次?(第四次)

1、在第四次遇险后,那从鲁滨孙来到了荒无人烟孤岛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呢?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一个关于鲁滨孙在荒岛上是如何解决“行”这个难题的故事。比如:“他开始花费了五六个月的时间造一只独木船,却不能入海,

但他并没有灰心失望,而再花了约两年地时间造了一只船”的情节描写,以此来表现鲁滨孙的坚毅性格。

(这里我就告诉孩子们):像这样一个个小故事,也就是这本书中的情节,我们也就是从情节中体会到鲁滨孙的性格的。(板书:抓住情节,品悟人物)

3、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分别从鲁滨孙是怎样解决吃、穿、

住等方面各找一个情节来谈谈鲁滨孙还有哪些优秀品质吗?

4、学生交流。相机选择一两个故事复述。

四、升华主题,延伸拓展

1、这本书写的是两百多年前的事,我们今天的小学生来阅读这本书有

什么价值呢?自由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结学法。推荐阅读历险记等小说。

附板书设计

读《鲁滨孙漂流记》

概括大意理清内容

抓住情节品味人物

第四篇:六年级课外阅读总结

学校启动“读书工程”后,我们积极响应,迅速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并开展了阅读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规范的阅读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所有同学都完成了读四整本书的要求。读书最多的是刘亚敏和刘聪慧,都是15本,最少的读了5.5本,人均读书10.2本。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1、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六年级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我给学生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

2、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每天晚上除了完成阅读笔记,没有再布置额外的作业,保证了自由阅读的时间。另外,在课堂上只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同学,就可以获得奖励——阅读课外书。

3、组织多种活动,展示阅读效果。我们成功组织了“读书报告会”。通过交流读书收获、讲读书的乐趣、品读书滋味,让学生充分释放了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同时,学生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获得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积累,使自己跃上新的高度。

3、有一定的检测方式,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压力。早上只要是语文早读,我都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语文课前,我随即抽查一两个学生,让他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他昨天读书的内容。每天的阅读笔记,我都详细批改,对写的好的笔记给予加分奖励并向学校推荐。另外,平时,每周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使之有任务感。通过检测,促进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释疑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再次,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我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这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读书习惯形成了。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学习,改进指导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马玉清

2015年 1月5日

第五篇:付庄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以来,付庄小学在寺滩学区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在已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引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从硬件建设、制度管理、课程设置、活动开展、评价促进等多方面入手,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使课外阅读教学扎实有效的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立足教学实际,把课外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放在了首位,目的通过研讨,分析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1.通过研讨明确了课外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教学的难点是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学生的阅读量,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解放思想不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想信课外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2.通过多次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公开教学研讨,很多语文教师不断摸索和总结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以及相应的的教学方法。如何上好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班级读书会、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类型的课,教师基本

有一套合理的方法,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风格。

二、重点做好了以几方面的工作

1、.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在平时的课外读物推荐课上我校要求教师必须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要读的内容,必须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我校要求各班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会。本学期通过办手抄报形式开展了课外阅读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会学生读书方法

本学期我校把上好阅读课作为重中之重,要求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教会读书方法。在读书时要求学生做必须到以下几点:(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正确的读书方法的培养其实也是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为此,我校把培养小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为最起码的要求,不断促进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

3、为学生读书创条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确保有书可读。

本学期为了确保学生有书可读,学校要求教师与家长勾通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家长给自己的学生买两本课外读物,这样建立了各班的图书角,同时可以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另外学校图全面开放图书室,统一借阅、统一归还,保证了学生有书可读。

(2)、保证了学生的读书时间。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我校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三节课,(一节指导课,两节自由阅读课)平时,让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每天放学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出校门,布置最少30分钟的阅读等作业。学生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读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4、检查读书效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我校特别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查,要求教师有布置就得有检查,要求教师经常检查读书笔记,对于表现好学生经常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好学生给予督促,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不但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这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可以说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也存在许多令人不满的地方,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对低年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对低年级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急于求成,违背了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超越了低年级的认知水平。

2、对学生检查督促还不到位,导致有些学生还没有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学生的收获很小。

3、对学生的引导不正确,有些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仍然抱着完任务的态度,没有形成自觉的读书习惯。

4、个别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不能放开手脚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剥夺了学生了课外阅读时间。

总之,我校初步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课外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这仅仅是我们的起步,我们还将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展和完善以后的课外阅读教学工作。

2 0 1 0 年 1 2 月 2 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题实验开题报告格式下一篇:开学工作检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