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2022-08-27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读书报告的格式 i. cover instructor and class the title of the book and the authors name. ⅱ. body 1. state the reason(s) you decided to read this book.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particular book? typical reasons might be: 1). you like the author. 2). you like this type of book (i.e. mystery, western, adventure or romance, etc.). 4). it was on a requi

一. 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种种式式,沒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詳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見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現几个重点可以发揮的把这几個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話,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資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來补充你的論点这样,你閱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徹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來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別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緯的《干校十记》、严家其的《文革十年史》等)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來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見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內容丰富,描写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写读书报告的人学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並非易事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稳的結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來谈

较深刻的印象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見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牘的抄否則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篇二:读书报告的格式

读书报告内容结构

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种类: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3.作者:姓名、国籍、出生年月; 4.背景:时间、地点; 5.主要人物:姓名; 6. 内容概要

7.内容:主要情节、论述要点;

8、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9、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10.简评: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做好笔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删繁就简写成一篇连贯性的短文。

读书报告课题论文格式:(表红色的可以暂时不要)

1、课题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2、课题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课题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首页不要页码。页码在每页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 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学会学习》读书报告论文”字样,并左对齐。篇三: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1 / 7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划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2 / 7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3 / 7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 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 -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4 / 7 (2)内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内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5 / 7篇四:读书报告的格式要求

读书报告的格式要求

1、页面:a4纸,左边距2.5cm,右边距2.0cm,上边距2.0cm,下边距2.0,页码居中或靠右。 ? 字体:正文小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西文用times new roman。章节分别用三号和四号字。

2、 参考文献格式

? 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参考内容的页码。

例:

陈才,李文华. 世界经济地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65. ? 论文:作者、题名、刊物名称、年份、卷(期)、页码。

例:

wilson m j, russell j d,tait j m.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disordered a-cristobalite. contribution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74, 47(2): 1-5. 陈杰,heermance r v, burbank d w, 等. 中国西南天山西域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地质意义. 第四纪研究,2007,27(4):576-587.

3、引文的方式 ? 因此, 计算地球科学学科具有明显多学科交叉基本特征. 近十多年来, 在澳大利亚国家大力资助下,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通过成功地组建2 个分别为期7 a 的联合研究中心,已初步地创建了计算地球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并运用所创建的计算地球科学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地学问题. 例如, 孔隙流体在上地壳的对流问题(nield and beian, 1992; zhao et al., 1997), 热液体系中成矿规律及矿体分布问题(ord, et al., 2002), 孔隙流体在强透水断层中的汇流问题(zhao et al., 2007),矿体形成过程中的水岩反应问题(steefel and lasaga, 1994), 孔隙流体在强透水三维断层中的对流问题 等等. ? 参考文献 ? nield d a, bejan a.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2 ? ord a, hobbs b e, zhang y, et al. geodynamic modelling of the century deposit, mt isa province, queensland. austr j earth sci, 2002, 49(6): 1011—1039 ? steefel c i, lasaga a c. a coupled model for transport of multiple chemical species and kinetic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reactions with application to reactive flow in single phase hydrothermal systems. am j sci, 1994, 294(5): 529—592 ? zhao c, mühlhaus h b, hobbs b 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eady-state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s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heated from below. int j numer anal meth geomech, 1997, 21(12): 863—881 ? zhao c, hobbs b e, ord a, et al. mineral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vertical fault zones: the interaction of solute advection, diffusion and chemical kinetics. geofluids, 2007, 7(1): 3—18篇五:读书报告格式要求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 目 《》读书报告

班级(班号)

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正文

以下红字为正文格式要求。正式写作时请删除。

题目:三号 黑体 居中

一、一级标题:小三 黑体。一级标题题序例如“一”与标题之间用顿号“、”连接,不加空格。

(一)二级标题:四号 黑体。二级别标题例如“

(一)”的题序与标题之间不加空格。 1.三级标题:小四 黑体。阿拉伯数字“1” .“2”等的后面应为“.”而不是“、”。

正文:小四 宋体 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另,如有注释、参考文献,请参照以下格式。

第二篇:读书笔记基本格式范文

读书笔记基本格式)

说明:

1.编号:由别人去填

2.书名:书的名称或文章名称 3.作者:谁写的;如有人翻译要加 4.时间:出版时间

5.出版社:哪个出版社出版 6.价格:要花多少钱购买

7.来源:指的是哪里网购或借阅到或网址 8.简要介绍:不超过100的简要介绍

9.原文摘录:书中你感触深的精彩段落文字 10.体会评价:对你所摘录的话语有何想法

11.读者信息:指谁写的这些信息;阅读时间;联系邮箱;其他信息如感想等 12.其他信息:可以是书中内容的照片;其他网络评论的地址;等等

正式文稿样式

1.编号: 2.书名: 3.作者: 4.时间: 5.出版社: 6.价格: 7.来源: 8.简要介绍: 9.原文摘录: 10.体会评价: 11.读者信息: 12.其他信息:

第三篇: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

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

1、提出调研的问题;

2、介绍调研的背景;

3、指出调研的目的;

4、阐明调研的假设(如果需要);

5、说明调研的意义。

四、调研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实验调研法、行动调研法、经验总结法等,这是调研报告的重要部分。以问卷调查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调研的对象及其取样;

2、调查方法的选取;

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如果需要);

4、操作程序与方法;

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如果需要);

6、调研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调研结果及其分析。这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

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意断。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调研结果(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如果需要);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

1、本课题调研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调研结果的可靠性;

3、本调研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调研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调研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

1、调研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调研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

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如采用行动调研的有关证明文件等。

格式:

1、页面设置:左、右、下2.5厘米;上3.0厘米;装订线:1厘米;

2、正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摘要(五号宋体加粗);关键词:三到五个(五号宋体加粗);

正文小四宋体,标准字间距,行间距:固定值20磅;

字数:控制在2000—5000字。

3、正文标题:一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及文字,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及文字,小三号黑体;依此类推。

4、页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作业(加整条下画线,五号宋体、居中),

1.6厘米;

页脚:第几页共几页(小五宋体、居中),1.5厘米。

5、封面(单独为一页,不需要页眉与页脚)

第四篇: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调查报告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后的记录。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题目,题目要简练、概括、明确的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第二部分——调查目的,调查报告开头要表明课题调查什么,为什么要调查等问题,要将调查的背景、筹备过程、主要内容和调查过程、调查的意义等内容交代清楚;

第三部分——调查的基本过程,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准确,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图表示形式表示,以增加直观性,一目了然。正文的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就写作方法而言,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就调查报告内容而言,包括本调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何实践意义或理论意义;所提出问题的调查,是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的,应把调查的内容、要求、程序告诉读者;对于调查所得的结果用统计图或统计表做简单明了的解释;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交代通过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与建议是对调查所得结果作理论上的解释,提出研究者的看法,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调查课题。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然后用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说明。第五部分,附录,列出主要参考文献,附上各种调查表格等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

(1) 真实性:

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 客观性:

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 针对性:

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实效性:

(5)、评价性: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

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第五篇:读书报告的格式

读书报告怎么写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

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具体注意事项: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

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

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读后感的方式却是种种式式,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

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读书,应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

即把它们写下来。

若是自己的书,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

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

有时间的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

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

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

的书来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严家其的 《文革十年史》等)。

如果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褒与贬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褒与贬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

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

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批评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

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

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

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 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

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

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

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

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读书心得报告的写作过程、类型与格式

一、步骤

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

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

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需要阅读“全本”;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摘记原文:根据论

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定;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定。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

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

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

与认识。

务必注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内容

基本内容: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①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②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③(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

启发及反思④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⑤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重点内容:

(1)引言:关于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的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于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内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

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内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5)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次、页数等,分项填写于题目下方。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 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澀的成長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爾雅出版社

四、頁數:141

五、內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給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題,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愛」,阐释愛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愛的曲解以及贏得真愛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誤解青春的特質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勞,独立自主又淳朴谦

虛气質,进而体認出一个人的價值,在於他对人類社会的实际貢獻。

第三篇「火鳳凰」,係以火鳳凰的行徑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獻身的精

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領子、袖子最易磨損」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

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認領導人物,註定要比別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簡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領略孤

独的況味,以及学習多單独思考問題。

第六篇「怨尤」,說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

意义,勉人行事宜務实,切忌好高蜻h。

第七篇「蠱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

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質与優良傳統,进而培養有为光明遠景獻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年長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

的社会,让他們由陰暗的角落里走进陽光,享受現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說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

的簡化中,才能使心靈蘇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類的母親」,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須有尊严,就得 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現在有成就而將來成就不可

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導師。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過苦,現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過人生重叠的层

面,看得深,看得遠,有智慧。他在備嘗生長的痛苦,又把痛苦轉化为喜悅之后,用心写一

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價值大的书。他費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紛紛用

悲观來表示深度的时代,他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詣的时代,他这本

书完備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貴。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長途之后,佇足回頭,看看

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樣,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獻,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絡相通,渾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

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沒有哲学和沒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決

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設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

章,一方面探討了人生潛藏於內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給理想

的中國青年摹出風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東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爱学问而有学问,热爱真理而认识真理,热爱青年而了解青年,热爱

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笔是一

座桥,从他的内心到读者内心,交流互通,如響斯应。篇二:读书报告-格式和范文 【请大家提交一份电子文稿,一份纸质打印稿】

中文读书报告格式和范文

标题

个人信息:班级,姓名,邮箱,电话

【必要时另起一页】

提纲 i.。。。 1. 2.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引言【本文所选课题为什么值得研究】

二,文献综述【关于这个选题,别人都做过什么研究,都有什么发现,或者,都是从那些视

角研究的。如:1. 历史视角,2. 男女关系,3.女性地位, 4. 革命中的人物,5. 个性解放,6.话语风格,幽默,冷峻,讽刺 7. 相关课题的不同见解, 等等】 关键点: 不可以报流水账,简单罗列每个学者的研究和发现,用自己的话语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三,我的分析【视角:定性还是定量,宏观还是微观】

四,结语

五. 参考文献[尤其要注意,每一个字母和标点都有其独特含义,不能省略,不能混淆]:

(一)专著文献著录示例: [1]杨先举.孔子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7.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a].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二)专利文献著录示例: [3] 杨林.移动电话机:中国,cn99115146.1[p].2001-03-28.

(三)专著中析出文献著录示例: [4] 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四)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著录示例: [5] 曹凤岐,姜华东.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6]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五)电子文献著录示例: [7]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管理[j/ol].情报学,1999.18.(2):4 .[2000-01-18]. 说明:英文读书报告大体格式相同,只不过参考文献的引述方式略有差别。 the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in call environment student:he qian professor: stephen hoyle ⅰintroduction ⅱliterature revie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 call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has aroused many researchers? interest and attention. the term of call has been defined by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richards, platt j. & platt h., 1992:73) as however, many language teachers are not willing to or not able to integrate call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mccarthy, 1999) thus, the teacher?s role in call environment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some call software designers look to research and principles from many cross-disciplinary resour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sla theory and research might also be consulted to suggest call design and to guide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chapelle, 1998:21). probably, teachers could also draw some sla theories as a guide for their teaching in call environment. in this way, teachers could facilitate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better. this paper will identify the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through discussing some related sla theories. ⅲ the need for teachers call, as a tool in 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assumed to be the sole means of delivery of a course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there are certain objections to learner-directed modes of study because ?they rely on induction and leave the learner to wander aimlessly in a jungle of disordered linguistic data? (stevens, 1992). the teacher?s role is still important in call.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needs teachers? appropriate instruction. call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as a supplement rather than a replacement for teacher?s work (yang, 2005). ⅳ teacher’s role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ⅴ the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in call environment 5.1 selecting input in terms of content, the teachers should concern about the learners? interes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ontent should be interesting and familiar to the learners so that it could hold the learners? attention and enhance their motivation. interesting content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which arouses learners? intrinsic motivation. according to ellis, “teachers see it as their job to motivate students by engaging their interest in classroom activities”(1999:516). besides, the familiar conten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grasp. students? confidence could be increased and anxiety could be reduced in this way. in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anxiety are important affective factors. if learners have high motivation, much confidence and low anxiety, learners could transform more input into intake. when choosing input, teachers need to select appropriate content, which could lower the affective filters for learners. various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provides such possibility, 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m. 5.2 facilitating interaction 读书报告的格式要求

1、页面:a4纸,左边距2.5cm,右边距2.0cm,上边距2.0cm,下边距2.0,页码居中或靠右。 ? 字体:正文小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西文用times new roman。章节分别用三号和四号字。

2、 参考文献格式

? 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参考内容的页码。

例:

陈才,李文华. 世界经济地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65. ? 论文:作者、题名、刊物名称、年份、卷(期)、页码。

例:

wilson m j, russell j d,tait j m.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disordered a-cristobalite. contribution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74, 47(2): 1-5. 陈杰,heermance r v, burbank d w, 等. 中国西南天山西域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地质意义. 第四纪研究,2007,27(4):576-587.

3、引文的方式 ? 因此, 计算地球科学学科具有明显多学科交叉基本特征. 近十多年来, 在澳大利亚国家大力资助下,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通过成功地组建2 个分别为期7 a 的联合研究中心,已初步地创建了计算地球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并运用所创建的计算地球科学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地学问题. 例如, 孔隙流体在上地壳的对流问题(nield and beian, 1992; zhao et al., 1997), 热液体系中成矿规律及矿体分布问题(ord, et al., 2002), 孔隙流体在强透水断层中的汇流问题(zhao et al., 2007),矿体形成过程中的水岩反应问题(steefel and lasaga, 1994), 孔隙流体在强透水三维断层中的对流问题 等等. ? 参考文献 ? nield d a, bejan a.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2 ? ord a, hobbs b e, zhang y, et al. geodynamic modelling of the century deposit, mt isa province, queensland. austr j earth sci, 2002, 49(6): 1011—1039 ? steefel c i, lasaga a c. a coupled model for transport of multiple chemical species and kinetic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reactions with application to reactive flow in single phase hydrothermal systems. am j sci, 1994, 294(5): 529—592 ? zhao c, mühlhaus h b, hobbs b 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eady-state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s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heated from below. int j numer anal meth geomech, 1997, 21(12): 863—881 ? zhao c, hobbs b e, ord a, et al. mineral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vertical fault zones: the interaction of solute advection, diffusion and chemical kinetics. geofluids, 2007, 7(1): 3—18篇四:读书报告范例及格式要求(请认真阅读) 读书报告范例及格式要求

知识的窠臼与步步深入的躬行

——《民族志:步步深入》读书报告

课程:比较文学 学号:200913000789 姓名:王一一 【内容摘要】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 【关键词】 入门仪式;民族志;洞见;知识窠臼

引言:困苦的人类学入门仪式

大卫·费特曼在其《民族志:步步深入》作者前言开宗明义:“民族志不是闲暇一日的丛林漫游,而是在社会交往的复杂世界的探索之旅。”【1】可见民族志调查不是一路风光旖旎的赏心之旅。无独有偶,费特曼的前辈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忧郁的热带》第一句话显得那么就牢骚满腹:“我讨厌旅行,我憎恨探险家。”【2】虽如此,其还是在巴西圣保罗附近及巴西热带雨林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且《忧郁的热带》还成了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虽然列维·斯特劳斯的抱怨充溢整本书甚至形成了某种哀怨的风格,不知其是否是有意继承了马凌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抱怨。田野调查时所遭遇军队的巷战,流氓的敲诈勒索,官员的飞扬跋扈,生活条件的无比艰险,精神的极度压抑等等,任何一种情况足以让我们理解伟大前辈的不易。而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恰恰又是一个人类学学者入门的仪式,在踏入门槛前,我们如何完成自己成人礼?或许我们需要一本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说明手册,如lonely planet一般的旅行指南,指导自己的蹒跚步履。暑期觅得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一书,虽读来不算赏心悦目也未能立刻顿悟,但也能略知晓一二。

一、《民族志:步步深入》概览

“民族志(ethnography)是一种描述群体或文化的艺术与科学。”【3】而且,这还是一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艺术和科学。描述的对象既可以是居于异

地的“他者”(otherness),也可以是你身处的族群(ethnic group)。其发展经过了三个时代,即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第一个时代业余民族志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但是随着人类学的发展,科学民族志逐渐成为一种可能,而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二者则共同确立了被后人称为“现实主义”风格的民族志的范本,他们自己从方法上主张他们所开创的是“科学”民族志。在此之后,冠以“科学”二字的民族志应运而生,其田野调查的诸多方法为人类学诸君顶礼膜拜的法则。此后,关于民族志方法论的著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人类学发展至新世纪,学界又有哪一本民族志让我们耳目一新呢?或许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算是其中一本。

该书作者大卫·费特曼系斯坦福大学教授,与众多人类学者一样,是一名典型的非书斋型学者,他因对民族志评估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而被世人所赞誉,也曾因作为一个学者和实践者对教育人类学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膺获乔治和路易斯斯宾德勒奖,并荣获人类学和教育学理事会颁发的民族志评估奖,还因为对民族志教育评估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评估研究会颁发的会长奖,他还因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做法而荣获华盛顿实践民族志学家协会的实践出版奖。从这些长串的奖项中我们可以发现最为关键的两个词,“行动”和“实践”。故而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其著作《民族志:步步深入》少不了要大谈特谈实践的方法,而且,还可能与当下信息社会的网络结合一起分析。当然,民族志的田野、方法、理论三者缺一不可,可谓是民族志的三足鼎立,大卫·费特曼并没有因为中方法而忽略任何一方。 ?? 囿于目录的长度,未能一一抄录。但是从以上标题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为了避免我们在田野调查中选择错误的道路和随之而来的死胡同或者绕弯路,甚至完全迷路,大卫·费特曼为我们出入人类学门槛的学子准备了这近18万字的循循指引,在其指导下,我们或许能找到一方天地。

二、“步步深入”后的延展

当下关于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论的著作可谓接二连三涌向我们的书桌,以至于我们无暇择判高劣。在我的阅读视野里——虽然不免陈旧狭窄——但仍较中意如《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和《20世纪中国人类学 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凌纯声、林耀华等先贤)的两本经典作品,虽则以所谓的“新世纪新视野”看来两本作品不免存在一些瑕疵,如《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更多的是西方理论介绍,其更类似于王铭铭的《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这样的著作,而《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看起来更多的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者在田野调查之后的经验之谈,其方法论的系统性欠缺。当然,这样的评判更多的带有阅读之后《民族志:步步深入》的“前见”或者说偏见,未必公允。因而,如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我想或许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或许更具参照性。当然,或许王明珂的《羌在汉藏之间》、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安达曼岛人》、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等等也并不是不可以与《民族志:步步深入》进行对照阅读,因为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成功的民族志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民族志各有各的不同”。在阅读《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民族志:步步深入》之后,我感慨于费老的高屋建瓴,更感慨于大卫·费特曼对田野调查的深刻洞见。 ?? 但如果,按照其方法去做一个田野调查,我们能折腾什么“玩意”出来呢?幸而这个暑期跟随xxx赴xxx 田野调查,反省之后,渐觉《民族志:步步深入》其中味了。

三、广西农家书屋调查与步步深入的民族志 ?? ?? 结语:知识的窠臼与步步深入的躬行

象征人类学学者格尔兹曾言“我们不是研究村落,而是在村落中进行研究”。其强调的是田野调查的进行时,即 “步步深入”,话虽如此,实则难矣。法无定法,任其“质性研究”时髦概念为哪般美妙动听,绝知此事仍需躬行。问题是,躬行亦未必能知,更遑论“绝知”。王明珂在其《羌在汉藏之间》后出版的一本田野杂记感慨:“事实上,我从羌族那儿受到再教育:没有一个典型的羌族村落,没有一种各地羌族能用来彼此沟通的羌语,也没有一种共同的羌族文化。羌族似

乎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嘲弄着刻板学术方法与知识的虚妄。”【4】或许在步步深入之后,我们还需步步后退出知识的窠臼。

【注释】 [1][3] [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m].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前言,1. [2]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m].王志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4] 王明珂. 寻羌——羌乡田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5.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 [2]??篇五:读书报告模式及范文 1读书报告模式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 或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2读书报告范文 1《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老人与海是一本让你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与执着的书。

老人桑蒂亚戈在与一条大鱼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与毅力,他是一位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鱼非常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在海上老人与前来抢食的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但他还是没能保住鱼。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但他却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最后被打败了,却没有失败,因为他在抗争时的坚韧已经让他得到了胜利,他在与自己的极限的抗争中已经得到了胜利。

生活也是这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不放弃。海明威告诉我们一个人遇到挫折时要永远的抗争,永远的去拼搏,在不屈的抗争中得到永远的、无形的胜利。

老人的身上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它让他与大海和命运发出了挑战。他的船是旧的,船帆是破烂的,一切都昭示着他以前打鱼时并不顺利。但他顽强的精神支撑着他向所有的挫折发出不屈的音符,为他的人生谱写一曲优美壮阔的乐章。他依然坚持着——依然坚持着。他不懈地与大海抗争,与命运抗争,与所有的挫折与不如意抗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种不懈的抗争,跨越时间与生命的抗争!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而你能不能成功就在于你能否把它发挥出来,在与磨难的抗争中发泄出来。文章中好几次都提到了狮子。那不是狮子,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它昭示着老人无冕之王的光辉!

有人说老人哪里胜利了?他明明没有带回那条大鱼。但是胜利并不在于是否带回了鱼,而是在于他有没有挑战自己的极限。老人成功了,他打到了那条让所有人惊讶的大鱼,至于到底有没有带回来已经不重要了,能打到这条鱼本身已经是个奇迹

我在面对着困难时,我会想着成功就在眼前,于是就对克服困难产生了希望,会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走下去,直到成功。生活就是一个一个的困难组成的。老人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将引领着我走向成功,走向希望。 海明威写这个小说的本来用意就是要我们能鼓起勇气,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去抗争,与所有的磨难和“不可能”去抗争。困难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我们心中的畏惧,而老人战胜了心中的畏惧,于是他被万人所瞩目,他被赞美,被人们所推崇。海明威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种种打击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要像那举起鱼叉的勇敢的老人一样面对生活中的所有的阻碍,与风暴抗击。而你也在不断挣扎中成长,变得越来越成熟。我们所受的种种不如意,难道比老人所受的苦难要多吗?老人抗击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抗击?为什么我们不能跨越心中的那道障碍,勇敢的面对那些阻碍?请勇敢的直视前方,远处的风暴固然恐怖,但你终究要面对。人生的路上逃避不是办法,只有抗击才能得到成功与欢乐! 2《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他的一生非常的坎坷,经历过两次世界战争。战争让他得到荣誉,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因为这些不寻常的经历,他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等。其中《老人与海》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00万册,50小时售出530万册!当他被宣布为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时,评论界一致称好。海明威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内容简介: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让其他的渔夫佩服不已。老人回到家,倒在床上,沉沉的睡去。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读后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报道,说某某人因为感情不顺利就闹自杀,某某人因为工作不顺心而做一些危害他人的事。。。难道那些问题真的那么的难解决?难道生命对于他们而言真的这么随意?难道他们不在意那些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我觉得如果真的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你觉得过不去的坎,可以来看看《老人与海》!真的,读完这本书你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他与大海,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抗,而我们现在只是面临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与老渔夫相比,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他的双手已经长满老茧,皮肤也已经被刺眼的阳光晒出斑点,那艘破烂的渔船也不能抵御什么风暴,自己那破旧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那种。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和那个小男孩聊棒球,去酒馆喝酒聊天,仍然天天早上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捕鱼。无论有没有收获,他都会坚持出海捕鱼,这不只是因为他要依靠捕鱼谋生,而是捕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种记忆。最后一次捕鱼,他抓到了一条大鱼。虽然,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渔夫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种行为,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我们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暂时还没有要为生活而奔劳,也就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我们所说的挫折、烦恼,只能说是小小的不如意。

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像那个老渔夫一样,艰难的活着。那些农民工、小贩、修补匠。。。。。。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个“老人”。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城市的建设,是依靠他们那坚实的臂膀挑着一担担的砖石垒。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尊敬他们、也学习他们,他们就是《老人与海》的一种现实演义,他们也是那么坚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刚读完时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作者没让老人最终获得胜利呢?后来想想,老人有句话正好解答了这个疑问。老人说过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也正是这本书所揭示的意义。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3.《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我们会因为那些感人的书,而潸然泪下,或因为那些记录屈辱历史的书,而热血沸腾,甚至因为那些武侠、玄幻的书,而将自己想象成天下第一的人。 《老人与海》却是一本能让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生活的老渔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下一篇:大润发课长检核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