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23-02-28

一、“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观的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 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 阐发了各种的观点。在中国, 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不一样, 人民群众的概念也不相同。

在中国古代,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是以“民”或“臣民”出现的。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流中, 是以儒家思想为正流,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基础, 以“重民”思想为传承, 例如孟子便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强调“人民”的重要性。[1]

而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切实确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指出,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即人们能够去“创造历史”, 而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因此极高的评价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并且客观的说明了其历史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出发, 指出人民群众是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 通常是指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领导和执政的群众基础, 这是从狭义层面上说的;而从广义上讲, 历史上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杰出人物、政党, 也包括在人民群众的概念之内的。

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利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在自然生产中利用一定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 这是需要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才能得到的, 如果没有劳动, 也就没有了社会财富, 这样社会就不能继续下去, 人类的生存也就成了一大问题。

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的有形财富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这样有了基本的保障, 才可以继续去创造精神的事物, 任何人要进行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资的保证, 缺少了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 人们就无法进行精神生产活动。古往今来, 劳动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 创造了无数的宝贵财富。例如明代的《本草纲目》, 是李时珍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 总结了以往历代的医药学家的知识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 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所以任何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人民群众, 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任何关系的变革都不是自发完成的, 而是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 历史告诉我们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 社会变革才会更加彻底。

十月革命胜利后,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在这初期, 不同领导阶层的运动皆以失败而告终,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革命史少数人的革命, 都是自上而下的革命, 没有充分利用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类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不是凭空捏造的, 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 这就证实并确实了这一群体在历史长流中的主要地位, 要将他们作为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 领导人民群众投入到革命的斗争中去, 在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 继续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其重要性, 更加发动和组织这一力量, 深入群众, 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 人民群众以自己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改革当众, 与其紧密相连, 人民群众在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并在历史的发展中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1) 人民群众是反腐斗争的主体

改革开放到如今,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颇为严重的就是社会腐败的行为, 这个行为不仅为人民群众所痛恨, 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更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人民群众投入到这里面, 是我们党进行反腐的重要保证。

党代表着广大群众的自身利益, 把人民的利益看做高于一切。作如果没有了重要支持, 党就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人民群众, 对社会生活了解的十分详细, 也是对政府的行为和政绩最有发言权的人物, 最能直接感受到这一现象对党、对国家和自己的危害。而近年来, 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反腐败力度加强, 人民群众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作为反腐的主体部分, 当然要靠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近年来,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也发挥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在利用电话、网络举报等形式, 揭发了并举报了多起乱纪案例, 甚至有些是案发人的家属, 这反映了人民积极的参与到了党的反腐行动中来。这些正确的实践经验为反腐提供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其有利的思想则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确定实施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监督作用

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就要深刻认识到群众的监督作用, 各种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之策的提出和颁布, 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的深刻认识, 以及在制度上反腐的完善与深化, 意味着我们党进入了一个反腐的新时期。

实践证明, 监督作用要发挥到实处, 这样违法的现象就会相对较少, 若没有人民大众的有效监督, 权力就会有滥用的时候, 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社会和人民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就要使人民明确而自己的监督职能, 并在制度体系上确定其发挥的监督能力, 自己的监督权得到了保障, 人们也会更加放心的实施自己的权力, 进而为反腐做出更好的功效, 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总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我们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不断完善政治制度, 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坚持物质、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摘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本文通过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 进而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和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群众观,人民群众,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赵建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 (6) .

[3] 张荣臣.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J].领导之友, 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智能一卡通系统在校园生活的使用与实现下一篇: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骨折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