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科教版教案

2023-01-15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科学科教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二年级科学科教版教案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 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 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 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 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 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 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 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

2【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 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 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 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

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 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 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学生五年级时已使用过,也可叫学生介绍老师指导更正,具体内容见13页)

3、 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每组的材料员监督大家进行规范的操作,对不规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学取消其使用资格。同样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4、 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阅读12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识。)

四、课外作业

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

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三、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

4【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

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

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下教案(科教版)2

第一课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电能应用历史故事 2. 电能作用 3. 安全用电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新知讲解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传到英国却发生一段离奇的故事。 D、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 全班交流。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点亮我的小灯泡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内容:

1、 简单电路图的理解

2、 绘制简单电路图

3、 简单电路故障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新知讲解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 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标: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

活动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

(1) 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1个电池,点亮小灯泡。

(2) 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3) 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4) 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过程: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1)观察材料。

•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连接电路。

•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

(3)画简单的电路图。

• 能不能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2、 点亮更多的灯泡。

• 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根。

•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 要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怎么研究?

•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 开展研究活动。

三、小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第四课 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1. 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 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 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2-3个小灯泡、电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灯泡、没有剥皮的电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教师准备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出示一个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有故障的电路,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内容: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2)分析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

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讨论交流:全班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

2、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好。

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

(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指导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用。

(3)制定检测计划。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边检查有故障的电路,边做记录。

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5)讨论交流。

A.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 B.进行集体的评价。

3、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4、注意安全: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熟悉一些导体与绝缘体,了解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2、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插头等18种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 “电流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发现电线外部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电线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

4、如果我们在中间接上别的物体,哪些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检测“一元硬币”的研究计划。

突出:①在检测之前先预测;②需检测两次;③注意检测的顺序。

(针对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1、学生探究任务:检测18种物体和自找7种物体,进行区分,预测这些物体是会不会导电?

2、找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的区别。

3、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25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四、汇报探究结果、发现提出问题

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电珠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电珠发亮,在分类中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2、对螺丝刀、插头等进行判断,知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电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3、交流发现材料的一些规律。

4、提出探究中产生的新问题,相互启发解决。

(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用电安全

指导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和水是导体的意义有三—一是这两种物体都是非金属,避免孩子误认为导体都是金属;

二、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与这两种物体关系密切;三是这两种物体与学生“心理距离“很近,孩子对它们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 我来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了解电路的控制,熟悉开关的原理

教学内容: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 探究过程

1、观察手电筒

(1) 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4)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

(2) 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3)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 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2. 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电路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4接线盒子的过程;

2、学会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方法;

3、初步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教学难点: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教学准备:

每组:电路检测器一个、4个连接点的黑箱子一个;

游戏用:四跟导线;

演示用:6接口的黑箱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一猜,左边的哪个电线头与右边的哪个电线头是同一根电线?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盒子上面有4个接线头,里面有电线连接着,不打开盒子盖能知道哪几个接线头是连通的吗?

(1)计划

• 说说打算如何去检验?怎样检验不对遗漏连接点的检验?

• 想想大概需要检测多少对连接头?

• 检测要求: A、组装检测器;

B、试试检测器是不是灵; C、把检测结果记录在表中。

(2)推测盒子里的连接方法。

• 运用检测器检测。

• 我们能根据检测记录,推测4接线头盒子里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吗?请讨论一下,把推测结果画在纸上。

• 交流汇报。请将推测的图话在黑板上,并说说推测的依据。

• 统计全班一共推测出几种连接方法。

• 想一想,根据这些推测结果我们能确定盒子里的连接是哪一种吗?

2、研究的延续。

(1)测试

4个接线头的盒子我们会测了,那么6个接线头的呢,需要检测接线头几对?请把接线头的对数和顺序写在白纸上。

(2)推测

如果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怎么连通的,会推测盒子里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吗?试试。

3、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1)小组讨论。

(2)合作完成电路游戏板。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 我们选择了什么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经历用两节电池、1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2、经历1节电池、2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3、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科学文件夹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4、经历给模型房间亲自安装电灯,并让其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房间的电路。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两节电池、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每组已设计好的纸盒房间,最好是两个房间。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小开关各2个,长电线4根、短电线6根、胶带纸1卷、小剪刀1把、白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知道有关电的很多知识,会动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研究有关电路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1)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节电池、2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连接起来,让灯泡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连接。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2)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把1节电池、2个小灯座、2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让灯泡亮起来,能有几种连接方法?

•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 在串联、并联电路中,比划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2、分组讨论,总结。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已用)

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 案

教师:万先祥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

学前开导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3、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第二课时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第二课时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1、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第二课时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第二课时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第二课时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1、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3、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植物的共同特点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这样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小动物

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学生分组寻访。

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课

蜗牛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第三课 蜗牛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第四课

蚯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第五课

蚂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

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找蚂蚁

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室外观察蚂蚁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三、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四、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第六课

金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学生观察并记录。

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第七课

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回教室汇报。

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1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第2课

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硬度

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第二课时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第二课时

三、认识塑料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4课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第二课时

三、纸的观察

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第五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第二课时

三、认识木头

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课

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第二课时

四、黏土的变化

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七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材料与环境

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

第一课 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的水

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在哪个袋中

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生实践

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第二课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察水和食用油 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三课 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流动比赛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第二课时

三、液体、固体比较

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第四课 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比较水多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自制刻度线测量

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第二课时

三、比较空气和水

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四、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第六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空气占据空间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二、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杯中的纸会湿吗?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实验

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四、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空气有重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空气有重量吗

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 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第二课时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

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单元小结

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第四篇:科教版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一、认识横梁和柱子:

呈现一个用A4纸做成的凳子(凳子用纸棒,登面用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

生1:凳子 生2:用纸做的凳子

师:谁能给大家说说,它由哪几部分构成呢? 生:凳子面和凳子腿(最多找三位同学回答)

师: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的结构,们把这些平放的材料称为横梁,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板书:柱子 横梁) 观看PPT,你能说出这些建筑物共的共同特点吗? 生:都有横梁和柱子。

师:老师的手里有一包垫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这个纸板凳的上面能支撑起一包垫圈的重量吗?

生:能。(或不能)

师:实验出真知,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一个一个地放垫圈,

经过实验,无法支撑一包垫圈重量。 师:谁来描述一下板凳怎么样了? 生:被压扁了、被压坏了、被压垮了。

师:也就是说横梁被压弯了,弯曲了。(板书横梁 柱子 弯曲)那么回忆刚才板凳被压弯的情况,说一说是哪一部分先垮掉的呢?

生:上面的纸板。(师翻译成:横梁)

师:相比于纸凳子的面,凳子的四条腿容易被压垮吗? 生:不容易。

1 大家再来看这两张图片:

师:从这些建筑物的断裂情况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柱子好好的,都是横梁断裂。

师:所以说,横梁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和断裂。

(板书:横梁 比 柱子 更容易 弯曲 和断裂)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想要对这个纸凳子加固,你会先加固那一部分呢? 生:横梁

师:因为凳子是纸做的,我们就把它叫做“纸梁”吧。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帮助纸梁一抗弯曲。(板书:抵抗弯曲(大标题))

2

二、横梁抵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一)猜测

师:哪些因素会影响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呢? 生:材料、宽度、厚度、跨度(长度)„„

(不用板书,只让学生说„„)

师:看来影响纸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纸梁的宽度和厚度对纸梁抗弯曲能力影响。 (板书:宽度、厚度)

(二)实验设计 实验1. 师:既然我们认为宽度会影响纸梁的抗弯曲能力,那么你们打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想法呢?小组讨论一分钟。 师:停!时间到,都商量好了吗?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是如何设计实验的?其它小组仔细听,看哪个小组听的最认真。来,你们组先说吧。

生:用不同宽度的纸梁,先把纸梁架起来,再往上放重物,看一看它能承受多重的重量。 师:这个实验中,你需要用到什么呢? 生:纸梁、桥墩、重物。

师:我们用纸片当做纸梁、书本当做桥墩,垫圈当做重物,可以吗? 生:可以。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纸梁的宽度。

师:那我们就用一倍宽、两倍宽、三倍宽的纸梁,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不变的条件是什么?我来回更换纸张的厚度可以吗? 生:不可以,不变的条件有:跨度、厚度。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跨度要相同,那么,我们统一将桥墩的宽度定为7厘米,可以吗?

3 生:可以。

师:也就是说,除了改变纸梁的厚度,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我们在实验的时候,有哪些细节是我们要注意的呢?

生:放垫圈的时候要轻拿轻放、要填写实验记录单放垫圈的时候,要放在中间。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孩子,为了让大家的实验操作更加准确,老师有一些建议需要给大家提示一下。请看大屏幕,有哪些同学能给大家读一读呢?你吧。 生:读注意事项。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请开始你们的实验吧,请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三)动手探究

(四)汇报分析

师:时间到,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纸梁越宽,放的垫片越多。

师:其它小组呢?(最少找三组)是不是也和它们的数据相似? 生:是的。

师:那我们可以说:宽度增加,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就增加。(板书: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强 ) 实验2.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它宽度有关,那么厚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你们又打算怎样设计实验呢? 生:用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实验。

师:你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改变厚度,其他都不变。

师:刚才的实验要求大家还记得吗?现在每个小组的组长上来领取不同厚度的纸张,开始实验,并填写好你们的实验记录单。 生开始实验

师:时间到,通过实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厚度越厚,放的垫圈越多。

师:也就是说,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就增加,对吗?(板书:厚度增加 抗弯曲能

4 力增强) 比较结果:

师:同学们,你们手中现在有两张记录单,对吗? 生:是的。

师:比较两次的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宽度和厚度都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师:还有什么规律?要想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哪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 生:增加厚度。

师:那我们可以说,厚度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提高。

结束:

师: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你是工程师,想要加固桥梁,你会怎么做呢?说明的的理由。

生:增加厚度,效果显著。

师:确实,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桥梁的抗弯曲能力,但同时,是不是也会增加材料的消耗呢? 生:会

师:那你们有没有办法,在不增加厚度,或宽度的情况下,提高桥梁的抗弯曲能力呢?回去想一想,我们下节课再做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下课。

第五篇: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

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

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

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

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

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

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教学后记: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

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

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

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 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

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

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

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4、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目的: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

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

阳。

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

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

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

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

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教学后记: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教学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

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

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

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

象中能想到什么?

(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

动”呢?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4)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

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后记

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

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

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

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

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

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

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后记: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学目的: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

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小木棍(火柴或者大头针),地球公转、四季成

因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交流。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1)出示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

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2)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3)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

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2、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

(2)模拟实验:

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在教室里放一盏灯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

短。

(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教科书P87页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4)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

节?

(5)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6)研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三、小结: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2、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后记: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的: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

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

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

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手房网签多久能过户下一篇:二年级部编版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