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步走,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

2022-09-10

随着国力的提升, 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重视。但在教学中却发现, 不少同学对语文缺少足够的重视。许多同学上了六年级, 阅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更不用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人进行交流了。因此,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1 精心准备, 打响开门第一炮

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 在内心深处很想学好语文, 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 精心准备, 让学生打响开门第一炮。

(1) 从读准音入手。学习小学语文首先必须发音准确, 否则会听不懂别人说的内容, 自己也不好意思与别人用去交流。笔者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 就跟刚开始学习小学语文时没有读准音有关, 久而久之, 就逐渐成为了学困生。每次代新生, 我都利用多媒体加强拼音的练习, 还有意识地让一些学困生走到黑板前, 给同学们进行示范。有的同学对自己缺少信心, 我就在课下给他“开小灶”, 告诉他们一些阅读的窍门, 如发音时速度不要太快、要将发音一步到位等。慢慢地, 学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 敢于开口说话, 就为提高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做好自我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为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 开学之初, 我都要组织一次“自我推介会”。课前, 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 写一篇100字左右的作文, 经过老师或同学的修改后, 要将其中的内容读到“滚瓜烂熟, 声情并茂”的程度;然后到课堂上进行阅读比赛。由于是第一次开展活动, 学生都积极准备, 写得好, 朗读得更好, 很多同学都陶醉其中, 大大激发了练习好阅读基本功的兴趣。

2 加强指导, 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虽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 可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生对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视性认识不够, 对能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还是心存疑虑, 此时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 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1)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习一种语言是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的, 你必须是自己想学, 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样, 只有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才会真正有效。在西方文化例, 有个说法叫做“寻找你真正的使命”, 说的就是激情与梦想是你成功的基石。比如,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部分同学的朗读录音稿, 让学生分组进行点评, 找出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从而逐渐领会到掌握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并身体力行, 逐渐提高。

(2)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共同促进。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 许多同学面对作文题目, 往往不知所云,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注重词语、句子的积累。教学中, 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找一些美文让学生去阅读, 本身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在阅读的过程中, 还要让学生将其中好的语句、闪光的地方, 记下来, 用到作文中去, 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同促进。

3 知难而进, 追求效率“最大化”

阅读水平的提高, 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训练, 不断进取才会有成效。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知难而进, 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1) 循序渐进, 提高阅读水平。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各类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已经成为分值大户。因此, 许多师生都已经认识到加强阅读练习的重要性。然而, 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 许多教师往往“急功近利”, 想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水平, 于是课堂再次成为教师主宰的“一言堂”, 学生只有被动地去练习, 缺少必要的发言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效率不高, 效果不好。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一下短文, 然后逐步提高要求, 经过训练, 学生的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也可以先抓好教材的阅读, 因为小学语文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 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2) 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阅读材料, 来进行自主报刊阅读, 学生在统一指令下在固定时间开始读报, 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而且没有特别的理解任务,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有的学生喜欢浏览明星聚焦栏目, 有的同学喜欢奇闻轶事, 有的喜欢花季物语, 各有各的兴趣所在。然后让学生抽签来进行“比拼”, 题目可以让学生提供, 限定时间, 交换进行。做完题目后, 学生进行互批, 就会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改正。

(3) 借助网络, 加强阅读教学。信息社会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 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 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较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也就是说, 网络空间中有大量的阅读资料, 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 我们所在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好这片无尽的天空。比如, 有的同学对体育新闻比较感兴趣, 就可以让学生到网上去搜集有关内容, 在教室内设立“体育新闻角”, 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评;有的同学对国家大事比较感兴趣, 就可以让学生去差异查阅“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内容, 在每天的“相约三分钟”的固定时间里, 找同学进行发言。

总之,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容易的事情, 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 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

摘要:新教材的使用, 对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进来, 勤动手, 多动口,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做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姜杰.让课堂活起来[J].山东教育, 2007 (9) :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究电厂自动化中的计算机监控下一篇: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