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的礼仪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待客的礼仪范文

待客的四大礼仪

■张口莫问“还记得我吗”

见面时不可向仅有数面之缘的朋友提问“你还记得我吗?”对方若真的不记得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假装记得却叫不出名字,彼此都会觉得非常尴尬。得体的方式应该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我们曾在某地见过面。”

■慎说“代问夫人好”

如果您遇到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又不太了解对方的近况,在问候时应注意不要轻易说“代问夫人好”、“代问先生好”这样的话。如果对方已经离婚,或者配偶已过世,那么您的好心问候就会让对方很尴尬。包括问起对方是否还在哪哪高就等问题。因此见面应该笼统问候,比如说“代问家人好”、“最近忙吗”等等,再确定下面的话题。

■少让小孩行“吻”礼

孩子行吻礼无论是采用用自己的小手贴在自己嘴上“啪”一下的“分吻”的方式,或者直接亲在大人的脸上,都不符合现代卫生观点。因此建议少让孩子行吻礼。

■握手礼请您伸双手

见到长辈您应该鞠躬,您应双手交叉轻放身前,对方年岁越长、身份越高,鞠躬也应越深。如果长辈伸出手来,您则应该伸出双手,并轻握住长辈的手后停留几秒钟,以示尊重。还要记得道别时也别忘行个礼。

第二篇:待客礼仪的小故事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融让梨

孔融 153—208年 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不言不动。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而他们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赵王特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

这时,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谂禅师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从谂禅师一听马上下床到客堂相迎。

后来,赵王府上的一个仆人知道了这件事,为了讨好赵王,他怒气冲冲地来找从谂禅师问罪。

从谂禅师听说了,就远远地走出前门,迎接这个赵王府上的下人。

这个下人一见从谂禅师就气冲冲地问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为什么不下床相迎?而赵王派部下的一个将军送礼来了,你反而到客堂迎接呢?”

从谂禅师笑了笑,解释道:“你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

“哪三个级别?”

“第一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第三篇:关于待客礼仪的小故事(共)

我们在日常接待客人的时候,都要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那么你们知道接待客人用餐的礼仪吗?看看下面的关于待客礼仪的小故事吧!

关于待客礼仪的小故事

1.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3.某小区7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一对冤家对头,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吵得邻里不安。刘家的冬冬天生淘气,一两岁就调皮得很,整天在屋里折腾,穿着小皮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乱摔。李家的两口年纪大了,心脏又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咚叮咚地响,自然要去提意见。可刘家的孩子淘气惯了,不但没改,反而越大越闹腾,在房间里拍球,跳绳。吵得楼下整天不得安生。李家人上门去说,刘家大人护着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脸,之后又蹦又跳闹得更欢。

4.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第四篇:待客礼仪儿歌:

客人来 起身迎 引入座 茶水敬

不相识 做介绍 带尊称 才礼貌 温馨提示:

(1)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以礼待人。

(2)为客人倒水时不要倒满,如果为客人准备的是带包装的饮料,请去掉包装,倒入杯子,三分之二杯即可,不要倒满。

待客礼仪儿歌:

大人谈 应安静 若游戏 动作轻

客人走 说再见 客走远 门轻关 温馨提示:

(1)客人来之前,请家长先为孩子准备好她自己喜欢的玩具和读物。这样,客人到了以后,孩子就能自己玩,尽量不会打扰大人了。

(2)家里来客人时,请家长为孩子做榜样,以礼待人。

接待小客人礼仪儿歌

小客人 不怠慢 热心陪 诚相伴

同游戏 懂谦让 好玩具 能共享 温馨提示:

(1)请家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小客人,要大方、热情、为孩子做榜样。 (2)在小客人到来之前,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小客人准备食物及玩具

敬老爱老礼仪儿歌

对长辈 有礼貌 勤称呼 多关爱 老人话 放心上 长与少 乐洋洋 温馨提示:

(1) 对待长辈要有礼貌,看到长辈要主动地打招呼,家长要引导孩子学着关心长辈的需要,力所能及地为老人做些事情。

(2) 家长要教育孩子对老人的话也要耐心地听,不厌烦,不打断

良好用餐礼仪儿歌

吃饭前 洗净手 坐端正 不挑食 细细嚼 慢慢咽 心愉悦 食饭香 温馨提示:

(1) 吃饭要有规矩,家长要交给孩子基本的吃饭礼仪,比如饭前洗手、细嚼慢咽、不挑食等等。

(2) 吃饭时家长要做到不批评孩子,保证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

爱父母礼仪儿歌

父与母 最亲近 不淘气 听道理 学自理 助父母 用言行 来感恩 温馨提示:

(1)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要学会感恩。 (2) 交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不娇宠溺爱孩子,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和谐邻里礼仪儿歌

和邻里 常见面 打招呼 笑眯眯

互相帮 乐交往 是近邻 胜远亲 温馨提示:

(1)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看见自己的邻居不论年龄能友好地打招呼。 (2) 和邻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愉快地交往。

礼仪儿歌——礼貌待客歌

我到你家来做客(嘭嘭嘭),我来帮你把门开(请进!) 客人你呀随便坐(好的),我来帮你端杯茶(请喝茶) 客人双手接进茶(谢谢!)我把糖果摆上来(一起吃) 大人说话别打扰(嘘…!)我们悄悄一边玩(呕也!) 好看好玩的先给(谢谢!)客人主人互谦让(OK!) 礼貌待客人人夸(棒棒棒!)我们都是乖娃娃!(嘿嘿!)

第五篇:婚礼待客礼仪

婚礼待客礼仪 事无巨细不失礼节之原则篇

原则一:请柬变身大百科

请柬不再仅是邀请观礼的形式纸本,附上酒店地图、路线、问路电话,甚至可以写明婚礼流程和需要宾客早做准备的游戏环节,越详细越贴心。温馨提示最周到婚礼请柬是婚礼给宾客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请柬中体现新人的细致周到非常必要,这样能够让收到请柬的宾客感到温馨和亲切。小编提醒写请柬注意细节:

1、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应写绰号或别名。

2、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顿号或逗号。

3、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几月几日,星期几)。

4、写明举行婚礼的地点。

5、婚礼主题要言明 新人除在请柬设计和标语上配合婚礼主题之外,最好在请柬末尾也简要注明一下,并且写上对宾客着装方面的要求,这样让宾客更有婚礼的参与感。

原则二:给参加婚礼宾客安排好出行

1、交通是否便利是挑选酒店会场的关键,如果在郊区举办婚礼,安排好大巴接送宾客是非常必要的。让宾客快捷、准时到达才能确保良好的观礼气氛。

2、自驾宾客可能因为对停车场不熟,因停车浪费了与其他宾客的交谈时间,有必要确定酒店是否能提供代客泊车服务,这样也会让宾客更有尊贵感。

3、签到区离宴会厅太远、路线过于曲或者洗手间的位置不方便、这些都会造成宾客的困扰,折显一些小型创意路引,方便宾客的同时也让布置多了有趣的亮点!

原则三:合理设计签到区

设计不合理的签到区很容易造成宾客拥挤。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安排2张长条形签到桌、2个签到本和4个签到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准备大型签到背板则更加省心。 提醒:

1、签名册要放在签到台上,100人以内的来宾,准备1本就够用了。100人以上婚宴,可以准备2本签名册。

2、由于签名册是结婚最重要的纪念品之一,签到人员一定要提示每一位来宾签名留念,即

便是双方的亲戚也要签名。

3、给来宾准备好签字笔,新人适当可以多准备几支签字笔。

原则四:留心准备“空红包”

空红包是为临时包礼金的宾客准备的,点算红包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当面不拆红包;当面不点礼金;确保宾客红包封口。

提醒:

1、签到台上,“空红包”是必不可少的。新人可根据来宾的数量,来准备红包的数量。部分来宾在家里就事先准备了红包,还有来宾家里没有红包,而用现场的红包,因此,签到台上的空红包就十分重要。

2、签到台收取红包的人数至少是2个人,人员最好由新人的亲戚承担(比较可靠)。一个人记录给红包的来宾名单,一个人负责保管好红包。

3、根据每个地方的文化差异,可能收礼金的人是不一样的,可能是新人双方父母或者是新人自己,这个最好有专人做好登记。

原则五:根据来宾签到合理排桌

仪式结束后登记明细。“圈子分桌”有话聊,提前在宾客座席安排上花点心思,会为婚礼营造更轻松的气氛。尽可能按宾客的交际圈子分配座位,避免桌面上的冷场尴尬。

小编提醒婚礼排桌需要注意到以下7点:

1、宴会中主桌席必须在最前端,面对舞台。

2、桌位、座位距离主桌席越近则代表客人与主人的关系越紧密。

3、婚宴中,新人各自父母及亲戚应该分开安排在两侧,而且距离舞台必须是最近的。

4、公司同事及领导应该放在统一桌子,如果领导人数比较多,可以单独让领导做一桌。

5、在座位安排上可将长辈、兄弟姐妹安排在同一桌或相邻区域。

6、桌席尽量安排在舞台周围,以免太远让宾客感到不快。

7、把请的宾客按照亲戚、朋友、公司分开安排。并把宾客按照桌子进行安排。

原则六:引领到位才周到

排桌之后,可能部分来宾一时很迷茫找不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所以准新人们需要按照客人的名单,给每个来宾都做一个正确的引领。领位员至少2-3人,避免宾客盲目找位或找错座位,

特别是重要嘉宾,一定要有专人引领到重要席位上。

原则七:特别来宾特别照顾

1、老人和小孩:婚礼中的老人和小孩需要细心照顾,远离嘈杂的环境的贵宾室是因为年纪大的长辈准备的;开辟儿童游乐区,方便家长照顾小孩,同时也能保证婚礼顺利进行。

2、饮食上有禁忌的来宾:婚礼中有些人在饮食上是有禁忌的需要照顾,也许有些人是生食主义者或有不同的民族饮食习惯。一定要提前认真检查你的宾客名 单,看看都有哪些客人是属于这种情况的。你要做的就是要让餐饮经理知道这些客人的特殊座位位置,并提前让你的客人了解你会特别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

原则八:灯光摆位个性化

室内婚礼经常用到追光灯和电脑灯,这些设备的摆放位置非常重要,在设计灯光效果的同时要注意避开宾客面部,不要直射眼睛,让宾客处于舒适的观礼环境。

原则九:婚礼结束道谢来宾

如果你只是举行个小型婚礼,可以逐个道谢来宾,但是如果你邀请了几百个人,可就很麻烦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代价观后感范文下一篇:短歌行原文范文

热门文章

待客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