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质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经济性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作为现代金融活动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组织理论的新领域。

第一篇:企业经济性质论文

经济政策调整下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为了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作,使我国快速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正在积极努力地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经济政策在调整之后,对于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经济政策的明文规定以及身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特点,有效地把握住发展机遇,积极面对所面临的发展挑战性问题,从而保证自身企业能够在经济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此次研究主要就经济政策调整下,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发展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各类企业都能够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适应新型的经济政策。

关键词:经济政策;时代背景;调整;性质;企业发展

一、经济调整政策下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在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下,我国诸多国有企业都有效地实现了既定改革目标,并且有效地落实了科学管理制度,政企分开管理制度,产权管理制度等。但是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点,例如企业的风险管理力度较低,没有建立起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经济政策进一步调整之后,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我国私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我国有效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诸多私营性质的企业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国经济市场当中私营性质的数量占比已经极高,并且在经济市场当中已经逐渐地掌握了话语权。经实践调查研究显示,诸多私营企业都属于家族性质的企业,而在最近几年由于经济政策的变化,私营企业的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总体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占比数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数上升。与此同时,这些私营性质的企业在当前经济政策下,并没有有效地加大对于人才团队的组建投资力度,从而导致私营企业的人才基数不足,而福利待遇也并不高,市场会出现人才流失问题,从而致使私营性质的企业发展并不稳定。

3.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重要企业是目前我国经济市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占比数最高的企业,该种企业有着较为广泛的经济基础,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市场会受到一些经济政策的阻碍,尤其是在企业价值的创造上。经济政策并没有为重要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也没有有效地结合重要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完善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在资金筹备,融资渠道,技术支持,人才支持上的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只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各项发展工作。这也是中小企业在经济调整背景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经济调整政策下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分析

1.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现阶段,不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价格竞争逐渐的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当企业内部的人才基数相对较多,那么这个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就会越强,可以有效应对各项经济政策的变化,使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灵活。基于这一情况,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专业化的人才管理团队组建工作上。为此,首先,需要加大对于人才团队组建工作的投资力度,保证各项人才的引进工作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其次,在人才招聘阶段,需要综合考察每一位应聘人员对于企业的认知度,对于行业规范准则的认知度,创新管理能力,对于经济政策的认知度等情况,然后选择综合素质水平最高的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管理团队的成员,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基础综合素质水平较高。最后,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积极努力地引导各个部门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所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当中,在培训期间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性质与自身企业向关联的经济政策、行业规范准则、企业发展重要战略计划实施要点、创新管理能力、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了解到经济政策的变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不同性质的企业都需要与高校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重点培育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且对于经济政策变化有着较高敏感度的人才,以此来保证企业的人才基数较多,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2.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不论是在何种时代背景下,任何性质的企业都必须要保证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具有灵活调整性以及健全性,适合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可以说,只有在完善且适用的管理制度体系下,才能够保证不同性质的企业有效应对经济政策调整对于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保证企业能够有效抓住发展机遇获得进一步发展。基于这一情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为此,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需要有效地制定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搜集市场的动态信息、企业发展的动态信息、经济政策变化的动态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分析出企业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及定位信息,之后再准确有效地预估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问题,并对这些风险问题进行权重分析,依照风险的不利影响程度依次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措施以及风险解决措施,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持续有效地发展。其次,需要有效落实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约束管理人员不正当管理行为,激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努力奋进,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的关键保障性制度,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规定出在经济政策调整背景下,对于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发展意见的企业成员都将会得到企业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鼓励,其所提出的一些项目将由提出者主要负责,如果能够为企业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那么将为其提供升迁的机会。而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违规行为,且工作态度消极,散布一些消极言论的成员企业将对其进行惩罚处理,如果所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企業要考虑将其开除。这样可以在约束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需要落实连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在经济政策调整之后,企业在落实经过风险预估以及可行性分析处理之后的发展战略计划期间,要将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明确界定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职权,将工作细分到部门当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责任部门,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策略的原因导致问题出现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如果是因为人为原因导致问题出现,那么就需要追究责任部分负责人的主要责任,而部门内部的管理人员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以此来提升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积极性,进而保证企业在经济政策调整下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

3.有效创造企业价值

企业的价值是衡量企业在经济政策调整大环境下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影响企业社会效应以及发展高度的关键要素。基于这一情况,不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内部管理人都需要重视企业价值的创造。为此,首先,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准确有效地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科学合理地规范发展路线,由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其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需要结合新型经济政策有效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细分市场,明确自身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然后重点发展自身企业优势业务。其次,要了解市场发展形势,找准切入点,有效抓住发展机遇,具体而言,就是需要有效分析竞争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的发展现状信息,从长远的角度进行企业转型或者进一步发展计划的制定,保证自身企业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下能够充分享有政策的优惠。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要有构建出符合企业特点的文化体系,同时还要将创新元素融入到其中,不论是何种时代背景下,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企业必须要对管理、业务、企业文化等进行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效结合经济政策的规定,保证企业创新发展的规范性。最后,企业不要落实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方案,统一员工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从而保证企业的整体凝聚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主动地去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各项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而一些传统的经济政策已经被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型的企业也必须要对发展战略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平稳且规范地发展,满足经济政策对于商业组织机构发展的规定。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经济政策调整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在进行经济调整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经济市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发展战略计划等,有效预测出不同类型在经济政策下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保证企业的受益程度要远远高于受损程度,这也是经济政策调整的所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而在当前经济政策调整背景下,不同性质的企业必须要从组建专业化的企业管理团队,努力创造企业的价值,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保证经济政策调整下不同性质的企业都能够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基于这一情况,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有效地开展经济调整下不同性质的企业发展策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梁青青.政府行为、金融环境与区域创业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7).

[2]邹婕.关于经济政策调整下的不同性质企业发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5).

[3]武爱萍.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4]罗庆,刘文升.基于大型國有企业的空间联系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30).

[5]王乔乔.试析经济政策调整下的不同性质企业发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

[6]骆飞.经济政策调整与企业投资金融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

作者:高雪峰

第二篇: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

【摘 要】作为现代金融活动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组织理论的新领域。本文首先对金融企业集群的经济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企业集群是生产和交易的中介网络和综合体;其次,从资产专业化、创业潜力、不确定性和运作频率等方面,探讨了金融企业集群绩效的边界;最后,对金融企业集群绩效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探讨,并对区域金融创新、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企业;经济性质;效率边界;竞争优势

引言

在实际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集群主要面向非金融机构。另外,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趋势日益明显。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采取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业务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几家银行集中到如今数以百万计的不同金融机构,它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利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对金融企业进行集群是对企业联盟理论的完善,是对金融业组织理论的拓展和深化。

一、金融企业集群的经济性质:复合性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中间网络组织

金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商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满足不同金融需求的商品的出现。金融机构也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金融需求,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快速开展汇款业务,使金融产品趋同,有利于金融产品功能的整合。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有助于对冲基金开发复杂的风险资产。

二、金融企业集群的效率边界:复合性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分析

(一)资产专用性

有针对性地使用资产是指专门用于支持特定生产的长期投资,其价值可以在形成后改变。使用资产对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越大,垂直整合的意愿就越强。这类垂直整合组织是一种金融企业或金融控股公司,其本质是收购特殊资产所有权,以解决投机和投资不足的问题。对某些金融交易而言,这些交易不是根据完全合同进行的,而是根据不完全的雇佣合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合同是根据合同进行的。当前许多复杂金融产品的生产是通过中间网络来组织的。

(二)金融企业能力

按照标准的基本经济学理论,企业被视为特定技术条件下的最佳生产者,并且由于企业所需要的各生产要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在市场上进行充分的竞争和信息交换,从而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企业家潜能理论认为,企业的内涵应从本质上决定,即“企业能力”创造智力资本意味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创新金融产品多为综合性金融产品,涉及到不同领域的金融知识,创新主体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积累和选择技能,并充分利用彼此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同的是,不同的金融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它们可以用来吸引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协调不同金融企业的知识。

(三)不确定性

不确定是交易费用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解金融组织行为的重要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外界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增加,内部干扰因素和变数增加。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伴随着金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向经济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和覆盖面日益密切。第二,财务需求行为的不确定性。随着人口收入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金融服务需求总量的增加,偏好与动机的差异增大,需求主体的结构和偏好使其面臨更大的需求行为不确定性。

三、金融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代金融活动的栖息地

(一)区域金融创新优势

大量的金融企业集中在某一地区,这有利于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使它们互相学习,并有比较优势,一开始是以资源为基础,现在已经转变为区域金融创新的优势。第一,金融创新促进竞争。残酷的竞争法律对大多数金融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创新动力,迫使他们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第二,金融创新的制度保障。另外,还建立了区域创新体系,以便迅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实施金融创新。

(二)金融风险缓释优势

第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适时地评估经营环境的变化,认真研究市场情况,是金融企业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基础。通过频繁的操作和快速的信息传递,金融企业集群正日益感受到新的市场联系或新的变化,感受风险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推动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应对市场金融风险。第二,建立良好的信用文化。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金融企业协会的建立,协会的发展有助于完善和强化区域金融信用文化。商业团体和社会网络中的市场参与者长期密切合作,以非正式规则为基础,有助于检查需要资金援助的人的信用状况以及金融供应商的信用状况。

(三)生产经营效率优势

通过空间的聚集和产业组织的优化,金融企业集群具有经济联合效应,并通过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发挥生产与经营效益的优势。金融企业在集群中可以共享电信网、客户搜索系统等公共设施,通过群集企业间的合作互信社会关系网络,易于达成的交易及签订合同。集群内部的发展和分工使得金融企业可以向外包或公司内部转移,在比较内部生产成本和市场运作成本之后,将以前生产的部分业务外包出去。

结语

金融企业集群是一种集复杂金融产品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是“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其存在有内在的经济逻辑。通过区域金融创新优势、金融企业联合优势、降低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保障区域内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力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是现代金融活动的基础和生境。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此类中介网络的健康发展,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

[2]Michael A. Goldberg,Robert W. Helsley,Maurice D. Lev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1988(1)

作者简介:

翟禹衡(2000.11—),男,汉族,籍贯:吉林长春人,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18级在校生,专业:金融学;

刘津含(1999.1—),女,汉族,籍贯:吉林人,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18级在校生,专业:金融学。

作者:翟禹衡 刘津含

第三篇:论经济学的科学性质

摘要: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影响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经济学的科学性质长期以来受到包括部分经济学家在内的学者的质疑。试图从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角度,从科学的可证伪性、科学的发现方法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角度来说明经济学的科学性质。

关键词:经济学;科学;性质

1经济学科学性质之“惑”

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从经济学的出现至今就没有停止过。罗森伯格指出,经济学是一门“处于纯公理系统与应用几何学的交叉点上、类似于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米塞斯(L.V.Mises)认为:“经济学不是来自经验,它先于经验,是行动和事实的逻辑”,“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于事实的观察,而是从行动的基本范畴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米塞斯的这段话,其认为经济学因为无法进行精确可控的实验,所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在获奖后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因其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

2波普尔的科学划界标准

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波普尔在其自传中简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可证伪性。从逻辑上来说,每次的实证描述都只是单称描述,而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一个个的单称陈述所证实的。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从对某种资源的观察得出结论来证实“资源是稀缺的”这一假定。但是我们是不可能穷尽世界所有种类的资源是否稀缺来证明这个假定的。因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它却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个假设的反例,从而推倒这个假设。但是人类发展至今,还未能找到什么资源不是稀缺的,因此这个假设暂时未被证伪。但是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命题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正说明了科学的科学性。波普尔从这个角度说明,科学的分界应该是可证伪性。此外,对科学性质无任何争议的物理学,有存在无法实证的假定,例如物理学中的随机性假定。

3经济学的客观性

3.1关于客观性

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是建立在脱离了科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超然态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波普尔的前提观点。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方法的公共性质,所以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偏见的社会科学家们正是在充分彻底的讨论中产生出客观性。所以,相信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比社会科学家的态度更客观,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因为他们将以前自然科学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科学的后果,是对客观性本身的误解。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客观性问题,而不是去注意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问题。“与此相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建立在科学家们的不带偏见的心境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事业的公众性和竞争性的事实……客观性建立在相互的理性批评,建立在批评的方法,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波普尔认为的客观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方法的客观性,而不是内容的客观性。

3.2关于经济学预测不准确

经济学家预测的不准确性是受人们诟病的一个方面。历史决定论者主张:在经济科学中不可能建立起客观性。其根据之一就是预测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的双重效果,波普尔把这两种效果总结为俄狄浦斯(Oedipus)效果。具体来说,这种效果也就是指预测既可以成为引起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阻止该事件的原因。如果经济学家有意图的进行预测,那么,他就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行动。这种价值判断就会影响预测本身的内容,给预测内容的客观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曾经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很少有因为根据经济预测采取行动而赚钱的人,倒是有不少靠卖经济预测赚到了钱。

但是,波普尔认为俄狄浦斯效果属于科学的处理操作内部的事情,即预测的准确与否不能成为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乔治•荷曼斯(GC.Homens)也认为:有效性和精确解释等科学构成因素虽然说对一门科学而言极为重要,但它们只是社会科学的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乔治•荷曼斯(GC.Homens)举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例:虽说它并未精确地叙述进化的过程,也未从其理论中引申出有效的预测,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否认进化论在科学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

3.3关于经济学受经济学家意识形态影响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罗宾逊夫人坦言:经济学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不包含自己主观性偏见的论述。

从波普尔对科学的客观性的看法可知,经济学常受到的关于阶级属性的质疑是无意义的。因为经济学的客观性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客观性。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其研究方法在任何制度、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里都是可以借鉴的。在经济学的方法上,是无阶级意识之分的。因此,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的质疑是对经济学不公正的对待。至于部分经济学家的带有阶层性质的,“巧”借客观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为某个阶层服务的经济理论,那就是那些经济学家个人问题,而不能成为论证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论据。

4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4.1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情况比自然情况更加复杂——这在经济学科的研究中不胜枚举,计量经济学者更是常常为变量的选取与舍弃而大伤脑筋。也因此,认为经济学没有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学那样的客观性。波普尔认为这种偏见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我们往往把不应比较的事情加以比较,即具体的社会情况和人工隔离实验的自然情况。二是一个古老的想法,认为社会情况的描述必须涉及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生理状态。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曲解,是不加思考随波逐流的一种看法,“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波普尔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不必考虑进社会全部的因素,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这种简化的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的模型中,我们同样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有的变量。而那些普遍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可以更简化,乃至可通过实验来模拟,由此认为自然科学更具客观性的看法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具深厚的传统罢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模型分析和应用的困难只是程度问题而并不是性质问题。

4.2科学发现方法

除了提出理论的划界方法这一对经济学有利的论断之外,波普尔在理论发现的看法上也有力支持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发现的方法是试错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应该是坚持试错法,他们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性是可批判的,因而在可错性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经济学中,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再到新古典综合派,无不说明经济学是在问题的不断提出、解决过程中发展的。二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正是为了解决当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经历了约40年的统治时期,资本主义进入滞涨发展阶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也渐渐地失去其威力,于是新的学派出现。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发展流派恰好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发现遵循着波普尔的科学发现公式,这一点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4.3经济学发展现状

波普尔指出:“所谓科学学科不过是以人工的方式划分的问题与尝试性解决方法的混合物,真正存在的是问题和科学传统”。由此我们甚至不应该太过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划分,这可能只是一种传统的偏见。确实这一看法也是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现实,随着自然科学家的新论点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根本上破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超级领域之间的组织分界”。许多科学家都承认不仅两个领域的彻底区分是不可能的,就是对“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鲜明制度性区别也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5总结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点,应用在经济学的科学性质上,从科学的划界标准,研究对象,到科学发现方法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论证,可以得出经济学是科学这一结论。另外,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由于其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更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新兴交叉经济学的兴起,更是说明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可分割性,他们在科学性质上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参考文献

[1]A.Rosenberg,If Economic Isn't Science,What Is It[M].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an anthology 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米塞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3]卡尔•波普尔箸,周熙良,周昌中译.科学:猜想和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谭华海译.物理学家质疑随机性假设目前的物理学地位[EB/OL].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20060214.

[5]卡尔•波普尔箸,赵月瑟译.波普尔思想叙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乔治•荷曼斯箸,杨念祖译.社会科学的本质[M].台湾:桂冠出版社,1987.

[7]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8]卡尔•波普尔箸,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作者:吴国荣 张 芳 方春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管理软件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接口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