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

2022-05-16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际是知识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第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

公民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摘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大学是年轻人成才的摇篮,也是青年学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现代社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集中体现。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公民品质的要求,更反映了公民精神的塑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1]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成长在新社会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并担当重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及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可喜风貌和新的蕴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

1、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传入中国。1990 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12月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是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提供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我教育三者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并把握自己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交往中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提升公民精神的时代蕴含。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4]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触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正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作出了贡献。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自愿的组成,彼此是因为共同价值理念和世界观而集合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有为青年,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剂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起步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

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

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民权、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等。

第三,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理念培训、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

第四,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和落实物质保障机制。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本着志愿、奉献精神参加的公益活动,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重要的。虽然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并为期望被表彰,但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一定需要表彰,这种表彰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号召和呼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慎之.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 改革,1999,(3).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1-07-02(1).

[3]周围,肖建华.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2,(6).

[4]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胡新峰

第二篇: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际是知识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关键词】志愿者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说是新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依托志愿者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者的精神

国际社会定义的志愿精神主要涵盖三个要素,即“志愿”、“无偿”、“利他”。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概括起来,志愿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具体说来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共同进步。事实上,起源于西方的志愿服务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志愿服务在催生现代文明中的作用一向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考核标准,并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服务他人和丰富自己的主要方式。比如韩国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志愿服务40小时,并作为升学考核、选拔的一个重要因素;加拿大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很注意考察学生在高中阶段做义工的情况,认为学生做义工不但能体现其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意愿,而且还能促进自我完善,是走向健康人格的重要一环;墨西哥政府则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6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并把它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①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而青年志愿者的活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也日趋成熟,各级青年志愿者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实践工作。他们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他们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不但在传统的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社区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领域有着突出表现,而且在参与社会大型活动、抢险救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如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西部助学计划、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青年志愿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显著的特点:

一是规模性。对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超过1200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抗击非典、与你同心”志愿服务行动。2008年,共有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而青年大学生则是其绝对主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有30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7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二是志愿性。大学生志愿者是在不追求名利的情况下参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倡导和谐相处、互帮共勉,再加上他们有着魅力四射的活力和灵活的时间,所以他们更愿意走出校门,将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运用到社会中。

三是实践性。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并实践对社会的责任感。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使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的较好的形式,它能够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一方面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被人需要”,与此同时,社会的认可、公众的赞誉满足了他们对自我的肯定,也使大学生获得了自我反省、激励、评价和提高的机会,不断去升华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使得大学生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从志愿者的活动现状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指出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视。针对具体的问题,笔者于2013年5月份对防灾科技学院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等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大学生的责任认知。经过随机调查获取的有效问卷发现,我院已经成为志愿者并参加志愿服务的占志愿者总人数的81.2%,有18.8%的志愿者还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但也有15%的非志愿者通过一些个人的方式参加志愿服务。在对参加志愿者组织成员的调查中,定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占到了志愿者人数的56%,而对于剩下44%的同学,更多的只是偶尔的进行志愿者服务。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真正能够将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能定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的人数并不多。

另外,在对社会责任感的调查中,有71%的大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但也有4.7%的人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在“你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这个问题上,仍然有27%的人选择了“不太强烈”,而2.7%的人选择了“丝毫没有这想法”。这也说明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和需要,但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忽略甚至无视他人的存在,这些同学的自我责任感容易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第二,从学生的参与动机看大学生的责任情感。参与动机方面,在回答“你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时,42%的回答选择了“自己将来生活的美好”,31%的回答选择“为实现自己的价值”,20%的回答选择“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仅 7%的回答选择了“用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在回答“你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67.2%的同学是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46.7%的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仅仅有10.3%的人是为了“学会关爱他人,让社会充满关怀与笑容”。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大学生清楚地明白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另一方面受现实环境的影响,他们积极追求个人的利益要求,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则相对减弱。

第三,从学生的参与结果看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根据调查数据发现,在“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这个问题上,有4.8%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同时有11.3%的人不清楚自己会如何决择。当问到对大学生志愿者典型的看法时,95.2%的同学持积极态度,认为“他们的事迹很感人,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能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一些偏见,有87.2%的学生选择参与科普宣传、公益募捐、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活动,仅有10.5%的同学愿意选择助老扶幼、社区服务等形式。这可以看出来,一方面大学生从情感上赞同志愿者对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却不愿意把正确的责任情感付诸行动。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现状总体上是良好的,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与社会接触较少,生活阅历相对简单,相对缺乏社会经验,因此有部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不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的理想追求,轻视社会理想,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了。

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本质特征为:自律性、地域文化性和社会实践性。②自律性是评价个体社会责任感的标准,文化地域性是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实践性则是社会责任获得的有效和现实途径。实践证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志愿者活动适应了青年大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培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成为规模性的学生参与项目,是提高大学生责任认知的有效举措。责任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包括自己承担着怎样的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最终原因与价值。③一般来说,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青年志愿者活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见证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公益活动,并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胡锦涛指出,“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它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地选择空间和发挥潜能的机会,特别是在社会公益、支教扫盲、帮困扶贫等方面不断延伸,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学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由于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功能,既可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志愿性的特征,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情感的有效途径。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益的需要。④具有了正确的责任认识并不等同于能自然而然的将之付诸行动,而必须将正确的责任认识与积极的责任情感相结合,才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产生履行责任的动力。

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作为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而志愿者活动接收社会教育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尊重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得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而且志愿者在实践中是具有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者,他们在活动中一方面是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印证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对社会寄予更多的关注,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中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得大学生把情感投入到更加广大的社会空间,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第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也是大学生按照道德意识活动所达到的道德信念、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克服障碍。⑤所以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使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对责任感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会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和主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递进过程,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机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也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意志,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均为:防灾科技学院;本文系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121)

【注释】

①刘金英:“浅析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教育探索》,2011年第3期。

②⑤王继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期。

③④孙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毕丽娜 李忠华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向品牌化发展,依托专业优势和特色,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阐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为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品牌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志愿服务活动 家电维修服务队 品牌建设

高校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他们利用自身优势、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又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品质、服务能力、宣传效应,需强化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立足专业优势,挖掘品牌内涵,坚持学生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高校青年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与精力进行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服务社会大众,也能够有效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需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在活动中提醒着大学生们要保持热爱、学会欣赏、无私关怀、共同成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能让高校青年志愿者明白志愿服务活动不只是一场奉献了青春爱心的活动,而是代表着自身对社会的关怀、代表着雷锋精神中“奉献”精神的传承。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意志得到锻炼,无私奉献的信念也会越来越坚定,品德修养不断提升。

(二)增强大学生的专业兴趣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要求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要与时代内涵、专业特色联系起来,使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再“重形式轻内容”,让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不同专业的知识特点,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培养特色。高校青年志愿者们能够在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转换角度了解自身专业,从“专业用途”回溯本源,增强自身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与兴趣。所学有所用,则学得更精通。

(三)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要求活动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做到学以致用。高校青年志愿者们从活动成果中获得与自身理想、自我付出相匹配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时,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锻炼实践能力。高校青年志愿者们进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既不完全脱离校园,又接触了解外面的社会,丰富社会履历,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四)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方式是分不开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有着长效性、传承性。高校青年志愿者们能从品牌背后所蕴藏的精神文化中学习到沉淀的优秀品质,无形中营造了勤学敢做、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提高了服务队的口碑,丰富了校园文化,扩大优质校园文化、公益文化的影响范围。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种类多,发展方向不明确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基本是宣传讲座、号召签名、环保回收、大型赛事助理、义务支教、文明环境等等,形式常见,活动创新性相对缺乏,对服务活动深入思考还不够,让大学生和人民群众受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志愿者流动性大,有时刚培训完成就要换届退任,或者是每开展活动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培训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品牌化的效率。志愿服务活动种类繁多,发展方向不夠明确,在精细化和品牌化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团队建设难,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需要成熟的团队保障。有些高校志愿服务团队成立时间短,或者大学生加入数量不是很多,造成队员数量补充有限,团队建设相对困难,选拔骨干队员范围狭窄,没有人愿意担任团队的负责人。管理制度是一项工作可持续性的保障。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刚刚成立,一些章程规范没有及时建立,如社团的指导思想和创建的目的没有明确,对成员的权利义务没有具体说明,以及开展活动的流程及报批程序等。管理制度的缺失或不够完善,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有效指导性不够。

(三)文化主题浅,活动内涵不深刻

部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涵不够深刻,内涵的挖掘和宣传的力度不够,只重视活动起名,喊口号,贴字报等,却不注重引导志愿者们理解品牌内涵的行为,没有讲清楚开展这项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存在重形式而空内容。过于注重形式的活动,高校青年志愿者们体验不到活动过程中所得的收获,难以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品牌活力低,影响效果不广泛

在品牌化的过程中,一个品牌是否有活力关系到品牌传承的有效性。品牌的活力表现在品牌的健康程度、品牌的推广度、品牌的影响效应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层次较低,品牌影响力不是很高,在群众或学生口碑不是很好,特色化和服务化程度不够高,停留在为建立社团而建立社团的层次上,打造志愿服务活动没有与当代高校青年志愿者、当代社会需求、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创新,活动载体形式单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服务能力也不足。总而言之,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没有打造好,所开展的活动对学生和群众的吸引力和服务性不强。

三、推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一)立足专业优势,创活动特色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应着眼于各个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立足于专业知识,在社会的需求中发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的方向,并通过品牌建设与学科专业相结合,挖掘品牌特色。有特色的品牌活动不仅能够加强高校青年志愿者对自身专业的认识,还可以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具有品牌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有较强的竞争力。例如医学院校可以选择爱心义诊,关心社区居民身体状况方向。法学院可以选择法律援助、普法小栏目等活动。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学科特长,注重技术性、应用性的导向,为学校周边的居民提供义务维修服务,树立自己的口碑,树立自己的品牌。

(二)结合社会需求,立发展目标

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队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他们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家电维修队的成员并不是只管着维修,而是需要和其他部门的成员一起,完成义务支教、大型赛事助理、科技馆讲解、献血宣传等活动,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维修技术和培养自身与人交际、团结合作的能力。当前新智能家电已经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居民维修新智能家电更加多,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学习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新智能家电维修技术,对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用电安全科普,及时对维修队成员新型家电的维修技术进行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维修技术水平。

(三)强化管理机制,稳团队力量

良好的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是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的基础。出台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规矩,有章程,确保活动的高校开展。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完善了家电维修基地管理条例,为日常的管理和成员维修技术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善于借鉴优秀品牌团队的管理方法,维修队实行队长负责制,队内培训采取以老带新、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注重新成员的培训,做好新老成员的传帮带,形成较好地培养机制,搭建多种平台,定期开展社团服务活动经验交流分享会,增强主人翁意识,鼓励新成员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为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贡献自己的智慧。建立相对固定维修基地和值班制度,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维修队基地,依托维修基地开展常态化培训,并实行基地值班制度,主动向成员们介绍基地使用的规则。善于从技术过硬和敢于担当的队员中选拔负责人,充实团队管理的力量,做好梯队的衔接,提升整个团队整体实力。

(四)挖掘品牌内涵,学精神榜样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实践育人的同时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化与新时代的主旋律相结合,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青年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树立不断進取,终身学习的理念。除却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活动过后的总结与表彰也很重要。重视表彰是为了通过优质的活动,优秀的人物事迹影响人们,让大家对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互助锻炼,自我提升的精神品质产生共鸣,引起人们对此类优秀的精神产生向往,进而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在日常的维修中,把品牌建设与新时代精神高度融合在一起,在打造品牌的同时,我们也在培育队员的工匠精神、雷锋精神和服务意识,让维修队员在为社区居民维修服务中长见识、拓技术和育精神,打造广西科技大学家电维修服务队成为社区居民最欢迎的服务队,善于利于各种平台宣传服务队义务维修,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维修队员荣誉感和自豪感,在义务维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研究(2020105941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友凤.困境与突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培育机制研究——以贵州医科大学团学品牌活动为例[J].长江丛刊,2020(22):129+131.

[2]刘淼,詹海林.激发团员青年活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J].城市公共交通,2020(1):8-11.

[3]牛金芳.构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探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智库时代,2019(15):128-129.

作者:刘阿娜 黄歆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下一篇:中国碳排放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