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全景化新闻在V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的视角和内容,使沉浸式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VR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景化新闻发展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VR头显设备的普及有限,对全景化新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篇1:

M—ICT时代融合业务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提出了M-ICT时代融合业务技术的发展趋势:(1)虚拟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下一代IT基础设施的通用解决方案,其通用功能架构包括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安全等核心子系统,技术方案尚在不断完善之中;(2)容器已大规模应用于互联网,传统的电信域急需应对这种挑战,容器技术也使得平台即服务PaaS产品拓宽了发展空间;(3)基于NFV架构的云化是大势所趋,以用户体验为驱动,基于融合CDN和智能数据分析,提供智能视频服务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4)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媒体视频应用必将极大地改进用户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将会产生更多的应用形态,进一步重塑和重建各行各业。

关键词:云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安全;容器;平台即服务;互联网电视;人工智能

Key words:virtual datacenter;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software-defined security; container; PaaS; Internet TV;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 云数据中心

传统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业界关于未来基础网络的共识[1-2]。西班牙电信提出的统一的信息技术网络基础设施架构(UNICA)架构[3],该架构基于云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对外提供标准的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并通过VDC的分级建设,提供就近接入和全网服务。从VDC建设的实施效果上看,我们需要重点考虑4个特性。

(1)可靠高效:海量数据能够催生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及资源动态调度,以及高效便捷的应用生命的周期管理;

(2)跨域弹性:与客户业务发展同步需要深度解耦,软硬件定制,云间数据共享、自动部署、灵活迁移、按需扩展,并支持数据中心快速扩容;

(3)安全可信:从基础设施、运行环境到数据的端到端的安全性,智能地服务感知;

(4)开放共赢:在水平方向上,支持异构的基础设施;在垂直方向上,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同时还能对上层应用,提供多领域业务的支持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结合中兴通讯在VDC建设上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云数据中心VDC的相关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其中,软件定义网路、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安全4个子系统[4-6]是整个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核心,通过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虚拟化技术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XEN/VMWare等已经可以较好地支持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计算等系统的实现,而由于存储的多样性需求和安全的复杂性,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安全也成为了目前云数据中心的关键问题。

1.1 软件定义存储

2012年,VMware在其VMworld大会上首次提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概念。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软件定义存储的概念和产品形态逐渐明朗,相关的产品开始呈现并被慢慢接受。软件定义存储的核心是提供自助的服务接口,用于分配和管理虚拟存储空间。目前,软件定义存储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预计到2020年在企业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

软件定义存储分为控制平面(如图2所示)和数据平面,在整个软件定义存储架构中,控制平面的难度、价值也最大。各厂商也采取了不同的软件定义存储构建方式。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控制平面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1)支持Openstack Cinder、Manila接口,构建开放生态链;

(2)北向提供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完善生态链;

(3)业务驱动存储服务,智能管控存储资源;

(4)基于策略精细化调配存储资源,业务支撑更灵活;

(5)跨异构资源抽象池化,软硬件更新解耦,硬件维护、数据迁移更便捷。

软件定义存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随着软件定义存储的数据服务的完善,通过不断努力,增强互操作性、策略驱动异构存储的能力,使其部分的型号或者部分的模块逐渐上升到控制平面。在目前的传统存储阵列市场,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趋势。

1.2 软件定义安全

安全问题是数据中心最复杂、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云数据中心的场景下,由于虚拟化技术的引入,物理资源由多租户共享,传统的硬件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安全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应用的要求,安全产品的虚拟化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需。在安全设备虚拟化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关键特征点:

(1)安全控制层引入安全控制器,可基于全局视图,增强云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和集中调度能力;

(2)安全控制器开放接口,增强数据中心安全类应用定制化能力,有助于安全应用的生态链建设;

(3)租户可按需订制安全策略,通过控制层下发,实现安全防护的智能化、自动化。

综合中兴通讯在VDC安全产品方面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云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安全的基本架构,如图3所示。

其中,安全控制器调用SDN控制器接口来控制数据包转发行为(前转、引流、丢弃等等),同时获得全网设备的日志和拓扑信息,用于安全分析;安全控制器与安全资源池对接实现安全策略下发,及告警、日志信息的上报;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知识库,安全控制器和安全应用实现数据中心数据流量的智能分析和管控,可大大强化数据中心的安全级别。

安全设备虚拟化的还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它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与敏捷度,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动态扩容,满足大规模、高性能高并发性要求。

2 容器技术及PaaS产品的发展

以Docker[7]为代表的容器技术在2015年大行其道,不仅成为新技术的热点话题,而且在互联网公司中大规模应用,实现了其价值。容器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平台即服务(PaaS)云产品的发展再次出现重大的机遇。

2.1 容器技术

Docker 是一个基于 Linux容器(LXC)技术构建的容器引擎,源代码托管在GitHub 上,基于Go语言并遵从Apache 2.0开源协议。Docker让开发者将他们的应用和依赖文件打包并发布成一个可移植的容器,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和迁移。

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正在引领云计算的下一次变革,Docker改变了云端应用交付和部署的方式,它所提供的轻量级、面向应用的虚拟化运行环境为微服务架构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载体,并带动了容器服务的兴起和高速发展。

同虚拟机相比,Docker的优势主要有:镜像占用空间小,启动速度快,资源利用率较高,应用性能也接近物理机。与此同时,由于Docker技术本身的实现机制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尚不太完善,在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Docker系统在内核、运行环境上的隔离性,Docker网络的性能及可移植性问题,缺乏成熟的集群管理方案等。

Docker的生态环境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包括Docker社区本身以及一些大的企业,如谷歌和亚马逊等,都在参与Docker相关的生态建设工作。

在标准方面,除Docker外,还有Rocket和Warden等多种容器技术,多个标准组织都在大力推动容器技术的标准化。其中,Linux基金会于2015年6月成立开放容器组织(OCI),旨在围绕容器格式和运行时制定一个开放的工业化标准,该组织一成立便得到了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一系列云计算厂商的支持。2015年7月,谷歌与Linux基金会以及众多行业合作伙伴为一起推动基于容器的云计算的发展,共同建立一个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它成立的目的是构建“云原生”计算并推动其逐步落地,在微服务、容器和应用动态调度、容器编排工具等方面形成标准。

总体来说,容器技术的生态环境已经建立,尽管在容器管理、编排调度、网络和存储等方面尚不成熟,但是这并不妨碍Docker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其轻量级的特性已经在互联网应用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对传统电信服务部署方案的演进也影响极大,众多电信服务商提出基于Docker将电信应用解耦形成微服务,以实现高效的电信应用服务管理。

2.2 PaaS平台

PaaS作为云计算的一个模式[8-9],一直被业界看好。业界PaaS平台实现方案主要包括Cloud Foundry和Openshift,业界许多厂家给予开源的Cloud Foundry实现了自己的PaaS产品。Cloud Foundry是一个开放的框架,支持多种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可以部署在多种私有云和共有云上。

Cloud Foundry作为开源PaaS平台,许多公司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开辟出自己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使Cloud Foundry应用到以下不同的场景中:面向企业级私有云市场,面向企业级公有云市场,面向中小企业/独立软件开发商(ISV)/个人开发者PaaS公有云。

然而,从目前发发展现状来看,公有PaaS云服务运营并不成功。一方面在于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在于,基于PaaS的开发模式要求开发者的开发习惯以及应用的架构做出较大的改变,包括应用解耦、服务交互以及开发环境等,包括12因子APP的特性要求等。在面向大企业的私有PaaS建设上,基于Cloudfoundry的PaaS平台在解决企业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迁移,以及devops的实现,发挥出了一定的价值。

Docker与PaaS的密切融合,将大力推动PaaS的发展与落地,会成为未来PaaS发展的主流形式。

3 互联网电视及内容分发网络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网站纷纷向移动视频延伸发展互联网电视(OTT),各种移动终端的视频客户端发展得如火如荼,逐步覆盖PC、手机/PAD、TV。更有甚者,互联网视频厂家在发展智能电视,电信运营商在大力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随着4G等移动宽带网络的发展,基于IPTV的TV视频逐步向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发展。国际上的电信运营商,有在专网运营IPTV的,有在公网运营OTT的,总的趋势是IPTV、OTT逐步和数字影像广播(DVB)电视运营商进行商业合纵联合[10],技术和产品也在逐步融合。

基于融合内容分发网络(CDN)构建智能内容服务管道是电信运营商提升电信视频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融合CDN是在传统CDN基础上实现了多业务的融合承载以及多种终端统一接入技术,提供机顶盒(STB)、PC、移动设备等多种终端上各种业务的内容分发服务,提供面向固定网络和宽带移动网络的全网服务能力,从而可以满足海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融合CDN除了具备基础的内容分发和加速能力,还需要具备有效优化数据网络流量分布,降低数据网络流量瓶颈的能力,并根据业务和用户要求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融合CDN不再是一张孤立的分发网络,需要和其他网元互动,参与业务行为,感知内容变化,响应用户需求,进一步演进为智能分发、业务融合、多终端接入的智能管道。

电信运营商是智能管道的主导方,因而移动CDN的建设是关键。

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CDN延伸到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统计:2014年首次出现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时长超过通过电脑访问互联网时长,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逐渐向移动端迁移,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成为直接影响用户选择。针对移动CDN的建设,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3个方面:

(1)对于4G等移动网络,可以将CDN下沉至最靠近用户的基站,同时存储热点内容。移动CDN具备高密度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对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流量进行优化、缓存和加速,保证热点内容分发和高等级用户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的体验。图4给出了移动CDN部署位置建议。

(2)采用码流自适应技术,来优化因为无线信号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视频卡顿、响应慢的问题。采用码流自适应技术,移动CDN可动态检测用户空口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发送内容的码率,从而充分保障用户观看视频的流畅性,提升用户体验。

(3)采用移动CDN用户识别会话保存技术来解决移动终端用户在基站之间切换时的业务连续性。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在文件下载、视频观看时,即使发生了接入基站的切换变化也无须重新下载文件或者中断视频,从根本上屏蔽了移动网络位置改变带来的影响。

总体而言,由于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上存在的重大差异,使得目前运营商在视频服务面临互联网厂商的巨大冲击,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提升服务竞争力:

(1)构建云化的视频网络是系统架构优化的重点,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11]是必然的选择;

(2)基于融合CDN构建智能的视频管道是充分发挥CDN价值和作用的关键;

(3)构建视频服务能力开放平台,促进视频服务生态链建设,促进多媒体应用创新;

(4)坚持以用户体验为驱动,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

OTT应用的生态环境,仅仅依赖现有的、上下游的设备商参与是无法有效建设起来的,需要业务提供商(SP)一起参与,并需要OTT的服务接口开放标准,这是当前OTT方案急需完善的问题。

4 增强现实与人工智能

4.1 增强现实

2015年微软、苹果、谷歌在增强现实(AR)[12]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整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2016年成为AR元年已经成为众多机构对技术的趋势的预测之一,这也是媒体继2010年之后,又一次热捧AR元年的概念。与上一次的基于智能移动手机有所不同,这次的焦点集中在AR Glass技术进展带来的各种行业应用的可能性。

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多模传感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三维注册跟踪技术、实时视频融合渲染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其本质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对周围的环境和目标进行智能感知,在识别和理解后,对海量信息进行实时检索,并基于实时采集的视频流将数字世界的多媒体内容(图片、语音、视频、3D模型)进行融合显示,为用户提供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如图5所示。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虚实融合、三维注册和实时交互。由于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呈现方式更加自然,互动方式更加丰富,为下一代的业务体验和模式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

(1)虚实融合。虚实融合是将数字世界的信息实时叠加到实时采集的视频流上,对现有的场景进行增强渲染。其挑战在于达到以假乱真的沉浸感,核心技术是对各种格式(2D图片、3D模型、视频、音频)的增强信息进行实时渲染。

(2)三维注册。三维注册技术是增强现实技术中最关键、最难有效解决的技术之一。注册跟踪技术可以分为基于发射和接收装置的追踪器、基于手机的惯性传感单元的手机位姿计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注册跟踪技术、多传感器的融合方法,关键挑战在于能够实现实时、稳定、鲁棒的效果。注册跟踪的算法计算量通常很大,这对于移动终端的计算力和电池都提出了挑战。将算法固化到芯片中是一个降低功耗,解放CPU资源的一种选择。

(3)实时交互。增强现实系统中的交互技术是指在真实和虚拟的融合场景中与虚拟目标之间的实时的调整,使得达到虚实融合的目的的技术。在这类场景中,交互的自然性和实时性将成为影响系统体验的关键因素。常用的人机交互技术有手势识别技术、动作识别技术、眼球跟踪技术等。

增强现实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中,一些技术演进趋势已经凸显:

(1)增强现实的入口是以视觉为主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感知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大规模视觉检索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的采集和存储技术、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更高精度的智能媒体分析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计算上移到云端,实现AR无处不在的用户体验。

(2)将基于终端的注册跟踪算法固化到芯片,在传感器层面进一步地进行融合设计,可以提升感知精度,使得AR成为未来的终端设计的必选属性。

(3)以magic leap为代表的光场重建技术,通过实时重建目标的全息数字信息,直接以视网膜的精度投影到人的眼睛,解决了快速配准、体验舒适的问题,使得AR显示技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5G技术演进与发展为实时分享丰富的多媒体互动内容扫清了带宽的限制。

4.2 人工智能

2015 年是人工智能从技术、产品到公众认知都有重大突破的一年。几乎所有的科技调查公司,如Gartner,宣布的战略预测都包含人工智能(AI),同时Google、Facebook、微软等都进行人工智能工具和算法的开源。因此,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更多的应用形态,改变现有生活方式,提升用户体验[13]。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用机器去实现所有目前必须借助人类智慧才能实现的任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任务:运动控制、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实现图6所示的功能。

近年来,基于认知智能的应用层出不穷。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看,主要有智能问答、智能客服、个人助理、智能机器人等。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涉及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和自然语言生成,如图7所示。其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相对已经成熟并得到商用,而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和自然语言生成是当前最关键的三大核心技术,特征分别为:

(1)自然语言理解,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纠错、和情感计算;

(2)对话管理,包括省略恢复、指代消解和问题追问;

(3)自然语言生成,包括内容检索、相似度的计算以及答案的获取与生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认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各行业市场的巨大需求量,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的资源整合,未来5年将产生如下的一些应用形态,这将重塑和重建各行各业,如电信、办公、家庭、医疗、金融等。

(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智能客服替换呼叫中心人工坐席渐成趋势;

(2)开拓向实体店营业厅,部分替代大堂客服;

(3)智慧家庭人机交互,替代各类遥控操作;

(4)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逐渐成为家庭必需品。

5 结束语

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电信网络和互联网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以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为主要功能特征的服务能力,是服务提供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大趋势,尽管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安全的实现方案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此外,容器技术作为热点技术之一,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容器技术在轻量级的应用部署、迁移和运维管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优势,已经成为一个较好的IT新技术实践。对于电信网络来说,NFV是一个概念架构,其完善和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以用户体验为驱动,基于融合CDN和智能数据分析,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媒体视频应用必将极大地改进用户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将会产生更多的应用形态,进一步重塑和重建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 石屹嵘, 龚德志. 基于云模式的新一代IDC系统框架研究[J]. 电信科学. 2010(06):18-24

[2] 魏进武,张云勇,陈清金. 云计算推动IDC向VDC转型的研究[J],电信科学,2010(11):34-38

[3] Telecompaper. Telefonica Unveils UNICA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EB/OL].[2013-10-23]. http://www.telecompaper.com/news/telefonica-unveils-unica-virtualization-infrastructure--998081

[4] 徐宁宁. 云平台中软件定义存储资源[J]. 通讯世界, 2015(11):117-118

[5] SHIN S, PORRAS P, YEGNESWARAN V, et al. Fresco: Modular Composable Security Services fo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C]//Internet Society NDSS 2013. USA: ACM, 2013: 223-228

[6] 刘文懋,裘晓峰,陈鹏程, 等. 面向SDN环境的软件定义安全架构[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15(01): 63-70

[7] 张建,谢天钧. 基于Docker的平台即服务架构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10): 131-134

[8] GARCIA G, ANDRES, ALFONSON D, et al. Overview of Current Commercial PaaS Platforms [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and Database Technologies. USA: ACM, 2011: 231-238

[9] STEFAN W, EDDY T, WOUTER J. Comparing PaaS Offerings in Light of SaaS Development [J]. Computing, 2014 (8): 669-724

[9] 施唯佳, 蒋力,贾立鼎. OTT TV和IPTV的技术比较分析. 电信科学, 2014(5): 14-19

[10]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NFV). Network Operator Perspectives on Industry Progress, ETSI [EB/OL]. [2015-02-10]. http://portal.etsi.or/NFV/NFV_White_Paper2.pdf

[11] 林,杨珂,王涌天,等. 移动增强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9, 19(03): 560-564

[12] 宋章军. 服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集成技术, 2012(3): 1-9

[13] GARTER. The Top Ten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16 [EB/OL]. [2015-10-09]. http://www.gartner.com/newsroom/id/3143521

作者:陆平 董振江 杨勇

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篇2:

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中的运用与发展

【摘 要】 全景化新闻在V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的视角和内容,使沉浸式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VR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景化新闻发展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VR头显设备的普及有限,对全景化新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VR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它的运用将提升整个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强调“感知新闻”和提供多样性互动的全景化新闻,也必将成为新闻的主流业态。

【关 键 词】VR技术;全景化新闻;感知新闻

【作者单位】贺岭,陕西科技大学;谢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新闻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历来与科技分不开。无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还是传播信息的方式,都和新技术的运用有密切关系。如发明照相机后有了图片新闻,发明电视和摄像机后有了直播新闻,VR技术出现后有了全景化新闻。可以说,新闻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史,也是新技术在新闻行业中运用的发展史。

全景化新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翰·帕夫利克2005年在《新闻业与新媒介》中提出。他认为“全景化新闻(Contextualized Journalism)不仅融合了数字平台的多媒体技术,并且还有在线传播的互动性、超媒体、流式特点和寻址媒介的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的特点”[1]。但是当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全景化新闻发展受限。随着VR技术的出现,全景化新闻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学术界对其概念尚没有权威的说法,只能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给予定义:“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三网融合时代,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利用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技术,提供全视角影像,并体现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报道。”[2]全景化新闻在V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轻松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的视角和内容,使沉浸式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

一、VR技术加速全景化新闻的发展进程

全景化新闻发展中,最早出现的是全景图片新闻。数字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采用静态图片进行新闻播报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360度全景图片。360度全景图片是把照相机环拍360度所得到的一组照片通过无缝处理所拼接而成全景图片,再借助flash技术制作成swf图片[3]。借助智能客户终端用鼠标或者触屏的方式来实现三维立体、全方位观看图片,这一技术早期一般用于广告或者楼盘样板间的展示,随后逐渐普及新闻传播领域。

1.全景化新闻的第一阶段:全景图片新闻

全景化新闻的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全景图片新闻报道的方式来加以实现。在全景图片新闻报道中,受众对新闻内容了解的主动权进一步加大。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图片报道停留在记者拍摄什么画面,受众就观看什么画面,记者对画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自由切割画面。在全景图片新闻报道中,由于图片采用360度全景拍摄,记者不能任意切割画面,只能将图片整体展现在受众眼前。受众借助智能接收终端,可自由选择对图片当中的任意一部分内容进行观看,甚至可以将图片自由缩放。全景图片新闻报道扩大了受众的新闻视野,让受众实现对某一新闻场景最直观的观察。

全景图片新闻采用全视角拍摄,后期不需要对图片进行任何处理,所以,其新闻的真实性相较于传统图片新闻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体现。全景图片新闻与传统图片新闻的最大差异在于,记者是信息的提供者而不是编辑者,受众可以从记者提供的图片中获取想知道的信息。

2.全景化新闻的第二阶段:全景视频新闻

随着VR技术的发展,全景视频新闻报道也随之出现。V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受众戴上特制的设备就可以直接在这个三维空间中通过模拟的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产生一种强烈的现场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2014年12月,Vice News利用VR技术,对纽约发生的百万人抗议大游行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该新闻报道利用全视角摄像系统,以全景视频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受众戴上VR设备,就可以沉浸式的视角置身于游行人群中,感受当时的游行场景。

2016年,关于“两会”的报道就使用过全景视频新闻的形式,当时各主流媒体的网络客户端和一些视频网站,都通过VR设备诸如全景摄像机、VR眼镜等进行录制,并上传视频到客户終端,受众可以通过VR头显设备轻松观看现场氛围十足的“两会”报道。2017年,腾讯开辟了视频VR频道专门用于上传全景视频新闻,对“两会”进行报道。

全景视频新闻的出现是在全景图片新闻的基础上,对全景化新闻进行深度拓展。不过,全景视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需要VR技术和VR可穿戴设备的支持,所以VR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对全景化新闻来说至关重要。没有VR技术的支持和普及,全景化新闻就无法得以真正实现。全景化新闻从单一的全景图片新闻过渡到全景视频新闻,起催化作用的是VR技术。也可以说,VR技术的出现使全景化新闻的发展呈加速推进状态。

二、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总是随着新技术的变革不断变化,但依托VR技术出现的全景化新闻由于极度依赖VR装置和相应的设备支持,其大规模推广和传播尚需要时间。就如网络新闻的大规模传播需要借助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一样,只有VR装置普及,全景化新闻才能获得大规模发展。不过,作为新生事物,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的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VR设备尚未完全普及,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全景化新闻的发展。由于全景化新闻从拍摄到制作都需要运用相应的VR设备,因而VR设备在受众中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全景化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虽然全景图片新闻和全景视频新闻可以直接通过智能接收终端观看,但是想要获得全景视频新闻带来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必须配备VR头显设备。据VentureBeat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未来VR头显出货量将快速增长,销量将由2017年的约800万台增长至2018年的1240万台,未来5年VR头显销量增速平均为52.5%,到2022年时设备总量将达6890万台[4]。根据这个数据来看,VR头显设备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是目前制约全景化新闻发展的一个瓶颈。

第二,观看和接收全景化新闻的渠道尚不畅通,支持VR视频的网站有限,同时受到网速的限制和影响,全景化新闻的阅读感受不尽如人意。2016年“两会”期间,记者已经开始使用360度全景相机拍摄新闻图片,发布全景化新闻;2016年欧洲杯足球赛直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摄像技术;《超级女声》总决赛上,芒果TV开设VR專区。这表示全景化新闻逐渐成为当下媒体新闻制作的热点。但是,观看全景化新闻时需要高速、通畅的网络支持,否则会在观看新闻过程中频繁出现卡顿、沉浸式感受被打断、VR虚拟体验不完美等弊端。同时,目前开放支持VR技术制作的全景化新闻网站并不多,受众通过网站或者APP能够完美体验全景化新闻渠道不畅,阅读感受尚有瑕疵。

第三,缺乏全面掌握利用VR技术进行全景化新闻制作的人才。VR技术是全景化新闻的核心技术支持,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难以胜任全景化新闻的采编与制作。媒体人需要在掌握传统新闻技能的基础上,熟悉VR技术并能熟练使用VR设备,才能完成全景化新闻的制作。目前,国内的媒体人中,能利用VR技术制作和传播全景化新闻的人才并不多,这也是全景化新闻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四,VR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化新闻,需要受众养成使用VR设备阅读新闻的习惯。VR影像颠覆了传统的观看模式,受众接收影像的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影像作品的主体,受众的视线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自由移动,因此每个受众对VR影像的视觉体验和感受各不相同[5]。依托VR影像生产的全景化新闻,实际上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在全景视频新闻中,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新闻的视角,同时直接“参与”到新闻中,这在传统新闻阅读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由于VR头显尚未普及,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尚未养成,这需要在大力发展VR技术的同时,做好VR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受众逐渐接受使用VR设备阅读全景化新闻。

三、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运用中的前景

从目前新闻报道发展的趋势来看,借助新技术改进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继纸媒、广播、电视、网络之后,全景化新闻必然成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主流方式之一。随着VR头显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受众对该设备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的提高,VR头显的普及是必然趋势。所以,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中的运用还有巨大的潜力需要挖掘。

第一,全景化新闻的出现标志新闻传播业态从“提供事实”向“感知事实”转变,VR技术正是实现这一业态转型的关键因素。在传统新闻传播业态中,媒体依托传统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让受众了解相关的新闻事件,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中处于权威和垄断地位。但是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出现,媒体信息发布、传播的权威和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增,受众对信息感知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仅仅提供事实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求知欲。媒体如果能够在提供事实的基础上,让受众去感知事实,则更能提升受众对媒体的关注。

全景化新闻的出现标志媒体从“提供事实”向“感知事实”转变,这也必将是未来媒体增加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这种“感知”的实现,依然需要依托VR技术,两者相辅相成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而且VR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也将增强“感知”的效果,带给用户更好的感知体验。

第二,全景化新闻将更加注重受众新闻阅读和接收过程中的互动性,VR技术也是增强受众互动性的技术保证。全景化新闻中,受众自主掌握观看新闻事件的视角,自由度也较传统媒体时期更强,同时全景化新闻提供给受众的互动模式也更多。传统媒体时期,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只能依靠书信、电话或者直接到访等效率低下的方式;自媒体时期,论坛和贴吧以及新闻页面底部提供的评论区都成为受众实现与媒体交互的主流模式;全景化新闻的交互性则更复杂,它打破了传统媒体时期交互的单一性,呈现实时和多样的特性。

比如,全景化新闻的交互可以发生在受众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受众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可实现对新闻事件场景的转换,这是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时期都无法实现的即时互动操作。同时,受众可以在阅读新闻或者参与场景体验时,借助头显和其他用户进行体验交流。如2016年,BBC在科技节目Click中就提供了该功能,受众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切换到互动版,通过头显和其他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标志着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和媒体的互动行为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VR技术本身就非常注重交互性,将VR设备的交互性和全景化新闻的交互行为进行融合,则为提升受众的感知体验提供了新的渠道。新浪科技报道,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一款集AR与VR技术于一体的头戴式显示器,该头显将拥有两块8K显示屏,且不用通过线缆与电脑或手机连接,很有可能会在2020年公布[7]。AR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AR与VR技术的融合也必将增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交互性,越来越先进的VR头显也将给全景化新闻的互动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全景化新闻是未来新闻传播方式的主流形态,这一形态离不开VR技术的支持。虽然目前VR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在全景化新闻中的运用将日趋重要,两者必将紧密结合,为受众带来全新的新闻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帕夫利克. 新闻业与新媒介[M]. 张军芳,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刘涛,王宇明. 新媒体背景下全景化新闻报道探析[J]. 今传媒,2013(2).

[3]周晓鹏. 浸新闻——媒体如何玩转360°全景新闻[J]. 中国记者,2016(12).

[4]IT之家. IDC:未来5年 VR/AR头显销量增速为 52. 5%[EB/OL]. (2018-03-20)[2018-05-08]. http://baijiahao. baidu. com/s?id=1595413534261865839&wfr=spider&for=pc.

[5]朴美善. 基于HMD的VR影像特征及视觉体验研究[J]. 出版广角,2018(3).

[6]VR大帝. 2018年VR头显或将全面走入无线时代[EB/OL]. (2018-02-05)[2018-05-08]. http://baijiahao. baidu. com/s?id=1591546893899910905&wfr=spider&for=pc.

[7]新浪科技. 苹果研发AR/VR一体头显:8K显示屏无线连接[EB/OL]. (2018-05-02)[2018-05-08]. http://y

ouxi. youth. cn/yjxw/201805/t20180502_11610433. htm.

作者:贺岭 谢雨

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篇3:

关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已广泛出现在日常的生产及生活之中。本文首先从云计算的结构及特点两方面,阐述了云计算的相关内容。并针对云计算的结构及特点,从个人级、企业级等方面,论述了云计算技术在实际中的典型应用。本文旨在强化云计算技术的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应用发展

近年来,云技术发展迅速,云计算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云计算的本质而言,云计算并非技术创新,而只是对于服务模式的创新。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促使传统的IT服务更加的便捷、简单,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有着显著的功能结构及特点,这也就决定其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当前,云计算技术在个人级、企业级的应用广泛,并在该些领域带来了改革式的风暴,不仅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了优化,而且便捷了用户端,对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转变。本文针对云计算技术及相关应用,做了如下阐述。

1 云计算结构及特点分析

1.1 云计算结构

从其功能结构而言,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存储层、应用接口层、访问层及基础管理层。对于相关具体内容,已作如下阐述:

(1)存储层。在云计算中,其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存储层。存储层主要承载于各类存储设备,如IP存储设备、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及DAS存储设备。对于这些存储设备,其主要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网络,并在统一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实现相关的状态监控、故障维修等操作。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物理机的限制,实现了逻辑化的空间存储。

(2)基础管理层。云计算的核心部分中,基础层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包括网格计算、集群等技术,以协同存储设备的工作。同时,基础管理层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尤其是多设备的一对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基础管理,需要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1)对于不同的用户,要确保其间的数据授权安全;2)对于存储的数据本身,也需要确保安全可靠。

(3)应用接口层。作为云计算最为灵敏部分的应用接口层,其主要承担对基础层的开发与API。例如,IPTV服务平台,就是极好的例子。

(4)访问层。访问层是云计算结构的重要部分,承担用户请求的响应层。在访问层,授权用户可通过应用接口登录云,随后云系统接受请求,针对用户的请求进行资源的分配。

从云计算的结构分析来看,云存储系统作为一种集合体,强调多设备、多服务、多应用的协同工作,是融合多样化技术的发展产物。所以,云计算的功能结构,强调了其广泛的实用性及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

1.2 云计算特点

云计算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尤其是云计算的虚拟化、通用性、可靠性强等特点,决定了云计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1)虚拟化。虚拟化是云计算的最大特点之一,其主要是支持用户端的应用服务。在服务终端,其可以使手机、笔记本,也可以是PDA。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为终端提供IT资源的一切所需服务。

(2)通用性。云计算的通用性强调了其使用的广泛性。云计算的应用不是针对的、特定的,也就是说,在云系统“云”的支持下,其所形成的应用是变化的。且同一个“云”,其所支持的应用可以是不同的。

(3)可靠性。云计算的可靠性强,基于多种保障措施,以确保服务的安全可靠。例如“云”使用计算节点同构互换措施,确保云计算的可靠性。

(4)按需服务。云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资源体,其可以做到按需服务,强化了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端。

2 云计算技术的典型应用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并已开始应用于商业领域。目前,主要的云计算类型有三种:平台即服务、基础架构即服务、软件即服务。云存储所提供的对外服务因用户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个人级和企业级两种典型应用。

2.1 个人级云存储

(1)网络磁盘。云系统有庞大的资源调度能力,可将不同区域的物理服务器构成存储空间池,这就便于用户针对自身需求合理地调度空间池的储存资源。在网络磁盘的使用中,使用者可通过Web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资源进行上传及下载,以对个人的重要数据进行网络化储存和备份。其实,对于云计算技术的这种应用服务,更像是在银行中存款之后,可以按照自身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存取。网络磁盘作为一种在线储存设备,实现对所有应用文件的储存,且云中的虚拟磁盘与实际的业务应用无关,只是虚拟磁盘的构筑。

(2)在线文档编辑。相比较于网络硬盘,在线文档编辑的应用完全由云端提供,也就是说,在线文档编辑的应用程序的运行,如程序所需的CPU资源、内存“云”端化。在庞大的云系统中,分布于不同内存与CPU可以进行逻辑组合,这样就实现了统一调度,便于用户端使用的效果。对于在线编辑的方式,没有繁杂的文档软件,只需打开在线文档网页,进行相应的文档编辑及修改,之后储存在空间之中。所以,在线文档无论客户在何时何地,只要登录系统,便可使用储存在系统中的文档资料。当然,对储存系统的管理权限进行设置,可实现对文档的共享。

对于上述的个人级应用,更加强调用户使用效率的提高,并逐渐地在弱化应用对终端的要求。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面向个人的应用将更加的多样化,这给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带了较大转变。

2.2 企业级云存储

(1)企业空间租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在硬件设备、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投入较大。而在云储存系统中,通过其高性能、大容量的特点,可以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便捷的空间租赁服务。与此同时,在专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下,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确保云储存系统中的数据不丢失。

(2)企业远程数据备份。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数据的安全储存非常重要。在庞大的云系统中,可通过大容量、高性能的云储存系统提供远程服务。这样一来,在企业的远程数据备份及容灭中,远程数据备份软件、云储存系统都可为企业提供安全的远程服务,确保相关信息的处理工作切实到位。

对于上述的两种企业级应用,主要体现于IT基础资源的云端化实现。相比于个人级应用,企业级的应用的特点明显,强化了对资源冗余的储存管理,更强调云计算技术的实用性。

2.3 运营商级的云计算

(1)云主机。相比于个人、企业级的应用,运营商级的应用更强调不同业务间的资源配置以及业务流的优化。在提供虚拟主机业务方面,IDC运营商所需的服务器较多,其主要的提供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1)“以一虚多”,也就是通过一台机实现多台主机的虚拟,并通过对相关资源管理软件的运行,以提高运行效率;2)对于虚拟的主机空间,其所形成的空间是固定的,且需要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这种传统的提供方式与现代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偏差:无法实现大范围内的资源调度及分配;对于客户的业务选择,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指向于需求量大的业务。这样,网站不仅缺乏访问,而且造成资源分配与调度的不合理。

而云计算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并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源形成互补。例如,对于内存资源消耗比较大的游戏,其服务器可与硬盘资源消耗多的视频配置到同一物理机;为提高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可以将白天的Web浏览与夜间的BT下载相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使用量。

(2)互联网内容聚合系统。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丰富的内容,特别是网络高清视频,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当前运行比较良好的网站有:优酷、迅雷、土豆、新浪、快播、搜狐高清频道等。视频网站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的部署情况,网络部署快,其所形成的用户网质量就越高。从传统视角而言,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放大量的服务器,并在过镜像系统的作用下,将相关内容引入到网站之中。该方法在操作上需要加大的投入,且所需的部署周期长,不利于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而在云系统下,可以对相关的热点内容进行及时部署。在下图1中,所示了互联网内容云计算的引入。

从图1我们可以知道,内容提供商的内容源镜像可通过云系统储存在云空间,以定向地服务用户。从该种方式的本质而言,不仅减少了运营商在服务器方面的投入,而且便捷了用户的使用,视频观看的效果更加好。

从上述的两点而言,其在运营商级的应用非常广泛,远非这些。云计算技术庞大的运算功能,在很大程度是为业务流的分析提供了基础与条件。同时,在信息安全环境的保障上,运营商可实现对相关信息的追踪甚至是定位。

2.4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特点

对于上述的应用,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1)云系统基于计算资源的集约化、云端化,实现对传统的复杂应用,尤其是对于计算过程的复杂应用;2)应用的安全系数高,为数据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云系统中,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单设备运行所带来的故障风险。并能够面向目标对象,避免网络攻击所带来的安全问题;3)所提供的服务更加指向于市场的需求。并能够对数据型进行再造,这就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其实际应用。

3 结束语

在网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如何在转变中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云计算机发展并广泛使用的关键。云计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的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应用的通用性、可靠性,而且便捷了用户端,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机的应用也将更加具有时效性、广泛性,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鹏.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12:66-67.

[2]吕淑丽.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36-38.

[3]周毅.浅谈广电的云计算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10:69-71.

[4]张万潮.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2,6;25-28.

[5]赵广才,张雪萍.云计算技术分析及其展望[J].电子设计过程,2011,22:13-16.

作者简介:李哲青(1985.2-),女,河南洛阳人,研究生,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高性能计算。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03

作者:李哲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PLC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论文下一篇:Maya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热门文章

虚拟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