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南开大学

2022-09-15

第一篇:化学与材料南开大学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方案

一、授牌时间: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上午9时整

二、授牌地点: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1.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领导: 叶院长、方处长、陈迪妹教授 2.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1)总校领导:执行校长项加方

吴士良副校长

吴士强书记

王浩主任

(2)高中分校、初中分校领导、教师代表:林永德

叶盛富

徐宝峰

孙双武

叶德权 及初中、高中教师代表各二人

四、仪式准备:

1.横幅:温州大学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校办) 2.匾牌准备,上扎彩绸(朱中华)

五、仪式程序

仪式由总校执行校长项加方主持

1.宣布授牌仪式开始,介绍到会的来宾、学校相关人员 2.项加方校长致欢迎辞 3.温州大学叶院长致辞

4.请叶院长授牌,项校长接牌 5.宣布授牌仪式结束。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2011年2月22日

第二篇: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2016年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一:高分子物理部分

参考书目录:

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75分,考试时间为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考试内容

聚合物材料的结构特点

1. 掌握高分子链结构的特点

2. 理解高分子链结构的内容

构造; 构型; 构象;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的键接结构; 支化度; 交联度; 嵌段数; 序列长度; 旋光异构; 几何异构等概念;

3. 理解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分子的大小; 内旋转构象链段; 静态柔顺性; 动态柔顺性等概念;

4. 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方法;掌握末端距; 均方末端距; 均方根末端距; 均方均方末端距θ条件; 无扰尺寸A; Kuhn链段长度 le; 极限特征比 C¥; 均方旋转半径; 无规线团的形状等概念;

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内容,包括:

1.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内聚能密度; 2. 高聚物结晶的结构和形态 聚合物结晶模型; 晶态结构模型; 非晶态模型; 3. 高分子的结晶过程 结晶度; 结晶动力学; 晶体生长; 半结晶期; 4. 结晶热力学 熔限;

5.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 取向度; 6. 了解高分子液晶及应用性能,如热致型液晶; 溶致型液晶;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 高分子液晶相变;

掌握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特点及特点,包括:

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高分子分子运动现象; 运动单元的多样性; 高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高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2. 高聚物的次级松弛

3.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理论; 影响Tg的结构因素及改变Tg手段 4. 晶态高聚物的分子运动

5.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 高分子粘性流动的特性;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高分子流动理论 6. 高分子粘度测试技术

掌握和了解高分子溶液热力学基础知识和概念,主要内容包括:

1.溶液:

理想溶液; 无热溶液; 正规溶液; 非正规溶液(或真实溶液); θ溶液; 2.高分子溶液

溶度参数;

3.柔性链高分子溶液热力学 4.高分子稀溶液理论 5.高分子浓溶液

6.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

扩散系数; 7.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粘性流动 粘度; 特性粘数;

掌握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概念及典型的实验技术,包括:

1.高分子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常用统计平均分子量;

2.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技术

端基分析法; 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 气相渗透压(VPO); 渗透压; 3.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及其研究方法 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 实验测试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

掌握和了解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及其特点等,包括:

1.描述力学行为的基本物理量

高聚物力学性能的特点; 2.高聚物的高弹性 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热力学分析; 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统计理论; 3.高聚物的粘弹性 蠕变; 应力松弛; 粘弹性的模型描述; Maxwell模型(应力松弛),Kelvin (Voigt)模型(蠕变),松弛时间和推迟时间谱; 时温等效与转换; 4. 高聚物的塑性和屈服

材料的分类; 高聚物屈服点; 冷拉与成颈; 非晶态高聚物、晶态高聚物、球晶拉伸过程片晶的变形; 银纹现象;

二:高分子化学部分

参考书目:

1.潘祖仁主编. 高分子化学(第四或五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2 .潘才源主编. 高分子化学.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3. 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教研室, 高分子化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第一章 绪论

考试内容 :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考试要求:

1. 掌握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掌握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掌握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4. 掌握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5. 熟悉系统命名法。

6. 了解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 逐步聚合

考试内容:逐步聚合反应分类、官能团的活性、线型与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与体型逐步聚合、反应程度与转化率、当量系数与过量分率、结构预聚物与无规预聚物等基本概念,线性逐步,聚合相对分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计算,体型逐步聚合凝胶点控制方法及其计算,重要逐步聚合产品合成反应式,四种逐步聚合方法的区别。 考试要求:

1. 掌握官能团的活性,比较线型、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的区别。 2. 掌握线型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控制。 3. 掌握体型逐步聚合凝胶点的控制。 4.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考试内容 :自由基聚合相关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常见单体、引发剂、阻聚剂、聚合方法,单体聚合能力的判断与类型的选择,引发剂的选择,任一体系的基元反应式,根据动力学方程计算各参数、选择适当方法控制反应进程,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方程计算各参数、选择适当方法控制产物结构,设计聚合工艺、线路与配方。 考试要求:

1. 掌握单体聚合能力:热力学;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

2.掌握自由基基元反应每步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

3.掌握常用引发剂的种类、引发剂分解反应式、表征方法、引发剂效率、诱导效应、笼蔽效应、引发剂选择原则。

4.掌握聚合动力学:聚合初期计算,聚合中后期的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聚合反应类型。

5.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动力学链长,聚合度及影响四因素(M,I,T,P)。 6.掌握链转移类型、聚合度、动力学分析,阻聚与缓聚。 7. 熟悉热、光、辐射聚合。 8. 熟悉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9. 熟悉自由基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10.了解自由基聚合进展。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考试内容:共聚物的类型与命名,共聚物的链段分布,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二元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单体和自由基的相对活性及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位阻效应,Q-e概念。 考试要求:

1. 掌握共聚物的类型与命名,共聚物的链段分布。

2. 掌握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二元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二元共聚物微观结构,单体和自由基的相对活性及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位阻效应对其活性的影响,Q-e概念,Q-e方程。

3.了解多元共聚,竞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化学终止控制终止和扩散控制终止等两种假定下的共聚合速率方程。

第五章 聚合方法

考试内容: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定义、组成、优缺点,自由基聚合主要的工业化品种,根据要求设计正确的聚合配方。 考试要求:

1. 掌握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定义、组成、优缺点。 2. 掌握乳液聚合机理及动力学。 3. 能根据要求设计正确的聚合配方。

第六章 离子聚合 考试内容:阴,阳离子聚合相关基本概念,阴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及聚合反应特点,阴阳离子聚合引发反应式、聚合机理、应用反应式,用计量聚合进行简单计算。 考试要求:

1 掌握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阳离子聚合聚合机理,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阴离子聚合聚合机理,活性阴离子聚合聚合原理、特点及应用,

3. 熟悉阳离子聚合、异构化聚合。

4. 熟悉阳离子聚合的自发终止;溶剂、温度与反离子对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 5.了解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6. 了解其它类的活性聚合。

第七章 配位聚合

考试内容: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等基本概念,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Ziegler-Natta聚合的基本内容及机理。 考试要求:

1. 掌握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2. 掌握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Ziegler-Natta聚合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与活性,单金属、双金属机理。 4. 熟悉丙烯配位聚合催化剂,熟悉二烯烃配位聚合。

第八章 开环聚合

考试内容:单体开环聚合能力与环结构的关系,开环聚合机理的划分,各种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机理类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单体开环聚合能力、开环聚合常见种类、开环基本原理。 2. 熟悉典型单体的开环聚合:环醚,内酯,环酰胺。

第九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考试内容:了解聚合物通过化学反应成为带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方法。了解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 考试要求:

1. 大分子反应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2. 几率效应和邻近基团效应。 3. 典型的相似转变反应。

4. 接枝聚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 5. 嵌段聚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

第三篇: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年志愿

者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青年大学生组成的青年团体;

第二条 本协会是由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年志愿者组织个人自愿结成的全的非营利性组织。本协会通过组织和领导全院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校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第三条 本协会奉行“互助、友爱、奉献、进步”的准则,以“完善自我,服务他人”作为行动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和校规校纪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四条 本协会接受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及黑龙江大学校团委以及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院团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任务

第五条 弘扬新风正气,倡导友爱奉献,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发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条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使专业知识融于实践,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七条 为校园建设、社区建设、敬老助残、扶贫开发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

第八条 为具有特殊困难,需要社会帮助的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地区校园学子提供志愿服务;

第九条 根据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及院团委的组织、策划,协调、举办各个时期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条 面向全院在校大学生公开招募志愿者,培养青年志愿者及青年志愿组织的管理者,建立一批由本协会组织管理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青年志愿者代表大会;

第十二条 志愿者代表大会的组成是协会及各志愿服务组织选举产生的优秀代表;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由主席团负责。 第十三条 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执行机构是主席团以及下设的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团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副秘书长2名,下设综合协调部、活动推进部、对外联络部、宣传信息部、,组织管理共5个部门; 第十五条 主席团成员职能

(一)主席职能:

1、代表全体志愿者成员行使职权,主持青年志愿者协会全面工作;

2、主持青年志愿者协会日常工作和会议,讨论、决定有关重大事项,负责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局工作的决策,统筹、调控、指导各部门工作;

3、广泛听取同学对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控青年志愿者协会总体工作;

4、做好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5、协调好青年志愿者协会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指导监督工作;

6、同时兼任学院青协副理事长。

(二)副主席职能:

1、协助青协主席做好青协总体工作;

2、协助青协主席认真做好并开展各项重大活动;

3、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具体落实主席团相关工作,协助主席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4、副主席实行分工负责制,并指导好自己所负责的部门的工作;

5、主席缺席或受主席委托时,代替主席行使各项职责;

(三) 副秘书长职能:

1、协助青协主席、副主席做好青协整体工作;

2、做好上传下达,协调好主席团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负责制定青协学期工作计划;

4、负责起草青协相关会议的通知,并做好主持工作;

5、沟通好青协与院青协之间的关系,并协助院青协开展各项活动; 第十六条 本协会各部门职能

(一)综合协调部职能:

1、负责撰写及公布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内部会议通知,组织管理协会各项会务工作。

2、 对各项志愿活动进行记录并做好活动总结。

3、对协会和其他志愿分队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对财务出纳进行明确登记和整理。

4、对在志愿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协会参与的院内外评比材料及协会内部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保管。

5、登记并更新协会的动态信息,对团体和个人获奖情况进行汇总登记并及时上报。

6、做好各部联络工作,做好上传下达,按时收取各个部门相应活动的总结。

7、及时做好经费预算工作,做到开支合理,帐目清楚监督汇报活动经费的情况,做好财务收支记录。

(二) 活动推进部职能

1、策划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型活动,包括编写策划、物资准备、流程监管、秩序维持等。

2、申请活动场地,及时向上级反映场地使用情况。

3、申请并保管活动物资,对于常用物资及时向上级申请补充。

4、申请活动条幅,及时向上级反映活动主题以及相关物品。

(三) 对外联络部职能

1、为确保志愿工作正常进行,与外界各组织进行沟通联系,以筹措资金、获得支持,促进顺利志愿活动进行。

2、积极对外拓展活动项目,保证协会活动的有力运转,与已有联系的组织机构进行长期联系以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3、与校外的其他公益组织进行必要的联系沟通以促进志愿活动的长远发展和业务的拓展。

4、与各兄弟学院的青年志愿组织建立并保持友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交流经验并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双赢。

(四) 宣传信息部职能

1、负责相关活动的海报的绘制和张贴。

2、通过网络传媒(微博、人人网)发布活动信息和工作动向。

3、联系相关媒体对志愿活动进行播报和宣传,及时联系校报、校广播台和校 委宣传部编写并发布活动新闻。

4、采集和保管活动照片,以备存档管理。

(五)组织管理部

1、制定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及成员管理制度;

2、对青年志愿者实施绩效考核、晋升、奖惩、辞退等管理;

3、制定实施相关的会员培训计划;

4、组织青年志愿者网上注册,进行对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和会员的管理;

5、对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进行定期培训,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 会员

第十七条 凡承认本协会章程并提出入会申请的黑龙江大学在校学生,在http://ZY.dbw.cn进行网上注册且经协会组织部审查通过,即可成为本协会的会员; 第十八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向本协会推荐会员;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九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协会的章程,执行本协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工作;

(四)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十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超过1年不参加本协会活动,视为自动退会;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可接纳对本协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为荣誉会员,经理事会同意荣誉会员可以担任荣誉理事;

第二十二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五章 青年志愿者协会会议制度

第二十三条 青年志愿者大会由主席负责主持召开,参与者包括协会主席团成员、各职能部门部长及其他志愿者代表;

第二十四条 与会人员与会期间不得迟到、早退,欲请假者须事先请负责人批示,不得无故缺席;

第二十五条 参会人员与会时应穿戴整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反馈活动情况,积极参与讨论;

第六章 经费来源及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于学院拨款、社会捐赠、政府资助, 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经费必须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公布;

第二十七条 保证本协会经费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八条 本协会的经费,任何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保证经费使用公开、透明;

第七章 青年志愿者协会考核制度

第二十九条 考核对象为本协会主席团成员及各职能部门部长; 第三十条 考核方式为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提出奖励或处罚的建议,报予主席团及院团委批准做出决定;

第三十一条 考核的要求为要严格掌握考核标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成员进行认真分析、考核,多方面听取意见,切忌主观臆断,防止感情用事;

第八章

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第三十二条 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基层组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配合、支持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工作,完成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部署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十三条 学院青志愿者协会接受各志愿服务队的工作建议,协商、组织和部署全院范围内大型活动。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自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学院团委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分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

第四篇: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9级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案例

上微型党课,增强党性

“微型党课”是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由主讲人围绕一个主题,联系自身经历和身边发生的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阐明一个鲜明、正确的观点,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微型党课”具有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党课教育效果好。

一、背景与起因

在师大党员培养的过程中,只有在考取党课结业书时才会上党课,系统的学习一些党史,和有关党的介绍,在传统党课中,同学们感觉学习党的知识比较教条,太大,缺少距离感,真实感。对党的认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党的教育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像端正入党动机一样,要时时刻刻明白自己的入党动机。为更好的教育,每一名大学生党员,不断增强他们的党性。但是传统党课多是一人讲、众人听,授课者多是老师、专家或学者。这样的授课形式容易与学员产生距离,教学效果不一定好。

“微型党课”突破了传统党课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设置一名或多名普通党员担任授课者。大家按照分工,结合党课的主题分别准备内容,而后经过合理编排,再呈现给大学生党员的就是一节精彩的微型党课了。这种新颖的授课形式,因人人能参与、人人受教育,而使每一位党员实现了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转变。在时间安排上强调“短”。要做到这一点,授课内容必须高度浓缩。这样,每一个听课者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最想要的答案,效果肯定很好。此外,

“微型党课”开张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授课者的学识见解、爱好特长等量身而定,既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讲明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做法与经过

我们党课的题目很小,主讲人有时是教授,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学生;我们的形式有时是讲座,有时是交流座谈会,有时是实践体验;我们的授课地点也是不固定的,教室外,西拍坡„„我们的讲课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三、成效与反应

当前,在党员教育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较少、党性锻炼的途径和方式不多,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够。微型党课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突出问题。发挥了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带团建、党建促学风,使大学生党员“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微型党课学习效果上注重“实”。授课者结合自身的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事例和党员思想认识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内容本着“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要”的原则,由授课者精心组织备课,想方设法选准切入点,化整为零、以小见大,达到了 “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党员在其中也是深受教育和启发,增强了党性。

而其在本学期我年级学生都在实习,聚在一起上党课受教育不太现实,“微型党课”形式多种多样解决了这一难题。上学期 “我是师大的主人,我是师大的形象”的和本学期伊始的“实习:我准备好了”这两节党课,充分增强学生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而我年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正是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帮助同学,促进共同进步。

四、探讨与讨论

“微型党课”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了党员学习积极性,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党课质量,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还要继续探索。

第五篇: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中长期(2001-2010年)发展规划》中的众多目标已提前实现,为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规划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编制,是对《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中长期(2001-2010年)发展规划》的修订,主要阐明学院“十一五”发展战略,明确工作重点与目标,是未来五年学院发展的蓝图,是全院师生共同的行动纲领和履行各项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 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学院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五年,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高,学位点和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不断提升。已成为学校学科体系相对完整、资源优势相对明显、整体发展相对均衡的学院之一。

1.学院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化工类院校前列, 02-04年中国大学学科排名:化学工程与技术(184)第17位;03年中国大学(工学)研究生专业排行榜:工业催化第1位;06年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0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专业排行榜:非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工大第15位(前50 强);应用化学(249)第12位,前5%。

2.学院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现有4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634人。建有浙江省重点专业2个、浙江省精品课程2门、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1项。在2003年的国家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3.平台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03年创建绿色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4年创建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工程研究生实验室和塑料工程中心等建设总投资近6000万元,仪器设备总资产已达8000万元。 4.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有2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2个A类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1个高师硕士点。

5.研究生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6月学院在校研究生为492人,比2000年增加了4倍多,在校博士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员近50人,比2000年增加了5倍,已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6.科研经费总量快速增长,科研成果丰硕。2005年度科研经费达4680多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5倍。五年来,争取到国家级科研项目 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 2005年纵向科研经费达 2110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10倍多;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8项;学院被三大国际索引所收录的学术论文总量为244 篇。

7.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6年6月,全院教职工203人,其中在岗193人;教学科研人员177人,其中教授44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4.9%,副教授59人,占33.3%,博士81人,占45.8%,硕士66人,占37%;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87人。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人,国家级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8人,其中重点资助人员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其中重点资助人员1人。

二、 形势与任务

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现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1.学院已申报成功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等多个平台。如何充分建设与利用好这些平台是关系学院“十一五”发展的首要问题。

2.学科与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如何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实现以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核心,化学、化工、材料三大一级学科协调发展是实现多科性学院格局的关键。 3.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与能源、生物、材料(纳米)等前沿科学技术领域缺乏结合点和增长点;发展中学科还存在研究特色不够鲜明,主要研究领域与稳定的团队还没有形成等问题。努力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4.随着博士点、硕士点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速度增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教育质量问题日显突出,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国内一流大学还有较大差距,研究生规范化管理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实现研究型学院目标的基础工程。

5.根据学位点层次、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规模,学院已进入教学研究型(本、硕博比率>3:1)向研究型(本、硕博比率<1.5:1)转变阶段。应明确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素质特征与培养目标,建立具有浙工大特色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6.青年学术骨干已开始成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的中坚与领头人物,但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缺少国家级层次人才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与国内一流学校的学科队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应加快促使青年教师成长、产生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建立一支符合精英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7.科研总量、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突出体现水平与标志的、对国家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浙江省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不多;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和国家级大奖偏少;在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不多;课题研究与学科前沿发展、国家经济与技术发展指南的结合度不够。

三、 指导原则

今后五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全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学院和谐、学术为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国家和浙江省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新贡献,为建成“国内知名的多科性的研究型学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创全国一流为办学宗旨。抓质量、上水平、求特色、创声誉。高起点、高标准地创建国内一流学科,提高学院学术地位与知名度。处理好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坚持为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服务,建成我国“化工与材料”高新技术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科技自主创新研发的重要基地。

以质量至上为办学理念。坚持“宁静致远、质量至上”,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大成果。树立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研究精英人才素质特征,深化教育改革、鼓励教育创新,构建精英人才培养与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体系。

以学院和谐,学术为先为动力。建设和谐向上的学院人文和学术环境,倡导尊重多样性、富有包容性、更具开放性。弘扬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大气成就事业、以和谐应对竞争。以学术为先,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引导与学术创新、学院组织行为和学科主动性、学科优势与教师学术方向”的和谐统一。完善学术责任制,实现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积极开拓创收和合作办学渠道,开源节流,努力提高和改善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工作条件,使学院和谐发展、让教职工快乐工作。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原则。以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核心,通过化工向化学、材料学科的拓展和化学、材料对化工的支撑作用,实现资源配臵的效益最大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工大特色定位发展模式与重点,主动凝练和调整自主创新主攻方向。从技术创新研究中寻找基础理论研究的定位、促进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高水平。走与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产品工程相结合的道路,深度参与国家和省内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的辐射度。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和学术团队建设,构建一批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提供队伍支撑。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年龄、职称和学历等结构;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建成与研究型学院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学科梯队和师资队伍。

四、主要发展目标

综合目标:到2010年,实现两个转变:从化工为主向化学、化工、材料三大一级学科并重的多科性学院的转变;从以本科教育与科研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研究型学院转变。实现学院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学院前十五强,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多科性的研究型学院。

发展规模:在院全日制的本科生为1600-1800人,在院硕士研究生为1000-1200人,在院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为150-200人。

学科和学位点: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建设完成绿色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3个。 教学工作:新增1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校级重点专业和1-2个新专业;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5门、省重点教材6-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3部;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基地或国家级重点专业“零”的突破。争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科研工作:到2010年学院年度科研经费争取达到50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争取达1500-2000万元; 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省部级

一、二等科技成果奖5项、争取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争取在影响重大的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20篇以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10-220人、专任教师200人左右,其中教授总量达70人以上,副高职以上的教师占50-55%,博士达60%、硕士以上教师占90%。博士生导师40-50人,硕士生导师100-110人。

标志性成果:到2010年,争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或全国优秀博士后人员1名,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教学基地和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等实现2个“国字号”的突破;争取新增3个博士点,培养出3-4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力争科研总量突破5000万。

五、建设任务与要点 ——重中之重学科建设:

应用化学:争取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重大(参与)、86

3、97

3、或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4项以上。力争建成国家重点学科。

工业催化:争取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后人员1名;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重大(参与)、86

3、97

3、或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4项以上;力争建成国家重点学科。 ——省重点学科建设

材料学:申报成功“材料学”博士点;建成浙江省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或重点实验室;获省部级科技成果

一、二等奖1项以上;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重大(参与)、86

3、97

3、或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以上。

化学工程:建成化学工程与装备国家工程中心(或达到相当水平);获省部级科技成果

一、二等奖1项以上;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重大(参与)、86

3、97

3、或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2项以上。 ——发展中学科建设

化学:争取申报成功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博士点;申报成功化学一级硕士点和无机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争取建成省级重点学科1个;力争建成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工工艺:凝炼学科特色,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加强队伍建设,扩展学科内含及研究方向,建成“石油化工”新本科专业(或方向);建设好化工工艺二级博士点。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以上;获省部级科技成果

一、二等奖1项以上。

农药:发挥原有学科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资源整合,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以上;获省部级科技成果

一、二等奖1项以上;凝炼学科特色,争取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生教育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管理制度,改善研究生培养(教学、科研)条件;逐步扩大港、澳、台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研究生比例,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以一级学科体系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设臵学位课程,拓宽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行讨论班制度,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本科教育:

专业建设:建设好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省级重点专业,力争进入全国2500个国家重点专业行列;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成省重点专业;把海洋技术专业建成校级重点(力争建成省级重点专业);注重复合专业建设,建好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计算机科学、国际贸易等的一体化复合专业;争取建设高分子材料、能源化工等新专业。 精品课程:明确课程建设定位,通过建好现有的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争取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争取将现有校优秀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工程以及其他基础较好的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基础化学实验课、化学工艺学、高分子物理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建设好已立项的国家规划教材《化工原理实验立体教材》《化学功能材料》和省重点教材《高分子物理》《化工原理》等;做好 “十一五”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建设6-8部省重点教材。

教学研究:探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重中之重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进行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凝练和培育相结合,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教学平台建设:做好专项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尽可能地去争取院外建设资源;做好现有项目的建设和提升工作,力争把省部共建的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建成国家级的教学基地。

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逐步推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实现学院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各重要教学环节的全程性督导与调控,确保精英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位点建设

申报成功材料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博士点、化学一级硕士点

——科学研究

到2010年,学院年度科研经费争取突破50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达到1500~2000万。进一步拓宽纵向科研项目渠道,逐年提高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项目的比例,力争在高水平国家级项目上有较大突破。加强自主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引领作用,实现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并重,到2010年度,争取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IF≥2.0)发表论文2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40项以上。整合资源,加强科研成果集成、总结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规范项目管理,到2010年,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省部级

一、二等科技成果奖5项。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师资队伍的编制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重点引进学科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3-5人;结合高素质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和新专业建设,重点引进具有国外研究经历的博士和博士后15-20人;以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和新兴学科培育为目标,积极鼓励5-10名在职教师去国外合作研究和进修(取得学位)。 ——基地与平台

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和工程应用开发服务平台建设,在继续花大力做好已有平台的建设工作基础上,积极参与校、省和国家的各类平台建设工作,到2010年,争取在绿色精细化工、新材料等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争取在与我院学科方向密切相关地区域,开展不同层次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工作。 ——学院文化

学院文化是学院存在的标志,是学院传统的体现和学院特色的折射。建设和谐、高品位的学院文化是推进学院新一轮发展,进一步增强学院软实力,有效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秉承“团结、勤奋、刻苦、钻研”的化材精神;坚持“学院和谐、学术为先”,积极倡导“尊重多样性、富有包容性、更具开放性”,弘扬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共同的目标团结人,以事业的发展凝聚人;以大气成就事业、以和谐应对竞争。进一步理顺行政引导与学术为先的关系,学院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建和谐学院、创一流学科”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政策制度

建立健全学院管理议事制度,依法治院,加强指导,分层管理。建立学院、系(专业)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研究生教学指导组织,强化研究生管理。

制定学院公共用房管理办法、协助学校制定仪器设备管理与共享办法;按等效评价原则,修订学院岗位考核办法与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做好分工会换届工作,加强分工会组织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二级教代会制度,支持分工会独立自主工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认真实施院务公开工作制度,增强学院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使教职工从源头上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管理创新,建立教学与科研并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举,积极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与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相结合的体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好像大声说爱你歌词下一篇:呼吸科医生出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