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网络分析解析

2023-06-28

第一篇:arcgis网络分析解析

ArcGIS网络分析(最短路径问题分析)

网络分析(最短路径问题分析)

一、 实验目的:

理解最短路径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的操作。

二、实验准备

1、实验背景:

最短路径分析是空间网络分析中最基本的应用,而交通网络中要素的设置对最短路径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实验要求根据不同的权重,给出到达指定目的地的路径选择方案,并给出路径长度。

在网络中指定一个超市,要求分别求出在距离、时间限制上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

给定访问顺序,按要求找出从家经逐个地点达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2、实验材料:

软件:ArcGIS Desktop 9.x ,

实验数据:文件夹ex6中,一个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City.mdb,内含有城市交通网、超市分布图,家庭住址以及网络关系。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首先启动ArcMap,选择ex6city.mdb,再双击后选择将整个要素数据集“city”加载进来,然后将“place”点状要素以“HOME”字段属性值进行符号化,1值是家,0值是超市。

第1步 无权重最佳路径的选择 加载 “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视图”>>“工具条”,勾选“设施网络分析”),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超市点上。

第2步 加权最佳路径选择

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去的某个超市点上。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选择“选项”按钮,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选择“权重”标签页,在“边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点选“追踪任务”下拉菜单选择“查找路径”。单击“执行”键,则以长度为比重为基础的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 上述是通过距离的远近选择而得到的最佳路径,而不同类型的道路由于道路车流量的问题,有时候要选择时间较短的路径,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分析进行获得最佳路径。

第3步 按要求和顺序逐个对目的点的路径的实现

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按照车辆访问的顺序逐个放在点上。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选择“选项”按钮,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选择“权重”标签页,在“边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点选“追踪任务”下拉菜单选择“查找路径”。单击“执行”键,则从起点按顺序逐一经过超市最后回到家的最短有效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同样是经过这11个地点,换成权重是时间的,由于道路车流量的不同,如在市中心车流量特别大,车速慢,故而为节约时间,所以使得路径发生很大的改变。

第4步 阻强问题

这里的阻强是指网络中的点状要素或线状要素因为实际中遇到的例如修路,或那个时段车辆饱和,十字路口发生事故等一些缘故而使得要素不可运行,这时原来获得的最短路径就需要进行修正,具体操作如下: 修路的情形出现,即某个路段不可运行,这在网络中的表现是设置阻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直接将网络边要素的属性修改成不可运行。选择要进行设置的边要素,将其属性中的“Enabled”字段改成“False”即可;另一种是暂时性的, 设置边要素障碍。即利用边要素障碍添加工具将边设置。

4、心得体会 :

第二篇:ArcGIS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

一、 实验目的:

理解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准备

1、实验背景: A.市区择房

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由于房屋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而且综合考虑小孩成长的缘故,所以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地段、环境,上学是否便捷,是否靠近名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所以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要求: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主要源于此;(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B.学校选址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综合上述条件,给定新学校选址要求: 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2、实验材料:

软件:ArcGIS Desktop 9.x , 实验数据:文件夹ex5中

(1)市区择房数据: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这些文件综合在一起是“city.mxd”

(2)学校选址数据:土地利用图Landuse、地面高程图dem、娱乐场所分布图rec_sites、现有学校分布图school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A、市区择房

启动ArcMap,打开ex51city.mxd文件,将所有数据加进来; 第1步: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

第2步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

第3步 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

第4步 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

第5步 进行叠置分析将满足上述四个要求的区域求出

第6步 分级

为了便于购房者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更直观地,综合上述四个因子,对整个地区进行分等定级,分级标准是: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B、学校选址

ArcGIS中实现学校选址分析,首先利用现有学校数据集、现有娱乐场所数据集和高程数据派生出坡度数据以及到现有学校、娱乐场所距离数据集。然后重分类数据集到相同的等级范围,再按照上述数据集在学校选址中的影响率赋权重值,最后合并这些数据即可创建显示新学校适宜位置分布的地图。

重分类数据集

a. 重分类坡度数据: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级,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reclassslope”,在平坦的地方适宜性好,赋以较大值,陡峭的地区赋比较小的值。

四、心得体会

第三篇: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摘 要:学者们在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创新、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目前基本农田的划定仍然存在为凑足指标而重数量不重质量、空间布局零散等问题,没有达到基本农田优化布局、集中连片的要求。该研究以南宁市某县为例,结合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优化该县基本农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基本农田 划定 ArcGIS 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036-03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前人着眼于耕地的质量状况、区位条件、生态适宜度、环境影响等,对基本农田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首次要求将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成果运用到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中去,并要求调整后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在质量上不低于调整前的水平。基本农田规划应将优质高产、集中连片、区位交通便利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这对基本农田划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优化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路径。本研究以南宁市某县为例,结合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优化该县基本农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1 研究方法

多因素加权法:将参与耕地质量评价的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和分值,通过多因素加权法得到耕地的等级,高等级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法: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使用邻近分析、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和栅格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到基本农田的最优布局。特尔菲法:充分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判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2 技术路线

2.1 耕地初始等级划定

基本农田规划首先要考虑将质量好、连片性高的耕地优先划入保护区,满足其“优质高产、集中连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耕地距离居民点和交通干线的远近,便于耕作。

2.1.1 耕地质量评价

(1)农用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采用因素分等法,以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为基础,采用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具体分解为农用地自然质量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3个模块。应用该体系进行农用地分等,可以得到3个分等指数: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农用地利用等、农用地经济等。

(2)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确定。

该研究选取8个指标评价耕地的质量,指标的分值和权重参照《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和研究区域所在的指标区综合确定。该县地处《农用地分等规程》一级区,二级区属于低中山区,因此该研究参照低中山区确定该县各指标的权重。

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各分等单元的定级指数,表达式为:

式中:为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i为分等单元编号;j为指定作物编号;k为分等因素编号;m为分等因素的数目;为分等因素的权重;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分值。经统计,该县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定级指数介于52.24~90.09之间。

(3)耕地质量状况分级。

根据耕地的定级指数做频率分析,选择频率突变值作为耕地质量状况分级的界线,将耕地质量划分为4个级别,即。

2.1.2 耕地连片性及分析方法

基本农田规划不能片面追求耕地的数量、质量要求,只做到“保优不保劣,保近不保远”,忽略“优质集中”的要求,使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的耕地地块分布零散,不便于规模作业。为实现基本农田的集中管理和规模化作业,该研究将耕地连片性概念引入基本农田规划。

(1)耕地连片性的判断。

耕地连片性是指一定质量或等级范围内地块的相连程度,两地块空间距离越小,其连片性越高,当两地块的距离小于一定阈值的时候即可被认为是连片的,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耕地连片性可细分为绝对相连和相对相连。一个地块与其他地块有一条以上共同边界或有一个以上公共点时,称为绝对相连;而一个地块与另一地块不是绝对相连,但是距离小于某一阈值时称为相对相连。该研究利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Buffer)和叠置分析(Spatial Join)功能,设定一定的缓冲距离D,如果地块缓冲D/2距离之后空间上是绝对相连的,则认定它们是连片的。GIS空间叠置分析法是将有关主题图层组成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有的属性。

(2)耕地连片性分析在ArcGIS中的实现。

①基本参数设定。分析中涉及两个基本参数,即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地块缓冲阈值D。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在总量的控制下对全县耕地展开空间分析,实现入选耕地质量最优、空间布局最合理。缓冲阈值则为判断地块的连片性提供依据。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以上级下达的指标为依据。以该县为例,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达的指标为46 500 hm2,因此该研究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6 500 hm2,即该县基本农田保护率在85.69%以上。缓冲阈值的确定与研究区域地形地貌、路网疏密、地块破碎度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等因素息息相关,需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决定。该研究根据该县实际情况需要,在平坝区、中山区和低山区各选取两处典型基本农田保护区,测定地块之间的距离,选定连片地块中距离最大的值为缓冲距离,最终确定该县耕地连片性测度的距离为20 m,即D/2=20m。

②耕地连片性的计算耕地连片性计算方法很多,该研究采用面积大小作为衡量耕地连片性的主要指标,认为定级单元在集中连片地块中的面积比重越大,其连片性越好,表达方法如下:

式中:为定级单元i的连片性得分;为定级单元i的面积;为集中连片地块的面积。

2.1.3 耕地初始等级

耕地初始等级是耕地自然质量和连片性的综合反映。该研究采用以下方法来表达:

式中:为第j个集中连片地块的初始等级;为集中连片地块中第i个定级单元的质量等级;为集中连片地块中第i个定级单元的连片性得分;n为集中连片地块中定级单元个数。在ArcGIS中确定耕地地块的初始等级,首先需要按照上文确定的阈值对地块进行缓冲区分析;其次应该对缓冲后的地块进行图斑融合,生成集中连片地块并标记具有唯一性的标识码;最后使用ArcGIS的空间链接功能和不同图层地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图层间属性的传递。

2.2 耕地的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分析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不仅要考虑其质量和集中连片状况,还要分析耕地的区位条件。不同的区位条件,意味着耕地投入成本和耕作便利程度的差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交通干线和居民点较近的耕地所需投入的劳动和时间成本也较小。《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附近,居民点周边的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因此,耕地图斑与交通干线和居民点的距离是耕地是否适宜划为基本农田的衡量因素。相关调查表明,当耕地距离交通干线在1 km以下,被认为非常适合划入基本农田;而距离大于5 km则很不适合划入基本农田。

因此,耕地交通可达性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为地块交通可达性指标分值;X为地块与主干线的距离。与居民点距离小于0.5 km的耕地,很适合划入基本农田;距离大于1 km则不适宜划入基本农田。因此,耕地的居民点辐射度分值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为耕地的居民点辐射度指标分值;X为地块与居民点的距离。

2.3 基本农田空间格局划定

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耕作效益的高低,因此要以“优质集中,方便耕作”为划定基本农田的基本要求。耕地的初始等级是耕地自然质量和连片程度的综合反映,而耕地的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的辐射程度很好地反应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区位条件。因此,该研究结合上文得出的耕地初始等级、交通可达性、居民点辐射度,综合确定基本农田的空间格局,使用Spatial Analysist Tools下的Weighted Overlay和Weighted Sum可以对多个栅格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对耕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该县农用地分等数据显示,该县土地总面积约244 920 hm2,其中耕地面积54 263.13 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2.16%。根据该县的DEM数据,将全县分为平坝区、低山区、中山区3类区域。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该研究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农用地分等定级资料及成果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数据及基本农田保护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其变更数据、地质灾害相关资料、该县基础地理资料、该县统计年鉴等。

3.2.2 数据处理

结合该县耕地质量分级和连片性计算,按照公式(5)确定耕地的初始等级。统计发现,该县耕地图斑融合后集中连片地块共605个,地块的面积介于1.03~2 055.80 hm2之间;初始等级介于1~4之间,即=[1,4]。使用ArcGIS的Near工具条分别测量耕地地块至交通干线和居民点的距离。

绘制耕地初始等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栅格图(图1),为基本农田空间格局划定奠定基础。

3.3 该县基本农田空间格局划定

对耕地图斑按照初始等级分值、交通可达性分值、居民点辐射度分值进行栅格化,得到对应的栅格图(图1),将3种栅格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即可得到每个地块的综合等级。按照综合等级从高到低筛选耕地,直至满足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经统计,该县耕地的综合等级介于1.20~5.96之间,结合该县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将综合等级为3.30~5.96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划定基本农田面积46 799.18 hm2。

3.4 该县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分析

入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必须满足质量高、布局优、耕作方便的要求。对比分析划定前的一般农田和本次划定的基本农田在自然质量、连片度以及区位条件方面的差异,可以得知入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在质量、布局、区位等方面是否明显优于划定前的一般农田,以此来判断基本农田空间格局的合理性。对比分析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发现,耕地质量方面,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中1级和2级地比例明显上升,而3级和4级地所占比重显著下降,说明该次规划基本农田满足“优质”的要求;耕地连片性方面基本农田中分布于平坝区和低山区耕地比例比一般农田有显著增加,分布于中山区耕地的比例则大幅下降,而平坝区和低山区耕地连片性优于中山区,因此入选基本农田耕地较好地满足了“集中连片”的要求;耕地的区位条件上,基本农田与交通干线和居民点的距离都比一般农田有所缩短,说明该次入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利于耕种。可见本次划定基本农田在质量、布局和区位条件方面明显优于划定前一般农田,基本农田空间格局合理。

4 结论

(1)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农用地分等理论,该研究设计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定量评价体系。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力求在满足耕地数量质量要求的同时,使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耕作效益有所提升。(2)该县本轮划定基本农田面积46 799.18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6.24%,满足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占耕地总面积85%以上的要求。对比分析划定前一般农田和本次划定基本农田发现,入选此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中1级和2级耕地比例上升,连片性更好的平坝区和低山区耕地数量更多,耕地与交通干线和居民点距离更近。(3)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具有时效性,与建设用地增加和人口增长具有紧密联系。该研究直接采用省国土局下达给该县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寻求在这一既定目标下基本农田的合理布局,如结合对未来建设用地增加和人口增长的预测,优化基本农田空间格局,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基本农田保护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11.

[2] 王兴,杜新波,曹端海.永久基本农田应服务于未来[J].中国土地,2009(7):51-53.

[3] 黄建平,柳建军.彰显保护的刚性―划定与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3):54-56.

[4] 国土资源部.TD/T 1025-20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0.

第四篇:ARCGIS英汉对照

词汇索引(英汉对照)

A Absolute X,Y

X,Y的绝对坐标 Abstract

抽象,抽象类 Access

数据库文件

Activate

激活,使数据框架进入操作状态 Alias

字段假名 Aligned,alignment

字符注记对齐

Allocation

空间配置,临近分配 Animation

Annotation

Application

Attribute

Attribute table

Background

Band

Barrier

Basic tool bar

BMP

Border

Brightness

Buffer

Buffer zone

CAD feature dataset

Callout

Catalog

Categories

Cell

Cell size

Charts

Class

Classification

Clip

Coclass

Closest facility

Cluster tolerance

动画

地图注记、注记要素 应用,应用单元 属性

属性表 B

地图显示、制图的背景

影像波段

网络障碍

基本工具条

一种通用的图像数据格式

地图外框线、图廓线

图像显示亮度 临近、缓冲

临近区、缓冲区

C

CAD数据集

引线式注记

ArcCatalog的目录表、目录窗口

定性分类

栅格单元

栅格单元大小

统计图(同Graph)

分类

裁剪,一种叠合处理方式

visual basic 的组件类

最近设施

线簇容差

- 1

词汇索引(英汉对照)

Edge match

地图接边 Element

图形元素 Elevation

高程 End

端点 End node

线的终点 Endpoint

同End node Equal interval

等间距分类 Extend

线要素延伸 Extent(s)

数据的空间范围

Extensions

扩展、软件的扩展模块

F Facility

设施

Feature

要素、地理要素 Feature attribute table

要素属性表 Feature class

要素类

Feature dataset

要素数据集 Field

属性表的字段 Fill symbol

填充符号 Fillet

加圆角

From end

网络线段的起点、端点

G 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坐标系

Geometric network

几何网络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网络数据模型 Geoprocessing

地理处理、空间处理 Gradient fill symbol

渐变填充符号 Graduated color

颜色渐变图 Graduated symbols

符号渐变图 Graph

统计图 Graphic

图形 Graphic element

图形元素 Graphic text

图形注记 Grid

格网

H Histogram

直方图(常用于影像分类)

- 3

词汇索引(英汉对照)

Marker symbol

点要素符号 Map document

地图文档 Map elements

地图制图元素 Map template

地图制图模板 Map topology

地图拓扑 Map units

地图单位

Match to symbol in a style 匹配某个格式文件中的符号 Merge

要素合并 Metadata

元要素

Multi band

多波段影像

Multi-part feature

组合要素,一个要素有多部分合并而成 Multiple attributes

多重属性

N Natural breaks

自然区分类

Neatline

图廓线、图框线、地图分割线 Network

网络

Network dataset

网络数据集

No data

无值的栅格单元 Nodata

同No data Normalization

归一化 North arrow

指北针

O Overlay

叠合、叠置 Overshoot

过长

OMDs(object model diagrams) 对象模型图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对象连接和嵌入 Oneway

交通单向行驶

P Pan

图形平移

Path

基于栅格的路径 Parallel

平行 Perpendicular

垂线

Personal Geodatabase

个人地理数据库 Picture

图片

Pixel

像元、像素

- 5

词汇索引(英汉对照)

S Scale

地图比例

要素缩放 Scale bar

比例尺、图形比例尺 Scale range

比例范围

Scale text

比例说明、文字型比例尺 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

空间数据引擎 Segment

线要素的某一段 Select

选择

Selectable layer

Selected feature

Selected layer

Selection

Service area

Shape

Shapefile

Shortest path

Sketch

Slope

Snap,snapping

Spatial adjustment

Spatial join

Spatial reference

Split

Standard tool bar

Start node

Start point

Stop

Stretch

Style

Surface

Summarize

Symbol

Symbology

Symbol property editor

Table

Table of contents

Target(layer)

Template

Thiessen (polygon)

可选要素的图层

被选要素、入选要素

被选图层

选择、选择集

基于网络的服务区 要素的几何类型 一种空间数据格式

(基于栅格的)最短路径、最佳路径

任意线 坡度

捕捉

空间校正

空间连接

空间参照

线要素打断,插入结点 标准工具条

线要素的起点、起结点

文字注记的起始点

(网络)停靠站

拉伸,调整影像的显示灰度、颜色

地图符号式样

地面、地表

汇总统计

符号

符号规则,用于控制要素显示符号的对话框

符号特征编辑器 T

表、属性表

操作界面中的目录表

编辑的目标图层

模板、制图模板

泰森多边形

- 7

词汇索引(英汉对照)

Z Zoom

图形缩放 Zoom in

图形放大 Zoom out

图形缩小

- 9 -

第五篇:ArcGIS中英对照

ArcGIS 9 ArcToolbox 中英文对照表

3D Analyst Tools

Conversion

TIN 三角计算 TIN 域值 TIN 多边形标志 TIN 节点 TIN 边 TIN 到栅格 栅格转 TIN Functional Surface 三维分析工具

转换

表面功能

插值形状 表面体积 表面点 表面长度 视线

Raster Interpolation

栅格修补

克里金 地形到栅格 曲线拟合

用文件地形到栅格 自然邻域 趋势

距离权重倒数 Raster Math

栅格计算

取整

浮点

Raster Reclass 栅格重分类

切片

查找

用 ASCII 文件重分

用表重分类

重分类 Raster Surface 坡向 坡度 填/挖 山影 曲率

栅格表面

等高线 等高线列表 观察点 视域 TIN Creation

创建 TIN 编辑 TIN TIN Surface

TIN 创建

Analysis Tool:

TIN 表面

TIN 坡度

TIN 方位

TIN 等高线

多边形插值成多个面

分析工具

提取

剪切

选择

拆分 Extract

Clip

Select Split Table Select Overlay

Erase Identity

Intersect

表选择 叠加分析

擦除

查看

相交

对称差 联合

更新

邻域分析

缓冲区 多环缓冲区 临近

点距离 统计表

频度

总结统计

绘图工具

掩模工具

Cul-De-Sac 掩模 要素轮廓线掩模 相交图层掩模

转换工具

从删格到...

删格到 ASCII Symmetrical Difference

Union Update Proximity

Buffer Multiple Ring Buffer Near

Point Distance Statistics

Frequency

Summary Statistics

Cartography Tool:

Masking Tools

Cul-De-Sac Masks Feature Outline Masks Intersecting Layers Masks

Conversion Tool:

From Raster

Raster to ASCII

Raster to Float Raster to Point

删格到浮点 删格到点 删格到面 删格到线 到 CAD

添加 CAD 字段

创建 CAD 扩展实体数据 导出到 CAD 设置 CAD 别名

到 Coverage

要素类到 Coverage 到 dBASE

表到 dBASE

要素类到要素类 要素类到 Geodatabase 导入 CAD 注记

导入 Coverage 注记 从 CAD 导入

栅格到 Geodatabase 表到 Geodatabase 表到表

到栅格

ASCII 到栅格 DEM 到栅格 要素到栅格 浮点到栅格 栅格到其他格式 到 Shapefile Raster to Polygon

Raster to Polyline

To CAD

Add CAD Fields Create CAD XData Export to CAD

Set CAD Alias

To Coverage

Feature Class To Coverage To dBASE

Table to dBASE [multiple] To GeodatabaSE Feature Class To Feature Class Feature Class to Geodatabase [multiple] Import CAD Annotation Import Coverage Annotation Import from CAD Raster To Geodatabase[multiple]

Table to Geodatabase[multiple] Table To Table To Raster

ASCII to Raster DEM to Raster

Feature to Raster

Float to Raster Raster To Other Format

To Shapefile

Coverage Tool: Analysis

Feature Class To Shapefile 要素类到 Shapefile Coverage 工具

分析

提取

剪切

选择

拆分 Extract Clip

Select Split Overlay Erase Identity

Intersect

叠加

擦除

判别

相交

联合

更新

邻近 Union Update Proximity

Buffer Near

Point Distance Point Node Thiessen

Conversion

From Coverage

缓冲

近邻

点距离 点到结点 泰森近似多边形

转换

从 Coverage

到 DLG

到 Interchange 文件 到 S57 到 SETS 到 VPF 取消生成 到 Coverage

高级 Tiger 转换

基本 Tiger 转换 Export To DLG

Export To Interchange File Export To S57

Export To SETS Export To VPF

Ungenerate To Coverage Advanced Tiger Conversion Basic Tiger Conversion

Generate

Import From DLG Import From Interchange File

生成

从 DLG 导入

从 Interchange 文件导入 从 S57 导入 从 SETS 导入 从 VPF 导入

数据管理 集合

追加

要素合成

线 Coverage 到区域

线 Coverage 到路径 Import From S57 Import From SETS Imort From VPF

Data Management

Aggregate

Append Composite Features

Line Coverage To Region

Line Coverage To Route

Polygon Coverage To Region Region To Polygon Coverage

多边形 Coverage 到区域 区域到多边形 Coverage 聚集多边形

分解双线到中心线

融合

消除

查找冲突 简化建筑物 简化线或多边形

删除索引

索引项

添加项 删除项 Generalization Aggregate Polygons

一般

Collapse Dual Lines To Centerline Dissolve

Eliminate

Find Conflicts Simplify Building

Simplify Line Or Polygon Indexes Drop Index Index Item

索引

项 Items Add Item

Drop Item

Joins Join Info Tables Projections Define Projection

Project Transform

连接

投影

连接 Info 表 定义投影 投影

变换

添加 XY 坐标 重新计数节点 更新 ID

容差

构建

Clean 创建标注 VPF 图块拓扑 Tables Add XY Coordinates

Renumber Nodes Update IDs Tolerances Tolerance

容差 拓扑 Topology

Build Clean Create Labels

VPF Tile Topology

Workspace Management

工作空间管理

创建 Coverage

紧凑 Create Coverage

Data Management Tools 数据管理工具

Database

数据库

Compact Compress

Disconnected Editing

Check In

Check In From Delta Check Out

压缩

分离编辑

检入

从增量中检入 检出

值域

导出增量

添加编码值到值域 赋值值域到字段 创建值域

从值域中删除编码值 删除值域 值域到表 从字段删除值域 为范围值域设置值 表到值域

要素类

追加注记要素类

计算缺省容限值 Export To Delta Domains

Add Coded Value To Domain Assign Domain To Field

Create Domain

Delete Coded Value From Domain Delete Domain

Domain To Table Remove Domain From Field Set Value For Range Domain Table To Domain Feature class

Append Annotation Feature Classes Calculate Default Cluster Tolerance Calculate Default Spatial Grid Index 计算缺省空间格网索引

Integrate

整合

Update Annotation Feature Class

创建要素类

Features

要素

Add XY Coordinates

更新标记要素类 创建要素类

添加 XY 坐标

检查几何形状 复制要素

删除要素 要素封装到多边形 Check Geometry Copy Features

Delete Features Feature Envelope to Polygon

Feature To Line Feature To Point Feature To Polygon

Feature Vertices To Points Multipart To Singlepart

Polygon To Line Repair Geometry Split Line At Vertices

Fields

Add Field

Assign Default To Field

Calculate Field Delete Field General

Copy

Delete Rename Select Data 追加

Generalization Dissolve

Eliminate

Simplify Line

Smooth Line Indexes

Add Attribute Index Add Spatial Index

Remove Attribute Index Remove Spatial Index Joins

Add Join

Remove Join Layers and Table Views

Make Query Table Make Raster Catalog Layer Make Raster Layer

要素到线 要素到点 要素到多边形 要素定点到点 多部分到单部分 多边形到线 修改集合形状

在定点拆分线

字段

添加字段 设置缺省到字段 计算字段 删除字段 一般

复制

删除

重命名 选择数据

追加

一般

融合

消除

简化线 平滑线 索引

添加属性索引 添加空间索引 删除属性索引 删除空间索引 连接

添加连接 删除连接

图层和表的查看

制作查询表 制作栅格目录图层 制作栅格图层

Make XY Event Layer Save To Layer File

Select Layer By Attribute Select Layer By Location

制作 XY 事件图层 保存成图层文件 通过属性选择 通过位置选择 制作表视图 制作要素图层 制作表视图 制作要素图层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投影和转换

Feature Batch Project

Project 创建空间参考 Raster Flip

Mirror Project Raster Rescale Rotate Shift War

Define Projection

Raster

Batch Build Pyramids Batch Calculate Statistics Build Pyramids

Calculate Statistics Clip

Composite Bands Copy Raster Copy Raster Catalog Items Create Raster Catalog Delete Raster Catalog Items Mosaic To New Raster Resample

创建栅格数据集

镶嵌

Relationship Classes

Create Relationship Class Table To Relationship Class Subtypes

Add Subtype Remove Subtype

Set Default Subtype Set Subtype Field

Table

要素

批量投影

投影

创建空间参考

栅格

翻转

镜像

投影栅格

重建比例

旋转

偏移

翘曲

定义投影 栅格

批量建立金字塔

批量计算统计表 建立金字塔 计算统计表 剪切

组合波段 复制栅格 复制栅格目录项 创建栅格目录 删除栅格目录项

镶嵌到新的栅格

重采样

创建栅格数据集

镶嵌

关系类

创建关系类

表到关系类 子类型

添加子类型

删除子类型

设置缺省子类型

设置子类型字段

Analyze Change Privileges

Copy Rows

分析

改变权限 复制行 删除行 获得数目 关联表 创建表

拓扑

添加要素类型到拓扑 添加规则到拓扑 创建拓扑

从拓扑删除要素类 从拓扑中删除规则 设置簇容限值

版本

教验拓扑

改变版本 创建版本 删除版本 提交版本 协调版本 注册版本

工作空间

取消注册

创建 ArcInfo 工作空间 创建要素数据集 创建文件夹

创建个人 Geodatabase

地理编码工具

自动生成地理编码索引 创建地址定位器

取消自动生成地理编码索引 删除地址定位器 地理编码地址 重建地理编码索引 标准化地址 Delete Rows Get Count

Pivot Table 创建表

Topology

Add Feature Class To Topology Add Rule To Topology Create Topology Remove Feature Class From Topology Remove Rule From Topology Set Cluster Tolerance Validate Topology

Versions

Alter Version

Create Version Delete Version Post Version Reconcile Version

Register As Versioned Unregister As Versioned

Workspace

Create ArcInfo Workspace Create Feature Dataset

Create Folder

Create Personal GDB Geocoding Tools

Automate Geocoding Indexes Create Address Locator

Deautomate Geocoding Indexes Delete Address Locator

Geocode Addresses

Rebuild Geocoding Indexes Standardize Addresse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Tools

Geostatistical Layer To Grid

地理统计分析工具

导出地理统计图层到 Grid

线性参考工具

校准路径 创建路径 融合路径事件

Linear Referencing Tools

Calibrate Routes Create Routes

Dissolve Route Events

Locate Features Along Routes

沿路径定位要素 制作路径事件图层 Make Route Event Layer

Overlay Route Events Transform Route Events

Spatial Analyst Tools

Conditional

拾取 条件 设空 Density

核密度 点密度 线密度

Distance

代价分配 代价回联 代价距离 代价路径 欧几里德分配 欧几里德方向 欧几里德距离 走廊 路径距离 路径距离分配 路径距离回联 Extraction

提取值到点 根据属性提取 用圆提取 用多边形提取 用掩模提取 用点提取 用矩形提取 采样 Generalization 区块组合 多数过滤 收缩 消蚀 细化 聚合 膨胀 边界清理

叠加路径事件 转换路径事件

空间分析工具

条件

密度

距离

提取

一般

Groundwater

粒子跟踪 达西流 达西速率 透水层 Hydrology

下陷点 填充 捕捉汇流点 河流分级 河流到要素 河流连接 流向 流域 流程 盆地 累积流量

Interpolation

克里金 地形到栅格 曲线拟合

用文件地形到栅格自然邻域 趋势

距离权重倒数 Local

像素统计 分级 合成 大于频率 小于频率 普及度 最低位置 最高位置 等于频率 Map Algebra

单输出地图代数 多输出地图代数 Math

Bitwise 位与

位右移 位否

位异或

地下水

水文

添补

本地

地图代数

数学计算

为运算

左位移

按位或 Logical 不等于

为空

大于

大于等于 小于

小于等于

测试

等于

组合与

组合异或

组合或 逻辑与 逻辑否

逻辑异或

逻辑或 Trigonometric

ATan2 余弦

双曲余弦 双曲正切 双曲正弦 反余弦 反双曲余弦 反双曲正切 反双曲正弦 反正切 反正弦 正切

正弦

10 的对数 10 的指数 2 的对数 2 的指数 上取整 下取整 乘

取整 否

平方

逻辑运算

三角函数

平方根 指数 整除 浮点

绝对值

自然对数

自然指数

Multivariate

多元多变量

Isocluster

主成分

创建特征

最大似然性分类

波段组统计

类概率

系统树图功能

编辑署名函数

Neighborhood

邻域

块统计

点统计

焦点流

焦点统计

线统计

过滤

Overlay

叠加

加权叠加

Raster Creation 栅格创建

创建常量栅格

创建正态栅格

创建随机栅格

Reclass

重分类

切片

查找

用 ASCII 文件重分

用表重分类

重分类 Surface

坡向 坡度 填/挖 山影 曲率 等高线 等高线列表

表面

观察点 视域 Zonal

区域几何 区域几何到表 区域填充 区域统计

区域统计到表

面积制表

Spatial Statistics Tools

Analyzing Patterns

区域

空间统计工具

分析模型

平均邻近邻居 空间自相关 群体和群外要素分析

带渲染群体和群外要素分析 热点分析 带渲染热点分析 测量地理分布

中心要素 定向分布 平均线方向 平均中心

实用工具

标准间隔距离

计算面积 收集事件 带渲染收集事件 计算渲染

导出要素表到 Ascii 文本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High/Low Clustering[Getis-Ord General G]高/低聚类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 Mapping Clusters

Cluster and Outlier Analysis

绘制群体

Cluster/Outlier Analysis with Rendering Hot Spot Analysis [Getis-Ord Gi*] Hot Spot Analysis with Rendering

Measuring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Central Featur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Linear Directional Mean

Mean Center Standard Distance

Utilities

Calculate Areas Collect Events

Collect Events with Rendering Count Rendering Export Feature Attribute to Ascii Z Score Renderine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512护士节活动方案xx下一篇:110kv变电站设计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