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第三学期第六单元

2023-07-01

第一篇:ccna第三学期第六单元

第六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语言的实际运用

1 、说出下列貌用语运用得不正确的原因。

( l )他来拜访,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 2 )请您在家里恭候,我一定如约赴会。

(3) (3) 这样好的服务态度,下次我们一定再来惠顾。

答:( l )(2) (2)( 3 )

2 .下列句子空格内应镇哪一个词语呢?先要仔细辨析同义词,然后请选出来。

( l )他()不决地位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犹疑迟疑)

( 2 )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逐步逐渐)

( 3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化装化妆)答:( 1 )( 2 )( 3 )

3 、下面一段话中有罗索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三处必须删的地方,把这三处的序号写出来。

二、阅读

(-)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 ni ()。在这个粗心与细心之间,差距天上地下。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特姆抓住苗头木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 1872 年,英国人欣克把。推算到 77 位,可是后人发现,他算到 528 位就算错了,以后接着计算的 20 年完全是白费功夫。真是一时疏忽,后功尽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当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

4 、根据文意和注音,文段中的两个括号内分别应填哪个汉字?

答:依次为:()和()

5 .文中三个划线词语能不能调换?它们细微区别在哪里?清简要回答。

答:

6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答:

7 .围绕论点,作者选用了几个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呢?

答:( 1 )( 2 )( 3 )( 4 )

8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分别举例说明之。

答:采用了 ________ 如 ____ ____采用了 _______ 如 _______

采用了 ______ 如 _______

9 .简要分析这三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

(二)

①过分地娇养子女,会获得怎样的苦果,做父母的往往不愿多想。一位同志在幼儿园的调查结果表明,偏食、嘴馋、任性、自立能力差等弱点,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明显。那缘故是不言而喻的。凡被父母捧若掌上明珠的孩子,多是食不厌精,衣不厌丽,任着性子来。走出家庭一比较,缺点就显得鲜明。

(2) 如今,我也领了独生子女证,做了父亲。读过报刊上的调查,自有所警觉。不过真正触动我的,还是邻家的虎皮鹦鹉之死。娇养竟至于毙命,实在令人震惊。

③那只鹦鹉,我是知道的。隔着窗子,我常常醉心它的歌唱。约摸半个月前,它逃出笼子,主人痛心,我也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用于产的话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谁知十来天后,在山坡的树林里,找到的却是它的僵硬尸体。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会失去寻食的本事。一旦飞出笼子,难免饿死。”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食物渣子。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飞到广阔的世界,饿死在秋实累累的林子里。

④我佩服过杜甫的高见:“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现在仔细一想,对他又有点疑惑。像鲁迅所说的,“政治家认定文学家是社会扰乱的煽动者,心想杀掉他,社会就可平安。”那毕竟是封建专制者统治下的事。今后,不敢说误身之儒不会再有,但大概会少得多。“纨绔不饿死”向来就不见得,纨绔子弟要真不饿死,就得有一个过硬条件,那就是他的老子没有罢官,或没有入阴曹。若失去这个条件,娇养的虎皮鹦鹉们。一不能自治,坐吃山空;二不能自防,挖墙脚的纷纭而至,很快被囊括一空。

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落得个蓬隔茅椽,绳床瓦灶,贫困潦倒,不足为奇。老子“威赫赫爵禄高登”,儿女“昏惨惨黄泉路尽”,也是寻常事。中国人向来只咒骂败家子,其实冤了一半,败家子的习性,十之八九,应该归过于兴家老子的娇养。

⑤如今不少做父母的,很有那么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颇有一些封建意识会夹杂期间。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正之风,已经不是为了本人或老伴,而是为了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大至升学、就业、入党、提升,不至吃饭、住房、穿衣、坐车、看戏,成了每事问。有位年近七旬的领导干部,写了分退休申请,儿女们群起而攻之,逼着他把申请要回来。因为儿女们的希望和需求,就寄托在他的特权上,岂可轻易放弃!有些老干部连上班都困难,却不愿退休,也许就有这种难言的苦衷吧。极个别人连开除党籍、坐班房的事他都敢干,恨不得在自己见上帝之前,把子孙都先送到天堂里去。如此娇养的后代,一旦失去父母特权的笼子,飞到社会上全靠自己生活时,命运比起那只虎皮鹦鹉又将会如何呢?

10 .本文段共 5 段文字,作者要说明的观点(即论点)是什么呢?

答:

11 、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作者在③④⑤段分别以什么为论据?

答:第③段以、为论据;第④段以为论据;第⑤段以为论据。

12 .从论证方法来讲,③④⑤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答:第③段运用法;第④段运用法;第⑤段运用法。

13 .从第④段的内容来看,“纨绔子弟”在文段中是指哪一种人呢?

A 、好逸恶劳,不学无术,只知享乐的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弟。

B .穿着绢绸裤子、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富贵人家子弟。

C .依赖父母,娇生惯养,不能自治自立的官家子弟。

D 、依仗父母的权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官吏子弟。

答:

(三)

那天,我刚刚走进滨河公园,便听到从小树林中传出了画眉的叫声。循声走去,我看见一只画眉正在花坛里跳来跳去。我仔细观察,寻找他腿上应该有的细索,结果没有看到。啊,这只是一只跳出樊笼的自由鸟儿。它自由自在地,一会儿()月季花技,扬起头来歌唱一阵;一会儿()又草丛里,尾巴一翘一翘,向我张望。它那得意的神态,确实招人喜爱。

在离它不远的草地上,有一个鸟笼。涂了漆的竹蔑儿,根据洁净整齐。笼顶上的那个大钩儿,程明瓦亮。宠门上还挂着一个大红绒稳子,好看极了。若与住房比拟,这句算是一幢相当豪华的住宅了。

在附近的马缨花树下,一位老人正坐着打瞌睡。看来,他就是鸟笼的主人。他听到我的脚步声,睁开了睡眼。我主动向他打招呼:“老师傅,你的画眉跳出了笼子广“是的,让它散散步。”

“不怕它飞走了么?”我说。

老人望了望我,又冷冷一笑:“飞走,往哪儿飞!它会不得那个食罐儿!”

我望望食罐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细瓷印有一枝梅花罢了。罐中的鸟食是些黄澄澄的颗粒,有一缕野草的清香散发出来。这不外乎把泡软了的小米拌上煮熟了的蛋黄,也许又加了一点什么香料之类,没有什么稀奇。

我把我的看法向老人说了。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只冲着我微笑。我不好再追问它,也许在养鸟这门学间里面,各有各的绝招儿,其中奥秘不愿示人。

这时,我瞧见那只自由的鸟儿,从从容容的走进了笼门儿。啪地一声,老人随后把笼门关上。画眉得意洋洋,立在食罐上啄食那黄澄澄的颗粒。我走出公园想着,那食罐里放了什么样的“迷魂药”,竟使一只美丽的画眉,只会唱歌而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

14 .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什么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A 、跳下跳上B.跳下跳进C .跳上跳进 D 、跳上跳下

15 .“我”根据什么判断画眉当时是自由的?根据文中的话简要作答。

答:

16 .画眉为什么会回到鸟笼里?清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

17 .联系全文内容,指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得意洋洋”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态度?选出确切的一项。

A 、赞美B.鄙视 C. 同情 D 、憎恨

18 .选出对“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的内涵分析确切的一项。

A 、翅膀退化了,不会飞翔了。

B 、画眉记忆能力差,连自己的翅膀都忘却了。

C .画眉不原自由地飞翔。

D 、画眉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19 .本文通过画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答:

三、片断作文( 40 分)

20 、说说困难时应该怎么办要有你的观点:要讲究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要有论据。

答案:

六册三单元

一、1 、(1 )句“受宠若惊”是说,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人家来拜访,理应高兴,用“受宠若惊”,显然用错了。可改为“感到意外”之类的词语。( 2 )句“恭候”是敬辞,等候的意思,叫人“恭候”显然不妥。( 3 )句“惠顾”是惠临的意思,是请人(顾客)来的意思.顾客自己说“再来惠顾”,显然也错了。 2 .(1 )用“犹豫”。迟疑有迟缓的意思,当然两个词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从文句来看,用犹豫较为贴切。( 2 )用“逐步”。因为逐步是指一步一步地,而逐渐是指慢地渐渐地的意思。( 3 )用“化装”。因为化装是指假扮;化妆则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据此,应该用“化装”。 3 、文段中共有 12 处画线的地方。其中①或②; 6 ; 9 或 10 三处为必须删改的地方。

二、(一 ) ) 、依次为(倪 )(漫 ). 5 、不能。精密,精确细密;精细,精密细致;精确,非常准确、正确。推理论证,应该用“精密”恰当;测量计算,当然应该用“精细”;搞试验,用“精确”才准确。 6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7 、( 1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铝矿石失掉发现“钒’的机会,而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机会取得成绩。( 2 )德国化学家辛比希与溴失之交臂,而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发现了溴。( 3 )英国人欣克推圆周率的事实。( 4 )科学家钱学森的名言。 8 、例证法,如:三个事例。对比论证法,如维勒肖夫斯特姆等。引证法,如引钱学森的名言。 9 、例证法,具体形象地说明道理;;对比论证法,是特点突出;引证法,增加权威性,增加说服力。

(二)10 、过分娇养子女会获苦果。 11 、笼养鹦鹉之死;杜甫的诗;老干部不愿病休的事实。 12 、例证法;引证法;例证法。 13 、 C(三 ) )、 C C、我观寨到,画眉腿上没有细索。16 .“他舍不得那个食罐儿。”17 、B 。 18 、 C 。19. 批评有的人贪图安逸而放弃自由。

第二篇:语文s版第六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备课

总备(

)课时 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由精读课文三篇,略读课文一篇及“语文百花园三”组成。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这种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三个真实、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故事中科学家们细致地观察生活、认真思考,大胆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张衡》一文通过讲述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事,赞颂了张衡认真研究实践的科学精神,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捞铁牛》一文,则通过记述宋代和尚怀丙巧妙利用浮力打捞深陷河底淤泥的铁牛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一文则通过英国科学家布斯发明吸尘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动脑筋,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才会获得成功。《刻舟求剑》《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生动形象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事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要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在理解寓言说明道理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习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的能力。

这几篇课文通过几位科学家们的真实故事,向学习者传递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不断的发明创造。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践,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地认识事物方法的培养,不是教师空泛的说教,而是依托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文本,依托于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的对话之中,依托于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的体会、感悟之中,依托于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体验之中,依托于与作者情感产生的共鸣之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实际,细细品味,由浅入深地逐步渗透。

配合本单元的主题,在“语文百花园三”中安排了相关训练内容,“阅读平台”中的“毕升”不仅使学生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和意义,增长人文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科学意识和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能说会道”安排了“我的奇思妙想”的话题,目的是发展思维、表达和交际能力。不仅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实施了说写沟通和相互联系。“笔下生辉”要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后创造性地完成习作,以书面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一项小发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

教学本单元可用11-12课时。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1-2课时。

1 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6个,会写39个。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一定含义的词语、句子。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4、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叙述事物的方法。

5、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品味语言,默读思考,想象,联想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英国科学家布斯研究吸尘器执著的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作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的态度,做事要遵循事务的发展规律。

6、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粗知课文的大意。

7、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事情过的方法。

8、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多义词的用法,认识意思的相反词语,积累古诗和名人名言。

9、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以“我的奇思妙想”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10、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写法,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再反复说、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习作。 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文章写的是人物故事,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认真、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本单元时,应抓住学生对科学充满向往,对科学研究充满神秘的情感,引导学生利用想象、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同时,还要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把文章叙述清楚的。理清文章层次,如《张衡》中描写地动仪构造和功能的一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捞铁牛》这一篇文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让学生明白“先概括后具体”及“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步把过程写具体”这两种写作方法。教学时,要认识两种写作方法,让学生能感悟到这种写法使文章条理清晰,但只是渗透不用讲语法术语。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运用写法写一段话。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物件,让学生先描述整体再按一定顺序具体地描写部分。

9 张 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

3、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段落。

3、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段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认识几个有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是谁呢?讲述了他们哪些发明创造呢?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会学到哪些学习方法?我们赶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单元导读吧!

2、自由朗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明确:导语由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即学习方法)

二、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秘密,科学家们在研究、探索,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张衡的? (2)说一说课文大意。

①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③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地震。

④公元138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动仪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

⑤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

3 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自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2、全班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自由读)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3、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

四、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自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3、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梳理。

①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③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地震。

④公元138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动仪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

⑤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五、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读三个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词语:“杰出”。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1)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著名、有名) (2)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3)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4)体会小泡泡“不吉利的说法”。

(5)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3、小结: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构造怎样?是怎样准确预测地震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探讨。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及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 地动仪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它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张衡的?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板书:发明地动仪

杰出地动仪的构造功能

预测地震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①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它怎样测定地震?

②请看图介绍地动仪的样子,讲一讲它是怎样预测地震的? 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①指名指图说说。

②评价说的是否清楚明白。

③再指名说一说,教师随机板书。 板书:大酒坛秃起铸对准蹲仰对准

④你觉得地动仪的构造怎样?(造型精巧、精致、造型别致) ⑤同桌看图说一说。 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让我们介绍给别人吧。

⑥你觉得张衡是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作者首先介绍了地动仪像一个大酒坛,然后具体地介绍了每一部分的构造特点,准确地运用了动词,把地动仪的外形特点形象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写写自己喜欢的小物品。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吗?

如果——————(9什么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的————————。 (5)张衡的地动仪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呢?我们继续学习。

2、学习第五-七自然段: (1)自学提示:

① 默读课文,想想地动仪是怎样预测地震? ②用自己的话讲讲地动仪预测地震过程。

③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记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5 ④你觉得张衡是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说说事情的全过程。 (3)体会词语:议论纷纷。 ①议论纷纷什么意思?

②人们会议论什么?假若你就在这里,你会说什么?

③看来人们对张衡的地动仪持怀疑的态度?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④读读第七自然段。 大伙儿这才心信服。

⑤读读,你有什么感受?理解“才”的意思。

⑥对比第六自然段,再来读一读。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同桌的两名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这件事。

3、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2)“卓越”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回顾全文,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总结全文,出示古观象台的图片,介绍浑天仪,阅读“学习链接”。 张衡研究出了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3、请你对张衡说

一、两句话。赞美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指导仿写,写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

1、再次读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自己总结写法。

3、说说你打算写什么小物件?它有什么特点?(笔袋、铅笔盒、芭芘娃娃„„)

4、指名说,同桌说,再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2、完成选做题。

3、积累词语。

六、板书设计:

发明地动仪最早

张衡

杰出

地动仪的构造功能

大酒坛(秃起铸对准蹲仰对准)

造型美观

卓越

准确地预测地震

教学反思:

10捞铁牛

教学要求: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思考练习2。

2、讨论思考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六、小结:

七、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字幕)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议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 8 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2)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

四.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五.总结课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板书设计:

水冲断浮桥

潜水找牛

重修浮桥

备船装沙

利用水的浮力

捞铁牛

准备工作

拴船搭桥

聪明智慧

拴牛连架

打捞铁牛 教学反思:

11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

2、学会寓言,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来将这两则寓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刻舟求剑》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

3、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

2、学会寓言,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来讲这则寓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3.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提问)

(1)课文讲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看图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想“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先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那个人”指谁?(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个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和“记号”的词义。)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读第三段。

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

(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

4.学第四段。(重点段)

(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4)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

(5)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不小心

不着急

刻记号

不慌不忙

船靠岸

捞剑

第二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揠苗助长》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

3、懂得必须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

2、学会寓言,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来讲这则寓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一)

初读。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 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

12 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 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二、作业:

把这则寓言讲给父母听。

三、板书设计:

原因:巴望禾苗长快一些 揠苗助长

做法:把禾苗往高里拔

结果:枯死

寓意: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会把事情弄坏

教学反思: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启发。

2、通过教学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自渎自学课文的能力。

3、学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

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励学生自读自学课文,参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

(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2)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2、抽读字卡、词卡。

课文里新词语,仔细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

3、检查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不会的生字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3)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部分:

1、出示第一幅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述的是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3、分角色读读。

4、思考:车厢里的乘客会怎样想?

5、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会怎样做?布斯是怎样想的?

6、小结:正是这件事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

学习第二部分: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依据课后提示自学课文)

2、根据课后的默读提示自学课文:

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话对他有什么启发?后来他又是

14 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再说说自己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理解句子:“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压进去呢?”

(2)妈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①读读这段内容,体会布斯的执着精神,妈妈对儿子的关心。

②小小的木塞在别人眼里那么不起眼,为什么给布斯那么大的启示? ③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④再次通过朗读来体会布斯为了研究“扫地机”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⑤从“木塞”——“龙卷风”——“吸灰尘”,这一连串的想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3)教师小结:妈妈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给了布斯巨大的启示。

(4)如果是我,也只能想到如何把木塞压进去,怎么也不会和“龙卷风”联系到一起,布斯不但想到了这些,还联想到了什么?

①读读这部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第二幅图,看看布斯在干什么?文章中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③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布斯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

(放找蒙趴吸取)

④放声朗读,体会布斯的执著精神。

(5)你觉得布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布斯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1、这件事对你思考问题有什么启发?

2、把你的想对布斯说的话写在书上。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布斯发现„„

母亲的话启发„„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部分多音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通过读读背背《劝学》、采集本中的好词好句的积累,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3、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名人的伟大创造。

4、通过“我的奇思妙想”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语言积累,提高阅读水平,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部分多音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通过读读背背《劝学》、采集本中的好词好句的积累,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3、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名人的伟大创造。 教学重点:加强语言积累,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板书课本中的多音字。

2、认真读以上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5、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

6、(1)出示“喜欢和厌恶”

(2)学生读这组字,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二、读读背背《劝学》、采集本中的好词好句。

1、出示文中带读读背背《劝说》。

2、全班齐读。熟读成诵。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名言。

三、阅读平台——毕升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毕升》,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

4、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5、你喜欢毕升和他发明的印刷术吗?

6、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背诵《劝学》。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总备(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我的奇思妙想”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劝学》

二、能说会道——我的奇思妙想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代表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各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三、笔下生辉——我的小发明。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红头发CCNA读书笔记第三章

CCNA中文笔记第3章:子网划分与VLSM

作者:红头发

Chapter3 IP Subnetting and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s(VLSM)

Subnetting Basics

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

1.减少网络流量

2.提高网络性能

3.简化管理

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

How to Creat Subnets

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的幂: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Subnet Masks

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

CIDR叫做无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 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1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主机位

CIDR值:

1.掩码255.0.0.0:/8(A类地址默认掩码)

2.掩码255.128.0.0:/9

3.掩码255.192.0.0:/10

4.掩码255.224.0.0:/11

5.掩码255.240.0.0:/12

6.掩码255.248.0.0:/13

7.掩码255.252.0.0:/14

8.掩码255.254.0.0:/15

9.掩码255.255.0.0:/16(B类地址默认掩码) 10.掩码255.255.128.0:/17 11.掩码255.255.192.0:/18 12.掩码255.255.224.0:/19 13.掩码255.255.240.0:/20 14.掩码255.255.248.0:/21 15.掩码255.255.252.0:/22 16.掩码255.255.254.0:/23 17.掩码255.255.255.0:/24(C类地址默认掩码) 18.掩码255.255.255.128:/25 19.掩码255.255.255.192:/26 20.掩码255.255.255.224:/27 21.掩码255.255.255.240:/28 22.掩码255.255.255.248:/29 23.掩码255.255.255.252:/30

Subnetting Class A,B&C Address

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

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的x次方-2(x代表掩码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 size或base number)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

根据上述捷径划分子网的具体实例:

C类地址例子: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26)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6次方-2=6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64,第二个为192.168.10.128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和192.168.10.191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65到

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到192.168.10.190

B类地址例子1: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14次方-2=1638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64.0,最后1个为172.16.128.0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127.255和172.16.191.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64.1到

172.16.127.254;第二个是172.16.128.1到172.16.191.254

B类地址例子2: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的11次方-2=2046(因为B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所以网络位为8+3=11)

2.主机数=2的5次方-2=30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24=32;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32, 最后1个为172.16.255.192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63和172.16.255.223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33到172.16.0.62;最后1个是172.16.255.193到172.16.255.223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s(VLSM)

变长子网掩码(VLSM)的作用: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使用VLSM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RIPv2,OSPF,EIGRP和BGP. 关于更多的VLSM知识,可以去Google.com进行搜索

Troubleshooting IP Address

一些网络问题的排难:

1.打开Windows里的1个DOS窗口,ping本地回环地址127.0.0.1,如果反馈信息失败,说明IP协议栈有错,必须重新安装TCP/IP协议。

2.如果1成功,ping本机IP地址,如果反馈信息失败,说明你的网卡不能和IP协议栈进行通信。(Written by 红头发,ChinaITLab BBS)

第四篇: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六单元 第三节 构建信息安全屏障教学设计

第三节构建信息安全屏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 (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竞赛、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2006年12月27日,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文件

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 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

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针对教材中的“讨论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参与并进行引导。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人学生谈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可能接触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并不多,除了提到 1 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知识?

教师发送准备好的计算机病毒资料给学生。 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认识了很多计算机病毒,那么同学们又没有发现她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学生分组活动,阅读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生物病毒的 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③、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师: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2)计算机安全 教师: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的计算机是不是已经真正安全了呢?什么才是计算机安全?除了病毒以外,计算机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 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②、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任务小结: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所学的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教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还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头,我就明确提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在平时也会遇到计算机安全的相关知识,现在有机会自己较为理论的学习,学习积极性相当高。

第五篇:二年级上学期音乐第六单元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第六单元 包子、剪子、锤

教材学情分析:

《包子、剪子、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童谣,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我在教学时,围绕“包子、剪子、锤”设计多种情境,把孩子带到一个有歌声、有欢乐的世界里,从《拉大锯》、《夏日的雷雨》、《荷花》、《外婆桥》着手,展开生动活泼的听、唱、动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童谣游戏中,初步了解童谣的来历,使学生能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游戏歌曲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宽. 2,学会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音乐作品中抒发的浓浓情意

2、感受友谊的珍贵和集体的温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道具等。 课时:

4课时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第一课时:包子、剪子、锤

教学内容:

学唱新歌,音乐游戏;歌曲的节奏 教材分析:

《包子、剪子、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童谣,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我在教学时,围绕“包子、剪子、锤”设计多种情境,把孩子带到一个有歌声、有欢乐的世界里, 教学目的 :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游戏乐曲片断,感受游戏乐曲的情绪,营造宽松的游戏性音乐学习的氛围。

3、在“包子、剪子、锤”的游戏中掌握节奏卡农。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学唱新歌,音乐游戏;歌曲的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传传传》,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二)学习歌曲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按节奏读歌词。

3、跟琴声用lu la哼唱旋律。(整体教唱法学习歌曲)

4、跟琴声小声哼唱歌词

5、师生接口唱

6、完整地演唱歌曲。(对歌曲中附点部分进行强调)

7、请同学边唱边表演。

(三)游戏:节奏卡农

1、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练习,以“包子、剪子、锤”决定声部前后顺序。(两、三个声部练习)

2、四人一小组,找出歌曲中节奏进行练习。

3、请同学展示。

(四)欣赏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1、听《跳绳》片断,感受音乐情绪,并为乐曲起名字。

2、请同学点击喜欢的游戏,听赏。(《骑竹马》《陀螺》《捉迷藏》)

3、小结游戏性音乐的情绪。

(五)课后延伸

锤!锤!锤!包子、剪子、锤! 唱唱歌,做游戏,欢乐就在歌声。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第二课时 表情歌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 情。 能够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材分析: 从《拉大锯》、《夏日的雷雨》、《荷花》、《外婆桥》着手,展开生动活泼的听、唱、动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童谣游戏中,初步了解童谣的来历,使学生能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 情。

2、能够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 教学准备:

四个杯子,里面分别装了水、盐水、醋和糖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师:请你跟我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 x x x) 生:我就跟你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 x x x)

二、新授

1、游戏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我喝的是什么”。老师这有四个杯子,里面分别装了水、盐水、醋和糖水。现在请四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然后再用你的面部表情告诉同学们你喝的是什么。记住不能用嘴说!请四个同学上来进行游戏,根据表情让学生猜答案。 (2)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师: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感觉。那小朋友们请你看看老师现在的表情,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做生气、高兴、伤心的表情)

师:小朋友们猜的真不错!通过表情我们还可以猜出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歌词创编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1)师:那小朋友们,你快乐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笑眯眯„„

师:请你用“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说一句话,比如“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出示:“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 师:那高兴、生气、着急的时候呢? 生:我„„

(2)师:大家看,老师把同学们话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 (出示歌曲谱例,师生齐读)

师:现在这首儿歌还缺少歌名,小朋友们能不能给它去个好听的名字? 生:表情歌

师:让我们再完整的把《表情歌》读一遍。

3、 学唱歌

(1)师:小朋友们不仅会读而且还能把它唱成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聆听两边,第二遍要求轻声哼唱) (2)师以琴带唱 (3)节奏练习

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在我们的歌曲里还有几处空白的地方,你能不能给再填上什么让我们的表情歌更加活泼有趣。(看歌曲谱例,指示空白处) 生:加上动作。 师:加上什么动作呢? 生:拍手、跺脚„„

师:拍手的时候应该怎么拍?能不能乱糟糟的?(暗示谱例上的节奏型)

按“x x | x x x│,x x x| x x x |x 0|”的节奏练习拍手、跺脚、噘嘴、大笑。 (5)加入动作,跟琴唱歌练习 (6)跟音乐练习,老师引导 (7)分男女生表演 (8)集体歌表演

4、 创编

师:你还能够用其它表情来唱一唱吗?

(生用其他的表情创编歌词,选择有代表性的演唱)

三、总结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师:今天小朋友们通过学习《表情歌》我们知道了什么?生:„„

师:通过观察人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情、感觉是怎么样的。有一个成语叫做“察言观色”就是这个道理。

师:课后小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创编更多的表情歌。 教学反思: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第三课时 猜调

教学内容:

欣赏熟悉各种民歌风格 教材分析: 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欣赏熟悉各种民歌风格 教学准备:

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

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

让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听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三、谜语歌曲导入

师:其实,谜语也是可以唱出来的,在许多地方都有唱猜歌谜的习惯。有位叫马革顺的音乐家,他作了一首儿童谜语歌曲,在上学期李老师已经教过我们了,好咱们来复习一下,听一听是哪一首歌曲?

师放录音《夏天的雷雨》,并出示歌词,生分组唱。

四、欣赏新歌曲

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一说谜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 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 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 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

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 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 师播放风景图片(边讲述),并附背景音乐为《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云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看她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戴头帕、衣服包彩边,戴银项链)

师: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并附有各种节日的图片)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用彝族语言叫“阿依蒙格”。 生跟老师学彝语

播放彝族经典民歌《猜调》,并对此歌曲简介。

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中跳一跳彝族舞蹈。

3、谜语不但涉及到字谜,歌谜,就连戏曲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略) (1)多媒体展示黄梅戏剧照

师放黄梅戏《对花》片段,并附歌词,学生猜测。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 师范唱一句,学生评论

(2)老师带领学生清唱《对花》片段,并附有黄梅戏动作,学生边唱边模仿 (3)知道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吗? 老师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传入安微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的言说唱,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5、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山东的《猜谜谣》,欣赏了黄梅戏《对花》,学跳了彝族舞蹈,欣赏几首有趣猜谜调,了解了各民族的歌曲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调,如,浙江民歌《对鸟》、广西民歌《刘三姐》,东北民歌《正对花》等等。希望大家都能热爱民歌,并能继承发展,也愿中国的民歌艺术常青。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第四课时 老鹰捉小鸡

教学内容: 听着音乐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 教材分析: 从《拉大锯》、《夏日的雷雨》、《荷花》、《外婆桥》着手,展开生动活泼的听、唱、动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童谣游戏中,初步了解童谣的来历,使学生能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2、初步训练学生能听着音乐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听着音乐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常规练习:师生问好、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2/4 1 3 | 5 3 | 1 — || 啦„„„„„„„„„.(抒展地、有幸福感地) 3:节奏练习:2/4 XX X | XX X | XX XX | X — ||

XX XX | XX X | XX XX | X — ||

XX XX | X X | XX XX | XX X ||

XX XX | XX X |XX XX | X — || 二:新课学习:

1:从游戏《老鹰捉小鸡》的规则谈起。 2:朗读歌词,注意语气的表达。 3:节奏学习导入旋律学习(二~三遍).

4:歌曲学习:先用轻声哼唱二遍后用有感情地唱出(教师从旁指导).

08-09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

5:听录音后随录音伴奏唱一唱(注意轻松愉快的声音的运用)。 三:学习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规则。

六人一组,其余同学边拍手边唱歌为游戏的同学伴奏。 (如天晴和条件允许可到室外进行) 三:(机动时间) 小结 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委会2012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近代史读书报告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