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足球教学论文

2022-05-0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幼儿足球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足球运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互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巧,促进幼儿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对其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促进。同时,幼儿参与足球游戏还能促进相互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有效提高抗挫折水平。

幼儿足球教学论文 篇1:

探索幼儿足球能力发展 有效促进足球游戏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社会各界对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培养更优秀的足球运动人才,随之将足球运动引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当中,从小抓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借助足球教学这一载体,注重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以贴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识规律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智力体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借助这一运动项目,引导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可见,在幼儿足球发展的过程当中,落实有效的足球游戏教学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则是基于此,对加快足球发展、有效促进足球游戏教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足球能力;足球游戏;教学实践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具体表现在将足球引进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当中。通过促进幼儿足球游戏的发展,除了丰富幼儿体育教育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一户外运动项目,提升幼儿运动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此使得幼儿能够全面发展。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老师应该重视足球游戏教学有效策略的落实,构建高效的足球游戏教学课堂。

一、了解足球历史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思维模式不够成熟,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去了解、去学习。因此,老师想要有效的落实足球游戏教学活动,首先应该让幼儿了解足球,提升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具体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给幼儿播放我国足球发展的历史。比如就足球古代发展史而言,老师可以借助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给幼儿展示在古代这一项运动被称之为蹴鞠。而随着时间的演变,蹴鞠变得更加规范化、现代化,在这一活动当中被赋予了更科学的比赛规则,且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此满足现代人的运动需求。老师可以借助由国家教育部发表的校园足球科普动画系列片《汪星撞足球》给幼儿讲解有关于足球比赛的规则以及相关的运动技能,通过欣赏动画片的形式能够带给幼儿感官层面的刺激,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让幼儿从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化成主动求知的状态,以此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让幼儿更熟悉了解足球这一项运动,继而为幼儿的实践环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创新足球游戏教学形式

老师在教学层面应该注重对教学形式的创新性研究,加强对教学手段的有效调整,让足球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层次性,这样才能够让幼儿的足球技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提升,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在足球教学当中引入游戏化的元素。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比较活泼好动,更倾向于游戏化的学习内容。老师可以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化的元素,这样让幼儿有更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提高其参与度,切实掌握足球运动的技能、技法。比如老师可以设计“推土机”的游戏活动,教师创设“工地”场景,把足球当做工地上的土堆,让幼儿扮演推土机,用脚底向前推球,模拟推土机的工作把足球赶向某一个特定的地点。老师可以让幼儿两两一组,通过推土机PK赛的方式,看一看谁的速度更快。这样既能够调動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幼儿对这一游戏运动更加上心、用心。同时通过这一游戏活动还能够锻炼幼儿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又或者老师在教学正脚背射球这一技能,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渲染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在这一情景当中扮演兔子的角色,然后把球当做胡萝卜,用脚背把胡萝卜踢到水池里面。在这一游戏当中,整体的运动氛围非常的浓厚,幼儿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游戏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掌握踢球的正确技巧,以此获得成长、提升、发展。

三、拓展足球游戏教学的空间

在足球游戏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帮助幼儿学习基础性的足球知识、掌握足球技巧技能之外,老师更注重借助这一运动活动,对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健全幼儿的人格,充分地凸显足球教学的育人价值,拓展足球游戏教学的空间和维度。

其一,借助足球运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足球运动本身具有团队性、竞争性、合作性,非常考验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合作能力。因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借助这一类运动,设置穿越障碍物的游戏,将班上的幼儿科学、合理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幼儿在小组比赛当中,通过有效的合作去赢得最终的胜利,以此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其二,借助足球运动,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在足球运动当中,有竞争、有比赛就会有输赢。特别是幼儿阶段,孩童对输赢非常看重,且很多幼儿内心非常的脆弱,一旦失败就很容易丧失勇气和信心。因此,老师可以借助这一运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受挫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强大的内心。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幼儿足球教育过程当中,老师可以从了解足球历史、创新足球教学形式、拓展足球游戏教学的空间等方面着手,提高足球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提升自我,推动幼儿足球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袁泽棋. 游戏理论视角下中国幼儿足球发展理念探究[C]//.第五届中国足球文化与校园足球发展大会论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21:186.DOI:10.26914/c.cnkihy.2021.006767.

[2]李瑞雪,朱萍. 足球运动在幼儿教学中的发展与应用[C]//.第五届中国足球文化与校园足球发展大会论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21:47.DOI:10.26914/c.cnkihy.2021.006628.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GDZZ035)成果

作者:幸笑

幼儿足球教学论文 篇2:

加快幼儿足球发展,有效促进足球教学的研究

【摘要】足球运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互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巧,促进幼儿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对其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促进。同时,幼儿参与足球游戏还能促进相互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有效提高抗挫折水平。

【关键词】幼儿足球;运动技能;相互合作

作者简介:吴征宇(1999.08-),女,江苏省启东市北新幼儿园。

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足球运动引入校本课程,但是幼儿园教师对足球运动缺少专业引领,常常导致足球教学陷入误区。有的幼儿园虽然引进了男教师,男教师对足球技能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幼儿的教育方式缺少系统的学习,导致一些幼儿怕上足球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足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户外运动,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互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巧,促进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对其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促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组织好足球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足球的历史,培养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喜爱

足球在我国古代叫蹴鞠,许多古装剧里都有蹴鞠的情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足球比赛的视频,让孩子们在欣赏中逐渐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懂得一些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比如一次在观看《足球小子》视频时,琪琪提出问题:“足球是不是只能用脚踢?”一石激起千层浪。萌萌仔仔细细地观看视频后,提出不同见解:“不对,足球也可以用胳膊肘挡。”运运也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我发现有一个运动员用腰顶足球的。”“是的是的,我发现高个子的那个运动员还用头顶足球呢!”孩子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把目光投向教师。教师笑着回答:“你们眼睛真亮,足球除了用脚踢,还可以用除手之外的其他部位碰触球。”对于足球规则的讲解,一味地灌输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但是让孩子们自己在欣赏中了解足球规则,熟悉足球的各项要求,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足球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二、运用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足球技能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游戏。因此,教师在组织足球教学的时候应该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创设多样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与足球进行各种互动,以提高幼儿的足球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习用脚踢球的几种常见方法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可以设计“赶小猪”游戏,将足球比作小猪,用小棒将足球向某一地点赶去,锻炼幼儿跑的能力和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中班幼儿除了拍球以外,还可以两人相互间抛接球、踢球、抢球,一只足球,孩子们往往能想出多种玩法。到了大班中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幼儿正确地踢球、点球、射球。

比如教幼儿脚弓推射,教师可以示范讲解脚弓推射的要领,用脚弓推球前进,对准足球中下部,看好目标然后射球,这样目标方向精确度高,比较容易命中目标。当幼儿学会脚弓推球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你脚弓推球射给我,我脚弓推球射给你。在幼儿掌握基本要求后,两人间可以拉大距离,增加难度,在挑战中获得技能的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练习正脚背射球时,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比如在游戏“帮帮小兔子”中,小兔拔了许多胡萝卜,可以把球当成胡萝卜,幼儿扮演兔子用脚背射球,将胡萝卜踢进水池,教师则扮演兔妈妈捞起洗干净的胡萝卜,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这样,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踢球技巧。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球类游戏

开展足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不在于培养幼儿的专项技术。因此,教师应该把足球作为运动锻炼的一种形式,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球类活动,促进幼儿体质的发展。比如在小班足球游戏“开汽车”中,幼儿推着球儿跑,踢着球儿走。幼儿玩时,教师播放相应活泼的音乐,让孩子们听音乐“开火车”,节奏快就开快点,节奏慢就开慢点,要求“汽车”间不能撞车,提高幼儿的控球能力。这样将运球与停球的技能巧妙融入游戏情境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发展了幼儿身体的灵敏性、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等。

又比如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球的多种玩法:“我们的小脚可以怎么玩球呢?”孩子们想出了用脚踢球,双脚交叉踩球,设置障碍物踢着球走,把球放在屁股下面当凳子坐,把球放在头顶上、双臂间玩平衡游戏,用手拍球,边走边拍球,抛接球,滚球,控制球转体接球,抢球游戏等。多种形式的趣味性球类活动,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眼界,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為将来我国足球的发展培养了足球迷,奠定了足球基础。

三、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足球运动

幼儿足球运动虽然有一定的规则,但是重在兴趣的培养。足球场地可以是平坦的操场,孩子们练习踢球、传球、运球、射球等技巧;也可以是竹林间、树林间,孩子们玩障碍运球,这时候山坡上的石头、树林间的小树就是现成的障碍物,孩子们在林间踢球、滚球、玩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玩球的快乐。

有的幼儿园林间有树桩,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绕“桩”运球、传球;有的幼儿园有小土坡,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推球上坡,踢球下坡,或是放置纸箱做成的小房子,请幼儿把球踢进小房子里,这样进行有目标的踢球运动,便于幼儿练习准头;有的幼儿园既有草地,也有橡胶跑道,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踢球、玩球,体验不同的场地对玩球有什么影响,让幼儿探索出最佳踢球场地。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小熊射球”“小猴运球”等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拟人化的情境中不断探索踢球的力度、踢球的方向以及运用脚的哪个部位踢球合适等。

对于有专门场地的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专门的足球运动员或者教练员为孩子们开讲座,讲解足球比赛规则,带领孩子们观看足球场地中哪条线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让孩子们详细了解足球比赛规则,树立努力锻炼,争取参加足球比赛的美好愿望。

对于没有专门场地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现有材料开展足球类比赛小游戏。比如没有球门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用渔网和树枝搭建球门,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做一个球门。有的孩子搬来两张小椅子,在上面架设一条竹竿做成球门;有的孩子运来轮胎当球门。不同的球门由于空间大小不同,对射门技术的要求不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与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球门玩射门的游戏。

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足球游戏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需求,支持幼儿的想法,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调动幼儿玩足球的积极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球的各种特性,实地探索足球的多种玩法,亲身体验足球的娱乐性与竞技性,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供帮助。

要注意的是,幼儿足球不同于成人足球,内容选择上要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不能要求幼儿完成超出他们“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机械、枯燥的训练技能也不适合幼儿。

四、加强安保要求,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足球是一项需要意志努力做支撑的活动,幼儿奔跑跳跃需要消耗体力,幼儿玩球、踢球、运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幼儿参与足球游戏,相互碰撞在所难免。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有必要教幼儿灵活闪躲危险的能力,看到危险来临,及时躲避,不要为了争球、抢球伤害他人,不能做危险动作等。

在幼儿开展足球运动之前,教师应提醒幼儿换上宽松的衣服,运动鞋方便透气,也需要防滑。有条件参加正式少儿足球比赛的幼儿,需要购买专用的足球运动鞋,专用足球运动鞋有防滑钉,能防止幼儿滑倒。在进行足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热身运动,比如听音乐做动作,做简单的体操等,让幼儿的身体逐渐苏醒;也可以组织体育游戏如“钻山洞”“贴烧饼”等,等幼儿逐渐适应室外温度,心率和体温上升时,再逐渐开展各种足球活动。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身体渐入佳境,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防止肌肉损伤,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幼儿表现疲惫时,及时让幼儿休息,补充水分。足球运动一般运动量都比较大,因此运动后教师要提醒幼儿喝淡盐开水,多次少饮,逐渐补充为宜,切莫一次大量饮水。

足球运动是一项全身心锻炼的体育活动。幼儿玩足球,不仅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而且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平衡能力、运动感觉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幼儿足球游戏可以是个人形式,也可以是小组形式,能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能提高幼儿的抗挫折水平。

五、在足球运动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孩子们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足球比赛中,走,跑,跳,在为己方创造进球机会的同时,还要预防他方的侵入。因此,足球比的是耐力,比的是意志,比的是精神。

(一)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足球比赛讲求团队协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足球练习中有意识地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幼儿之间的默契,为其将来参加足球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运球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两两运球,你踢给我,我踢给你;当幼儿掌握控球能力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物,让两人越过障碍物进行运球游戏,使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对足球保持持续不断的兴趣。当幼儿的运球技巧熟练后,可以请两组幼儿分别合作抢一只足球,在小组比赛中激发幼儿的足球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提高幼儿间的合作水平。

(二)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意志品质

足球比赛时间有一定的规定。在日常的足球练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体能,组织一些长跑类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懂得在运动中调节身体,锻炼意志,提高耐力。比如教师每天早晨带孩子们围着操场跑圈,中途不允许停下,让幼儿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三)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互助品质

在足球练习与比赛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遇到突发情况时,最能体现同伴的温情。比如班上一个叫圆圆的孩子在一次脚背运球活动中,脚下不注意,摔倒在地,爬不起来。旁边的远远看见了,急忙跑过去,扶起了圆圆。赶紧跑来的乐乐也嘘寒问暖:“圆圆,怎么摔了?疼吗?我来帮你揉揉吧!”圆圆指了指脚踝,乐乐弯下腰帮着揉,圆圆的眼泪渐渐止住了。不一会儿,大家又一起玩起足球来。

足球游戏中的温情小案例还有许多。对于这些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评价,肯定幼儿互帮互助的行为,让德育之花盛开在这些日常小事中,让大家感到幼儿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四)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抗挫折水平

足球游戏与足球比赛,有竞争,就会有输赢。面对胜利,不要嘲笑他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赢家,面对失败,更要鼓起勇气,扬起战斗的风帆,努力进取。当别人休息时,自己坚持练习,只有在一次次磨合中,队员们的默契才能渐渐养成,只有在压力下,进步才会更大。因此,教师要做幼儿精神的引导者,开导幼儿,让他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化失败为动力,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强大的内心,提高抗挫折水平。

(五)利用足球运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一个班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强弱关系到班级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利用日常教育活动,加强对班级幼儿的思想教育,将集体教育渗透进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之中。比如在足球运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踢足球的技能,开展“小老师”游戏活动,让踢足球优秀的幼儿发挥特长,帮助身边的同伴提高足球技能。教师也可以开展足球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增强幼儿的荣誉意识。当幼儿的足球技能与幼儿之间的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鼓勵幼儿参与班级之间的足球比赛,从运球、进球开始,用竞赛增强幼儿的班级荣誉感。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参赛的幼儿会为了班级荣誉奋勇向前,其他幼儿也会为本班的参赛人员欢呼喝彩。有的孩子还会主动为参赛的队员准备好毛巾、温开水、小椅子等,用自己的力量为参赛人员做好服务。只有全班幼儿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舍小我求大我,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才能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增强。

有时一个小组的比赛可能会因为某一队员的失误导致失败。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思考,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不怨恨,不埋怨,学会宽容与谅解,使得失误的幼儿能重拾信心,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配合队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足球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会在一次次足球活动中得到增强。

总之,在幼儿园足球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创设情景化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控球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足球,想出足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参与足球运动,在玩中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丹丹.幼儿园足球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0(30):58.

作者:吴征宇

幼儿足球教学论文 篇3:

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设计研究

摘 要:為了促进幼儿足球课程发展,解决幼儿在学习足球过程中兴趣不足、缺乏动力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展幼儿足球活动意义进行探究,对幼儿足球课程进行开发设计并提出实施策略,通过将足球课程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结论:1.幼儿时期是对足球认知及发展的关键时期。2.以日常小游戏、主题游戏和足球独有特点为切入点,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幼儿园教学条件进行足球课程游戏化设计。3.课程以区域游戏自主化、与日常锻炼相融合、足球游戏中展现自我及亲子共同参与等来实行。

关键词:幼儿;足球;游戏化课程;课程设计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20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足球的发展,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深化改革会议中提出:“振兴足球事业从娃娃抓起”[1],为足球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幼儿足球发展日趋火热,但对于幼儿足球课程还没有完整规范的一套体系,因此,本文以幼儿足球课程与游戏化为重点进行灵感设计和具体方案实施,以期为幼儿足球的发展和幼儿足球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1 足球游戏化课程的设计理论近年来幼儿足球发展日趋火热,不仅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幼儿对足球活动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推动幼儿足球的持续发展及完善。本研究以 Hidi和Renningger提出的兴趣的四阶段发展模型(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2],幼儿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由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引发的情境兴趣发展到在学习生活中保持稳定的运动兴趣,共经历4个阶段: 情境兴趣的激发、情境兴趣的维持、个体兴趣的萌芽以及个体兴趣的成熟[3]。通过儿童游戏与足球动作要领相结合,在基于足球教学活动基础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课程开发及设计。

2 足球游戏化课程的设计思路设计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时,要抓住儿童敏感期这一特点,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基础,通过日常小游戏、主题类游戏和足球运动所具备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足球运动因为游戏的渗入而变得富有趣味性[4],让其可以成为锻炼儿童相互竞争的足球游戏,让足球运动成为一种更具挑战性、欢乐和团队精神并存的游戏形式。

2.1 足球游戏设计灵感

2.1.1 源于日常儿童游戏中可与足球相结合的游戏成分将幼儿喜欢的日常游戏因素通过重新编制加入到足球运动中,改编成与足球相结合的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5]。如选择儿童经常玩的游戏“穿越火线”,然后在不改变原先游戏内容的前提下加入射门、运球元素,让孩子带球通过两个标志碟组成的简易门,通过所有的简易门后以传球的方式将球传入球门, 也可用射门的方式去撞击对手的球, 既让游戏变得有趣又可以让孩子热情参与,起到强健体格、磨练心智的作用。

2.1.2 源于主题游戏中可与足球动作要领相结合的练习项目通过设计、组织主题游戏活动,将与之相关的足球元素融入并渗透,使得主题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首先应找到能与足球因素相关联的主题游戏,并将其中的游戏内容、所需器材设施以及活动方式替换成与足球有关的因素,通过主题游戏与足球的二次结合,激发孩子们参与主题游戏的兴趣。提高孩子们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6]。

2.1.3 在基于足球教学活动基础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课程开发及设计应深入了解足球相关知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开展幼儿足球教学活动的资料,通过学习借鉴,结合幼儿自身特点进行改进和开展,使得幼儿足球课程设计更加有趣和科学,在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足球活动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2.2 足球游戏设计特点

2.2.1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其独特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在进行幼儿足球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趣味性,还要考虑课程设计的竞争性、合作性、挑战性和愉悦性。根据以上特性,可将幼儿足球课程分为锻炼类项目、表演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锻炼类足球活动主要是以提高幼儿良好体质,培养愉悦情绪、促进身体协调能力为目标,将足球动作和幼儿动作结合起来,使足球游戏成为幼儿喜欢参与且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更好地促进养成锻炼习惯。表演类项目是基于幼儿自愿参加并展示自己的娱乐活动,例如足球健身操、足球技能表演赛、足球区域化活动等,其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趣味性娱乐活动,给幼儿展现自我个性创造平台[7]。竞赛类项目是通过组织团体合作赛、个人竞技赛和对抗赛等,让孩子在比赛中感受竞争的刺激,培养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抗挫能力,不论是胜利或者失败,幼儿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2.2.2 结合幼儿园自身教学资源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设计要根据各个幼儿园自身的教学条件,例如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校园文化氛围等。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特色化,结合校园本身的环境条件和教学优势,同时将地方特色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举办足球活动趣味赛、张贴足球知识海报、添加足球装饰物品等[8],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让足球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3 足球游戏化课程的设计实施

3.1 划分区域,足球游戏自主化在安全可控的区域内,让幼儿自己选择队友或同伴,通过对环境进行挑选,使幼儿成为足球游戏的主人公,感受足球带来的独特魅力。幼儿园要在室外或者室内设置一个比较广阔、安全的专用运动区域,在区域内放置足球、球门等能引起幼儿注意力及兴趣的道具设施。在参与之前要向幼儿讲解关于足球的相关动作技能和竞赛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探讨,将其改编为简单有趣、适合幼儿参与的足球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玩法和同伴,游戏规则也可通过商量进行调整,目的是让幼儿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区域内自主足球游戏分为竞赛类、合作类、桌游类三种游戏项目,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感受足球不同的游戏魅力,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

3.1.1 竞赛类足球游戏通过将足球运动基本技能和日常体育游戏相结合,使足球因素融入到其中,对游戏内容进行改造设计,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到输赢的感觉。在足球游戏活动中选择相对简单易行的足球技能,例如运球、射门和传接球等改编成足球游戏,幼儿可以自主规定游戏规则和玩法,将足球技能变为好玩有趣的足球游戏。以《森林之王》游戏为例,通过划分游戏区域,设置障碍物等方法,让幼儿体验紧张刺激的多人足球游戏比赛,以感受竞赛带来的欢乐为目标。首先选择一个直径为6m的圆形区域,在区域内放置若干标志桶作为障碍物,幼儿一人一球,在规定区域内避免碰到障碍物,在保护自己的球为前提下,将其他人的球赶出区域外,剩下的最后一人为“森林之王”(出界即算为淘汰)。游戏很好地将足球技能中的运球技术融入到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学习足球技能的兴趣,还能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设置障碍物等规则,加大了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更有利于足球游戏参与兴趣的形成。

3.1.2 合作类足球游戏设计足球游戏时要着重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形成,足球是一个团体性运动项目,需要每个球员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在足球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队友进行合作挑战,在促进幼儿之间交流的同时还能共同体验足球游戏带来的乐趣。以《蚂蚁搬粮食》游戏为例,在游戏开始前,幼儿自主组队,四人一组,首先讲解游戏规则,让他们了解这是一个团队游戏,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球箱里的球就是粮食,粮食数量在5个以内,四个人依次间距5米,通过传接球的方式将粮食从球箱运到另一个球箱里(运完后进行下一球)。通过引导幼儿向指定的方向踢球并能控制脚下的球,培养幼儿的方向感和平衡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参与过程中可以锻炼幼儿的交流能力,在互动的基础上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发展,为幼儿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 桌游类足球游戏将常见的桌面类休闲小游戏加入足球运动元素,并与幼儿一起制定相应的足球游戏规则,让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并能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例如《手背上的足球运动员》游戏,用水粉颜料在幼儿的手背画上足球运动员的样子,准备两个小盒子画成球门的模样,揉一个纸团,让幼儿用手指代替足球运动员的双腿进行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水粉颜料在自己的手背上画出心目中足球运动员的样子,并且可以自由搭配颜色,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足球运动员。因为制作游戏所用的道具简单易操作,幼儿可以同老师一起参与到其中,共同制作游戏所需的道具和材料,既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又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3.2 将足球融入到日常锻炼中为了让幼儿能够喜欢上足球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应每周安排一次足球主题类的游戏活动,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快乐足球的良好氛围。以《小羊快跑》系列游戏为例,首先在户外选择10×10m的运动区域,幼儿们每人一球,在规定区域内自由运球(注意不要撞到其他同伴),当所有人都开始运球时,老师喊出身体的任意一个部位,幼儿们听到口令后立即停止运球,并快速将身体的这个部位与足球接触,既考验幼儿的反应能力,还能锻炼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或是幼儿们依次排成一排,进行绕杆射门游戏,射门以后将球捡回放到足球框内,后一名幼儿要等前一名幼儿将球捡回后再进行绕杆射门游戏,避免进行过程中衔接不当造成受伤。由于幼儿本身灵敏和协调能力正处于发育阶段,而且游戏大都是以脚为主,幼儿在听到口令时需要先经过大脑判断,再通过神经系统将指令下达到躯体各部位,对幼儿思维灵活性和反应灵敏性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当失败或直面竞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也不太理想,而足球游戏是集体性运动项目,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在游戏中磨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其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在足球游戏活动中表现自我学校可通过每年举行一次足球趣味文化节的形式来促进足球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展现自己。足球趣味游戏节的主要内容可以有足球绘画比赛、足球知识竞赛等,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10],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发掘自己的长处,能够有所收获并得到成长。足球绘画比赛是幼儿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绘画作品进行构思,绘画内容可以是宽阔的足球场,也可以是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还可以是心目中最喜欢的足球明星,老师可以将幼儿们的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或者走廊的墙上,让其他同学欣赏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幼儿在掌握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足球基础知识的学习。足球知识竞赛是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足球的相关理论知识,感受足球文化带来的快乐[11]。幼儿们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可以将足球知识竞赛的问题与答案用小卡片制作成足球知识墙,让幼儿在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的足球知识。

3.4 亲子共同参与足球游戏活动

3.4.1 结合年龄特征,设计亲子游戏在设计亲子趣味足球游戏活动时,要结合年龄特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参考其他亲子活动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足球趣味游戏进行设计,制定能让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游戏形式。通过设计如“足球对对碰”“你传我接”等幼儿可与家长共同合作来完成的足球趣味游戏,不仅可以丰富亲子娱乐方式,还能增进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促进关系和谐发展。

3.4.2 开展亲子足球联赛,共同体验快乐足球各班家长可根据个人意愿报名足球比赛活动,幼儿园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分组。亲子足球联赛可以分为家长组、幼儿组和亲子组,家长和幼儿经过幼儿园体育教师的培训,了解掌握亲子足球联赛的规则,再进行亲子足球赛。家长组和幼儿组按照规则进行比赛,亲子组比赛成员每队可以选择三名幼儿和两位家长,通过给家长设置限制,如只能走、不能射门等来增加亲子足球联赛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让家长和幼儿共同进行竞争,感受比赛的刺激和比赛带来的乐趣。

3.4.3 定期开展足球知识亲子竞赛活动通过举办例如“足球知识杯”等一系列足球知识竞赛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接触足球,了解足球相关规则和基础知识。相关足球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既能普及宣传足球理论知识,还可以提升足球参与兴趣,营造良好的足球学习氛围,为以后足球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4 小结

4.1 幼儿时期是对足球认知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儿童敏感期特点,注重兴趣培养,感受快乐足球。

4.2 幼儿足球课程设计应以日常小游戏、主题游戏和足球独有特点为切入点,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幼儿园教学条件进行足球课程游戏化设计。

4.3 幼儿足球课程的实施要以区域游戏自主化、与日常锻炼相融合、足球游戏中展现自我及亲子共同参与等来实行。

参考文献:

[1] 彭瑞.影响校园足球文化发展的因素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71-72.

[2]HIDI S, RENNINGER K A.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6, 41(2): 11-127.

[3]林加彬,柴娇.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编制及常模制定[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05):103-109.

[4]何东亮.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的开发与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0):95-96.

[5]孙君湘.基于游戏的幼儿足球课程开发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7(05):84-87.

[6]罗志远.一组小足球活动游戲[J].教育导刊,1998(S4):3-5.

[7]彭茂发.健康中国背景下足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77-78.

[8]米中原. 河北省初中校园足球开展对校园足球文化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9]郭敏. 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50-51.

[10]郭柳燕.构建校园足球特色的健体活动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32+134.

[11]谭广鑫,胡小明.以共享运动理念促进我国青少儿足球发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02):112-116.

作者:齐雅晖 吴本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企业建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