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地产发展能力分析

2023-04-16

第一篇:万科地产发展能力分析

万科A 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万科基本情况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3年12月31日止,公司总资产105.6亿元,净资产47.01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东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6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二、万科A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2008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 =1.76 2009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 =1.92 2010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205521000000/129651000000=1.59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84,说明与同类公司相比,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比率,万科存在的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少。同时,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比08年大幅度提高,说明万科在09年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但10年呈下降状态,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 2.速动比率 2008年年末速动比率: = = =0.43 2009年年末速动比率: = = =0.59 2010年年末速动比率: = =(205521000000-333000000)/129651000000 =0.56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

08年的平均速动比率为0.57,可见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当。同时,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比08年大有提高,说明万科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10年,速动比率又稍有下降,说明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偿债能力稍变弱。

3、现金比率 2008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19978285900/64553721902=30.95% 2009年的现金比率=(23001900000+740471)/68058279849=33.8% 2010年的现金比率=37816900000/129651000000=29.17% 分析:从数据看,万科的现金比率上升后下降,从08年的30.95上升到09年的33.8,说明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增强,但10年又下降到29.17,说明万科的存货变现能力是制约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 =0.674 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 =0.670 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161051000000/215638000000=0.747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56,万科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万科的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较强,长期的财务风险较低。此外,09年的负债水平比08年略有下降,财务上趋向稳健。10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说明偿债能力变弱。 2.负债权益比 2008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 = =2.07 2009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 = =2.03 2010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 =161051000000/5458620000=2.95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负债权益比为1.10。分析得出的结论与资产负债率得出的结论一致,10年万科的负债权益比大幅度升高,说明企业充分发挥了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3.利息保障倍数 2008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 = =10.62 2009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 = =16.02 2010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 ==24.68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数为3.23倍。可见,万科近两年的利息保障倍数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企业支付利息和履行债务契约的能力强,存在的财务风险较少。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从上可知,已获利息倍数呈上升趋势,万科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 1.流动比率

2008年年末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13456373203.92/64553721902.60 =1.76 2009年年末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30323279449.37/68058279849.28 =1.92 2010年年末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05521000000/129651000000=1.59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84,说明与同类公司相比,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比率,万科存在的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少。同时,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比08年大幅度提高,说明万科在09年的财

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但10年呈下降状态,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 2.速动比率

2008年年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 0.43 2009年年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0.59 2010年年末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5521000000-333000000)/129651000000=0.56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速动比率为0.57,可见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当。同时,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比08年大有提高,说明万科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10年,速动比率又稍有下降,说明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偿债能力稍变弱。

3、现金比率

2008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19978285900/64553721902=30.95% 2009年的现金比率=(23001900000+740471)/68058279849=33.8% 2010年的现金比率=37816900000/129651000000=29.17% 分析:从数据看,万科的现金比率上升后下降,从08年的30.95上升到09年的33.8,说明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增强,但10年又下降到29.17,说明万科的存货变现能力是制约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80418030239.89/119236579721.09 =0.674 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92200042375.32/137608554829.39=0.670

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61051000000/215638000000=0.747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56,万科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万科的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较强,长期的财务风险较低。此外,09年的负债水平比08年略有下降,财务上趋向稳健。10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说明偿债能力变弱。 2.负债权益比

2008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418030239.89/38818549481.20 =2.07 2009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92200042375.32/45408512454.07=2.03 2010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61051000000/5458620000=2.95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负债权益比为1.10。分析得出的结论与资产负债率得出的结论一致,10年万科的负债权益比大幅度升高,说明企业充分发挥了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3.利息保障倍数

2008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0.62 2009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6.02 2010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4.68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数为3.23倍。可见,万科近两年的利息保障倍数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企业支付利息和履行债务契约的能力强,存在的财务风险较少。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从上可知,已获利息倍数呈上升趋势,万科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

第二篇: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对债权人来说,企业要具有充分的偿还能力才能保证其债权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牵制企业经营的管理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去筹集资金,以应付还债,还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或加大临时紧急筹资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A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QR=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1.59 (2010)2009年数据 QR=1.91

行业平均水平2010 1.8220091.94

万科公司在2009年的流动比率为1.91,接近于2比1的水平,但是在2010年其流动比率有所下降,到1.59,远低于2的正常水平,2010年的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压力.根据房地产行业整体情况来看,2009 1.9420101.82,流动比率受经营周期,应收账款额,存货周转率的影响.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是经营周期长,存货周转率低的特点,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受房价攀升的影响,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寒冬期”,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持续恶化,因此导致了行业流动比率呈现恶化的趋势。万科公司的存货自2007年起到2010的存货分别受665亿,859亿,900一和1330亿特别是2010年相对于09年下降明显,已经较大幅幅低于行业水平,因此万科的流动比率较差且呈继续恶化趋势。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test 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CR)=速动资产/流动负债=0.56(2010年) 2009年数据0.59 行业水平 2010 0.59 20090.66

一般来说,在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中,速动比率的一般标准是1:1,从以上

数据计算中,2010年和2009年的速动比率均低于1,并且2010年的情况相比上一年度其速动比率并没有好转..对比整个房地产2010/2009速动比率分别为0.59和 0.66 影响速动比率的因素是存货的变现能力以及存货价值.房地产行业由于主要依靠负债经营,产品开发建设周期大,存货价值大,并且行业近年的销售情况整体不景气,因而导致了房地产行业较低的速动比率。从流动比率分析看出万科公司的存货量持续增加且连续下降的存货周转率,因此万科和整个行业一样数动比率连续下降,基本和整个房地产行业一致,处于较低水平。

(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和与企业有关联的各方面等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74.69%(2010)

2009年资产负债率67.00%

行业水平 2010 70.53%200965.75%2008 63.74%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万科公司资产负债率2009/2010年为 67% 74.69%且继续上升趋势。行业整体水平显示整个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连年上升且处于高水平状态。房地产行业由于高投资。长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决定了这个行业以负债经营为主,通常资产负债率高达65%以上,受行业整体销售情况看整个房地产的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将会继续保持,并且仍会继续提高。从万科的情况看历年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行业水平,与行业的增长情况一致,处于高水平。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指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

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2010年 :19.6232009:13.806

行业平均水平 20109.956200914.167

从以上数据分析,万科公司最近两年的已获利息倍数均大于1,2010为19.623,2009为13.806,为正常范围说明万科公司2010年的已获利息倍数较上一年度有所改善.从行业整体水平来看,已获利息倍数同上述几个指标来看依然呈现出继续恶化的趋势。受到近年来房产市场寒冬期的影响,各企业的销售持续萎缩,获利减少,因此其恶化是房地产行业的趋势.但是万科公司由于在2008年首先降低房价的措施,使得其销售情况在近年来有所好转。从营业利润可以看出,万科公司在2010年的净利润同比上涨了29%以上,获利明显增长,因此万科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增加,并且相对于行业整体较高,显示了万科公司销售情况较好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20102.032009 2.95

行业水平 2010 2.6620092.11

万科的产权比率相对于2009年下降了,相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趋势万科公司的产权比率有好转迹象,这同样由于万科销售情况的良好。行业水平

2010/2009为2.662.11,有升高趋势说明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长期偿债能力恶化。万科的水平同比高于行业水平且好转迹象

总结分析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寒冬期”,并且房地产价格继续处于高位,从2008年自今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其表现在销售的萎缩上。从以上行业分析指标数据来看整个房地产在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出现了恶化的趋势。这不仅受市场因素影响,也受房地产行业的固有因素决定,如整个行业的高投资,投资回收期长,存货量大,存货周转慢,以上情况决定了该行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有恶化趋势。从万科的情况来看,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低于市场,持续恶化,显示了万科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较同行弱。 长期偿债能力方面显示万科的长期偿债能力高于同行。

第三篇: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姓名:顾敏

学号:201100200216

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

专业:土建类摘要:房地产企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受所经营产品和服务特殊性的影响,同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较,房地产企业有以下几方面特征:①经营对象的不可移动性 ②业务形态的服务性③经营活动的资金和人才密集性④经营活动过程的行业限制性。

关键词:市场、开发、资金、人才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有减缓。在政府控制房价、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 土地控制、信贷控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的投资冲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对土地与房屋开发投资的增速也将相应减缓。与此同时,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所导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与消费贷款增速的放缓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施工、竣工速度。因此从整体上看,如果国家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未来2—3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将略有减缓,但估计不会低于20% 市场供求不平衡矛盾将继续存在。近年来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二次购房与投机性购房、控制拆迁规模等。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刺激“热钱”涌入我国,且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未来2-3年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仍将有所提高。

二:企业应该逐步走向民营化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中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其他实业领域投资机会越来越少,而房地产领域相对来说则机会大、获利高,加上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措施,所以吸引了许多在其他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家转向投资房地产。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而迅速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而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深层次原因,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相对缓慢。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应态度鲜明,下定决心,所谓“有进有退”的措辞并不能阻止国企将全面淡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房地产开发行业中的重新“洗牌”将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目前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在市场基础好、发育快的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迅速崛起,“后发而先至”,并逐步从市场的“少壮派”向“实力派”转变。例如,在广州市新近评出的房地产综合实力30强中,民营房企占了近一半,而在前10名中,只有广州城建集团一家房地产国企榜上有名。 三:努力实现法制化正规化

制度化是企业发展规模化,民营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加强企业内外制度的建设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下一步的重点,加入世贸则加速了这一进程。改革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市场规范和企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如果套用国际游戏规则的要求则又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规范,远未能与之“接轨”。一言以蔽之,中国房地产业的各方面仍然显得“乱”,典型的不合理制度如房地产定价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等。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财务制度等的规范化,企业的内部运行和组织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房地产行业管理都将进一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整个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产品和价格为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房地产企业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被市场所接受,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和企业的开发利润。否则,投入开发的大量资金不能及时回收,不但无法实现利润,而且会造成企业运作资金紧难,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市场定位和产品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化的决策要求房地产企业应高度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工作。投资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应投入

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做好充分的案前工作,比如市场调研与分析、项目定位、产品规划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不是将决策建立在经验和直觉的非科学基础之上。科学化的决策还需要程序化的过程,现在不少大型房地产企业都建立了项目投资听证会制度,通过集体讨论和辩论来评估项目,决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在制度建设、市场规范和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的做法和一些不完善的制度需要改革,如房地产定价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等。未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和财务制度等。企业的内部运行和组织建设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管理也都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行业发展追求专业化和品牌化

专业化的管理要求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上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及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和WT0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房地产业逐步进入微利时代,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使开发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投资管理工作,尽早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的投资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既具备房地产运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全面了解房地产市场,又具备财务分析、投资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品牌化是产品差别化的进一步深化。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实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指标的综合体现,是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外部表现。长久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买房子需要全面考虑有关住房的所有因素,而且各因素的权重相差不多,于是只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踩盘”,交易费用很高。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目前靠“概念”吃饭,全面采取“跟随策略”就能“全赢”的局面将被逐步打破,房地产业界将会崛起一批行业精品楼盘和明星企业,它们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已经意识到,未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不应出现象中国家电业那样残酷的价格竞争,那只会导致全行业的生存危机,而是要走品牌竞争之路,具有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才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下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要针对我国的社会环境,以及各方面的特点,既要在级数和管理方面与世界接轨,也要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房地产企业,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建立起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房地产发展状况分析与建议

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综合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决定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化分房,实施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后才开始起步。 从宏观经济上看,长期内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消费结构也会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居民对汽车和住宅这类代表着资产和财富的商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上。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国外经济发展历程也证明,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的贡献是必需的而且是稳定的。同时,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城市人口购买能力不断提高,住房的有效需求增加。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世代的降低、消费观念的转变、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都将逐步影响到住房需求结构,小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使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货币的紧缩使得企业不得不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发企业将比以往更加注重融资能力。在资金压力及金融风险下,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融资渠道,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手段会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由此融资能力所带来的强弱分化将使行业整合进一步展开,各种资源向营运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 保障性住房政策将是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政策。中国房地产将向保障性住房倾斜,保障性住房将成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性的调整过程将主要通过土地、信贷和税收政策逐步调整实现,短期内由于市场供应量有限,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中长期看,结构调整无法避免,行业利润率将回落到合理水平,开发企业也将更多涉足保障性住房开发。

目前中国房地产处于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内由于新政策影响,市场不可避免出现调整。在土地、资金、市场观望的压力之下,行业内部不断调整和变革,市场将会更加规范,远期来看市场拥有稳定的需求。 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的机会在于:以高周转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的传统住宅开发、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办公楼宇的开发、以改造升级和管理提升为核心的存量房开发、以产业、旅游、养生、度假等支撑为核心的新型地产开发、以服务配套为核心的老年服务社区的开发和以直接融资为核心的多元化资本结构的构建

四、若干政策建议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从计划经济转轨进入市场化阶段的,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很深。并且,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刚步入正规化发展阶段,相应的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还远远不能适应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市场上没有很好的信息及融资渠道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因此,尽快制定并调整房地产业的宏观政策,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金融体系以及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的住宅产业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要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政策措施,坚持统一的政策和目标指导,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并坚持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辩证统一。比如在国家税收、政府投资等一些方面,给予房地产市场宏观上的政策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顿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秩序, 确定降低民用商品房的成本和价格。2 )尽快取消对居民现有住房进入市场交易的各种限制,努力活跃民用住房市场。3 )努力推进居民购房的抵押贷款消费,完善居民抵押贷款的法律支持,以保证普通居民能够以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住房,使银行的此项业务得到安全保障。 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要切实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必须建立有效率的住宅金融体系,从观念上、政策上及实践上将房地产融资的重点转移到住房消费上,拓展和利用好政策性住房资金,形成稳定的低成本的住房资金来源。在资金来源上,建立政策性融资、互助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方式;在融资对象上,构建以住房消费融资为重心的融资安排;在融资方式上,建立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核心的

(一)弱化国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常把房地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而大力推动。由于房地产行业占有国民经济中过高的比重,挤压其它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的资源分配、金融支持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房产泡沫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一旦泡沫破灭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为此,各级政府要科学确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传统产业稳定发展,创新型产业加速发展,为过热的房地产业降温,以规避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减少地方政府完全依靠卖地增加财政收入的倾向。

(二)改革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利益链条中脱身

有人大代表和委员提出将地方政府所得土地出让金全部收归中央财政,由中央财政统一调拨使用;改征收土地出让金为征收物业税,物业税成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收入,扭转政府的短期行为,促其提供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完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并履行市场监管职责

政府通过颁布产业发展政策和货币、税收等措施,调节房地产发展的结构和速度,实现供需相对均衡。完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规范住房建设结构比例,增加中、小户型供给量。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行为的监管,建立房地产社会监督机制和法律体系。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减缓被动性需求。搭建楼盘网络交易平台, 接受公众监督,确保房地产销售市场信息对称,遏制炒房行为。

(四)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个人消费信贷规 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有长期的持续正向影响。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在住房消费根据上述的实施背景我们不难看出,今年房地产发展的回落陷入低谷,政策为了刺激当地房地产的消费,活跃楼市,复苏整个楼市,通过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来调控房地产市场。

(备注:优惠政策除了退税购房以外,还应包括推行蓝印印户口、调整契税、已售公房上市等,现我们着重谈退税政策,故另外几项不予讨论,但切不可忽视其他方面的作用) 主要推动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虽然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但因为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增加了其他方面的财政收入(例如:土地开发费用、信贷收入、契税等)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交通业、建筑业等)促进了税务管理的规范,有利于对征税纳税的管理。

增强了公民的纳税意识,使普通消费者关注税收政策、学会税率计算等。

间接地激活二手房市场,催化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步伐,对盘活空置房产、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和国民税收等都有益处。

吸引高收入者和科技人才安居乐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第五篇:分析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

摘要: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物质条件,人的生存必须具备衣、食、住三方面必要的生活资料,住宅的发展水平、功能齐备与否,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深圳是我国培育房地产市场最早的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深圳房地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就目前来说,在深圳 “地产热”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政府、企业及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深圳房地产现状的基础上,仔细探究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对深圳市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深圳房地产趋势分析

一、深圳房地产现状和现状的原因分析

对于深圳而言,2005年的楼市充满玄机,宏观调控并非弱于其它城市,但房价却一路高歌猛进,市场在博弈中行进,喜和忧、快与痛,不同的利益主体感受不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安宁”是深圳房地产的基调,市场在博弈中抉择。

(一)深圳房地产现状分析

纵观2005年深圳市房地产业,价格上涨和供需求比例失衡并存是给人们第一印象,这也是外界对深圳市房地产“不安宁”这一定调的主要原因。

1、价格上涨明显。2005年,深圳商品房价格为7659.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28%。2006年2月9日,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公布了《2005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与2006年展望》,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深圳楼市供求关系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趋于平衡。2005年,深圳楼市在全国一片调控声中逆市飞涨,部分地区楼价甚至一度涨幅高达20%¬¬——30%,迫使政府不得不一再出手调控。在这份权威报告中,全面描述了去年的涨跌变化:从2005年各月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看,住宅价格在1月份同比上升了3.98%,其他各月份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率。但随着国家及深圳稳定房价系列措施的实施,6——9月,房价开始回落,基本保持在同比增长率15%以下的波动。10月份以后,价格持续上升,其中

10、11月同比增长为24.70%和38.62%,由于深圳11月份市场调控措施的及时出台,12月份住房价格开始回落,同比增长19.90%。经过一年的狂涨后,深圳当前商品住宅均价突破了7000元大关;办公楼均价则达到了12490.8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4.71%;商业用房均价为15611.4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63%。

2、房屋供求失衡。新增住房供求比继续缩小,从2003年上半年的0.93,2004年上半年的0.9,迅速缩小为2005年的0.66,供需失衡进一步扩大。同时,有迹象表明,宏观调控的铁锤砸碎了房产投资者在长三角的投资梦,但幸存者似乎又找到了另一个投资乐园——深圳。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指出,正常情况下,批准预售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应当为1.3:1,但资料表明,1——8月份深圳批准预售面积为40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为551万平方米,两者比率仅为0.73:1。供不应求趋势明显。此外,供应结构失衡的矛盾也很突出。

(二)造成深圳房地产现状原因分析

1、从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角度,房产依然是热门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流动的主要方向,相对贫乏的资源无法满足日子增长的住房需求,主要表现在:

①每年两千万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安居的压力。

②生育的高峰期,对买房安定的需求。

③中国城市化建设的热潮、趋势。

④房地产是中国的龙头产业,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可,对房产发展也会认可。

⑤资源匮乏的瓶颈效应。深圳总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95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00多平方公里。2004年深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0多平方公里,所剩建设

用地面积仅200多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紧缺。而近三年来,深圳每年平均出让土地面积在10——12平方公里,按这样的速度,剩余建设用地仅够出让20年。近几年来,深圳每年出让房地产用地在1平方公里上下,每年市场新开发项目约70%以上用地来自存量。随着存量用地的逐步消耗,房地产用地形势严峻。作为房地产开发上游资源的土地供应的严重匮乏是导致2005年深圳房价大幅上涨的基础性因素。

2、从房地产商的角度,大部分发展商承受不住走低的趋势

房地产开发商是房地产业的运营者,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相对成本攀升,银行贷款难度增大,加上宏观调控后房地产业利润收缩,房地产商承受不住走低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成本上涨。房地产批地越来越难,拿地成本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深圳,好不容易拿到稀缺资源,这样对于房地产商而言没理由不炒一把,卖个好价钱。

②土地资源稀缺。就目前而言,深圳的好地已经不多了,好多地都要填湖移山,开发成本增大。

③房地产业利润空间萎缩。经过国家连续十多年的宏观调控,地产行业并不是高利润行业,总体上看没有几个项目盈利的绝对额度很大,并且大部分是负债经营,即房地产商的投资额不大,基本上是依助银行贷款。在利润不高、成本日益增高的情况下,跌价肯定会使发展商承受不起。

④贷款成本增大。在房地产运作中房地产商的投资额不大,基本上是依助银行贷款,房地产商在向银行贷款过程中,银行并不会为难发展商,毕竟是大客户,他如果不好过,银行亏得更大。但是高额的利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商通过银行取得资助途径。

⑤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在深圳,年轻白领在房地产消费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最需要的是面积适中、居住舒适、性价比高、使用成本低的普通住宅。但是,虽然2005年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突破900万平方米,创下历年成交量新高,但是其中豪宅供应面积达132万平方米,接近总供应面积的二成,远远超出正常的市场供应结构比例。大面积豪宅供应过多,价格增长过快,带动整体市场房价快速上扬,普通人置业越来越难。这也从侧面显示了目前深圳楼市中大众精品楼盘的紧缺。

⑥大量闲置土地没有转化为市场有效供应。我国土地资源极度缺乏而需求十分巨大,但在房地产领域却存在着土地大量闲置和巨大浪费的现象。土地购置面积占土地开发面积的比例持续降低,差额逐年增大。问题在于房地产上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处于观望态度,从而也加剧了房产供应的紧张。

3、从客户的角度,深圳的市场在短期内会呈现求大于供的局面

客户是房地产商出售商品的购买者,是房地产业运营流通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外来人口比例增大,个人投资转向房地产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房地产业不安宁的局面。①深圳1200万人口,200多万常住户口,大多数是外来人口,其中可能购房的潜在客户有600万之众。客户面和需求量都是巨大的。

②深圳比邻香港,香港来深圳置业是一个趋势,香港人看好深圳的发展,根据香港的房产发展,深圳的房子肯定会越来越贵,所以不但可以安居,还可以作为投资保值。有这种意向的香港人有100万之众。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港人在深圳置业已经成为深圳外向型楼市的重要支柱。香港经济在金融风暴后一直处于较低迷的状态,银行利息一降再降,而投资房地产是香港一种普遍的投资意识,以为深圳经济发展良好,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率远远大于香港。③近期股市不景气,深圳的中产阶级,除了吃住不愁,手里还有些闲钱,存银行利息又低,企图购房保值。投资市场的不景气,造成“热钱”瞄准了房地产,上海的炒房者已经看准机会,在深圳将房价炒起来了,人民币资产升值对拥有大量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的地产股影响更大,继续推动房地产股的牛市行情。2007年即将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允许将公司持有的经营性房

地产按照市场价格估值记价,刺激了市场对商业地产的价值挖掘和资产重估热情,将房地产股的炒做热情推向高潮。

4、从市场的角度,深圳市场在现阶段,很容易被炒热。

①国家宏观调控实际上对这个市场起了反作用,甚至在深圳有帮助炒作之嫌。②深圳房产市场的信息极度不对称,成交信息不公开,促使消费者交易盲目。③“热钱”让楼市变得紧俏,排队抢房的情景已经造成。

④很多企业变相批地,如物流企业,借市政府辅助物流之际,批地名建物流,实做房产。消费是感性的,市场在同一时期对庞大的消费群宣传房子紧俏,房价不涨,不抢才怪。⑤信息传播的暗示效应。2005年,两项信息的宣布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房价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公安部门宣布深圳总人口达到1200万人,而此前公开的信息是700万人;二是多次政府高规格会议包括年底首次全市规划工作会议,都宣布深圳土地资源匮乏,房地产供地严重不足。政府及其部门的公开宣示具有权威性,这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很大的心理暗示,即房地产供应不足,但需求旺盛。

二、2006年深圳房地产发展趋势展望

深圳关内住宅均价逾万元政府再次调控时机已到。随着调控的持续,房地产开发模式将逐渐改变,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开发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速的放缓,将起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作用。如果今后不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估计2006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与2005年持平。受税收政策限制和拆迁规模控制的影响,投机性需求和被动性需求会继续减少,加之随着前几年开工的商品房逐渐进入完工阶段,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速将有所提高,房地产供求矛盾将有所缓解, 2006年房地产价格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趋向缓和的小幅上升。

(一)房地产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采用的是典型的“香港模式”,即开发商利用大量银行资金买地、建房、卖房,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银行的土地及开发贷款、预收款、银行按揭贷款、施工企业垫款,而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甚低。经过政策调整后,土地使用趋于透明,但是资金的制约日益明显。近几年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实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先是清理工程拖欠款,接着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个人房贷利率及按揭成数提高,继之“招拍挂”后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的限期缴清,直到最近人民银行建议取消期房销售,资金成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旧的融资渠道受阻、资金链日益趋紧。在这种形势下,房地产业正由土地运营向金融运营转变,而房地产更加依赖于银行信贷外的其他金融创新产品,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将转变为多元化融资模式。

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活动空前活跃。据有关调查统计,2004年,房地产基金投向房地产资金超过7亿美元,2005年,房地产基金投向房地产资金将达到28亿美元;2004年,全国30家信托投资公司共计发行了约83个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金额约122亿元,2005年,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将达到220亿元。可以看出,随着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企业融资更加依赖于银行信贷外的其他金融创新产品。同时,海外地产基金也纷纷进入中国迅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像摩根士丹利、SUN-REF盛阳地产基金、ING地产、美林投资银行等著名国际地产基金采取多种渠道陆续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拓宽了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房地产投资增速趋稳,供给量有所增加

就全国而言,基于2005年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整体上已收成效,来年再次出台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比较大的是一些金融、产业政策的出台会顺势影响到房地产业。在深圳,基于2005年市场发生逆转,调控政策并未收到实质性成效,因

此继续出台调控政策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看政策的针对性、力度和成效。目前已明确的政策有增加土地供应等。从短期看,深圳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可以预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继续显现,2006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将继续回落。一方面,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惯性作用下,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速将继续放缓,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施工速度,发挥抑制投资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海外资金和民间资金将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资金偏紧状况将有所改善。同时,国家将强化扩大居民消费政策,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将继续鼓励对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建设,因而,普通住房的投资增加将成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房地产行业产品生产周期长的特点,房地产市场供给表现出很强的惯性。由于2005年国家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使房地产供求形势发生了变化,价格预期改变,加之房屋建设周期不能拖的过长,房地产开发商为降低投资风险,将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已开工项目按时竣工。

(三)非理性需求继续减少,自住性需求将逐渐回暖

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投机性需求将会继续受到抑制。同时,深圳关内改造与拆迁规模受到控制,由此产生的被动性需求也会有所下降。但在汇率调整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一些国际热钱仍会对深圳房地产市场投资感兴趣,因此,外资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仍然存在。 由于房地产调控效果逐步明朗,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开始恢复正常,观望心态正缓慢转变。2006年自住性需求将逐渐回暖。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居民消费重点会转向住、行等方面。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将较大幅度地提高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增加住房消费的总量。其次,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同时,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还吸引了大量经济、技术、科技人才,将形成巨大的住房需求。

(四)房地产价格涨幅将趋向缓和

2005年以来,出台的系列调控措施,其政策效果将在今年继续显现,房地产价格仍会上涨。但总体分析,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根据上述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判断,2006年商品房供给量将有所增加,自住性需求逐渐回暖,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 2006年深圳房价将继续上扬,预计上半年房价涨幅较大,下半年将放缓。关内外的房价差距将缩小。价格拐点可能出现在明年底或后年上半年。

三、完善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要使房地产既成为深圳经济的火车头,同时又避免出现投资和房价过快上涨给深圳经济带来的风险,就必须进行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为中心的综合治理。现在的房地产形势距离房地产市场“规模基本适度、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还有明显的差距,要坚定不移的保持现有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下,防止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和价格增长出现反弹。同时,加快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加快房地产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起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节地、节能建筑

1、大力发展节地建筑。一方面要加大房地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和利用存量土地,不仅要征收超过合同约定开发期一定时期土地的闲置费或无偿收回使用权,还要探讨建立土地闲置超过一定规模和期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小户型低房价住房,保证大多数居民能够买得起房屋,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2、大力发展节能建筑。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首先,需要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市场。其次,改革供能方式,实行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第三,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

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自住性购房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住房消费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最大的热点,也是构成本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最重要的源头性需求。保护好居民住房消费热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延长经济景气周期的关键之一。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需要进一步明确对消费性购房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的区别对待政策,继续保持对居民自住的消费性购房的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投资和投机性购房交易行为的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税收。在银行信贷支持上,对于自住需求来说,银行信贷要继续给予支持;对于投资和投机需求,一般不应给予按揭贷款,应该按照商业抵押贷款操作,执行一般商业贷款利率,同时控制贷款年限,降低贷款成数。在税收政策上,对消费性需求,尤其是中小户型和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给予享受新房交易契税的减免,而对于大面积、大户型或高档商品房的消费,实行较高税负。为了加强对投机购房的税收征管,税务部门应加强与房管登记部门的信息沟通,对购买两套以上住房的个人和家庭不再给予税收优惠措施。

(三)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完善住房梯级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住房保障政策主要是针对最低收入、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的家庭,因此,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

在廉租房供给上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廉租房来解决其居住问题。一定程度上深圳可以借鉴香港模式来发展廉租房的供给。在香港,最低收入者首先是通过租住公屋(相当于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收入提高后,再购买居屋(相当于经济适用房)。这样高低搭配的梯级住房保障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在经济适用房供给上深圳市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模式与经验,与其他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开发模式不同,深圳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权一直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根据掌握的低保家庭的情况,为此,在每一个经济适用房的小区里安排一部分廉租屋,提供给低保家庭。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廉租屋的房源,而且可以避免出现低收入人群聚居形成的贫民区现象。

(四)加快关内外一体化进程

就深圳市房地产业开发的规划来看,加快关内外一体化进程是发展深圳房地产也的关键环节,为此,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治安,打造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有机体,满足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虽然目前出关置业已成大趋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关内关外的差距还比较大,政府应该在改善交通、设施、治安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尽快实现关内外的一体化,减少对关内居住存在依赖心理的置业者,让更多的中产阶级出关置业。

(五)选择恰当时机开征物业税

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重税,短期内可以起到抑制投机需求的效果,但长远来看不利于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发展。改善供给不仅仅要依赖一级市场,还要激活二级市场,充分利用存量房资源。我国房地产税收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开发环节和交易环节,在保有环节税负偏轻,不利于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住房需求。物业税又称为不动产税,作为一种财产占有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值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也就是将现行购房者在购买阶段一次性交纳的房地产税费,转化为在房产保有阶段按年缴交。为了在增加投机成本、抑制投机的同时,尽可能减低普通消费者的居住支出,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购买第一套自住房时免征物业税或实行极低的税率,对二套住房以上的所有者征收超额累进的物业税。

(六)采用“精明增长”模式实现房地产结构优化

2005年末,深圳政府公布《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并向公众咨询意见。《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指出:未来25年,深圳将基本遵循“从高速成长期,逐步进入高效成熟期,进而走向精明增长”的渐进式转型三部曲;近期以高速发展模式为主导,中期以高效成长模式为主导,远期以精明增长模式为主导;远期逐步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寻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和谐发展,走向“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首先出现在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并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美国三分之二的州选择了“精明增长”。“精明增长”是一种紧凑、集中、高效的发展模式,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和目前国内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同样也有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房地产问题。深圳经过25年的发展,城市建设正处于重要转折期,而房地产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尤显突出,这在2005年集中显现。要解决房地产的突出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尽快实施“精明增长”,将是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廖俊平,谭颖.房产新政下的深圳房地产市场[J].房地产市场,2005,(7).

[2]王锋.200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Z].

[3]深圳房地产供求失衡 5700万,能解楼市之渴?[N]http://cn.realestate.yahoo.com.

[4]深圳楼市逆市飞扬探秘:五大原因支撑房价暴涨[N].http://news.sh.soufun.com.

[5]深圳地产:“鸡、犬”不宁[N].http://.

[6]饶高营,.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06,(03).

[7]海平.掰开揉碎“烫手的山芋”[J].数据,2005,(08).

[8]杨荣良.建立和培育房地产市场的思考[J].改革,1991,(04).

[9]沈悦.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势的判断与政策建议[J].中国房地信息,2005,(07).

[10]杨韬,邹高禄.论房价过高的危害[J].决策咨询通讯,2005,(01).

[11]曹洪.对房地产价格评价指标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5,(08).

[12]景学成.利率、汇率政策牵动房地产价格[J].现代商业银行,2005,(09).

[13]徐济东,叶春明.初探上海房地产价格调控[J].上海企业,2005,(08).

[14]朱延福等.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

[15]严华清.西方房地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张元端.中国房地产业指南[M]. 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1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流管理案例心得体会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