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14

安全工程专业参考文献

[1]高小迪,景然,孙世梅,刘辉.专创融合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建筑,2022,(09):81-82.

[2]付净,刘虹,刘辉,王泽恒,胡文强.新工科引领下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04):37-42.

[3]严灼,刘健,秦汝祥,彭伟.“双一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索[J].安全,2022,(03):51-55.

[4]谭朝阳,方静,薛伟,邬长城,白文帅.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02):10-15.

[5]李绪萍.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22,(01):101-103+107.

[6]付净,刘虹,刘辉,王泽恒,胡文强.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12):12-15.

[7]崔晓红,赵江平,李华,钟兴润.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砖瓦,2021,(12):163-164.

[8]聂子淇,陈善乐,杨付领.基于OBE理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J].大学,2021,(39):119-121.

[9]王洁,崔贡酉生,张洪杰,陆凯华.新工科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0):30-31.

[10]代长青,肖峻峰.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29):165-166.

[11]付净,刘虹,刘辉,王泽恒,胡文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职业资格制度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08):9-14.

[12]徐锋,朱丽华,沈斌,王洪粱.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05):45-51.

[13]刘音,程卫民,李威君,刘震.一流“学科+专业”下安全工程多元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05):64-69.

[14]宋守信,傅贵,刘剑,钱新明,钮英建,陈明利.安全工程专业认证双标衔接模式构建与实践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05):1-6.

[15]周福宝.煤炭行业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煤炭,2021,(04):1-7.

[16]徐锋,朱丽华,刘新蕾,沈斌,张保勇,杨凤娟.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内涵及培养对策分析[J].经济师,2021,(03):169-170+172.

[17]周德红,李文.基于OBE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01):106-110.

[18]樊运晓,梁利军,云霞皓月.国际安全专业人员角色与职能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教育借鉴研究[J].安全,2020,(11):35-40.

[19]张浩,唐刚,刘秀玉,黄新杰.基于服务安徽经济发展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75-76.

[20]易灿南,胡鸿,易玉枚,李广利,皮子坤.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安全,2020,(10):46-52.

安全工程专业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冯阵东,史淑珍,魏国营,钟福平.安全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229-230.

[22]樊运晓,梁利军,云霞皓月.国际OSH专业资格认证视角下的我国大学教育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05):141-146.

[23]闫伟,金佩剑,刘辉,孙世梅,张智超,付会龙,赵莉.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模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112-113.

[24]金佩剑,闫伟,孙世梅,刘辉,张智超,付会龙.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363-364.

[25]王建豪,咸化彩,陈颖.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安全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J].安全,2020,(08):57-61.

[26]吕辰,夏新兴,刘辉,徐晓萌,金侃.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45):28-31.

[27]易玉枚,董子文,易灿南,黄宏格.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03):153-156.

[28]勾红英,吴玫,鲁昆仑,邓寅,王媛媛.以化工为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19.

[29]佟亮亮,胡文强,王泽恒,刘辉.以第二课堂为依托的安全工程专业CAD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04):35-38.

[30]云霞皓月,樊运晓.基于NEBOSH认证的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健康类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02):98-103.

[31]宋大钊,李振雷,邱黎明.安全工程专业实习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以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习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21):64-66.

[32]刘惠平,刘章蕊,孔胜利,朱鹏,张小良.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探索——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03):152-154.

[33]杨丽华,丁春霞,魏祥东,廖婵娟,苏龙.浅淡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0,(06):45-47.

[34]付净,闫广平,刘虹,刘辉,王泽恒,胡文强,程慧慧,鲁双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践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02):23-28.

[35]路玥.加强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01):191.

[36]阳富强.安全工程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01):208-211.

[37]蔡守宇,侯玉亮,荣彦,张兰.面向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A4):77-78+105.

[38]杨丹,陈劲,周克清.7S管理在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11-12.

[39]高玉坤,刘晓涵,黄志安,张英华,王辉.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33-134.

[40]宗妍,沈志远.民本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才智,2019,(32):222.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张英华,张益,金龙哲,高玉坤,黄志安.新工科和按专业招生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改造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135-136.

[42]阳富强,郑琪,陈伯辉,黄萍,段在鹏,王金贵.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9,(05):4-9.

[43]胡鸿,易灿南,廖可兵,刘美英,滕广平,耿伟乐.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J].高教学刊,2019,(20):71-73.

[44]勾红英,吴玫,鲁昆仑,邓寅,王媛媛.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85):186-187.

[45]佀庆民,王延霞,牛林清,关宏艳,张黎.面向民航的新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大学教育,2019,(10):161-163.

[46]张爱然,姚有利,彭英健.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04):161-164+176.

[47]崔永鸿,王文和.应用技术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实证研究[J].安全,2019,(06):60-64.

[48]李诚玉,张丽丽.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3):98-99.

[49]吴立荣,程卫民.安全工程专业课程链群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96-97.

[50]穆彦君,陈友智,李舒泓,周航,阮禹霖.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工程学课程建设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9,(06):55.

[51]蒋复量,雷林,谢超,罗润,洪昌寿,汪弘,郭倩,徐守龙.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8):98-100.

[52]丁厚成,林晓飞.工程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9-61.

[53]刘爱群,董子文,张建,李广利,罗陈.基于CDIO-OBE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和途经[J].智库时代,2019,(06):288-289.

[54]高玉坤,马珍珍,黄志安,张英华,王辉.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与课程教学的互动相长模式实践探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01):111-114+140.

[55]蒋复量,王淑云,余修武,冯胜洋,雷林,杨蓉,雷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高教学刊,2019,(02):78-80.

[56]蒋复量,余修武,雷林,雷波,李向阳,王淑云,康虔,彭怀德.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9,(01):97-98.

[57]高杰,陈辉.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宁夏理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24):164.

[58]杨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4):108-109.

[59]李超.新工科视阈下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8,(06):18-21+62.

[60]游波,施式亮,刘何清,李润求.安全工程专业的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8,(31):18-19.

[61]梁天水,李润婉,赵军,钟委.面向专业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分类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140-141.

[62]张青松,杜珺,吴煜,张秀艳,周晓猛,罗星娜.“新工科”理念下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改革研究[A].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34.

[63]郭尹亮,林秀丽,徐晓虎,常德强,张培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的实践[A].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175.

[64]刘鹏刚,何湛,徐志胜,杨宏刚.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A].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178.

[65]徐刚,金洪伟,张京兆.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考核方法改革研究[A].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18.

[66]肖敏敏,王彩虹.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土木工程方向)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41):11-12+17.

[67]肖峻峰,卢平,余陶.建筑类高校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8,(04):141-143.

[68]刘新,李丽,关忠慧.安全工程专业的初步建设与发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96-98.

[69]佟瑞鹏.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03):1-6.

[70]张丽丽.试析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2):118.

[71]王维维,张迎新,康宇,韩永辉,宋佳.基于行业形势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03):37-39.

[72]刘晋,石晨飞,庞峥.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体系调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22-124.

[73]杨克,邵辉.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205-206.

[74]樊运晓,高远,裴晶晶.由欧洲高校安全学科发展看安全工程专业属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12):128-133.

[75]牛美玲.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83-84.

[76]范小花,任凌燕,刘洪,邹碧海.应用型教育转型中安全工程专业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7,(14):128-130+133.

[77]李润求,施式亮,李石林,牛会永.专业认证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6):41-44.

[78]易灿南,胡鸿,廖可兵,张佐钊,左华丽.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126-127.

[79]陈芳,郭娜.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J].劳动保障世界,2017,(09):15.

[80]史俊伟,陈章良,董羽,刘刚,李立峰,孙玉峰,李贵炳.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02):53-56.

[81]高玉坤,伯玉兰,黄志安,张英华.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培养计划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7,(01):165-168.

[82]黄婷,林其彪,段在鹏.应用型本科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J].海峡科学,2017,(02):80-82.

[83]刘伟,杨小彬.安全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的内容设置及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154-155.

[84]李祥春,孟洋洋,孙祚.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05):133-138.

[85]高玉坤,刘芳喆,黄志安,张英华.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78-79.

[86]杨威.行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55-56+67.

[87]贾真真,施式亮,周利华,李石林.特色专业建设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20-221.

[88]王彦富,孙小斐,李玉莲,秦桃,刘帅.基于翻转课堂的安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安全,2016,(07):64-67.

[89]魏连江,唐俊,方宗武.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41-43.

[90]王海龙,牟奇建,郭正超,郭远臣,程龙飞.地方本科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77.

[91]王晓霞,陆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大学教育,2016,(05):148-149.

[92]王晓霞,陆强.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6,(02):77-79+109.

[93]蒋复量,叶勇军,雷林,李向阳,杨蓉.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02-104.

[94]任玉辉,王文才.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88-89.

[95]任森,王文才,任玉辉,杨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40-41.

[96]李冉娇,刘英炎,张静,邓贞贞,成盈盈.假期兼职对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影响——以到深圳某电子厂打工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239.

[97]付江伟,王冰,刘琦.关于加强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03):32-36.

[98]邵辉,陈群,徐守坤,陈海群,张凤娥,单雪影.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估——基于跟进式教育理念的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14-117.

[99]苏龙,罗琳,魏祥东,蒋娇莲,卢丽丽,廖婵娟.农业院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探索和实践[J].广州化工,2015,(07):191-192+218.

[100]刘龙飞,杨乃鹏,王百军,石建东.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时刊,2015,(02):52-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生心罚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初中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