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3-03-01

第一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白竹小学

一、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教有计划、学有教材、讲有教师、课有保证。

二、开设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有关课题培训活动,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

五、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心理测验培训,掌握科学测试方法,购置心理测试软件,运用网络测试心理。

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心理疏导,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心理保健和良好行为训练等。

第二,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帮助信箱,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

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使班会内容更加充实,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第四,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如在语文、政治、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有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掘并恰当运用。

第五,对家庭教育进行心理保健知识的指导,如向家长介绍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日,定期向家长开放,帮助家长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子女。

第六,利用学校宣传条件进行多种方式的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如专题讲座、广播、墙报、黑板报等,要充分运用这些教育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

第三篇:如何科学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从目前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误区。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急切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正确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一些中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和规律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误区,这是当前推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的主要障碍。

1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就学生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诚然,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确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诊疗,前者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后者只是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纠正。其次,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挑战,一些“好”学生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好”掩盖了其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一面,以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甚至因为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弱。所以,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每一颗心灵都需要教育的阳光和雨露。

(2)就教师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属于德育工作,只是班主任和政教人员、团队工作者的任务。其实,正是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才会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为是班主任和政教、团队工作者的任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担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去寻找科学的途径,并尊重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建立理解、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3)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诚然,设置心理课程可以使时间、阵地有保证,开展咨询可以使个别学生可能得到一些帮助,进行心理测试或许能调查到一些数据。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同时注重知识传授和日常生活的渗透。其次,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师资的数量、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行同虚设、或事倍功半;而且心理咨询仅仅面向个别学生,它只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更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育,注重预防。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为加强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学校首先必须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要具体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和年级组等各部门要积极配合;领导组之下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指导班主任和老师开展各项具体工作。领导组每学期要定期听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汇报,掌握工作动态,研究制定对策。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以此为主阵地,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同时校长室以校长信箱、电子邮箱为平台,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处以“青春热线”信箱、回音壁、校园广播“心灵驿站”为载体,负责学生的思想疏导、心理?o导、健康指导和活动渗透;教导处以课堂为主渠道,负责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和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受学校人事编制、岗位聘用等客观因素影响,加上中考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带来的升学压力,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不专业,课时没有保证,许多学校也一直是由任课教师在业余时间开展此项工作。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一方面要与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公开招聘高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担任专职心理教师。二要加强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让班主任和老师通过学习交流,掌握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

(4)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①学科渗透。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心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提高素质,发挥潜能。更重要的是所有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这样,形成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品格修养、生活体验和自我调适的学科渗透全覆盖模式。②沟通交流。校长信箱、邮箱的设立,教代会的召开,校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多种形式,既广开言路,又排忧解难,有利于广大师生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青春热线”信箱、回音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不适、矛盾和困惑;校园广播“心灵驿站”、校园网及黑板报等加强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与宣传;家长课堂重在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③活动体验。通过组织“师生励志远足”活动,“学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艺术节”“朗诵会”“演讲赛”等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参加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④个案咨询。心理健康指导小组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值班,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学生来访,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交谈、倾听为主,让学生在咨询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第四篇: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市****实验小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发育和发展的加快、社会阅历的扩展、环境与思维方式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排解,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影响学生终身发展与生活幸福的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思想最典型的体现,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任务。为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下简称“心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回首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历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设立专门的领导班子,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全校师生。尤其是学校党政领导形成认识。我校党政领导一致认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领导我

校心育工作,认真制订心育计划,抓好落实实施过程,保证了心育工件的顺利进行。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咨询机构、宣传工作等方面得到了落实。

二、培养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展心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它要求从事的教师除了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之外,还必须要勤于钻研,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胜任工作,而不至于产生负作用。我校在心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与培训下,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加深对心育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为了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学校同时把专业人员培训列入教师培训的议程中,派老师加相关的培训,学校图书馆添购有关心理学专业的书籍、录相带、光盘、报刊杂志,为老师们自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条件。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加强理论探讨,探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经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学校各处室相互配合,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各育、各科教学都可以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使各育、各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真正提高各育、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我校把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列入学生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服从集体意志,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自制、坚强、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探讨学校心育模式。此外,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注意抓住学生个人和集体中带有倾向性的关键问题,引导他们正视社会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与别人。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由点到线到面,全方位创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心理环境,创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及学风,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开展普及宣传教育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1、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学生集会、学生家长会、宣传橱窗、印发学习资料、播放录相等形式,广泛开展普及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每次学生集会,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在各年段召开的家长会上,引导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教氛围,重视培养子女的良好心理品质。各年段各班级适当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期,出专期班板,扩大影响。正是通过各种宣传活动,使全校师生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开设心理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近几年里,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咨询”、“如何消除考试焦虑”“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认识自我——青春期的知识讲座”等多次讲座。为教师则开设“保持健康情绪,轻松教学”的讲座,指导我校师生进行合理的、必要的心理调节,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开设相关的心理团体辅导课,如“学习心理趣谈”“心理漫谈”“心理自助与心理互助” “心理平衡法”“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个性心理”等,进行团体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进行个别学生心理辅导 学校在加强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教育不是笼统的,同样的,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学校同样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我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鼓励学生勇敢地踏入咨询室咨询,在老师的疏导下,有效地消除、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努力下,有效地帮助了来询学生消除或缓解了各式各类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困惑。

六、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在实施心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息息相关,因此,我校建立了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利于子女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校配合,引导学生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育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也不是短期的工作,尽管在现阶段,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远远不够,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

第五篇: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 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编辑。

【关键词】辅导员 如何开展 心理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 政治 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 经济 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 发展 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 心理独立感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逐步从依赖状态向独立状态过渡,从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顺利地度过第一关。

1.2 交友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纳、被人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接受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宠爱,很少关心别人,来到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吃力,迫切希望结交到可以对话交流的伙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于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会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因此,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教会他们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3 学习方法指导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转变期,从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原来的学习主要以 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为主,而在大学里则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各种知识之间相互交错,知识面不限于教材范围,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与以前的应试教育相比,方法灵活、多样、自主、广泛,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才能完成学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对大学生在学习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

1.4 恋爱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正当性。通过对我院200名高职大学生性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对异性有交往需求的占总人数94.6%;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有93%的同学持赞同观点。因此,辅导员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慎重对待自己的性行为,而不是断然禁止。 1.5 人生定向的需求

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这一切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如同谜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人生定向彷徨、无奈。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他们中去,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角色的转换,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使人生定向更加准确。

2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异常心理,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成长如何将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关系他们将来是否幸福。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做心理医生,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及时给予干预,方能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

同时,作为辅导员应该懂得:不同的学生因其年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面临危机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但也会有一些 规律 性表现和特征。如,近期在学校言行和情绪表现有些异常;近期家庭或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部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因缺少亲情而心理异常;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无力解决;在心理测试中处于异常者。对于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辅导员应把他们作为关注的重点,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 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情况;及时疏导或转介,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交往多,对大学生的禀赋、兴趣、情感、个性等了解的比较深刻。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除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外,还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 理学 上叫做首因效应。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学生踏人大学校门,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因此,在新生进校的那一刻起,辅导员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2)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4)以身作则。心态平和,言传身教,这些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 3.2 学生心理,因人而易,对症下药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坚强自信,宽容、豁达;有的自卑;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进行性格、行为分类,区别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按道理讲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们在家里是宠儿、社会的娇子。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也会有烦恼和压力。例如,现在读大学费用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经济压力比较大;现行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自主择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格式下一篇:开业宣传单广告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