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与手术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对比

2023-02-22

慢性鼻-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耳鼻喉疾病, 发病率高。有研究称, 儿童感冒者中5%~13%的并发鼻窦炎[1]。鼻窦炎迁延不愈便可发展为慢性鼻-鼻窦炎。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在6~15岁之间, 平均 (8.9±2.5) 岁。其中, 男孩29例, 女孩27例。患儿病程在5个月~4年之间, 平均 (2.2±1.0) 年。所有患儿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慢性咳嗽、鼻腔异味和头痛等临床症状。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中关于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进行划分, 其中I型1期5例, I型2期7例, I型3期2例;II型1期7例, II型2期15例, II型3期3例;III型17例。

1.2 研究分组

将56例患儿根据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 其中药物治疗组34例, 手术药物联合组22例 (患儿均有明显的鼻息肉和结构异常) 。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2组具有基线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 (青霉素或二代头孢类) 治疗3d后改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同时, 给予患儿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 用盐水喷鼻, 每日1次。并给予患儿相应的黏液促排剂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麻, 术前药物治疗同药物治疗组。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由前向后进行手术。在鼻窦镜的直视下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钩突切除, 对于有鼻息肉者先除去鼻息肉。术中采用棉片止血。术后用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术腔。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 以防止感染发生。术后1~2d取出填塞物。后继续用抗菌素、促排剂等治疗1个月, 并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清除囊泡。

1.4 疗效评价

对2组患儿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是疗效评估、鼻内镜评估和鼻窦CT评估[2]。

(1) 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ES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分为I型、II型和III型的治愈、好转和无效, 本研究将治愈和好转合称为总有效; (2) 对患儿治疗后6个月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评估, 检查左右息肉, 鼻腔囊泡、水肿和鼻漏情况。其中, 0为无, 1为轻度, 2为严重; (3) 对患儿治疗后1年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窦CT评估, 检查左右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等部位。其中, 0为无, 1为轻度, 2为严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x-±s) 进行描述, 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 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显著性检验水平确定为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手术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95.5%, 其中I型为22.7%, II型为50.0%, III型为22.7%;药物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2.4%, 其中I型为23.5%, II型为35.3%, III型为23.5%。对2组总的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2.10, P=0.148>0.05。对2组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0.598, P=0.439;2组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1.71, P=0.191;2组I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0.243, P=0.622。

2.2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2。可见, 2组治疗半年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2组症状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 t=1.77, P=0.083>0.05。可见, 2种治疗方法治疗半年后症状平均得分没有差异。

2.3 对2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手术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 (2.10±1.13) 分, 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 (3.45±1.76) 分。对2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t=3.19, P=0.002<0.05。可见, 手术组治疗后鼻窦CT评分优于药物组。

3 讨论

儿童鼻-鼻窦炎是儿科常见的耳鼻喉疾病, 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 因此, 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药物治疗。

有研究[3]指出, 儿童的鼻腔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 表现为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较为狭窄, 若发生炎症则容易造成鼻腔形成通气和引流受阻, 患儿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反应大于成人。通常适当的药物治疗对儿童具有迅速有效的疗效。有文献[4]指出, 手术方法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远远小于成人患者, 此外儿童鼻窦手术的危险性较大。

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2组比较总的治愈好转率和I、II、III型的治愈好转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3个月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以及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I型) 药物组治疗3个月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

可见,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 (II、III型) 的手术治疗效果总体而言优于药物治疗,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但由于儿童手术较为敏感, 而药物治疗效果仅稍差于手术治疗效果, 所以建议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要慎用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和手术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2例手术和34例药物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2组的疗效、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评分。结果 2组治愈好转率、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I型慢性鼻窦炎, 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结论 对于Ⅰ型慢性鼻-鼻窦炎, 药物治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对于Ⅱ、Ⅲ型慢性鼻-鼻窦炎, 手术治疗好于药物治疗, 但患儿对手术敏感, 建议慎用手术治疗。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手术

参考文献

[1] Aitken M, Taylor JA.Prevalence of clinical sinusitis in young chil-dren followed up by primary care pediatrician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998, 152:244~248.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8年, 南昌)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1) :6~7.

[3] 周本忠, 王胜国, 李龙巧, 等.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在保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0, 16 (1) :31~35.

[4] Lee JY, Lee SW.Influence of age on the surgical outcome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J].Laryngoscope, 2007, 117:1084~1089.

[5] 周本忠, 王胜国, 李龙巧, 等.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 (5) :213~2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实现高中课堂公平的策略下一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