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2023-02-25

近年来介入治疗广泛开展, 部分脾栓塞术已被认为是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我们对62例乙肝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用脾部分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62例, 男54例, 女8例, 年龄34~65岁, 平均58.6岁。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于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血清HBsAg和HBVDNA均阳性。患者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个月内未接受免疫调节剂和其他抗病毒及升血细胞药物治疗。

1.2 方法

(1) 患者常规给予护肝及支持治疗, 并口服阿德福韦酯 (商品名:名正, 10/片) 10/d。

(2) 脾部分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皮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超选择导管插入脾动脉近脾端, 再造影。将灭菌消毒的明胶海绵剪成1mm×1mm×1mm大小颗粒, 加庆大霉素16万与15~20mL造影剂混合, 根据脾脏的大小和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将栓塞面积控制在60%~70%之间,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小剂量激素。

1.3 观察指标

(1) 术后1、4、12周检查血常规检、肝功能和HBV-DNA定量。 (2) 超声检查:术后每1~3个月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 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脾动脉栓塞1、4、12后周肝功能改善 (表1) 。

2.2

脾动脉栓塞1、4、12周后外周血细胞上升 (表2) 。

2.3

脾动脉栓塞4、12周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变小 (表3) 。

2.4 HBV-DNA定量下降

本组62例中, 有52例分别从治疗前1.25×107、5.45×106、7.56×104拷贝/mL, 12周后下降到5.26×105、3.18×104、4.73×103拷贝/mL。

2.5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4例术后脾区不同程度疼痛、恶心、呕吐、发热, 持续3~14d, 症状消失;胸水8例, 腹胀、便秘6例, 经对症处理, 未影响治疗。使用阿德福韦酯未见相关的肾损害。

3 讨论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较为常见, 内科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外科脾脏切除术虽然能改善外周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 但脾功能亢进所造成的全血细胞高度减少以及原发病所产生的低蛋白血症和腹水, 使脾切除术难以进行。部分脾栓塞达到60%~80%时, 可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缓解脾亢[2], 同时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率。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正常人门静脉血流20%~30%来自脾动脉, 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有60%~70%来自脾动脉, 因而减少脾动脉血流对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脉血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脾血回流淤滞和脾动脉血流增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脾大和脾亢发生的主要原因[3]。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 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梗死、机化、萎缩, 最终被纤维组织增生替代, 消弱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 减少血细胞在脾脏的滞留和破坏, 改善脾亢患者的外周血象, 减少患者的出血倾向, 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 行栓塞后脾脏血供减少, 脾静脉的回流血量随之减少, 从而减少了门脉血流量, 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从而减少脾亢复发的始动因素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有多项研究证明, PSE术对改善肝功能有益。可能的机制为PSE后脾动脉血流量减少, 肝动脉血流量就增加, 同时由于门静脉压力降低, 使肠系膜上静脉回流改善, 从而提高肝组织的营养有关。

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抗病毒治疗, 能最大限度长期抑制或消除HBV-DNA, 减轻肝细胞炎坏死及纤维化, 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阿德福韦脂属第二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通过终止H B V-DNA链合成抑制聚合酶而有效持续抑制复制, 并能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 促进肝细胞恢复和减轻纤维化程度。本组随访1年, 未发现耐药现象。HBV-DNA得以抑制, 肝功能明显改善后是行脾部分栓塞术治疗的最佳时期。

本文结果显示, 脾部分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不仅对治疗脾功能亢进有一定效果, 而且对降低门脉高压、预防和减少消化道出血及改善肝功能也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部分性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2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用脾部分栓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血病毒载量及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等的变化, 随访3个月。结果 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细胞上升、肝功能改善、病毒量下降, 脾脏缩小、门静脉压力降低, 消化道出血减少。结论 脾部分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抗病毒,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6~62.

[2] 李征然, 单鸿, 朱康顺, 等.部分性脾栓塞术改变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定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10) .

[3] 黄筵庭.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化抽油机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下一篇: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