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创新与保护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两大趋势,要防止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依据城市文化特征提升城市历史性文化品位。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要大力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以提升价值认识,使城市文脉新旧延展,促进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深刻认识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探索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第一篇: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宁夏回族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摘 要:宁夏是回族高密度居住的地区之一,回族建筑作为地区乡土建筑与民族、宗教的联系纽带尤显重要,但在传统营建方式与人居环境被更替的当下,回族建筑的保护逐渐成为重要的地区性学术研究方向之一。通过田野调查和论证分析,探索了回族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原因,提出了符合地区人居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宁夏;回族;建筑;遗产保护

Key words:ningxia hui;architecture;heritage conservation

宁夏是回族的聚集区,当地人口有35%为回族群众。伊斯兰文明在此传播发扬,同时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在其独特的宗教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影响下,宁夏地区的回族建筑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地域性建筑,但同时,由于诸多原因,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建筑却面临被拆毁、重建的厄运。这不仅破坏了历史文化建筑的原真性,更会导致区域的地域性文化肌理的断裂与缺失。乡村类文化景观具有观赏与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具有深刻启示和指导意义。乡村类文化景观所形成的特殊的精神与自然的关联,对促进现代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能够维护或增强自然环境方面的价值,保证世界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1]

1 宁夏回族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根据ICOMOS第十二届在墨西哥通过的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宪章评判标准,宁夏回族建筑遗产目前从管理状况可以分为4个层级(表1),从情况好坏分为:1.重保护、重开发,2.重保护、轻开发3.只管理、不保护、4.放弃保护。

依据上述评判标准的层级指标,在田野调查宁夏回族建筑遗产的基础上,得出了层级评判分类的相应数据,通过数据显示(表2),宁夏地区回族建筑遗产总体保护情况良好,但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让人较为担忧的状况。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的将军府旧址保护,便是一个问题棘手的第四层级案例,下面就出现的各类问题作出详尽的原因分析。

2 造成回族建筑遗产保护困扰的原因分析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无法被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而是废弃闲置,这无疑对现有的建筑遗产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导致了历史建筑遗产的废弃。

2.1 忽视制度与管理

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无法真正地保护及利用,管理的方式首先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当地政府造成的,以马月坡寨子来说,尽管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但是当地的城市规划部门却未将其划入文物保护的范围,由此导致周围建造了不少的厂房楼宇,施工租用排放的废弃物,造成了周边环境质量的降低。由于当地政府对于此处的寨子遗址的管理不严格,导致了寨子的损毁与面积减小,并且任意由周边厂房侵占,加速了对古建遗址的破坏。另一方面,是由于民间的开发造成的。民间的资本开发需要低廉的成本,马月坡寨子所在的地方位置偏僻,租金低廉,吸引了不少工厂在其周边建立,造成周围环境与产权的混乱现象(图1、2)。

2.2 保护资金不到位

在保护的过程中,资金不足也是重要的一点。许多保护区周边已被工业区、居民区侵占,要想最大化的恢复历史遗址建筑的原貌,势必需要进行拆迁安置工厂员工和当地的原住居民,这样的项目需要庞大的资金链去支持运转,对于当地政府来说,经济压力巨大。除了前期的拆迁补偿安置外,中期的建造修缮也是一项支出。以马月坡寨子为例,若想与吴忠市的“回族之乡”的品牌契合,不仅仅需要恢复重建寨子缺失的80%的宅基地,还要形成相关体系的旅游文化产品,例如:回族风情街、回乡特色以及传承现在濒临后继无人的非物质遗产。这些产业链只有充分完善了才能进一步打响“回乡文化”的旗号,增加旅游产业的收入。在后期的资金安排上,可以以旅游资金带动保护工作、宣传工作。因此,整体的保护工作中,资金的到位是一个紧急并且关键的问题。

2.3 民众的重视程度与参与性较低

除了政府的管理工作和资金的筹集以外,民众的重视与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当地的民众需要认识到保护遗址工作不是限制修建工厂、阻碍经济发展,而是通过遗址区域的保护来记录一个时期、一段历史文化甚至是一批典型的人或事件,梳理、整合城市肌理。一个地区若缺少原有的历史文化、历史肌理,无论经济上多么强大,其内在底蕴是贫乏的。通过重建、修复、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看到先辈们怀着对祖国、家乡、宗教的炽热之情所做的宏伟巨作,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激发热爱祖国的热忱。此外,民众对遗址保护的重视和参与遗址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为当地政府专家献计谋策,同时也是一种民众的监督力量,确保政府在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定制出既符合大众需求、又符合长线经济发展的遗址保护战略,以同心清真大寺以及周边教坊社区的调查数据为例,如表,可以得出群众在信主独一的思维模式下认为回族建筑遗产需要保护的占大部分,但究竟如何参与,参与具体哪些事项的人数还只是少数。

2.4 相关学术研究较少

回族建筑遗产在修复保护过程中,鲜有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作品,这使修复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准确性并失去了研究的意义(表4)。以中国知网的关键词“回族”、“遗产”检索为例的数据显示,关于回族建筑遗产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甚少,在仅有的8篇文章中,也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展开深入具体的研究。对于回族建筑遗产的修复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装饰公司的设计安排,应更多通过与地方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文物局和规划局在回族建筑方面应增加相关的研究课题,鼓励建筑师和研究人员共同的交流合作,真实的还原历史原貌,合理的规划设计周围环境的文化肌理,促进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为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实践资料。

2.5 旅游规划欠缺与文化宣传淡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版图的西北区域,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有不少,但是每年的旅客数量和旅游创收的效益均不理想。在回族文化这方面的旅游路线规划主要是以回乡文化园展示为主,与当今颇为流行的体验式旅游方式相比不够吸引游客。在这一点上,旅游规划的欠缺降低了回族建筑遗产的知名度,无法将回族文化更加真实深刻的传递出去。

在宁夏地区,除了有“中阿经贸论坛”这个国家级的论坛以外,关于回族建筑方面的文化宣传是十分欠缺的。民众对回族文化的了解,仅限于吃、穿、习俗等方面,对其宗教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知之甚少。首府银川正在建立回族文化的旗帜,回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在此时应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因为回族文化不代表伊斯兰文化,而是代表伊斯兰文化中国化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自有品牌,通过这种文化氛围的培养,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或有兴趣去了解回族建筑遗产。

2.6 外来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回族文化作为地域性、宗教性的文化受到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回族的建筑也受到影响。如回族社区,形态一般是“围寺而居”,而在城市化的不断变迁下,越来越多的回族群众搬离了教坊式的社区,选择新型的社区居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回族社区的衰落。而在建筑的形态上,早先回族建筑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础之上的,只是在朝向、功能等方面上改选适合宗教礼义的布局方式。

而现今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回族建筑没有了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反而将中东地区的穹顶、纹样装饰搬过来直接使用,造成了清一色的“阿拉伯”建筑。如图3、4,同心清真大寺周边解放前与现在对比,可以看出原有的社区肌理、风格风貌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是新农村规划中红顶砖墙的身影。宗教需要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长久的存在,这说明宗教不能孤立、排他的存在。伊斯兰教融入中国一千多年,在中国地区的发展无一不和其包容性有关系。回族建筑也是一样,在长久的发展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这并不阻碍伊斯兰教的发展,而更是从中凸显了回族的地域文化特征,现今不少回族建筑盲目挪用中东式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回族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

2.7 经济发展优先,文化传承滞后

回族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这种文化传承是按照时间轴纵向传播,有一定的人为性、时间性、延续性和继承性,而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和大环境的“趋利”形势,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了回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原建在银川市铁路小学附近的将军楼,是近代回族领袖马洪奎的名人故居,建筑价值较高,但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保护意识较低造成现有的格局,周边均开发房地产,事实上,历史街区、老城文化价值未来会远超过土地经济价值,(图5)原来的土地已被尽数占去,而且就剩余的残破部分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

3 回族建筑遗产困境的解决对策

3.1 教育与思想转变

3.1.1 民众的教育

如上所说,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当地民众的重视与参与极其重要。建筑遗产是回族先辈们通过辛勤的劳动留给后人的瑰宝,是极具潜力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遗址保护经验,更好的运用到符合我国国情的计划中。

以法国的历史遗产保护工作为例,其在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其内涵,将其延伸至诸多方面,在对民众的教育方面,法国政府根据其国民的意识习惯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定期或不定期的在历史遗址区域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展览、宣传、文化性演出等项目,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同时鼓励民众对遗址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或意见,甚至是监督检举,并对这些活动进行一些经济物质方面的奖励等。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众的参与热情。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有了群众的参与,整合普通大众的意见,对遗产保护的方法提供更加人性化解决办法。人们积极参与的兴致提高,在相关的宣传、学习以及征求意见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侧面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并且树立当地政府形象。所以,在遗址保护工作中对民众的知识教育环节尤为重要。

3.1.2 研究、管理人员的理念教育

对于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专家、研究学者来说,对保护理念的进一步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扩大保护的范围。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建筑的单体需要被保护,建筑周围环境、建筑里面居住、使用的人,建筑装饰的技艺以及建筑风格等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2)进一步扩展保护理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性、实体的保护,回族建筑遗产应更多的从空间形态、虚体的保护,如城市、地区天际线的保护,建筑风水的保护等。

(3)多层次的保护。回族建筑遗产应分为多层次的保护,分为历史建筑、文物建筑、风貌建筑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保护。

3.2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在资金到位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转变政府单项资金来源的模式,从多口径的突破如增加旅游的收入、穆民的捐款、宣传后的外来捐款、寺内也贴收入设立专项保护基金等,如图6,具体实施应从一下几方面进行:

3.2.1 以寺养居

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妨可以参照清真寺以寺养居的形式。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信徒聚集礼拜的场所,从建立到日常的维修、使用均是教徒捐赠的物资,这不得不归功于伊斯兰教义的广大。因此,在对其他类似的遗址建筑,如同心清真大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大寺等宗教性建筑则可以用恢复其本身宗教意义并筹措资金,保证遗址的修复。

3.2.2 政府与民间双重投资

在政府资金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全区甚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工作,找到实力较强的多家投资人一同开发投资建设。通过利益分配、税收优惠、贷款征地优先等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后期的旅游开发产业、文化招牌产业做好基础建设工作。鼓励民间资本、私人资金的投入,同时积极与国际上的遗产保护组织联系,争取其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

3.2.3 媒体宣传

作为信息化的时代,媒体的宣传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乔家大院、木府风云等电视剧让普通大众愿意去拍摄地游览,因此这些历史建筑的旅游游览人数从初始的一万多跃至现今的十几万甚至更多,门票收入也翻了几倍之多。因此,媒体宣传影响力的扩大是对现有的遗址建筑的旅游人数突破的重要一笔,更是增加宁夏地区回族文化名片的噱头之一。

3.3 建立完善的档案体系与监测系统

为保护好建筑遗址,建立完善的档案体系和检测系统可以更好地协调保护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将现有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分别立法,作为一个基本准则,以行政法规、地方条例作为补充完善。在省级区级单位上确定重点保护天然纪念物和历史遗迹的登录制度,组织有效的监察检查队伍。一旦被列入遗产名录,未经批准不得随机毁坏或更改,所有周边的大型作业应提前一段时期进行申报审阅,得到批准后方可动工。此外,严密的监测系统在法律立法的环境下严格实行。

3.4 注重周边环境肌理的文脉传承

对于建筑来说,荒废会使其更容易衰败和破落,把这些建筑重新利用起来是一种既利用原有资源,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更可以维持城市中心。同理而言,保护建筑遗产不应仅限于保护单体建筑,更应注重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肌理,不能让其单独的存在一个与其不相适宜的环境中,这样的保护最大化的减少流失原住民或是形成无人区的窘境。以国外历史遗址保护区比较成功的经验来说,保护周边的环境肌理是为了保持区域生命活力,有过渡、有肌理延伸的环境遗址保护才是适宜人居住的。

3.5 开展合理培训、坚守保护理念

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知识技术,而需要更多的学习研究去深层次的探寻建筑遗产的保护方向以及保护手段。建议一方面,政府规划、文管部门与地方性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结合当地实际的生产生活,探寻并解决建筑遗产在保护过程中的所遇到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与国内外的相关区域交流学习,从中探寻地域性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避免一味模仿复制阿拉伯地区的建筑。

在地域性保护思想的探究上,应着重于强调保护原则的层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真性:建筑遗产的保护应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象指定适宜的保护政策,但总体要真实保留建筑所能反映的历史面貌,即是一种原真性保护。一些建筑遗产要全部保留其历史面貌,有些则是要稍微改动一些,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原真性的保护程度。

(2)整体性: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体建筑的保护,因为建筑周围的环境肌理、历史肌理、建筑内部的人是建筑在新时期重生的土壤,缺少了这些因素,建筑遗产仍只是一具空壳。“整体性保护”的观念,将城市发展转向历史保护,具有人本主义的美学取向,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来保护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和建筑物。

(3)历史连续性: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独立于其时代,无论是建造的年代或是保护的年代。

(4)可读性:建筑遗产的保护目的在于让更多的民众去了解建筑及其文化价值,应此建筑遗产的保护应着力于保证民众的可读性。

3.6 恢复或重设区域功能

在保护建筑遗产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单一地保护建筑遗产,而是应该同时保护建筑遗产原有的区域功能,使其不单单是作为博物馆工人参观,而是应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之中。

在对于仍有使用价值的清真寺建筑而言,修复并投入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手段,建筑的荒废更易造成破败。有选择地利用无人居住的、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来提供让人易于理解,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性服务。马月坡寨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其闲置在郊外任其破败,还不如经过合理规划后重新开放给普通大众,作为一个教育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与历史背景,从而深层次的了解回族建筑文化,将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落实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夯土地上。

3.7 遗产捍卫者的人才培养与多元化的研究

回族建筑遗产是挖掘地域性、文化性特色的重要原料。建筑师的培养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行提炼、融合的同时,可以接替老一辈的遗产保护工作者的重任。重视保护遗产老专家的建议,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经验,加大对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培养,是进一步深化遗产保护工作,扩展地方特色、增强意识形态和弘扬爱国思想的重要举措。

多元化的研究是挖掘回族建筑的特色内涵的重要一步。对以前的研究方法、改造方法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错误则要改正。在回族建筑遗产上研究地域性特色的同时,要创新、革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的研究水平上,更多的应多元化的结合,与民族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结合起来,对新时代的回族民居、宗教场所进行再创新。

3.8 法律、规划、管理的三管齐下

我国针对遗产的保护法律仅有《文物法》,但许多地方性、针对性强的地方条例仍是欠缺和不足的。在这一点上,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多学习了解,制定适宜国情发展、地方政策的法律条规,健全和完善建筑遗产类的保护法规,将具有价值的的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在实处。

制定合理的规划蓝图,不仅仅是体现在宏观的新建区域上,更需要对民居规划、历史街区的规划和新旧城区的交替规划上做更进一步的详规。重视有回族建筑遗产区域的规划,将历史区域的规划改造与新的城区规划结合,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民居的规划上,将人放在第一位保护,人性化、个性化的解决新规划与民居遗产的矛盾,是民居遗产在新的规划下重生。

除了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管理体制的革新也是必要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投资更需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建设性破坏。此外,积极宣传建筑遗产的保护,让民众参与进来,真正体现民居保护中“人”的作用。

4 结语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说过:“我认为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成功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现代新建筑建设比例,而是对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民居保护的水平如何”。一个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除了其建设新篇的面目以外,对原有的文化肌理、建筑遗产的保护与规划这些文化性的软资源的保护更能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素养和现代化水平,缺少了文化内涵的城市仅仅是工业化城市的空壳,丧失了成长与感知的能力。遗产的捍卫工作是一件长而久的工作,需要社会全民参与,方可实现未来不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名城,2010,(04):4-11.

[2] 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J].中国名城,2012,(12):4-9.

[3] 旦秀英.关于回族生态价值观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1,(02):110-111.

[4] 邵甬.法国建筑景观遗产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31-132.

[5] 齐一聪,路方芳,刘克成.博洛尼亚 以“反发展”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J].城乡建设,2011,(10):76-77.

[6]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00-101.

责任编辑:张吉明

作者:齐一聪

第二篇:城市建筑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创新与保护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两大趋势,要防止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依据城市文化特征提升城市历史性文化品位。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要大力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以提升价值认识,使城市文脉新旧延展,促进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深刻认识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探索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创新;保护

Key words: urban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protection

作者简介: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城市文化发展的二大趋势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从宏观的眼光看,呈现出二大发展趋势,一是创新的追求,一是保护的呼吁。对创新的大趋势人们都较为热衷,大力发展新区,如新经济开发区、新科技产业区、新居住小区等,新建筑更是追求时尚前卫的新形象。而对另一大趋势,鉴于上世纪旧城改造破坏城市优秀历史传统建筑的教训,要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历史街区及民居四合院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高涨。这二大趋势,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创新和保护似乎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这二者的确产生过不少麻烦和冲突,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也是困扰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建筑创作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中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焦点。

但从建设和谐城市的要求来看,创新与保护实际上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按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观点,它们完全是应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统一整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引领今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建设和谐城市、创作和谐建筑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其城市文化本质特征来说,要建设和谐城市最需迫切反思的问题就是新与旧的和谐问题。这对于探索具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基本理论的回归有现实意义。因此,新旧和谐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二、 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步入快车道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城市的规划建设新区范围比旧城不知扩展了多少倍。以北京为例,二环以内的旧城不过62平方公里,而2005年新一轮北京规划修编扩到六环规划建设用地达1650平方公里,扩大了23倍多。许多城市面貌的变化的确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和假象,似乎城市的发展没有什么客观规律可讲,完全可以按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来加速建造,可以不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不考虑社会生活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至于旧城则看成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必欲拆光而后快。尤其新区与旧城矛盾交织,不仅功能冲突,布局杂乱,交通拥塞,景观不协调,而且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城市文化苍白,“千城一面”的批评不绝于耳。

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很好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城市建设经验教训,认真思索今后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发展应向何处去。从根本上说,现在很多城市面对超高速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对现代化理解的误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都可以追溯到在处理城市新与旧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和错误,这就导致了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认识上的异化与迷失。

三、城市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个杰出的成功的城市,一个富于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其演化成长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就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新旧和谐协同,互为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切城市文化本质理念所在。城市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与旧的演变问题,新区旧城二者是共同求得兴旺繁荣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们是城市不可分离的二大基本构成,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损伤或失调都会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危害。

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征,他们都直接与城市新与旧是否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历史的兴衰交替演进,城市文化的有机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文脉的关联交融延展,城市文化的整体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艺术风格的统一变化与协同。为追求城市新旧和谐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在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上采取实质性举措。凡是阻碍城市延续性,削弱城市有机性,破坏城市整体性的做法,不论其有多大“新意”,均应加以革除。

四、城市历史性的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中外城建史告诉我们,城市起源和演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旧交替逐渐发展而来,长期的积累以至形成今日的城市面貌。城市建造房屋的积累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储蓄。城市不断的延续积淀形成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风格。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的产物,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包含城市历史丰富的信息,又给城市的不断发展注入持久的潜在活力。这正是一个城市高尚文化品位所在。

要使城市新旧和谐首要的是保护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这个和谐的基础。凡是历史积累丰厚,城市文化延续性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的城市,尤其一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和谐美丽的,又是极富情趣的。如捷克首都布拉格,以中世纪老城广场为核心,从里向外逐层发展,依次保存了罗马风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直到十九、二十世纪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街区和建筑,被誉为最美的欧洲城市历史博物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区旧城的和谐共存构成了这座世界文化名城引人入胜的人文艺术特色。越是现代化,越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倍加珍惜。

此外,文化延续性还反映了城市各时期新旧交替变化的丰富内涵。因为新与旧具有相对性。每一个历史阶段相对前一时期是新的,而相对后一时期它又是旧的。新旧的过渡演进作为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启迪后世智慧的知识源泉。我们可以从城市历史演变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五、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旧城核心,历史街区和传统历史建筑,包括大量普通民居以及乡土建筑,还有工业建筑遗产,都是文化延续性的实物见证和物质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城市记忆的文化根基,真正使城市文化延续性得以发扬传承。失去历史记忆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情感的城市,也是失去和谐的城市。

人生记忆和怀旧情结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因记忆而引起的怀旧是情感升华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境界。作为人生阅历丰富而又有生活激情的人类品格常常和生活环境密切相连。而能引起人们产生怀旧情结并激发心灵共鸣的城市,如同可识别城市一样成为有记忆的城市,是同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一致的,这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一部分。这样的城市才是让人留恋难忘,充满生活意义,有人情味和有文化价值的城市。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关于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指出,“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而且所有城市,城镇及历史中心地段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不论大小,都有文献作用和文化价值,要“鼓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这些文化遗产等级多低,都构成人类集体的记忆。”在这方面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六、 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热情的推动,对于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得到增强。但总的来看,城乡建设面临的保护文化遗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在城市建设中拆毁四合院胡同民居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而且在乡镇农村大量民间乡土建筑最后一场保卫战势不可免。新与旧的和谐之争已从城市波及到了乡村。

目前新旧不和谐的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为追求政绩或商业利益毫无原则地随意拆毁旧城古建, 使旧城面目皆非,肆无忌惮地破坏城市文化根基,毫无痛惜之感;二是孤立地突出新区建设或在旧城区大量抢地盘,甚至挤占历史保护地区,盲目上新工程项目,争当主角标志,新旧混杂,极不协调;三是到处斥巨资建仿古街区,以营造“假古董”建筑为乐事,而不愿把宝贵资金用于其文化遗产的保护,抑或仿写抄搬西洋古典建筑,以欣赏“欧陆风”、“洋人街”为时尚。

这些做法大大损伤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如继续蔓延下去,将对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历史性损失和永远的遗憾。为此,首先要从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再认识的高度来解决如何端正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政策法规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方面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如著名的法国1962年公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马尔罗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还有一系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和规章,都对推动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我们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迅速扭转局面,使我国城市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更加理性健康的轨道。

七、城市文脉的新旧延展

城市文化的有机性是指构成城市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城市功能、形态格局、城市肌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调整改变,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这种有机性表达了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交融和延展的强度及协调和谐的程度。

作为发展中的城市,其有机性在新旧两部分的关系上尤其重要突出,这也是城市文脉关键含义所在。城市文脉最生动最概括地体现了城市文化有机性特点。城市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反映在新区与旧城的关系上更是如此。新旧协同,强化城市文脉应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新区如何承接延展旧城的城市文脉,一直是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城市的演进变化过程及所处人文自然环境都不同,城市文脉也不相同。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的。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人文内涵。一个城市不管新区发展到多大程度,它毕竟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的,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同时新区也要与旧城共生共荣,并应为旧城复兴,恢复再生活力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更要承接旧城文化传统精神加以弘扬,才能使整个城市文脉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才能强化整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如巴黎台方斯新区的规划,可以看作这方面一个典型范例。为完整保护老巴黎名城文化遗产,在规划战略上脱开老城创建新区,但仍保持与老城的有机联系,新区选址在老巴黎东西主轴的延长线上,并以21世纪大门新建筑布局与老巴黎凯旋门遥相呼应,取得不仅是视觉布局构图上的辉映成趣,更是城市文脉发达兴旺的延续与城市艺术的和谐。使巴黎这座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艺术之都个性特色的无穷魅力。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城市新区旧城有机组织结合成为一体,共同促动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应成为展现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

八、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何突出城市个性特色的议论和呼声已越来越强烈,但对于城市文脉的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要真正了解一个城市的文脉必须要研究吃透旧城的文化特征,而我们常常是抛开旧城,孤立地发展新区,或以破坏旧城为代价来推动新区的建设。这是战略上的本末倒置。尤其在城市规划上对新区旧城的关系研究不够。特别是一些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几乎拆光,所剩无几,名城是有名无实。规划战略上不采取完整保留旧城加以有机更新,开辟新城是以“摊大饼”方式挤在一团新旧混杂,老建筑逐年颓废减少,新建筑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城市文脉支离破碎或中断,何来城市文化个性特色?

因此,要求得新旧和谐,首先要在城市规划战略上,对旧城与新区的关系要做出合理的科学布局,新区旧城合理分离,又要文脉联系新旧协同。要留给旧城完整的生存空间以利凸显城市文脉的复兴,要让新区担负起支持旧城给以减压并以新的手法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新旧和谐共同体现城市本土风采特色,使之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有时代文明风貌。

九、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

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城市新旧和谐的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城市的新区和旧城是最基本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和谐协调,不仅要求体现在城市功能与效率上,而且也要求体现在城市美学与整体艺术上。所以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策略,一要科学地建设城市,二要艺术地建设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难于做到的是后者。然而后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名声和形象却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城建史变迁说明,一个城市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可以不断加以更新变化,但是城市艺术却因表现所存在的时代而被遗留下来传之后世,并使城市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时间使城市功能变更,使城市艺术永驻。城市艺术性成了评判城市质量品格和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表征。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在风貌或风格上,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常常体现在城市艺术的和谐美方面,其中新与旧的整体和谐更为突出和重要。

由于文化价值观及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理论认识上的混乱,人们对规划建筑评价莫衷一是,加上建筑市场需求行为不规范,或在多元化旗号下以时尚前卫为荣,追求新、奇、特的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或在盲目崇外的心理下抄搬外来式样,甚至不考虑经济结构以建筑游戏为乐事。新建筑之间互相攀比,欣赏孤傲与张扬,而对老建筑更是少有尊重,不愿当“有礼貌的建筑”,缺乏谦恭与对话,城市到处充斥着不和谐景观。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早就指出,“保护规划的目的应是在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味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在我们时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应当说,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保护以及新建筑创作无疑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十、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要倡导中国特色现代城市和建筑的创作方向,那么就必然要认可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是创作和谐新建筑的一条原则。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提出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在这里,地域化的实质就是要发掘地方建筑的文化基因灌注到现代建筑中去,使之成为新时代地方性建筑,而不是没有文化之根的“无国界建筑”。这样的新建筑才能与所在城市的传统产生内在的文化联系,延展城市文脉,进而强化城市艺术整体的和谐。所谓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并不是搬用摹写传统建筑的法式形态或符号,而是求其文化要素、审美要素,体现其原理精蕴加以提炼升华,启发创作灵智,把现代建筑做出中国气派的本土化地方味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并不妨碍新建筑在创作上大显身手。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要艺术地建设城市,对于大量的新建筑创作如何定位,有什么价值取向,如何做到与城市传统文化相谐调,承续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促成新旧合体,才不会破坏城市整体的艺术性,才会对构建和谐城市作出恰如其分的贡献,成为真正的和谐建筑。

1964年《威尼斯宪章》关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一节里指出,“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设计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应该说,国内近几年有一大批这方面的好作品问世,其中不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如西安张锦秋设计大师领军的创作集体,以“三唐工程”为代表具有唐风文脉的现代建筑作品为营造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艺术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创作经验的确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对于位于旧城范围内的新建筑项目,更重要的是对原有传统环境要有谦恭的尊重态度,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在建筑形态、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采取协调的手法,不必过分张扬,也许以这样的创作态度反而会找到自己的创新之处。犹如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设计的罗马火车站,我国张开济大师设计的北京天安门观礼台那样,都是整体和谐的成功之作。而完全在新区建设的项目,虽远离旧城可以做得更现代一些,但也不应忘记这样的新建筑还是建在当地的一片热土上,也应有体现地方文脉的责任,应与当地城市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同和联系,具有地方的可识别性。这样的创作多了,新区风格形成,与旧城交相辉映,整个城市的和谐美可望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冯汉国)

作者:李先逵

第三篇:厦门工业建筑遗产活化保护路径研究

摘要:工业遗产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具有审美、生态和经济等价值,它的更新和利用对城市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以厦门华美卷烟厂改造为例,介绍了通过对旧工厂建筑厂房空间形态的活化来达到提升厂区的文化价值,探讨了废弃工业建筑更新与活化的可行性模式。

关键词:活化;空间形态;设计语汇;融合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象征城市工业文明的工厂等城市旧建筑群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些建筑所蕴藏的价值与历史痕迹并没有消失。随着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注入,城市旧建筑群的生命也通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激发了活力,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厦门作为知名旅游文化城市,由于岛内发展受限自然环境因素,在当下和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如何将城市文脉和城市发展相融合,成为当前需要重视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中,厦门有着众多的知名工业及其相配套的工艺厂房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知名企业迁移出了岛内,原有工业厂房的利用和保护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将旧工业遗产融入新的创新城市设计发展轨迹中,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部分学者论述了城市街区活化、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旧工业建筑更新等研究方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随后,关于文化遗产“活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起来,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如2015年胡樸进行的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对上海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2017年贾梦婷、张东峰以我国台湾地区松山文创园区为例进行的城市复兴机制下工业遗产活化模型探析研究,2017年熊祥瑞、张颖、杨豪中进行的工业遗产活化再生分析与理论方法探讨研究;2018年张妮、吴志宏进行的基于城市多维视野下工业遗产价值的活化研究,2018年张杰教授进行的让历史遗迹与现实生活有机互动活化策略研究;2018年蔡江宇进行的“粤港大湾区”工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再利用及存在问题研究;2019年陈雳、苏晨进行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命题和阶段性成果的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工业遗产“活化”研究还停留在对工业遗产利用展示的纯物理层面认识上,还缺乏对工业遗产现象层面的研究,缺少了对工业遗产“活化”目标背后生活的重建、文化的延续、功能的更新、价值的再现等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厦门卷烟厂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现象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期找到一条适合工业遗产“活化”保护的思路,为今后的城市更新找到一个设计参考的依据。

2 工业建筑遗产活化概念

“工业建筑遗产”指仍处于建筑生活中的建筑,但由于城市产业、建筑功能、土地结构的调整,原有建筑的功能、形象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要求下存在的价值已经逐渐被削弱。工业建筑遗产具有时间价值、文化价值,具有较好的见证意义,它见证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是这个城市或者地区不能磨灭的时间痕迹。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活化保护,既符合城市历史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保留城市文脉完整性的需求。活化和改造工业遗产的目的是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是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再激活,符合城市发展中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活化保护主要是通过对旧的工业建筑遗产注入新的文化和科技内容,运用“修旧如旧”和“旧新结合”的理念,增加工业建筑遗产的附加值,增加其创新性,使旧的工业建筑遗产更加适合现代入们的需求,从而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多元化发展,使旧工业建筑遗址成为城市新的地标、新的形象代言,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每个城市都是有个性的,有其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工业文化的历史,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再利用实质上是对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再利用。

3 项目背景及发展轨迹

厦门卷烟厂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园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由一栋大空间厂房、两栋高层烟叶仓库及6个独立庭院式建筑构成。园区前身是全国唯一中外合资卷烟厂——成立于1986年的华美卷烟厂,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混合型卷烟品牌——“金桥”。2008年金桥生产基地迁出岛外,厂房空置。2013年,厦门联发集团投入1.2亿元资金将卷烟厂转型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5年,在厦门卷烟厂厂区建筑基础上通过改造设计的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正式开园。从2015年开园至今,华美空间文创园以厦门时尚文化基地、文化体验区而著称,每天来往于华美空间的时尚人士络绎不绝。厦门华美空间的成功,预示着厦门卷烟厂完成了华丽的角色转换,正式融入到厦门城市文化建设中。

4 厦门卷烟厂活化改造空间形态分析

4.1 项目所在空间位置

华美空间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华昌路132号,南临湖里大道与特区纪念馆,西至象屿保税区。距港口码头、机场、火车站5公里路程,与厦门岛外三大新区紧密连接,设公交站点华美站、华昌站,规划地铁3号线湖里站,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该项目周边有众多的居民小区,人员密集,商业体系成熟(见图1)。

华美卷烟厂旧改项目总用地面积417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368.07平方米。根据建筑所处的位置,分为A1、A2、A3、B1、B2、B3、B4、B5、C1、C2等10个功能区。这10个功能区总体分为商业体验区、文化展示区、餐饮休闲区、文化创意办公区等几大板块(见图2)。

4.2 项目的交通空间形态

项目在交通空间形态方面的活化改造主要依托于原有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原有厂房建筑屋顶的处理,增加了彼此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内街模式。整个华美文创园的步行交通流线为“三横三纵”模式(见图3),三纵为园区主干道(图3中绿色体块部分),主要横贯了园区的南北方向,分为时光轴线、杉树街、棕榈街,其中时光轴线为主要步行道;三横主要是次级干道(图3中红色体块部分),位于A2和A3建筑板块之间形成的两条商业内街,加上A2、A3板块和C1、C2板块之间形成的次级干道。

整个园区实行人车分流交通流线布置。由于原有厂区环境的限制,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华美空间文创园在停车空间中进行了创新(见图4)。整个园区包括5个出人口,分别为北人口、西门人口、东人口、两个南出口。园区在北入口处设置了停车楼,目前正在施工,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主要位于B1楼的北段,设置了3个入口和3个出口,可以容纳小车47辆、SUV14辆;在东入口处,利用C1与C2楼之间的高差关系增设了首层停车库;在西门入口处设置了临时露天停车位,可以停车18辆左右。除此之外,在楼与楼之间的空隙中,根据使用时间设置了若干个停车位,这些停车位极大地缓解了园区的停车问题。

4.3 项目的空间界面形态

工业遗址的空间界面形态中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印记,这些印记是工业建筑遗址中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活化这些印记是旧工业厂房改造中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厦门卷烟厂在改造之初就确定了保留遗址空间界面,对原有建筑不进行任何的拆除和重建,而是深挖旧厂房的特质,运用设计手法、设计元素、设计材料等赋予旧厂房新的特质,整体唤醒旧工业建筑,激活其生命。对旧厂房的改造首先在于对厂区建筑外墙的界面优化,在保持原有建筑形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外立面的修缮改造,运用具有亲近感和时代感的材料突出建筑的界面形态。

整个园区的空间界面形态,依据“描述一理解一创造”的空间界面循环链进行,通过对园区建筑空间形态量化描述,形成有价值特征的园区空间界面形态。园区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包括街道路面、建筑外立面界面、建筑屋顶界面以及三者所围合而成的天空视阈。

厦门华美文创园在厦门卷烟厂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了界面空间形态的重新梳理(见图5)。首先,在地面界面形态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将原有的C区高层建筑物之间的时光定位轴线,延伸到主厂房区,并设计了蝴蝶阶梯,将整个轴线连接起来;除此之外,在这条主轴线上以不锈钢板为主要材料,记录了从1980-2015年在厦门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条时光轴线见证了厦门卷烟厂从建立到运营再到活化的过程,在轴线的北端点以“回望”“展望”主题雕塑作为轴线的句号,为整个轴线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其次,对屋顶空间形态进行了设计,通过对部分屋顶的镂空处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内街。再次,运用设计手法,对厂区建筑的外面进行空间形态再创造,形成错落有致、设计感十足的外建筑立面。最后,运用植物独具特色的界面特性,根据历史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南洋杉为主要景观树的“杉树大道”,留住了厦门卷烟厂的时间记忆。

4.4 项目活化运用的设计语汇

厦门卷烟厂的成功活化,离不开在设计创新中的设计语汇,这些语汇为厦门卷烟厂工业建筑遗址增加了新的内涵。在设计语汇选用方面,既保留了承载历史印记的灰砖白墙界面,也增加了以木纹板和灰砖造型为主的新界面。

在对厂房改造中,以“修旧如旧”作为设计的基本原理,修补所使用的外立面肌理材料也是采用传统材料与构成方式进行旧形态的模拟设计,使新旧建筑在建筑风格方面相统一,整体体现厂房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例如:锅炉楼在方案设计之初,就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立面色彩及肌理,即使进行修改,也是采用灰色水磨石肌理以迎合原旧厂房的文化氛围。

在整个厂区活化改造设计中,除了“修旧如旧”的设计手法之外,也采用了“以新补旧”的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手法、新美学特征与旧材料、旧手法、旧美学特征进行对比。在整个园区中,用的较多的材料是不锈钢板、木纹板、钢结构构架等,这些材料使得新旧肌体之间对比性更强,美学效果更好。

在整个园区的设计语汇中,以“美”字进行形状和构造改变而成的“美”字造型,成为了整个园区的亮点之一。该主题雕塑位于园区C1和C2楼之间,时光轴线通道从其下通过,形成了新的空间界面形态。白天,它作为华美空间的主题雕塑;晚上,当灯光亮起的时候,它又成为了一只展翅欲飞的红蝴蝶,预示着华美卷烟厂的破茧重生。

除了“美”字蝴蝶主题雕塑之外,在整个园区中,还有以“时尚秀场”定位的不锈钢时尚摄影雕塑、华美卷烟厂时光机等设计语汇,这些设计语汇丰富了整个文创园的文化氛围,成为整个园区的点睛之笔。

在主厂房沿街的A1华美时尚馆建筑外立面设计中,运用了褶皱理念,根据穿孔板的特点从褶皱形态上进行了织物纹理的模拟,形成了一个新的服装秀场。晚上,不断变化的彩色灯光秀为这个空间肌理赋予了新的丰富的文化意义。

4.5 项目活化保护中的结构再造理念

工业建筑遗产的结构设计是根据当年的功能定位及生产加工条件所设计的,整体的受力结构比较单一。在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设计时,不能改变原有建筑的承重结构,只能对非承重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厂房的空间比较大,层高比较高,在具体设计的时候,需要通过加层、加结构的方式来进行空间设计,为了保证原有的受力结构的完整性,在厦门卷烟厂改造的过程中,采用了“+法原则”,即在原有受力结构的旁边增加新的支持结构体系,在不破坏原有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满足了新的空间的使用。

结构的再造使原建筑空间的尺度更加宜人,由此又产生了众多有趣的空间氛围。为了保证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在原有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对支撑柱、梁都进行了修旧如旧的加工,并将后期加固的结构裸露出来,和原有的墙面肌理形成呼应。

5 结语

厦门华美空间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现代旧工业建筑园区改造的一个案例,无论是在园区的空间界面形态方面,还是在单体建筑的改造方面,都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工业建筑遗产的活化作为一个新的建筑概念,打破了对旧建筑的静态认知范畴,将建筑看做一个“活态”的事物,赋予其独特的生命力及活力。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新的材料使工业建筑遗产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增加工业建筑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适应能力,将建筑记忆、工厂文化、城市特色三者很好的融合起来,体现出建筑的生命力。厦门卷烟厂的活化升级,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遗产的活化提供了较好的样本,充分证明了旧的工业厂区也能够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时尚产业的地标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常健刘骏.国内旧工业建筑的商业改造分析.中外建筑.2013.01

2.赵一群.文创改造一旧建筑的前世今生——以华美卷烟厂改造为例.河南建材.2017.06

3.陈雳 苏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业建筑.2019.05

4.秦雨相 于汉学.工业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策略研究.城市建筑.2019.30

5.陈志平.“互联网十”背景下福建船政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海峡科学.2019.01

6.孙悦.考古遺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以日本飞鸟、英国弗拉格和我国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管子学刊.2018.03

7.蔡江宇.“粤港大湾区”工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再利用及存在问题.美术观察.2018.05

8.刘伯英.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02

作者简介:杜文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智能科技时代本科高校教育中的叙事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20J02)阶段性成果。

作者:杜文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工程监理论文下一篇:高中化学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