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范文

2023-12-23

建筑遗产范文第1篇

学号: 20101002166 班序号:073102—15 姓名: 李光冬

专业: 自动化

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2.05.1

2一、石窟简介

1.地理位置

克孜尔千佛洞(维吾尔语:Qizil Ming Öy),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 其间 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 69千米。 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2.石窟概况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 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 3.洞窟形制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

二、艺术宝库

克孜尔千佛洞被誉为“艺术宝库”,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画家和游客。

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于8世纪后期逐渐衰落。石窟群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绵延3公里,艺术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多为描绘小乘佛教本生故事和传教故事。虽然艺术的主体塑像多已毁坏,但壁画尚保存约有5000平方米。 1.多彩壁画

“中国第二敦煌”

克孜尔石窟群现存壁画约 10000平方米,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兽等等。

“故事画之冠” 进入有 “故事画之冠”的17号洞,这里的四壁、窟顶、甬道、龛楣,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壁画。其中一幅格外引 人注目:只见一峰满载货物的骆驼,昂首而立,眼望远方。驼前两个脚夫 头戴尖顶小帽,脚蹬深腰皮靴,身穿对襟无领长衫,满脸须髯面向前方,正振臂欢呼。在脚夫前面还有一人,只见这人两眼微闭, 神态自若,高举着正在熊熊燃烧的双手,指明了骆驼商队前进方向,这就是所谓“萨薄白毡缚臂,苏油灌之, 点燃引路”的本生故事。撇开它的宗教色彩,不难看出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与佛教僧徒的密切关系。

音乐窟

克孜尔千佛洞中第 38号石窟,被称为音乐窟,壁画描绘了龟兹乐队演奏的场景, 左右两壁上,有二十个乐师,每人奏着一件乐器。从手势和乐器的音位来看,都居然停止在一个节拍上!跳舞的人多是体态轻盈的少女,穿紧身薄罗衫,上身半露。她们或立,或蹲,或腾空,或脚尖着地,舞姿优美,柔若无骨;还有一处舞者已经化好妆了,拿着璎珞回头照铜镜,回眸一瞥那种神态可谓栩栩如生。从这些壁画上可以想象,当时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这一古国繁荣的景象。

本生故事画

反映佛教经典的本生故事画,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在世界上堪称一绝。它不仅艺术水平高,别具一帜,而且数量也最多。它比敦煌、龙门、云岗 3处石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 在全世界实属罕见。

菱格构图

克孜尔石窟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菱格构图。在每个菱格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敦煌千佛洞描绘释迦牟尼佛前几世苦难苦行,积善积德的故事 ( 即佛教本生故事的壁画),大多采取连环画的形式,用许多场面展开故事情节;而克孜尔石窟则是一图一故事,每幅图都是从一个“本生故事”中选取最典型的一个情节。

卓越的画师把复杂的故事巧妙描绘在一个菱形画面中。如猕猴王本生故事,是叙述释迦牟尼前世为猕猴王时爱护群猴,最后舍生救猴群的、有着曲折过程的故事。画面上,只见奔逃的猴群面临深涧,追捕的猎人引箭待发,猕猴王前后脚攀住深涧两岸的 树干,以身为桥,引渡群猴。它身上有猴子奔驰,衰竭的体力很快将支持不住,却转面焦急地顾盼稚弱的猴子。这幅画把猕猴王舍生忘死,关心群猴安危的拳拳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

描写这个故事的16开杂志大小佛经有200多页,这里却把这个长长的故事概括在一个画面里,实在令人叫绝。

凹凸画法

这里的壁画还有一绝。它不是画在涂白的泥壁上,而是往泥壁上直接作画。既采用了有覆盖的矿物颜料,也使用了透明的颜料。着色方法不但有平涂的烘染,而且有水分在底壁上的晕散。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 “湿画法”,也称凹凸画法,史学界认为,它是古龟兹国人的一种创造,是绚丽的石窟壁画园地里最鲜艳的一枝花朵 2.艺术价值

壁画中佛像线条圆润,表情生动,从衣饰上明显可以看出受印度画风的影响,形成了龟兹壁画的风格,无论从造型上还是用色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壁画内容除了宗教内容以外,还有许多表现耕种、狩猎、商旅、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代表了龟兹石窟艺术深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感染美、真实 的生活美、生动的形象美、完满的和谐美、深遂的神密美。

在克孜尔千佛洞中壁画中同样可以看出龟兹石国当时多民族、多人种的生产生活状态。专家认为,正是由于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地区的碰撞融合,才使壁画的艺术水平达到如此灿烂的境界。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对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文史价值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克孜尔千佛洞集中了最多的佛教本生故事和姻缘故事,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群芳之冠;而壁画中每个菱形格就是一个佛教故事,体现了佛教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是研究佛教历史不可多得的信息源。

克孜尔千佛洞不仅有大量宣扬佛教教义的画面,也有畜牧、狩猎、农耕、乘骑、古建筑的真实写照。 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现实生活的图景,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它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及中西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历史

1.初创期

其初创期大约为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中叶,存在壁画的有效洞窟多为方形窟。后期有中心礼拜窟特别高大的大像窟,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为仿巴米扬大佛像窟的式样开凿而成,壁画人物,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大笔涂抹,此壁画风格可用“用笔粗犷,色彩明快,人物简单古朴而又不失神彩”来形容,单从画风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是比较早的,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为主,犍陀螺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2.发展期

发展期大约从公元4世纪中叶到5世纪末,此时就出现了以中心柱窟为中心的洞窟组合,包括僧房、讲经堂、礼拜寺等,形成寺院形态,此时画风为晕染法,菱形格构图,以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内容为主。佛本生故事是讲解迦加牟尼生前许多修行成佛的故事,根据 “轮回转生”理论而形成的,本生故事是最精彩的一个场面的体现,而不是取卷轴连环画的构图形成,且绘画于中心柱的主窟室的菱格之中。 3.繁盛期

再往后到了公元6-7世纪,为其繁盛期,目前石窟中一半都是属于这个时期建筑而成的,造像普遍采用金粉或金箔敷贴。在此方形窟中因缘画较为突出.建筑上以大型中心柱居多。在第8窟的菱格因缘图画的是猴子奉蜜于佛,佛云有虫,猴去虫又奉之,又曰太浓,猴便加泉水以稀之,再奉,佛和众弟子饮了,猴很开心,一高兴跌入水坑淹死了,因前身奉过佛,来生生于富贵人家做了富人。

此类因缘故事在石窟中有100多种上千幅,但内容较难识辨,其种类数量却属国内罕见。 4.衰落期

克孜尔千佛洞衰落于8-9世纪。克孜尔石窟的衰落与战争有关,据克孜尔石窟佛塔下一个断为两截的唐开元三年(715年)纪功碑可知,公元8世纪初,此地曾为大破吐鲁番的一个战场。在克孜尔石窟93窟中刻的一幅攻战图可以看出,此图下部还刻有“来俊俊”三字可能为人名,大约为当时士兵对战事的描述。

四、文物保护

1.疯狂掠夺

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良久,令人浮想联翩。但是,石窟处处满目疮痍,却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惨不忍睹。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踵而至的西方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劫掠走大量精美的壁画。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还陈列着大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

被称为“孔雀洞”的76号洞,高大的石窟里曾以绘有众多孔雀而知名。但打开洞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不仅石窟正中的一座立塑坍塌,四壁和旧洞上的孔雀画面也刀痕累累,疮痍满目。但从残存在洞顶上的几只孔雀来看,无不翎羽艳丽,栩栩如生。仿佛只要稍的惊动,她们就会振翅飞走。

这些浸透着古龟兹人血汗的惊世之作,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却屡遭外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的窃取。甚至在 “取”不走的时候,这些“文明人”还进行丧心病狂的破坏。在克孜尔千佛洞,他们不仅盗走了众多雕塑,还用胶布粘走了大量壁画。30年代初,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从这里盗走的壁画、塑像和其它艺术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罗文的文书,达上百箱。英国的斯坦因等,也来疆盗走大量壁画。

西洋盗贼疯狂的掠窃,破坏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整体美,留下惊世遗憾。一位西方学者感叹,这里的每一种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在这里即使随便捡块瓦片,都比美国的历史长。 2.自然因素

与中国大多数现存洞窟相同,克孜尔千佛洞也建在一座山壁上,这座山属于砂岩,山体松软,易受大风和雨水的侵蚀。

此外,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是采用矿物颜料绘画而成的,颜料中铅含量大,在洞窟内湿度较高的时候,矿物颜料就会发生氧化,使壁画变色。有些棕红色的壁画现在已变成了黑色,壁画面目全非。

对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构成致命危害的另一个因素是起甲,由于空气干湿度的变化,有些壁画受潮后开始一块一块起甲脱落。

3.保护策略

建筑遗产范文第2篇

1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

(1) 建筑学价值:工业建筑中的标准化设置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本质理念, 是工业社会经济背景下建筑意义的抽象与还原, 也是工业生产几何美学、逻辑性建构的建筑表现支配法则的体现, 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的现代建筑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

(2) 经济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大众百姓的生产和生活, 具备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 在资源经济方面, 其物质寿命大大长于一般性建筑, 加之其对内部空间的特定要求, 工业建筑往往在空间改造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种利用的可能性。如果加以适当的改造利用, 这类产业遗址可以成为新的观光旅游业之一, 而且这在欧洲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经济领域。

(3) 社会价值:无论在任何时期, 城市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场所内涵都是有何种类型的建筑组合而成。在这些建筑中, 工业建筑同样是历史文明的见证, 更是人类工业进步最好的展品。无论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都具有相当技术参考和科研价值。

(4) 景观价值:工业建筑中的高大的烟囱、水塔、运输管道、风机等, 特别是滨水而建的工业建筑, 常常具有一个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地标性作用, 是景观层面上对城市认知的重要构成因素。

(5) 环境价值:对于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改造再利用, 不但减少了建筑垃圾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同时更减轻了拆建施工中对城市供水供电带来的波段性压力, 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维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分析:德国IBA Duisburg Nord工业景观公园

Duisburg Nord工业景观公园位于Ruhr河谷的一片绿带之中, 前身是建于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A.G.Tyssen钢铁工厂。由于1985年欧洲钢铁市场的萧条, 这家钢铁工厂被迫关闭。IBA于1989年决定改建此工业区遗址, 并进行了全球性招标。

这个庞大的项目多与景观建筑相关, 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都参与了项目中一些建筑与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由于整个地区被大量的高速公路, 铁路、轻轨、污水排水渠、高压线等分隔, Emscher公园的规划非常复杂。当地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方案使该地区成为居住和办公区, 并有就近休息的绿地, 景观必须是生态的、功能的、美观的, 工业历史的痕迹要看得出来, 要有休憩和运动场。”

在这场建筑师与建筑师的对决之中, 法国景观大师Lassus与德国景观大师Latz之间的较量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最终, Latz采用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结构分析法和实用主义手法, 对原有工厂骨架做了尽可能少的修改, 从而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有的景观特质。他将重点放在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造之中,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一地区内部的生态和人文景观现有条件, 从而使这个世界最著名的后工业景观公园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Latz所使用的设计改建手法, 可以归纳为:

1) 反常规的设计手法:对原有的就工业基础设施采取照单全收的方法, 结合生态学、色彩美学、社会学以及历史等方面发发掘整个工厂的内在潜能, 从而演绎出外在形式依旧而内容新颖的新工业公园。他保持了原有的大尺度空间, 利用对小尺度空间的重塑使整个工厂的内部景观产生了质的变化。例如, 他结合原有的厂区间道路与污水运输管道, 分布了新的园区内的步行观赏路线, 以水渠和储水池构成的水园、散步道系统、使用区、以及铁路公园结合高架步道。这些层自成系统, 各自独立而连续地存在, 只在某些特定点上用一些要素如坡道、台阶、平台、和花园将它们连接起来, 获得视觉、功能、象征上的联系;他赋予厂房设备以新的使用功能, 将钢厂冷却池改造成为德国潜水协会的训练基地, 将废弃的混凝土高墙改建成德国Duisburg Nord的攀岩协会会员训练场, 鼓风炉上面建起了观景台, 铸造厂改造成电影院, 一座高100多米、宽60多米、曾是世界第二大的废瓦斯槽被改造成富有太空意境的展览馆, 等等。他的设计没有丝毫的掩饰历史, 而是把历史完全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让人们更多地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

2) 出人意料的保护再利用:传统的美学家认为废弃的工厂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是与自然对立的产物。而Latz则充分发掘了旧工业废弃地里耐人寻味的因素, 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他对这一地区的周边进行了全面的保护, 任各种野生的植被繁衍生息, 为生态学家提供了难得的试验场地, 这被他本人成为“新自然”。

3) “柔和的”生态恢复:根据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及后工业时期的景观特征, Latz提出了缓慢恢复景观, 用柔和手段采取全面保护的生态保护改建措施。他利用原有的排水渠进行生态治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恢复这个地区的自然生态进程, 帮助本土物种繁衍生息。

4) 独特的色彩艺术运用:Latz为了方便游人的使用与游览, 继续沿用了原工厂中的警示性色彩并给其赋予了新的意义:红色代表大地, 灰色代表禁止进入, 蓝色代表开放空间。

今天, 在这个神奇的绿树成荫的工业乐园之中, 摇滚乐队在炉渣堆上的露天剧场中高歌, 游客在高炉上举手眺望, 潜水爱好者在煤气罐改造的游泳池中畅游, 登山爱好者在混凝土墙体上攀援, 儿童在五光十色的工业游乐场里欢笑雀跃。我们从公园今天的生机勃勃与20年前残旧破败、灰尘满天的对比之中, 感受到Duisburg Nord工业公园的魅力所在, 也感受到设计师Latz对历史的保护和人类前进发展中思考的启迪。

3 结束语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是复杂的, 然而, 工业建筑遗产同样可以保护得很美很艺术。我们分析德国的做法, 并不是为了克隆它, 而是为了学习这种创造性的思维, 用这种全新的理念去保护我们身边正在日渐消失的工业奇迹。只有在这些奇迹之中, 新与旧的对比才会让人觉得无法割舍。如果像澳大利亚建筑师Joe Hajdu所说“建筑界是产生奇思妙想的行业”, 那么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就是这奇思妙想的土壤上所绽放的灿烂花朵!

摘要:在中国, 由于无约束的建筑热和房地产投机热, 一片片具有工业历史风貌、沉寂了丰富工业历史人文信息的工业建筑正在被一个个拔地而起、缺少文化历史底蕴历史纪念意义的“新建筑”、“新广场”、“新规划”所取代。那些水塔、冶炼炉、厂房等产业革命动力的象征建筑, 如今正被人们所废弃、移除。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城市更新中, 欧洲许多城市产生了“内陷”的城市内部空间。这种现象迫使人们开始重新理解工业类建筑的历史意义——这些工业时代的文明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成了建筑规划景观学术界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工业建筑,价值,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建筑遗产范文第3篇

一、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无人机有效载荷介绍

(一) 三维激光雷达

三维激光雷达集激光扫描和定位于一体, 能够对古建筑外形进行三维重建。三维激光雷达能够获取人不易到达的位置, 而且不需要光照条件;由于激光能够穿透水体和树冠间隙, 因此, 在对林下或水下遗址考查中具有极大的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缺点:采集数据速度相比光学获取方法慢, 工作量大;大尺寸采集困难。无人机航拍时由于姿态不稳获取的影像存在较大畸变, 通过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耗时较长, 但新型处理软件Agisoft photoscan极大的改善了这个问题, 同时, 借助于INS精确导航和GPS定位, 使小型无人机的数据可以达到毫米级。在吴哥窟遗址考查中, 通过激光雷达发现了多处热带丛林中未被发现的建筑遗产。

(二) 微波雷达

微波雷达遥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遥感技术, 同光学遥感相比, 它不受云雨的影响, 长波雷达甚至能穿透细颗粒干旱沉积物, 同时还能获取地表土壤特征, 这使它在探测地表浅层隐藏的建筑遗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利用微波遥感发现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古河道就是在考古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三) 近景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是指对距离300m之内目标进行摄影测量, 以获取目标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数字相 (像) 机为采集工具并进行数字处理的近景摄影测量称为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同传统摄影测量相比不需要昂贵的摄影测量仪器, 例如:纠正仪、立体坐标仪、转点仪、模拟测量仪和解析测量仪等。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专家张祖勋院士提出的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Lensphoto将传统基于双眼视觉的摄影测量技术推进至计算机视觉阶段, 从而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近景摄影测量在大面积不易进入的建筑遗址测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热成像相机

热成像在考古领域曾经一度被冷落, 近年再度引起关注, 由于地理景观不同部位成分的不同, 这些不同的部分在白天和黑夜的升温和降温也表现不同的速率。例如岩石的温度变化速率要快于土壤, 尽管我们的肉眼看不出这种变化, 但它却能被热成像相机记录下来。假如古代遗迹中的建筑是由石块构成它, 那么它散落的遗迹将能够被热成像相机检测出来。热成像相机的这种特性使它在对破坏比较严重的建筑遗产考古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二、无人机在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其它应用

装有有效载荷的无人机不但能被应用于建筑遗址考查还能被用于古建筑遗址保护, 例如古建筑变形检测。王国利等人融合地面激光雷达以及无人机近景测量方法获取古建筑三维数据, 通过与传统测量对比分析, 认为融合地面激光雷达以及无人机近景测量方法能够克服单一方法的不足。于丙辰等人对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利用无人机获取了文物表面纹理并进行三维重建, 证明其结果能够满足文物测量的精度要求, 同时带有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王峰等融合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对广钢遗址的测量重新建模, 且弥补了激光点云的漏洞。

三、结语

基于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能极大提升经济效益。由于无人机技术同有人飞机和热气球等技术相对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 它能够近距离观测, 飞行行为可控, 低成本, 时间更不受限, 因此, 载有不同有效载荷的无人机在古建筑遗产考查和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同时, 也能为古建筑遗产旅游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无人机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 经处理、分析后, 识别目标物, 揭示其几何、物理性质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换言之, 即是“遥远的感知”, 按传感器搭载平台划分, 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使用领域有自然灾害, 如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民用领域等。

1、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 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 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 (次) 受灾, 倒塌房屋约300万间,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是一项重大课题

摘要:古建筑遗产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同时还拥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获取古建筑的影像及三维模型等资料是研究、保护和开发古建筑遗产旅游资源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传统方法资金需求大、耗时长、具有破坏性等缺点, 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古建筑遗产考古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无人机,古建筑遗产,考古,遥感

参考文献

[1] 潘亮, 王海珍.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及运用上[J].影视制作, 2016, 22 (1) :60-64.

[2] 孙敏, 胡争.基于多视几何理论的超低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C]//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2008.

[3] 王国利, 吴桂凯, 王晏民, 郭明, 赵江洪, 高超.多源数据古塔变形监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 (4) :496-504.

[4] 于丙辰, 陈刚, 段淼然等.无人机遥感在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17 (5) :43-46.

[5] 王峰, 宋杨, 高志国等.UAV航测和TLS技术在广钢遗址测绘建模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16 (4) :72-74.

建筑遗产范文第4篇

世界遗产景区的地域特征最为明显、地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因此世界遗产景区最适宜打造地域性建筑。世界遗产景区建筑是景区建筑的一个特别类型, 目前还是缺乏对该建筑类型的设计理论研究, 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本文以花山岩画保护监测站建筑概念设计为例, 围绕世界遗产景区建筑地域化设计如何适应地域特征的问题展开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 以此期望能对此类建筑设计理论指导尽一份力。

2. 项目概况

花山岩画遗址是广西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监测站是申遗项目必须配套的设施, 主要的职责包括维护和监测花山岩画,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文化遗址。保护监测站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址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花山屯旁的明江东岸谷地的缓坡上, 距离北面的花山岩画遗址350米。场地周边环境为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喀斯特峰从地貌, 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高温湿热和多雨的气候特征。保护监测站的建筑面积要求控制在1200平方米左右, 按空间的功能需求可分为三类:办公、接待和展览、宿舍后勤, 其中办公区包含监测中心、监控室、办公室、专家研究室、会议室;接待和展览区包含展厅、放映室、接待室、公共卫生间;宿舍后勤区包含餐厅、厨房、后勤停车场、宿舍。

3. 设计构思

3.1、地理适应性原则

在适应地形地貌上, 保护监测站建筑基地顺应河岸坡地的宽窄、地势起伏来定基地的标高, 在较高的地势安置了同属一个单元建筑的办公区和观测区, 这单元建筑为主体单元, 层数为两层, 是高度最高的单元建筑, 这样可以避开河岸植被对花山的遮挡, 满足了保护监测站对花山观测的要求;在较低地势安置其他功能单元建筑, 形成了不定基面的台阶式建筑群体, 这让后方的景观不被保护监测站建筑所遮挡 (如图1) 。保护监测站建筑以小体量分散式布局, 将保护监测站拆分为八个小体量的分散单元, 各单元顺应弯曲的河岸分布, 各个单元建筑之间的间距形成了景观视线通廊, 从而减弱建筑对景观视线的影响;各单元建筑以不同的形式围合成三个庭院:前院—内院—后院 (如图2) , 形成建筑与庭院自然景观相互渗透, 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保护监测站部分单元建筑底层架空, 顺应河岸坡地地势, 建筑空间与场地地形相互交叉、融合的方式, 对建筑场地环境进行整合, 使建筑成为场地有机组成的一部分 (如图3)

3.2、气候适应性原则

建筑的整体布局朝向于开阔的明江河面, 在白天炎热的日照下, 河面的温度与河岸陆面的温度形成显著的温差, 温度低的河面形成气压高, 河岸陆地形成低压, 因此朝向与河面的保护监测站建筑获得河面吹向河岸的凉风。在建筑的隔热防晒上, 部分单元建筑覆盖大面积的坡屋顶, 为建筑室内空间遮挡太阳辐射;部分采用屋面覆土植草的手法, 使建筑屋面不直接接触太阳辐射, 从而达到隔热的效果 (如图4) 。在建筑通风散热上, 建筑立面采用了数量多、大面积的窗户, 通过热压形成风压可以贯穿建筑室内空间, 实现室内通风散热效果;单元建筑之间围合成庭院, 庭院和单元建筑的间距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通风, 并带走热量;部分单元建筑采用添加天井来调节局部气候, 在宿舍后勤区和办公区的单元建筑都采用与天井密切联系, 天井下面气温较低、气压高, 上面气温较高、气压低, 空气顺着天井往上流动, 形成风压通风带走热空气, 改善局部环境。

3.3、地域文化适应性原则

在建筑形态上, 我们曾经考虑过到底是从花山的文化符号的提炼入手, 还是从周边田园村落建筑形态入手?最后我们选择后者, 因为花山本身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 所以从文化符号来表现建筑的形态是乏力的, 而花山周围环境是一副秀美的山水农耕场景, 富有田园牧歌的意境, 建筑形态从周边田园村落环境入手, 则是首选思路。保护监测站的形体采用与周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形体相仿, 简化后的坡屋顶和分散的单元建筑组成村落式的坡屋顶组群建筑。由于保护监测站建筑面积要求要远大于普通民居建筑的建筑面积, 所以将形体打散为多个低矮的单元, 使分散单元建筑的肌理接近丰富的村落肌理, 使建筑与周边村落产生联系和发生对话, 消除与环境的对立感、陌生感 (如图5) 。建筑表皮材料上, 采用当地常用的青石板和木材相结合, 以环境同质的材料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如图6)

4. 结语

本文对花山保护监测站自身需求和地域环境的分析, 在花山岩画花山岩画保护监测站建筑概念设计中, 总结出在世界遗产景区建筑地域化设计中应遵循的3个设计原则:地理适应性原则、气候适应性原则和和地域文化适应性原则。

通过该上设计实践的探索, 可以看出, 在世界遗产景区的建筑设计要从周边的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出发, 建筑的设计应该地域化, 尊重建筑周边整体环境, 使得世界遗产景区的建筑与其所在环境的和谐共生。

摘要:在以世界遗产景区为背景的建筑设计中, 遗产景区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是绝对的主导秩序。该文结合对花山岩画保护监测站建筑概念设计的分析, 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地域文化等问题的处理入手, 尝试探讨在世界遗产景区环境中的建筑设计策略和原则。

关键词:世界遗产,景区建筑设计,地域化

参考文献

[1] 李兴钢.大草原上的小帐篷—图记元上都遗址保护监测站《建筑学报》, 2013 (01期)

[2] 崔光海.质真若渝:文化遗产地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扩建设计为例《建筑设计·创作》, 2009年 (01)

[3] 王文正.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环境中的建筑设计研究一以陕北志丹马头山风景区景点建筑设计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

建筑遗产范文第5篇

摘要: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造型艺术遗产对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造型遗产;借鉴;传统;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形成了十分丰厚的造型艺术遗产。这些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信息,它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在现代语境下,绘画创作怎样去创新,促使艺术家不断的考问自己;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华民族造型艺术遗产对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在于对艺术遗产的借鉴运用,取舍糅合,使得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一、造型艺术遗产的魅力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新石器时代已具有初步造型能力,对人物、鱼、鸟等外形动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展现了中国造型艺术的黎明。商代殷墟遗址及陕西扶风西周墓葬的发掘中都曾发现壁画残迹,这一时期的绘画形象可从青铜器及玉器上的装饰纹样表现,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可看出造型艺术在当时已达到较高水平,为秦汉时期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造型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如西汉麒麟阁,东汉云台画功臣像、鲁灵光殿壁画包括天地神灵历史人物等。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生动地塑造了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长期分裂混乱之中,但却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佛教造型艺术勃然兴盛,石窟壁画如新疆克孜尔石窟,吐峪沟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特别是敦煌莫高窟都保存有大量的壁画,展示出高度的艺术造诣。东晋画家顾恺之,他给寺院画壁画:“遂闭户往来月余,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就点眸子,乃谓寺僧曰:不三日而观者所施,可得百万钱;乃开户,光彩陆离,施者填咽,俄而果得百万钱。”他所绘壁画多么生动,看的人无不惊叹。隋唐时中国绘画进一步成熟,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如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美好图景的《西方净土变相》,其中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吴道子的壁画于佛寺壁上画怪石崩滩,达到“若可扪酌”的真实效果,而与李思训之作“皆尽其妙”。张僧繇画延祚寺,张善果画楼霞寺,董伯仁画白雀寺……都在美术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唐代人物画《步辇图》反映政治事件;《西域图》、《职贡图》描绘了功臣勋将;《玄宗试马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皇室贵族;《醉学士图》描绘文人雅士等。萌芽于东晋南北朝的山水画至此时有了明显的进步,富于装饰性的青绿山水在这一时期出现,水墨山水也相继开始。隋代展子虔所画山水具有咫尺千里之妙。五代两宋之后,造型艺术成为中古绘画的鼎盛时期,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旺的阶段。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出现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局面。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盘车图》、《耕织图》等;借描绘历史传说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态度的历史故事画,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等。五代时期中原的荆浩、关仝,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巧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塞林平远,范宽的崇山峻岭和雪景,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绘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微变化,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李唐、马远、夏圭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五代时江南徐熙的田园花果和西蜀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风格。辽金地区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北宋文人画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对元代文人画有着直接的影响。黄公望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沈周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明清的绘画通过山水花鸟画艺术以寄情寓性以及对笔墨的状物抒情的追求创造上,如高雅、古拙、稚朴、天真、泼辣等审美情趣的追求。明清画家运用笔墨的方法,包括皴擦点染用笔的快慢、轻重、正锋和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等,这些技法的传授和影响,促成了许多画派的形成。有唐寅、郑變、潘天寿、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吴昌硕等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所有这一切均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的无穷魅力,

二、绘画创作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

怎样把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上升到当代绘画的创作层面,这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造型艺术遗产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所在。探讨绘画创作的“创新”必然要联系到对传统的“借鉴”。在现实绘画创作中强调借鉴,是因为我们新的创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是可以在造型艺术遗产找到的。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借鉴是基础,创新是突破。

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象从孕育、形成到物态化。其中生活的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是萌发创作冲动的必要环节;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审美意象,并将审美意象凝聚力完整、独特的艺术形象,这是决定艺术创作成败的最关键的阶段;今天,绘画创作一方面浸透于母体文化,另一方面又受到世界多元化的影响,艺术家对绘画创作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利用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质将其作为观念来处理,造型艺术遗产就变成了绘画创作的资源,与造型艺术遗产的对话,是因为造型艺术遗产的内涵联系着艺术家的生存感受,这才是本质的。前人的艺术遗产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构想和表现力。可见,没有借鉴绘画创作就犹如空中楼阁,没有创新,也谈不上艺术创作了,因为创作本来就包含创新。绘画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在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纳和接受。艺术遗产的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体现。绘画创作具体到借鉴和创新的问题,可以归纳于几个方面:在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传统造型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要将传统的造型艺术遗产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造型艺术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底线。造型艺术遗产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结果是使传统造型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形式、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造型艺术遗产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但是,造型艺术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过年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造型艺术遗产,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借鉴的核心。当然,创新就是要对过去的造型艺术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在尚存的创造上开始新的创造,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也表现了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中国造型艺术遗产的发生、发展历史表明,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艺术结晶,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造型艺术遗产既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又体现独特的审美精神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是在民族的土壤里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世界造型艺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用特殊的材料,出色的技巧和手段,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把绘画创作推向高潮,逐渐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参考文献:

[1]林茨.中国绘画艺术[M].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 蒋勳. 美的沉思[M]. 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韩鄂生(1964—),男,湖北潜江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彩艺术。

上一篇:建筑生态下一篇: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