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七大追求的目标

2023-03-25

第一篇:人生有七大追求的目标

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标

诚信

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标,那就是:美丽、金钱、诚信、荣誉、权力、健康和地位。我们可以失去美丽而粗陋,可以失去金钱而清贫,可以失去荣誉、权力和地位而平凡,却千万不能失去诚信而欺诈。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至圣先师孔天子,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评价是多么高。

诚信,其实很简单。借了别人的东西总是要还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了,那就是诚信;朋友相互之间的一个承诺,双方都做到了,那就是诚信。对诚信的定义我认为:承诺 信任=诚信。诚信能增进你与周围人与人之间的感.当你拥有诚信时你的朋友圈也会更大 ,朋友多了,路也更好走,眼界也会更宽广,一诺千金的季布就是我们的榜样。

相反,诚信也不简单,现在这世界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惜手段,从三聚奶粉到瘦肉精,再到地沟油,这些人为了金钱丢弃诚信使的现在大家宁愿多花钱购买国外商品,也不愿买相同质量且便宜的中国制造,以至于现在外国货供不应求,中国货坏了都没人要,我只想说曾经那群拥有高尚品格的中华民族去哪了?

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到时我们将发现:青草绿树,白云蓝天,花香鸟语,无垠大海,广阔的沙漠,坦荡的草原,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月圆月缺,美丽尽存其中。但是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那人与人之间要怎样合作?国家怎么能发展?社会怎么能变成和谐社会?失去了诚信,一切将如纸上谈兵。

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让诚信扎根我们的心灵,铭记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让我们将诚信这一美好品德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各地人民的榜样吧

第二篇: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但却是一个以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成绩的职业,是幸福的。教师的工作成败却是以学生成人成才的情况来衡量的,没有那一个老师不以自己曾经教过某一在事业上成功的学生感到自豪。我作为一个教师,深刻体会到,学生取得成绩之日就是老师幸福之时。并且学生的成绩愈大,老师的幸福感愈强。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是幸福的。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学生,只要你拿出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学生的爱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们在浩瀚的大洋中驰骋。学生们是一直不会忘记这份情感的,无论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会一直表达着这份敬意。

一、教师,你幸福吗?

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经济在增长,幸福在增长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年在网上开展了一次调查,测试职场人士“工作幸福指数”,测试设定的最高值是5,最低值是0,调查最终显示的结果是,中国在职人士总体“工作幸福指数”竟然只有2.57,处于中等偏下状态。每10个人中就有3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觉得工作幸

福的,只有1个人。

在2005年CCTV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邮递员让我十分感动。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

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他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就是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他就像一面镜子,让许多职业人在扣问自己的职业观,反思自己追求的所谓的“职业幸福感”,特别

是作为美名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的我们。

我们自问:教师,你幸福吗?

二、要职业幸福感,首先要端正职业观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其实,我们的工作与王顺友20年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倍,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

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

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在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后,我们又被邹有云、黄静华等五位教师还有重庆开县的教师群体所感动,而且更多了一份亲近与真实。其中,黄静华老师说了有关“幸福” 的这样两句话:“教育工作是一项幸福的事业。”、“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

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

教师是世间最崇高的职业,最神圣的职业,最阳光的职业,但这不等于我们每一个教师就自然是最崇高、最神圣、最阳光的了!且不论我们是否能像邹有云、黄静华们那样为这伟大的事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是合格的,是已经具备了职业化素质的才行。教师的职业化素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即师德。有人把师德精辟地概括为这三条,即“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中间绝大部分人的职业观点,至少在我们刚刚从事这个职业的

时候,满腔热情地报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

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相对单调枯燥、却又压力日益加重的校园生活中,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让人很难轻言幸福了。有的人开始认为教师这门职业和其他任何职业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其中还算不上中等),是门说得闹热吃得造孽的职业,因而把它当作是糊口、谋生的无奈之举。在这样的心态下,不仅心没放在工作上,而且就是在有限的上班时间内也巴不得能尽量挤占点时间来搞私活。于是早退、迟到甚至缺席;于是不备课就上望天课;于是不布置作业或不批改等等;只教书不育人,知识陈旧凝固不思学习更新,还端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随时用鄙夷的眼角挂一下你,偶尔吐出两句讥

讽挖苦的话来,以表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们来对照一下,同样都是教师:江西九江佬尴鼗屏氪逍√ 羯浇萄У愕淖抻性仆 荆 仁切3ぁ⒐芾碓保 质墙淌Α⒋妒略保 谀抢镆桓删褪侨 辏 谐淌 蚶铮簧虾I形闹醒Щ凭不 荆 拊刮藁诘绷巳 臧嘀魅危 叭劝 牍 健薄ⅰ胺 裼敕钕住薄ⅰ袄硐胗胛 闭庋 慕淌χ耙倒墼谒 巧砩锨苛业卣凵涑隼础K 前呀淌φ饷胖耙档弊魇亲约褐丈淼氖乱刀 唤鍪窃谡腋龇雇耄话呀淌 ぷ鞯弊饕恢执丛煨允迪肿陨砑壑档奈杼ǘ 皇且恢指旱#话压ぷ鞴 讨胁 乃崽鹂嗬钡弊魇切腋5目炖侄 惺茏牛 硬晃 ⒗屠邸⒉槐蝗死斫舛 衬铡T谒 切睦铮 ぷ髯攀敲览龅模 β底攀怯淇斓摹U馀 瞬皇鞘裁床黄椒驳娜耍 墙鼋鍪前呀淌Φ弊鞔邮伦畛绺呤乱档

闹耙担 椅 飧鲋耙稻∽疟局暗脑鹑魏鸵逦瘛?/span>

三、好的职业观≠职业幸福感

也许有人说:“我的职业观很好,我能认识到对教育要„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可我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只有厌倦。”但是“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也许我们到了要好好调整自己心态的时候了。我们要明白,没有一项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好风景永远是在山的那一边。任何一项工作从事久了,总会生出倦怠感,不仅是教师这项职业。所以说,教师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只能正视现实。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繁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呢?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

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邹有云们、黄静华们不都是如此吗?

四、要幸福,就学会享受吧

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吧: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

受教育。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

学的焦虑和烦恼。

然后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

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再者要懂得研究教学和职业规划。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丧。教学研究中带来的新鲜感和职场中不断进步的成就感是带来职业幸福感的催加剂。 还有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泡个吧、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其实对教师来说,影响其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压力,精神压力、职称压力、教学压力、家庭压力。因此作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全社会在关心教师职业行为时,更要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增加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因此一个“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很重要。上级和社会的关爱是教师最渴望的,有时哪怕

只是一个细节。

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近年来,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责任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不少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在暑假学习期间,教师幸福感成为热点话题。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教育

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育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因此,要提高教师对幸福的认识,提升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但却是一个以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成绩的职业,是幸福的。教师的工作成败却是以学生成人成才的情况来衡量的,没有那一个老师不以自己曾经教过某一在事业上成功的学生感到自豪。我作为一个教师,深刻体会到,学生取得成绩之日就是老师幸福之时。并且学生的成绩愈大,老师的幸福感愈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学生的朋友等多种角色,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为了每个学生能够早日成才,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虽然岁月夺走了他们的青春、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劳累染白了他们的双鬓……但他们仍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徐特立老师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是啊,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以及今后为社会献计献策时,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以快乐而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工作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光荣,更是教师的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是幸福的。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学生,只要你拿出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学生的爱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们在浩瀚的大洋中驰骋。学生们是一直不会忘记这份情感的,无论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会一直表达着这份敬意。公式定理可能已经淡忘,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份情谊却永远难以忘记。教师节之际,收到学生们的一份份贺卡,虽然礼薄,但教师感到的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幸福。学生的爱是满足教师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的爱相比,它更加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每当夜幕降临,在居住小区的公园里散步时,学生和家长热情的问候声不绝于耳:每年的除夕之夜,家中电话铃声不断,问候声、祝福声从全国各地和大洋彼岸传来。……你就会感觉到干一辈子教师,是多么幸福啊!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不断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有了幸福感。其实对教师来说,影响其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压力,精神压力、职称压力、教学压力、家庭压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怎样才能让教师们更有幸福感呢?

广大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就需要逐步提升学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获得专业发展。陶行知也这样说到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将与日俱增。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

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此外,教师应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这样才会在教学中获得进步,逐步转向研究型教师,也才会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应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动力。一旦教师确立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就会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执著和快乐的追求,使得平凡的工作变得伟大、艰苦的劳动变得愉悦。教师自己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教师自己要懂得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呵呵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这个道理不多说了。 要懂得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很重要因素。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伤。要学会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学会自得其乐。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当一个人无力改变客观世界的时候,你可以调节内心的主观能动性,快乐也一天,痛苦也一天,你何不快乐地过每一天?

获得职业幸福感也和教师身处的外部环境有关,需要社会、学校,还有教师自身的家庭,对教师更多一点的理解和支持,使教师在身心疲惫的付出后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幸福。味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显然不够现实,只有让教师感觉工作带来了快乐,教师真正喜欢这份职业,才愿意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台阶”,让教师们每个阶段都有新的目标追求,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环境,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生活得更幸福。要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增加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幸福不是超越世俗的愉快和满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教师的幸福也要有基本的甚至较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应当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师获得幸福的感受。教师的幸福感更在于它的精神幸福,这表现在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教育是崇高的职业,每个教师都应当追求人生的价值和精神上的幸福,这就需要在奉献中得以展现和获得,而决非金钱所能衡量的。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体现了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让我们安心地在这儿享受作教师的幸福吧。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学部:工程教育部

班级:12级机械7班

成员: 王鹏201224190725

曹鹏 201224190733

曹宝辉20122419073

5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摘要:

人生追求,此乃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通过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感到彷徨无助。为此,我们从社会经济、青年人自身特点、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推进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追求 迷茫

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

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整体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是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而人生追求的整体一致性又能从侧面说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纵观各个时期青年的人生追求,不难发现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个时期的烙印,而90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人戏称:这是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呢?此次调查是在这个大的问题背景下进行的,考虑到网络的快捷性和调查的真实性,此次调查的大部分问卷是在网络上发放的。

调查对象:

各大学校园同学。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9日到2013年11月23日

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追求的看法以及他们的人生规划情况。

调查结果:

从这些问卷中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种很盲目的状态,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准确的定位,在社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更多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对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当然我们不是要大学生都要去当思想家,一个民族有那么几个能够真正思考的人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当代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人生追求都没有认真考虑过,那是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呢?

还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人生观很生活话了,这样的变化和外来思想的传入是分不开的,例如以前西方的嘻皮士和现在的雅皮士还有风靡一时的哈韩哈日,大学生已经把追求快乐放到了生活的首位,如果说上个世纪是一个追求精神归属的时代那么这个世纪一定是一个快乐至上的时代,而快乐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可见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而对于贫穷的精神追求就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了。

在所有的调查中还有一类调查是很值的关注的,在收到为数不多的问卷中,我感觉这是最大的收获,在这个浮夸的社会中还有追求纯粹的精神领土的人,这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情,而那些在大学中写诗的人更是以诗为马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然这些人只是大学中找到了人生追求的一个小群体,有很多人都在大学中默默的做着他们认为很值得去做的事情。至于将来成功与否他们也不会去多想的。 由于时间的仓促这次调查就进行到这里了,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生追求,这一代也许真是人们所说的迷茫的一代。

结果分析: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素质,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推动思想素质教育的进程。可是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并不令人意,当今的大学生同以往各个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少些激情和动力。,很多大学生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甚至幼稚,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

1 高校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

1.2 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3 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

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是认同的,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前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影响。

1.4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在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矛盾问题探源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影响,他们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2.2 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却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趋于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变革,但又“雾里看花”情况的发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数人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

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2.4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糟粕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对于糟粕成分的不适当的渲染,造成社会上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知识贬值、官本位、“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短期文化等不良文化倾向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中频频显现,有的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这一点,尤须当前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3 对知识经济下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素质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时期,也是思想素质形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很多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3.1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方面的教育;围绕树立良好心理素质问题,着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问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模式。

3.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

思想素质培养需要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3.3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评定学生的思想素质

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测评表考评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杜绝感情因素,并把它作为学生评三好,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的依据。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了情感交流和双向交流情感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启迪学生思考氛围,全方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增强适应性,培育自信心,充分鼓励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新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同学,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由对教师感情上的接近转化为对教师讲

授内容的接纳,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3.5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去汲取营养。教学时力争把最新的热点问题融于教学之中,把握政策的精神进行正面客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教学更贴近实际也就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在联系热点问题教学时通过分析把热点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3.6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示范作用

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经常性地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注重“师德”培养,使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青年。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 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思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

第四篇:大学生应如何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摘要: 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怎样的人生更有价值?恐怕只有那些经历世俗坎坷,历尽磨难

的哲人才可知晓。何谓价值,有轻如鸿毛的消失,有重如泰山的逝去;有流芳百世的君子,

更有遗臭万年不中不孝的小人。千秋万载,有几人明了价值的内涵,又有几人真正追寻了圣

贤的足迹。对于我们90后的大学新生而言,经常感到迷茫,不知明天走向何处,因此,树

立明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尽管在前行的道路上不会是一

帆风顺,但是有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人生便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正确的方向。明了如何

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一个人才会从黑暗的阴霾中走出,迎接生命中希望的曙光。 关键词:人生价值;问题;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 正文:

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价值呢?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只拘泥于金钱,地位,权力,职业并享乐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问题。

作为90后的我们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大部分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大学生人生观中存在的问题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

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

成才的根本问题,然而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这样的问题。

1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

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赞成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

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在大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由于个人主

义,利己主义的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正逐步淡化。可我们要知道,“一般人的幸福或者不幸

福和社会利益相同或者矛盾为转移。”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

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 “人生价值在

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副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部分大学生

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

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

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

2 重奢侈享受轻理想追求的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

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但也有一部分认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是渺茫的。我们都知道也都会说“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又很

少人能够完全付诸实践。理想和现实总会存在差距,而我们大学生的任务是不断缩小它们之

间的距离,直到实现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而不是由于没能达到理想而把享乐尤其是感官

的享乐变成人生的唯一目的。

3 重金钱实惠轻艰苦奋斗的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户以高消费为荣,加之少数媒体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大学生更应传承美德而不是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

二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

要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目标,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人生开启航路

明确的目标会让人充满自信,珍惜年华,从不虚度光阴,珍惜宝贵机会。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因为它是成功之舟上的路标,为航船扬帆起航指明方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确定目标是面对一切的应当之策。而我们大学生,面对众多的目标,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将更重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那些心中想干大事却又不想做小事的人,只会将时间消耗在踌躇犹豫的瞬间。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是把握现在,从一个个小目标做起。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 “ 成由节俭,败由奢 ” , “ 生于忧患 ” , “ 死于安乐 ” ,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同时,艰苦奋斗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要让大学生牢记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的,由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强调的“两个务必”的要求。当今社会有人把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对立起来,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中间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盛行;加之挥霍国家财产等腐败现象蔓延,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

2 不断学习,适应社会

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的事,它应成为一个人一生不懈的追求。只有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充盈自己的头脑,自己才能在社会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快速增长的新知识,很多人都深切现已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只有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纵观犹太民族的历史,犹太民族把学习作为自己一生不变的追求和永不改变的职责,与此同时,他们得到的是其他民族梦寐以求的兴旺发达,我们大学生更应学习,只有经常学习,一个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适应变化,实现自我价值。3学习先进思想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学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学习先进典型事件,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结束语:无论大学生人生观存在何种问题,但大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没有问题的,只有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就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大学生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学习时,要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我们应大力宣传新中国历史上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先进人物,宣传他们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真理献身,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还可以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我们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同要注重以大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的先进行为教育、带动广大青年学生。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广泛性与先进性的关系,既要宣传先进的思想道德,又

要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这样才能团结教育大多数。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教育厅编写,《思想道德修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版; 2陈根法.吴仁杰著,《幸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第五篇:中青年干部要有健康的人生追求

周建年

人这一生几十年中,能在关键岗位上为人民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中青年干部年轻、责任大,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大。将来的路如何走,人生的历史怎么写,能否对得起百姓对我们寄予的期望,能否对得起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干事舞台,能否对得起自己赶上的中华民族复兴时代,很值得深刻地思考。中青年干部要走一条无愧人生的道路,应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始终坚持“三个追求”,就是追求知识的提升、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心灵的和谐。

要追求认知水平的提升。古人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干部的学习,不仅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而且带头学习、持之以恒、率先垂范。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5年时间中,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达44次,平均40天左右学习一次,从不间断,先后请89位专家学者作报告。十七大胜利闭幕不到3个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已2次,请了4位专家作报告。有两家报刊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5省市进行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所有接受调查的干部在回答“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时,都将应酬多作为首选因素。所以现在要特别提倡领导干部减少应酬,加强学习。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在绥化任职近6年的时间里,没有认真地参加过政治学习,吃喝玩乐、忘乎所以,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要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追求人格的完善而不是物质的享受,这对中青年干部很重要。我国古代把“修身正己”作为为政之本、治国之要。唐太宗李世民鉴于隋炀帝亡国的教训,多次与大臣们讨论官德修养问题,认为“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要求共产党员加强修养。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对党员思想的改造和自我改造。周恩来是共产党人人格修养的典范,他在45岁时专门为自己订了7条“修养要则”:一是加紧学习,二是努力工作,三是习作合一,四是与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坚决斗争,五是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六是永远不与群众隔离,七是健全自己的身体。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公职人员赢得尊重靠什么?不是靠职务高,而是靠人格完美,用人格力量赢得别人的尊重。当干部职务再高也有退休的时候,“政声人去后”。领导干部不注重人格修养,不仅别人不会从内心敬佩你,自己也容易走入歧途。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本是个有学识、有能力的年轻干部,但他不注重道德人格,犯下重婚罪,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中青年干部为人从政的路都还很长,要坚持做人与为政、修身与立德相统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不攀比钱财,不贪图享受,以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要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在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顺境,不可能总遇到伯乐,更何况伯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人生有坎坷,遇人有不贤”应是平常事。能否在逆境中保持心灵上的平和,是很现实的考验。如果你被剥夺了干事的机会、晋升的机会,你该怎么办?如果你遇到的领导水平比你差,还看不惯你,

你该怎么办?比如遇到韩桂芝,她不要你干事,就要你送钱,不送钱就不提拔你,该怎么办?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坚持党性和做人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保持心灵上的平衡与和谐。“能干事时肯拼命,不能干事多读书。”孔繁森同志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要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就绝不会埋没。郑培民同志在日记里写道:“对当官一事,我比较淡薄。党和人民的信任,是激发我永远忠于党和人民的重要动力”。我们要见贤思齐。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如此,就能无欲则刚,就能宁静致远,就能保持心灵的平衡与和谐,就能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事行政管理评审报告下一篇:人事行政部上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