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三步曲”

2022-10-31

1 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写

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 然而从学生踏入校门开始, 应试教育就很大程度上地制约着学生的生活轨道, 两点一线 (家——学校) 成为多数学生的生活常态, 学生少有意识去关注学习以外的生活, 少有机会走进大自然, 在春风习习中观草长莺飞, 在烈日炎炎下看狂风暴雨, 在枫叶彤彤里赏硕果累累, 在白雪皑皑边品万物凋零……尽管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严重脱节, 并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 但疾重难以速返, 仍然延续的长时间的校园“圈养”方式, 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仍然繁重的学习任务, 熄灭了学生的生活热情;仍然继续的高考一卷定乾坤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的生活乐趣……凡此种种, 都使学生失去了生活和写作的主动权, 没有观察, 缺少体验, 写起文章怎么能有话可说呢!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呢?

1.1 生活是素材的“源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感知生活。“母亲节”的这一天, 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六个一”, 即真诚地问一声“母亲节日快乐”, 双手为母亲递一杯热茶, 精心为母亲制一件礼物,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母亲做一顿早餐, 给母亲写一封信, 以此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鲜活的生活情境, 拨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使学生既有了感受亲情, 回报母亲的行为体验, 又有了反思自己成长过程的心灵感悟, 为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实、最有震撼力的素材。第二天, 作业如约而至, 没有一个同学需要冥思苦想, 胡编乱造。此外, 我还把学生领出小教室, 带进大课堂:到社会福利院看望那儿的儿童和孤寡老人;到社区和五保户家结成对子, 定期给老人家打扫卫生, 洗衣做饭, 送生活用品, 陪老人聊天;慰问解放军, 清除积雪……从教学本身需要出发, 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感悟能力, 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 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灵动与美好, 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这种以学生的亲历活动和身边的人事景物为训练为题材, 以学生参与观察实践为途径, 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线, 以文字形式反映周围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的情境作文方法, 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 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活思维,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形成独立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念, 成为一生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1.2 阅读是积累的捷径

古人云“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的确, 博古方能通今, 厚积方能薄发。人生有涯, 学生大部分时间坐在课堂, 囿于课本, 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甚少, 单靠亲历的直接的生活体验做写作的素材, 真是杯水车薪。书籍是人们对直接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再现, 是学生单调生活的必要补充;而文学作品多是作者用艺术的语言对万千世界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理想美的总结和情感的高度铸炼, 是作者用形象的思维和炽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从“名人佳作”中领略选材之精妙, 体会作者的思路及精神境界, 从而吸取书中营养, 以充实提高自己。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阅读,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阅历, 增长学生的见识, 提高文字表达水平, 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阅读贵在积累, 这种积累主要通过背诵、读书笔记、随笔等形式完成。坚持阅读和积累, 学生便可从日常写作中感受到积累的熏陶渐染, 将阅读热情转化为自觉的阅读习惯。学生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了“万卷书”的营养滋润, 记忆的仓储就不会匮乏, 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 作文被动的困境就会自然摆脱。

2 让学生的作文有话愿写

2.1 激发兴趣

兴趣是梦想的来源, 兴趣是最强的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写做热情, 增强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和欲望, 打开学生潜藏的智慧之门, 积极主动地探寻答案, 在不知不觉中温故知新, 把看似单调、枯燥的写作当快乐享受。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是培养、保持、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作文初始阶段, 可以适当忽略学生作文中的不足,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 避免急躁情绪和逆反心理, 刺激其写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产生写的愿望,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贵于保持, 贵在提高。教师可以用半命题作文形式, 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听者的心灵, 贴近时代的脉搏, 应兼顾到学生的兴趣, 兼顾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的话题, 让学生尝试写作。激起强烈作文的欲望, 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2.2 弘扬亮点

赏析亮点是学生写作的“加油站”。对学生来说, 每一个亮点获得欣赏的过程, 就是学生体会写作乐趣和享受写作成功的过程, 同时也是写作训练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3 让学生的作文有话会写

3.1 面批面改, 个别指导

面批面改作文, 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得到作文信息的反馈。

面批面改作文, 有利于加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

面批面改作文, 有利于展示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 可以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 对工作的细致与严谨, 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它有利于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 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 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启动学生自我暗示的心理机制, 自觉加强作文训练。

3.2 范文引路, 整体提高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的讲评中不断提高的。在作文讲评中, 教师要注重范文的引路作用。

教师选取范文时, 紧扣训练重点, 有所侧重, 不必面面俱到, 追求完美 (当然, 有完美的更好) 。充分利用范文的剖析,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感性的知识, 同时也获得理性知识——写作规律。它不是告诉学生不要这么做, 那么做, 而是告诉学生怎么做会更好。

让学生选择范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讲评中, 发挥学生的力量, 让学生自己选择范文, 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进而在学生间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互相帮助, 互相启发, 作文训练的效率就会迅速提高, 学生对优秀范文的复述、迁移、模仿能力得到加强, 通过对其剖析、比较、欣赏、评价、修改, 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很好的锤炼, 潜移默化中,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萌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形成浓厚的写作氛围, 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某一方面确有收获, 教师还可尝试提纲法、专题法、比较法、示范法 (教师写下水文) 等作文讲评方法, 一次剖析一个方面, 解决一个问题, 增强作文指导的实效性, 使学生真正会写文章。

总之,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 它是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参数。而作文教学“三步曲”可以帮助学生, 循序渐进的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目的。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艰苦而重要的工作。多年来, “教师怵教, 学生怕写”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的作文教学“三步曲”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言文字,培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一篇:探索高校行政管理反馈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