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法范文

2024-04-01

作文教学法范文第1篇

摘 要 我国外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将其视为评价个人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个人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在各项考试、求职和工作中日益凸显。。我小组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学生配置了外籍和中籍写作教师的契机,分析中外籍教师教学模式,提出合作假设,比较优劣,探讨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合作模式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讨论并将其推广于各高校实施。

关键词 英语写作 中外教师合作 比较和对策

一、研究背景

1、英語专业写作教学现状

(1)英语写作能力重要性与现状

英语写作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有能力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同时,英语写作能力也是评价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几个突出的难题。

(2)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中外籍教师教学方法各有偏向,不够全面

在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存在一定优势:授课方式幽默,教材图文并茂,教具多样大胆、学生能够自由交际。然而,局限性在于:对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缺乏了解;教学安排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考核标准缺乏统一性 ;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了解欠缺;教学的随意性等。相对比而言,中国传统教师的教学的优势几乎与外教的劣势相同。就武汉高校而言,写作课程多采取单一教师(即中国籍教师或外籍教师)教授课程的方式,无法兼顾中外籍教师的优势,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缺陷。

第二,教学注重写作形式,忽略习作内容

研究表明,目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法为主,注重学生作文的成果,过分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强调文章的语法、句式,而忽视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整体结构,结果导致文章主题不明确,内容不深刻,提纲条理不清晰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写作的主动性和热情

非专业同学将英语四六级看做今后踏上社会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使得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十分重视写作课程的学习。而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相比。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使得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感兴趣,而不是英语这种语言本身。

2、中外教师合作模式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源自合作教学,是适应非英语国家在开展英语口语、阅读教学和其他双语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具体操作模式就是指一名中方英语教师和一名外籍教师共同承担同一个课程的教学,两人的角色区分为主讲人和教学助手或合作者,以互动和协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直接合作。

3、相关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1)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结合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各自的教学长处,使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充实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在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合作教学的优势更加明显。

(2)基于补缺假说理论探究外籍教师英语教学的优势

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缺少真实语境,缺少与英语本族语人互动的机会。本文基于补缺假说理论探究外籍教师英语教学的优势,减少母语语言形式,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和母语语境知识的介入补缺。

(3)研究成果不足之处

根据文献查找与搜集发现,虽然关于中外合作教学和英语专业写作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是就中外籍教师合作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这一课题具有创新意义与实际意义。

4、相关理论阐述

(1)结果写作法

结果法(product-approach),也称作“成果法”,“成稿法”,是一种自下而上(bottomup)的、基于句子层面的写作(Nunan,1991)。在结果法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一般由教师给定话题(题目),然后学生围绕这一话题(题目)进行写作,最后由教师做评定和修改。

(2)过程写作法

目前,国内外讨论最多的是过程法(process-approach)写作教学,是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的写作方法。过程写作法关注的重点是写作的过程,即写作活动的一系列循环过程,“着眼于作者从写作材料的收集到写作成品完成的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Tribble, 1996)。过程法是基于篇章层面的写作,此模式强调学生的思想构建,是从一个篇章入手,进行创造、连接、组织,并实现上下文一致的过程。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围绕中外籍教师结合教学的可行性与作用分析,结合写作教学方法中的过程写作法与结果写作法,能够实现中外资源利用和整合的最大化,为优化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1)中外籍教师互补教学:中外教师密切合作,整合了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的资源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既能体现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又能体现中国教师的教学特点,既符合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特点,又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过程和心理特征,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学习平台。

(2)理论结合实际:通过中外籍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法与结果法有机结合,并应用于英语学生写作课堂,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状态,更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

三、实证分析

1、研究角度

我们通过比较法探究中外籍教师合作教授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可行性及其作用,从不同角度进行课题探究。

(1)中外教师教学特征比较

(2)成果法与过程法写作比较

(3)从学生能动性角度合力推动写作教学改革

虽然该组研究侧重于教学改革,但是如今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老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核心 ——“student-oriented”。所以我们还想将进一步结合南京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教学改革工作。

外国语学院唐娉莉老师曾赴南京大学观摩学习其先进的写作教学法。南京大学曾经尝试过两种作文批改法,一是一位英文教师教授二十名左右的学生,让学生两两分组,互相批阅作文,提出建议。但是由于两方学生的英文水平不平衡,这种批改方式使双方受益不均等。后来,南京大学又采取了另外一种作文批改法,让学生组成四人至六人的队伍,选出其中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在每次习作任务时,老师会从每组选出一篇文章,将作者的名字除去,让每位组内成员以批注的方式进行细节改动,然后交给组长汇总整合上交。唐老师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担老师的教学任务,她也在回校之后的教学中积极采纳和推广。

四、建议实施方案

中外教师合作教授写作课程旨在突破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传授语言文化的优势,辅以中国教师的系统性的课文精讲,使中国的“满堂灌”和美国的“群言谈”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摆脱传统的单一写作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的写作、口语、听力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构建英语生命化课堂。经过以上的调研和數据分析,我们建议中外教师合作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落实到课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呈现:

(一) 中外教师的合作准备

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准备阶段,需要了解和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学生的预习程度和方法、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教师的预期和反馈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怎样造成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的差异是哪些。二是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备课、授课、教学风格和策略运用、评价方式的差异。

(二)合作写作教学的实施

外籍教师不能完全替代中籍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改革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课堂(中外籍教师合作教学)来开展,其余的班级作为对照课堂,一部分采用完全用中国教师教学的方式教授英文写作课,另一部分采用完全用外籍教师教学的方式教授写作。具体实施如下:

1、加大语言输入量

外籍教师在语言、和教学方法上优于中国教师,因此外籍教师应该注重加大语言输入的量,应该让学生研读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范本,提供并示范研读的方法。外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2、思维与技能并重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很实际,结合社会需求,现在的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仍然离不了实用技能的培养。外籍教师能指出写作中不合英语国家写作问题实用习惯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同时,中国教师结合中国学生已学的语法等进行系统性的讲解,贯以中籍教师熟悉的翻译法教学。外籍教师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中籍教师因为熟悉国家各类英语考试、擅长应试教育,应该侧重于实用技能的培养。

3、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对于过程写作法这种英语教授方法,小组讨论是最基本的载体,因为写作时首先要进行brain-storming,每个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写作灵感。再者,对于已经完成的习作,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评互查,在没有老师干预的情况下,找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4、充分利用平时的测试和习作来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

中外教师应该共同仔细研究学生的每份测验和作业,找出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然后通过面对面的学习指导和建议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例如: 学生作文中出现了许多时态使用方面的错误,中国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错误进行讲解,外籍教师除了作必要的辅导外可以建议他阅读课外文章、辅导他们学习别人的写作风格。

5、尽可能创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

外籍教师擅长交流互动式交际英语的教学形式,通过以学生为主的role-play和discussion,重视师生互动,但是往往不能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即兴发挥的成分比较大。此时,中国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控堂能力以及对学生已有英语学习背景的了解,辅助外教讲课堂讨论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而不失计划。

6、利用网络辅助写作教学

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网页,课后在网页上放上讨论的主题。学生可以在网页上传递自己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教师可以记录学生课堂和课后网页参与的情况作为课程成绩的部分。此外,网络可以作为课后教学效果反馈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外教师通过论坛里学生的留言、网上讨论间接继续跟踪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五、结束语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是新文化背景下中外教师合作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的探索,它整合中外教师的优势,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构建英语生命化课堂,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优势互补是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意义所在。学生作为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最大的受益者,不仅能真实体验和理解外国文化,也能感受到引入外籍教师后课堂的活跃气氛,和中外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方法的融合。当然这些教学建议是尝试性的,还有待于教师在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张吉生,等.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法与过程法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2]Raimes, A. Techniques in Teaching Writing [M].OUP, 1993.

[3]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与外籍教师管理问题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文教学法范文第2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写作素材少、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低,不利于小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鉴于此,通过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小学生的写作来看,作文缺乏真实情感、写作模式化严重、教师示范性不强等问题是大部分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体现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小学生因受自身生活阅历的影响,心理状态不够成熟,再加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导致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缺乏兴趣,写作水平、文学素养等各方面无法得到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写作缺乏真实情感在作文中的融入,如人物形象描写过于表面化等,从而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较为枯燥。同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不适宜,导致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作文技巧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模仿优秀作文范文学习写作,并未将所学的作文技巧真正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学生作文写作太过模式化,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从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看,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对语文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的理论性讲解,缺少作文写作示范,语文教师的引导示范工作不到位,“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导致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2.1重视生活素材的运用

素材的选择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有很大影响,决定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确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语文教师应对生活素材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予以重视,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的选用,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利用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及作文写作能力,以便确保学生能够将自身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例如,在《我身边的英雄》这一主题作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如将交警、城市清洁员看作是生活中的英雄,将父母当成自己身边的英雄,等等,鼓励学生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确保学生的文学素养、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2.2利用多媒?w创新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基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确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状况,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将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增加语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以便确保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集于一体,利用多媒体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可实现对语文抽象知识的直观化和具象化,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作文写作知识和技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根据素质教育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高要求,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作文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具象化展现,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依据语文各单元的教学要点,结合语文作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相应的作文主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集等方式采集与作文主题有关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的资料,科学设计可用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幻灯片,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幻灯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以便确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一主题作文的教学中,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作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可根据《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全面搜集与主题作文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并可课堂教学中结合《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一主题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所搜集的视频、图像等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写作,深入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从细节上描写动物的习性、外形等各方面,将自身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去,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便达到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3结束语

作文教学法范文第3篇

孟令权

为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少、慢、费、差”现状,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从写作指导,课堂写作、作文批改、习作点评等方面进行尝试,总结出中学作文五步教学法,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作文五步教学法即精心命题 、理论指导、快速写作、分组批改、修改重写五步。现分别说明。

一、精心命题

我把命题这一环节看成是写作课成败关键。因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命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灵感;可以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要发,有情要抒,有一种要说要写的冲动。反之,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命题,即使教师满腔热忱、苦口婆心,甚至以高考相劝诫,学生也仍然是莫不关心的样子。因此教师命题时,一定要结合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规律、生活特征精心设计,做到贴近生活,新颖别致,有较强的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可以是以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我看网络游戏”、“说说早恋”;可以介绍或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来谈个人的认识看法,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如:“今年过节不收礼”“飙车现象”;可以锻炼观察力的,如:“某某老师上讲台”“校园新时尚”;可以是调动和开发智力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2012”等等.。千万不要老是千年不变的话题“我的同桌,美丽的校园,记一次旅游”等等,老掉牙了,你说学生烦不烦。一般情况下,我是根据训练目的,每次作文课设计3~5个命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一,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快乐写作。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心理、生活、努力让自己走进学生,变得时尚,就一定会设计出让学喜欢,激动的题目。这是我们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所在。

二、理论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写作理论指导华而不实、劳而无功,所以在作文教改中往往忽视写作的理论指导,片面的强调快速,要在两节作文课上解决所有问题,事实证明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写作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写作的“指明灯”。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不同的指导课型,目的是让学生少走弯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例举隅。课前有针对性地从作文杂志、优秀作文选或本班学生作文中精选范文2-5篇印发给学生,每篇文章在构思、立意上各有其特色,让学生深入体味和领悟范文写作的奥秘。

2、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构思或立意上去归纳总结,掌握范文的写法。具体的作文辅导,最忌面面俱到。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

3、课堂讨论。教师出示一组命题,让学生或从构思或从审题立意的角度进行操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的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不仅给予认可,而且要给予鼓励、表扬,充分尊重学生思考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行文思路、材料运用、详略安排等,甚至罗列出写作提纲,并且对学生作灵性的启发、感情的升华、理念上的深化。

三、快速写作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训练,语文教师必须特别重视课堂写作,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训练者,多方面地给学生以“动力刺激”, 如对按时完成的文章予以加分奖励、口头表扬;质量较好的作文,予以发表。总之要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主动探索过程,使学生的能力由潜在状态走向现实的开发过程。写作训练的方式很多,例如: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情境作文、自主作文,找寻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接下来进行写作,时间为45分钟,达到700字左右的要求。开始训练时,可酌情放低要求,时间一到,坚决交卷。另外,写作训练时,要做到学生的“练”与老师的“训”、“导”相结合,学生在“练”时,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文思”,要经常巡视指导,如发现个别学生有问题就随即个别指导,如确实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再寻求适当的时机,简短地进行全班指导。而“适当的时机”一般选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一个写作段落之时或普遍性的问题大都暴露之时。

四、分组批改

写后批改是验收、提高学生写作成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学生完成作文后由老师精批细改,时间太长,标准单一极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多数老师在教改时采取了学生互批的方法,而且为了体现高效,总是把互换批改的环节紧接在写作完成之后,认为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其实不然,因为这时写作刚刚完成,学生还没来得及对写作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刍,还没有进行讨论,没有形成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对文体、主旨、写法的认识理解仍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很难对其他同学的文章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因此互换批改的环节我总是放在几天后甚至是一周之后进行。我一般采取“师生互动──分组批改──讨论争鸣”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师生互动。教师浏览全班作文后,首先对全班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普遍问题的作文准备讲评。讲评时针对思想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问题进师生共同讨论优点和不足。

小组评改。教师首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诸如字体工整、语言规范、评语之中严禁出现错别字、评语下面要写清楚批改人姓名等,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老师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批改活动之中,在组长的安排之下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不能凌驾在组长之上,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全局,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使分组批改流于形式。改评结束之后,组长集中组内成员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解推选出优秀文章,并给出综合性评价。

讨论争鸣。即批改结束后作者与批改人交换意见,与批改小组讨论争鸣。作者把自己创作的动机,构思选材,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等信息向批改小组加以说明,并进一步明确批改小组评价的依据,如感觉评价不够准确可与评改人争论。此环节绝不可忽视,它能让学生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相互研讨借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是各种作文能力,为下一步的修改重写奠定基础。

五、修改重写

作文教学的一般情况是,学生交上作文就完事大吉,以后的事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最多在下次作文时看看分数评语,几乎没人对照老师的点评去修改。其实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无不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而成。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文章修改意识,养成修改的习惯。教师要对学生修改作文进行指导,修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集体修改:教师选出例文,影印分发给每个学生,规定时间进行快速浏览后,引导全班学生发现重点问题,诸如观点、选材、题目、详略、结构、语言、衔接、标点、书写等,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讨论如何修改,最后求同存异地给予总评。(2)、学生自行修改。在学生快速浏览自己的作文后,教师念范文或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师再针对本次作文情况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

重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落实阶段,在重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

1、更正错别字、修改病句;

2、重写是重新构思、重新作文,而不是把原来的作文抄写一遍。根据同学的批语,结合讨论的内容,重新组织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有了上次作文的基础,又有了同学精彩的批语和富有启发作用的说评,还有教师的经典回顾,学生身上隐伏的创造性的思维便如岩浆一样喷发出来,这时重新拿起笔来,一定会写出比原来水平更高的作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实践证明“作文五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笔者认为“作文五步教学法”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与专家同仁商榷。

作文教学法范文第4篇

写作,在我们眼中,她是多情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她,可当我们在写作的后面加上“教学”二字时,我们又心情沉重,一声叹息,步履维艰。因为学生视写作为苦差事,他们怕作文、厌作文,甚至交上来的作品是东拼西凑,千篇一律,一个面孔。面对这些现实与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迷茫过,徘徊过。教学中迫切需求一种好的办法作为作文教学的指路灯。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和各级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当多媒体设备走进教室,当录音、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进入课堂时,我们的作文教学也随之被赋予了活力,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文字组合模式,使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头脑,从而优化了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作文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减小训练坡度,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二、运用电教媒体,拓展想象空间

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没有想象的作文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充实内容,使作文更加精彩。比如,在作文时我经常把一些电视故事短篇录制下来,然后删去其中的某些情节,再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情节,并告诉他们,补充时可以完全摆脱已有的模式,只要想象合理,前后连贯,具体生动即可。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学生想象的翅膀得以充分伸张,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写出了许多想象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优秀片段。再如:在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训练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人物对话的录音,然后让学生听完录音,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人物各自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结果学生的作品是百花齐放,富有个性。有的从外貌上突出,从穿着打扮上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有的从语言中突出,采用不同的对话形式来表现人物;有的从动作上突出,想象出人物说话时的手势,动作等。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感觉到这是苦差事。

三、运用电教媒体,优化作文指导和评改过程

作文指导和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指导和评改的效率。减轻教师的口舌之劳和工作负担。

作文的批改,修订对教师而言,工作量大且效果不佳,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后,我经常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优秀的范文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师生共同评改,使学生能从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时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作文后,还可以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或整篇文章,让大家品味、欣赏、引导学生点评,并广泛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使写作成为学生自学、自愿表达情感的一种激情和需要,一种展示才华的机会,一种不断学习他人和自我挑战的最佳途径。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能优化学生的习作心境,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写作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水平得到提高,在教学中也会感到事半功倍。我深信,随着科技发展和我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会成为学生的百宝箱,老师的好助手。■

作文教学法范文第5篇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5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为了全面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节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索为主线,充分展现隐含在本节内容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首先,通过“测反应时间”的实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研究的问题——落体运动,接着从生活经验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进行巧妙的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初步结论,提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的设想。最后再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信息,为下一节定量地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活动较多,故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模式进行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小组同学间的讨论与交流,师生间的相互反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课堂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2.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 1

相互矛盾的结论既是对学生头脑中错误概念的震撼,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手段,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可相互讨论,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倾听、思考。

逻辑推理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一个纸团与一块橡皮在高同时下落,比较下落快慢。 4.进一步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1)引问:既然物体下落快慢与其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实际生活中物体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从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可以猜想到是空气阻力影响。

(2)猜想: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吗? 教师演示实验(可考虑用电脑课件,老师同步讲解。)

(3)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猜想、观察、思考、理解、体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物体下落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过程中运动快慢与质量无关。 5.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1).概念引入

引问:由于落体运动受到空气阻力影响,要想研究落体运动就必须排除空气阻力,那么,如果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的受力有什么特征。

学生以原有的力学基础可以很快答出: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即初速度为零)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思考,联想,答问。概念认识强调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运动,实际生活中物体受到空气阻力,但一般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6.实验探究自由落体

(1)引问:若要研究某种运动规律,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和器材?

学会回顾前面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体验,可想到:利用打点计时器采用示踪(轨迹记录)法研究。

(2)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纸带记录的信息作初步分析:

(可提醒学生课前复习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重点强调任意两个相邻点(无论匀速或变速)的等时性。)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要求学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自己尝试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vgt12gt 2v22gxx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8.课堂总结、点评

上一篇: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下一篇:试题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