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武术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2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青藏武术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武术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我国,少林武术、峨眉武术、武当武术是其典型代表。研究立足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在系统梳理峨眉武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品牌化发展战略。

青藏武术文化发展论文 篇1:

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辨析

第一作者简介:黄冬琴(1982-),女,江西南城人,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摘要】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发展的对策,丰富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理论,促进了中华武术与世界体育的融合。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武术;国际化

The national culture difference and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discrimination

Huang Dongqin Cheng Qilian Zhou Bingbing

【Key words】China and the West sports culture; Difference; Martial arts; Internationalization

1 前言

武术这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的体育运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武术界,乃至体育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国际化程度的高低是评价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地加快,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初见端倪。但针对文化一体化的文化多元一体化的世界语境却在悄然兴起,反对文化一体化的世界呼声越来越高,且涉及文化领域的范畴越来越广泛。这一点也深刻地影响着体育文化领域,并引起世界体育领域的重视。武术作为具有深厚中华民族显著文化印记的体育文化的存在,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下,势必受到文化全球化、文化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在其走向国际化和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必然面临一种国际化实现中的选择。因此,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推进武术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其尽快成为奥运中的一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从历史而论,任何一种文化在演进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地理环境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舞台。而各民族面临不同地理环境的生存挑战,正是民族文化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列宁指出:“地理的环境的特征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着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

由于历史的长期演变,在世界上形成了两种传统体育文化,一种是包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印度体育文化、日本体育文化和伊斯兰体育文化等圈内的东方体育文化,另外一种就是古希腊、罗马体育文化为代表的欧美的西方体育文化。

2.1 东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东边靠近大海,西北是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连绵不断的山脉,因而形成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内部构成完整体系的地理单元。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发展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个性。

中國传统文化的氛围,养育了中国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卫生保健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东方民族世代生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已习惯了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像中国的生活方式一样,他们要求的是一种和谐。同时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中,没有成熟的比赛体育规则,就如中国数千年的生活中都缺乏法制一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还是可以正常的延续下去,同样比赛也可以在自成一体的公平规则下,继续的进行下去。同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中国人喜欢谦恭,在我国的体育比赛中往往会有这样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导致人们的竞争意识淡化。

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以缓慢的运动形式为主,练习的运动强度较低,肌肉的活动幅度较小,它是身心的一种修养,是一种内聚的活动,它是以消耗为主的身体运动。就是这种东方的修养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即一种清静、淡欲、与世无争的近乎于宗教思想的人生观。在中国传统体育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些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传统中医学基础上,并受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强烈影响而逐步定型的包括吐纳、引导、打坐等气功和以健身强体为主要目的太极拳等武术为代表的东方养生文化。这种与西方体育有着明显的差异的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给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清晰的空气,会使世人对健身方式的选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在整体上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西方人以航海、征服和商业作为其发展基础,以科学精神为其主导文化,始终把“利”与“力”看作其健康的价值取向。西方的竞争意识已成为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竞争机制引入体育领域后,已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西方传统文化、民族心态、社会运行方式所孕育的西方体育,虽然内容也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主要特色依然如西方社会一样,是在一定规则制约之下的竞争。我们习惯把这种体育称为“竞技体育”。在这种竞技体育中,“竞争”是其灵魂。这种竞争是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专门的运动技术及心理因素在极度发挥状态下的激烈对抗与冲突,参与者都是竭尽全力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其体育精神被视为是对怯弱和自卑的挑战,任何退让与妥协都被视为是对体育道德的亵渎。只要符合公平竞争的规则,竞争对抗就越激烈,生命潜能发挥越大,人的精神追求也就越能得以满足。这种体育并不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最后的落脚点和最终的追求目标,而是对自身的机能、体力、意志品质、荣誉感、勇气、斗志的一种挑战,并为能充分展现自身的人格精神为目的。西方这种充满好斗心理的本质,在学习中国武术时是要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但对于体育项目来说,西方体育的文化特征,对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还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东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就像它们之间存在一堵无法越过的墙一样,但是这两者现在似乎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例如武术的攻防和技击的内涵和现代竞技体育的精神并不相悖。武术要想国际化就必须使本身的文化同西方文化恰当的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中国体育文化固有的文化内涵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文化冲突转变成文化融合,把差异变成一个结合点。在保留自我的同时去接近西方文化,这不仅是武术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武术的发展方向。

3 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3.1 正确处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

“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发展的基础。”传统武术是民族文化精髓,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哲学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形态,是民族特征的典型代表,传统武术的主要功能是技击,但同时它又集健身、修身、养生、娱乐、观赏、趣味于一体,是中华民族个性的绽放。但是传统体育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还是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都与西方体育有着质的差异,因此,传统武术被其他国家的人们认识、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融合的产物,是改革、进化的产物,相对具有简单化、易接受,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且与西方体育的共性成分比传统武术更多一些。毋庸置疑,竞技武术的发展有点急功近利,“削足适履”现象较为明显,与民族传统的衔接存在许多令人遗憾之处,但竞技武术毕竟还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选择。竞技武术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它也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一窗口,人们可以逐渐深入探视武术更深厚的民族内涵——传统武术。因此,武术只能先以竞技武术与国际接轨。

3.2 加速培养武术的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武术运动的发展。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也就越激烈,场面也就越精彩,观众的参与意识也就越强,武术运动的发展也会加快。教练员的知识和才能,对于运动训练的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教练员要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国际武联或受国际武联之托由中国武协举办各级各类的教练员培训班,二是要立足于各个国家的自身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武术裁判员是武术比赛的组织者,是武术比赛的法官,裁判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效果,因此,要经常性的对武术裁判员进行培训,同时要培养更多的国际武术比赛裁判员。

除了裁判员本身的问题,管理层面上也应担当起责任来,要履行好培养职责,要依据裁判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评定其裁判等级,采用升降级制,实行动态管理,待时机成熟时,也可培养部分职业裁判。除了加强本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外,还须对外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进行培养,使武术运动以高水平的姿态遍布世界的各个交流角落。

3.3 建立国内国外武术推广网络:

武术界应团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树立武术的老幼咸宜、各阶层皆宜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吸引力的获得,主要还应得力于中国武术内部成功的有创意的改革。比如我们可能通过组织中国武术巡回表演团,在世界各洲、国家及地区建立中国武术推广发展基地,定期向这些基地派遣援外教练,有重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将中国武术推广出去。有研究表明,国外人士习练中国武术的动机排序中,较重要的一项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武术的对外推广过程中,其文化属性功能不能丢,可以通过巡回表演的时机,办一些有关武术文化的讲演,通过讲演及表演,世界各地的人民既接触了武术,又了解了中国文化,相信其影响及效果一定不错。

3.4 加强武术翻译的规范:

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工作应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推广技术只是一个方面,要全面地考虑问题。国际推广中的重要方面是语言与文字,目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就是武术的翻译工作以及武术专业术语翻译的统一和规范问题。目前主要问题是武术翻译成外文时所包含的内容,武术是指竞技武术呢,还是传统武术呢,还是泛指所有的呢,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名(概念)与实(认识实践)不符。而非汉语系语言又把“martial arts”叫“武术(如:柔道、空手道)”,空手道雖然是“手足并用战胜对方的格斗技术”,柔道是“两人徒手较量的竞技运动”。但空手道竞技击打规定不接触身体,柔道又没有“打”的特征。这怎么与中国武术完全类同?而国内有人又把具有格斗本质特征的散手译为“free-hand”。总之,由于汉语武术概念本身的疏漏、不严谨,译成英语的标准又不统一。因此,才会出现国际奥委会主席说“不知道武术是什么玩艺儿。”的荒唐玩笑。

参考文献

[1] 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1

[2] 姜义华、朱子彦.中华文化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刘树军、张胜利.民族文化差异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哲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 邱宾、徐勇.中国武术的历史和国际化趋势[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学科),2004,8

[5] 孟庆波、赵峰.从跆拳道的发展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

[6] 王岗、邱丕相.武术国际化的方略:维系传统与超越传统[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7] 季建成.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J].武术研究

[8] 白永正、高晓明.从当代西方体育的困惑看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J].武术学科,2004,1

[9] 宗血飞.中国武术近代史与国际化发展趋势[J].武术科学,2005,2

作者:黄冬琴 程其练 周冰冰

青藏武术文化发展论文 篇2:

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武术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我国,少林武术、峨眉武术、武当武术是其典型代表。研究立足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在系统梳理峨眉武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即:1)建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的“峨眉武术”品牌;2)建立自然景观与峨眉武术文化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品牌;3)建立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峨眉武术休闲、健身、养生”品牌;4)建立具有浓郁巴蜀特色的“峨眉地域武术文化”品牌;5)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峨眉武术文化产业”品牌。

关键词:地域武术;品牌;峨眉武术

Key words: local martial arts;brand; Emei martial arts

前言

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會孕育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别。梁启超先生曾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论述地域与学风之间的关系。感叹“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环境对于当时此地之支配力,其伟大乃不可思议……[1]”对于地域文化,文化人类学者曾用“文化圈”“文化丛”[2]90等概念进行其理论阐释和解读。可见,地域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疆域辽阔,“西部是海拔4 000米以上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接横断山脉,地势下降到海拔1 000米到2 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个阶梯,南北跨度又达30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3]122”中华民族在这样的“自然框架”下生存,孕育产生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近年来,这些内容迥异,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正逐步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青睐,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本。

武术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滋养产生了不同的武术拳种和流派,在武术领域内也素来有“南拳北腿”的称谓。武术学者郭志禹教授将地域武术界定为:“由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中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痕迹的武术文化”[2]89。在我国,少林武术、峨眉武术、武当武术便是地域武术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武术领域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在较高知名度的背后,却隐含着深深的隐忧。很多的地域武术文化资源被闲置、被边缘,被误导,甚至处于“消亡”的境地。即便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少林、峨眉、武当”也存在着“应用不足”“发展滞后”“定位不准”“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加之受部分传统武术文化陋习的影响,一味用“刀枪刺喉”“胸口碎大石”等江湖杂技招揽观众,增添其神秘化,加之“门派之争”,严重地败坏了武术的声誉,甚至成了部分江湖骗子以武术某某传人之名进行敛财的工具,这种打着“发展武术之名”对武术声誉进行破坏的勾当并非个案,对地域武术的发展是致命的伤害。

如何立足地域文化,占据先机,正确应用地域武术文化资源,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构建地域武术文化品牌,从文化资本和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的跨越和转变,实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3]121-141之前景,应当是当前地域武术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也是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不得不为的重大课题。

1 峨眉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应用

峨眉武术以中国四川峨眉山为发祥地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形态,在明代,已经初步形成体系。明代唐顺之的《峨嵋道人拳歌》,曾描述过峨眉派拳术的技艺,更有“峨眉拳术天下奇”之赞誉。峨眉枪,也一度声名鹊起,吴殳曾言:“峨眉枪法,既精既极”,后人甚至将峨眉枪、少林棍、日本刀并称为明代武术三大绝技,由此可见,峨眉武术扬名已久,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基础。

近年来,在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峨眉武术取得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武术文化品牌。无论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峨眉派”还是历史上声名鹊起的“峨眉枪”,无论是流传中的“白猿祖师”还是“五花八叶扶”之说,尽管存有一定的争议,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峨眉武术业已成为四川武术的“代言人”,凝聚、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品牌。这无疑是当代峨眉武术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市场资源优先分配权的强大武器,是峨眉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而毫无疑问,具有更大影响力、渗透力和竞争力的“峨眉武术品牌建设”,将成为峨眉武术持续发展和享有强劲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1.1 建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的“峨眉武术”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宝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4],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峨眉武术的相关部门尤为重视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2005年列为峨眉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成功申报并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峨眉武术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类项目被收录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因此,作为我国优秀的地域武术文化形态、活态历史的峨眉武术,它不是单一、静止的。峨眉武术作为巴蜀地域内的重要的武术内容和“文化名片”,无论是过去的巴蜀武术文化还是当今的峨眉武术文化,本质上都是巴蜀地域文化风格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5]。峨眉武术品牌建设与打造,应当首先建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的“传统武术”品牌。一方面,峨眉武术作为鲜活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入选,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峨眉武术的重视,这为峨眉武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峨眉武术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关注,形成峨眉武术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决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而相反,这一称号也将对峨眉武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思熟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来保护和传承峨眉武术,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和“社会参与、长远规划、点面结合、讲究实效”的原则,切实遵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严格规定操作程序以确保有价值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最有效的保护[6],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促进峨眉武术的规范化发展。

而针对于此,2011年6月1日我国出台了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正所谓,“价值是生活的命根,没有价值,我们便不复生活”[7]。由此可见,峨眉武术本真的价值就在于多元化,其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同时也是峨眉武术必须应对的挑战,基于此,峨眉武术应当逐步建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的“传统武术”品牌,并形成两者的互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来保护和传承峨眉武术,形成科学、规范的峨眉武术保护体系和传承体系,打造过硬的峨眉武术品牌质量,同时联同其广泛的知名度,势必将成为峨眉武术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

此外,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峨眉武术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势必受到四川省传统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而众所周知,四川省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大省,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十分丰富。不但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风格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还拥有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等。也许正是基于拥有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2009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并于2011年在成都建成“非遗国家公园”,成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非遗之都”。而更重要的是:成都国际非遗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吴桥国际杂技节并列的四大国家级、国际性的重大文化节会,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节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盛会。由此可见,非遗节的落地和进一步打造在成为四川又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的同时,也势必为峨眉武术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发祥于峨眉山的峨眉武术,毫无疑问的拥有“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可谓“天时地利”,而如何充分运用近在咫尺的“成都国际非遗节”和“非遗国家公园”,加大宣传和推广峨眉武术,是峨眉武术品牌建设的难得机遇。因此,峨眉武术的品牌建设,应当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势必为峨眉武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建立自然景观与峨眉武术文化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品牌

地理学中的景观一般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自然景观指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8]。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合,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等。

峨眉武术作为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一大文化特色,不仅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更拥有历史绵长的文化景观。它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佛教第一名山”闻名世界,形成了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征。正如少林功夫之于嵩山,武當功夫之于武当,已经根深蒂固并形成共识[9]。尤其是其中蕴涵的历史与民族文化更是无法复制与再生,峨眉武术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是我国优秀的地域武术文化形态。这无疑将峨眉武术提升到国家层面,逐渐发展成为“特色旅游”品牌。众所周知,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大局中,峨眉武术的特色与优势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渐展现。当前峨眉山被列入了四川重点规划建设的5大旅游区,并力图将峨眉山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山”,在保护和利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础上,发挥名山、名文化的优势,铸造峨眉武术品牌,在促进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峨眉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品牌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峨眉武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武术文化杰出的代表。峨眉武术产生、发展于峨眉,是武术在峨眉山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峨眉武术文化与峨眉山地区旅游的互动与融合将为峨眉武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建立自然景观与峨眉武术文化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品牌,将是峨眉武术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据悉,峨眉山市在2015年“文化遗产保护和武术发展工作”中已经进一步明确加强峨眉武术的品牌建设,并提出:建设好武术文化风情小镇、武术文化公园、武术博物馆等,可见,建立自然景观与峨眉武术文化景观交互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这无疑将为峨眉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1.3 建立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峨眉武术休闲、健身、养生”品牌

历史已经证实,文化兴起与衰亡的交替更迭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得以长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而有益于其他文化。在当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渗透,传统武术的价值功能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已具备了多重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效,如武术健身、武术表演、武术竞赛等等,尽管武术的发展有它相对的自主性,但它同时与诸多关联因素发生交互性的影响,如:社会发展因素、文化变迁因素等。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在现代社会当中,武术日益成为一个既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互依存,又具有自身结构特点的实践空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基于社会实践理论曾对体育的实践空间有过精辟的论述,指出:体育实践空间是与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社会空间密切相关,是被嵌入到一个自我构造和以系统形式自我组成的实践的、消费的世界之中(Bourdieu,1988)[10]。当前,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也正悄无声息地发展着,是否能够融入和介入到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中,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武术的主体价值取向逐渐在武术休闲、武术健身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生成了传统武术实践空间的社会场域,促成了传统武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而众所周知,奠基于神仙文化的峨眉武术,从发轫之初就非常注重內修和外练的统一融合,它有着中国道、佛合一、宗法自然、拳禅并用的说法,注重天人合一,物我相融,讲究通过修练获得健康长寿,致使峨眉武术还在孕育期就具备了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武学特征。“拳起于易,理成于医”[11],峨眉武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武术与养生文化结合的文化体系。如,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峨眉十二桩” 就极具代表性,它是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在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人体气脉运行和生理变化规律而创立的优秀功法。它吸收了医、道两家导引、吐纳的特长和佛家禅修的优点,将气功、武术、医药、禅修、道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历史的长河中,峨眉武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汲取了道教思想的精华,又兼道教养生和灵动的功夫,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的风格和动静相融的练功法。这种练功法与各种拳术、气功、器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峨眉武术养生特色文化。

此外,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全山植被覆盖率达87%左右,这里具备溪水长流、花香鸟语、气候温和等有利条件,全年负离子平均每平方厘米达1.8万个,属于“全球优秀生态景区”。在汉代文士刘向、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的文章中,俱称峨眉山为仙山,可见峨眉山是历代隐士、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文人墨客修持习静、追踪访胜、调养身心的理想胜地。近年来,休闲已经成为四川城市发展的主体定位,无论从四川自身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还是整体城市的发展风貌、服务设施,都为休闲形象的塑造形成强大的支撑。同时,目前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群众性体育事业是其重要内容,峨眉武术在当前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宏观背景下,发挥其休闲健身作用,融入全民健身,可谓峨眉武术发展的天时、地利。因此,建立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峨眉武术休闲、健身、养生”品牌,对峨眉武术而言,是众望所归。

1.4 建立具有浓郁巴蜀特色的“峨眉地域武术文化”品牌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特定地区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民俗民风等传统是分不开的,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在特定地域下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民俗民风等相互作用下形成这一地域文化的独有特色。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产生于这一地域的任何文化形态同时反应出这一地域的特有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涵。“由于在地域、历史、民族、传统等存在多方面差异,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个区域的文化表现出迥然相异的形态。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其身上都浓缩了它們母体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12]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地域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为统一的整体地域文化形态。峨眉武术即是形成于我国西南地区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种武术的统称。必然体现着这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峨眉武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与峨眉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历史背景难以分开,其地域文化的特征对于峨眉武术发展的影响渗透于峨眉武术套路、功法、实战等各个方面。“不同地区体育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极大约束”[13],峨眉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样也必然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是如传说中是由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逐渐发展演绎而来,还是宋代德源和尚的“峨眉武术”;是历史移民、其他拳术对峨眉武术的影响,还是尚有争议的“五花八叶扶”之说,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峨眉武术业已成为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武术的总称,形成为一种地域武术文化形态,具有显著的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如何建立具有浓郁巴蜀特色的“峨眉地域武术”文化品牌,是峨眉武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思路具体有两个方面:

第一,梳理峨眉武术的经典套路,以点带面,彰显峨眉武术的技术特色与拳种特色。实际上,“文化区域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4],在漫长的发展中,峨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包容的地域情怀引来了大批的文人隐士和武侠豪杰,这对峨眉地区武术体系的丰富和技术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峨眉武术的武学体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广传于民间的“峨眉拳”“峨眉扣手”“峨眉散手”“峨眉器械”以及融合养生术与导引术而形成的独特的“峨眉练功法”,都是具有显著峨眉文化底蕴的地域性武术功法。

峨眉武术技术体系相当庞杂,要想众多的拳种套路“齐头并进”发展,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尽快梳理形成相对经典的峨眉武术经典套路,以点带面,形成合力,再进行普及、推广、传承,方能使峨眉武术的“技术特色”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习练。这对于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建立与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加大峨眉武术与当地学校武术的融汇与贯通,形成学校体育的“校本特色”。学校作为武术教育的重要实践空间,在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峨眉武術可借助于本地区的学校资源,既普及、推广了峨眉武术,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当地学校体育的“校本特色”,可谓双赢之举。更重要的是,学校资源,尤其是体育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为区域性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升更高的发展空间,培养更多的专业后备人才,如:上海体育学院之华拳、北京体育大学之查拳,而位于西南区域的成都体育学院在峨眉武术的发展战略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着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具有的塑造“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认识自我、体悟生命及其独特的健身功效的内在特质赋予了它教育、文化和科学的三重使命[15]。在价值文化和文化价值研究中,德国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斯·舍勒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关于人类学的两项成果值得特别关注。鲁思·本尼迪认为,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就因为文化有它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16]。因此,特色鲜明的峨眉武术能够为本地区学校校本体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发挥武术独具特色的教育功能,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峨眉武术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为峨眉武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实践场域。

1.5 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峨眉武术产业”品牌

区域文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这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而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如果一个地区具有较高声誉,不仅会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的注意力和更多资本的流入,而且会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武术产业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产业价值,从以套路和散打为体系的武术职业化赛事,到以太极拳为主导的健康产业;从曾经名声大噪的“少林寺”功夫热到今天“功夫熊猫”“一代宗师”等以武术元素为创意的影视作品涌现;从依托少林寺形成的武术旅游到武当内家拳的问道之旅;从李连杰、马云主导下的“太极禅”会馆到春晚作品中“行云流水”“江山如画”等创意武术的展现,无不独具特色。武术的健身功能、观赏功能、修身功能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功能,其产业价值日渐凸显。今天,在国家战略的整体框架下,武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下的蓝海。

显然,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峨眉武术产业”品牌,对峨眉武术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地区声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峨眉武术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和其他发展要素一起,塑造特色武术产业。峨眉地域武术文化资源也可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地方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健身产业等,并以其关联带动作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充分发挥峨眉武术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峨眉山市在挖掘抢救峨眉武术的同时,也积极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活动,大力弘扬峨眉武术。先后举办了“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精英赛、 “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等重大活动,同时,峨眉山市“十二五”期间,明确表明,要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产业。规划指出:未来5年,将高举武术文化大旗,全力打造峨眉武术品牌,具体内容包括: “一校一节一基地”。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峨眉武术产业”品牌,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也将成为峨眉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 结论

武术现代转化及其价值实现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武术“符号文化”[17]的现代价值,是特色地域武术不容推卸的责任。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在“离土时代”下,一方面要保护地域武术品牌的生存土壤,体现乡土特性,更要创新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路径[19]。因此,促进地域武术文化享有更为广泛

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是首要问题;其二是,如何梳理地域武术文化的脉络体系,使其具备武术文化品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区域文化特点,把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促进地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地域武术文化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门派之争”“脉络不清”“科学化程度不高”等,所以应当实事求是,厘清传说、小说与历史、现实地域武术文化之间的观念差距,科学、客观、公正地看待传统武术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价值功效,阐释现实和传说之间的关联性和独立性,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建设地域性武术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王云.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M]//饮冰室文集(第41册),上海:大道书店,1936:50.

[2]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006(10).

[3]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王文章.非武术文化遗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5]赵斌,代凌江.峨眉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路径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4):43.

[6]马冬梅,江芸,朱明勇.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6):23.

[7]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

[8]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2006.

[9]张小林.峨眉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化运作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

[10]陆小聪,曹祖耀,陈静.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J].体育科学,2010(8):3-1.

[11]刘俊骧.武术文化与修身[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25,40.

[12]任玉梅.绥化市体育发展局限与地域特色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

[13]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学,2007(8):12.

[14]韩渊丰,张治勋,赵汝植.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5]邱丕相,杨建营.当代武术的三重使命[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1-5.

[16]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5.

[17]韩政,王岗.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从“草根文化”到“符号文化”的变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6):50.

[18]薛立强,王岗,黎桂华.从“乡土”到“离土”: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文化阐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61-62.

作者:王明建 李文鸿 张峰 陶朔秀

青藏武术文化发展论文 篇3:

中国武术发展文化转型的时代动因

摘要: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在当代必须做出转型选择的内在原因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等的困境,外在原因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武术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转型;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武术国际化;艺术武术

改革开放结束了我国多年停滞的社会发展,国民经济重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并持续几十年呈加速发展之势。经济的腾飞又带动政治体制转变,中国随之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中国正在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转型,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各方面都要发生相应的一系列改变。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要想继续发展,发挥其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的重要作用,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然而,我们可以用一句“社会转型”来概括武术转型的原因,却无法于此找到转型的途径;因为“社会转型”太笼统,仅盯住它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此社会大背景下深入全面地分析武术必须转型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第一是为了人们更加直观地确认武术当代转型的必要性,第二,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找到武术当代转型的途径。

1.武术当代发展必须转型的内在原由

1.1竞技武术:力入奥运,几近泡影

近代以来,随着枪炮的使用,武术逐渐淡出以往赖以生存的罕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这里用的是“淡出”而非全部的“脱离”,实际上,武术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完全退出军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人们对于任何先进武器都不可能无限制的依赖;但是,武术越来越“淡出”了它以往作为主角唱满全场的军事和护卫舞台。即便在其他领域,即健身、教育和文化领域,西方文化潮涌而来,也迫使我们心甘情愿,做之而后快地将武术“体育化”“竞技化”。“体育”和“竞技”虽然密不可分,但武术的“体育化”和“竞技化”并不是一回事。“体育化”是把武术向西方的体育项目转变,但并不一定要把它送上竞技场,而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作为“强国强种”的手段,民国时期主要以此为主,那时还没有以体操式的高难美新等标准来评价武术;而“竞技化”则是将武术的舞台置入竞技场上,逐渐地参照体操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此时的武术,主要地做出这一转变性工作的是建国后,特别是近30年的体育(武术)管理部门。

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说,“近百年来,世界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中国武术当然不能例外。于是,西方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推崇的奥林匹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此时“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竞技武术”最高的追求。然而,奥林匹克并没有因为中国武术的削足适履就接纳了它,而是千方百计地抵触和排斥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对于西方社会主导的国际奥委会来说,他们对于武术固然有由于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成见,但武术已经“体育化”“竞技化”得不能再直观了,如果说连这还看不懂,就只有全部改成体操(比如动作改成托马斯,器械改成单双杠,服装改成紧身短服等)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没有全心全力地去做。注意这里说的是中国,不是中国体育部门,中国体育部门在繁重的奥运会工作任务之外已经付出得足够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全力协作,国际武联会员国遍及全球,国际武术比赛如火如荼;2008年中国武术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第一次如此规模和规格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缺乏把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管理部门和组织及他们力所能及的努力,我们缺乏的是举国全民的呼唤和国家各部门协同的努力。试问我们争取武术进入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过程中,中国的老百姓有几人知道,知道的人中有几人在乎,在乎的人中有几人哪怕是发出点声音?!然而,举国全民的自觉又是能强求的吗?追根究底,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西方社会对于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尊重还没有达到足以使我们有求有应(更不用说有求必应)的阶段。

竞技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再辉煌的成就,也因缺乏了竞技体育的最高理想而黯然失色,使人感觉如鲠在喉,浑身不爽。

1.2传统武术:武术本色,危近存亡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000余年,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与矿产、土地等物质资源的区别在于,它是兼具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稀缺资源,是民族记忆和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些资源当中,中华传统武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多元功能,成为中华文化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中华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广博而沉重的文化,联系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而清晰的血脉,昭示着中华民族精进、不屈和开拓的精神,它是我们灿烂文明无比有力的见证和无与伦比的荣誉之一,是这种见证和荣誉的活态留存。

然而,尽管武术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出了努力,我们的传统武术仍无可奈何却又毋庸置疑地走到了一个“存亡之秋”。传统武术遭遇的危机是多方面的,首先,早已开始的热兵器时代占据了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搏杀术的实践舞台;其次,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农业社会基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目全非;再次,人们的生活内容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快捷化使得传统武术的传承途径狭而又窄。然而,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原因说的都是客观基础或环境问题,不涉及人为的因素。如果说面对这种不利的客观基础或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的话,姑且不说发扬,至少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然而,事实是,人为的竞技武术的单极发展,导致了传统武术面临着濒临灭亡的危险。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传统武术的习练缺乏官方的资助,谁爱练谁练,爱在哪儿练在哪儿练;传统武师没有任何政府相关的职业地位;传统武术人没有升学、就业、落户等有关的优待政策,因为没有与之相关的评价系统;传统武术缺乏政府支撑的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市场开发等措施。传统武术已经到了最边缘、最底层、最微弱,自生自灭、危在旦夕的境地。

1.3武术国际化:成就显著,问题深远

与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在参与国际传播与竞争方面,中国武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比如:武术用身体作为第一表达方式,易于了解、理解和接受,容易避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同化之嫌疑,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文化承载等多元化功能,等等。而且,中国武术在承载中华民族的刚柔相济、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等文化精神方面又是最为全面深入和直观的。从一首经典英文歌《Kung Fu Fighting》里关于中国人都是武术高手的描写到外国人问温家宝:总理,您会武术吗?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名片”。更重要的是,武术远不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思想与精神要义,有自己的文化力量。它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演绎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所以,武术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战略优势和意义。

然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问题深远。从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几个主要途径来看,存在着“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目的的武术世界传播:数字上的‘虚无’,结果上的‘失根’;借助影视作品作为媒介的中国武术世界传播:解读上的‘偏颇’,认知上的‘误读’;传统武术组织和个人的世界武术传播:成就上的‘显著’,管理上的‘松散’。”等诸多问题。其中的根本问题有2点:第一,“‘体育的中国武术’的国家地位和社会地位几乎成为中国武术的唯一追求,而‘文化的中国武术’几乎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第二,我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特殊优势和战略意义,从而认为武术的对外传播只是部分被体育化了的武术人和几乎完全被体育化了的武术管理部门的事情,从而使得武术的国际推广明显地力不从心。

1.4学校武术: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学校是国家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后备保障。“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都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不论是教学大纲的制订,还是教材的编写。作为民族体育代表的武术,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各个不同学段都严格地规定着授课的内容、时数,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时至今日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实现根本的普及,甚至在许多学校‘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上是徒有虚名,甚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全国有2/3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在一些开设有武术课的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

普通高校的武术教育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在实践及相关研究中显而易见,目前,高校武术教材过于陈旧,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缺乏创新,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培养兴趣点的空间;武术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样无法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武术教师师资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

1.5武术研究:囿于体育,停留表层

武术的“体育化”对于武术研究者产生2种影响:第1种,引起武术研究者对武术“体育化”问题的警觉和重视;第2种,让武术研究者不经意地研究起了“体育化”了的武术,甚至更加推动武术的“体育化”。即便上升到文化研究,也大多停留在“体育文化”的层面,正如所谓的“篮球文化”一样。武术文化的研究远没有将武术文化当做一种“修行文化”,一种“哲理文化”,一种“社会文化”,一种“艺术文化”,一种“教育文化”来研究。有几种现象可以体现:1)武术研究者多为“体育武术”人出身;2)研究成果多发表在体育学术的平台上交流;3)研究课题多出自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下的武术管理部门,等等。什么样的武术决定什么样的武术研究,什么样的武术研究反过来影响出什么样的武术。上述状态的武术研究对于武术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着实令人担忧。

1.6武术人才培养:专业有余,综合不足

在我国,培养武术专门人才的机构主要有武校、业余体校、专业队、高校武术专业甚至武术院系,还有武术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及研究人员,不断成长为武术方向的教授、研究员及知名的教练员、裁判员等,但时至今日,武术人才总体上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领域甚至各种体育项目学科领域相比都有不同的差距,有的差距还非常明显,但在当代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时期,我们恰恰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就像任何专业领域一样。没有复合型的人才,武术将永远是别的领域的附庸、下位或补充的概念。

比如,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已经有了近40所高校招收攻读学士学位的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培养研究武术技术与理论的高层次人才。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论证投票,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97年正式将学科确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使武术的学术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至此,武术学科与其他一般性学科一样能够全程培养最高学历人才。”然而,武术高等人才的培养,也在体育学的引领下,走进了“体育武术”的时代。“从我国体育领域引进苏联的体育教育体系后,作为具有身体教育特性的中国武术教育就一刻也没有摆脱西方体育教育的牵引和丰宰,中国武术教育一直处于‘体育教育’的下位概念。”从最早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教育,到如今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育”概念一直夹裹在”武术教育”的躯体上,导致了武术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按照武术本身的内在规律,成为一门具有显著民族特性的独立学科体系。进而导致了“体育学”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存在都受到“体育人”的质疑。武术学科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定位,只能战战兢兢地存活在“体育学”下“苟且偷生”。“以竞技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课程设置较窄,缺乏人文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现代武术”“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武术专业教育,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百校统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无形中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文化为核”“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在我们的教育产品中,也只剩下“肢体运动”“操化表演”,进而成就了它的“窄小粗浅”。

1.7艺术武术:迎合市场,不重责任

中国武术不仅具有技击,还有着丰富的健身、教育和艺术的功能;于是,艺术创作者尤其是影视艺术人便把武术作为影视作品的绿叶甚至是主干,来迎合市场,满足观众对于暴力宣泄的心理需求,以创造永不满足的商业价值。

武术影视孕育了武术运动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影视武术,丰富、充实了武术的内容体系和文化内涵;武术影视借助科学、先进的影视传媒效应,有效地拓展了武术传播、推广及发展的途径和空间。另外,一些优秀的武术影视传播者在武术运动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大力促进了我国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武术影视为武术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培养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并有效扩大了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武术人口;武术影视促进了武术经济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我国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武术影视为武术的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大量功夫片胡编乱打,不仅没有任何武术文化内涵,反而充满戏谑、调侃,给人带来娱乐,给自己带来利润的同时,却毁坏了中华武术的声誉和形象。武术影视中电脑数码特技的过度使用使我国的武术运动变得更加神秘化、虚幻化,从而误导了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更有部分武术影视所宣扬的“影像暴力”,给观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使人们对于武术的价值产生困惑和误解。

2.武术当代发展必须转型的外在原由

2.1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出现,并且汹涌而至。它正在突破以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国的经济技术联为一体,政治接触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密切。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认为,全球化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国际关系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全球化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我们不能只考虑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命题了,我们需要在提高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树立文化主导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如前所述,与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在参与国际传播与竞争方面,中国武术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武术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战略性的优势和意义。对于这种需要,中国武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无疑是相悖的。

2.2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认同的需要

2011年9月,瑞士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温史普嫩摔跤节。开始前几个月,1万5000张门票就已售罄,为观看比赛,人们四处高价购买门票,出现了中国人看某些球类比赛时“一票难求”的局面(如果是中国人可就不是1万5000张了)。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好像反映了瑞士人多么喜欢摔跤这项运动。实际上,就连一向不怎么深入看待问题的媒体都认识到了这是“瑞士人寻找自我、探求文化认同”的一项载体性的活动。瑞士因历史原因划分为几个语言区,彼此间文化习俗差异甚大,造成了瑞士人文化认同感缺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瑞士人迫切感到需要向世界证实自己对祖国及彼此间所拥有的文化认同感,而欧洲范围内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瑞士人更加看重大家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来被忽略的瑞士民俗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严肃的重视起来”。如今的摔跤节已经被瑞士人视作“热爱祖国”的代名词。

于是反观我们一度被尊为“国术”的中国武术,近年来何时被上升到如此高度?是我们不缺乏文化认同感吗?不说别的,仅凭“哈日”“哈韩”等各种“哈”就可以做出无可置疑的否定回答。是我们不需要文化认同感吗?处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文化迷茫的关键时期,没有比我们更需要文化认同感了。是我们的武术不如瑞士的摔跤有文化内涵吗?就总体文化含量来说,瑞士的摔跤与中国武术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一毛之于九牛。如此,我们有何理由不为开发、转型中国武术以发挥其增强中华民族之文化认同功用而振臂一呼呢?

2.3文化产业发展大势所趋

作为21世纪新的经济和文化增长点,文化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开始对世界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影响。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2001年3月,这一建议被正式写进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从而使得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形态,获得了合法性身份。

“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推进和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用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方式推动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也就是现实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

武术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具备了体育项目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竞技性和健身性是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共同特点,而突出的民族特色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武术的文化个性。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武术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尚游离于人们的视野之外。国际武联主席李志坚曾讲到:发展武术工作,要有阵地意识,还要有经济意识,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武术运动自身所蕴含的哲理、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服务。

3.中国武术转型的策略撮要

“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一概念是对生物学概念的借用。我国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先生《社会发展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一书中首次把“social transformation”转译为“社会转型”。由此,“转型”被广泛用于“政治转型”“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等各个方面。当文化进入到结构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形势后,“……文化的发展只有2条道路:一是‘文化消亡’;一是‘文化转型’。前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是文明古国的古埃及文化的灭亡,后者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文化”;所以,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面临着上述多方面深刻的问题,转型是其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研究,我们认为以下方面需首先努力。

3.1研究武术文化的本体,开发武术的文化内涵,发挥武术的文化价值

武术除了技术形态,还有物质形态(如兵械服装、练功环境)、道德规范(如习武道德、交往礼仪)、文本形态(如拳谱武谚、武侠文学)、精神内涵(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价值主张(如除暴安良、舍己从人)等丰富深厚的文化留存和精神承载。即便是武术技术本身,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武林先辈们不断地经验总结和智慧积聚。对于这些文化形态和内涵要予以全面深入的挖掘、提炼、研究、发扬。否则,所谓的传承武术将永远停留在“三拳两脚”的表层和“博大精深”的空谈。

3.2充分重视、切实保障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并重协调发展

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体育化的产物,是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形态之一,但不应是全部,甚至不应是主体。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固然有主观人为的原因导致了竞技武术的相对上位,但二者仍各有其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如果能让它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牵制,定能促进中国武术整体的健康发展;但问题就出在各自不承认对方的价值,认为自身才是中国武术永恒的全部,代表中国武术的精华和主体,其余则可忽略不计。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3.3大力推动武术在学校的优势发展

学校是文化传承最广阔、最坚实、最有效的阵地。应思考武术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战略意义,进而推动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而且这种开展要在相关制度政策的保障下实施,而不是局限在考虑“学校武术怎样开展”这种不痛不痒的命题。因为这种命题本身就把“学校武术”当作“学校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来考量。总之,让武术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体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而把他当做诸多体育项目中的普通一利,来进行实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效果。当然,具体的实施策略尤为重要,但一定要防止落入一种普通体育项目开展的窠臼。

3.4培养文、史、哲、管理、跨文化等方面综合型武术文化战略发展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对于做好一件事情之所需,人们常说“人、财、物”3个方面。“人”永远被列为首位要素。中国武术发展至今,出现的诸多问题当中,许多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才的匮乏;因此,要研究武术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营造武术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制定武术人才科学的培养方案,并突破传统狭隘的体育武术人才的培养范式,站在多学科视角,利用多学科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现代化的综合型武术人才。

3.5研究、实施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

把对武术的发展上升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并突破“体育”概念来进行研究,突破“体育”部门来进行实施,突破“体育”人员来作为行为主体,突破“体育”武术来作为行为客体,突破“体育”思维来进行思考,突破“体育”视角来进行看待,突破“体育”功用来进行重视……让武术发展战略切实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在全球化及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武术由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的困境等内在原因,以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外在原因,在当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武术当代转型发展需开拓思路、思考问题、规划方案、落实措施,让武术发展战略切实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武术文化发展之流就像发源于青藏高原而奔泻于千山万壑间的黄河长江,其九曲十弯正如武术文化发展的艰难曲折,但其奔泻而下直入大海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作者:张长念 王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学校内部行政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