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

2023-07-19

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1、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2、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3、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权威者;会用100%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易近人。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积极进取,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

4、本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策划与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5、四年多的军校大学生活,让我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汲取医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时刻用军人的规范要求自己,不仅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而且具备了一名临床医生必备的素质。

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大学五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xx医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在临床课的学习中,我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是无法克服的,对它还是不了解的,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上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同时,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参加课外学生科研活动,这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

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的学生。

来上海一直是我的梦想,本人于2012年7月到2013年3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中心医院实习。我很感谢学校和其贵院能给我这次机会。其次我更希望能留在上海这个我梦想的城市工作,望贵院能给我这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如成为贵院的一名职工我会非常的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也会在工作中努力学习贵院前辈的优点,充分发挥我的优势。借此择业机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愿贵院考虑我的请求,让我可以为这片热土奉献我的爱心、诚心、责任心、我将深表感谢。

在校期间,我孜孜不倦、勤奋刻苦,具有护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经过一年实习的临床实践,使我在护理技术发面有了很大的收获,是我变的更加成熟,稳健和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通过在学校里的努力学习我掌握了大量专业和技术知识、护理操作水平提高迅速。如无菌技术、导尿术、灌肠术、口腔护理、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等护理操作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医院的实习经历让我更加了解这些知识并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让我学会了老护士娴熟的专业技能、对无菌操作的严格要求和三查七对制度,让我学会了临危不乱的护理操作,微笑待人、用理性待人、怀着最赤诚的爱心去面对患者。在生活中我把自己锻炼出成为一名吃苦耐劳的人、工作热心主动、脚踏实地、勤奋诚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且通过两年的大学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经历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意识。

过去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正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段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我热爱护理事业,我诚挚的希望能加入你们这个充满生命力,挑战力,竞争力的团队当中,我将会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

此致

敬礼!

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医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我院以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为对象,采用OSCE考核形式,对该年级毕业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实践。实践结果表明,OSCE对能有效测试口腔医学本科临床能力,为国内口腔医学生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口腔医学;临床能力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医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以及评判医学生职业态度等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一系列预先设计的考站测试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对学生采集病史、专项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临床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1]。

我们在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考核中,参考OSCE考核形式,进行相应的考站设计,与阶段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相结合,旨在更好地评估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

一、考核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共42人参与考核。考试时间安排在完成临床实习后的一周内。

二、考核实施

1.考站设计。口腔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考核设置考站5站,包括口腔检查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基本急救技能、口腔基本技能、辅助检查及分析。每名学生总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阶段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考核前组织各专业教师制定考试大纲,确定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及制定专门的评分手册。具体如下:

(1)口腔检查与病史采集考核学生无菌操作、口腔检查及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方面能力。

(2)病例分析由《口腔内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专业组成,考核学生对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设计的掌握。由学生考前抽取1题进行考核。

(3)基本急救技能项目:胸外心脏按压术、吸氧术、人工呼吸、血压测定4项,考生抽取1项进行考核。

(4)口腔基本技能:BASS刷牙为必考项目;考生考前抽取《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各1项考核。

《口腔内科学》包括龈上洁治术、开髓引流术、窝洞制备术(II类洞)共3项;《口腔颌面外科学》包括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十字绷带包扎、脓肿切开术、上颌第一磨牙拔除术共5项;《口腔修复学》包括上下牙列印模制取、下颌第一磨牙烤瓷单冠牙体预备、上颌中切牙烤瓷冠单冠牙体预备共3项。

(5)辅助检查及分析包括X线片结果判读、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判读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3.考官要求。考官由各专业中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共18名,由教学管理部门于考前集中对考官进行统一培训,根据评分细则对照考评指导,严格评分标准,力求评分尺度一致。

4.考场准备。考试场地位于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配备口腔医学仿真人头模系统,可以模拟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所需物品由中心实验人员统一准备,候考室及考站均制作醒目的标识及指示牌。

三、结果

1.考核结果。考生成绩由教学管理人员独立进行统计,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考核得分详见表1、表2。

从表1、表2、图1可见,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得分集中在70~90之间,无高于90分学生,1名学生低于60分,及格率97.62%。平均分为70~80之间,属于中等水平。

2.问卷调查结果。对18名考官及42名考生发放问卷,回收考官问卷18份,回收率100%;回收学生问卷41份,回收率为97.62%,将调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的效能及质量。详见表3、表4、表5、表6。

从表3至表6可以看出,关于考试效果,90%以上考官认为考核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而学生则有90%以上认为有助于促进临床技能的掌握,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并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但在对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有30%~40%考官及学生认为一般,考官还认为对临床技能的评估也一般。

关于考试质量,90%以上的考官及学生均认为考试具备公正性及公平性,但在全面性、公平性及科学性上,则均有超过20%的考官认为一般;学生仅认为全面性不够。

四、讨论

临床能力是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复杂的能力集合。根据《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目标包括:病历书写与分析、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辨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2]。口腔醫学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门诊患者从接诊到完成治疗通常仅由一名医师完成,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医师与患者是一种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整个过程需要医师不断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医师本人的临床能力要求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3]。目前口腔医学临床能力考核形式一般采取平时轮转考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相结合方式,评价形式分为笔试、口试、病例答辩、现场操作等。主要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大,缺乏合理性、标准不统一、无法与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考试体系接轨等方面的问题[4]。

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是实习生通过服务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化知识为能力的关键阶段[5]。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以课程为单位,分组进入各临床科室进行实习,在各科学习也是以专业为主的疾病的诊疗及操作技术训练,缺乏对疾病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我校目前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临床实习出科考核与毕业综合考试。出科考核主要由各实习科室组织实施,而毕业时仅进行一场综合知识考试,以笔试的形式组织,尚无统一组织的毕业临床能力的考核。

OSCE标准化及可重复性的特点,结合口腔医学注重技能培养及独立操作性,为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口腔医学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索,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6];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中参照该模式,将教学过程与考试模式接轨,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7]。我们针对口腔医学专业特点,结合OSCE的考核形式,设计了5个站点,考核内容涵盖口腔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考核其采集病史、病例分析、基本急救技能等内容。与我国现行口腔医学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接轨,临床能力考核与阶段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相结合,对测试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实践结果可以看出,得分集中在70~90之间,及格率97.62%,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口腔临床技能的基本能够掌握。考生平均分为70~80之间,属于中等水平。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考官及学生认可此种考核方式,认为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临床技能的掌握,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达到了考查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认为考试具备公正性、公平性。但对于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考官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对考试的全面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次考核作为OSCE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實践,对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结束后临床能力的测试进行了尝试,但此次考核仅在一个年级中进行了实践,该年级尚未进行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缺乏OSCE考核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之间的对比,以及对执业医师考核通过率的促进作用的观察。课题组将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对OSCE考核进一步修订、完善,力求站点、试题设计更加合理,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所提高,更加具有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崔宇红,丁繁,马丽萍,等.医学生客观结构化考核的可行性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32(2):87-91.

[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7(1):88-96.

[3]张春庆,刘冰华,韩俊岩,等.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医学教育,2013,51(1):99-104.

[4]廖佐芹,黄才斌,杨心华,等.医学生实习期间临床能力考核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4):466-468

[5]白振西,董晓健,张铁,等.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特点及对策[J].医学教育,2002,6:26-27.

[6]李小囡,吕江.OSCE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96-97.

[7]陈乃玲,穆玉,张俊梅,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考试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与评价,2012(9):32-33.

医学毕业生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核心能力;德尔菲技术;评价指标

临床检验师在当前医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自动化仪器及其他检验方法来分析相关临床样本,以提供疾病存在或疾病病程的相关信息[1]。如何整合学校教育与临床上所需能力差距,成为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整合更为合适的专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法

(一)选择咨询对象

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1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入选条件:(1)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0年以上;(2)具有副主任技师及以上职称;(3)在医学检验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水平;(4)能持续参加本课题的专家咨询及解答疑难。专家情况:学历博士1人,占4.76%,硕士7人,占33.33%,本科13人,占61.91%;职称正高3人,占14.29%,副高8人,占38.10%,中级10人,占47.61%;从事临床检验11人,占52.38%,临床医学5人,占23.81%,护理管理3人,占14.29%,心理学2人,占9.52%。

(二)形成咨询问卷

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Ovid 等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文献资料法筛选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需求的敏感指标[2-3]。选择3名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0年以上的临床检验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围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最终形成敏感性指标并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专家一般资料、熟悉程度、专家填写问卷依据、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重要性评分,其中1分=不重要,5分=很重要。

(三)专家咨询

两轮专家咨询均于1个月内完成,通过电子邮件及现场发放等方式进行。根据第1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经课题小组讨论后对咨询问卷进行调整,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请专家再次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并排序。最终选择重要性得分在4分以上,变异系数小于0.30的指标条目而建立醫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检验专家咨询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进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判断矩阵,计算矩阵一致性系数及各指标权重。

二、结果

(一)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

通常用问卷回收率来说明专家积极性,一般要求回收率大于70%[3]。第1轮咨询发放问卷21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4%;第2轮发放、回收问卷均2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代表专家对条目的接受程度,一般要求大于0.7[4],本次研究专家权威系数为0.85。

(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用肯德尔(Kendell)和谐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4]。本次研究两轮专家咨询Kendell系数为0.410~0.521,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专家意见相对一致,咨询结果可靠。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咨询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后,根据专家意见,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第一轮结果中,专家在大多数指标中,选填4分和5分所占比例超过2/3,且没有专家提出新的专业核心能力的选项或意见。第二轮后,有些专家修改自己的看法,将第一轮选填分数较低的指标更改为更高的分数;本轮所有指标选项上,专家选填4分、5分所占的比率都超过2/3,且没有专家提出新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意见。最终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2。

三、讨论

(一)研究结果可靠程度

1.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本研究选取的咨询专家来自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心理学4个专业,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并曾在临床检验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对该领域较为熟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大于70%,说明咨询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有超过2/3的专家选填4分及5分,说明该指标的专业能力已达到专家共识,专家均认可该专业能力,说明问卷设计的项目效度较好。

2.专家的权威性和协调程度

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的权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5]。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5,说明专家权威性较高,咨询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是反映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的良好指标。一般变异系数小于0.3,协调系数为0.4~0.5时表示专家意见较为集中。本咨询结果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3,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10和0.520,说明专家意见一致。

(二)指标内容分析

一级指标(医学基础知识)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了解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的条目中,认为该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指标中的第一位,在其他项目中的统计结果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学基础知识在理论上非常重要,但如果不进入研究领域,使用的机会并不大,因此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会依据临床岗位不同而有不同的重要性程度;临床检验基本技能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该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为第一位,其他项目的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能力、免疫学检验能力、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这四项二级指标被认可的重要性程度最高,专家认为可以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渐进性接触临床的原则,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而言,临床检验实践能力指标最重要,其次是临床检验基本技能和医学基础知识。二级指标当中,检验项目操作能力最重要,临床标本分析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两项次之,临床疾病初步诊断能力重要性最小;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使用沟通技巧的能力最重要,与同事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次之;检验管理能力中检验工作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最重要,物品、环境管理能力指标重要性最小;对专业发展能力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性几乎相当,是最重要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指标重要性最小;对职业价值观而言,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程度均一致。

四、结论

核心能力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6],本研究结果为制订临床医检师专业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标准,帮助院校制订与行业用人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专业课程标准与体系。可依照上述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核心课程群,提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学生更为扎实的训练内容,以符合临床检验师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也可通过临床检验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块学习来进一步丰富其专业核心能力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0(1):25-39.

[2]鲜胜.检验医学发展概况[J].医学信息,2013,26(6):36.

[3]Campbell,S. and B.Y. LaCost,CLS to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the right navigational skills[J].Clin Lab Sci,2010,23(1):12-20.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泽奇,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52-254.

[5]黄泽智,赵晋英,刘艳,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3):426-430.

[6]王川,李筱梅,王建祥.基于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条件下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國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647-648.

上一篇: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下一篇:毕业班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