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辅导范文

2023-10-21

教育辅导范文第1篇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

五、

六、

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节,并且假想各种游戏情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

共 10 页,第 1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验。

五、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接纳性原则

六、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在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

2.提供游戏场地、玩具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设物质条件(教师可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主题形象玩具,还需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发展幼儿想象力;教师创设物质条件,可发动幼儿参与)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主题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2.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观察幼儿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原则)

4.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种介入方式:平行介入;合作介入;指导性介入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 游戏结束时做好两件事:收拾玩具和评议游戏。

(三)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常用方式:1.再现游戏内容与行为的评议;2.讨论式评议;3.教师讲评式评议。所有评议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七、各年领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请阅读教材p60~p62。注意比较学前儿童游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 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

我国学前教育者对表演游戏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

共 10 页,第 2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性

2.游戏性: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快乐和满足;其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 3.创造性

三、表演游戏的种类 1.幼儿表演 2.桌面表演 3.木偶表演 4.影子戏

四、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

包括:1.舞台、布景;2.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

五、表演游戏的表演技能

1.歌舞、戏剧表演技能:包括歌唱表演技能、形体动作表演技能(包括步态、手势与表情、舞蹈动作等)、语言表现技能。 2.木偶操作技能

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三)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76~p77。比较中班与大班的差别。

第七章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 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共 10 页,第 3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二、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包括接插、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和螺旋五种。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任务

1.激发并维持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结构游戏;

2.指导幼儿逐步学习结构技能,培养他们的结构造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耐心的结构态度和从事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组织与指导模式 1.模拟构造 2.命题构造 3.自由构造

(三)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四、各年领班结构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88~p90,并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五、积木游戏的指导

学前儿童积木游戏发展的七个阶段:光拿着玩,不会搭——能用几块积木,堆叠成简单物体——能进行排列,把积木平铺或堆高——能架空搭出门——能使建筑物四周包围,有一定空间——能搭较复杂的物体或建筑物,但形象不逼真——能按特定的建筑物或物体进行堆搭,形象逼真,能对称或装饰。

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八章 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一、分类

共 10 页,第 4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我国的分类:以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分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国外的分类:以游戏动作为依据,分为:瞄准游戏、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戏、(纸盘游戏、盘面游戏)等。

二、规则游戏的特点 1.目的性和教育性 2.规则性 3.竞争性

4.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三、规则游戏的编制

1.规则游戏的构成因素: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角色行为的规则、内容与玩法的规则、竞赛性规则)、游戏的结果

2.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3.规则游戏的编制举例,请阅读教材p99~p101。

四、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组织与指导原则

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二)指导方法

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三)各年领班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阅读教材p105~p108,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共 10 页,第 5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游戏具有( 主动性 ) 、虚构性、 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 (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游戏是幼儿 的主体性活动 ) 。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 创造性游戏 ) 和( 规则性游戏 ) 。

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 为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 平行游戏 ) 联合游戏 ) 协 ( 、 ( 、 ( 、 ( 作游戏 )六种类型。

4.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 )的游戏理论认为:游 ( 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 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社会性 ) ,它以( 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 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 ( 导作用 )(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 强调成人的教 ; ; 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 用 ) 。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 受外界刺激 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 。

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角色游戏区 )( 建构 、 游戏区 )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 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 则意味着( ) 。

-1-

10. 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 ( ) 有利于其 , ( ) 。

11.空间密度是指( ) 。

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 儿童每 天看电视时间长短、节目内容是否健康 )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 ( 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 。

13.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游戏( 合作常常失败 ) 。

14.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 ( 30 )分钟。

15.儿童选择何种主题游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 )作为游戏 主题;在某个主题游戏中,有( )( ; )的主题游戏也会得到儿 童的青睐。 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安排象征游戏 ) , 适当增加简单的( 规则游戏 )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 则游戏的时间。

共 10 页,第 6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16.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 情景转换) ( 以人代人)( 以物代 、 、 物 )三方面。 补充:角色游戏的特点:独立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和个体因素。

17.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 桌面表演 ) ( 、木偶表演、 影子 ( 戏 ) 。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表演游戏的( 表演性 )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 本特征。

18.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平行介入 )( 合作介入 ) 、 和( 指导性介入 ) 。

补充: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 性的)与角色

19.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 镶嵌 ) ( ,排列、堆积,黏合,穿、 编, 螺旋 )的技能。 (

20..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 模拟构造 ) 、命题构造、 自 ( 由构造 )三种。

21. ( )是 2~7 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22.规则游戏是指( 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 则为中心 )的游戏。

23.规则游戏的特点有( 目的性和教育性 ) 、规则性、竞争性和( 由 成人编制和指导) 。

24.规则游戏的构成要素有游戏的( 游戏的目的 )( 游戏的玩法 ) 、 、 ( 游戏的规则 )( 游戏的结果 ) 、 。

2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 明确的教育目的 ) 、游戏要有( 趣味 性 ) 、考虑幼儿的( 年龄特点 ) 。

26.以集体共同的活动为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 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 是( ) 。

27.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常以学样、你变我也变等方式构思,以促进 其( ) 、注意范围扩大、 ( )及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

28. 游戏观察 )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 ( 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9.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30.分析游戏观察结果可从( 游戏空间安排 )( 游戏时间 )( 游 、 、 戏材料 )( 游戏态度 )和游戏主题等角度来进行。 、

31.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 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 ) 。 -2-

32.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 幼儿之间的冲突 ) 。

共 10 页,第 7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3.游戏观察的扫描法也称时段定人法,即观察者( 对班级全体幼儿平 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内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

34.游戏的定点法也称定点不定人法,即观察者( 在游戏过程中固定 在某一地点观察、记录所有进入该地点幼儿表现的一种方法 ) 。

35.游戏的追踪法也称定人不定点法,指( 观察者事先确定一两个幼 儿作为观察对象,相对集中地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 。

3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 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 戏 ) 。

37.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 对象的选择 )( 内容的确定 ) 、 、 ( 标准的选定 )和( 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 )等多方面的工作。

38. ( 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 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 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9.成型玩具对(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 的玩具对(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40. 社会性玩具是指( )的玩具。

41、规则游戏的特点: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由成人编制 和指导

二、简答题

1.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2.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哪些特征?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以及精神 环境的开放) ;动态性(环境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兴趣、需要的变化 而变化) ;适宜性(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幼 儿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适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实际需要并能取得好的游 戏效果的) ;参与性(游戏环境应是幼儿参与布置的,能为幼儿所支配 的,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摆弄材料,按自己的游戏意愿改变 游戏场地) 。

3.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7.创设游戏环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第一,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创设游戏环境;第二,因地制宜,创设游 戏环境;第三,充分发挥游戏环境的整体效用;第四,重视游戏精神环 境的创设。

8.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 4.课程方案

9.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

共 10 页,第 8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4.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 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5.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 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 游戏材料的作用。

6.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 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 -3- 导下才能实现。

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 行现场指导;

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10.配备玩具的时候应遵循哪些原则?

11、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12、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 起。 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17、积木游戏的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

13、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 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14、学前儿童积木游戏指导要点是什么: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 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 的教育作用。

15、玩具的作用 1)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 2)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5)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6)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4-

共 10 页,第 9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16、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 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 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18、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 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三、论述题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 赖主题形象玩具, 。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 就停止。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 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 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 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 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 矛盾。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第一,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 形象玩具, 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 引起幼儿对玩具操作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以角色身份,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和游戏的发起者与指导者 介入幼儿游戏。第三,应利用再现式评议和教师讲评式评议。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 常生活为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较简单。第二, 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 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 第三, 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游戏情节的行为。第四,幼儿喜 欢对游戏进行评议平议中争论较多。 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 供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有计划 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 构思后行动的能力。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幼儿 角色扮演

教育辅导范文第2篇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从现在起,我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师资配备等将有统一的标准。昨日,省教育厅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

省教育厅要求全省中小学必须建设心理咨询(辅导)室。新的建设标准将全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分设三个等级:A级、B级和C级,并统一称谓规定:小学为“心理辅导室”,初中为“心理辅导(咨询)室”、高中为“心理咨询室”。同时,新标准还要求心理咨询(辅导)室应有“办公区”、 “测验区”、“个体咨询区”、“阅览区”、“团体活动区”、“宣泄区”6个功能区。配备两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接待时间不少于8小时。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并有针对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连续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以及实际生活当中。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那么他们的整体心理状态就会保持比较健康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文化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心理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意志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能力、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中小学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德育的发展

德育过程是一种对学生施行心理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下, 一般会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加速改变, 这种变化必然也将反映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体系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德育目标达成的状况和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身心协调发展

欧文曾说过:“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就是说,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生活和心理的共同健全,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也影响心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十分明显。古人认为,七情太过均可致病,现代医学也认为身心关系是相辅相成。据科学家近期研究表明如癌症等绝大多数躯体疾病都与心理异常存在相关,有时二者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发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按照目前对人才素质结构通常的划分方法,人才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整体结构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应是全体教师。只有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时,便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心理专业人员的事情。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儿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儿童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只有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并且取得实效。当然,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使全体教师成为具有合格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2、论述

谈一谈如何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堂上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看到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昵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差异巨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知识吸收率高,从而获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尊重与接纳。

(二)要有时代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要对学生充满真情。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他们的话题每天都在变,生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成为他们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为此,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要善于向学生坦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教师开朗、大度、诚挚、宽容,富于创造,学生的心理也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与相当关注,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三)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包括了解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依据现代的教学发展性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所交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对现代教师来讲是更重要的必备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和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呢?

1.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而且学做人;学生不信赖老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亲其人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气质。困难失败打不倒,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2、要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营造融洽师生情感氛围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爱护儿童。”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霭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是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口气,如用这样的词评语:“这个问题我先谈个人的看法,请同学们看看是否有道理?”提问学生时,要用“请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要给“好”、“很好”“有独到见解”等一些肯定激励性的评价。通过这些尊敬的激励性话语,拉近老师与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他们积极的心理体验。此外,平时还要多接触学生,要经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在平时建立来的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情感。

3、要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语言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着独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缓解人际关系,摆脱尴尬难堪的困境,减轻焦虑、冰释误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就犹如心灵的催化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问题意识中,包含着人的勇于追求真理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直问直答的低级认知提问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辨疑提问等技巧,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提问、辩论和讨论等。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质疑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5、培养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个性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如确保每个学生透过教学获得成功感,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鼓舞的了。对学生来讲,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如学生在校经常受老师是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冷嘲热讽,在家经常受家长的责备,想不到成功的乐趣,就会使学习如猛兽,提到学习就害怕,遇到考试就发慌,学习带给他们的沉重的心理负担。经常失败,感到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和失望。所以我们教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与正确的引导和培植。如果要求过低,缺乏挑战意味,会失去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果要求过高,学生应失败而却步。同时也要考虑考试赵城的不良后果,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请按照心理健康档案模板库建立一套适合你所在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目录

一、领导重视

1、心理健康教师、咨询员岗位责任制。

3、检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4、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处理案例。

5、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二、师资素质

1、心理教育人员参加市、区心理教育研讨会学习记录。

2、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2--01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记录。 2--0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记录。 2--0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3、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3—01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体会。 3—02各学科心理辅导课教案。

4、教师问卷。

5、“人生感悟”集锦

三、活动场地与设施

1、学生档案。

2、相关资料

2—-01心理健康教育书籍。

2—02商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材料。 2—03心理健康教育资料。 2—04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2—05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材料。

3、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经费。

4、家访实施细则

4—01家长学校实施方案。 4—02家访记录。 4--03家长问卷。 4—04家长会记录。 4—05家长体会。 4—06致家长一封信。

4—07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家长会) 4—08家长报。

4—09家长学习内容及反馈

四、教育过程

1、商州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规划。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5、活动宣传

5—0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5—02心理健康教育小报《芳草地》、校报《阳光报》。

6、调查问卷

6—01心理行为现状调查问卷。 6—02学生的现状况分析报告。 6—03学生心理素质测量。 6—04气质量表分析报告。 6—05气质量表。 6—06学生问卷。

6—07各班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材料。

7、心理辅导讲座记录。

8、心理咨询

8—01心理咨询信。 8—02心理咨询体会。 8—03班级咨询记录。 8—04学校咨询记录。 8—05跟踪咨询记录。 8—06心理咨询回信选。

9、心理健康班会

9—0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 9—0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纪实。 9—0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9—04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9—05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9—06班会纪录。

9—07“今天我当家”活动。 9—08“竞选班干部”活动。 9—09“社会实践日”活动。 9—10“学法交流会”活动。

10、评价标准 10—0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10—02考核评估标准,各学科心育渗透标准。 10—03主题班队会评比标准。

11、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制度。

五、教育质量

1、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评估内容及评估纪录。

2、教师以良好心理素质面对、影响学生案例。

3、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

4、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5、咨询、教育案例。

6、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学生问卷。

教育辅导范文第3篇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5岁

4、年级:八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陈某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陈某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陈某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陈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育辅导范文第4篇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5岁

4、年级:八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陈某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陈某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陈某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陈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育辅导范文第5篇

【摘要】 大学英语B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文章介绍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参加教育部网络教育统考课程\"大学英语B级\"统考的现状,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大学英语B统考合格率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B 统考 问题 策略 合格率

《大學英语B》,又称\"英语网考B\", 是2004年3月1日以后入学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学生(除英语类和艺术类专业外)必考的四门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考试是一种基础

英语水平检测性的考试, 重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的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技能以及用简单的英语进行笔头交际的能力。学生考试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按时毕业以及电大招生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进而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让学生顺利通过统考,突破制约开放教育本科发展的瓶颈,是面授辅导教师最基本的目标,也是学校、学员最迫切的需要。

一、电大学生大学英语B统考现状分析

从2006年4月第一次大学英语统考B考试开始,作为英语统考课程的辅导教师, 我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考试情况。总体而言,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每次学生的合格率都不高,基本徘徊在35%-50%左右。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电大本科学生入学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往往参差不齐。电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总体来说比较薄弱,尤其是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适应听,说,读,写的训练,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适应电大本科的英语学习和通过英语统考有一定困难。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学生,因长期不接触英语,记忆力逐渐衰退,又要分担工作、家庭、社会等不同角色,缺少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精力而对英语产生\"恐惧\"心理,对学习缺乏自信;有的学生惰性严重,感觉不到学习和认知本身的快乐,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有的学生则抱着混个文凭的错误思想,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电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二)辅导学时不足

课时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电大本科阶段公共英语课程要在两个学期内完成,第一个学期必须完成中央电大的英语II(1)的课程学习,第二学期就参加全国统考。因此,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由于师资缺乏和教学条件有限,在课时的落实上难以保证。目前各级电大的英语统考复习课最多安排了54-64课时,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加大上课密度和强度。在课内利用《网考直通车》及《大学英语》07修订本等进行考试技能和技巧的训练。由于课时紧张,多采取课外练习,课内讲评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但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完全掌握,临时应考很难奏效。

(三)学生到课率不高

大学英语B统考辅导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希望师生能够共同努力,以便尽早通过考试,但现在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到课率偏低,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教师的满腔热情。除了工学矛盾造成的原因外,也有其他很多主观原因:一是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即使来上课也听不懂,缺乏一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方法,对考试能否合格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思想和情绪;二是学生抱有侥幸心理或吃老本的心理面对网考。三是因为本课程没有平时分数,对考勤难以约束。四是部分学生对考前辅导效果持悲观态度。由于现在的机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试题库,没有考试范围,相对来说复习没有明确的针对性,他们认为统考命题不是由现在辅导老师命的题,因此,通过英语辅导他们也不可能达到马上提高的效果。这一切都是造成参加辅导的学生到课率较低的原因。

二、提高统考合格率的策略探讨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取得良好的复习迎考成绩必须得到学生的主动配合,而大学英语B有别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是学生的非母语体系,平时工作接触很少,很多学生都存在\"闻英语而生畏\"的情绪,对于英语学习本能地排斥,更对顺利通过统考缺乏自信。所以课程辅导教师必须通过平时上课和实时BBS活动等向学生宣传有关统考的重要性及其要求等,以加强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课前要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教学的意见等,以身边成功学习者的事例为榜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内动力,达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换,增强学生参加英语统考的自信心。

(二)摸清学生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是面向社会广泛招生,必然存在入学的本科学生工作、学习背景各异,英语水平也不尽相同。现在的大学英语B统考课程的辅导,学校基本采取的是教师笼统地进行教学,缺乏针对性。我认为各分校在本科学生入学时,可以组织一次英语水平测试,难度可以和统考相当,在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后,将本科学生分为A(基础较好)、B(基础一般)、C(基础较差)三种层次,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对于基础较好的A班学生,辅导教师只要稍加点拨,配合几套模拟试卷的讲解,相信大部分学生可轻松过关。对于程度中等的B班,重点在于专项练习和模拟试题的穿插讲解,强调反复做题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部分学生往往人数较多,是我们需努力争取的\"中坚力量\"。辅导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果子\"。对于程度偏弱的C班,除了讲解专项练习和模拟试题以外,还应该抽出时间给学生梳理基本的语法知识点,并不断鼓励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授课,学生也不用像在大班教学中被动地听课,这样就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课程辅导教师把握考试的核心点,增强辅导资料的针对性

长期以来,各方多把统考通过的希望寄托在课程辅导教师身上。这实际是一个误区。但从另一方面也看出辅导教师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也要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在实践的教学中,课程辅导教师要跟踪网考,了解每次网考题目的细微变化。平时要多花时间,认真研究历次的考试真题,从中找到考核的关键点,认真梳理总结。在整理辅导资料时,大胆摒弃过时的,及时增添新出现的题目,增强辅导资料的针对性,让有限的辅导学时和学生的课后复习发挥最大效用。

(四)指导学生应试技巧

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能帮助学生在考试时节省时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在的大学英语B统考试题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交际用语比较容易得分,在复习中要注意相关的语言功能及其答语,多做题以确保得满分(15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难度不大,但分值却不低,就现在的考试来看,短文必有一篇来自于大学英语B考试用书(07年修订版)6套模拟题的18篇短文,所以辅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复习重点记忆,对另一篇短文,答题时注意问题中是否有文中的原词原句,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是 \"词汇与结构\",考题有五个,一般会有两到三个原题出现在六套模拟题中,除了保证原题不出错,还应重点复习较难的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倒装结构以及定语从句等。第四部分\"完形填空\"是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原题,辅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答题时必须先将整篇文章大致看一遍,不能只看点,不看面。对于第五部分\"英译汉\",考题有三个句子,并且大多是简单句,因为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六套模拟题中的一到两个句子,所以记住六套模拟题中的30个英译汉题目就能拿到5到10分,不能忽视,另外应要求学生在平时复习中看到每一句句子都要养成翻译的习惯,并注意中英文表达的差异。写作方面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注意句子表达的完整性和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不要用中文思维,也不必追求句子的华丽。通过训练不再畏惧作文,此外多记老师提供的作文范文,以便模仿写作,使写作水平有较大提高。

(五)强化教学管理,确保学生面授的到课率

远程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面授时学员的到课率比较低。我在实际教学辅导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学生不参加面授,对统考的情况一无所知,尤其现在采用了机考形式,不像期末课程考试有一定的复习大纲。没有任何现成的复习资料。不参加面授的学员就学不到老师经过多年辅导,跟踪统考所总结出的有针对性的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在面授时,老师还会就应试技巧给予辅导。经过统计,我发现参加面授的学员的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管理教师应和辅导教师紧密配合,继续动脑筋,想办法,争取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充分把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体现出来。

(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学习资源

大学英语B统考从2007年9月开始实行机考,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中央电大和市电大教学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大学英语统考相关信息和教学资源,在我们巴南电大的平台上,我也及时上传了大学英语B考试用书(07年修订版)六套模拟题的电子文档,机考作文的范文以及历次考试中新增的题目。此外,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上也有专门的模拟练习题库。辅导教师在面授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查找以及使用这些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利用各类资源进行网上模拟自测及有关资料的查询,能弥补复习课时不足的缺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七)强化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

为使学生尽快适应考试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在机考环境下的应试能力,辅导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尤其提高学生练习文字输入能力,提高打字速度,适应英语网考在计算机上答题考试形式的变化,消除考试紧张情绪,合理分配好做题时间,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统考合格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辅导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和考试的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能够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不变应对\"考试形式及内容的\"的万变,达到英语统考所要求的水平并顺利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Cynthia White.. Language Learn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 Holec, Henri.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 全國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用书大学英语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期刊类:

[1] 纪河.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8)

[2] 林创森. 电大《大学英语B》教学策略探讨[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3] 刘燕. 开放教育模式下成人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6)

[4] 潘永梅. 对开放教育大学英语B全国网络统考的思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12)

[5] 杨永芳. 广西电大大学英语网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6]张瑛. 提高\"大学英语(B)\"网考通过率的策略初探[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7]朱敏虹. 成人英语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运用[J]. 远程教育杂志, 2006, (5)

上一篇:在线辅导下一篇: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