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市场范文

2024-03-25

银行业市场范文第1篇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在履职和考评方面起监督作用的是( )(20 分)

A 董事会 ✔ B 监事会

C 股东大会

D 高级管理层 正确答案:B

判断题

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需要经监管部门核准任职资格,才能履职( )(20 分)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向股票市场和两高一剩企业放款违背了信贷政策(20 分)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银行可以以自身信用直接为房地产企业支付土地购置费用提供各类表内外融资(20 分)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4、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资金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或担保(20分)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银行业市场范文第2篇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市场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行,依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 本政策所称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第三条 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市场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第二章 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本行应当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之下安全、稳健经营。

第五条 本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应当与本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相匹配。

第六条 为确保有效实施市场风险管理,本行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与本行总体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相匹配。

第七条 本行的资本分配应根据董事会确定的资本总额及分配办法,

1

核定市场风险的资本分配总量,并在本行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中进行合理分配。

第三章 市场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

第八条 本行应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实施部门。

第九条 董事会承担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全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具体职责包括:

(一)审批市场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全行可以承受的市场风险水平;

(二)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

(三)定期获得并审阅关于市场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告;

(四)监控和评价市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董事会可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上全部或部分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就承担的相关职能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第十条 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2

第十一条 高级管理层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程序以及具体操作规程;

(二)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确保全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根据超限额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对限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

(三)积极推动本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的研究和应用,为压力测试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定期对压力测试的设计和结果进行审查,不断完善压力测试程序;

(四)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市场风险管理情况的报告;

(五)负责对内外部审计报告所发现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采取改进措施;

高级管理层可授权风险控制委员会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履行上述全部或部分职能。

第十二条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本行与市场风险有关的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方法有足够的了解。

第四章 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十三条 本行应当按照银监会的有关要求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并根据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

3

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

第十四条 本行应当对每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

第十五条 本行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选择适当的、普遍接受的计量方法计量承担的所有市场风险。

本行市场风险的计量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敏感性分析,并采用压力测试的方式进行补充。

第十六条 本行应当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对各类和各级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查和更新限额。

总的市场风险限额以及限额的种类、结构应当由董事会批准。 第十七条 本行在设计限额体系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

(二)能够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

(三)业务经营部门的既往业绩;

(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

(五)定价、估值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

(六)压力测试结果;

(七)内部控制水平;

(八)资本实力;

(九)外部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

4

第十八条 本行应当为市场风险的计量、监测和控制建立完备、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及时和安全。

第十九条 本行应当对市场风险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定期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审查和测试,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本行声誉可能受到的损害。

第五章 市场风险报告体系

第二十条 本行应建立明确的市场风险报告体系,包括报告路线、报告内容、报告频率。有关市场风险情况的报告应当定期、及时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和种类的报告应当遵循规定的发送范围、程序和频率。

第二十一条 市场风险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一)市场风险头寸和市场风险水平;

(二)对市场风险头寸和市场风险水平的结构分析;

(三)盈亏情况;

(四)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变更情况;

(五)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

(六)市场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包括对超限额情况的处理;

(七)事后检验和压力测试情况;

(八)内部和外部审计情况;

(九)市场风险资本计提情况;

(十)对改进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程序以及市场风险应急方案的建议;

5

(十一)市场风险管理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二条 当出现重大市场风险事件时,相关部门应提高市场风险报告的报送频率。

市场风险重大事项主要包括:出现超过我行内部设定的市场风险限额的严重亏损;金融市场发生重大事件、引发较大市场波动对我行市场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交易业务中的违法行为;其他重大意外情况。

第二十三条 市场风险信息披露

本行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披露市场风险状况的相关定量和定性信息,主要包括:

(一)所承担市场风险的类别、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及不同类别市场风险的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

(二)有关市场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如利率、汇率变动对我行收益、财务状况的影响等;

(三)市场风险管理政策;

(四)市场风险资本状况。

第六章 市场风险内部控制和审计

第二十四条 本行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本行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促使本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确保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二十五条 为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本行应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

6

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适当分离,实行严格的前后台职责分离,业务经营部门的业务人员不得参与业务正式确认、对账、市值重估、交易结算和款项收付;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十六条 本行应当避免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与市场风险管理目标产生利益冲突。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避免薪酬制度具有鼓励过度冒险投资的负面效应,防止绩效考核过于注重短期投资收益表现,而不考虑长期投资风险。负责市场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酬不应当与直接投资收益挂钩。

第二十七条 本行稽核部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准确、可靠、充分和有效性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应当既对业务经营部门,也对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部门进行。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给董事会。董事会应当督促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采取改进措施。稽核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第二十八条 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内部审计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市场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

(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文档的完备性;

(三)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市场风险管理人员的充足性、专业性和履职情况;

(四)市场风险管理所涵盖的风险类别及其范围;

7

(五)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备性、可靠性,市场风险头寸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数据来源的一致性、时效性、可靠性和独立性;

(六)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所用参数和假设前提的合理性、稳定性;

(七)市场风险计量方法的恰当性和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八)对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

(九)市场风险限额管理的有效性;

(十)事后检验和压力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十一)市场风险资本的计算和内部配置情况;

(十二)对重大超限额交易、未授权交易和账目不匹配情况的调查。 第二十九条 本行在引入对市场风险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新产品和新业务、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出现重大变动或者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应当扩大市场风险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增加内部审计频率。

第三十条 在内部审计力量不足时,本行应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市场风险的性质、水平及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计。

第七章 市场风险资本

第三十一条 本行应按照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为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提取充足的资本。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政策自董事会通过后实施。

银行业市场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源起、发展和趋势,并针对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中的不合理现象,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和实际运作方式为着眼点,提出和探讨能够反映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特点和适应未来业务发展趋势的理财产品具体核算和账务处理方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关系;账务处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61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35万亿元,年末有余额的发行机构达到426家,理财产品数量60879只,而2015年年末全国社会融资总规模为13814万亿元,由此可见,理财资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成为实际的“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管控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防止和降低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理计量和科学核算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源起、发展和趋势

11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源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居民财富的增加,对于财富管理和投资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很多居民将原以储蓄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商业银行的资金取出寻求其他更高收益的投资,商业银行面临存款的减少和客户流失的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性地以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发行理财产品。2005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5年第2号),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范畴、投向、程序、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了界定和明确。该暂行办法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实际“准生证”,以该暂行办法为规范和标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种类迅速扩大,极大地满足了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1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顾名思义是由商业银行担任管理人的理财产品,因此在初期,理财资金运作的投向基本为商业银行较为熟悉且有资格开展的业务领域,如信贷类资产、银行间市场债券、银行存单等。另类艺术品、红酒等另类投资虽时有尝试,但规模和数量均占极小的比例,股权、证券类产品也被限制于仅能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进行发售。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商业银行利用发行理财产品,变相冲存款的不合规现象。

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的狭窄问题也日益凸显,理财资金的投资方向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绝大多数都是债项类资产。此时,“信托计划”作为既可进行股权投资又可发放贷款等债项类资金运用的一种金融工具,是全方位的投资产品,被引入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很多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与信托公司进行合作,将信托计划作为投资的通道投向相应标的物。2009年,银监会出台《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指引》后,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迅速增长。但同时,理财业务也出现了监管套利的现象,很多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计划投向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本身的信贷资产,用于规避贷款额度控制、存贷比以及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虽然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堵塞漏洞,下发了一系列通知和规定来限制和规范此类行为,但是经营主体盈利最大化的冲动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交易结构,绕过这些限制和规定达到形式上的合法合规,最终投向非标准债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监管层已经进一步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理财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同业业务的规范,特别是2013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14年一行三会一局出台的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套利的空间被压缩,理财产品中投向非标债权的比例开始下降。

综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因素,可以預计,未来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大致上会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及融合,部分“影子银行”业务显性化并逐渐移入表内,投向非标准债权的理财产品会进一步下降;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部分作为银行储蓄存款性质和功能的理财产品会被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存单所替代;三是随着“资产荒”现象以及商业银行综合化经營的趋势,理财资金投向证券市场类产品的比重将会大幅提高,净值型理财产品将会大幅增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越来越向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变和发展。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方式探讨

我国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一直进行着密切监督和管理,不断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指引、通知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核算则是监管要素具体落地的重要环节,相关的监管规定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对每个理财计划的单独核算和规范管理”,但对具体的核算并没有做详细的规定。

当前,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时,仅仅按照其为“保本”或“非保本”产品的简单区分,确定在表内核算和表外核算:保本类产品,贷方计入“结构性存款”,借方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债券投资”等;非保本类产品,贷方计入“委托投资资金”科目,借方计入“委托投资”科目,两个科目实现轧抵,不纳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此种核算方式过于简单,没有根据理财产品的性质以及发行银行实际承担风险的情况进行计量和核算,必然会存在着刻意规避监管指标的做法,使得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存在着失真的可能性,不仅给监管带来了难度,也使商业银行本身蕴含风险隐患,轻则使个别商业银行出现风险,损害其股东利益,重则引起金融系统的风险传递,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计量和核算应避免简单地按照协议标题的“保本”“非保本”的一般分类进行,而是应基于理财协议和实际投资运作中所反映出来的法律关系实质来进行判断,继而实现合理计量和科学核算。

21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分析

此前,业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有一定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体现的是委托代理关系,其依据为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明确为两种类型,一是个人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咨询、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等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委托和指令,代理客户并以客户的名义操作客户账户进行的代理投资等服务。二是理财综合委托投资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相关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由银行选择、决定投资工具的买卖并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等的业务活动。由此可以判断,上述《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是界定为委托代理关系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上述《暂行办法》又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又分为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型、非保本浮动型。这些产品虽然名义上是委托理财产品,但实际上理财收益均按发售时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支付,投资者在几乎不承担任何投资理财风险情况下获得固定收益,因而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其资金的投资和运用属于自身资产的运用,从整个银行的框架上看,理财业务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样,应计入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

第三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体现的是信托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按照这一定义,只要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形成明确的委托契约关系,各种机构从事的委托理财业务均属信托行为,其信托关系不因受托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金融部门推出的委托理财业务,尽管形式不尽相同,就其财产关系的法律性质而言,其实质均基于信托原理所形成的信托法律关系,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其形式来看,与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如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券商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等类似,都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符合我国信托法对“信托”的界定,因此,总体上可以認为是一种信托关系。但在具体的理财产品中,要根据具体产品的协议或实际运作过程来确定是否属于真正的信托关系,比如保证收益类产品,明确表达的是发行银行与理财产品购买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某些非保本理财产品,虽名为“非保本”,但其协议中具有发行银行对理财产品购买者的兜底条款,因此实际体现为债权债务关系。

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方式探讨

厘清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对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不管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如何的复杂和眼花缭乱,在进行账务处理的时候,需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点:一是将理财产品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对每一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核算;二是根据理财协议中发行人与理财产品购买人之间实际的法律关系,判断是否将该理财产品纳入发行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内进行核算;三是根据穿透原则,确定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金融资产的分类。

221总体处理方式

首先,基于在法律形式上表现为信托关系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每个理财产品均为独立的主体,商业银行应该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独立的账套,记录该理财产品设立、投资运作、资金流向等经济行为,并最终核算该理财产品的净值。理财资金的来源应在该账套内计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果理财资金投向为项目融资类的资产,该资产应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如果理财资金投向为证券类资产,该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和核算。如理财协议中约定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的,则需根据约定应披露或向理财产品购买者提供该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投资明细及产品净值等信息。

其次,对于具体的理财产品,须从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出发,根据具体理财产品的相关协议所体现的实质法律关系来确定该理财产品是否需要纳入商业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表内进行核算。对于最终由发行銀行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购买人和发行银行之间的实质法律关系为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即使定义为“非保本型”,该理财产品也应纳入发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发行的理财产品应作为发行银行的金融负债入账,而该理财资金的投资运作也相应纳入发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根据所投资金融工具的性质,按照金融工具分类的标准计入相应金融资产科目。

对于应并入发行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的理财产品,如果理财资金在运用时,通过其他特定目的载体(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进行投资的,还应根据穿透原则确定计入何种金融资产。例如:某银行理财产品A的理财资金先投向B信托计划,B信托计划再将资金投资C债权类资产,则穿透后的资产性质应为债项。再进一步确定应该分类为何种金融资产,如果该银行对C债权资产承担实质管理,则该资产应计入理财发行银行的贷款及应收款项类金融资产科目;如该债项是由信托计划的管理人进行实质管理,则应根据该信托计划是否可转让及理财资金持有该信托份额的目的和期限,计入发行银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对于根据法律关系不需纳入商业银行表内的理财产品的相关情况,发行银行应该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管理的相应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收益情况以及管理费收取情况等。

222针对具体类型的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按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来进行分类。

(1)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计量和核算

正常情况下,该类产品的协议的实际内容应与其标题类型一致,因此该类理财产品的购买方与发行银行的关系可以直接界定为债权债务关系,该类理财产品应纳入发行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发行理财产品时,发行银行贷记“结构性存款”或“其他存款”科目, 借记“存放央行备付金”或“货币资金”等科目,在理财资金运用时,根据资金投资的金融工具类型,借记“贷款及应收款项类投资”“债券投资”等相应金融资产类科目,贷记“存放央行备付金”等科目。存续期间,按理财协议上明确的理财收益率按期进行计提“应付理财收益”(或“结构性存款利息”),理财资金运作的收益与理财产品的保证收益之间的差额,应作为发行银行本身的利息净收入或投资收益处理。

(2)签署为保本浮动理财协议的理财产品的计量和核算

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在理财协议的条款上承诺:保证理财产品购买者的本金安全,但理财收益情况需视理财资金的运作情况而定;第二种是通过理财资金的结构化运作来基本保证理财投资者的本金回报。

直接在理财协议的条款上承诺保证理财购买者本金安全的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除了应在理财产品本身的账套内进行核算外,发行银行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该理财产品的本金应作为银行自身的债务,贷记“结构性存款”或“其他存款”科目,在理财资金运用时,根据资金投资的金融工具类型,借记“贷款及应收款项类投资”“债券投资”等相应金融资产类科目,贷记“存放央行备付金”等科目。该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则需要视理财资金运用的实际收益情况进行不同的计量和处理,定期确认时,应根据理财资金所投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扣除其初始投资本金以及银行的理财管理费后进行计量,计入“应付理财收益”科目,如果以该方式计算的实际收益不足理财管理费甚至为负数时,则先抵扣理财管理费,不足部分抵扣发行银行本身的投资收益。

通过理财资金的结构化运作来保证理财投资者的本金安全的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一般采用如下方式:用大部分的理财资金投向回报稳定的金融工具,如银行存款,使其到期本息恰好等于理财本金,剩余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不保证投资收益。如果在理财协议中,发行银行没有表述刚性兑付的承诺,其本金回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该类理财产品的实质法律关系并不是债权债务关系,因而可以视作信托关系,仅在发行银行的表外核算。

(3)签署为非保本浮动型理财协议的理财产品的计量和核算

虽然签署为非保本浮动理财协议,但发行银行依然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通过理财协议的实际条款进行判断是否需要纳入本身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发行银行不承担理财资金运作的最终风险,只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或按理财资金管理的业绩进行提成(收益为负时,手续费为零),理财购买者的回报根据理财资金的运作情况确定,相应的风险由理财购买者承担,此类产品应视为真正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理财购买者和发行银行之间不构成债权债务关系,则该理财产品不需要纳入发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仅在表外进行核算。

但是以下两种情况应单独考虑:一是如果协议条款中约定了预期收益率,当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率时,根据发行银行的基本政策和惯例,可以预计发行银行将以自身的资产进行补足;二是当理财协议约定发行银行的理财管理费收入等于理财资金运作收益减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且理财资金投资的金融资产为按本行的授信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和管理的信贷类资产。

对于上述两类理财产品,应视作发行银行对该理财产品进行了实质兜底,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应纳入发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收到理财募集资金时,贷记“其他负债”,借记“存放央行备付金”,理财资金运用时,贷记“存放央行备付金”,根据所投资金融工具的性质借记“贷款及应收款项类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按期计提相应的“应付理财产品收益”,实际运作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差额部分应作为利息净收入或理财管理费收入。

參考文献:

[1]朱永利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2(3).

[2]周超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3]郭赛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探讨[J].海南金融,2011(4).

[4]任玎浅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6).

[5]沈炳熙银行理财与资本市场[J].中国货币市场,2010(4).

[6]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產力研究,2010(2).

银行业市场范文第4篇

【报告目录】

第一篇 风电运维行业发展概述

一、风电运维行业相关概念

(一)风电运维的定义

(二)风电运维的分类

1、定期维修

2、日常运维

3、大部件的更换以及特定部件的检修

(三)风电运维的模式

1、开发商自主运维

2、委托制造商运维

3、独立第三方运维

二、风电运维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相关行业

(二)中游相关行业

(三)下游相关行业

三、风电运维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设备管理

(二)技术管理

(三)安全管理

(二)运维人员管理

第二篇 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一)新能源鼓励政策

(二)风电消纳并网政策

(三)风电行业准入政策

(四)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五)风电行业补贴政策

二、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运行

(二)消费价格指数

(三)城乡居民收入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六)货币供应量变化

(七)国家外汇储备

三、能源环境

(一)中国能源供需形势

(二)能源结构渐趋优化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四)节能减排成大势所趋势

四、技术环境

(一)风电系统控制技术

(二)风电并网关键技术

(三)垂直轴风电技术革新

(四)风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篇 国内外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风电运维市场发展规模

(二)全球风电运维发展模式分析

(三)全球风电运维能力评估情况

1、风电运维能力评估相关标准

2、风电运维能力评估重点指标

3、风电运维能力评估主要机构

(四)全球风电运维技术发展状况

1、场内输变电设备维护现状

2、风电场维护技术研究现状

3、风电场智能维护关键技术

(五)主要国家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1、欧洲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2、美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3、日本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4、新加坡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5、其它国家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总体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

2、运行特点

3、发展态势

(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风机制造商

2、风电开发商

3、第三方运营公司

(三)西南地区风电运维市场分析

1、风电运维需求

2、风电运维特点

3、风电运维难点

4、风电运维举措

(四)风电运维行业面临的挑战

1、行业存在问题

2、发展面临挑战

3、主要制约因素

4、发展瓶颈分析

(五)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行业发展对策

2、企业管理措施

3、发展措施建议

4、完善产业体系

第四篇 中国风电运维成本结构与商业模式分析

一、风电运维成本主要分布领域

(一)电控系统

(二)传动系统

(三)变桨系统

(四)偏航系统

二、风电运维成本结构分析

(一)突然性的重大事故成本

1、质量事故

2、安全事故

(二)常规的维护成本

1、预防性的成本投入

2、技术改进上面的成本投入

(三)风电运维参与主体需求分析

1、风电开发商的核心需求识别

2、风机制造商的核心利益诉求

3、服务商和制造商在运维中的博弈

三、风电运维商业模式分析

(一)风电整机商运维模式

1、模式介绍

2、发展优势

3、面临挑战

4、市场前景

5、代表企业

(二)风电业主运维模式

1、模式介绍

2、发展优势

3、面临挑战

4、市场前景

5、代表企业

(三)风电第三方运维模式

1、模式介绍

2、发展优势

3、面临挑战

4、市场前景

5、代表企业

第五篇 中国海上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海上风电运维需求分析

(一)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二)海上风电建设动态

(三)海上风电发展机遇

(四)海上风电前景展望

二、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现状

(一)海上风电运维的重要性

(二)海上风电运维市场格局

(三)海上风电运维发展契机

(四)海上风电运维装备进展

(五)海上风电运维中国路径

三、中国海上风电运维行业成本分析

(一)海上风电运维成本占比高

(二)海上风电运维成本不断加大

(三)海上风电运维成本要素建议

(四)海上风电运维降本途径

(五)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成本

四、中国海上风电运维行业未来发展

(一)海上风电运维中外差距

(二)海上风力发电运维策略

(三)海上风电运维发展趋势

(四)海上风电运维市场前景

第六篇 风电运维行业重点业务领域分析

一、风电场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

(二)输变电设施的运行

二、机组常规巡检和故障处理

(一)机组常规巡检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日常故障检查处理

三、风力发电机组的年度例行维护

(一)年度例行维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年度例行维护周期

(三)维护计划的编制

(四)年度例行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五)检修工作总结

四、低风速风电场运维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

(二)运行维护管理

(三)生产技术管理

五、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及运维

(一)传动系统运维重要性

(二)齿轮箱故障诊断

(三)主轴轴承故障诊断

(四)齿轮箱的维护与保养

(五)主轴轴承的维护与保养

六、其他风电运维业务介绍

(一)风电塔筒保养与维护

(二)风电机组大部件运维

(三)风电机组防雷系统运维

…….

第七篇 风电运维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一、风电场建设

(一)风力发电装机规模

(二)风电场区域分布状况

(三)风电场开发市场格局

(四)分散式风电发展态势

(五)陆上风电上网电价调整

(六)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二、风电设备

(一)风电设备市场规模

(二)风电设备市场格局

(三)风电机组出口贸易

(四)风电设备行业转型

(五)风电设备市场前景

三、风机润滑油

(一)风机润滑油的重要性

(二)风机润滑油市场格局

(三)本土风机润滑油崛起

(四)风机润滑油渠道模式

四、风电人才培养

(一)风电人才的特点

(二)风电人才的重要性

(三)风电人才培养渠道

(四)风电人才培养问题

(五)风电人才培养对策

……

第八篇 国内外风电运维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一、风电开发商及运维服务企业

(一)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内容

6、运维重点项目

7、市场最新动态

(二)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内容

6、运维重点项目

7、市场最新动态

(三)北京中能联创风电技术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内容

6、运维重点项目

7、市场最新动态

(四)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内容

6、运维重点项目

7、市场最新动态

(五)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内容

6、运维重点项目

7、市场最新动态

二、整机制造商及运维服务企业

(一)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二)润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三)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四)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五)远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六)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七)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八)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服务创新

6、运维成功案例

7、市场最新动态

三、独立的第三方运维企业

(一)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二)北京优利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三)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四)北京汉能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五)北京君泰峰能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六)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七)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八)江苏科雷斯普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2、主营业务

3、经营现状

4、竞争优势

5、运维产品介绍

6、运维解决方案

7、运维成功案例

8、市场最新动态

……

第九篇 风电运维行业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风电运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预测

2、风力发电场运维成本预测

3、中国风电运维市场总量预测

(二)风电运维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趋势

2、高、中、低端服务市场分层

3、陆上、海上运维市场细分

4、智慧运维实现效益增值

二、风电运维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一)行业投资热潮分析

(二)行业投资推动因素

1、行业发展势头分析

2、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三)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产业链投资机会

2、互联网+投资机会

3、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四)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三、风电运维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经济波动风险

(二)市场开拓风险

四、风电运维行业投资策略规划

(一)行业投资方式策略

(二)行业投资领域策略

(三)行业投资区域策略

(四)产品服务创新策略

(五)技术研发创新策略

……

图表目录

图表 2014-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末全国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 2014-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图表 2014-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图表 2014-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图表 2014-2017年全国粮食产量

图表 2014-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 2014-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图表 2014-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 2014-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16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区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2015-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2017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2015-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2017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2014-2017年大唐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4-2017年大唐新能源分部资料 2015-2017年大唐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5-2017年大唐新能源分部资料 2016-2017年大唐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6-2017年大唐新能源分部资料 2014-2017年华电福新综合收益表 2014-2017年华电福新分部资料 2015-2017年华电福新合并利润表 2016-2017年华电福新合并利润表 2014-2017年华能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4-2017年华能新能源分部资料 2015-2017年华能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5-2017年华能新能源分部资料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16-2017年华能新能源综合收益表 2016-2017年华能新能源分部资料

2014-2017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 2016年海上风电项目新增装机容量区域细分情况 2016年中国开发商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MW) 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情况 海上风电维护策略

大数据云平台的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系统架构图 数据支撑平台架构 应用开发服务平台架构

2014-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数量 2014-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2014-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2017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并网容量

2014年和2016年中国各区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份额对比 2016年中国各省(市)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2016年中国各省(市)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2016年中国主要风电开发企业新增装机容量 2016年中国风电开发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 2016年中国主要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 2016年中国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

2014-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容量

2014-2017年中国1.5MW和2MW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 2016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所占比重 2016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所占比重 2016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企业排名

2016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 2016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 2014-2017年中国风电机组出口容量

2016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企业机组出口情况

银行业市场范文第5篇

值比重由25%下降到15%。尽管两国比重都有所下降,但纺织服装的出口仍然占据较大份额。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民经济,还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纺织服装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大国,都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而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能够缓解这方面的压力。纺织服装行业也都属于两国的传统行业,两国都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印度都被认为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纺织原料比较在纺织原料中,中国比印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印度黄麻和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中国在棉花、化纤、蚕丝、苎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化纤、蚕丝、苎麻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亚麻居世界产量第二,也明显优于印度。棉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2006年的棉花产量高达672.91万吨。但由于中国纺织业规模较大,对棉花需求远远超出棉花产量,2002年供需基本相当,2003年开始进口棉花,2006年,中国棉花市场对外依存度达35%。因此国内市场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目前印度棉花产量不到中国产量的一半,

但由于印度棉纺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印度自产的棉花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从对2007年国际棉花市场预测来看,全球2007年棉花产量略低于消费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棉花价格可能会稳中有升。而印度产量将有所增加,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会出口一部分棉花,因此印度国内棉花价格仍然会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我国的棉花消费量预计有所增加,预计今年棉花缺口达400万吨。而配额只有89万吨,其余进口棉花将缴纳进口增值税,以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因此预计国内棉花价格将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看来,中国棉花产量虽然较印度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导致进口依存度达35%,且棉花产量不稳定导致的价格波动对棉纺企业不利;相反印度虽然产量相对不大,但国内需求量小,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对于具有棉花资源的棉纺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化纤中国化纤产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水平比印度先进,在POY、DTY、FDY领域与印度相比有着相当强的实力,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都较好,特别是聚合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2002年以来,中国的化纤工业始终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2002年1月,中国合纤产量已达68万吨,而到2006年5月,达到155万吨,增长了127.65%。印度虽然是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但其化纤工业发展远不如中国,2002年1月仅有6万吨的产量,到2006年5月达到8.7万吨,增长44%。且从近几年的产量情况来看,产出并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其它纺织原料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有和稀有的天然纺织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中国是亚麻主要生产国,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苎麻纤维虽然仅占我国纤维总量的1%,但却占到世界苎麻纤维产量的99%。除棉花和合纤外,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地、第二大生丝生产国,而其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原材料供应也较为充足。产成本比较从纺纱成本比较来看,中国的纺纱成本虽然低于平均水平,但仅低于意大利、美国、越南,却高于巴西、韩国、印度,印度是纺纱成本最低的国家,比我国成本低11%。从结构上看,我国纺纱成本高在原材料成本和水费上,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高出印度34.4%,比平均水平也高出21%,这是使我国纺纱成本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我国纺纱的原材料成本降到第二大的意大利的1.42水平,则总消耗就能降到2.5美元,仅次于印度。由此看来,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表明由于单纯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瓶颈。最高的水费同样表明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的过度消耗,而我国“十一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促使纺织行业清洁生产、降低水资源耗用及环境污染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我们认为,尽管我国是纺织原料最大生产国,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仍然导致资源紧缺,而趋紧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纺织行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出口竞争力比较从纺织服装出口总值来看,中国远远超过印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480亿美元增长到119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49%。在此期间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98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3%。出口能力从增长率来看中国也远高于印度,近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而印度只有10%左右。但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在2006年以后由于反倾销和欧美设限,导致部分订单流向

印度,致使印度出口增长幅度在2006年达到18%,已经很接近中国。尤其是印度基数较低,因此预计在未来几年其增速将超过中国。我们可以做个情景分析,按2006年中国出口金额1198.6亿美元,印度出口金额160.4亿美元计算,如果中国出口额年增长率分别为5%、10%、15%,而印度出口金额增长率在20%、25%、30%,则按最悲观的情景计算,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超过中国也要10年的时间。出口结构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印度主要出口国家是欧盟和美国。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各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4%,而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比则达到25%和27%,二者之和已经超过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可见,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依赖性更强。此外,对纺织服装需求较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则具有绝对的优势。从两国主要出口国家占比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对日本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欧盟和美国则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欧美出口猛增形成了对日、欧、美三个主要国家的出口结构。而印度从上世纪末到2005年期间对欧盟的出口比重略有下降,在2006年才有所回升。尽管印度对欧美出口额所占比较较大,但从出口金额上相比,仍远低于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中国对欧盟出口额为163亿美元,印度为44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5亿美元,印度为47亿美元。因此在印度最重要的欧盟和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比印度高出近3倍。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印度纺织品出口额由46.6亿美元增长到68.4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1%,服装出口额由45亿美元增长到11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94%。在纺织品增长的26亿美元中,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增长仅为

4.66亿,占18%。而在服装增长的53亿美元中,有40亿美元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长,占75%。可见,印度在近6年的增长中,服装增长幅度更大,且主要是由于欧美对服装需求的拉动,而纺织品增长则主要对欧美之外的国家。在2000至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品出口由136亿增加到374亿美元,增长率为174%,服装出口由357亿增加到100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82%。其中服装增加的649亿美元中有228亿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加,占35%,日本服装出口增加很少。而纺织品增加的237亿美元中,对欧盟增加189亿,美国44亿,日本40亿,这三个国家之和占到总增加额的8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服装还是纺织品中国在出口金额和增长率两方面都远远超出印度。相对来说,印度的服装竞争力要强于纺织品。中国纺织品在欧盟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及发展方向比较印度纺织部长JN Singh11月16日称,印度政府提出两项扶持纺织工业的重大计划,吸引纺织行业的私企经营者。政府对进入综合纺织园计划的织布、加工和服装企业提供40%的扶持。2005年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投资大约1500亿卢比,今年的目标是将投资提高一倍。我国纺织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则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2004年11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提出了以下科技进步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重点突破28项关键技术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大大提高纺织行业的科技水平,到2020年实现产业升级,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中印两国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从两国纺织业政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扶持以促进其发展;中国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调整以优化结构。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其优势在于劳动力廉价,原料多样化,

有传统设计技术,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其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原料加工成本较高,设备更新跟不上,且一直以来企业规模偏小。可以认为,中国和印度纺织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印度处于规模增长的初级阶段,如果其纺织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比中国更快地面临资源瓶颈。行业内重点跟踪公司推介我们的观点是:中国纺织业已经完成初级的规模化发展,在近十年内不会遇到威胁的前提下,外部环境的恶化有助于纺织服装行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市场竞争进行的行业内整合,使纺织服装行业更健康地发展。在这期间,没有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纺织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的公司,看好服装领域内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的营销渠道的公司。鲁泰A:色织布龙头企业,主业专一,多年的色织布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2008年新建色织布项目达产后,其产能达到1.23亿米,居世界首位;其色织布全球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目前已达到15%,具有稳定的客户渠道;色织布技术始终居国际先进水平,注重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新产品及新工艺研发。维持推荐评级。雅戈尔(9.84,-0.11,-1.11%):服装主业中以专卖店为主的营销网络的建设使公司始终把握市场环境,这保证其男装品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房地产及股权投资的地域性保证其战略多样化的成功,这反过来又为主业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有助于其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维

上一篇:艺术文化下一篇:饮水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