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论文范文

2023-03-06

外贸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SA800即企业社会道德责任标准。自1997年8月出台后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2002年SA800标准进入中国,在跨国公司推动和媒体宣传下,其认证活动规模逐步扩大。时至2013年6月底中国通过SA800认证的有522家企业。但有7个省区还没有一家通过认证的企业,陕西就是其中一个。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陕西出口企业应该立足西部,放眼全球,重视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进行SA8000认证,才能用核心竞争力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各级政府、各类行业协会也都要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的条件,加快认证的步伐,把承担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SA8000;陕西外贸企业;认证情况;原因;履行

F279.2

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的简称,即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此标准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家盲目追求利润的自由放任经济学思想,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美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企业纷纷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率急剧上升,政府的税收大幅度滑坡,社会问题空前恶化。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盈利至上的企业管理观念是行不通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公司雇佣女工在监狱般的环境下工作的情况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反响,人们把这种环境恶劣的工厂称之为“血汗工厂”。其后,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此类事件发动了“反血汗工厂运动”。为挽救其公众形象,Levi-Strauss公司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来关注劳工条件,此后许多知名品牌公司纷纷效仿,都各自制定了企业的生产守则来保障劳工权益。“反血汗工厂运动”事件后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这种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生产守则由于缺少社会的监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标准。这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规范组织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有效地克服了企业内部生产守则的局限性,使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更具有公信力。[1]

SA8000是一个通用标准,它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SA8000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进行的一种制约,从保护劳工的角度来看 SA8000标准可以说是一项福音。SA8000以认证的方式对企业道德规范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SA8000体现的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正当性和有益性,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分析SA8000与对企业外贸的影响是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的。本文在介绍SA8000对社会责任的要求和SA8000的国际、国内各省区、各行业认证情况的前提下,主要介绍陕西出口企业对SA8000的认知程度、分析目前还处于“零认证”状态的原因;SA8000认证对陕西出口企业的政治与经济意义;陕西出口企业如何积极应对SA8000的挑战。

一、SA8000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2]

(一)有关核心劳工标准

1.童工。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应与其他人员或利益团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儿童和应受当地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

2.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3.公司应尊重所有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4.歧视。公司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取向、工会会员或政治归属等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训练、升职、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公司不能允许强迫性、虐待性或剥削性的性侵扰行为,包括姿势、语言和身体的接触。

5.惩戒性措施。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

(二)工时与工资

1.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及短期业务需要时不得要求加班;且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2.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对工资的扣除不能是惩罚性的;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3.健康与安全。公司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足够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尽量防止意外或健康伤害的发生;为所有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浴室、洁净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品存储设备等。

4.管理系统。高层管理阶层应根据本标准制定公开透明、各个层面都能了解并实施的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要对此进行定期审核;委派专职的资深管理代表具体负责,同时让非管理阶层自选一名代表与其沟通;建立并维持适当的程序,证明所选择的供应商与分包商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二、SA8000标准的国际认证情况

SA8000自1997年8月出台后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认证情况发展迅速。根据社会责任国际官方网站的数据,1998年底全球仅有8家组织获得认证,而截止2013年6月30日,全球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达到3231家。如表1,其中意大利、印度、中国排在前三位,通过的企业个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23%、16%,三个国家通过认证的企业个数占总数约72%。

通过SA8000认证的各企业的员工人数多少不一,但涉及总人数1,829,776人,各国通过认证的员工人数如表2,印度人数最多,有482,191人,达到26%,其次是意大利,涉及人数340,424人,达到总数的19%,中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中涉及的人数为327,812人,达到总量的18%。前十个国家企业人数占到将近90%。[3]

在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中涉及的行业众多,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的比例很大,其中服装业有389个,占企业总数的12%;纺织品行业有365个,占11%;建筑业有332个,占10%。通过SA8000认证的行业人数中,服装业占总数的13%,纺织品行业人数占12%,金属制品占6%。[3]

三、SA8000认证在我国的分布现状

2002年SA8000标准进人中国,在跨国公司推动和媒体宣传下,其认证活动规模逐步扩大。

(一)SA8000认证在我国的地区分布

早期SA8000认证活动大多以跨国采购商要求中国生产企业需满足其提出的工作条件和工人待遇的形式出现,所以认证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之后其认证开始从华南扩大到华东乃至北方。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力度的加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外贸出口的影响也开始显现。近10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活动达到新的高峰,SA8000认证也日益被重视。时至2013年6月30日中国通过SA8000认证的有522家企业,在全国各省份中分布极不均匀,广东省有258家,几乎是总数的一半;其次是福建,已经超过江苏跃居第二位;江苏56家,达 21.71%;浙江省的企业有41家,占总数的15.89% ;但有7个省区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陕西省就是其中一个,见表3。

(二)SA8000认证在我国的行业分布

从我国2013年3月31日公布的具体的行业数字来看,电子设备企业通过SA8000标准认证者有52家,占中国企业认证总数的10.06%,是我国参与SA8000认证最多的行业。此外,纺织业、电子业、金属制品、服装业、鞋、照明设备等行业的企业通过SA8000认证的数量也较多,有139家,占总数的26.89%,其它行业占63.05%。由此可见,SA8000认证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劳工分布最多的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生产技术和资本的要求很低,能够对成本的变化作出敏感的反应,迅速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些行业的劳动者、年轻工人、尤其是年轻女工居多,其性别群体和所处的劳动环境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消费者对其质量和价格之外的因素也十分看中,来自于市场的压力决定了该行业要高度重视其产品的道德形象。我国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为主。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SAS000正在向深入发展,其行业影响力在不断加深。

四、陕西企业对SA8000认知程度的调研分析

陕西企业对SA8000“认证为零”的事实引起了调查组对SA8000认知程度的重视。

陕西是劳动力资源充裕的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全球已经真正开始推行SA8000认证,并把其作为一种“蓝色壁垒”,如果企业不能达到SA8000的标准,则劳动力优势就可能会丧失,甚至变成劣势。同时,由于廉价劳动力也是我们吸引外资的动力之一,如果我们的劳工标准在SA8000标准规定的水平之下,对外资的吸引力将降低,跨国公司也会担心其分包商不能达标而不愿来我省投资,从而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与发展。陕西出口企业应该居安思危,正视矛盾,认真对待。一个成熟的企业首先应当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企业,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质上是强化企业自觉遵守法律和游戏规则的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水平,将越来越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要素。因此,目前陕西出口企业对SA8000的认知程度和认证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一)被调查企业的主要信息

笔者访问了陕西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标准处等相关部门,均没有搜集到关于陕西出口企业对SA8000认知状况和认证状况的详细数据。因此,陕西省的相关数据只能借助笔者所进行调查搜集到的第一手数据来支撑,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样本量较小,但是仍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对该问题的客观分析。

以下信息来源的范围是陕西省的部分重要出口企业,包括陕西宝联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伊势机械有限公司、西电三菱电机开关设备有限公司、陕西开成服装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四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西安毛巾厂等企业。涉及SA8000的主要信息是:(1)各类企业的劳动合同都比较规范,基本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很多企业不愿透露加班时间与加班费,加班费实况是通过暗访职工得到的,不少生产制造型企业实行的是三班倒制度。(3)雇佣童工的情况不存在。(4)各类出口企业都有一种以上的国际认证,最多见的是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但是通过SA8000认证没有一个。(5)对于给员工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问题,绝大多数企业都说视经营情况而定。(6)管理者层次人员工作环境优于普通员工。[4]

另外,我们暗访的几个中小企业在SA8000聚光镜下情况远不及上述企业。

(二)陕西出口企业面对SA8000标准的主要缺陷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企业运用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无可厚非,且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不少陕西出口企业出于利益驱动或迫于竞争压力,利用过分压低员工工资、牺牲劳工利益的手段来实现“低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使自身进入了恶性循环境地。

(1)劳工权益问题突出。据走访暗访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陕西出口企业的劳工权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违法扣押身份证;超时加班加点,不依法支付加班费;社会保险覆盖率低。就在本文截稿之际,还发生了陕西榆林市神鹰护卫有限责任公司上百名押钞员因工资待遇问题拒绝出车,导致榆林城区8家银行的数十个营业网点,被迫暂停办理业务一个多小时的劳动工资问题。[5]

暗访中发现,陕西有不少出口企业劳工工资低,想要增加工资主要靠加班,且工资拖欠情况依然存在。企业管理层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顾对社会的有害影响,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管理层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牺牲中国劳工利益为代价获取的竞争力是可悲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劳工权益方面的理性规范刻不容缓。

(2)没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工人住宿拥挤,条件差;厂房安全出口不够;消防器材不够;消防训练不够,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保管使用不当;工作条件差,个人防护用品缺乏;特种人员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差;有工会组织但形同虚设;就业的性别、户籍、城乡、学历、年龄等歧视突出;女职工的“三期” 保护落实差;对员工冷漠,缺乏人文关怀。而这些恰恰都是SA8000坚决反对并严格禁止的。

(3)职业病问题被忽视。 我国职业病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从陕西职业病医院收冶的病人情况看,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员工。目前,职业病防治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采取任何劳动保护措施,也不如实告诉劳动者可能面对的危险。相关的政府部门为了招商引资,对此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专门的职业病监察机构人员很少,根本查不过来。即便查出了问题,处罚也很轻微。

五、陕西出口企业至今SA8000认证为“零”的原因分析

至今陕西企业没有一家获得SA8000认证证书,笔者认为其原因如下:

第一,SA8000尚未成为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政府也没有正式将其作为企业经营标准之一,国内的SA8000认证机构也不多,陕西企业管理层缺乏对国际标准推行的预见性判断和执行意识。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普及化程度低。首先,SA8000的制定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愿意主动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建立、实施并维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承诺不断持续改进。其次,SA8000提倡民主化的员工与外部的沟通机制。当前陕西省很多企业距离社会责任民主化的程度还有较大距离,所以企业或机构担心宣传实行SA8000的规定,骨子里担心工人民主权利的加强会影响组织的集权管理。

第三,认证条件要求高。申请SA8000认证的企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证明你的公司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则;建立一套符合九大要素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至少三个月;至少有一次自我检查的记录;正式审核的审核员非常了解当地法律、社会、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交流。申请者要全面提供企业的历史记录,评估人员可自由地与所有职工单独谈话,如果企业的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审核机构会给你机会补救。评估小组肯定你的企业完全符合标准后,才发给SA8000证书。证书有效期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每3年需申请延长一次。[6]

第四,SA8000认证费用较高。(见表4)认证机构是根据企业或机构的规模收取认证费用的。当认证证书到期前,企业或机构需要重新提出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受理后,重新对其进行审核,也就是换证审核,这就需要企业或机构再次支付费用,认证之后需要继续新增投入以维持SA8000的连续性。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时,面临更高成本,因为认证机构还要考虑受审核方的规模、经营的复杂性和认证风险等因素。但实施标准的成本和收益在不同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并且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影响报价较大的是审核人天数。[7]

六、陕西出口企业如何积极主动履行SA8000

经济学的分析显示,要改善被雇佣者的工作条件,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可能的,还必须建立相关体系严格保障改善措施的实施,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以此约束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对其不人道的机会主义动机施加限制。目前,我们的劳工生存条件问题存在着制度缺位,除了《劳动法》外,几乎还没有一种很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企业主的行为。因此,积极主动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维护劳工利益的有效体系极其重要。[8]

(一)建立全国全省范围内企业雇佣情况测评体系和兼容奖惩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测评系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测评体系,做到全国范围内企业雇佣情况有据可查,并建立一整套兼容奖惩的激励机制,对所有个体进行监督、约束和鼓励,让维护劳工利益的社会责任变成一种人们都努力争取的无形资产,从而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讲求社会责任,这样整个社会就逐渐形成“企业为员工,员工爱企业” 的和谐的企业价值观。

(二)处理好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真正维护员工权益

以人为本,改善劳资关系,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员工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活力与创造力。在企业改革中,应具体研究落实职工董事、监事真正有效地参与企业决策、监督的具体形式和方式,研究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结合;在企业分配关系处理上,要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让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依法维护员工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条件等权利和利益;贯彻人才强企,保障员工接受职业技能、企业价值理念、科学文化素养等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加快培育并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

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把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到企业经营主流,也就是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日常运营中,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赢。建立责任管理体系。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全面管理体系之中,在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充分考虑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对利润的追求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求得平衡;建立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联系渠道,把企业优势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在依靠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经营管理优势、人才优势等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降低企业成本,塑造企业和品牌形象,改善竞争环境;实施出口导向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积极参与供应链的竞争,熟悉、践行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的国际竞争范式,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为SA8000标准的认证奠定良好基础

陕西出口企业要积极提升发展战略,突破固有观念,努力开展社会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绩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激发企业经营活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尽快从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廉价优势,走向依靠先进技术取得竞争优势。面对SA8000标准的挑战和西方消费者社会责任价值观的兴起,陕西出口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品牌优势的培育,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再造竞争优势。

(五)政府和行业协会要从宏观上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1.完善劳工标准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公正的国家必须保证全体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劳工权利。当前,我国有关劳工标准方面的立法主要体现在《宪法》、《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中。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劳工立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劳工谈判的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国内的立法,从法律上保障劳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加强劳动部门的严格执法,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监督体制。劳动部门执法不力,会让法律法规形同虚设,恶化劳工生存环境。特别要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企业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

2.加强蓝色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尽管当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劳工标准,但是多数国家已大力推行将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争取自身合法权益。

3.规范国内SA8000认证和咨询市场。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生过一些SA8000认证的法律纠纷,我国申请认证的企业缺乏合法保护。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规范SA8000的认证和咨询市场。

4.政府应出台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促进SA8000认证研究。政府应多鼓励学术界、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共同协作,加强对类似SA8000这样的新型贸易壁垒的发展进行研究,为出口企业面对这类壁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政府要及时引导,让出口企业提前准备,使企业形成社会责任方面的意识和危机感。

5.行业协会要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全面收集和整理该行业的劳工标准信息,及时反馈给本行业的各出口企业,从而让本行业的企业适时调整劳工标准,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并且要主动引导和监督企业,规范行业和企业的行为,监督行业和企业对于劳工标准的实施情况。行业协会应该与当地各级政府加强合作,建立劳工标准预警机制和磋商机制,加强沟通和配合,从而构起建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组成的应对SA8000等蓝色贸易壁垒体系。

七、结论

SA8000标准提供了企业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仅作为社会道德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约束,而且是维护社会道德与经济公平的标准。陕西出口企业应清醒认识国际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的利益。以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不可持续的。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陕西出口企业应该立足西部,放眼全球,辩证地看待SA8000认证标准的实施,重视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进行SA8000标准认证,才能用核心竞争力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应对各种贸易壁垒。陕西各级政府、各类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都要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的条件,加快认证的步伐。把承担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陕西经济的不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璨,李娴.SA8000标准在中国的认证状况及思考[J].研究与探索,2013,(9).

[2]社会责任标准.(SA8000:2001)http://baike.baidu.com/view/2264883.htm

[3]依据SA8000 Certified Facilities: As of June 30, 2013.推算得出。

[4]本课题组.SA8000认证对陕西企业外贸出口影响的调查报告[R].2013.

[5]李敏.榆林百名押钞员拒绝出车 致多家银行停业1个多小时[N].华商报,2014-01-04.

[6]http://www.sa-intl.org/SA8000

[7]社会责任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服务. 2013-11-9. http://baike.baidu.com/view/5888029.htm

[8]田媛.SA8000对四川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作者简介:张彩丽(1952―),西安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部指定的国家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现为西安翻译学院特聘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国际贸易系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农村经济》、《经济评论》、《科学经济与社会》、《兰州大学学报》、《现代经济译丛》<实事求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112篇,其成果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摘周报》、《羊城晚报》、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内近30家网站或报纸转载。

(责任编辑:陈合营)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责任标准”对西安外贸企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项目号:2013.XF307)的阶段性成果。

外贸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范围扩大、贸易量的增加以及与国外企业间的商务活动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讲究信用,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刻不容缓。另外,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如何规避外贸持续增长和“走出去”风险,这是摆在中国外贸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0月19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秘书长马恩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提供了一组数据:美国企业坏账率是0.25%-0.5%,中国企业坏账率是5%-10%;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国平均是90多天。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排名连年上升,2004年升至第三位,贸易额突破1.1万亿美元。

然而,随这个数字一起大幅攀升的是海外应收逾期未收回的账款。据悉,中国迄今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并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关于数字增减有待于时间检验,但是企业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管理等深层次问题,更值得管理层思考。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告诉记者,国外企业在高比例信用销售的同时,能够保持极低的坏账率,得益于这些国家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内部也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而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在信用销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相差甚远。

外贸行业一度风险很大,外商鱼龙混杂,国内企业在货物运出后,个别外商设套赖帐导致企业巨额亏损;也有少数国内出口供货企业违规操作,甚至以次充好而遭高额索赔。这些都是国际贸易与国内商贸大环境缺乏信用机制和缺乏诚信经营的恶果。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范围扩大、贸易量的增加以及与国外企业间的商务活动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讲究信用,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刻不容缓。另外,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如何规避外贸持续增长和“走出去”风险,这是摆在中国外贸企业管理者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政府助推信用市场发展

信用服务业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用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在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用交易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副秘书长刘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对扶持信用中介机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政府应重视制定促进应用信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倡导对信用产品的使用,并鼓励信用服务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信用产品,使信用产品的使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中国信用市场发育滞后,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社会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对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信用服务企业总体水平偏低,资质参差不齐,信用评估方法不规范,信用产品质量不高。商务部研究院信用部主任韩家平指出,作为“第三方”的信用评级企业,还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行业组织制定行规来引导全社会对信用服务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安博尔信用评级机构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结论:在中国建立信用体系的突破口在于建立企业的信用评级。这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初,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了外经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课题以来,本着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企协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国外贸企业的信用评级活动。并于2003年9月成立了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体系专家评审委员会。8月18日,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了2005年第一批信用企业,共91家企业荣获A级以上信用级别。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中国企业信用报告》编委会执行编委主任宋艳民认为:企业信用也是一种生产力,它主要体现在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摆脱诉讼、增强竞争力等,是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中国企业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很多企业因被他人拖欠和赖账,严重影响了正常运转。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企业的无效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而美国只占2%-3%。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秘书长马恩中还特别强调,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作为主要的销售和竞争手段;中国只有10%左右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而这10%中又有93%是三资企业。

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贾槐副处长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信用问题在国内市场相对明显,但中国企业的对外支付信用度还是较高,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为争取海外订单等因素造成的。马恩中认为,国内突出的信用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造成的,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建立这种机制。

“多数企业缺乏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引发海外坏账的重要原因”,韩家平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中国电子、服装、轻工等产品因为价格优势而在国际市场受到欢迎,但是同业竞争激烈,为争取订单,中国企业往往选择赊销等比较宽松的付款方式,致使风险大大增加。

针对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商务部研究院的专家提出“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作为“3+1”模式主要创始人的韩家平向记者介绍,“1”是指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或人员。所谓的“3”是强调要对企业信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企业内部应建立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分别是信用管理阶段前期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增强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可以加强受信企业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加强履约计划管理,防范出现偿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履约等情况;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使其失去扩大参與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机会。韩家平认为,企业只有内部信用体系建设好了,才能有效防范外部风险。

组建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外贸行业属于高风险的商品流通领域,跨越国内外的不同地域,资金需求量极大,还必须具备灵敏的市场信息驾驭能力,因此,外贸市场的交易双方必须具有良好的诚信度来维系双方的交易,否则交易一方将受到极大的损失。

韩家平说,在国外,大部分企业都会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一些小企业也会有相应人员或机构,但中国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应该保持完全的独立性,不能是销售部或者财务部的内设部门。销售部门希望做大业务量,往往盲目赊销,忽视信用风险,而财务部门为了控制财务风险,又容易处于保守状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显然更加科学。

完善信用管理部门职能,建立系统性的管理非常重要。韩家平认为在一些具体业务上,比如完整的客户档案是信用管理的基础,客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客户基本资料、客户信用资料、赊销合同、以往交易记录等。信用管理部门依靠完整的客户资料评价和跟踪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对逾期账款进行有效管理。客户档案应从与客户建立交易关系前就着手建立,并在客户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补充和更新。

外贸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体系;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

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教学体系,本身就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商务外语教学体系是建立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的。高职院校在构建商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床戏能力的配糖,对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行革新和优化,对商务外语实践教学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宽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各种问题。

一、高职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商务外语培养的过程中,建立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外贸跟单职业能力作为核心,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线,才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将实践教学放在整个商务外语教学的首位,使得“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知识为能力服务”的指导思想变的尤为突出,明确了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就业前应该充分了解商务外语专业做面向的岗位,尤其是外贸跟单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所面向的岗位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从事外贸跟单员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采用科学归类分析法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对国际贸易知识和业务非常熟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国整个外贸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外语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教师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辱感,使得高职院校具有外贸跟单意向的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并在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遇到事情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市场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指南针。要想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商务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商务外语实践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将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将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并在构建高职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重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效结合,重视学生外语基础知识教学是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商务外语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交流、表达和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

1.性格素质方面的要求。

外贸跟单员是一份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职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员工的性格素质,主要是看员工的板式灵活程度和就职后的可塑性。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时,会将学生的性格素质放在首位,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放在第二位,外贸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因此,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刚刚进入外贸企业从事外贸跟单员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学会放低姿态,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并快速的融入到企业的外贸跟单工作环境中。学生的性格素质尤为重要,但并不是外贸企业招聘员工时考虑的唯一要素,外贸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业务素质。

2.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

通常强狂下,外贸企业提供的岗位都是以外贸业务员和外贸跟单员为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跟单员岗位中,首先要对外贸企业的本身和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熟练的开展外贸跟单业务,熟悉外贸企业跟单业务的流程,做好询价、报价、和客户签订合同、核工厂签订购销合同、安排出货等等,并根据外贸跟单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记录。还要了解外贸跟单过程中各种单据的格式和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中开展外贸跟单业务保驾护航。学生在企业中外贸跟单的过程中,还要具有良好的客户维护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才能使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众所周知,外贸跟单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外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仅注重学生的性格素质、业务素质,还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贸企业希望员工具有全方位均衡发展的能力,外贸企业通常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外语听说和商务信函的协作能力,这是外贸跟单员和客户交流沟通的基础;其次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使得对外贸易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最后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外贸企业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商务外语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才能做好电子商务平台外贸跟单工作。

三、我国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養的方法

1.外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学生在外贸企业开展外贸跟单工作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要能熟练的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只有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重视商务外语实践教学,采用分组讨论、游戏、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子啊课外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中指导。高职院校还要在此过程中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认识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2.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商务运作能力是商务外语专业学生求职的优势,目前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重学历重证书,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的来的,是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有效体现。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组织模拟外贸跟单实践,安排学生到节假日大型卖场参观为学生提供商务谈判仿真工作环境,开展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目的的商务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3.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创造具有价值的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商务外语实践教学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具备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外语运作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创造性运用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外贸跟单岗位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结:为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贸跟单岗位能力,使其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学会结合管理和商务运作解决外贸跟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视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子啊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交能力、知识协调能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外贸跟单能力,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马俊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邓莎莎.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曹华芳.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吴丹辉.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人才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5]魏静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大学,2011.

外贸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 传统外贸企业 企业转型

近几年,由于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和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我国传统外贸发展不尽人意。2015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8%,进出口继续双降。而相比之下,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却渐渐趋于成熟,进出口额逐年快速提升。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2万亿,同比增长了33%。更有外媒预测,到2018年,中国电商在跨境电商领域交易额将达到全球的50%。为规避传统外贸行业衰退的风险,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选择了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一、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动因

(一)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内部动因

第一,人力成本增加。我国传统外贸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类制造企业大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优势。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外贸企业获得了利润,但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传统外贸企业逐渐感到入不敷出。而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可为企业省去从办展到物流各个环节的人力成本和中间商成本,为传统外贸企业重获成本优势。

第二,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资源、产品、人力等所整合的竞争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国际需求减少,外贸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传统外贸方式已无法为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点,导致无法培养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而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外贸交易模式,其市场还处于未饱和状态,可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

第三,企业融资困难。随着舆论对传统外贸企业越发不看好,投资者对传统外贸行业投资兴趣减少,导致传统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而跨境电商的发展现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对其发展投入也越来越大,其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人们对其投资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二)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外部动因

第一,传统外贸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我国传统外贸一般都有指定的卖家,订单都是大批量交易,其经营方式有着固定的程序。但随着订单的碎片化和顾客对产品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行业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居良好的位置。自2010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外贸总额虽然在总量上有所提升,但其增速却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15年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态势,未来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于成熟。虽然外贸环境不太理想,但跨境电商的热度却只增不减,同比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进口方面,以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为首的跨境电商进口平台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比传统外贸更为便捷的购买方式。出口方面,亚马逊、速卖通等网站发展迅速也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提供了销售产品的平台。此外,以邮政为主的国际物流;以支付宝、银联等为主的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也均趋于成熟。跨境电商已然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所应注意并尝试的贸易方式。

第三,“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将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知,国家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引导传统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来发展更为重视。跨境电商行业是具有“互联网+外贸”性质的行业,跨境电商模式是遵循“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模式,可知,未来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将更受国家的重视。

二、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渠道将本企业的产品销售给国外顾客或者将外国商品进口销售给国内顾客,而利用互联网渠道有利用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网上商城两种方式,即转型的两种路径。

首先,利用第三方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是指通过现有的、成熟的跨境电商平台将本企业的产品销售给顾客。通过在第三方平台的成熟的销售网页刊登本企业产品信息,可以将信息传递给网站已有的顾客群。而利用平台已打开的海外市场,可进行广告宣传、开展促销从而推广本企业产品。企业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的海外仓库进行产品中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总的来说,利用第三方平台,可以使企业快速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迅速打开海外市场。然而,利用第三方平台还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品牌知名度难以提高,产品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等。我国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平台主要有速卖通、亚马逊、天猫国际等。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利用这些第三方平台来进行初期的市场导入,慢慢转型成为跨境电商企业。

其次,自建网上商城。自建网上商城是外贸企业利用自身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建立独立的网上商城,不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将产品销售给终端顾客。这种方式的转型路径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市场信息,更容易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销售额。但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所不能承受的。我国现阶段利用自建商城的路径转型成功的外贸企业还是极少数,需要更为成熟的内外部环境的支持。

对我国急需转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路径更为合适。利用第三方平台可以使传统外贸企业迅速熟悉这种经营方式而不需要承担过多风险。企业可以在利用第三方平台转型后熟悉跨境电商运作方式,当时机成熟时便可整合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自建独立的网上商城,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三、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成型时间较短且传统外贸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这也导致了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过程产生了一些问题,使转型受到了阻碍。

(一)对前期问题认知不足

跨境电商的发展较为快速,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是在对跨境电商认知不足的情况下便着急转型。没有充分熟悉经营流程、市场现状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导致了企业在转型后无法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的运营节奏,无法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知道企业转型是为了避开传统外贸衰退的风险,却忽略了制定转型后的企业目标。企业需明白自己转型只是试水累积经验还是想要在转型后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在跨境电商行业站稳脚跟。只有明确了转型后的目标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合性,保证转型方向的准确性。

(二)企业内部管理科学性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包括对物的管理:如仓库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和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处理好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规模较小,而且多数为家庭式企业,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科学性不强。对物的经营方式较为散乱、对人的管理方式落后导致了转型的过程受阻。经营方式散乱导致无法对企业的物资进行有效匹配,企业资金、物资、信息的运转受阻。而管理方式落后导致了企业员工无法适应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对企业转型持有抱怨态度,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无法达到跨境电商运营要求。

(三)跨境电商人才供应不足

企业的转型要有懂得跨境电商运营流程的指导才能顺畅,但我国跨境电商人才供应较少,企业资金也无法支付高层次人才的报酬,使得转型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企业的转型需要高层管理者指明方向,而传统外贸企业管理者初次接触跨境电商业务,对跨境电商经营方式和运行规律不熟悉,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成为掣肘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企业转型还需要熟悉基本业务的基层员工的支持,包括与平台合作谈判、为跨境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等都需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人员来负责。然而,这类型的人才也恰恰是外贸市场缺少的人才,人才供应无法满足转型企业的需求。

(四)缺乏优势产品的支撑

缺乏优势产品的支撑导致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后无法快速打开市场。我国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不高,产品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都还没有获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而跨境电商行业却恰恰需要优势产品支撑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得更高的消费者满意度。在国际外贸市场上,“中国制造”一直以其低廉的价格获得国外顾客的喜爱。但低廉的价格却导致了我国制造的产品无法保证过硬的质量,在外国消费者心中,“中国制造”产品一直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此外,传统外贸企业原有的经营方式没有对品牌的建设投入过多的资源,这也使得转型后产品无法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最后,跨境电商通过网络提供销售产品,面对的是全球的客户,这就需要客户服务人员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但我国传统外贸企业通过转型面对终端客户,客服人员业务不熟悉也导致了一些顾客的不满。

四、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建议

只有解决传统外贸企业在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转型后企业能够快速适应跨境电商行业,通过转型获得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可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及时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掌握跨境电商行业经营流程,确定企业转型目标,保证企业运营流畅。企业转型前可通过主要管理人员去相关企业调研学习或者试经营提前熟悉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制定适合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合理安排组织结构和人员部署。此外,企业管理者需提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能力,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方向的首要影响者,需时刻关注外部有关外贸,特别是有关跨境电商的政策变化,保证转型方向准确并适合自身企业。而企业营销部门需提升调研力度和分析能力,准确掌握市场变化,保证转型后能够快速适应跨境电商经营方式。只有准确分析市场、竞争对手、产品等的发展方向,才能够保证转型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科学化内部管理。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过程复杂且困难,企业需严格配置对物资的管理,保证转型目标的实现。包括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减少资金浪费,改变供应链模式、适应跨境电商市场,保证网页技术支持、系统化信息管理等。除了对物的科学化管理外,企业还需对内部员工进行科学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需对员工进行跨境电商相关培训,转变观念,尽可能快速接受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其次,合理制定员工薪酬模式,激励员工投入到企业转型过程中。最后,制定员工参与管理形式,在转型过程中合理充分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纠正转型错误环节。

第三,培养并留住跨境电商人才。传统外贸企业需认识到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内部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聘请有关专家或企业中有相关经验的老员工进行授课,保证足够的跨境电商人才后备力量。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适合市场和企业自身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提高企业综合型人才比例。此外,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短,相关人才流动较大,留住人才就成为了企业重要的人才策略。为留住人才企业需为跨境电商高层管理者适当提高薪资报酬,提升其在企业内岗位,而为基层跨境电商员工需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不仅满足其物质需求也注重其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跨境电商人才后将其留在企业内部,使企业转型得到更好的指导。

第四,提高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优劣决定着转型最后的成功,为保证能有优势产品的支撑,企业需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打造品牌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传统外贸企业需从采购环节开始严格挑选质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通过提升生产环节检验标准、提升货源质量。其次,为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企业需通过对客服人员的培训提高网站客服人员的职业素养、外语水平、服务质量;需利用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已有的海外仓库或服务优良的物流企业将产品尽快送到顾客手中;需找到合适的支付方式为顾客提供支付便利,保证资金周转;需优化售后服务水平,为顾客提供良好的退换货服务和产品维修服务,从而提升顾客体验价值。建立优势品牌可以为企业获得行业地位,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在转型前就需将品牌建设规划为转型目标,保证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忠诚客户。而品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质量过硬的产品、适合的产品定位、有效的营销活动、过硬的售后服务等等,这就需要企业转型过程中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保证品牌建设的成功。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DL12CC0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C047)。]

参考文献:

[1] 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242656.html

[2] 余凤英.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4)

[3] 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

[4] 王钰.传统外贸企业如何转型[J].进出口经理人,2015(10)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李英禹,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研究;乌义汗,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责编:贾伟)

外贸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营销

引言:商务英语就是人们通过应用从事各种商务活动过程,基本英语用于礼仪、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管理理念作为其内容。其中主要在商务环境中应用,这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金融和经济贸易等方面,而且由于商务英语自身的特征,在现代商务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营销的角度上来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现代营销的实施主要在建立在消费者需求之上。从外贸企业的角度上来看要想实现商务英语营销,可以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采取有效的营销方式进行营销,进而实现营销的目的。

一、当前商务英语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化的营销人才

在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营销的过程中,虽然高度的重视销售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使其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期间还离不开各个方面非常优秀的营销人才。其中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商务英语出现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在整体营销的期间有的企业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但是并没有引进各个方面非常优秀的营销人才,这也是商务英语营销策略在制定和实施期间存在问题产生的一种原因。

(二)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要想确保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营销工作顺利的实施,还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基础。但是有的外贸企业在进行商务英语营销的过程中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完善。其中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并没有构建营销策略实施制度,这也是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进行商务英语营销的期间避免不了问题的发生,其中要想不断提高营销的水平,这些问题完善方式是最重要的保障;另一方面,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因为在实际营销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激励员工,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兴趣,促使员工在不断努力下提升营销的水平。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有的外贸企业在实际营销的期间,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这种情况是难以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难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二、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营销的有效措施

(一)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进行商务英语营销策略最主要的就是要清楚目标客户,并科学化的分析目标客户的实际需求,所以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形式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如以加大调查力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目标客户进行调查,在进行多样性需求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应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其针对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应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对客户的各个方面实施分类,如年龄、性别和和职业等,基于此,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导致客户需求差异的因素,并全面的分析进而促进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营销工作顺利的进行[1]。

(二)树立现代化的营销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贸企业在进行商务英语营销的过程中,对于现代商务英语营销发展的需求传统营销理念已经难以更好地适应,所以需要外贸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的创新。从外贸企业的角度上来看有要清楚需求这一导向,转换以往传统的营销理念,树立现代化的营销理念,进而在加强商务英语营销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还应积极的创新营销理念,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给国际商务英语带来变化,所以外贸企业在商务英语营销时应创新商务英语营销理念,但是在实际创新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市场的变化,针对现代商务英语发展的实际需求,保障所创新的营销理念能够更好地服务[2]。

(三)引进各个方面优秀营销人才

首先,加强对现有营销人才的培养,促使此人才具备良好的营销知识技能,与此同时具备良好的素养,为此在进行商务英语营销的期间使其能通过商务英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并积极的交流,让客户对其产生好感并让客户说出自身的想法,從而不断提高营销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商务英语营销人才加入,除此之外还需要外贸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培训现有的营销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批各个方面非常优秀的营销队伍,进而确保商务英语营销工作顺利的实施[3]。

(四)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外贸企业要想确保商务英语营销策略顺利的实施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和员工激励制度等保障措施,因为这作为主要的实施条件。首先,加强对完善保障措施的制定,促进商务英语营销工作有效开展,使其有效的完善商务英语营销存在不足;其次,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加大考核力度,围绕着营销人员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实施,再加强对奖励标准的制定,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对于各个方面表现好的营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人员,调动员工工的积极性,为此促使营销人员树立新的营销理念,保障商务英语营销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从外贸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应高度的重视商务英语营销工作,并清楚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并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养,建立健全的制度,进而使其实现营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平.商务英语在国内企业对外营销中的应用探究[J].营销界,2021(17):87-88.

[2]高洁.商务英语在跨文化营销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2021(03):132-133.

[3]仇盛艳.基于需求因素的商务英语营销策略[J].营销界,2020(24):143-144.

基金项目:2019广西高校中青年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贸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思考”(2019KY1653)

上一篇:汽车论文下一篇: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