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

2024-01-29

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对当代插画艺术设计的全新发展进行探究,简要分析当代数字插图设计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以往的一些新态势。

【关键词】数字插画 艺术 技术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代数字插画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时代中的插画艺术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随着新技术对艺术界的全面介入和插画生产方式的数字化逐步拓展,促使一种全新的数字插画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绘制方法和手段的革新,还引发了对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事物描绘的盛行,当代的艺术理论研究被卷进科学技术的漩涡之中。

一 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在具备审美意境和纯装饰含义的艺术作品诞生前,艺术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艺术家则被认定为工匠,这说明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在长期进化的历史进程中它们始终纠缠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艺术与技术的概念逐渐明朗起来,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既存在本质的区别,也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艺术与技术相互依存,技术具有良好的表现功能,只有技术基础上的艺术,才能饱含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艺术不断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世人提供更高技术支持的艺术作品。技术也是艺术展示的基础,离开技术支持的艺术极容易沦为空谈,艺术作为技术的内涵,没有艺术的技术是低级无趣的。

1.技术对艺术的作用

存在于艺术骨子里的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技术的影响力全面地体现于艺术的各个领域,并带着不同时代的痕迹,成为艺术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技术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地前行,同时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对新技术的探索和普及,不仅在形态观念上改变着艺术所感知的新世界,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造着全新的技术手法。不同历史时期的新艺术始终伴随在重大技术革新的周围,如摄影摄像技术与随之而来的摄影艺术和影视艺术,与电子计算机同时步入人们视野的数字艺术等,无不证实着这一观点。

在理论方面也是如此,技术的更新极大地丰富着艺术的知识体系。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艺术理论在数量和内涵上均变得丰富起来,并日益扩张。科学技术始终与人体工程学、信息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缠绕在一起,它们使技术能够更人性化地将艺术运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事实也是如此,在绘画艺术领域,关于光与色彩、形体与特征、物体与投射、视角与透视等艺术方面的理论,都是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基础原理之中的,而驾驭这些理论的艺术家们,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的帮助或是困扰。

2.艺术对技术的影响

一方面,科学技术需要普及,艺术正好成为其付诸实施的手段。技术往往是抽象的,是对深深地隐藏在诸多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内部规律的高度概括,往往以晦涩难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艺术却能够巧妙地弥补这一缺陷,它能够产生栩栩如生的形象化语言,直白地描述着科学技术的内涵,并迅速地使之普及并为人们所掌握。

另一方面,艺术能够清晰地描述出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艺术品是文明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技术发展轨迹的真实反映。各个时期的艺术品浓缩着这个时代中技术文明的信息,后人可以通过艺术品所察觉出的线索,例如作品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信息,就可以如实地推断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水平。

纵观历史,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自始至终被人类所关注,而它们两者的关系也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之中,想要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关系恐怕是一个永久的难题。可以肯定地说,技术与艺术在未来的时期里一直会共同发展下去。

二 数字插图设计中的技术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解决了当代插图设计中的诸多难题。数字技术为插画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自由创作的空间,在传统插画艺术中,艺术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绘制的相关环节上,如调色、清理画具等烦琐的工作。而数字技术使艺术家们获得解放,全身心地投入到纯粹的艺术创作中。但仍有部分传统的插图工坊,不能够适应飞速变化的技术手段,固然有着它的个别优势,但却完全无法享用数字化插图设计所带来的高效、准确、奇特、多变等诸多优势,特别是在信息传递方面较为落后。数字化工作室取代了手工作坊,极大地精简了传统绘制中烦琐的工序,并使插图艺术家的潜在技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当代插画艺术家们普遍认同,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和传统的绘制方法相比,同样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技术方式来实现,对于成熟的插画工作者来说,任选一种手段都能够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技术含量越高的数字插画,就越具备快捷方便的特性,更加能够帮助插画家又好又快地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与以往传统的插画绘制相比较,充分享用技术的便利性对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并能够产生以往作品中难以产生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刚刚步入插画行业的新手,短期内掌握插画技术已经逐步变为现实,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成为可能。

数字插画技术在绘制过程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传统的手绘模式,在精简设计流程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不仅保证了设计思路的流畅,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特别在纠错方面,数字插画设计也展示出非凡的一面。传统绘制中,等待和纠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在水分逐渐被纸张吸收之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工作,也才能看到真实的色彩效果,对此把握需要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并要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资源。而数字插画在软件的帮助之下,仅仅在数秒之内运算后的效果便跃然纸上,并将绘制的过程如实地记录,可供使用者随时取消动作或是自由地选择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点实施可逆的操作。在笔触的擦除与覆盖方面,也大量地使用了图层的模式,并辅助了透明及不透明手段去追求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使用最大限度地帮助艺术家弥补缺憾,尽早地实现甚至超越最初预期的艺术效果。

三 数字插图设计中的艺术性

数字插图设计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是绘画,更是艺术与技术所结合的特殊产物,常常被人们当成是数字技术下可以批量生产的加工品,就像是数字化的虚拟产品。这种说法,很显然是忽略了数字插画的艺术性,也就是在作品中所渗透出的艺术家的修养高度和思维深度,当然也包括艺术家娴熟的绘制技法。在目前所处技术环境下的艺术创作,如同其他创造辉煌艺术的时代一样,同样能够产生大量可以永久流传的经典之作。

在数字插画创作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改变的是艺术家的创造力,计算机软硬件只是帮助他们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的强有力的工具,有了数字技术的协助,似乎将原本的不可能变为现实,而且比之前容易得多。但就插画艺术的本质来讲,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之心,再多的技术也无法替代插画设计中的艺术性特征。如果失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插画家就如同失去思想的技术工具一样,面对一张白纸却无计可施。

数字技术为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就像软件所提供的缩放功能,原本是纯技术的提升,为了弥补显示屏幕远小于画纸的缺陷,却被插画艺术家所利用,创作出很多有特殊视觉效果的作品。设计软件能够将画纸放大至十几倍,更有甚者可以达到数百倍,近年频频出现对微观世界的描绘,就是由此拓展出来的人类视力未能企及的艺术世界。一项技术的革新尚且如此,持续不断的改变可想而知,插画的创作开始放眼于原本只存在于人类想象的远古以及未来,冰川时代的古生物和未知星球的特殊物种,如同可以信手拈来的手边素材一样,被大量地应用在插画作品中,艺术创作的空间和深度被极度地拓展,同时也推动了相关领域其他产品的改革与创新。

作品的远程推广也使艺术创作的起点发生了改变。网络传播带来了对数字作品随时随地的分享,艺术家会通过对海量作品进行极为广泛的浏览来发现新的方向,想象空间被打开之后,想法和画法汹涌而来,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推动着数字插画艺术不断创出新的高度。

四 小结

自从数字技术全面渗透进插画设计以来,插画艺术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也为当代的插图理论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针对全新的技术手段和不同以往的插画艺术特征而产生的一系列课题,需要艺术家们在创作的同时也能够对数字插画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 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要想快速发展需要依托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 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 以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为载体进行创新驱动。通过VR/AR构建融媒体数字化平台在文化旅游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 但是在区域特色的城市传播领域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关于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的研究, 学术界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较少。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融合的不断演进, 区域特色融媒体数字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多样化, 层次也愈来愈深, 如何将融媒体数字化传播与先进的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展示应用成为了目前热门的课题。

二、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

(一) 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介、VR/AR技术的进步, 融媒体的概念也逐渐应用到城市传播领域, 城市全媒体建设也成为一个趋势和新热点。随着形势发展, 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 就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如今, 各地方纷纷掀起了数字化文化建设热潮。雄安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传播亦是势在必行。因此, 通过建立“基于VR/AR的雄安新区数字化传播平台”可以开启雄安新区数字化传播关键性接口。

(二)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围绕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的设计展开, 在融媒体环境下深入认识雄安新区开展数字化传播的必要性, 结合VR/AR、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 以数字化传播落地实施为核心, 构建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平台包括:雄安新区VR展示平台;基于大数据舆情分析的融媒体智能化信息传播云平台;雄安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展示系统中的相关功能模块。研究思路, 如图1所示。

(三) 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模块介绍

以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为研究对象, 根据当前媒体融合的演进趋势, 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采集、智能推荐等新媒体技术与雄安新区信息资源数字化传播结合起来, 构建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主题展示系统和创新型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推介系统。

1. VR/AR虚拟全景展示

基于VR/AR的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是以新区的奥威路为主干道, 运用航拍技术, 全景式俯瞰雄安, 立体化展示雄安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采用鱼眼镜头, 360度全景摄像机和全景无人机等灵境技术对雄安新区三维建模逼真地模拟现在和未来, 利用VR/AR技术搭建3D全景漫游展示平台。

2. 融媒体数字化传播技术下的沉浸式体验

融媒体融合报道聚集海量有关雄安新区的信息, 以多种形式传递资讯, 多管齐下, 同时也增加了新闻内容的可读性, 使受众沉浸在富饶的信息之中。

(1) 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体验

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除了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之外, 采取多媒体融合技术以更加生动与多元的形式创造了沉浸式的新闻场景。借助多媒体融合技术, 受众不必拘泥于新闻报道的叙述顺序,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选择, 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新闻呈现规律,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2) 虚拟现实 (VR) 技术应用下的沉浸式体验

随着VR技术的发展, 沉浸式体验的理念也不断和VR技术相结合, 应用在雄安新区新闻报道和相关热点消息中, 形成沉浸式虚拟现实融合报道, 让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领略当地的政治、经济、产业、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 以进一步提高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互动感和真实感。

(3) 数据可视化技术创造的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报道聚集海量信息, 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互动式呈现方式, 通过融媒体技术融合图片、文字、视频、语音、人工互动、政府信息发布、企业宣传等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颠覆了以往新闻对区域性城市的报道方式, 为受众营造第一视角的阅读氛围。

3. 大数据的舆情分析和舆论导向

将雄安新区资源实体通过影像数据采集手段, 建立起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采用网络舆情信息采集系统对传统媒体网络版、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的相关讯息进行全天候定向抓取。

对搜索引擎的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利用爬虫技术进行采集, 主要是采集要素、提取关键词、建立全文索引、自动去除重复信息、结构化转换、分区存储等, 抓取数据后, 进行预处理, 包括格式转换、数据清理和数据统计, 将最终数据存入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数据库。

4. 交互式场景化模块

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将建立大众点评系统、雄安新区资源数字化传播交流平台, 利用虚拟交互技术设计出适合雄安新区虚拟展示的三维数据模型和增强现实引擎结构, 并对相关交互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达到吸引读者进一步点击, 实现流量转化, 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5. 数字化传播文化链

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将建立具有雄安特色的文化资源数据库模型, 利用移动互联网、VR/AR和可视化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对具有本地区特色、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 以图像、文字、声音等为载体进行收集、处理、分析、评价、存储;按照一定标准、原则、规范、流程将其数字化;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资源转化、再现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 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 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

四、结束语

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的研发为雄安新区融媒体建设提供借鉴, 并对新区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从技术领域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合理的分析媒体融合趋势的前提下, 充分将雄安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的发展更好的融合起来。通过对雄安新区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 经过加工分析处理, 为雄安新区舆情监控和舆论导向服务。研究构建本平台为开展文化创意与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应用提供示范, 提升文化创意技术集成能力与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应用服务效果。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在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的研究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提高, 正确对待文化产业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构建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的研究。在融媒体发展的趋势下, 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VR/AR、大数据分析采集、数据可视化等新媒体技术与雄安新区信息资源数字化传播相结合, 构建雄安新区融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 其包括:雄安新区虚拟全景化展示, 交互式场景, 数字化传播文化产业链等。本文在对雄安新区数字化传播平台的设计与功能进行阐释的同时, 也对构建平台的价值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雄安新区,大数据,融媒体,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王强, 李俊杰等.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与应用综述[J].集成技术, 2016, 5 (2) :2-18.

[2] 李小平, 赵丰年等.VR/AR教学体验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8 (3) :3-18.

[3] 王同聚.虚拟和增强现实 (VR/AR)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数字教育, 2017, 3 (1) :1-10.

[4] 叶振宇, 傅行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 2017 (5) :53-61.

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1)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逐渐兴起的全新艺术表现形式, 从其本质上理解是一种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及现代传媒技术, 集观众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于一身的艺术表达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艺术, 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有效结合了数字传媒工具, 并且涉及计算机学、传媒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有别于传统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自设计、制作到传播推广的整个历程, 均有效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涵盖了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等诸多艺术领域。2) 旅游文化传播概述。旅游业的兴起是由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因此从本质上说, 旅游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正如前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所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此番论点反映了旅游和文化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 势必将遇到文化传播现象。旅游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 又包括精神形态的文化, 例如旅游景点的山水、建筑、设施甚至是一些小的旅游纪念品都属于旅游文化, 而旅游行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故事、习俗、民风、传递的价值观念也都属于旅游文化的一部分[1]。伴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繁荣, 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传播便成为了一项尤为关键的任务。旅游文化伴随着旅游行为发生而出现, 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传播, 那么旅游文化就是一潭死水, 逐渐失去活力,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致命的。因此, 旅游文化传播正是激活旅游文化的助力剂, 只有利用各种方式, 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旅游文化, 才能促进旅游文化受到关注越来越多, 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文化的传播内容丰富多彩, 包括旅游自然景观文化的传播、旅游人文景观文化的传播、旅游社会景观文化的传播以及旅游企业文化的传播等多方面内容。毋庸置疑,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中, 旅游文化传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2]。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 突破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虚拟性是网络信息时代产物数字媒体最大的特征, 因此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出的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虚拟性”通过数字媒体呈现形式体现出来旅游资源, 具有一顶虚拟性。数字媒体艺术背景下的旅游文化富有突出的数字型, 从某种层面上超越了旅游文化传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通过高清摄像头、录音设备将旅游文化转化为数据, 并利用电子计算机, 结合新进的制作技术, 将这些原始的数据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进行非线性自由编辑, 再通过保存、传输到终端设备, 最后通过网络呈献给广大的受众, 受众只需要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即可足不出户的了解心仪的旅游文化, 有效地打破了旅游文化推广的时空界限, 提升了旅游文化传播的质量。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新形式:电子地图导航、旅游站点、旅游多媒体推广平台, 大批数字化和虚拟化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形式[3]。另一方面, 在旅游文化传播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根据各个地方多种形式的旅游文化, 借助于广泛搜集资源和后期加工, 设计者可以将不同的旅游文化融合, 这就使得受众在接受一种旅游文化的同时, 潜移默化的受到其他旅游文化的熏陶, 通过打破时空性, 显著改善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效果。诸如由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受众在欣赏此记录片的同时, 无形中知道了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繁荣, 由此便实现了对我国旅游也的文化传播。2) 提升旅游文化的参与性。参与性实质上即为交互性, 上文已经提及, 相较于传统艺术, 交互性即为数字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差异。在旅游文化传播领域, 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增强旅游文化的参与性。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 为旅游文化受众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受众在接受旅游文化过程中可以获得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上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方面的展现方式

在旅游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历程中, 数字媒体和传统文化两者既存在差异又存在联系, 各有的优点和特色。比如河南嵩山少林寺是我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文化, 但是嵩山少林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 在宣传和推广文化的过程中并未结合数字媒体技术, 主要是因为尽管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有力推动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但是对于类似于嵩山少林寺的传统旅游文化并不适用。迪士尼乐园作为世界上商业价值最高的旅游景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应用数字媒体艺术, 诸如, 坐落于上海的迪士尼乐园, 便设立了VR专区, 让游客充分领略迪斯尼游乐园文化, 满足游客对新奇事物的好奇等。前文已经提到, 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中表现形式同样丰富多彩。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数字影视。电影和电视是大众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媒介, 相比于文字和图片, 影视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也不例外, 数字影视是数字媒体艺术最广泛的表现形式。在网络上各种旅游城市、旅游景点拍摄的旅游文化宣传片数不胜数, 这充分证明了数字影视在旅游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数字影像则利用数字化手段及艺术工具,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受众集中呈现了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 使得受众能够通过丰富的数字影像资料直接接触旅游景点多彩的人文古迹、宗教文化、民风民俗和文学艺术, 达到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放松身心的目的。同时, 数字影视的制作对于技术要求较低, 成本较低, 因此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的青睐, 但是随着旅游文化影视作品的不断增多, 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是设计者和旅游文化传播主体不得不面对的挑战。2) 数字动画。相较于互联网和数字影视, 数字动画更为复杂, 其设计音乐、绘画、摄影等诸多艺术学科。通过数字动画这种形式传播旅游文化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 设计者通过自身的创造力, 将现实与虚构进行融合和转化, 具有幽默、风趣、轻松等特点, 让受众在谈笑间, 无形中接纳旅游文化, 享受旅游文化, 由此有力地宣传和推广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通过数字动画的呈现方式能够系统且生动的诠释和刻画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例如淄博市旅游局发行的收不旅游动画片《正版驴逛淄博》在各大景区显示屏、网络社交平台上播放后好评如潮, 借助于呈现“正版驴”与“黑眼圈”在淄博的游记, 以全景植入的方式展现当地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

四、结语

身为时代进步的产物, 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旅游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效果。数字媒体艺术不但提升了旅游文化资源的品质, 迎合了观众的需要, 同时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入, 也显著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发展。信息化数字媒体与我们越来越贴近, 网络越来越发达。综上所述, 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当代设计行业及旅游文化行业的从业者们应该积极创新, 设计出更加符合大众需求的表现形式, 促进我国旅游文化传播朝着和谐、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数字化通信手段越发先进, 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领域达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 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不但改善了旅游文化资讯的品质, 迎合了观众的需要, 并且现代数据技术的应用, 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文章重点讨论和分析了数据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领域的运用, 从而探索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的形式, 进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旅游,展示,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文焰, 旅游文化与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信作为移动平台最大的门户APP, 以其信息共享方便与用户粘度高等特点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然而微信作为教育手段的同时,也具备了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一体化的新媒介特征,以传播学的视角从信息传播者、教育信息、传播手段、学习者、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微信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为移动端的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播学;微信;微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ARCS;教学目标分类

一、 引言

培养一词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逐步成长的过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抓住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质内涵,才能更好的设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工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描述有如下几种:2012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新华网给出的定义是“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新型职业农民是专门从事现代化农业相关工作的群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与转变不是简单的变化,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即量变积累后的质变,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政府政策、法律的保障以及社会、企业等的扶持,还包括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三个不同特点,一是成为一种独立职业的市场主体、二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职业,三是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等,其实质就是彻底打破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农业生产者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中来。我国人口众多,有效耕地匮乏,农民渴望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转变过程中农民的观念、知识、技能、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培养过程中的难点。目前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尚未大面积形成,仍然处于一个从过渡到逐步壮大的阶段,农民学习者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农业生产与学习时间矛盾突出。2)观念与思想相对封闭,接受新事物较慢。 3)学习者的学历层次不等,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不善于学习与理解系统性知识。4)学习者的年龄差异大,理论学习经历较短,注意力难集中。5)学习者的地域分布较广,组织学习相对困难。6)对农业工作职业化是全新或陌生的事物。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统一集中的面授课、聘请农业专家做技术培训、网络授课等。然而新型职业群体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国家政策保障、政府扶持、引导等外部条件,更重要的就是群体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群体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等方面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对思想观念的改造、对职业精神的培养,这样方能形成由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研究背景

在政府层面, 2012年、2014年中央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写入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视,在实践方面,各省市都出台了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扶持的方案与措施, 2016年山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16-2020)》,自2016年开始在全省整体推进,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初步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新理念、新技能、新觉悟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5年11月,临沂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学院设立。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蔡云凤等《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表明国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北美、西欧、东亚三种较典型模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有政府工程模式、院校培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合作组织模式和推行服务模式。北京市密云社区教育中心的李毅在《试论微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今后的农民教学中运用微课必将是大势所趋,并说明了网络时代在农民群体中推广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其传播方式涵盖了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多种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交、宣传、公众传播等特征,它的“高粘度”、“群体传播”、“易共享”、“泛在”等特征使之在移动端的APP中独占鳌头,兼具了传播、教学、互动为一体的强大工具,使得人们的交际形式、信息传播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使教育方式有了新的途径,与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特点有很高的契合度。利用微信共享微课程等资源进行线上线下(O2O)的宣传、教学、互动为一体的培养方式,能快速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推送实用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及时通过评论等方式互动解答交流相关知识和经验,不受地点、时间和工具的限制,有着其它网络教学模式不能超越的优势,适合农民的职业特点。

因而本文重点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与建构基于微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及其特征。

三、微信传播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要素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将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教学活动传递给学习者,同样具有传统的教育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方式、学习者、学习效果五大要素,但又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1.传播者(教育者)

传统课堂相对单一,教师自己就可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微信传播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教育机构及其教师担当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微信传播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育者也是传播者,传播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微课堂、文本、图片等信息的制作与传输,通过公众号或微信功能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传播者兼具大众传媒与教育者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传授,还有思想宣传、政策解读、行业动态分析等,微信教育传播的教师团队可以是职业规划师、农业市场分析师、农业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人员、微视频主讲、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等若干方面的人员,有别于传统的专职教师。

微信目前可以通过朋友圈、公众平台、微信群、微信好友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在传播方式上属于网络传播,从传播类型上跨越了多种传播模式,因而在这种信息极易扩散的传播模式下,做为微信教育工作者在具有基本教师素养的前提下,同时还要有公共传媒信息“把关人”的素质[6],除具备一定“三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和遵守国家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农业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等。

2.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般来说有关“三农”的教育信息是与农业相关的教育资源与教学设计的综合。在微信传播的教育中,教育信息的范围得到了扩展,除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设计外,还要进行行业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教育信息可以采取“学业+产业”融合的模式进行,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持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为了减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从业间的矛盾,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简单,通过微信的教学活动是“互联网+教育”应用实践,其教育信息应该满足如下特点:

(1)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良好的职业观是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内因与源泉。通过微信传播平台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目标、实现途径,意义等内容进行精准投放。有效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转换观念、提高现代化农业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学习能力,法律意识。

(2)职业规划性指导

微信具有的高粘性可以让学习者方便地共享到职业规划案例与从业相关的指导性学习内容。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承担市场运作带来的红利与风险,对市场进行分析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给出科学评估预测,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规划给出指导意见。

(3)市场导向信息的提供

市场导向是新型职业农民调整种植和产业布局的风向标,微信可以及时传递农业市场变化、职业需求等信息,及时发布农业市场相关信息,根据市场变化指导农民随时调整从事产业的方向,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避免风险,从而保障职业的稳定性。

(4)涉农特色课程的特点

①层次性。从即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生与青少年开始、成人、直至老年人都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对象,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学范围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层次开展,要求教育资源类型的多样化。

②区域性。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种植模式东南西北差异大,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就会由于地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区域开展教学要因地制宜,确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③时效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必须考虑不同季节对农业生产带来变化的因素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小麦种植是春季播种,秋季收割;而华北平原则是秋季播种,下一年初夏收割,考虑针对不同时节农业变化的实际需求进行学习资源的发布。

④专题性。比如进行农业生产、农业加工、互联网+农业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制作。

3.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微信传播途径下的教学设计(传播方式)

传统网络教育常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通过教学活动获取教学反馈。微信是通过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学习工具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点的微型化、碎片化的特性,中间环节的传递与不可见性会导致教与学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取得满意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与学习动机的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通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对教学知识进行分解

泛在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学习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碎片化、微型化。新型职业农民学员的学历程度不一,接受能力不同等现状,要求教育资源与教学要通俗易懂,短而精。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微信结合微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很好的满足了实践性强的农业知识技能的传授。通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层对教学知识进行分解,有利于知识内容的呈现与学习。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点:

1) 通过微课线上学习推进学习者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来说,需要一个学习时间灵活、学习方便、系统性强的教学过程,微信作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一种交流工具,使得这样的需求可以变成现实。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层理论,占用时间最多分量最重的是对基本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系统的学习课程基本知识和理论,视频内容为5-8分钟,既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也能保证农民学员注意力的集中,也便于学生随时学习、随时复习,达到知识有效传播的目标。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原理,在制作微课程时应该对传统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理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课堂的各个阶段分别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从了解农业从业人员学习基础开始,避免教学目标太低或太高,其次教学目标层次要明确,掌握在不同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补充线下活动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分析

线上的微信教学活动结合线下的技术培训与实例操作,更能促进学员对所学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分析与应用,成为保证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采取微信进行微学习时,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准分离状态,教学本身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社会活动,农业活动本身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员的反馈交流,使微课程中所学知识在强化与纠错中不断内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线下活动环节设计对应布鲁姆教学目标分层的中间两个层次即:知识的应用、分析。设计主要考虑微课学习后的技能培养、案例应用与农业相关的实践交流等内容。

农业知识的应用与分析更多的要以农民学员为中心,教师主导的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把职业农民关心的知识通过案例、项目等生动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农民所遇到的从业困难找到解决思路和办法,善于应用,学会分析,应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业中的难题。

(2)基于学习动机下的微信教学路径设计

通过微信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师不能面对面的与学生持续沟通,也不能及时了解调整学生学习与教学的状态,尤其农村学员长期从事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对于理论学习的能力与毅力较弱,因而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尽可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ARCS(ARCS 即Attention,Relevance,Confidence,Satisfaction)教学模型,给出了基于实践的教学路径,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学习动机、了解产生动机的因素,比如学习者是为了实现自己农业现代化的理想、为了学习农业技能产生稳定的收入、为了农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为了掌握更多农业知识而获得职业荣誉感、为了成为新一代农民而受人尊重等不同动机。

通过微信的教学、学员间互动反馈,确定不同的学习动机,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路径,通过满足多样化的信息推送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指导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习者的信息需求利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提高教育的满意度。

4.学习效果评价

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习后的感受、设计方案或者创新作品进行讨论评价,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收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随时交流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所授内容,解答学生疑问,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尽可能避免所授知识与学习需求的脱节。学生在学习后进行职业规划,进入从业、创业阶段,同时又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分享到微信群中,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影响,使得教育过程进入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学员参加的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给出不同终结性的测试,测评结果计入学分银行,做为个人参与农业政策扶持项目、经费补贴的优先考虑条件。

四、微信传播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引导学员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过程中最大障碍是职业观的树立与深化,借助微信高效的传播与共享能力,通过对政策、市场、职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新型技术推广等,影响这个新型职业群体的思想与知识技能的重构,进而引导农民对新型职业观的树立。

2.研究学习动机改进教学模式

需求即动机。通过微信的强互动与沟通能力,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借助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ARCS动机模型等教学理论在微信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应用,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知识固化、死板滞后,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对应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

3.微课程知识呈现方式要直观

农民学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对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解会出现较多困难,关键教学点尽可能通过媒体工具设计的直观形象,通过图片、动手操作等直观的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强化学习实用性是教学的重点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对系统的知识按照布鲁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选取不同的知识切入点开展教学,将教学活动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状态联系起来,以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原则,激发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韩磊,范华.基于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架构研究与实践[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 2013(6).

[3]李天龙 ,李小红.微信传播特征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5]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8).

[6]宁超,谢鸿全,周小波.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当代继续教育,2013(7).

(编辑:郭桂真)

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景教是有确切历史记载及证明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曾被基督教判定为“异端”,进而被西方世界所排斥,主要在东方世界传播,因此被称为“亚细亚孤儿”。6世纪时景教率先传入新疆地区,唐代和元代时获得较大的发展,随后在明清时期湮没无闻。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千余年,通过不断与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中国化的基督教——中国景教。景教的中国化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人文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景教;基督教;中国化

1623至1625年间,在陕西西安地区出土了一块唐代碑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中记载:公元635年,景教从大秦(波斯或者叙利亚)传入中国长安,先后受到唐太宗、高宗、玄宗等5位皇帝优渥的礼遇 ,达到了所谓的“寺满百城”兴旺之势。此后,经过各方人士多种求证、探索,我们得知: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它是比较古老的东方派别,早在基督宗教分裂为罗马公教、东正教和新教的之前就存在;它也曾被定为基督教的“异端”。早在6世纪,景教就传入中国新疆地区;7世纪传入中原地区,随即开始传播和发展。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景教也受到了牵连被取缔。宋元时期,景教在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发展。元代,景教随着蒙古贵族再次进入中原,并迅速发展壮大,当时景教与天主教一起被称为“也里可温”,“也里可温”的意思大约是“蒙福的人”“有福缘的人”“信奉上帝的人[1];元亡后,景教也在中原地区逐渐湮没无闻。不过还有余续,北京房山留有明代正统年间景教徒活动的遗迹。[2]

景教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并且对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景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解决了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即中国化问题。宗教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经之途。宗教本土化,不仅是外来宗教对本土文化的适应,而且是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内涵与外延的重塑。[3]本文试将对景教中国化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并辯证地对其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一、实践活动

宗教的本土化,既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共鸣与融入,也是外来宗教向本土文化的主动敞开和自我更新。一种宗教,不管它的发源地在哪里,不管它最初的文化背景如何,既然来到中国,就成为“中国宗教”。所以,宗教的彻底中国化,需要突破原来的文化背景和教义阐释体系,重新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宗教教义体系,建立中国宗教的主体性。[4]景教作为基督宗教的一支,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中国化,逐步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虽然,景教仍然被称为“胡教”,但其实佛教也时常被这样称呼。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至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组成部分。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会在中国也完成了中国化,因此称为中国景教。景教传教使团在历史上翻译经典、建造教堂、度化徒众,曾经“法流十道” “寺满百城”,盛极一时。

(一)翻译经典

景教来华,首先面临着经典翻译的问题。如何将外来宗教经典翻译并加工为与本土思维习惯相适应的本土语言,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5]。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载,当时景教的经典是“二十七部”,这与天主教现在用的新约卷数相符。景教碑文记载唐太宗年间,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 “翻经书殿”和“翻经建寺”,说明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景教经典的翻译,设置了专门的翻经场所,还建立了相应的寺院。

发现于敦煌的《尊经》末尾有段附文,明确标明了景教译经的具体数量:“谨案诸经目录,大秦教经都五百州部并是贝叶梵音。唐太宗皇帝贞观九年,西域大德僧阿罗本届于中夏,并奏上本旨。房玄龄、魏征宣译奏言。后如本教大德僧景净译得卅部,卷余大数具在贝叶皮夹,犹未翻译。”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得知:当时传入的景教经典有530部之多,但翻译成汉文的只有30部。现已发现的景教文典除景教碑以外,还有7篇,它们是《序听迷诗所(诃)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圣通真归法赞》《志玄安乐经》《三威蒙度赞》《尊经》。经学者研究,《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志玄安乐经》四部属经文,《大圣通真归法赞》《三威蒙度赞》《尊经》三部为颂文。[6]故而,唐代景教经典的翻译数量十分有限,因此影响不是很大。

在中国化的演进中,景教经典的翻译受到了当时的佛道儒文化的深刻影响。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首先经文开首“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这些带有唱诗意味的“祝”词,从文体章法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的景教在明显的效仿佛经中的“偈语”及“梵呗”。其次,经文中断续出现的“因缘” “造化” “究竟” “常乐” “受持” “自在”等佛教术语 [7],也从侧面反映出汉地景教在模仿佛教传统。第三, 这件经幢题记中所见“嗣嫡” “孝诚”“庭训” “奠酹”等遣辞用语,亦明显带有汉地儒家意识的色彩。

(二)传教活动

虽然景教传入中国后,其教堂采取了通俗易懂的称呼“寺”,传教士称为“僧”,礼拜活动称为“荐”,但事实上景教的具体活动仍然与佛、道教完全不同。据考古挖掘出及现存的史料可知:景教教士均落发留须,不使奴婢,不积财务。每七日礼拜一次,每日为生者和亡者诵经七次,行礼必向东方,击木为号,行洗礼,敬十字。教士则分“清节达娑”与“白衣景士”二者,前者为常居修院的修士,后为“在俗司铎”。景教的教士可以结婚,这与后世的新教类似。景教常做社会救济和社会慈善活动,给病人医药,给穷人衣物。有些信徒还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做出了很多贡献。

元代,景教的发展更加兴盛。成吉思汗时期,将联姻赐予符合两项条件的蒙古部落:第一曾协助其取得政权最终完成霸业,第二信仰景教。譬如与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联姻的汪古部,就是一个信仰景教的突厥部落。因此,在元代景教徒受到了极大的尊崇,作为皇亲国戚的座上宾,景教徒高超的医学知识受到了元代统治阶级极高的赞誉。许多景教徒被委任为朝廷的高官,在朝廷中开始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景教的活动也受佛教的深刻影响。《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碑记是河南洛阳隋唐故城东郊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唐代景教石刻,从石刻外在器物形制的样式及碑记内容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两方面都可清晰的看到佛教文化的痕迹。这种八面棱柱的经幢结体,即直接仿照了唐代佛教陀罗尼经幢的形制特点。而刊经上端除了“十字架” 图徽明显带有西方基督教装饰理念外,其对称两侧的飞翔天神的刻画,并非沿袭景教旧邦习习常见的带翼“天使” 的模样。其曲折婀娜的身躯及身后腰间凌空飘逸的披帛、裙下流荡的祥云,将这类画面人物刻画得与佛教造像中的“飞天” 极其接近。[8]通过洛阳出土的这件景教石刻文物,其汉字刊刻的经文、幢记,对于一个粟特部族的景教社团来说,不仅透露出他们在语言生活中已与中原汉族文化保持着极大的同一性,而且在潜层信息领域内,实际上折射出当时东来景教教团必然在汉族民众中有意实施弘法行径的史态。

另有,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埋藏唐代景教信徒骨灰的一个瘗穴。它的形制规则同石窟内大量存在的佛教瘗穴相同;穴口处也凿留出佛教瘗穴常见的封堵遗迹,方穴上方雕刻出十字架,亦与佛教瘗穴上方雕凿出佛龛或佛塔的形式相似,这些迹象显示出当时洛阳地佛教的教门仪轨对景教的影响相当深刻。

根据不多的史料我们还可知:唐代武则天时期曾经压迫景教,景教为了度过危机,还为武则天建立了“大周颂德天枢”;元代景教传播的过程中曾与佛教发生冲突,把佛教的寺院变成了景教教堂,引起了纷争;元代景教还与当时来的天主教发生了一些冲突,天主教认为景教是“异端”,曾一时成功说服统治者改变信仰;清代的某天主教传教士还说服了两个“鞑靼人”改信天主教,等等。

二、历史影响

从中国历史来看,景教的传播影响不深,很多过往都淹没在历史中。在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之前,国人甚至不知道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宗教。也不知道元代比较盛行的“也里可温教”就是景教。后来随着敦煌出土的景教经典,新疆内蒙等地景教遗迹的发现等,世人开始抽丝剥茧,逐渐了解道:景教在唐代传入中原,之前曾在西域一些民族中流传,传入中原以后受到唐代5位皇帝的支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总体看来,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景教没有佛教那么成功,它来时已晚,佛教已经深入中国发展了几个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根深蒂固。它也没有向后来传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那样顽强地在中国大地上生存发展壮大。一种宗教的传播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等。景教的传播,在这些方面的条件是略有欠缺的。

(一)历史时机的欠缺

张晓华先生在《从佛教景教传播中国的成与败看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中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在景教传入之前中国的儒释道三学已有高度的發展。中国先哲的思想体系与佛教思想之合流,理论思辩足以和基督教(景教)思想相媲美,因而不需要对它们的学说进行调整或填充,此时中国文化的传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各个方面,它是吸取外来文化的母体。与景教风貌极不相同的中国文化,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景教文化及它的具体发展方向。当时社会繁荣而开放,虽然思想界也显示多元共容的文化格局,但这其中为主的只有儒、释、道三家。它们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舞台充当主角,当势力弱小的景教进入中土时,已经没有插足这一事局、并向社会施加重要影响的机会,它能做的只有侧身三教其间左右依傍,作为一个观众注视着三家在唐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各显神通了。

(二)政治经济、背景的缺乏

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的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传入中国,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我国现在主要有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属于基督宗教,占了其中之二,并有重要地位。近现代时期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社会政治变迁之后,仍然稳固存在和发展起来,这与其强大的政治经济背景分不开的。而景教的传入,则完全没有这些强大的势力支撑,所以影响不大,这是可以想见的。

近现代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时期,国家受到各种侵略,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困苦,对自己的文化就没有汉唐时的自信感。而国门打开之后,人们的眼界开阔起来,发现了除传统儒释道以外还有其他东方文明及西方文明。并且,近现代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信仰基督宗教能带来的政治庇护、经济文化支持等确实具有很大吸引力。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各派盖教堂、办医院、办学校教育、收养婴儿等,做了很多现代意义的活动,对于基督宗教的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基督宗教才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发展起来。

而景教则不具有上面的条件。景教面临的是强大而自信的盛唐帝国及根深蒂固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景教没有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实力与之相匹配。景教徒未曾享有国教特权,他们必须从事各种职业以谋取自给自立,这样集商业传统、工艺技巧于一身的景教徒便很快成为成功的商业社团。景教士可以经商,商人也可任圣职,传教和经商并行不悖。景教教会的兴衰几乎与东西商路的兴衰紧密相关。14世纪末,兴起于撒马尔罕的察合台汗国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占领了景教的各传教地区,景教随之而衰落。

三、真信与世俗之辩

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西安、洛阳、辽西、辽东、北京、扬州、镇江、泉州等地区都留下了遗迹。虽然在唐代和元代曾经烜赫一时,但终究在中国历史上湮灭无闻。一些人认为景教的灭亡因为它脱离了宗教的范畴,变得世俗化,因为没有强大的宗教精神的支撑而消亡。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偏颇,从我们能见的史料记载来看,景教传教使团的传教活动也是非常虔诚的。

比如,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代有位著名的景教徒伊斯,他在朝廷任军事上的高职,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做了很多贡献;他性情温和,睿智博学,虔诚奉行景教;他得到肃宗皇帝的重用,但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施舍衣物给贫穷者,施舍医药给病者,施舍棺木给死者,等等。可见,这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景教信徒,所作所为也堪称基督徒的楷模。又如,根据《元至顺镇江志·大兴国寺记》载:元代有个著名的景教教徒在镇江及其附近建立了7座景教教堂;附近还建立了景教徒公墓;当时政府还赏赐了土地作为教堂的产业;兴建教堂的人为了一心修建,辞官不做,避免扰民。这也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的活动。

虽然景教经典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本土化、中国化的变迁,在传播过程中采取了中国本土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但在本质上景教就是基督宗教的一支,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与教义。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知道:景教信仰阿罗诃(上帝),接受三位一体,信仰教主弥施诃(弥赛亚),接受耶稣道成肉身,从童贞女诞生,信耶稣复活升天,等等。一般说来景教传播的是古老的基督宗教信仰。

当然,历史上,聂斯托利派曾被罗马教廷亚历山大学派定为“异端”,他们自己也承认脱离罗马教廷;但是,景教并没有脱离基督宗教。只能说是教派不同,传播方式有差异。按照西方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者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景教传播的基督信仰是毋庸置疑的。

1539年,马丁·路德曾经为聂斯托利本人辩解,他认为许多人对聂斯托利的神学立场有误解,聂斯托利不是异端。1895年,在叙利亚发现了聂斯托利被放逐后写的辩护书,从内容上看,他的观点比较正统,与当时大公教会对他的指责不同。1994年,天主教教宗与东方亚述教会签署声明,放弃对聂斯托利“异端”的裁定。总体说来,景教不是基督宗教的异端,他们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

上一篇:解码技术论文下一篇:视频监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