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识论文范文

2023-05-21

安全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意识

引言

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达到期望的安全行为表现,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现状,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使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长远发展得到保证。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有90%以上的事故都是人因失误造成的,因此,加强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所以这也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1安全培训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

(1)企业经营的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加强对于安全工作的培训,能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最大的浪费就是事故的发生,在安全工作方面投入的资源,最终会以数倍的形式反映到企业利益中来。安全生产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把安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培训应有的效果。(2)提升人员素质。煤矿工作者在文化水平及个人素质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在面对安全事故时,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法。加强培训工作,对于这部分人员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对于员工而言,相关技能及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3)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部门一项基本的工作就是对于企业安全工作的监督,督促企业加强对于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影响安全工作的多种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安全工作到位需要一批高素质、具备一定技能的生产队伍。在现有劳动力市场情况下,目标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训的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提升人员素质,提升工作技能,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工作现状。

2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1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体系

由于煤矿作业环境较特殊,存在很多危险,需要针对这一特点完善和建立煤矿安全培训教育体制,为今后的安全培训提供便利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及煤矿企业等做到各司其职,从自身的工作职能、培训内容、培训策略、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规划。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培训队伍,储备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为煤矿安全培训打下良好基础。除了针对企业领导外,也应对企业员工进行一定的约束政策,做到特殊工种上岗前必须参加相关考试,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煤矿在招工时要对员工的学历有所限制,提高初、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逐渐实现退出半文盲和文盲的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在上岗前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培训,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在员工人职后即签订至少3a以上的勞动合同,这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和制约作用。

2.2营造提高安全意识氛围,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新桥煤矿利用重大活动日广泛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在员工群众中形成一种大安全观,让安全意识在每一个员工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开展警示教育。一方面,运用历年发生的安全事故,编制《安全事故汇编》、《安全文化手册》等安全事例方面的书籍发放到员工手中,使他们通过那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自觉绷紧安全弦。另一方面,区队利用四型班组建设渠道,利用各种学习时间对员工进行事故案例教育,请员工上台讲安全故事、分析安全案例,反思身边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安全事故教训,让违章者现身说法教育员工,通过讲述违章给自己带来的苦果使听众深受教育,起到警示作用。

2.3开发使用虚拟现实模拟仿真培训系统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很难做到真实的安全培训演练,因此开发和运用虚拟现实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就显得更为关键。目前为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使用这样的系统,把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运用到煤矿安全培训中,能够使接受培训的员工以良好的视觉及交互行为置身于危险的虚拟环境中,对矿井的布置、动态操作、开发环境及瓦斯爆炸、火灾等矿井中的主要灾害进行真实模拟展示,让员工能够对灾害发生的机理、发展和发生的整个过程有充分的认知,还可以训练员工在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所以该系统的研发和使用对煤矿安全培训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此外,使用该系统还可以大大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2.4从习惯抓起,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培养,有个积累的过程。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源自习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意识,一但生产现场有人违章作业,又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处罚,周围其他的人员就有可能盲目随从,并出现“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都没出什么事,我也这样干,应该也不会出事”的心理意识。如果这种意识和心理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就有可能发生群体违章或群体伤害。从大量的事故分析看,不但违章者本人的安全技术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存在麻痹思想,抱着侥幸心理,自认为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而违章者身边的人员也对违章行为不以为然,见怪不怪,更有甚者,盲目跟从。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识上的“从众心理”占了主导地位,其根源还是在于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因此,要开展长期的安全培训,进行安全行为习惯培养,进而提高安全意识。

2.5运用先进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

先进的经验是从长期实践中得来的,是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事故案例是人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沉痛教训,在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时是最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首先为员工普及和推广有关煤矿安全开采的先进典型案例和先进的经验,见贤思齐,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向榜样看齐的思想,并赶超目标,从而有利于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个个守安全的良好气氛。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煤矿事故案例的教育,一是要分析煤矿事故产生的原因,事故责任的确认和划分;二要让员工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危害,特别是在煤矿开采中,事故的发生直接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带来威胁;三是对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要怎样的及时整治,怎样及时的采取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让员工看到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损失,通过血的教训,来提高员工的警戒,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煤矿开采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实证明,通过培训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把安全培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生产队伍,同时也是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在培训工作管理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管,从法律、制度及经济层面为安全培训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河花.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能源与节能.2017(05):174-175,177

[2]陈永辉.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能源与节能.2017(06):44-45,47

[3]刘辉.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价值工程.2014(25):194-195

安全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而且从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信息安全意识也成为学生计算机专业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结合技师学院计算机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以实践教学的方式从三个轮次研究计算机教学中有关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技师学院  计算机教学  信息安全意识

从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的解读来看,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安全认知、信息安全应对技能、伦理与法律意识、理性意识,因此以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应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依据设计教学框架,并对应的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

1  技校学生信息安全教学分析

(1)针对技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对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素养进行问卷调查,涉及信息安全认知、信息安全应对技能、伦理与法律意识、理性意识等四个方面。结合调查内容,本文研究提出四个假设。

假设1:技师学院学生尚处于学校阶段,未踏入社会,虽然在日常上网中已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总体上缺乏社会阅历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

假设2: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与经历的不同,学生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这使得在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时,学生处于不同的起点;

假设3:在技师学院中,男生与女生由于思维意识存在差异,这也使得学生在性别层面,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存在差异,即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存在性别差异;

假设4:技师学院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普遍有较高的兴趣,但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技能过于重视,忽视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定位和目标较低,同时对设计信息安全的职业素养认识不足。

(2)基于以上四个假设,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从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意识和与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欠缺,并且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职业素养存在更大的差距,职业性不足;从道德与法律意识来看,设计网络道德与法律的意识淡薄,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了解甚少,尤其是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好多情况是“由好奇引发的道德失范”事件,虽未有本体意愿,但亦造成了实质性伤害;从理性意识来看,学生在上网时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而且多数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有很多学生表示“面对网络信息的当时,并未有信息安全的念头,仅是觉着好玩”,并且实践调查中也发现,好多学生是在同学或朋友的带领下进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这需要教师加强指导。总体来看,技师学院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与素养、信息安全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结合假设与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思路上着手解决:

一是在计算机教学中,可灵活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学,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还应结合学生个体差异,科学选择层次教学、小组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二是师生应共同提升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规范计算机教学,拓展教学内容;三是信息安全教学要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与方式应符合学生特征和学情,应从应用于社会生活、满足置业需求等方面组织课程内容与选择教学策略。

2  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教学实践

(1)信息安全意识教学设计。

考虑到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以及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水平,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构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模式,即“讲解-传授”、“讨论-研讨”、“自主学习”、“活动-参与”。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学生为中心,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强调“合作学习”与“层次学习”方式,并且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评价,注重对学生过程的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

信息安全意识教学的行动研究策略分三个步骤,即引入问题、活动探究、反思拓展,在引入问题环节,采取“问题情境-讨论-总结”教学策略;活动探究环节采取“任务探究-活动-评价”教学策略;反思拓展环节采取“拓展-反思-提升”教学策略。

(2)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实践。

第一轮教学行动策略:考虑到技师学院学生在入学后缺乏足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而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急需树立正确观念,因此在这轮教学中设计既贴近生活,又跟教材相聯系的教学内容。比如从计算机基础的信息技术概述开始,课堂上创设情境“回顾总结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之后借助多媒体PPT讲授课程内容,并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最后师生总结与评价。教师课堂上观察学生表现,课后对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然后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

第二轮教学行动策略:教学分为三步,在“引入问题”中渗透“信息安全认知”,在“活动探究”中主要学习“技术与技能”,在“拓展延伸”中熟悉“伦理法律与理性”。以“网络安全”为例,先了解学生学情,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先以“计算机病毒”与“网络下载中的知识产权”为内容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后进行新课讲授,并向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最后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网络受害”经历讲起,探讨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需掌握的技能。

第三轮教学行动策略:随着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信息安全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开始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技能,并结合网络道德素养,向职业道德素养发展。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工作岗位模拟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到工作岗位实习中渗透信息安全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在这个阶段,考虑到学生信息安全基础水平上的差异,可多设计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根据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自主选择相关主体,完成信息安全问题,总结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在学习中,还需要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尤其是工作岗位对信息安全素养的要求,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相关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教学。

3  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从最初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到信息安全技能掌握,再到信息安全相关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基于工作需求的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具体来看,学生在信息安全意识提高途径、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网络道德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态度、对网络安全的理性认识等,均有很大进步。对实践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在今后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还需要结合技师学院实际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与计算机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从立钢.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中的运用[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30(7):98-100.

[2] 何志伟.技工院校学生计算机导论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2):364.

[3] 李立云.虚拟机技术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4):207-208.

[4] 刘迎新.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91.

[5] 孙夫雄,曹甜,吕锦.基于评估模型驱动的信息安全意识教学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2):133-136.

安全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当前煤矿开采量大幅度的增加,有些企业未能将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导致煤矿开采事故频繁发生。为了保证煤矿开采人员的施工安全,就要求煤矿企业通过教育等有效方式,帮助煤矿企业员工树立安全意识,由此才能保证在后期开采过程中煤矿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煤矿企业;矿业;安全意识

引言:根据相关部门针对煤矿企业出现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到导致很多事故的最基本原因,是员工普遍存在较为淡薄的安全意识,同时缺乏责任心,因此需要在煤矿企业开展工作中重视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一、煤矿企业员工存在浅薄安全意识主要原因

有些煤矿企业员工存在较为浅薄的安全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主观方面

一是员工存在取巧心理。在日常作业时,很多员工只是考虑到如何多挣钱、少干活、多出煤,在工作中贪便宜、怕麻烦、图省事,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心理,这就会使很多人忽视生产的规章制度,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员工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只是偶然的,自己的一些违章行为并不会引发事故,所以在明明知道违反规章制度存在危险的前提之下,却存在盲目自信的情况,在这时会选择将冒险作为手段,存在侥幸心理,而出现冒险作业、投机取巧的情况。

三是存在无知心理。很多员工因为日常忽视对于操作技能的学习、安全知识的学习,因此存在较低的安全意识,在日常作业中,对于安全问题模糊不清,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并且不愿意主动去动脑筋,而是想要去依赖他人,在发现别人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之下,不仅不能主动制止,甚至會出现盲目跟从的情况,最终做出让自己后悔莫急的事情。

四是存在麻痹心理。麻痹心理与自身心理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员工因为长时间从事相同的工作,所以认为自己对于工作都十分的熟悉,这就会导致思想上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在出现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情况之后,总会用老办法、老方法、老习惯去对待事情,这就容易发生事故。

五是好胜心理。好胜心理的出现对安全生产产生极大的危害,而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煤矿企业的员工往往存在争抢好胜、容易冲动的心理,他们想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表现自己,所以会忽视客观条件,选择一时爽快,在明知违章具备危险性的情况之下,仍选择盲目跟从,最终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六是压抑心理。很多员工不愿意安心做着本职工作,或者因为日常生活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等,这就会导致心理疲劳,且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在日常作业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会缺乏自控能力。

(二)客观因素

一是缺乏严格的管理。一些单位未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很多员工在出现违法行为时,出现无章可循、有章无寻的情况,因为未能将宣传工作落实到位,缺乏有效的奖惩力度,因此就会频繁发生事故的情况。

二是安全培训工作未能落实到位。一些单位未能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制度,并且未能将先培训、后就业作为基本的工作原则,因此一些员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存在较为薄弱的安全意识。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会导致一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后顾之忧。比如家庭、婚姻、住房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使员工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

四是作业环境欠佳。一些单位往往重视生产,对于作业环境持续改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比如光线不足,现场通风不好,设备简陋等,这些情况的产生,都会使得员工出现一系列的厌烦心理,最终对于作业行为造成影响。

五是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干扰。比如当一些小煤矿企业发生事故之后,那么自己就会产生畏难心理、恐惧心理,又或者因为市场不景气,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等,导致员工的心理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利用有效方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

(一)通过有效的学习与培训方式,使员工形成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在形成过程中,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明确安全相关需求,并且真正的将安全作为生活与生存的基本保障,这样也能为后期努力工作提供必要的动力。二是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并且主动地应对各种安全情况。三是具备健康的心智模式,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出发,能够正确的处理与分析生产与安全、眼前利益与安全等多项关系,同时也能做好自我心理调试工作,保证自身具备良好的安全思维习惯。意识技能作为人类在养成习惯过程中的基本组成方面。意识作为基础,在形成的过程中也依赖于人们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作为新时代企业,需要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多层次方式,对员工开展多样化的培训。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确保员工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同时安全意识也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动力。

比如,员工在入职过程中,需要开展三级教育工作。三级教育通常指的是对于一些新调入、新招收的员工,以及其他人员,开展班组及区队、司级安全教育工作。将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安全教育加入其中,针对其中的各项内容,确保内容更加的具体。在司级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工作中,往往围绕的内容就是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生产情况,关于劳动纪律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进行了忽视。在区级岗前培训过程中,应当围绕工作环境,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后期在工作中可能遭受的伤亡事故以及职业伤害等,使员工了解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班组开展岗前安全培训时,应当围绕的内容是,岗位之间相互工作的配合与衔接,作业环境的改善,同时也需要将全体员工安全教育加入其中,确保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个员工当中来。在对于一些普通员工进行教育时,应当围绕的内容是专业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需要全体员工主动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利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学习方式,确保员工具备正确的意识,同时也能使自身的安全意识得以强化。

(二)利用培训方式,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通常作为安全员作为产生安全意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想要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意识,那么就需要从意愿入手,利用意愿对意识进行强化,利用意识去保障人员的安全,确保员工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作为培训教师,那么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出发,使员工树立正确的意识,这样才能直接的转变态度。

比如,确保员工能够明确了解到安全意识到底是为了谁?如何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如何从“要我安全”变成“我想要安全”?当员工明白安全究竟是为了谁之后,员工才能深刻的体会到管理人员的用心良苦,才会明白应当怎么去做,如何去做?通过安全制度能够帮助员工形成有效的保护意识,利用安全教育工作,就相当于一些善意的提醒。通过长时间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其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才能在其意识当中生根与发芽。二是应当让员工明白安全究竟是为了谁,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长时间的安全作业,真正树立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并没有具备安全意识,所以就会导致事故频繁的发生。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因为在长时间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许多人就会出现安全意识疲劳这种情况,只有员工明白安全是为了谁,才能使员工逐渐战胜紧张、枯燥、单调的心理状态,并且克服麻痹的意识,主动地建立起安全警戒线。三是应当让员工牢牢的记住来自自己亲人的关爱,每个人都需要家人作为支持,都需要家人的关爱,作为日后工作的动力。在面对家人的爱时,每个人往往会变得更加的脆弱,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体验式反思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员工对于三维影像资料进行观看,使员工得以动情,并且保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具备安全行为,帮助员工进行有效的假设:如果自己不在了,或者出现了伤残情况,那么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当中、生活会受到伤害,并且对于孩子心理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夫妻也被称作是伴侣,如果没有了伴侣,那么日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的?想想自己的父母,常言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如果想要避免父母出现伤心情况,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员工进入到一个沉思的情况,并且了解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并且产生我要安全的意识,无形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三)通过营造安全意识氛围,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煤炭企业,需要主动利用重点活动日,随后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员工在无形之中树立安全观,保证安全意识能够在每个员工内心深处生根发扬。利用安全警示工作。

比如,可以通过每年所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主动编制安全文化手册、安全事故汇编等多种与安全事例相关的书籍,并且发放在每个员工的手中,使员工通过观看这些书籍,内心产生警觉,并且牢牢绷紧安全弦,同时也可以通过组建各种渠道,利用多样化的时间,对于广大员工开展事故教育工作。要求一些员工上台亲自分析讲解安全案例,并且不断的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具备的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使违章者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每个听众从中获取经验,并且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四)养成安全意识,应当从日常习惯做起

在培养员工安全意识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人們所有的活动来源于日常的习惯,因此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往往人们会出现这样的意识。如果在现场中,有一些人不断地违章作业,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罚或者制止,同时其他人也会盲目地随从,如果出现每个人都这么干、都不会出任何事情,那么我也要这么干,我也不会出事等心理,如果出现这种意识,并且长时间难以得到纠正,那么就会可能发生群体伤害或者群体违章的情况。通过对于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不仅违章者会存在这种负面的心理状态,并且也会对于自己所出现的任何行为,都会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无论我怎么做都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作为违章者身边人员,对于他们所看到的违章行为,会出现一个见怪不怪、不以为然的心态,更有一些人会选择盲目地跟从。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情况之下从众心理的出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究其根本,是因为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随着长时间的推移,会给员工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

比如,人们持续三周做重复动作,那么就会形成习惯,三个月以上则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习惯,人们的日常行为会影响到人们自身的安全,安全则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动力。员工作为习惯的必要载体,应当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满足自身需求,需要将有效的习惯加入其中,通过激发员工将养成良好习惯与个人发展、自身利益、家庭幸福紧密联合起来,能够确保在养成安全习惯的同时,满足员工的期盼。作为一名新时代员工,必须将“安全第一”作为基本的思想,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利用各种安全机制,并且下意识地完成正确的操作,使用先进的方法,确保在一个良好的习惯之下,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动指南,使其真正的将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习惯紧密结合,确保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能确保在日后工作中,更加具备高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员工安全意识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那么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入其中,确保员工不受到任何的损伤。将企业安全管理与文化管理相互结合,并且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这样也能为煤矿企业日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兰奕文.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执行力 确保煤矿企业长治久安[J].中国煤炭工业,2018(03):54-55.

[2]陈永辉.加强煤矿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能源与节能,2017(06):44-45+47.

[3]杜河花.加强煤矿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能源与节能,2017(05):174-175+177.

安全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煤矿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的全面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日渐严格,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围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管理,找准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技术的整体运用,将危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本文将围绕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制度管理、标准化建设、安全素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加强,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规范生产。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渠道,包括有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建设、责任制度建立、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要素,只有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的综合管理,实行标准化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简述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中,责任心上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从当前的责任管理来看,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对于制度的建立、检查的规范、长效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整体的责任管理,对于安全规范化的措施应用也却反整体的管理,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2、培训力度有待强化

员工安全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员工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在当前的煤矿管理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机制等的形式学习上,没有落到实处,员工对于安全的整体认识不够,煤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没有长效化,没有建立时时培训、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的安全培训机制,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管理没有细化的管理,也没有落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造成整体的损失。

3、安全技术还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有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管理设备的相对落后,没有形成全面的技术跟进,对于在煤矿开采技术中的一些设备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方面的煤矿安全检测仪器等,更新不及时,影响整个安全管理的有效防范。此外,尤其是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只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没有加强对技术的更新与创新,造成技术滞后,得不到全新发展与突破。

二、探讨强化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责任管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运用中,要在全面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上,建立履行本职工作的安全职责管理机制,提升各方面的安全洞察能力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制度建立,形成安全忧患意识,并强化责任跟班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同时,构建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将管理人的下井次数与责任管理形成有效的联系,对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要严格追究当天值班或者呆板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对于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的,要采取通报、处罚等措施,严格追究各方面的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模式。

2、强化隐患整改

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要将整体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突出安全隐患的排除与整改管理,将每一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全方位的排查各项安全隐患。清除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各个死角,并建立隐患安全管理最机制,对于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设备运用、问题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并构建层层分解的有效方式,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处理。如果隐患不整改、问题不处理,那么安全检查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安排、有处理、有落实,责任到人。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恶劣,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总是不断出现的, 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断地整改隐患,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问题要得力。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的各级管理者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整改、抓落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生产现场要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种安全设施及监测装置完整可靠,符合标准,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作业条件。使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系统中的自动保护、自动调节、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发挥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强化安全管理的培训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作业,要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专业培训工作,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三、结语

煤矿矿安全管理牵涉到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将安全意识的形成放在生产第一位,构建“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模式,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管理,坚持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依靠科技进步以及设备创新管理,改善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更好的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安全生产更好的迈上一个新台阶,突出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文管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将事故发生降到零。

参考文献:

[1]王彦涛;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2期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3]余婷婷;刍议煤矿安全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袁秋新;基于第二序改变理论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孙述光(1975.01-),男,信阳市淮滨县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平顶山工业技术学院。

安全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对进入实验室研究生新生开展了安全意识情况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新生在实验室规章制度熟知程度、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应急措施掌握、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科研工作习惯养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发挥导师指导作用、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加强仪器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管理、采用实验室门禁系统等措施,以利于研究生安全意识与技能的提高,促进实验室的良好运行与管理。

关键词 研究生 ;实验室 ;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Key words postgraduate students ; laboratory ; security consciousness ;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实验室是科研单位承担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开展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对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实验室内仪器设备及其储存科研数据资料较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类别多样且流动性大,各类人员仪器设备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因此,安全问题在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中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用水、电、气、有毒有害和易制毒化学药品等环节的管控。研究生作为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工作的生力军[1],在日常开展科研学习的每个环节与步骤均涉及多方面的潜在安全隐患。特别是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科研环境,对实验室各功能区域分布不熟悉,对不同品牌及型号的仪器设备不了解。学生在实验室内活动的安全意识将直接关系到其自身安全,也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学位论文开展情况。因此,笔者对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掌握研究生对实验室安全状况的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有效避免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也可保证实验室日常的良好运行管理。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对象与方法

问卷调查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及日常安全知识讲座进行。在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开始的1 h前,由实验室辅助管理人员将调查问卷分发给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新生,并要求学生按照各自所在实验室的日常行为进行回答。

1.2 回收问卷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有效问卷14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有效率为100 %。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根据问卷答案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生年龄阶段

问卷调查研究生情况如表1可知。由表1可知,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生新生年龄在22-26岁,24-25岁的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64.28 %。研究生新生均是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进入实验室进行正式的科研学习,因此,研究生年龄阶段的比例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2.2 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分类

调查问卷共有25个问题,分为4类: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熟悉程度,占4 %;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应急措施掌握情况,占52 %;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掌握程度,占28 %;科研工作习惯,占16 %(图1)。

2.2.1 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熟悉程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科研实验室运行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实验室安全保密制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实验室危险化学用品及有毒、有害废液、废旧化学物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实验室研究人员守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实验室客座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涵盖了实验室在人员、仪器设备、环境、人身、保密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并包含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具体应急措施。选择能说出“3项以上”规章制度的占57.14 %,选择能说出“2-3项”规章制度的占35.71 %。说明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新生还是较为积极地去了解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有利于遵守实验室的各类规章制度。

2.2.2 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应急措施掌握情况

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应急措施是保障研究生人身安全、促进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维护实验室环境安全的重要先决因素。研究生新生如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并能熟练掌握各类应急措施将有利于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风险,也可以显著减少安全事故的各类损失。在列举“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的实验耗材及其他”中,能说出3种以上占85.71 %;在选择“可以采用泡沫灭火器”的物品时,78.57 %的答案是正确的;问题“做完实验后,收集的废液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100 %选择了“要集中回收,交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处理”;在询问“是否接触过危险化学品”时,92.86 %的研究生新生的回答为肯定的;在问及“你会在实验室吃东西、喝水吗?”,仅64.29 %的答案为“不会”,35.71 %的答案为“偶尔会”;在回答“发现试剂有刺激性气味,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时,85.71 %的答案是正确的;在回答“你会用实验室制冰机内的冰块冷冻食品吗?”,92.86 %的答案是“不会”;“晚上实验完毕,会不会关闭实验室门窗及水电”,71.43 %的答案是“会”,28.37 %的答案是“根据情况而定”;“发生实验试剂中毒时,首先要做什么?”,仅57.14 %的受调查者选择“口服含蛋白质较多的饮品”;“有毒气体充满实验室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仅 57.14 %选择了“逃离实验室”;“被真菌污染的实验材料的处理”的问题,100 %的学生选择了“经高压灭菌后,再进行处理”。从这部分答题情况来看,研究生对新生对具有生物安全隐患的试剂及实验废弃物处理方面的意识较高,但在实验室安全维护、安全逃生及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还不理想。

2.2.3 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掌握程度

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不仅有利于实验室整体的运行管理,也有利于研究生良好科研习惯的形成及其仪器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在问及“使用离心机,样品数量为奇数个,该如何处理?”,100 %的学生能答出“配平”这一要点;“在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酒精容量范围”的问题,85.71 %的答案是正确的;在“烘箱发生冒烟,首先该如何处理?”的回答中,92.86 %的答案是合理的;当问及“使用灭菌锅时,能否将盖子留一条缝隙?”,92.86 %的答案是“不可以”;问题“凝胶成像仪使用完毕后,你会及时关闭紫外灯吗?”,100 %的答案是“会”;在回答“有腐蚀性化学药品称量方法”时,85.71 %的答案符合要求;被问及“紫外灯消毒实验室环境的时间是多久”时,71.43 %的答案符合要求。从问卷答题情况来看,研究生新生在部分仪器设备规范及安全使用、日常维护的知识缺乏认识。

2.2.4 科研工作习惯

科研工作习惯的养成对于研究生日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实验室规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当问及“一天在实验室的时间是多长?”,被调查的研究生新生中14.29 %认为“8小时以下”,50 %认为“8-10小时”,35.71 %认为“10-12小时”;“实验室穿实验服”的比例仅为57.14 %;“做完实验后,自动清理实验台面”的比例为100 %;在问及“实验操作是否应该全程戴乳胶或一次性手套”的问题时,回答“要根据具体实验而定”的仅为57.14 %。从这部分的答题情况来看,由于研究生新生刚进入实验室,大部分还未养成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还有待在日后科研学习中逐步培养。

3 建议

从调查问卷发现,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新生还需加强对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的查阅。同时,应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提高安全意识,灵活掌握各类应急措施,避免日常科研学习中各类安全事故。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研究生新生能严格遵守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的要求,结合科研实验需要,正确使用实验室内各类仪器设备。科研习惯的养成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新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在科研探索能力、积极探索精神及自身科研素质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1 切实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2],导师在研究生的安全教育中具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导师不仅要起到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其自身所展现出来的科研态度、社会责任感、学术风范对研究生的人格塑造及学术道德塑造也具有重要的模范作用[3]。因此,导师要切实发挥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积极参与到研究生在实验室的日常科研行为中,将个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到研究生科研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使其养成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最终,使其形成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勇于探索、行为严谨的学术精神。正向的学术精神必定促进研究生在实验室行为规范性的养成及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 3.2 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4]。每年,随着研究生新生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不断迎来很多科研工作的新手,为保证实验室各项科研工作的安全,就要让他们接受多方面的安全教育。因此,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就成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5],而且涉及环境安全、科研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等各个方面。对于实验室安全教育,不能仅拘泥于单一的形式[6],在依据实验室实际环境情况、功能布局及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而进行。首先,在每年研究生新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其进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功能区域分布、安全设施布局的介绍,并结合发放安全教育材料。再者,可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危化品、消防应急措施,自身安全防护设施,禁止饮食、禁止穿拖鞋、禁止散开长发等各类指令、警告、禁止性安全教育[7]。最后,联合各课题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研人员,做好研究生日常科研学习的安全教育。

3.3 结合培训,加强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及维护管理

作为仪器设备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研究生的规范操作及日常维护技能对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及其自身安全尤为重要[8]。尤其是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生,经常接触到超高速离心机、烘箱、高压灭菌锅、凝胶成像系统、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真空浓缩仪、真空干燥系统等具有高压、高压、紫外辐射风险的仪器设备[9]。必须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要点,才能防止各类因不规范操作导致的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除内部举行的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培训外,实验室应结合每年新购置仪器设备的安全与使用培训、厂商定期质量回访培训及仪器设备升级邀请培训,也包含各大型仪器设备应用平台举行的培训,来不断增强研究生仪器设备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其在实验室内科研活动的安全性,才能更有利于其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 利用实验室门禁系统,抓好实验室安全监管

实验室门禁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与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10],克服传统钥匙管理的弊端[11],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性与管理效率[12]。实验室门禁系统应用中,仅经过实验室管理人员授权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可有效控制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合规性,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门禁系统相关联的监控系统,随时可以掌握日常运转情况,并对突发事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保障实验室运行的有序性。

4 小结

实验室环境、科研信息、设施运行、人身与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性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发展与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安全工作无小事,作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又是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必须要密切关注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切实发挥导师对其指导作用,加强实验室规章制度、科研习惯形成、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仪器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实验室门禁系统的监管,逐步完善实验室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平台作用,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提供一个规范、安全、舒心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永庆,沈元月,秦 岭,等. 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调查及分析—以北京农学院农科研究生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198-200.

[2] 王志玲,勾凌燕,刘景东. 导师在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4):262-263.

[3] 单 丽. 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 企业导报,2014(19):156-157.

[4] 樊广华,谷淑波,高居荣,等. 加强研究生管理 保障科研实验室安全[J]. 实验室科学,2009(5):137-139.

[5] 张志强,李恩敬.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6-188,191.

[6] 赵庆双,闻星火,李 明. 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7] 崔益军,李宜祥,周 俊.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途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204-205,218.

[8] 王 兵,王欣燕. 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与维修保养[J]. 考试周刊,2014(81):152-153.

[9] 梁宏伟,王玉兵,陈发菊. 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研究生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2(7):92-93.

[10] 张五一,耿世勇,余 淼. 基于RC500的IC卡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的实现[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20(2):55-57.

[11] 石义芳,李志文,张皓明. 高校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28(4):32-34.

[12] 林凤屏,王正朝,黄 飞,等. 基于指纹与电源控制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1):180-184.

上一篇:幼儿安全论文下一篇:安全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