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11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误区,本文拟就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强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进行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只要全员参与预算编制工作才能减少企业各层级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市场的特点和特向,分析和研究市场规律等。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价值为主的定量描述,是一系列量化、细化的计划安排,是对未来的精确规划,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管理、联合行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二、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的共同参与,它要求企业资源拥有者、管理者和员工具有统一的认识,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一致。而目前部分工业企业缺乏全员管理意识,没有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的工业企业忽视预算管理的导向性和统筹性,预算管理工作仅局限于书面文件的制定,对于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考核等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理念;有的工业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清,没有将企业战略思想融入到预算编制过程中;而部分工业企业相关部门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责任,致使企业的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脱节,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2、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是对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控制和考核,工业企业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配套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体系。而从目前大部分工业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和控制之间缺乏内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保障,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不够规范、不够专业,这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大打折扣。

3、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

从目前来看,企业在对预算进行分解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计划外的支出很少受到预算的约束,从而造成支出管理和监督考核缺乏有力的控制,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例如,部分工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往往过于重视制度建设而轻视考核和监督制度的落实,影响预算的执行;或是预算制定与执行严重脱节,相关人员随意增改项目内容,提高费用标准扩大支出范围,从中谋取私利;或是对于预算执行后的结果没有进行有效分析和考核,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对下一轮预算提供思路,最终造成整个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预算形同虚设。总体来说,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未能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权利和职责,缺乏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和考核。

4、资金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

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唯一具有综合反映功能的预算,可以单独反映或综合反映经营和资金两大基础预算以至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的水平和程度等。然而目前部分工业企业所编制的资金预算往往与经营预算混合起来,其内容也仅仅包含生产制造需求、资金额度需求和盈亏目标等几方面,编制方法更多采用的是财务核算方式,缺少预算编制方法的支持,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没有广泛运用,预算与理论脱节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在资金使用效率上未形成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工业企业更重视的是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而忽视资金使用效率,例如过于重视资金筹集数量而忽视筹资质量造成的资金成本问题。

三、加强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工业企业要树立科学的、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首先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其次,将全面预算管理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促使该思想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个人,特别是各层级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人员。再次,应通过培训、轮训、讲座等形式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提升企业全体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掌握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编制模式等,并借鉴国外先进标杆企业的经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2、不断完善制度,规范预算管理

工业企业应按相关年度预算,结合企业实际,本着“实事求是、自我加压”的原则,制定《关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考核的实施意见》,明确预算管理及考核的指导思想,确定预算管理的架构及实施细则,将年度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预算主体。以某工业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细化预算分解方面,按照“分段考核、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以年度预算为基础,结合当期市场行情,按时编制月度预算,科学预测当期的利润和生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确保现金正流量,并以此科学指导生产。实行成本费用倒逼法,以此确定月度各项成本费用,并将各项单耗和费用预算细化到各车间、各部门,对每个车间、部门制订详细的月度预算,对各项费用预算控制分别制定详细的考核奖惩办法。在班组预算控制方面,继续完善三级班组预算控制体系,制定实施相关的车间成本费用核算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规范了成本费用考核体系,实现了所有车间成本核算到班组。在预算考核和奖惩方面,借助企业实施绩效工资的机会,将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与工资绩效考核体系有机结合,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车间、班组工资绩效收入紧密挂钩,加大预算考核比重,严格预算绩效考核。

3、加强预算监督控制,实行全过程预算管理

工业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方面应加大力度,不断强化过程控制,真正做好预算的事事控制和时时控制。以某工业企业为例,该企业在事前控制方面,制定规范的物资需求采购预算,将车间的材料消耗控制在了采购的第一关,严格按照消耗预算定额控制采购量,使物资采购预算与成本费用预算考核有机紧密结合,借助SAP系统物料模块强大的管控功能,使采购、库存、消耗、成本中心达到有机统一,做到了两者科目一致、口径一致,有效实现了成本费用预算的事前控制。定额管理工作是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是进行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工具。主要有:劳动定额、物资定额、期量标准,流动资金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通过各项定额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大大降低了成本费用。在事中控制方面,实行预算的事中控制及预警机制。在费用预算控制方面,每月20日,将成本费用达到定额80%的项目在企业OA办公平台上予以公布,下达预警通知,并要求车间反馈预警意见,说明原因、提出措施、确保不超支;在销售收入及回款控制方面,按照月初制定的收入及回款预算,每天按时编制《销售收入及回款动态预算考核表》,跟踪监督每天的预算执行情况,将每天的销售发货、销售结算及销售回款情况,通过企业OA办公平台报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督促执行,确保月度销售收入及回款完成预算;在钢材采购预警控制方面,按照月初制定的采购和税金预算,每天按时编制《钢材采购及进项税动态预算考核表》,特别是对于预付钢材款的供应商,跟踪督促来货、督促结算、降低预付款占用,确保进项税均衡及时抵扣;在产品产量预算控制方面,按照月初制定的产量预算,每天编制主要产品每道工序的《生产进度日报表》,将月度产品产量预算细化到每周、每天,跟踪监督每天的产量完成情况,并通过调度室在每天的调度会上公布,督促完成。通过一系列的预算过程控制,使预算的事中控制职能得到切实发挥。在事后控制方面,按照全面预算考核管理办法和企业预算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各部门的预算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严格考核,奖惩,并与当月绩效工资收入挂钩。每月按时召开由全体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预算考核及经济活动分析会,利用幻灯片的方式现场通报当月预算考核情况,对超支的费用,逐项通报,逐项分析,找出差距,找出原因,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实现了预算的闭环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真正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事前有控制、事中有预警、事后有考核和分析”的管控体系。

4、以现金流为主线,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应强化现金流管理、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工业企业应紧紧抓住现金流这条主线,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按月编制月度资金预算,并严格执行,按月分析,严格考核。在月度及季度指标预算的基础上按月、季编制现金流预算,并将资金预算与上级企业结算中心系统紧密结合,达到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一致、生产经营指标预算和资金预算控制一致。在具体实施上,每月根据销售收入预算,制定现金流入预算,确保资金流入量,除对相关战略客户滚动结算外,其他用户一律进度款交易;加强与滚动结算战略客户的沟通,最大限度缩短滚动结算周期;加大回款预算考核力度,确保应收账款控制在预算指标以内。在资金流出上,每月由各单位上报资金支出预算,报企业批准后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安排各项工作,对无预算或超预算的项目,一律不予支付,确保现金流正向流动。月中实行资金预警控制,确保资金运转正常,月底实行资金预算执行分析,对预算上报不准确、误差较大的项目逐项进行分析,落实责任,查找原因,逐步改进,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提高战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我国工业企业应持续不断的改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发挥其“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管控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白雪梅:试论中型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管理,2010(6).

[2] 丁亚杰:试论中型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管理纵横,2010(2).

[3] 刘秀清:如何实施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J].2009(2).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有内设机构十六个部门,以及杭州、宁波两个制造部。公司资产总额超200亿元,拥有先进的牛产装备,一流的加工工艺和规范的内部管理,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已形成浙产名优卷烟产品群。“利群”、“大红鹰”、“五一”等品牌卷烟多次被评为全国名优卷烟;“利群”、“火红鹰”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利群”、“大红鹰”、“五一”、“雄狮”、“新安江”、“西湖”、“上游”等7只品牌被同家局列入行业重点发展的“百牌号”目录。浙产卷烟畅销国内市场,并进入海外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税利总额达176.18亿元,同比增长9.92%,税利总量和利润总量等各项经济运行质量指标继续居全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的信息系统及服务现状

从公司成立初期,“三个主体各自应用、一个网络三个策略”定位形成,到保障联合重组,实施了公司统一的综合营销业务系统,调整了国家局“一号”工程模式,全面部署了统一的财务与物资采购供应、库存管理等信息平台,实质性地推进_三合 改革,保障了业务的顺利开展。

07年,信息化总体规划咨询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信息化整体规划,浙江中烟确立了“国内一流、行业领先、一体化的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远景目标,明晰了浙江中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架构、实施路线图,为下一步信息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之后的工作中,信息中心积极组织开展ERP系统的调研和选型工作,于08年12月引进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进行半合建设。09年2月6日,公司ERP项目正式启动,同时成立了项目指导委员会,确定了项目建设要求、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了以业务部门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团队。目前,项目一期建设蓝图设计阶段已圆满完成,正在全力进入项目配置和实施阶段,预计9月份正式上线。

目前在用信息系统:

综合营销业务系统:有效支持销售业务执行、销售甲衡协调、按存销比配货计划的制定、物流运输凋度等业务;实现工商问信息共享网上互动:采用科学的销售预测和以定期配货为主、应急补货为辅的配货模式:实现了目前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基于存销比快速响应市场的网上配货、现代物流系统。

金蝶EAS:成品卷烟仓储、销售、运输及相关核算;公司本部的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原辅材料集中采购、集中仓储及相关核算;财务总账、报表、现金管理及费用核算:并根据EAS合并报表功能,自动实现内部关联交易抵销,形成统一对外的合并报表。同时通过EAS的持续推进和实施,支持了日常财务工作、日常经营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司OA平台:集成公文流转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统一邮件系统、统一消息平台等多个了门户,实现了公司本部以及两个制造部之间的信息实现互通,并对共用信息进行了实时共享,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PDM系统:紧扣卷烟产品数字化研发和质量管理两大核心主题,以建成水平更高、缺陷更少、实效更强、创新更多、行业领先的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

综合查询分析系统(BI):该系统主要提供EAS系统的各个层面报表支持,主要为物流部门和物资部门提供各类部门报表。

经济运行分析系统:国家局一号工程:通过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行业卷烟生产和经营环节的产量、价格、库存、成本、销量和流向基础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实现对卷烟生产经营适时、有效的监控管理,保障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供应商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辅料的供应商和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实现了实时对辅料信息和合同执行情况的观测。

公司劳资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公司本部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管理、工资奖金发放和劳资报表等功能,实现了劳资管理的透明化、痕迹化、规范化。

标准化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三标一体”项目的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标准化俸系的日常运用和可控管理,提供了灵活简便的信息工作模式。

视频会议系统:配合公司内联外拓战略,满足公司整合后管理需要,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公司本部和两制造部跨区域实时信息的交互。

备品备件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备品备件的资料维护、计划、采购、仓库管理、部门领用、财务结算、综合查询等主要模块,扩展了应用范围,满足了公司联合重组后一个平台运作的业务要求。

人事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基础信息管理、支持日常人事事务管理,和国家局人事信息上报要求满足了基础应用业务的需要。

数据交换平台:该系统实现从EAS系统中,抽取各类数据,提供给(BI)报表使用,并实现了成品烟每天的产销调存数据的确认。

目前,浙江中烟采用的服务形式是信息系统外包形式。浙江中烟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外包风险低、易于管理的业务外包出去,把有限的IT资源集中于系统规划、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等核心环节。在多年的外包合作中,不但形成了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规范的外包项目管理制度,还为浙江中烟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及时、有效、专业的信息化运维服务。

公司已颁布和执行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

1、公司总部计算机暨网络管理办法

2、浙江中烟工业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3、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关于外网暂行管理办法

4、公司员工网络办公管理暂行规定

5、浙江中烟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6、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程序了、计算机设备与软件管理程序

其他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业务及管理现状

浙江中烟三标一体项目

“三标一体”项目是在浙江中烟建立并实施适应公司管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运用

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坚持持续改进理念,优化业务流程,理顺业务接口,促进公司各项业务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和三标一体建设是紧密相关的,都是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三标一体项目于08年5月开始正式运行,运行情况良好,并按照持续优化的要求在实际的运作中不断完善改进,大大提高了全员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意识。

项目名称

浙江中烟工业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

项目过程

一、IBM全球咨询服务部参与浙江中烟的信息化规划项目。IBM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a)IBM在规划项目中进行了现状分析、流程梳理、IT规范蓝图设计三项工作:

b)现状分析阶段,现状诊断阶段,IBM系统分析了浙江中烟的“专卖体制下的市场化竞争”特点与公司整体战略的要求,并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和关键改进点进行了全面诊断,提出了集成供应链、集成研发、财务业务一体化及精益生产等改进主线:

c)流程梳理阶段:IBM针对各改进主线,在系统、全面梳理了160个关键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个主要职能领域的流程执行及管理改进建议,并归纳出对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d)IT规划蓝图设计阶段:IBM通过对浙江中烟“市场驱动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的深刻认识,结合烟草工业四个中心建设,根据浙江中烟未来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实际管理现状,针对性设计了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实施计划

二、公司IT部门独立完成的任务:

在流程梳理阶段,深入理解咨询公司的方法论,绘制公司的运作流程,并与业务部门讨论确认:

梳理目前的信息化部署现状并清晰系统功能划分与改进需求:

项目特点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次信息化规划的目的是通过总体信息化规划,设计未来浙江中烟信息化蓝图与实施策略,并通过对业务需求的梳理,为后期进行的ERP系统实施奠定基础、明确努力方向。

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

紧密围绕行业与公司发展要求。遵循烟草工业在专卖体制下适度竞争的要求,探讨如何面向市场、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如何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如何通过研发保证品牌价值、如何协同保证物资供应与计划水平、如何精细化企业经营运作等面临挑战与变革创新:

体现IT规划对与业务运作的支撑。通过各业务领域关键问题的总结和集成供应链、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研发及精益生产等综合管理领域要点进行了现状分析的深入与细化,按照“市场→计划→生产→销售→市场”的整体核心业务闭环原则,并根据浙江中烟的管理特点与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清晰公司IT发展的脉络。采用IBM特有的“信息化绩效改进模型(ITPI)”从战略协同、服务管理、组织设置、技术和应用五个维度共二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并采用IBM信息化评估框架从信息化的四个层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技术架构及基础设施、信息化组织进行了展开,对浙江中烟的现状和差距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与IT部署路线图

关键成功要素主要体现在:

充分体现信息化规划与业务运作的结合。公司IT建设的定位是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在规划过程中,针对公司领导的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多次研讨会,就业务问题,如SOP计划、批次管理、集成研发等进行深入讨论,为信息化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努力方向;

与公司管理提升、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信息化规划项目体现公司联合重组后运作要求,四个中心的建设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组织划分与职责界定,并通过与“三标一体”的协同实施,反映出行业要求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充分采用成熟的方法论与最佳实践分析。信息化规划的实施过程,根据公司发展要求与业务运作特色,结合制造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国内外烟草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分析,确保了项目质量与工作进度;

有效的项目计划管理与通畅的沟通渠道。信息中心充分理解信息化规划的IT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调研、会议研讨,引导、配合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基于业务需要,设计并体现出信息化建设的价值与使命。

项目难点及解决办法

首先,在信息化规划以开放性的调研、研讨为契入点,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提炼出支撑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这就需要深入领会公司领导发展思路、业务运作的特点与需求,并结合IT发展趋势,通过成熟的方法论,由点及面的推进;

对烟草行业发展的理解与把握。烟草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从工商分离、“两个十多个”战略、四个中心建设、联合重组等新的管理要求的提出,如何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并有力支撑。本次信息化规划过程以数字化烟草纲要为基本,深入分析、比较不同兄弟烟草工业、国内外烟草工业的运作特点,勾勒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蓝

图框架;

项目进度的控制与公司部门日常工作的平衡。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允分的会前资料准备,确保沟通的高效与素材积累的充分。

项目回报

通过面向公司整体、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引起了公司领导的充分重视,并与三标一体、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就预算管理、供应链计划等深入探讨,为下一步信息化部署、落实业务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流程梳理,针对部门间的、端到端的流程运作,推进了部门的整体协同,强化了公司一体化运作要求。为后期部署支撑供应链运作的核心ERP平台的运行基础:

通过现状分析与评估,清晰了公司联合重组后的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对业务运作的支撑状况。并通过业务需求的探讨与流程梳理,使业务需求更加具体化,明确了信息化改进方向与推进重点,有利于信息化蓝图的设计与落实:

信息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本身不是信息化的目的,未来的信息化实施与管理提升所达到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通过信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信息化目标所在。

专家点评

战略引领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烟草工业企业,于2006年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与下属杭州卷烟厂和宁波卷烟厂进行联合重组,成为一个直接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实体,步入了公司发展的新阶段。新的格局下,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总部与工厂之间的业务与管理活动更加紧密结合:要求企业各项业务操作过程更加规范、透明;要求企业能够更快的响应市场、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因此,浙烟的信息化规划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行业发展总体要求,在企业战略需求引领下,为支撑浙江中烟实现整体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实现“一个优秀企业”的目标而开

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项目。

管理创新

浙烟开展信息化规划项目,遵循烟草工业在专卖体制下适度竞争的要求,针对如何面向市场、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如何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如何通过研发保证品牌价值、如何协同保证物资供应与计划水平、如何精细化企业经营运作等课题,在管理上和业务上做了大胆创新,构造设计了批次管理以推动精细化管理与质量追溯能力;清晰化原烟采购与核算一体化运作,促进进战略物资价值管理;梳理在制品存货库存等业务,完善提升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明确了了浙江中烟的管理特点与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三项推动

(1)通过面向公司整体、支撑公司发展与业务运作的信息化规划工作,信息化工作引起了公司领导的进一步重视,并与三标一体、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从企业战略层面,为下一步落实业务需求和信息化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流程梳理,针对部门间的、端到端的流程运作,推进了部门的整体协同,强化了公司一体化运作要求。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层面,为后期部署支撑供应链运作的核心ERP平台积奠的运行基础;

(3)浙江中烟信息化规划项目回答了浙江中烟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在信息化建设未来方向和步骤,清晰地构建了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蓝图和建设的方向和步骤步骤。规划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系统:第—层为数据控制和采集系统,直接面向机台;第二层为生产执行系统(MES),部署在每个卷烟厂,是核心系统(第三层)和数控系统(第一层)之间的系统;第三层为核心系统,部署在总部,负责整个企业资源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系统;第四层为企业战略和辅助决策系统,为企业提供综合的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从信息化建设层面,推动和指明了后续具体工作和步骤。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公司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对于浙江中烟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得到了从企业各层级领导和基层员工的大力支持,整个过程各级人员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为项目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浙江中烟坚持“规划引路”方针正在利用信息化总体规划成果指导核心统的部署实施工作,即ERP系统实施项目。

专家点评

“一把手工程”

基于IT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司运作的基础和保证,但其建设牵动整个组织,如公司使命、战略、组织结构、流程、行为和文化。只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很难实现一个好的信息系统的。

浙江中烟在国家局“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基本方针指导下,围绕“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的主要任务,搭建相关业务平台,优化内部三大机制,构建十大体系,建立了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为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基础保障。而且公司领导从公司组建起,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把这项工作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在公司的每一次改革深化历程中,都赋予信息化于新的任务和使命。

“组织、制度、流程保证”

高质量的信息系统绝不是现有管理体系的自动化,它的实施不仅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而它的建设更需要组织、制度、流程的升级和再造。浙江中烟在公司发展战略、体制机制、职能配置、业务流程等四方面基本确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保障提升现有业务的同时,对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经过了现状分析、流程梳理、蓝图设计三个阶段,在短短半年时间,共访谈150多人次,进行了17次专题研讨,完成了160个四级子流程。按照“市场-计划-生产-销售-市场”的整体核心业务闭环原则,对纵向各业务领域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横向集成供应链、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研发及精益生产等综合管理领域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流程细化。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浙江中烟实际相结合,全面审视内部管理的合理性,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出了许多具体业务解决方案及管理改进、提升的建议和意见。为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架构、实施路线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始终坚持“规划引路”,公司颁布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和以业务部门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团队,同时确定了项目建设要求、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等。

“策略正确,寻求可持续发展”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在我国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通过回顾西方先进国家工业工程理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工业工程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西方国家,工业工程已经发展了数百年,并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学科门类。此外,工业工程形成了一种十分完美的体系,深入各个工业领域中。现如今,工业工程在我国存在了十多年,以被很多的企业、高校接受,并且工业工程在很多企业当中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工业工程的使用,帮助这些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目前的研究当中,本文发现,我国的工业工程应用较为局限,主要应用在了制造业当中。在第三产业中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还十分有限。物流作业是第三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适合我国物流行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

一、工业工程概述

工业工程的字面意义可能不像医学,会计学等专业那样通俗易懂。首先,首先解读一下“工业工程”,以便让大家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的诞生是由于军事的需要,之后被用于工业生产。最具代表性的是制造业。现在,工业工程广泛应用于机器领域,已由最初的制造业扩大到了建筑,交通运输,销售,航空,金融,医院,公共卫生,军事后勤,政府部门,服务业等领域。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创始人。

(二)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也称为IE,是将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集成系统,来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简而言之,工业技术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旨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工业工程在国外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

在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较早,因此工业工程较早的在服务业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业工程在美国的快递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联邦快递的业务有着比较高端的环节。由于联邦快递拥有众多客户,因此有着很高的时效性要求。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配送货物,联邦快递采用了工业工程的方法,对客服、工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力求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对货物进行配送。

三、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

通过借鉴国外的工业工程应用情况,我国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物流的初期概念是指对货物进行派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流吸收了后勤学的概念,从而形成了现代的物流概念。如今,在国外的物流行业当中,工业工程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物流领域在工业工程的应用受到严格限制。首先,从中国物流角度来看,国内研究侧重于宏观理论层面,在企业的选址、配送节点的选择方面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对仓储管理等方面没有进行更多的研究。在宏观方面的研究,它对知识要求不高,但对微观操作环节却有着较高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工业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其次,物物流企业的建设盲目侧重硬件配置。目前中国的许多物流公司都十分重视对于硬件的购置。虽然硬件条件很好,但许多物流公司在建设信息系统方面相对落后。相关软件的迟钝严重限制了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第三,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做出决策,并没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

四、改善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应用的策略

要密切关注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比如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职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工业工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要对其进行应用,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备人员。其次,要注重微观操作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由于工业工程的作用很难通过物流的宏观管理来实现,为了有效地保证运营效率,这就要求企业能够重视微观操作的环节,利用多种理论对微观操作环节进行规划。第三,要运用标准化动作研究,对物流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规划设计。与其他公司不同,物流公司需要不间断地工作。同时货物运输高峰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企业成本不断上升。因此,要利用工业工程理论对标准动作以及时间进行研究,在保证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隨着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IE的宣传、培训、教育和试点工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体系,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我相信工业工程在中国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更加的广泛。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的专家学者研究工业工程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作用。(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其在社会生产中有着举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地激烈,也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更多且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问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要顺应新形势下的变化,电力工程管理需要不断的改进,力求创新突破,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

1电力企业的工业工程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态当中,电力工程早已不是人们传统认知当中的仅仅负责传输、分配电力资源的一种工程,而是承担着对于社会运转的基本能源提供,作为一种基础性能源,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综合属性明显的系统,在单一因素变化的情况下,会出现多种情况。而且,在现代社会多样化能源发展的背景之下,尤其是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技术不断突破,电力能源的产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可能性,也让电力系统更加复杂、系统,出现更加多样化的问题。

2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形势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面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型时期,无论是哪一领域,都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作为电力能源生产企业,想要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相关需求,必然需要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来满足社会大众,借以获得更多的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此时,工业工程管理形式的发展也由传统的重生产转化为当今重服务的发展形势,具体来讲,其在21世纪期间内的发展形势见图1。

3加强电力工业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3.1必须要紧抓安全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安全被视为生产的第一线,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因此,安全理应被企业放在首位来抓,然而,安全工作的管理不是口号,也不是依靠开开会喝喝茶就能解决的,而应该是切切实实的落实实施。从每一项工程施工的开始,相关管理部门就应成立关于安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要拟定相关的适合所承担施工项目的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要落实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唯有如此,经济杠杆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大限度的把好安全质量关。作为一项科学管理工作,文明施工是项目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文明施工是否能够落实,对于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实力的加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依赖于文明施工。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文明施工为保障。

3.2加强电力工业工程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电力工业工程进度管理与控制是电力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精细地掌握电力工程进度,合理配置资源的供应,有效节约工程成本,严格部署工程施工进度,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是电力工程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要坚持工程开始前,依照工程施工计划以及工程合同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组织工程施工,积极调配人力、物力及资金,科学制定、适当修正工程进度规划,要实时的根据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的动态变化,对工程进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不断修正工程建设计划,并及时优化工程进度,有力的解决电力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合的问题,为了实现电力工程建设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应运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实现更加快捷的电力工程进度实时动态控制,及时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工效、缩短工期,提高电力工程的进度管理。

3.3加大对质量的管理力度

在电力工程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质量的把控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部分。首先要从态度上进行转变,有关电力企业工程质量的问题从来没有小问题,前期可能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后期的大事故,威胁到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到企业的财产保护,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电力需求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格外重视。在电力企业的工程推进过程当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把关,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重视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避免给后期的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问题要积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不要盲目按照固化的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延误补救时机。

3.4控制电力工业工程的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业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要针对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当中,电力企业需要设定专人进行监督过程,通过降低电力工业工程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企业运转的消耗,通过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过程的实现就要求电力企业切实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前提之下,尽可能地压低成本,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减少资源的浪费。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想要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就必须针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如此才能真正根据行业的发展新方向进行及时调整,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面向转型升级发展,满足不同电力使用用户的电力资源需求,实现与时代发展的接轨。此时,工业工程企业管理方法的运用,高度满足上述电力企业经营和转型条件,作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唯有积极将该种方法执行起来,才能在保障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而为国家电力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付庆军,杨立冬.电力工业工程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0):65-66.

[2]陈铮.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电力管理201603:18-20.

[3]林红旭.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201313:24-26

[4]张峰,孙令红,胡殿美,等.电力企业工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浅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8(2):00055-00055.

[5]王雅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26(51):130-131.

(作者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中,企业为各大生产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带来的影响下,生产企业也开始逐步关注通风除尘工作的開展效果,如果厂房中有着优异的除尘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整体品质,还能够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避免突发性的事故问题出现,但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各大厂房内部的通风除尘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优化。因此,文章对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内部通风除尘效果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探寻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来促进厂房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达空间;工业厂房;通风除尘效果;优化措施

引言

在工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阶段中,其必然会在厂房内部产生大量的灰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这部分灰尘,不仅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内部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以及工作效率,尤其是在那些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当中,更是存在着许多影响到通风除尘效果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准确找寻出影响通风除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优化,以此来确保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效率不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实现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网路封闭问题的全面分析

1.灰尘源头的封闭处理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其内部所采用的除尘设备,其主要作用就是确保灰尘的封闭性,使其不会泄露到外部环境当中,并利用除尘设备全面吸走这部分灰尘,从而达到除尘通风的主要目的。同时,大多数除尘设备上都会安装对应的除尘罩,这就需要在设计除尘罩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出料动作以及进料动作产生额外影响,而除尘罩的主要类型就在于湿式除尘、机械式除尘以及静电式除尘等多种类型,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则是,如果除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振动等不良情况,就应当在风管与吸尘罩之间安装好必要的U软管,防止基本的除尘效果受到不良影响。

2.严密的管路连接

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内部空间是否具备封闭性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管路连接的封闭程度是否达到了标准,如果管路连接方面并不严密,就会严重影响到所用除尘设备的吸风量,对最终的除尘效果也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大多数工业生产企业并没有重视管路连接的严密性问题,使得部分吸取的尘埃会在管道的缝隙部位泄露出来,这部分泄露的灰尘会直接漂浮在空气当中,一旦工作人员吸入了这部分气体,就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保证管路的密闭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出一种优异的工作环境,也能够在根本上优化厂房的整体除尘效果[1]。

二、除尘设备正确使用以及安全质量的问题分析

1.布袋过滤器产生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有许多内容都会对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内部的通风除尘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布袋过滤方面所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大。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导致布袋过滤器阻力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布袋过滤器当中滤布灰尘的整体沉积量比较大,这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滤布所受到的阻力;其次,布袋过滤器滤布的单位面积,其在处理空气负荷以及所受阻力方面呈现出一种相关关系,这也使得阻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滤布处理空气的负荷量比较大。因此,为了优化过滤阻力对于网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就应当尽量选择那些透气性较为优异,并且具备着较高耐高温能力以及抗磨能力的滤布[2]。

2.除尘器的闭风问题

在采用旋风分离器的实际过程中,其内部的核心区域通常都会处于一种负压状态中,一旦出尘口方面的密闭性比较差,外部空气很容易就会进入到其中,不仅会吹起尘埃,也会使得尘埃无法正常从排出口当中有效排出,甚至还会影响到尘埃进入到下一阶段的除尘器当中。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内部的生产设备,其大多所采用的都是袋式除尘器,除尘器所吸取的尘埃都会直接吸附在布袋内部,而后才会进行入到沉淀箱当中。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就应当在布袋式过滤器以及旋风分离器的出尘口部位适当安装好闭风器,以此来保证优异的闭风效果,而之所以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闭风器的整体转速相对较低,并且在功率消耗方面比较小,完美符合工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的除尘效果需求。

3.设备的安装质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高大工件工业厂房内部的通风除尘效果,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风网,同时,为了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可以稳步提升,实现整体通风除尘效果的稳步提升,还要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综合考虑厂房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内部的工作状态,以及所用旋风分离器的直径、网路风速以及风网形式等多方面数据信息。并且工作人员在安装设备的阶段中,也要根据相应的材料内容来选择对应的安装工艺,必须要保证安装工作开展过程中气管的气密性,避免其中出现堵塞或是漏风等问题。举例说明,如果工作人员采用的是镀锌薄板,就要重点关注咬口部位的气密性,而旋风分离器则应当尽量采用质量较为优异的钢板进行制作,以此来保证设备能够具备良好的耐磨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布袋过滤器时则要在专业的房间内展开操作,而后安装对应的出风管,保证气体能够排出到室外环境中。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做好通风除尘设备的安装工作,才可以在根本上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在最大程度上优化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的通风除尘效果[3]。

三、提升设备操作水平以及管理力度的问题分析

与工业生产企业相关的单位,为了避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影响到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的通风除尘效果,就应当在操作水平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加大对于设备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为基础来逐步提升厂房的整体通风除尘效果,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每一次启动相应设备之前,都应当对所用的设备展开必要的检查,而检查的具体内容就在于总风口是否关闭、除尘器内部的灰尘箱是否及时清理,以及不同风口是否摆放在规定位置上,只有在确保各项检查内容符合标准过后,才可以正常启动设备进行工作;其次,无论是离心通风机是否处在运转状态当中,都应当严格遵循基本的操作流程来展开对应的生产活动,举例说明,在离心通风机正式启动之前,要及时关闭总风门,而在通风机处在正常运转状态时,则要慢慢开启总风门,一旦所用设备出现了电机异常振动或是电机过热等不良问题,就要及时对机械设备展开全面检查,明确机器当前的主要情况,而后准确找寻出与之对应的故障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保证机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生产;最后,还要确保布袋过滤器以及除尘器之间能够互相匹配,这就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设计内容,比如高度、规格、功率以及坡度等,以此来逐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最后,要对吸管部位进行必要的检查,具体的检查内容就在于吸管的漏风现象、吸口风量是否充足等多方面内容,一旦吸口风量不足,就会引发灰尘除不尽或是灰尘沉积等问题出现。除此之外,要保证高大空间厂房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好除尘器的基本运行状态以及操作方式,定期做好必要的清理工作,如果除尘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自身无法处理则要第一时间告知管理人员,以此来确保高大空间厂房内部的通风除尘效果不会受到影响[4]。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内部所展开的通风除尘设计,其不仅属于一种具备着系统性以及全面性特征的工作内容,其中还涉及到了多种细节。因此,这就需要在工业厂房建立的初级阶段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通风除尘的具体设计方案,并确保方案内容能够综合考虑到厂房内部除尘的各方面内容,提高设计方案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同时,在工厂的运转过程中,也要以所用设备的工作情况作为基础,选择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针对高大空间生產厂房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根本上确保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的通风除尘效果可以得到完善优化,在改善工作人员基本工作环境的同时,稳步提高厂房内部产品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羽.浅谈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06):46-47+144.

[2]李斯文,邓阳兵,周宇文,苟盼,王寿川.地下大空间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对比研究[J].制冷,2020,39(04):34-39.

[3]邹俊祥,卢轶钢,袁敏,石婷,王永伟.置换通风在工业厂房通风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233-234.

[4]蔡德宏.影响高大空间工业厂房通风除尘效果问题的探讨[J].居舍,2018(10):156.

上一篇:机械类工程师论文下一篇:化工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