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弃物范文

2023-09-21

工业固体废弃物范文第1篇

1 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

1.1 来源广泛, 种类繁多

工业固体废物是一个总称, 其来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工业材料的剩余废料、化工反应中产生的一些固体反应物、失去作用的一些工业催化剂材料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伴随着整个工业生产过程, 在整个产生、贮存、运输、再循环和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新的废物。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繁多, 可以依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工业废物两类;按照废物的化学性质, 又可分为无机固体废物和有机固体废物;按产生行业可以将其分为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工业固体废物、化工工业固体废物、建材工业固体废物等。

1.2 环境危害大

工业固体废物的复杂成分使得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 除了会造成环境垃圾以外, 工业固体废物中一些成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例如许多工业固体废物中都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 会对水源、土地资源等都造成严重的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正是因为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性大, 才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环境管理, 尽可能地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破坏。

1.3 资源价值高, 利用潜力大

工业固体废物兼具“废物”和“资源”两种属性, 繁多的种类使得固体废物具有了更高的可利用价值。工业固体废物中往往有大量化工原料、矿物等可以重新进行利用的资源, 同时, 相比于工业废水, 工业固体废物在回收方式上更加简单, 造成的二次污染更少, 这说明工业固体废物具有更高的利用潜力, 只要采用正确的回收方法, 就可以高效率地变废为宝。据统计, 在2013年-2014年, 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平均利用率都在60%以上, 极大地减少了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工业原料的浪费, 减少了工业成本。通过对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的有效管理, 可以进一步提高回收率, 这更说明了研究其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2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主要模式

2.1 三化管理模式

三化管理是指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是指首先要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数量, 通过优化生产技术等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物的数量;资源化是指对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 首先就需要将其中有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尽可能地提高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程度;无害化是指对于经过回收利用处理后剩下的不可回收的一些工业固体废物, 在排放和处理之前首先要保证其对于环境的无害性, 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理, 确保一些直接进行焚烧、掩埋处理的工业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污染。三化管理模式通过控制其来源、回收和排放来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措施是较为完善的, 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没有对细节做出进一步的约束, 例如如何进行减量控制, 减量控制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2.2 等级管理模式

等级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将工业固体废物划分废物管理等级进行区分, 而废物管理等级是指在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时, 原则上应该遵循以下处理顺序:源头避免和减量、废物再使用、材料回收、能量回收、最终处置。其中, 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被当作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许多学者认为等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的一般原则, 但是这种模式还有着其不完善性。废物管理的根本是对废物进行判断并尽可能提高其回收价值, 一味地按照顺序进行管理有时会有不适用的时候, 例如等级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小岛、人口较少的地区以及一些风景区的废物管理情况, 在这些特定地区并不适合于完全按照等级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下图为废物管理等级示意图:

2.3 全过程管理模式

全过程管理是指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中, 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储存、处理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污染防治。这种管理模式是考虑到固体废物在每个环节中都可能造成污染, 因此就对整个过程加强控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非常有效, 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废物在排放之前的回收利用和污染控制, 但是同样的, 这种管理模式需要对工业生产全程进行把握, 管理成本高, 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管理的过程较为繁琐。

2.4 综合管理模式

废物综合管理概念是由1991年欧洲经济委员会出版的《废弃物综合管理地区战略草案》首先提出的,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制的《Developing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Plan Training Mauna》中将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界定为一种战略性创新措施, 这种综合管理模式是为了实现环境有效、经济优化、能够被社会接受而提出的一种将废物物流、收集、处理方法结合起来的系统, 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将废物统一收集处理, 综合而全面地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处理工艺来达到管理目的, 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管理形式, 而是采用取长补短的思想进行废物的综合管理。

3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度

3.1 产生量预测技术研究

工业固体废物应该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变化, 因此更加准确的产生量预测技术也就影响着废物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 用于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的方法主要有灰色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BP神经网络、回归分析法以及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等。这些方法基于数学和工业生产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 提供未来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数据, 以便进行管理措施的预制定。这些方法是目前比较前沿且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有学者在综合考虑目前环境政策的改善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等研究或改善现有的预测方法。

3.2 资源化技术研究

资源化技术就是指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 目前的资源化技术主要是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第一,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回收有用的金属成分, 主要是从矿渣、尾矿等废物资源中进行回收;第二, 直接用于建筑生产, 例如一些煤灰、矿渣等可以用于填充路基等;第三生产农业肥料, 利用一些含硅、钙等微量元素较多的服务生产农业肥料。而在资源化技术的研究方面, 主要是对于技术本身改良研发、对技术的评价筛选以及多层次的处理方式上。

3.3 管理模式研究

处理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 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 国内外有许多工业园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例如及西班牙ASEGRA工业区、伊朗PARS专属经济能源区、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综合管理的发展, 提倡取长补短, 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一种废物管理模式, 使得废物管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

4 结语

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不仅浪费资源, 更会污染环境, 因此对于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的管理必须科学高效, 工业生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类型, 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来源和种类综合分析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固体废物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并且伴随着近年来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视和工业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随着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逐渐增多和改善, 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 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进行探究, 简述目前主要的几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模式, 了解目前工业固体管理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玩玩漫画范文下一篇:工程项目经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