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想论文范文

2024-01-01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它发挥着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功能。在古典文学宝库中,很多经典作品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之作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力素材。本文运用理论结合实例的研究方法,在介绍古典文学的同时,进一步深入探讨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功能。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阅读古典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文精神的探索。文化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它可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古典文学中涌现出了很多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折射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历史车轮前进的同时,很多负面思想随之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或是不全面,滋生了这些不良思想。我们通过阅读理解古典文学,挖掘其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价值,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素材。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与发展

(一)内涵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者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中能够打动人心,给人以感染、熏陶的一种艺术。我国古典文学是艺术中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中有包含大自然风致,渗入作者情思的诗、词、曲、赋,又或针砭时弊、笔锋犀利,或灵动轻松、体悟细腻的散文。在众多的文体中,作者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古文素养,突破创新变革的精神,创造了多种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顺叙、插叙、倒叙的叙述手法,比如白描、细描等描写手法,比如对偶、借代、拟人的修辞手法……中国灿若星河的古典文化中孕育着深厚的修身齐家爱国之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不遗余力地承担着广阔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发展轨迹

1. 上古文学包括先秦、秦汉。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渐渐明朗,各种各样的题材开始孕育。如最早的散文,刻于龟甲或者器皿上的占卜的只言片语;诗歌,充满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楚辞》;小说,《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追溯人的起源的神话传说。“诗言志”“思无邪”开始成为作者创作所坚持的理念。从先秦到两汉,古典文学经历了由诗乐舞结合到追求“以大为美”“铺张扬厉”诗风的这样一个过程,两汉统一的政治局面,给了文学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南,将楚辞的形式转变为赋,这一时期的集结而成的汉乐府诗歌因为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气息而在民间流传。

2.中古文学魏晋至明中叶。中古文学分为三段,魏晋到唐中叶这个期间,文学首先是开始了自觉时代,诗歌成为各种文学体裁中最为夺目的一种,达到鼎盛。文逐渐诗化,赋也逐渐诗化,出现了骈文、骈赋,开阔大气而又不失蕴藉。从“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到“建安七子”到“初唐四杰”再到有“情圣”之称的杜甫,有“诗仙”之称的李白,诗歌的形式愈来愈完善,也越来越具有个性。这时期确立了“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种诗歌范式,玄学和佛学使文学有了另外一种思想境界,在正统儒文化的政治教化之中,玄学的淳朴自然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佛学的四大皆空引导着人们分辨真与空,摈弃贪念,修身养性。唐中叶开始是中古期第二段,元代开始是中古第三段,这两个时期文学开始从文人宫廷更多的转入百姓瓦舍,出现了“说话”“戏曲”等文学样式,内容更加充实丰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

3.近古文学明中叶至“五四”。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级队伍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走向民间,将关注点落在了寻常百姓身上,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另外在王阳明、李贽等思想家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突破理性禁欲主义的束缚,创作主体个性高杨,大胆直白的吐露心声,比如关汉卿的戏曲《窦娥冤》借助窦娥这一女性形象指天指地大胆控诉了官员的是非不分,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借助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颂扬了那种敢于突破“门第约束”的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戏曲之外,还有代表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讲述了封建大家庭的必然灭亡以及相爱的男女虽然敢于冲破世俗的樊篱却仍然逃不掉社会的摧残的悲剧;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示了汉朝末年的群雄争霸的历史过程,《西游记》看似写神,实际正是对人间社会的一种抽象的还原,《水浒传》好汉“聚义梁山”,反抗朝廷,杀富济贫。这些作品因为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生不息。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特质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政治性。古代文学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和政治。在古代,文学创作强调“文以载道”、不要“无为而作”。第二,哲理性。中国古典文学一直追求着“理性之美”。文学家借助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整体性的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揭示和哲理性的思考。第三,教育性。文学源于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文学不是简单地叙述生活,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在教育人。第四,道德性。古典文学肩负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文学作品要求对社会不良风气、道德堕落、政治腐朽进行深刻地鞭挞。对于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力的赞扬,鼓励人们向他们学习,成为被社会所认可的人。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德、道义。文学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借助文学这个工具教化人民,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学承担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极大地推动了古代社会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政治领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人倡导以天下为己任,从小培养自己的普世之心。他们将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与自身联系起来。在春秋战国之后,士人们对国家的兴衰更为关注。比如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在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时,士人们的忧患意识直接升华到爱国主义情怀。西汉名将霍去病在国家受到匈奴入侵时,骑上战马毅然奔上战场。他在《琴歌》中写到“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无数好男儿为了国家的安定奔赴战场,保卫边疆,他们的热血和汗水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对自己祖国最真切的爱。始终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忧患祖国命运,是当代人应当汲取的精神滋养。

(二)思想领导:居安思危,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是古代君子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当自身的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后,他们按照重义轻利的原则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在《孟子·告子上》中写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很多君子在处理道义与自身利益矛盾时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成全道义。重义轻利要求人们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坚持一身正气,做事光明磊落,不为利益屈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宁可隐居田园,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也不肯向当时的权贵折腰。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大丈夫活在后人的心中,真正的丈夫是民族崛起的支柱。

(三)道德引导: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如水一般,不为形所束缚,泽披万物而不争名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不争则无尤。不争则人与人彼此相爱,行为因无所欲求而变得祥和慈爱;言语因温厚敦实而信义卓著;政治因摒弃贪念而无所不通。上善若水,方能厚德载物,《周易》卦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论语》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的君子,当能如水一般包容万物,承载万物,集孝悌忠义与一身,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提升个人修养,协调与人、与万物、与自然的关系,播种和谐,创造和谐。

(四)人格引领:天道酬勤、自强不息

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以进取 之心去创造。天道酬勤,自强不息是我国古典文学当中永不磨灭的精神记号,是人们始终坚持不懈探讨的主题。最早的比如上古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再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等,人们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凭借着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持,由蒙昧走向开化,走向文明,走向壮大,这种力量是我们中华名族精神的中坚,是民族继续前进继续发展的永远的动力。

中国古典文学就像迷宫,等待我们去发掘埋藏在里面的宝藏。我们在阅读古典文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典文学的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进一步运用古典文学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蒋德均.文学经典阅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 2011(01):80-83;

[2]王娜艳.中国古典文学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4):128;

[3]粟丽.论高校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0(05):47-48;

[4]李文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33-35.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一般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其实只是教化的一个大的方面, 但其实教化是包括更加广泛的范畴, 不但包括教育的方面, 还包括感化的层面。它最开始产生于阶级社会, 是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宁,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治国安邦平天下所做出的策略, 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手段, 不是简单的由上位者对下位者做出强制的思想掌控, 它是远远有着更为广阔的含义的, 它既包括教育训导的层面, 也包括感化他人的层面。“教化”这个词最早是来源于《诗经》中所讲的“美教化, 移风俗。”就是说古人早在诗经时代就开始以美与善的要求来规范世人, 注重仁义礼智的品德, 讲究教化之美与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来影响社会风气, 在理想化的治理下使社会在一个稳定的基石上去运转, 在上位者的政治理想下, 人民形成具有普泛性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二、中国教化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先秦时期礼乐崩坏, 社会上普遍认为文学是用来讽刺上位者, 以及针砭时弊以及教化大众的, 孔子就提出“重教化、复礼乐”, 这是企图通过克己复礼, 以礼乐来实现对百姓的教化。孟子提出“善教得民心”, 在他这里, 道德教化是可以获取民心, 使民心诚服的一种重要手段。两汉基本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教化思想, 但是相比之下, 两汉更为强调文学在政治伦理道德层面的教化的重要性。汉代《毛诗序》系统的把文学的教化和政治伦理道德放在一起讨论以探究二者的关联, 提出“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这一“美刺说”实际上基本奠定了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教化论”的理论基石。到了唐宋时期, 这种对文学教化功能服务于政治的要求愈加强烈, 这种思想或隐或现反映在文人的诗歌词章等作品里, 不仅有对过去教化思想的传承, 更有对这之前教化功用论的超越, 韩愈所提出的“文以载道”的说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了明清, 文学的经世致用之风大为盛行, 明人将文学进一步和现实政治联系, 强调文章的经世致用的时代性, 要敢于针砭时弊, 展现时代面貌。沈德潜认为“诗之为道, 可以理性情, 善伦物, 感鬼神, 设教邦国, 应对诸侯。”他对文学“教化论”作了系统的理论总结, 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从先秦两汉到明清, 教化思想不断地得到发展, 主要都是用来宣扬儒家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这也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 经世致用, 美刺讽谏, 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强调, 是整个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核心。

中国古典的文学“教化论”贯穿中国古代的始终, 直到今天, 仍然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今天人们呼唤重新建构失去的人文精神的诸多历史渊源也在其中, 便是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的人文传统, 直到今天, 它依然有着勃勃的生命力, 对人的人格理想, 文学的精神内涵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

笔者看来, 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一方面, 文学是对我们怎么表达, 传达我们对我们知道的东西的思考, 对我们未知的想象性勾绘。它是由一个个人真正关注的问题所激发出来的思考, 用理性和感性去感悟感知, 帮助我们认识到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 用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 理解这个宇宙之中一切的重要性, 理解这些重要性的重要性。文学对人的影响就在于它影响往往就通过作家的文学作品反映作家要表达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能直观的感受到作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反映在中国文学里的思想是极为复杂极其繁复的, 它是在出世和入世的选择的对立之间,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之间, 此岸与彼岸之间, 感性和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 最高的境界就在于个人和宇宙合二为一, 成为一个整体。而读者便在这种种思想中受到感化与感动, 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人格世界。陶渊明从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景物里体味宇宙的意蕴, 人生的哲思, 达到无我之境, 这给后来的文人构筑了一座坚实的精神堡垒, 正确认识死亡, 名利, 达到个人的超脱的人生境界。

另一方面, 在古代, 首先一点就是文学在古代是统治者教化百姓辅佐政治的一项重要工具。中国古典文学关心政治的传统是一以贯之的。通过文学推行教化思想来达到培养契合国家需求的人才, 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一直都是各朝历代用来教育培养人才的经典思想书籍。儒家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四书五经”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是儒家经学读本, 内容涵盖了广泛的儒家思想, 古典文学受先秦以降文学中的教化思想影响, 也担负着对人民道德培养的使命, 很多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讲究美刺讽谏, 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 倡导正统的道德伦理。文学创作者受教化思想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反过来又影响了读者, 作品中那些饱含正义精神的仁义的人物形象同样蕴含了道德教化的功能, 对大众的道德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意义。大诗人杜甫即使处于十分惨淡的人生际遇, 仍然坚持着志在天下的个人理想和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成为了五千年文化中最靓丽而永久的光芒, 照亮了后世的文人的内心, 影响历代士人, 在他们的人格理想、思想情操、审美理想的塑造和形成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直至现代的当下。

四、总结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教化思想在对现实社会的教育和感化中始终有着深刻的价值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十分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 “教化论”的质量取决于它的思想和时代性, 教化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今天我们必须要充分调动与发挥文学的作用, 特别是文学的教育作用。一个民族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通过文艺进行文化教育、人格培养、精神塑造, 这在今天的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我国古代教化思想直到今天都一直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始终影响着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学思想的形成。

摘要:中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的教化作用对于中国社会的教育意义极为深远, 文学的教化功用是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还是古典的小说戏剧等等, 无不包含很强的社会教化意义。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教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这三个角度去探究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教化思想。

关键词:教育,感化,教化,政治理想,人格理想

参考文献

[1] 周双丽.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D].上海:复旦大学, 2009.

[2]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 李建.论孔孟的教化思想及其意义[J].山东:齐鲁学刊, 2006 (4) :11-15.

[4]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

[5]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合理归化就是一种译者在译文语言表达上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文化内涵的翻译原则。本文在概述英语文学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并具体分析了“合理归化”原则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文学 翻译原则 合理归化

一 英语文学翻译原则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交流活动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盛况。英语文学是西方文化的瑰宝,而翻译在跨文化交际、向国人介绍英语文学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何谓翻译,翻译就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文本材料去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由于中英文学在文化上的差异,使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形成一段障碍,而翻译可以为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可以在原文和译文之间搭建一座有效的沟通途径。而翻译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将原文翻译、表达出来的艺术,需要技巧的帮助,需要技巧对其的润饰,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不断尝试,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总结。翻译工作者所翻译的作品,不可以对原文进行随便地删减,而需将译作保持原意。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将英语复述出来,可以在变化词句的基础上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但是不可以改变原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意义。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在语言把握的高度上,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在选词造句与措辞使用方面,需要绝对地遵循原作的意义,并且使译文高度地符合原文的语言形式。换言之,从英语文学作品中翻译过来的英文,不管在语言表达形式还是表达意义上,都必须使其与原文中的英语保持高度的相似,而不可看起来像中文式的英文。英语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何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过程中,准确地传达其原文的意境和文化内涵,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这是获得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合理归化原则作为英语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

著名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于1995年发表的名著《译者的隐身》中,首次提出了归化的概念,他提出合理归化是英语文学翻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策略。归化是指在翻译中以目的语和目的语的文化作为依托,并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一种翻译原则。在西方,归化的翻译传统,是自古代的西塞罗以及随后的贺拉斯、泰特勒等著名学者都比较认可的一翻译原则,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翻译原则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就是在英语文学翻译中,把英语文化中让读者感到陌生的文化因素、成分转化为中文读者比较熟悉的中文文化内容,并始终着眼于中文文化,使广大中文读者也能够像英语读者一样能够全面、深入地感受到英语文学的文学艺术成就、感受到中文文化的妙趣,并使译文在中文表达上更为符合广大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当代翻译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美国知名学者奈达,站在社会语言学一级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翻译,认为翻译必须多站在读者的角度,以读者为服务的中心。他认为,任何信息如果不能真正地起到交际、交流的作用,那么信息将会变得毫无价值。例如,“whit as snow”作为一个普通的英语成语,在翻译时应该如何处理?按着奈达的说法,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读者都没有见过雪,并且其源词中也没有雪这个词汇,如果把其强制性地翻译为“白如雪”,那么很容易形成翻译中的“零位信息”,使对这词汇的翻译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将“whit as snow”翻译为“白如霜”或者“白如蘑菇”,或者与此相似的引申义和喻义。照此类推,也可以将“spring up like mushrooms”翻译为中文的“雨后春笋”,将“make hay while it is sunshine”翻译为中文的“趁热打铁”。

从这个角度去考察英语文学中的信息,当对英语文学翻译时,如果译文中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起到跨文化的交际作用,那么对英语文化的译作,也就会是一次失败的翻译。因而,衡量英语文学翻译是否成功,其首要条件之一,就是深入考察当广大中文读者在面对英语文学译作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并对中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一番比较,如果中文读者的反应与英文读者的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英语文学翻译。由此可见,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占有极其高的重要地位,对英语文学翻译的成功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要想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我们还有必要共同探讨一下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就像是孪生兄弟,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配合之下,可以使译文更为自然、透明、通畅,让读者感觉不到是在译作。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之间的区别可以追溯到更为遥远的过去,因为它们二者与早期的直译和意译有关。异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去破除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从而保留原发声语中的异域文化特色。由此可见,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合理异化翻译原则,主要着眼于原文的英语文化,把英语文化成分近似地转换为汉语的形式。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采取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它能够原原本本地反映原作、原原本本地反映原文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保留原文中所要持有的英语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通过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积极应用,可以指引不懂英语的人去了解英语文化中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和异域人们的情感体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主要持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是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他从解构主要是翻译思想出发,极力反对在英语文学作品仅仅关注译文通顺的翻译原则,极力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上关注译语言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从这个角度去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合理异化”原则,貌似它们二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要求译文符合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中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行文流畅译文的帮助之下,读者能够尽量减少发声语中的文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去看,合理归化翻译原则似乎与异化翻译原则的目的背道而驰。其实不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都处于殊途同归的境况之中。但是,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往往处于主导的地位,据有关翻译专家学者对傅东华先生《飘》译本中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傅东华先生在《飘》中,主要遵循了目的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也就是主要地采取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其中也少许遵守了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运用了合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是,在傅东华先生《飘》译作中,合理归化与异化翻译原则的遵守,其目的无非是译者傅东华先生为了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合理归化与异化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并无孰优孰劣之别。

三 “合理归化”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合理归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原则,往往为广大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者所采用,它反映出一种英语文化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到译语文化中。在我国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采取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例子数不胜数。

例如,我国著名英语文学翻译家傅东华在翻译英语名著《飘》时,就严格而恰到好处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使这一英语名著全面而深入到广大中文读者中,是一部典型的成功英语文学翻译代表作。在《飘》的傅译本中,傅东华先生把作品中的主人公加上了具有典型中国传统语言气息元素的姓,将主人公翻译为“郝思嘉”、“白瑞德”,并在傅译本《飘》的序言中,对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目的做了具体的阐述: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趣味精神,而不仅仅追求于原文中的一枝一节。

与此同时,我国早期著名翻译理论与实践家钱钟书先生认为,英语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就是合理归化,将英语文学作品从英语文字转化为中文文字的过程中,在不因语言习惯上的差异而暴露出牵强附会的翻译痕迹的同时,还能够完全地保留原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风味,这就可谓是达到了英语文化翻译的合理归化境界。让我们来看看钱钟书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其译文《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的运用:

原文:“Fie wangling Queen——/Whom every thing becomes,to chide,to laugh,/To weep;who 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r/To make itself,in thee,fair and admired!”

钱译:嗔骂,嘻笑,啼泣,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媚。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的译文中采取了中文传统的古体语言表达形式,巧妙地彰显出了英语原文的神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合理归化原则的遵循与运用,可以有效地彰显译者的再创造之美,给广大中文读者阅读英语文学大餐时带来理解上的便利,以及文学艺术上的审美享受,更有利于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此外,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老舍,在精通英语的基础上成功地翻译了萧伯纳的后期作品《苹果车》。老舍在该翻译作品中,对于称谓的处理,坚持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并巧妙地使用了合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原文中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的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广大中文读者。例如,《苹果车》中的这句:“Has he an audience?/No,maam…”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

王后:(有点不悦)“他有正式接见的通知吗?”

庞菲理亚斯:“没有,姑娘……”

让我们来分析此例中老舍先生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运用策略。在西方的人本主义传统文化中,“Maam”这一称谓一般是用于对女王、贵妇人、高级女军官等的尊称,如果翻译为夫人或者女士,这对于王后的称呼都显得不够贴切,而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姑娘”却恰当好处地与原文中的意思等值。因为,与英国传统平等的基督教文化不同,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姑娘是皇帝老婆的最高尊称,在宫廷女人中具有绝对的最高地位,并且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素来都强调“仁”、“礼”,要求称谓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的辈分、尊卑、贵贱等,因而,老舍先生将“Maam”翻译为“姑娘”,“姑娘”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王后的尊贵地位,很好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很好地忠实于原文的思想。

四 结语

在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可以较为有效地达到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合理归化就是译者在译文语言表达上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文化内涵,是一种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运用最为广泛、十分重要的翻译原则。因而,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英语文学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使其在英语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使广大读者更便捷地享受英语文学大餐,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之用。

参考文献:

[1] 邓伟:《归化与欧化——试析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语言的建构倾向》,《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2] 骆贤凤:《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论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

[3] 宋秀芝:《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商业广告和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4] 李丽华、严峻:《政治立场与民族认同的选择——文学翻译归化与异化之争的本质》,《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5] 徐泉、王婷:《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 姚丹丹:《从双性同体角度重新诠释〈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克里奥佩特拉形象》,《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

[7] 张艳萍:《浅析〈苹果车〉中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嘉贤,男,1976—,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工作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期刊从期刊数量到期发行量都呈现出大幅下滑之势。据人民网对文学期刊进行的调查,目前中国的期刊社一共有9000多家,文学期刊约占10%,而这其中又仅有10%的文学期刊生存状态较好,即不到100家的文学期刊能够维系自身的运行,其余的文学期刊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文学期刊的日渐萎靡与日益强大的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然,文学发展不可能与经济完全同步,但文学期刊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渐行渐远是值得理论界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学术界对文学期刊萎靡不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第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占据了人们大量的休闲时间;第二,消遣、娱乐类的报纸和时尚杂志对文学期刊的冲击;第三,当前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远离社会生活;第四,读图乐趣取代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第五,政府对文学期刊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这些分析当然成立。但是,文学理论界在探讨文学期刊面临的生存困境时,恰恰忽略了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似乎文学期刊兴衰存亡与文学理论没有丝毫关联。

事实上,文学期刊面临大幅萎缩是一个表层问题,其深层的问题是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边缘化,文学越来越远离社会文化。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不能仅仅归咎于作家、读者和文学期刊,而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其中文学理论苍白化、文学批评阐释无力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文学繁荣取决于多种因素,不仅需要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而且需要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关注和介入。中外文学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文学理论的关注和介入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而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才是文学繁荣的直接推手,可以说,没有人文主义运动就没有莎士比亚,没有古典主义文学运动就没有莫里哀,没有启蒙运动就没有歌德,没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就没有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和托尔斯泰。因此,文学理论积极介入文学创作,从而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是文学繁荣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19世纪的俄国文学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在革命民主主义时期,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谢德林、涅克拉索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步入文坛,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描写人间苦难,反映黑暗现实,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农奴制,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尔基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不到百年时间出过灿若群星的伟大名字。”然而,这样的文学成就并非仅仅是作家努力的结果,而是在文学理论介入和推动下完成的。

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坛在文学理论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并最终产生了大量以推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己任的理论家,主要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尤其是别林斯基,他对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事业和文学的历史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当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发表之后,由于这两部作品辛辣地嘲讽和深刻地批判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因此,遭到反动文人的恶毒攻击,蔑称其为“自然派”。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别林斯基挺身而出,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仗义执言,发表了《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先生的中篇小说》和《乞乞科夫的游历或死魂灵》等理论文章,指出果戈理对生活既不阿谀也不诽谤,而是对其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并从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充分阐明了当时的俄国社会需要这样的好作品。其后,别林斯基又写了《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和《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等理论文章,深刻地剖析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热情赞扬了果戈理等进步作家对现实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阐明了“自然派”采取对现实批判态度的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向纵深发展。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对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他们以《现代人》杂志为阵地广泛地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积极扶持文学新人,指导广大读者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鉴赏,帮助读者去领会作品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培养读者高雅的艺术情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引导,人们很难真正理解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作品。如果人们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那么,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断然不会如此波澜壮阔。

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对当下的中国文坛是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家和批评家介于作家和读者之间,在推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理论家和批评家要总结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阐明文学面临的历史使命,引导作家关注现实人生,引导作家追求高雅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理论家和批评家又对作品进行阐释和解读,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进行剖析,引导读者把握作品,培养读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只有当作家、理论家、批评家和读者出现良性而有效的互动的时候,文学思潮才可望推动文学的发展,文学繁荣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文学期刊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成为沟通作家与读者桥梁和媒介。

然而,当前中国文学理论没有起到这样的的作用,文学理论完全在自己封闭的理论框架内自我演绎。综观当前的中国文坛,文学理论与文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理论与创作阴阳两隔

当下,中国文坛最奇怪的现象是文学理论的缺席。文学理论的缺席并非是指中国没有文学理论家,没有文学理论文章,而是指文学理论话语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与当下的中国文学创作没有直接关联。也就是说,文学理论家成为西方文学理论传声筒,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的“二道贩子”。移植而来的文学理论根本不能有效解读当下的文学现象,只能自说白话,只能在话语狂中自我消遣、自我娱乐。

文学理论家们声称“理论就是理论”,“理论与创作本来就不是一回事”,以此来回绝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关注。可以说,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不仅不能阐释和解读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而且使中国学者缺乏理论原创力,甚至导致文学理论家的惰性。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植根于西方的文学创作,是对西方文学创作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因而对西方文学进

行阐释和批评是有效的。但中国文学有自身的传统,中国文学关注的问题有别于西方文学关注的问题,同样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与西方人的审美理论、艺术追求判然有别。用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进行评头论足,无异于削中国人之“足”去适应西方人之“履”,不仅不能给文学创作带来繁荣,反而会因隔靴搔痒引起作家的反感。当移植西方理论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候,理论原创不仅是一种奢望,而且贴近现实的批评也只能成为遥远的梦想。

与移植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相关的另一种症候则是:文学批评期刊也并没有起阻止文学期刊质量下滑的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还加速了文学期刊质量的下滑。文学批评期刊本来应该承担解读作品、引导读者、提升审美水平的作用,而实际上文学批评期刊发表以套用西方文学理论为能事,出现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与读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相去甚远。一些以文学批评为业的学者自身并没有多少文学悟性和文学感受能力,除了对一些西方文学理论名词、概念进行花样翻新之外,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文学批评的功能和作用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反而因隔靴搔痒、不着边际而与作家和读者双重疏离。

2.文学批评伦理全面丧失

文学批评家应以怎样的姿态介入社会?文学批评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文学批评家的伦理底线何在?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一个不敢追问的话题。当前文学批评呈现出严重庸俗化倾向,文学批评的基本伦理全面丧失,文学批评不仅没有起到正确引导读者解读文学作品,引导作家追求艺术完美、形成艺术风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读者,将读者引入歧途。究其原因:一些文学批评家自甘沦为一些庸俗作家的吹鼓手,文学批评不是从学理出发,不是处于中立状态,而是成为作家宣传、策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使作品进入市场的必要“程序”。批评家被作家、图书经销商、作品经纪人“策划”,并为他们服务,按照他们的旨意进行所谓的“批评”,文学批评通过倚门卖笑的方式苟延残喘地存在。

文学批评伦理的全面丧失不仅是文学批评的悲哀,也是作家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在商业气息充斥整个社会的今天,批评家利用“批评家”的身份为自己捞取一点好处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对文学批评家而言,他们拥有的唯一资源就是手中的笔。然而,文学批评伦理的丧失并非是一个枝节性问题,它关涉知识分子的良知、关涉文学存在的价值等文学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文学批评伦理的丧失,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神圣性的颠覆,是对人类曾为之骄傲的精神家园的亵渎,其最终后果不仅将宣告文学批评的终结,而且会导致文学的终结。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之中,读者对文学形态的集体想象、对文学的信任怎能不被文学批评掏空?文学期刊怎能不举步维艰?

3.文学期刊担当意识溃泛

如前所述,学界在分析文学期刊面临的生存困境时,要么从文学期刊的外在生存空间人手,分析制约文学期刊的各种社会文化环境;要么从文学期刊与文化市场的关系人手,认为当前文学期刊陷入困境是因为没有很好地与文化市场接轨,没有很好地适应当前文化消费的需要,因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样的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笔者认为,文学期刊的困境在于办刊思想和编辑理念上缺乏担当意识,因而失去了文学阅读的精英群体。由于在办刊理念上定位在面向大众文化消费,因此文学期刊往往通过期刊改版、变更栏目设置、发表通俗文学作品等方式去适应市场需要,这样就难免导致文学期刊在追求贴近大众生存的过程中变得庸俗化。回首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在知识界呼风唤雨的场面,难道是因为文学期刊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层面的特别眷顾?难道是因为文学期刊刻意追随市场需求?文学期刊在当时受民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担当起了思想启蒙、人生导师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说,当时的文学期刊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因而它成为读者的一面旗帜,成为民众寻求理想和价值的精神家园。

然而,当前的文学期刊在庸俗化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是因为文学期刊过低地估计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过低地估计了读者的理想、梦想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求。文学期刊一味媚俗基于对当代读者的一种基本预设:当代读者不需要追问形上问题,不需要理想和信念;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消遣,仅仅是消费,文学阅读对他们而言仅仅是打发时间的方式。这样的预设就难免导致恶性循环,即文学期刊越是贴近大众,而实际上就越远离读者;越远离读者,文学期刊就越陷入生存困境,越来越难以为继。

总体而言,文学期刊陷入生存困境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对文学期刊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于重树文学精英价值,重建读者对文学精神的信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仅应该积极反思文学期刊的生存境遇,而且也理应成为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重要推手。文学理论家不应该在转述西方后现代理论中自娱自乐,不应该在中国文学作品上随意粘贴西方文学理论的标签,更不应该以解构、嘲弄中国当代文学残存精英意识为乐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具有理想和信念,积极推动中国文学精英化,积极探索历史、社会、人生,思考人的终极价值,营造文学引领生活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重建读者对文学的信赖,重建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信心,重建理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文学生态一旦形成,何愁文学期刊没有稳固的读者群体?何惧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休闲娱乐报刊的挑战与竞争?一言以蔽之,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根本前提是建构良性文学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理论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高尔基,个性的毁灭[J],文艺理论译丛。1957(1)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学鉴赏对学好汉语言文学作用显著,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称为成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坚持探索出有效的培养方式,将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立足点。《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旨在结合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从研究汉语言和当代文学入手,在有关文学研究理论指导下,探究现代汉语思维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探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内容概要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包含简介、研究现状、审美、发展进程和典型观念、研究转型情况;第二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包含史料、英译、语言品格、概念及电影改编的文化学;第三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情况,包含“三段法”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研究,包含时间观流变与当代西方文学发展、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美学回归态势;第五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包含生态文化因素、现代派文学、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第六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概述,包含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具体应用情况和中华文化的弘扬、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第七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探究,包含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审美教育、语言意境、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第八章主要讲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专业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和应用、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九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性研究,包括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教育创新、应用性教学;第十章主要讲述各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第十一章主要是文学鉴赏概述,包含文学语言艺术、现代派文学的理论、“知人论世法”与文学鉴赏、文学鉴赏与理想价值的追寻;第十二章主要讲述的是文学鉴赏的分类鉴赏,包含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鉴赏等;第十三章主要讲述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包含重要性、写作路径、培养情况、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阅读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第十四章主要讲述职业院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包含文学鉴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和片论,以及怎样引导高职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可供文学工作者或教师职业的人阅读参考,主要探究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要先了解文学作品创作背景,提高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语感训练方式、感悟能力,选择快读与精读等,不断熟悉文章,从而有效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鉴赏文学有独特的鉴赏方式,并不是“跟着感觉走”,需按照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文学基本知识,感受作品蕴含的美与意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好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把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落到实处。教师可逐渐向学生渗透文学教育,为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夯实基础,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其课后巩固阅讀,实现相应文学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鉴赏方式,积极培养其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能够为大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的著作,值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学习。

(李欣蓓,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新技术论文下一篇:历史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