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住宅范文

2023-09-10

智能化住宅范文第1篇

摘要: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快推进服务业主导的转型与改革。服务业作为重要经济产业,我国各行业对服务的标准和要求逐渐提升。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国居民生活环境出现本质变化,物业管理作为第三产业的分支,促使物业管理行业蓬勃发展。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物业服务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新兴服务产业,成为新经济重要增长点和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物业管理;增值服务;核心优势;研究

1、我国物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物业管理行业作为传统服务业,地域发展不均衡,企业集中度较低、产品结构受限,导致行业发展缓慢。传统的物业管理运作模式,由简单服务者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运营和盈利空间十分狭窄,导致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困境,产品服务和质量与居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物业管理企业经营内容单一、组织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较低等问题突出,制约着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

物业管理百强企业引入智慧社区概念,服务内容逐步深入。服务提升表现在对孤寡老人的关注随访、居民的健康管理、社区文化建设、法律援助、组织利于沟通的集体活动等。积极推行实施、通过质量体系认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在社會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根据上市的物业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年中报表显示,到2016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优势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物业管理服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行业地位与影响不断提升,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

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外资企业与内地物业管理企业合作开拓市场的适应期,以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等为代表的境外物业管理企业开始参与国内物业管理市场的竞争。由于这些境外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有着十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企业管理有着比我们更大的优势,对人员素质与服务素养更加重视,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他们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因此,面对最近几年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的大量超大楼盘,涌现出了一大批管理面积愈千万平方米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很快。一些品牌卓著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目前国内外的压力下,把握互联网机遇,创新智慧社区增值服务,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不断实现品牌扩张。

2、物业管理国内外成功的案例

2.1国外成功的案例

国外智慧社区的发展非常迅猛,2001年成立的全球化“智能社区论坛”组织每年评选出年度最佳社区,成果领先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目前国外较为普遍的智慧社区形式包括社区网络平台、在线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智慧社区增值服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有:迪比克市的智慧社区、新加坡的智慧社区建设等。

迪比克市的智慧社区通过采用IBM新技术,智慧社区将城市内的水电、交通、公共服务等所有资源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服务于社区内居民。在社区内居民用水和出行交通问题上,他们提出特别的方案,通过利用网络对数据传递和分析软件的结果进行时事监测和调整。在每家每户安装高灵敏度传感器,针对公共设施和民宅的水电泄漏进行监控;同时搭建一个实时的综合监督平台,不间断地更新信息的整合、分析和展示,打造真正资源节约型、可持为续发展的大型社区。

新加坡提出基于资讯通信产业发展的“iN2025”计划,大力推进全覆盖的智慧社区建设,强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对医疗、商业和客户服务等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体验。物联网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加大对各种数据的收集,通过手机定位或者扫描二维码等电子方式定位,使用手机客户端等方式进行报修,帮助快速解决问题。

另外,新加坡的智慧医疗通过开发综合医疗信息平台,全面搭建数据共享的体系,临床医疗部分建立综合临床管理系统、远程医疗合作征求计划,在健康管理部门建立全面的电子健康病历系统、个人健康记录计划。同时建立生物医药科学发现与临床方案的互相转化,将健康信息进行无缝交换。2012年至今,全国电子健康病历系统的建设已达到第二阶段,该系统使医疗工作者能更好地管理病患的医疗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在博尔扎诺研发的“智慧生活”项目中,通过安装传感器,对老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并给予健康指导,提供运动和出行的建议,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2.2国内成功的案例

我国智慧社区的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效果:一是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停车指引、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在社区中逐步开展。二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的物业服务缩短了响应过程,提高了物业服务效率,并推动了社区智慧化建设。三是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不断引进专业化人才,物业管理的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国内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智慧社区各有特点,北上广等在增值服务的实践方向各有优势。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拥有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等智慧社区应用服务项目正在运行。增值服务体现在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智慧中心搜集了街道上全部数据,包括社区里的每栋建筑、设备、消防设施,甚至排水口井盖。智慧政务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对社区业务进行整理分类,更具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智慧商务以企业服务为目的,建立绿色通道,采用一卡通等信息技术平台将实体商圈联网,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智慧民生建设社区内的智能客户端,全面提升住户生活体验水平,例如智能停车诱导、虚拟养老等模式。

上海市浦东周浦、叮咚小区等智慧社区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基于互联网的文化购物等项目上进行创新和运营。通过“一库、一卡、两平台、多系统”的内容,提供智能家庭信息终端,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闸北区的智慧社区建设为一站式服务,劳动就业推进、社区救助、居家养老、停车引导、社区商圈等智慧社区应用服务。

广州市几大社区同时建设以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为代表的智慧社区。信息家园项目通过网络可以远程视频监控安全情况,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家用电器等住宅智能化建设。

3、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价值链

现代营销管理理论认为,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本质上无形的任何活动或作业,结果不会导致任何所有权的发生。在供应物中,产品具有三个层次,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有形产品作为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形式,呈现在市场上的具体形态。附加产品的提出,来自于纽约大学教授VickiG. Morwitz编写的《分标定价》书中,购买主商品的同时,导致附加商品的诞生,必须与主商品在性质或内涵存在相关联性,同时对该商品在其功能、内涵等诸多方面起到补充或加强,或对主商品功能的升级。

3.1服务延伸

服务延伸是在提供核心服务和支持服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或额外服务。服务延伸作为服务营销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确定服务范围内进行延伸,服务标准不断深入提高,服务产品更加完善,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在行业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延伸有效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服务延伸的特点是增加核心服务的价值,提高核心服务的质量,增加服务的深度;同时,突出区别于其他企业服务,扩展服务的广度,形成企业独特的服务品牌。

3.2服务差异化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阐述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战略。差异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在客户广泛重视的焦点上,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強、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提供既能满足客户,又具有独树一帜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具备了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服务延伸作为面临严重同质化的物业企业尤为重要,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物业企业发现面对提供的服务产品基本雷同的情况下,挖掘客户需求,对服务产品延伸和创新,其表现为服务差异化。

服务差异化来源于服务管理理念,作为一种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重视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和需求的细分,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服务差异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服务的质量管理,加强服务质量控制,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策略,为企业带来差异化优势。

3.3服务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他认为任何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过程中的集合体,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即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了价值链。这是一个创造产品和服务的紧密流程,每个活动都再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在最终产品产生累加效应和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为产品和服务增加价值。从产品来说,包括物体的加工、生产、销售、转移和售后等活动。从服务来说,属于辅助活动,通过提供技术、人力资源等以相互支持。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最终影响企业创造的最大价值。提升企业品牌和战略,最终决定于能否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再优化。

上世纪90年代,哈佛商学院学者雷波特和史维奥克拉提出虚拟价值链的观点。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企业以信息的形式,将实物价值链反映在虚拟的信息平台所形成的信息价值链。虚拟价值链是实物价值链的信息化反映。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给人们提供各类数据。虚拟价值链与实物价值链的区别是,在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虚拟价值链利用信息技术使所有环节都能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对未经加工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合成,在实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数据共享、分配。企业能否快速地获取准确信息,势必影响企业对产品掌控的反应速度,减少管理流程,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4服务价值链核心优势

服务价值链模型由哈佛商学院的赫·斯科特等学者提出,企业通过基本服务活动和辅助服务活动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形成一条闭合循环。服务价值链模型打造出有利地位,必须形成整体的核心优势,在所有环节中表现优秀,并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转,具有出强而有力的整合能力,才能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提供超值服务,具体体现在企业的服务产品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以服务为理念的员工队伍。在通过其基本环节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服务价值链通过改善经营环境、提升服务理念、塑造服务文化、加强经营管理等,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服务价值链阐述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对企业创造价值的直接影响及与企业盈利和成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价值创造与企业内部服务品质、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员工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服务价值链能否在企业正常运作的关键在于价值需求取向是否重合,不同的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均有差异。企业价值链应将各方价值有机地进行交换,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更多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4、物业管理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

根据目前国内外物业管理在智慧社区的发展情况,社区智能化产品由点及面的试点和推广,逐渐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知识技术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智慧社区普遍关注的重点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转变到以居民服务为中心,从公共服务类、社会管理类和市政设施类进行探索。

另外,目前国内物业企业在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设备设施和网络应用水平各不相同,在兼容性、交互性、开放性方面还有待改善和提高,普遍造成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难度偏大,建立集成体系和数据共享带来无形的门槛。

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智慧社区的管理有别于传统社区模式。物业管理人员,尤其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增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人才保障机制,是提升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充分利用的保证,减少设备设施的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应用技术创新的智慧新城区,旨在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重点在于通过一个中央管控中心来管理实时资源信息,着重对数据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和整合,通过数值计算趋势引导企业提供市民需求的服务,找出降低能耗和减少运营成本的解决方案,达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未来更侧重于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更好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琳·M·科尔曼、贾奇·威廉·赫斯:《美国业主协会运作指南》,赵宇,王婧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 沈山、曹远琳、孙一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实践与研究前瞻》,《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1期。

[3] 孙永波,于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涛:《智慧城市应用:智慧社区》,《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7月。

[5] 中国产业信息(2016年08月31日),《2016年中国物业服务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在线检索日期:2016年8月31日,网址: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8/443652.html。

智能化住宅范文第2篇

住宅小区居民住户的用电负荷是确定和建立小区供电网的基本数据依托。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 影响着两个不确定性的因素有: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 居民平均收入, 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以及城市电力供应状况及能源政策的不确定等因素, 使得居民家中的家电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和用电设备投入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各方面的影响, 导致了设计难点的存在。

设计中为了便于计算, 国内实行的办法是:一般按照《住宅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取上限值进行计算设计。

例如某小区在进行电气设计中采用以下数据计算:每户用电负荷为P=4.2kW;每户的平均同时使用系数K=0.5, 则每户实际计算负荷为P=2.1kW。

对于住宅单元、整栋住宅楼的用电负荷计算也需要更多的考虑使用系数K的设计与取值, 使用系数K虽然在设计规范中没有直接给出, 但是在设计中一般以《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技术措施》中的规定进行选取。

2 用户线路系统设计

城市住宅的电气线路设计不同于其他用电的电气线路, 一般小区的的电器线路系统基本不设定专业电工进行维护, 而居民又不太懂电气线路系统等方面的维修安全知识, 所以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 综合多方面考虑, 城市住宅电气线路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适应发展的要求, 并具有一定的预期超前意识, 从而以达到满足智能化得要求。现代城市住宅的暗配电气线路系统是难以更换或增加的, 所以设计时尽量做到一步到位, 达到满足远期负荷需求。所以针对以往住宅电气线路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住宅设计规范》中的基本规定“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 导线应采用铜线, 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l0mm2, 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2”。所以在一般的城市住宅小区的线路系统设计中, 根据户型面积大小, 每户进户线选择的基本截面10mm2~25mm2的铜芯导线, 分支回路可以采用2.5mm 2~4 m m2的铜芯导线。

3 用户配电系统设计

在过去的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中, 多数的住宅内照明和插座的分支回路数设计较小, 有的甚至是照明和插座共用一个回路的现状。由于设计的分支回路少的原因, 在每个回路所带的负荷就会急剧增大, 也就相当于减少了线路的基本截面, 最终由于用电负荷过重导致线路温度加速增加, 电气线路事故增多。

在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对分支回路数量进行了增加, 也就相当于减少了回路的阻抗能力, 这样就能很好的降低住宅的谐波电压及其带来的危害。在住宅中设计了足够用的分支回路, 就能够很好的将电路产生谐波的非线性负荷电器和对谐波敏感的电器做到由分开的回路进行供电。随着分支回路数量的增多, 再出现应急事故, 比如一路线进行检修或因故障跳闸时, 就能使得停电的范围尽量的缩小, 这样就对家庭生活造成的不便的影响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结合现代住宅的要求, 对于住宅电气智能化的设计通用的做法是:户内设配电箱, 并且分别按照照明、插座、空调等分回路进行设置。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照明不经过漏电开关处理, 空调线路安装在2.4m左右, 这样不易让人体直接接触, 插座设计是供各种家用电器使用的, 因为浴霸等装置需要安装在卫生间等特殊位置, 容易产生漏电, 这样的设计将会在发生漏电事故的时候开关就会托扣, 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4 防雷及等电位连接设计

(1) 现代多层住宅的防雷设计方法一般为:屋顶女儿墙及凸出物体上明设避雷带设计, 利用住宅结构的构造柱主筋做为防雷的引下线, 每根构造柱主筋主筋必须进行可靠的焊接处理, 在其下面需要与建筑基础的钢筋网进行焊接, 对于所有凸出屋面的金属体栏杆都需要与避雷带进行焊接处理, 防雷装置的铁件均做镀锌处理。

(2) 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设计方法一般为:屋顶采用Φ10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 避雷带连接成一定尺寸的网格, 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 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 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 其下端与基础内上下两层主筋焊接。对于所有凸出屋面的卫星天线基座主筋、金属通风管、屋顶风机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与避雷带进行可靠焊接处理, 防雷装置的铁件均做镀锌处理。

(3) 建筑物作总等电位联结设计处理, 总等电位联结与建筑物联接采用镀锌扁钢焊接, 与各种金属水管, 暖管, 煤气管联结采用镀锌扁钢箍接, 与进户PE线联结, 采用穿PVC32管暗敷设。

(4) 防雷接地处理, 电气电源进线处重复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弱电设备均共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处理, 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5 电气外线设计

(1) 变压器的设计容量。

在住宅电气智能化设计中, 变压器的设计容量需要根据小区的规模 (建筑面积) 和严格的预期来确定。

(2) 变压器台数及供电半径。

住宅小区内变压器台数的确定需要根据该小区的总体布局情况和所在区域的变电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考虑而设定。城市住宅小区内低压配电半径一般按照设计要求为低压供电半径的250m。

(3) 供电形式。

一般城市住宅小区低压配电均采用放射式供电的方式, 其中对于多层住宅需要进两路:动力设备和照明各进一路;高层住宅需要进四路线:消防电源 (二级负荷) 进两路, 商业及住宅照明各进一路。

6 结语

现代城市住宅在设计中要满足健康舒适、安全节能等基本要求, 所以对于住宅电气的设计也要随着不断地发展, 所以这些住宅电气设计要求内容给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也同样给广大的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中除需满足相关规范的最低要求外, 还要满足用户多样性的生活需求, 也要统筹兼顾各方的实际利益。

摘要:住宅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城市住宅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行的标准、规范和技术等在许多方面都能够满足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而在住宅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如何做到满足住宅的整体要求是一个应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特点, 介绍了电气设计中的智能化因素的融入等内容。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电气,智能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陆思武.智能小区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动态[J].智能建筑论坛2, 004 (9) .

智能化住宅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传统设计理念已难以适应当前精细化管理背景。一般来说,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核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强调多元化需求,即满足建筑空间功能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建筑视觉美感以及整体性。为保障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得以深化加强,本文主要结合精细化管理背景,对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及创新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11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质量的不断加强,促使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以及复杂性程度逐渐加深,尤其对于民用建筑与公用建筑组合的区域设计而言,其规划与设计难度更大。目前,为保障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保障建筑运行质量安全,行业内部设计人员应主动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以及要点内容,借助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方法能够对建筑规划与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统筹协同,减少设计失误问题。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并未深刻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在规划理念以及设计方法的选用上并未完全符合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需求,最终所设计出的建筑工程项目缺乏美观性以及功能性。为及时缓解这一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应主动立足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当前规划设计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通过优化发展规划设计内容,促进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规划与设计短板问题及精细化管理需求分析

1.1 短板问题分析

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衡量与考虑,建筑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期间需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建造需求以及功能需求等,从多个方面针对建筑工程布局规划、空间功能以及内部结构优化等重点内容进行统筹推进与合理部署。在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承担起自身设计管理责任,结合空间场地实际条件对各功能区以及结构优化要点内容进行合理部署。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期间并未完全将标准化工作流程贯彻落实,再加上图纸与互提资料深度不够,难以准确传达设计内容[1]。

最重要的是,各专业设计受传统技术影响,并未实现同步发展目标,导致各流程内时间节点未能按计划执行落实,且各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阻碍。受以上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分工缺乏明确性,且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较多,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美观性的提升。

1.2 精细化管理需求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精神。在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立足于居住者生活需求,从高质量、人性化以及舒适性等角度重新定义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及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基于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需满足以下两点要求:(1)设计人员应从“精”概念方面进行着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以及舒适美观设计理念要求,对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设计要点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规划与设计,并通过突出重点,满足局部,保障建筑规划与设计效果得以深化加强;(2)设计人员应从“细”概念方面进行着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員应重点关注细部设计。结合细部结构设计需求,对相关要点内容进行充分完善。并结合场地空间功能要求以及实际环境,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设计深度。并通过不断减少专业空间矛盾问题,保障整体设计完成度以及统一性效果[2]。

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各专业部门之间应对设计工作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适当优化。主要通过结合工程项目建造需求以及美观性需求,对各专业设计以及施工作业期间所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提前识别。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以及工艺手段,对传统设计内容以及理念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还需要适当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不断融合绿色建筑理念以及相关工艺技术,减少传统建筑设计以及施工存在的能耗问题以及污染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深入持续发展。

2、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及要点分析

2.1 坚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重要指导,统筹建筑规划设计目标

建筑规划设计应始终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重要指导,重点针对当前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以及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一方面,设计人员应主动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以及工作方式。主动结合城市建筑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建筑规划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结合以往规划设计经验来看,大多数建筑规划设计都存在重功能、轻价值问题,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实用性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立足于建筑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建筑规划设计目标进行准确把握。并主动从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功能区演变及其他多种角度进行深度考虑,确定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准确理解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刻内涵。在规划设计期间,应主动针对建筑功能设计以及建筑规划内容进行协同推进。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所制定的设计方案内容进行健全完善,以保障建筑规划设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3]。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不应只局限于关注建筑规划与设计要点,而是应从综合性规划角度对所需要设计的要点内容进行深入考虑与合理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居住者实际需求以及建筑功能需求,对设计要点以及优化内容进行协同推进。并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满足局部,对建筑空间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保障整体设计的协调性与合理性。

2.2 积极运用新科技手段以及方法内容,健全完善建筑规划与设计体系

传统二维设计方式所存在的限制性问题较多,如无法准确传达设计意图以及关键点,同时在可视化以及虚拟化应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等新兴科技的推广应用,传统二维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精细化建筑规划与设计中。一般来说,BIM技术可贯穿工程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可以从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关键阶段实现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目标。在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可主动结合4D技术以及5D技术实现对工程建筑项目施工作业流程的模拟展示。并将相关数据内容以资源共享方式传输到各个参建单位当中,为其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4]。

除此之外,BIM技术所具备的模拟化以及可视化功能可以为工程设计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在前期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优势,对各专业流程内容进行提前模拟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隐患因素进行精准识别并加以防范,以防止后期出现设计失误或专业矛盾问题。举例而言,设计人员可利用BIM管线碰撞检查功能,加强对于各专业施工矛盾点问题的识别与管理。另外,设计人员也可以运用BIM技术的智能化优势对专业碰撞检查等内容进行检测分析,提前识别风险并及时规避。

2.3 适当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促进建筑规划设计水平持续提升

为持续深入推进建筑规划设计发展进程,设计人员应主动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筑规划设计体系内容进行适当健全与完善。具体如下:

1)设计人员应结合城市地区地理环境以及发展情况,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对建筑规划设计内容进行适当改进与优化,以期可以减少施工作业期间存在的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设区域土壤条件以及水文条件等,合理配置建筑资源应用问题。举例而言,为保障建筑周边美观效果以及绿化效果,在规划绿化带时,设计人员可运用多种植物进行联合配置与应用,如可以将乔木放在人行道两侧,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遮阴效果[5]。

2)设计人员应结合自然情况,对室内外居住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建议设计人员主动结合区域温度变化以及日照条件等关键因素,对室内外设计平衡要点进行精准把握,切实满足居民日照需求以及温度调节需求。举例而言,设计人员可通过合理使用幕墙,实现室内温度调节。并借助自然通风等条件,减少电源消耗问题。这种设计手段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可以保障各项能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4 加强各参建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深化建筑规划与设计效果

基于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强调各参建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效果。从客观角度来讲,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质量是否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往往与各参建部门协同性以及合作交流效果存在关联影响。结合以往经验来看,以往各参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够通畅,所表现出的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明显。再加上设计人员缺乏对相关数据的传达与交流,导致各部门之间所呈现出的合作交流局面较差。目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驱动作用下,建筑工程参建单位对于协同交流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

为保障各参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顺畅,建筑设计企业、建设单位以及施工方之间必须构建统一协调的合作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除传统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交流不畅问题,进一步保障建筑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在交流过程中,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技术,加强对信息数据以及资源信息的交流互动,消除信息孤岛效应,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结合数据结果,从多个角度如规划、建筑施工以及室内设计等方面,对多个专业内容进行有机协调。除此之外,客户也应参与到设计全过程当中,如主动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让设计师明确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及理念思想,对当前设计内容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与解决[6]。

2.5 主动融入自然设计与人文格局,打造高品质城市居住空间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设计应主动融入自然设计与人文格局建设理念,以促进建设规划工作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一方面,建筑规划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发展情况,对当前城市自然格局以及人文环境情况进行重点把握。并将相关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促使城市建筑品质效果得以稳定提升。举例而言,对于旅游城市而言,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的保护管理。可根据不同景区特点表现,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有效塑造,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高度以及布局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建筑规划设计应立足于打造高品质城市居住空间理念,重点针对当前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在此过程中,规划设計人员应主动立足于山城交融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规划设计方法,对城市建筑建设理念以及设计体系进行健全完善,以期可以进一步促进建筑规划效果提升。

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不可再局限于实现空间与功能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应积极立足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从多个方面强调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确保建筑空间功能以及各结构体系得以深化加强。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从多个角度结合居住者生活需求,从功能性、美观性及其他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积极转变传统建筑规划模式以及设计理念,及时补齐设计短板问题。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内容的渗透作用下,设计人员还应注重从全局角度对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与优化。如可适当融合新技术内容以及绿色建筑理念,重新塑造建筑规划与设计体系及相关内容,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助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飞,王争光,王帅,沈永红,肖鹏,杨肖伟.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46-47.

[2]罗海燕.精细化设计在厦门市保障性住房中的重要性[J].广西城镇建设,2021(10):37-39.

[3]贾建万.研究建筑学中的规划与设计问题[J].居舍,2019(3):126.

[4]张晶.对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30(11):87.

[5]姜沛.论述现代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0(15):28-30.

[6]潘欣.城市更新视角下老街区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22-223.

智能化住宅范文第4篇

一、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

智能快递收取柜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 高层住宅建筑当中的用户也是网络购物消费的主力军, 上班族上班期间接受邮寄到家中的物品依然是一大难题。智能快递收取柜将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业主中的备受欢迎。快递人员通过智能快递收取柜的提示操作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 智能快递柜将迅速向云管理平台发送信息, 云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核实处理后迅速搜索用户预留在系统中的信息资料, 并以动态验证码的形式发送至快递员的手机当中。通过在操作面板中输入动态密码, 快递柜将自动打开, 之后快递人员将物品以此放置在快递柜当中即可。

(一) 快递投递过程中, 对买家的信息和准确性并不明确

智能快递柜的使用使得收货人的类型无法明确, 导致有一部分不方便的人群需要上门送货但是会受到忽视, 比如一些老人、孕妇、全职母亲等。还有一些快递人员在存放快件时, 可能会将一些人们并不需要的传单、广告投放在智能快递柜中。

(二) 无法验收货物

在快递服务中, 国家有先验货, 在收货的规定。但是在使用了智能快递柜后, 快递在没有经过第三方验证前就已经被签收, 这就导致后续收件人在维权时处于被动状态。

(三) 智能快递柜对货物的大小、投递时间没有明确规定

在使用智能快递柜时, 快递企业在配送环节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要求, 针对快递货物的规格以及投递的时间等都没有相关的管理机制, 导致一些特殊的快递货物买有办法经过智能快递柜投递。

(四) 智能快递箱收费模式没有明确的规范

因为智能快递柜当前在不同的住宅社区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模式, 在市场中智能快递箱的位置很尴尬。比如有一些智能快递柜是一种双向收费模式, 导致很多人都放弃使用智能快递箱。

二、社区智能快递柜存放和发展对策

虽然在当前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但是电商的发展空间很大, 这也是推动智能快递柜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和社会也会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一) 运营模式的更新

因为智能快递柜的存放和安置离不开快递企业和小区物业等的协调和组织, 为了实现双赢, 保证用户的体验, 可以将智能快递柜终端交给第四方进行管理, 这样可以更加科学的对快递柜的安装位置以及存储物品进行良好的管理。专业化管理技术的提升势必会推动智能化快递寄存发展。

(二) 加快物流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当前物流快递服务中信息化技术也有应用, 但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尤其是在智能快递柜的存放推广方面,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导致物流行业的服务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对此, 根据国家出台的物流快递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对物流企业进行技术的投入, 实现快递配送效率的提升, 鼓励企业根据城市快递配送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利用现有的各种商业设备设施, 建立多种共同配送末端网点, 开展多种投递合作模式, 推广智能化快递柜的使用, 加速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在城市住宅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协调各方利益, 通过政府的引导, 实现商业运营公益服务, 提高群众的便利性体验。

(三) 加强邮政管理部门的干预, 促进智能快递柜的持续发展

快递行业配送规模很大, 需求很多, 末端的配送方式种类很多。对此, 相关的管理部门在进行城市智能化快递柜的使用方面应该加强管理规范和制度建设。将快递代理等机构统一纳入到监管体系, 实现监督备案管理。邮政管理部门应规范快递登记制度。智能快递柜作为末端配送的统一环节, 是邮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 邮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运营快递企业的资质审核, 保证市场的秩序和规范, 强化快递的安全, 用户信息的保密, 加强智能化监督管理。

(四) 融入信息技术, 增加安全指数

智能快递柜还可以与自助存取款一体机相互关联, 在社区中除了可以开展金融自助服务以外, 还可以绑定ATM中的付款服务, 这样就可以便捷的提供货到付款的服务。通过指纹识别技术, 提高验证的安全性。

结语

总而言之, 智能快递柜的投入使用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物联网是开启物流信息化整合的时代引擎, 谁抓住了物联网, 谁就抓住了物流行业的未来!在随着城市物流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 智能快递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而言, 人为无视规则的因素占有一定比重, 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制度监督和制度设计、机制设计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是规则的影响效果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快件的收件人或者快递员, 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 也要遵循良好的使用习惯。

摘要: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 网络购物成为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心仪产品的重要途径。我国网购人群逐渐增加, 在促进网络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快递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快递员忙碌于各个卖家和买家之间时, 智能快递箱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快递人员的工作。但是因为快递行业竞争激烈,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快递寄存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智能快递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且就智能快递箱的规范化使用和推广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能快递箱,快递业务,现行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宇昊.基于C/S架构与Android平台的智能快递柜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 2017.

[2] 张大成.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 16 (04) :14-21.

智能化住宅范文第5篇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对于节能设计并没有非常重视,因此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最后简单推测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使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大多数人民从农村迁入到城镇。因此,住宅的建筑规模也随之扩大。众所周知,建筑方面的能源使用是整个商品消耗中的主要消耗。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消耗占有的比重也逐渐增加。以前,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在住宅建筑设计以及所有的建筑中只单一的强调节约经济,而完全忽视了节能环保。以至于在大多数住宅建筑中并没有采用热工与节能材料,再者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合理的标准规范,导致了住宅建筑的总体设计不合理。居民住宅中没有良好的保温材料,导致空调耗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舒适度以及没有体现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但是现在,我国通过对住宅的建筑结构的调整,更新了保温材料,节约了资源能耗。从上可见,我国住宅节能设计有极大的重要性,而且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确定住宅材料的热工参数时,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测量以及没有科学的检测方法,而仅仅单纯的采用厂家所提供的说明书上的数据。第二,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没有好的创意。设计手段单一,而且设计不全面,很多建筑企业仅仅在住宅建筑的外层结构中采用保温材料。第三,完全的忽视了施工成本。在住宅节能设计中,一些企业并不按照所制定的节能标准,选用一些高保温与采光好的材质。因此,严重的提高了建筑成本。很多地方的建筑企业在建筑过程中随意改动节能方案。导致我国建筑节能设计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另外,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开展的前期,我国政府人员没有确定的计划,总担心所使用的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工作难以得到实施。从其他地区来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案和实施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从而使得建筑节能市场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在目前激烈的节能市场化竞争中,一定会使得建筑节能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为制定其他的节能政策,发展住宅节能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当下,要想提高建筑节能设计的准确,必须从降低建筑物不同季节的热量损耗做起。具体措施是:在建筑设计方案图中,尽量缩小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建筑围护结构,这样以来,房屋的气密性就良好,从而解决了室内保温问题;尽量合理利用太阳能,以减少其他的能源消耗;保持房屋一直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从而保证空调和照明物的使用频率;在照明设计中,按照房间门窗朝向以及用光需求来合理选择不同参数的灯。假如一个房间需要照明度高,那么则选用一般照明方式。尽量选用一些使用寿命长、低能耗以及光效好的灯。

2.建筑设计节能的相关措施

由于住宅建筑节能的日益发展,政府对于这方面越来越重视。为缓解能源危机,我国必须制定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利用法律来确保建筑设计各个环节的无误性,监督每一道工序,确保各个人员都能认真的去设计。对于节能设计材料的生产也要有足够大的重视,使建筑节能工作有规则的执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住宅建筑管理方案,并设立相关机关去管理;加强对节能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训练,使有一个良好工作意识和态度,认真积极的投入工作中;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这就需要企业及政府定期做好宣传工作,倡导节能理念,从高层做起,带动群众;国家科技人员应逐渐研发更节能的材料。积极探索,逐步减小能源消耗,积极引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使建筑节能产品能有高效性。在不提高建筑房屋成本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新节能技术。使房屋节能进一步提高。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虽然在建筑节能方面有令人震撼的成绩。但是,相比与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仍有很大的不足,应快点加快节能技术的使用。在能源利用方面,应尽量使用太阳能及一些可持续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专业人员协作努力解决在使用太阳能及新能源的一系列问题。在建筑墙体方面,对于墙体围护结构要重视,选用一些节能足够好的复合型材料。从而降低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住宅节能设计一项统一的工程,应该对于住宅的墙体与屋面等观察研究,以提出更加完美的节能设计方案。国家应强制每个企业按照已有的条例及规范来做,建立健全的设计理念。并大力培养专业节能设计人才,以使我国的建筑节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住宅节能的重视,并建立及颁布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规定,并且定期的宣传节能意识,因此使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做好节能工作。我国的建筑节能也得以推广,缓解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更加舒适。有效的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也逐渐提升。而面对目前的建筑状况,我们并不能够掉以轻心,要始终把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上一篇:综合实践总结下一篇:智能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