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设范文

2023-09-10

智能化建设范文第1篇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农村的智能电网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农村电网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1 地区经济落后制约了农村电网的发展

虽然依靠国家的大力扶持, 例如农村电网建设得到了专项的财政补贴、参与电网建设的单位享受到了地方的优惠政策, 但国家的力量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问题紧张, 社会可以提供的资源有限, 迫于无奈只能减缓农村电网建设的步伐, 使许多电网改造工程被一拖再拖。

1.2 农村电网的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战线长、地域跨度大、社会环境复杂、建设时间不集中, 这就导致农村电网设计工作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 这部分费用占整个电网建设的比重可观。为了将更多的费用用在电网的实际施工中, 许多地区大大压缩了设计费用的开支, 取而代之的由建设单位边设计边施工。这就造成农村电网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影响了电网的使用效果[2]。

1.3 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由于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较晚, 同时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性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农村电网工作。这就使得农村电网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不规范、自动化装备应用不熟练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 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上文中对目前农村电网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读。在电网建设过程中, 可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来解决以上的各种问题[3]。

2.1 农村电网统一调度智能化

调度系统是电网的控制中心, 是新农村政策下农网智能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技术, 在智能电网的运行维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村电网调度智能化的主要工作是做到可以在全县范围内对电网进行监控、预警和对变电站的远程控制。

2.2 SVG谐波治理技术

农村电网以往普遍存在运行不稳定, 线路损耗较大的情况。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 经常出现电压低, 空调、冰箱等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甚至于变压器超负荷运行被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一些地区的家庭至今还保留着冰箱配备稳压器使用的情况,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在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 各地加强了对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在选择变压器时考虑一定的冗余系数, 在电缆选型时选择较大的线径方便以后增加负荷。在完善了基础设施后, 智能化电网投入先进的SVG电网谐波治理设备用于电网的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 这将大大改善农村电网的质量。

2.3 智能综合保护装置技术

智能保护装置技术的投入使用是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技术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3.1 农村电网由于覆盖范围较广, 运维管理的工作量比较大。

同时由于农村电网很多都架设在农田里, 农民在进行农业种植时使用机械化工具, 这些都可能对电网安全造成影响。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先进的智能综合保护装置将可以及时断开电源切断故障点, 保障人身安全。

2.3.2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电网所承担的负荷种类越来越多, 负荷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电网中运行了很多重要的仪器设备。当电网发生波动时, 很容易损坏电网中的仪器设备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智能综合保护装置投入之后, 可以及时检测电网的实时数据, 对电网中的重要仪器设备进行分段保护, 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损坏情况。

结束语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建设过程,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上级电力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统筹进行安排, 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电力公司需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打造专业化的运维队伍。各地区政府要将该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 保证施工质量, 为当地农村提供一个可靠优质的能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 目前国家电网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智能化的普及, 农村电网正逐步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1]。本文通过对农村电网当前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 简要论述了目前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并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加强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关键,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玲.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 201s, 32 (29) :102-103.

智能化建设范文第2篇

1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智能化建筑系统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 虽然发展历史较短, 但发展速度很快, 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 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应该说智能化建筑系统就是在建筑 (包括环境) 平台上, 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 (C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办公自动化系统 (O A S) , 它们与建筑环境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 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 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我国智能建筑专家, 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1997年6月在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就智能建筑提出了下列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 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 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 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在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厦”, 从实际工程分析, 这一名词定义不太确切, 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 相反, 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 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小区等房屋建筑。目前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只是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智能化, 其程度也是深浅不一, 没有统一标准, 且智能化本身的内容是随着人们的要求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延伸拓宽的。

2 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客观独立的市场需求分析是智能化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需求。在合理的工程实施架构里, 顾问、设计的角色与承建商、集成商的角色一定要分开。道理很简单, 设计者具有工程方案主导能力, 并依据设备技术发展, 修改设计。如果方案的设计者与方案的实施者分开, 两者就可以互相约束, 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就有保障。如果设计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完成, 就有可能引起方案偏差。另外, 每个系统集成商都有既定的合作伙伴即其所代理产品的供应商, 其所提供的方案不可避免产生不客观的偏向, 从而很难产生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分析。所以, 相同公司进行设计和施工, 容易引起“求高、求全”的浪费。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严谨、合理的设计方案是智能化建筑建设的关键。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 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提出符合建筑物要求的设计方案。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相同的解决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设计初期业主以及设计者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 甚至到了结构主体已经完工的条件下才考虑建筑物的智能系统要求, 这样一来, 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不合理的结果。因此, 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必须紧密配合, 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化建筑作品。所以, 建设部专门发文, 要求主体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所谓“总体负责”, 其实就是设计总承包的概念。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各方都应该认识到:总体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 马虎不得。方案设计之后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 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 建筑主体设计单位按现行的惯例不可能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图, 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技术设计图纸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 也完成了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但由于不同产品的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 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因此, 深化设计是在优化设计完成后, 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目前智能化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 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第一, 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 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第二, 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 由土建总承包商来作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工作。

第三, 业主选择一个弱电总承包商协调管理各子系统、分包商, 弱电总承包商的工作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监督。

以上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但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是弱电总承包即第三种模式, 原因有几个: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它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发展还不成熟, 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在模式一中, 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 业主需要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 但目前来说, 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深入了解, 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建设单位, 有一批负责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 但这些人熟悉的只是结构、电气、水暖等建筑的常规系统, 而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 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即使业主能招聘到具有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 但这会使业主的建筑管理机构变得很庞大, 而且一旦建筑物竣工, 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 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如果由土建总包商来进行弱电系统的分包和管理, 这可以使弱电专业工程和其他专业的工程配合更为紧密。但同样存在着目前土建总承包商缺乏具有智能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问题。而且, 以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的模式, 设计院负责设计出图, 土建总承包商只负责按图施工和现场管理, 这就与智能建筑承包商要求具有深化设计能力的标准相冲突。因此, 以目前情况看, 土建总承包商尚不能达到对弱电方面的技术实施和施工全面管理的能力。而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 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 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 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 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 他们会不断学习新技术, 力求把工程做好。综上所述, 弱电总承包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对业主而言, 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弱电总承包商是一个存在很大风险的问题。目前,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声称能做建筑智能化的承包商越来越多, 在发展的大潮下, 难免泥沙俱下, 抛开没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的班子不说, 就是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的公司的水平也良莠不齐。选择一个好的弱电总承包商对工程至关重要, 这也是最终交工的工程能否达到业主要求的关键。

智能化建筑完工后的安全平稳运行是管理的最终目标。智能化建筑完工后, 必须进行全面的客户培训, 由于智能建筑队伍的高速发展, 设备及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 建筑物物业管理公司需要经过培训才能熟练地操作系统。所以在系统竣工前后, 系统集成商必须对业主的有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同时, 要协助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应用技术的产物, 但其系统运行操作需配备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人去操作、运行、维护。即使设备是一流的, 但同样需要有人去维护、保养, 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系统维护和运行的队伍和建立具有智能化工程特色的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的管理过程中, 确定智能化建筑要取得的功能、出台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保障智能化建筑的顺利运行等, 是建筑物建设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只有将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实现智能化建筑安全、高效的目的。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建筑在建筑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给人们了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本文在简述了智能化建筑的概念及组成部分后, 分析了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并就目前智能化建筑市场中的多种趋势做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管理

参考文献

[1] 肖军.浅谈智能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R].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26届年会, 2001.

智能化建设范文第3篇

智能化房屋的建设, 要根据房屋建设的整体规划定位, 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 对智能化房屋的正确认识:首先, 对于智能化的房屋建设, 建设方要明确什么是智能化房屋, 它不单单是安装一个电视插座, 一个监控摄像机那么简单。智能化房屋是一个综合性多技术手段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应用, 还需要其它各个专业的配合。

(2) 对智能化的房屋合理需求定位:智能化的房屋建设需要合理的需求定位, 要根据小区的项目投资、整体规划、销售对象、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后续管理等各个因素来确定房屋智能化建设的档次。需求分析包括用户使用的需求、小区管理的需求、市场承受能力的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等等。如建设方对小区的定位为高档住宅, 在配备了电视电话宽带等标准的智能化系统外, 还应该考虑高端的智能一卡通、智能家居等系统的配备, 以提高住宅的档次。综合以上因素, 我们才能确定下一步设计的实施。

(3) 对智能化房屋的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化房屋建设的关键, 在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 一个小区是否能真正体现其智能化, 全在于此。智能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 在各个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阶段, 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设计当中, 要注意各系统的适用性、节能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 更要考虑各个系统之间联系, 优化设计, 使之达到安全性、舒适性的目的。

(4) 对智能化房屋的规范化实施:在明确了建设的目的后, 将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规范化的实施能够确保智能化系统工程顺利的运行。从系统规划、建议方案、设计方案到深化设计, 而后进行施工、安装、调试, 最终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整个过程都需要其规范化的操作实施。规范化的实施, 为投资方、建设方、施工方、使用方提供了保障, 使智能化房屋建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房屋智能化系统运行的根基。

2 智能化住宅的系统规划

(1) 综合布线系统 (语音、数据) 。房屋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包括了语音、数据的信号传输network网络, 它还包括了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整体传输网络, 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完整各设备之间接口规范。它就象人的神经, 构成了房屋的“神经系统”。

(2) 有线电视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一直到用户端接收机, 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全国早已开展了数字电视的建设, 对于建设方、设计方来说, 应该注意的是传输网络的构架及终端用户的使用, 与新技术相配套。

(3) 闭路监控系统。闭路监控子系统在园区内通过PVC管敷设, 主要为75-5视频线, 电源线采用就近接用的方式, 如果为带云台摄像机则还需要一根控制线。

(4) 可视对讲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配线时, 可根据线长和系统的负荷以及建筑物内布局和电气、电磁情况来灵活设计。单元系统中干线视频线采用SYV75-5, 当线长超过100米且增益达不到1Vp-p时, 增加视频放大器;单元系统中户线视频线采用SYV75-3, 当线长超过50米时, 则采用S Y V 7 5-5;连接管理中心视频线采用S Y V 7 5-5或S Y V 7 5-7。

3 智能化住宅质量检测的内容

工程质量检测可分为基本试验、施工试验和竣工工程有关安全、使用功能抽样检测3个部分。基本试验具有法定性, 其质量指标、检测方法都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其方法、程序、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素质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其试验一定要符合相应标准方法的程序及要求, 要有复演性, 其数据要有可比性。施工试验是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控制手段, 判定质量时要注意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和第三方见证, 保证其统一性和公正性。竣工抽样试验是确认施工检测的程序、方法、数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为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完善提供数据。

4 智能化住宅质量检测的方法

(1) 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要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参与项目计划的制定, 避免盲目赶进度而带来质量隐患。同时, 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 掌握项目进展中的实际质量情况, 随时对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2) 要做好各相关单位的实时沟通要通过沟通协调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智能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会碰到许多这样那样的情况, 弱电施工的一般进场较晚, 而此时水管、空调风管和弱电线槽等, 可能己经敷设, 弱电子系统的楼字自动控制系统 (BA) 、安全保卫系统 (SA) 、公共广播系统 (队) 、有线电视系统 (CCTV) 、保安监视系统 (CATV) 、综合布线系统 (PDS) 等都有线槽敷设, 而现场的空间有限, 各弱电子系统的管道走向与其它管子发生冲突, 有时各系统在施工工序上的影响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因此, 应与各分项工程实施单位实时沟通、协调施工方案、工序、进度等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 总体管理措施

(1) 设立测量放线小组, 专职测量和保证线路的精确度, 将损线缆耗降到最低点。

(2)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在开工前制定详尽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创优良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监控,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预控, 实行过程目标控制, 以分项保部分, 以分部保单位工程, 从而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3) 针对本工程预留预埋多及专业施工的特点, 设立工程流水作业与相应的施工小组, 各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提高工程效率和进度。

(4) 采用信息化技术作为主要管理手段, 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在施工过程对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编制详细而周密的施工整体控制计划, 明确各专业进场和配合及交出时间, 以保证整体计划的按期实现。加强工程管理, 搞好各工种各专业的配合协调, 加强对各专业部分的质量控制, 通过严密完善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优良工程”的实现。

(5)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概况, 施工场区内将施工区、生活区及办公区相对分开。

6 结语

目前智能建筑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 智能建筑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们要建设好智能建筑, 实现建筑智能化目标, 就必须把握好建筑智能化项目实施的质量控制。

摘要:房屋的“智能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综合应用, 旨在改善住宅功能, 优化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如何从实际出发, 建设适合国情的智能房屋, 对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设要素,系统规划,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任玉峰, 刘金昌, 张守健, 等.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中国建筑出版社, 1995.

智能化建设范文第4篇

(1) 当电网受到异常信号扰动或短暂故障时, 电网仍能保持供电能力, 减少停电范围;对于人为的破坏如:病毒入侵, 部分电路损坏等仍能继续供电, 具有确保供电安全以及抗病毒破坏能力。

(2) 支持可再生资源的重复使用合理分配资源, 保证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和提高, 保证实现与用户的高效互动。

(3) 采用统一的模型和平台, 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4) 优化资产的利用, 降低建设维护成本, 并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技术的先进性保证输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效性。降低排放水平, 适应能源的循环使用。

2 智能电网建设的难因

1) 电网建设面临的外部问题:前期工作程序复杂, 工程核准难度大。工程涉及的相应细节工作如选址, 拆迁等协调起来十分困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困难。

2) 电网工程建设受阻存在的内部问题:输配电网的规划和设计相对滞后与工程进度矛盾突出。输配用电的协调安全与经济运行以及相关专业工作周期。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创新。

3 智能电网技术创新

3.1 智能电网的故障诊断

利用高压超高压电网中故障录波器记录的原始海量故障录波数据中的暂态信号, 借助新的数学方法如小波、神经元网络、时态逻辑技术等, 对传统电网故障诊断中的系列算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仅依靠来自S C A D A系统和微机保护间隔单元的保护、开关接点的变位数字量信息, 调度员可以得出系统异常时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相别、故障前后的相量、保护及开关动作事件、事件时序 (SOE) 等;对来自多个厂站的保护和录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可使调度中心迅速掌握电网真实故障情况。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基于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的故障录波数据自适应小波去噪压缩算法, 通过故障录波信号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 确定出最大波分解层数n, 然后在该分解层数上进行噪声白化检验, 并对某一个信号奇异点进行奇异性指数计算, 以确定出小波最优分解层数。

在子站端, 基于二进小波和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的数据处理和故障初步诊断新方案, 通过二进小波准确提取电网故障时刻, 以解决录波器启动记录时标存在的误差问题, 故障时刻提取误差率不超过0.6ms, 为全网实时或准时故障诊断创造了条件。

在主站端,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故障电流量的故障类型识别, 利用提升小波和R B P N N网络构造了新的小波神经网络故障选线和选相模型, 提升小波对故障前一个周波和故障后两个周波的测量。

利用全网故障线路及与故障线路相关的模拟量信息准确提取和校核开关量信息, 采用模拟量信息分层和保护分级诊断思想, 诊断出保护、开关和重合闸动作行为, 形成故障简报。

3.2 电网智能调度

电网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ower Grid Dispatching) , 主要用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管理水平, 满足调度人员的实际需求, 电网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求解电力系统问题, 主要目标是协助调度人员完成调度任务, 为调度人员提供电网调度操作相关的决策支持。采用多智能体技术实现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自主运行可以提高调度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在线自动跟踪、自主分析, 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并且能够有效减轻调度人员工作负担。

3.3 具体实施

3.3.1故障处理方案的在线自动生成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 及时制定故障处理方案, 尽快恢复供电, 对于防止故障扩大, 提高电网安全性和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自主运行模式下, 一旦有故障发生, 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报警处理智能体对报警信息进行在线自动分析, 同时向领域环境发出故障分析申请, 最后由故障恢复智能体给出快速恢复故障的方法。

3.3.2 电网稳态综合分析报告的在线自动生成

当电网正常运行时, 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调度员最关心的问题。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当前运行情况, 在线自动生成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综合分析报告, 提高决策方案的实时性和针对性。在自主运行模式下, 调度人员只需查看综合分析报告就可以全面了解电网运行状态, 极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

3.4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网规划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支柱, 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也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

(1) 通信电源:电力通信电源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 特别是在智能电网中, 以先进、集中、自动化的管理维护方式管理通信电源。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 一般采用DC-DC转换器对通信设备供电。蓄电池采用双蓄双充模式, 可适当加大直流蓄电池组的容量。

(2) 信息管理:数据信息的管理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

(3) 通信网络的架构:智能电网的发展, 必然带来通信网络接入业务的多元化和通道需求以及接入站点的不断增加, 网络的安全性、利用率、组网结构, 网络管理等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智能电网中, 用户和电力企业存在双向互动, 信息传递和沟通需要通信网络的建立和完善。

4 结语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通过智能电网建设, 能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通信能力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中, 对电力通信提出了更高需求。因此, 建设智能电网, 首先需要加强电力通信建设, 保证电力通信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摘要:智能电网 (Smart grid) 是将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与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增强输电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损耗、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多个优点。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功能、建设难因、以及技术创新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1] 姚恩瑜, 何勇, 陈仕平, 数学规划与组合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229~233.

[2] 刘巍, 章健.变电站站址优化方法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8 (1) :31~34.

[3] 邓先礼, 等.最优化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154~157.

[4] 张崇见, 余贻鑫, 严雪飞.中压配电变压器优化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23 (l) :27~30.

[5] 余贻鑫, 张崇见.城市电网中压配电变压器的模糊优化规划[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20 (4) :23~28.

智能化建设范文第5篇

1 赛马场智能化技术体系

1.1 基础平台

由于赛马场首先是建筑物, 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 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时钟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共广播及场地扩声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 确定需求, 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2 业务应用平台

赛马场主要是为速度赛马和马术运动服务, 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赛事管理系统、赛事成绩发布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排名系统等, 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赛马场功能并与赛马比赛管理专业人士沟通确定需求。

1.3 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赛马场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 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资产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管理经营该赛马场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1.4 调度应急决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主要是针对大型赛马赛事 (如中国公开赛、金牌骑师邀请赛) 进行紧急应对管理, 包括比赛期间现场的管理, 并与就近的智能交通系能够信息共享, 统一调度。

1.5 赛马场建设目标管理平台

(1) 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

(2) 采用先进的基础系统集成平台, 整合智能建筑各基础子系统。

(3) 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等三大服务功能。能确保赛马场内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对灾害和突发事件具备防御与应变能力;提供高效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尽可能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的通讯方式。

(4) 建立先进和科学的设备管理体制, 以节约管理费用, 从而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标, 同时, 为适应专业应用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提供必要的通信网络, 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变化。

(5) 绿色建筑的新理念, 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方向, 实现高效、安全、盈利、节能——建立一个综合智能管理体系, 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虽然我国有相关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可以作为赛马场设计标准的参考,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 体育场馆的功能有许多新的改进, 这是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考验。因此应像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有专门的酒店管理标准那样, 有专业的赛马场建设标准, 据此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且智能化的需求最好交由市场来确定, 由专业的咨询公司解决, 这样比请个别专家更科学、规范、合理。

同时应该重视智能化工程检测标准的研究,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才能指导将来的工程验收和移交。因此规范标准体系应包括:场馆工艺要求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检测规范、竣工验收规范。

2 赛马场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 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 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 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 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 确定其需求及预算, 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 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 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 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 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 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 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 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 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 不会有过多的麻烦。

3 赛马场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 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 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 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 (智能化) , 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 确保不会缺/漏项, 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 (需经业主确认) 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 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 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 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 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 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 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 验收往往是走过场, 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 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 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4 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无论是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业主技术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目前对于赛马场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及验收检测等相关知识都比较缺乏, 这对我们的建设工程将是致命的“硬伤”。因为所有的智能化系统都是为“人”的使用而服务, 这对我国相关的培训单位是机遇也是挑战, 尤其在使用上, 是有足够知识水平和素质的管理者比较缺乏。常因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系统不能使用, 使其成为摆设, 更甚者将使大家对智能化系统概念产生误解, 如好多BA系统没有开通或存在问题, 就有许多人认为还不如用人工的效果好, 系统运行起不到应有的节能环保等效果。

总之, 只有从技术、管理/建设模式、质量控制体系、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加大改进力度, 才能使国内赛马场智能化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摘要: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赛马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要建设好其中作为大脑和神经的智能化系统尤其如此。文章通过分析赛马场建设模型、建设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要求, 认为当前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不在于技术创新, 重点是建设管理和建设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平台,赛马场,智能化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文海, 王剑平.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

[2] 王助国, 周博, 晏金梅.浅析综合性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3] 孔利加, 程大章.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思考[J].智能建筑论坛, 2004.

上一篇:智能化住宅下一篇:物流专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