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11

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上好演示实验,激发实验兴趣

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应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燃烧与灭火》一节课中,学生用白磷和红磷既危险又污染空气。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用两团棉花对比,一团蘸水,另一团棉花蘸酒精,分别点燃,对比燃烧的条件之一的可燃物,既简单又有趣,不用讲解,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除了演示实验外还要诱导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八单元常见的金属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改进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持久不变的,随着化学教学的深入,知识内容的增多,部分学生会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从而也会对实验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我应及时调整策略,想办法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持续发展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不在于实验而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清楚明白,他们对学习化学才有兴趣,课堂教学才能得已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现象的效果;还经常就某个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持续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并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中,我做了一个改进实验:先配制一定浓度的石蕊试液(酒精与水的比例要合适),将滤液浸满滤纸,然后晒干,实验时每个学生发一张,把NaOH溶液滴到滤纸上,与石蕊作用变蓝现象非常明显。教学中还让学生同时验证了在同一张滤纸分别滴四样液体:NaCl溶液、水、稀盐酸、NaOH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证明可用石蕊试液区分酸性、碱性、中性溶液。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教师可据此及时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开设课外活动小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细铁丝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浸有氢氧化钠的白纸遇酚酞变红等实验带来的乐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的典型装置。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二套制气装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启发思维、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课程也在不断深入改革,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设计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习本位。传统的初中化学作业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学生完成的效率及质量不显著。基于学生本位,初中化学作业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变,教师对初中化学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成绩等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学生本位,针对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本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一、前言

初中阶段教育中涉及的学科较多,而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社会中广泛应用。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和作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基于学生本位,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布置以学生为主,设计较为人性化的作业。因此,作业设计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有直接关系,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时刻考虑以学生为本,设计多样化、趣味性的化学作业,进而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综合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能力

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本位的深刻含义,把握班级学生整体的学情,在设计化学作业时综合考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及学习能力。综合考虑学生情况是保障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前提条件,符合学生本位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三才开始学习化学,而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目标及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及相关的常识,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打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确保作业的内容和学生化学水平及能力很好地适应[1]。例如,在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作业设计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本单元教学的目标及任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从接触化学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一些物质的符号,如O2、CO2、H2O、N2等,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在学习中把元素当成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成分,本单元内容及知识点是初中化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学习化学,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理解“元素的含义”,能准确区分“元素”与“原子”的概念,因此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就可以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设计关于“化学用语”与“元素分类”方面的知识点。例如,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选做题。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些能够发展思维空间及综合探究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适当地学会挑战,使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及解题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中反复强调的既是基础也是重点知识的,可让学生将“化学符号”用汉语标注,帮助理解,同时化学作业数量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布置,确保学生按质按量完成。

三、按照教学内容设计课后开放性的作业

初中化学开放性的习题作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这类习题作业由于具有不确定的结论、探究性的过程和模拟性的情境等特点,能够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及实践应用精神。因此,在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中,不管是形式或内容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习题,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环境,使“化学生活化”,促使学生真正能将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融合,提升综合学习的能力。这种作业既体现出学生本位,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对化学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作业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十分关键。例如,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结束后的作业,教师可设计“分析铁锈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去除?有什么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作为课后作业,学生想要完成这个作业,首先要掌握“铁”的相关知识,如铁的性质及其与哪些物质容易产生反应,其次还要让学生了解“铁”反应后产生何种物质。这类作业题目的设计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将与之相关的知识及内容在脑海中进行回忆,如“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外观有金属光泽的红棕色粉末,溶于盐酸等”,学生可想到去除铁锈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砂纸打磨,化学方法主要是增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同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现象即铁锈溶解,溶液为黄色,最后产生无色气泡。这种作业习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对学过和已掌握的知识起到回顾和强化巩固的作用,能增强教学与学习的效果。

四、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中,教师除了考虑班级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还要基于学生本位,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和学习重点是基础的化学知识,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对化学学科的态度、感兴趣程度、学习能力及掌握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还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次设计化学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教师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内容的设计比例,确保设计的作业能满足全班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层设计作业。例如,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学式和化合价”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设计层次性的作业,第一,正确写出氧气、水、锰酸钾的化学表达式并分别计算分子质量;第二,正确计算水中各元素及高锰酸钾的质量比;第三,正确计算高锰酸钾及氯酸钾中钾元素的相对质量分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完成布置的全部作业,中等层次学生及知识有待加强的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两个完成,而学习能力及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完成。这种作业难度适中,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向着难度高层次的作业习题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提升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及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其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真正将学生本位的理念體现在作业设计中,尽量避免“一刀切”,设计布置的作业要有基础、提高及拓展类的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需求,使得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符合自己水平能力的作业,收获成功,有所进步。

五、创新多样化形式评价学生完成化学作业的情况

传统的化学作业设计及评价,教师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完成的过程及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偏离了学生本位的理念及方法。最终正确结果可能是学生真正掌握了该题的知识,学会解题的方法,也可能“歪打正着”。其实错误结果也不能完全否定学生对于知识及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可能是“过程失误”。因此,教师在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需要针对学生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才是科学合理的。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的题目有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及思维能力的差异,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教师的评价应主要是正面的鼓励性及肯定性的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学生很好地完成,可用“思路准确、解题规范,望坚持”“你太棒了”,可利用一些表情包或鼓励图案进行批阅评价;作业中有过程或丝微偏离时,可用“真可惜,小小失误,望今后踏实细心,继续努力哟”等加以鼓励。将形成性和结果性的评价进行结合是我国教育评价理念的一大成就,教师在针对化学作业进行评价时,可在批阅中和学生进行交流,观察其学习情况,合理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作业结果评价与学生整体评价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进行结合,对于常规法有效性予以肯定的同时,对于非常规法的科学性也不能予以完全否定,尤其针对化学作业习题,非常规法解题相对于常规法更加具有优势。另外,对于这类非常规解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加大表扬或予以奖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教師评价作业完成情况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及方法、作业完成速度及质量等客观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保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化学这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学生本位,对初中化学作业进行有效设计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设计的作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设计开放性及层次性的化学作业,同时对作业评价的方式进行创新,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大挺,黄建伟.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20(11):80-82.

[2]冯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6):85-86.

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从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来看,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明显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既难以确保化学教学达到预期目标,还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所以,目前研究化学高效教学的途径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文章中针对目前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探究了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途径,旨在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策略

目前,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依旧处于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化学课堂教学依旧采用灌溉式教学形式,所以必须遵循教育生态教学,这就需要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生态课堂教学的转变,以此来有效地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对传统封闭非生态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构建生态式课堂互动教学新模式,以此来推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改进。

一、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

(一)化学课程难度高

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来看,学生大多数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此时也是初中生系统性学习化学知识的开端。万事开头难,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更是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大多数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到化学知识,所以对化学思维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于初中化学课程开课时间比较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化学知识,且课程量比较大,这就导致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日常学习中,既需要背诵元素周期表,还要记忆化学公式及各种化学反应,一旦学生最开始没有理解化学思维,这就很容易使得后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学生自然失去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

(二)互动教学单一化

从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来看,互动教学法则是教师常用的手段之一,互动教学法的丰富性与否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初中阶段的教学课程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经验是非常关键的,难以轻易地利用新式教学方法。因为在很多化学教师来看,互动教学便是提问,而提问仅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而已,教师以权威性的态度对学生提问,若是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便会使得学生感受到紧张和焦虑,导致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三)学习方法低效化

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在课上教师通常是先将化学实验材料准备好,在课堂上仅仅是进行简单地介绍便开始做实验,全班学生只能观察一遍实验演示过程,因为时间有限,后面很多学生都没有看清楚化学反应现象便已经结束实验,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对实验步骤及反应现象进行记录,很少有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整个学习内容,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凭借死记硬背来实现的。从该种学习方法来看,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最终影响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化学考试片面化

目前,初高中阶段的升学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初中升高中的化学考试方式来看,主要分为化学笔试与化学实验考试,但是二者的分数比例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化学实验成绩甚至不会被纳入招生成绩中,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设置化学实验考试。同时,从化学实验考试来看,大多数的实验操作学生在考试之前便知道了,教师组织学生在考试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實验步骤记住,虽然学生当时记住了并且考的成绩很高,但是在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就将知识忘记了,并不具备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 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优势

“互动”是指互动双方通过发出信号或者行动形成双方信息交流及反馈的过程,而“互动教学”则是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教”与“学”的交互影响,该种教学模式属于一种以强化师生关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化学课堂属于一个特殊性的微观生态系统,其中涉及的两大生态主体为“教师”和“学生”,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体地位。而生态化的互动教学则是其中主要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通过构建良性的互动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 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其一,教师是学生求知生涯的重要引领者。从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来看,化学教师作为其中的主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引路人的作用。化学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需要自己动手来收集、分析、归纳材料,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因为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实验,需要教师以引路人的身份指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四个环节来掌握化学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可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以此来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和欲望。其二,教师是学生求知生涯的重要参与者。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师通常是自导自演,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自然难以使得师生进行积极的互动,自然难以实现共同的发展。所以在实施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则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样才能够在实际上帮助学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其三,教师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激发者。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初中传统化学课堂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在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中更应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互动来看,其是一种以互动双方为主体且平等的关系,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所提倡的互动教学模式大多为形式上的互动,课堂上的互动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单向性互动。在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这种单向性的互动进行改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内容。从现阶段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来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见解,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的互相发展。比如,在初三化学中对于“原子、分子”等知识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想帮助学生彻底的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教师便可以利用水分子球棍模型分组观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与大胆的猜想,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教师在引导学生区分生石灰和熟石灰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鸡蛋与黏土来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动态化的互动交流空间。

(三)创新课堂互动方式

在初中阶段化学生态课堂互助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异的教学目的来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同时设置下相应的问题作为互动教学实施的引子,并创设相应的互动情境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实现生态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三种互动方式来开展教学。一是教师需要结合化学目标来设计由难而易的具有层次化的提問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想交流,激活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兴趣;二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三是重视化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感。例如,教师在讲解“糖类”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对生活中的糖类知识进行相应的介绍,然后设置合适的问题,借助趣味化的化学小实验来引导学生自行操作,以此来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新课堂评价体系

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化学课堂创新的需求,其中的教学评价模式已经明显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培育需求,尤其是在实施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创新,才能够确保互动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针对互动教学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对评价体系进行细化,将更多的评价内容纳入其中,以此来增强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其一,合理设置笔试与实验考试成绩的比例。其二,在化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互动表现、观点表达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现阶段初中应试教育模式来看,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难以保证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突破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生态化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推动化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来对生态课堂互动教学内涵进行充分的把握,并依据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及目标,推动互动式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活动,以此来拓宽化学学习途径,进一步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敬梅.浅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1(9):106-107.

[2]申小芳.浅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5):88-89.

[3]张跃军.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策略[J].新智慧,2018(35):87.

[4]朱玉林.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四大实施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2):67-68.

[5]贲雪梅.探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8(9):76.

[6]代子彬.浅议初中化学生态课堂的互动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4):41.

作者简介:

姚旭君,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灵台县中庆九年制学校。

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以抓基础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强化化学基本知识、应用化学基zx知识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抓基础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抓基础;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基础知识

现在,在初中化学教育课堂中,许多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因为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吸收不够全面,而出现大量不必要的问题,使得化学教学效率不高。在这样的现象下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现在高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挖掘不够深刻,没有将自身内化为自身知识,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因为现在教学知识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再实际教学中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不同偏差,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化学知识,提升对其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抓基础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为主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不断提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掌握化学基本知识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一般比较相信自己眼中看到的信息,认为自己亲自看到的内容才是真理。然而,在许多初中化学课堂中,没有丰富的化学设备将化学基本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只是简单的对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1]。但是,一味的教授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可能会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初中化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基础概念时,可以融入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化学现象,加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教授科粤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程时,因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比较简便并且相对安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教师先将让学生观看金属钠,并且向学生介绍金属钠具有的特征是银白色、熔点低并且容易与氧气或者水发生反应,使学生对金属钠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实验,学生会发现金属钠只在水面上运动,并且形成小球,由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金属钠具有密度小、熔点低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2.强化化学基本知识

因初中阶段学校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所以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化学课程进行巩固与强化,很容易忘记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定期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加以整理与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学习科粤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这节课程时,教师要合理运用实时投影为学生展示相关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整理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并探究,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也就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个方向,最后在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3]。对于怕出错误、不敢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支持与鼓励,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敢于发言,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认可与肯定,这样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前提下,学生便会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容易与相融合;化学性质是氧气可以让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可以与铁在空气中发生反映,并且放出热量。基于此,化学教师通过分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強化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3.应用化学基础知识

虽然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但是并不能确保学生可以将化学知识准确的应用在生活实践中,要想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基础知识,需要采用有效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进而检验学生掌握基础技能的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添加习题环节,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化学基础知识[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之前,应该让学生了解认真读题、找出重点、对化学概念进行迁移的重要性,为学生高效的解决化学问题指明方向。例如,在学习科粤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习题,例如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衣服晾干之后质量会变轻,让学生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时,学生便会回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物质发生变化后,其原子的种类、质量与数目不发生变化,进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此外,教师可以将简单的化学问题转变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思想,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要想有效开展化学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保证教学质量,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与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创新教学方式,采取高效教学手段,通过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强化化学基本知识、运用化学基础知识等不断提升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水平,使学生能够科学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在生活之间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化学基础知识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乐年春.抓基础,重概念——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情感读本,2017(6):63-63.

[2]周淑玲.抓基础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7(31):23-23.

[3]和亮伟.浅谈通过抓基础来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J].教育:文摘版,2015(10):00105-00105.

[4]龚建伟.紧抓基本概念,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速读旬刊,2016(7):98-99.

初中化学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校本作业的开发,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本校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是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注意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作业存在统一性、随意性等问题,需要在设计校本作业中注意校本作业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校本作业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初中化学;校本作业;问题;对策

作业是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要取得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校本作业的开发尤为重要。一套好的校本作业的设计,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本校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是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注意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校本作业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然而,在校本作业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与研究。

一、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1.统一性问题

作业布置整齐划一是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共性,作业量统一,作业内容统一,作业格式与完成时间统一,答案统一等,更是一些学校教学常规制度的要求。在实际作业中,同样5道作业题,知识扎实的学生30分钟可以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用1个小时也只能完成其中的1-2道。这样,作业整齐划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有时学生还会产生对抗情绪,不想完成作业导致缺乏责任感。然而,要布置能体现学生个性的校本作业,最让教师们纠结的是批改校本作业将耗费他们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学校班级学生数大,校本作业使教师不堪重负。因此,很多教师就倾向于布置统一性作业,以减轻自身负担。

2.随意性问题

现行的教育经济体制使得教学参考书和教辅材料泛滥成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经常随意选择几本教辅材料的习题,不经筛选直接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在这些题目中,有的在不同的教辅材料重复出现;有的看似不同的题目,其实是同一知识点;有的远远超出课程标准内容且质量存在问题而误导学生。甚至在教材里的作业题,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直接布置作业,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设计作业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况,不注意作业的有效性,想当然随意布置作业,将不利于学生知识巩固和能力的培养。

3.传统性与原创性协调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每一个课题设计的作业既有“练习与应用”的题目,也有讨论题、社会调查、家庭实验以及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可以完成的探究性活动。这些活动性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理解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自我评价与教师针对性评价提供比较翔实的情况。但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环节中,只按传统的“练习与应用”栏目上的题目布置给学生,作为学生的传统作业,他们忽视了讨论题和探究性活动等能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题,这些教师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这样的作业布置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实这种作业模式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传统作业模式中的各个方面都要让学生尝试,也能注重设计原创作业题扣紧学生实际,让学生个性得以发挥,但在设计原创作业题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超出课程标准要求。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学生讨论题:“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该题目意在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和知晓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教师把它改为“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金属部件,看看它们使用了哪些防锈措施”。这样一改,虽然涵盖自行车各部件结构和防锈措施,包括油漆、电镀、使用合金钢等,但却超过“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这一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因此。传统性作业体现覆盖面,原创性作业体现在课程标准下的个性发挥。两者协调问题也是校本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开发的对策

1.校本作业的针对性

校本作业的开发,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针对本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难度上进行控制,根据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的环境和经验不同,智力和能力发展有差异,给学生不一样的作业。如《爱护水资源》课题中的“调查与研究”作业:“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解水污染和治理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1)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污染物有哪些?(2)举例说明水污染易,治理难。”这道教材里的作业题在一些农村寄宿制的学校里的学生因不能即时上互联网而无法完成。如果再设计这样的题目:“列举你知道的水污染具体事例和防治措施,并与同学交流。”两道题让学生二选一完成,效果极佳。教师们纠结的是给学生不一样的作业,批改校本作业将耗费他们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只要校本作业的开发注重针对性,在设计上花时间,批改作业就不会占用很长时间,作业的统一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校本作业的多样性

校本作业的开发,要扣紧课程标准,克服作业随意性的问题,必须要求作业的形式多样化。不同类型的作业在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达到其他教学目标要求各不相同。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则需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如美国主流初中化学教材出现科技写作的题目:“假设你是一个教师,正在教一群学生,告诉他们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其中有个学生说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请写一段话来纠正他的错误。”这种作业形式和内容简单实用,能让学生在欢乐的环境下自觉完成作业,体验成功,可以借鉴。再如:上学期末,学生刚上完《燃料及其利用》,恰逢春节和寒假,笔者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是:“通过你的调查和研究,说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开学第一节课安排学生作业交流,许多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传统要弘扬,燃放烟花爆竹有利的方面,更多学生从化学知识中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说明燃放烟花爆竹弊的方面。通过交流,学生既复习已学知识,又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形成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的学科观。因此,初中化学校本作业既要有“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书面型作业,也要有能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型作业”。要整体规划,力争全面、多样,注重实效。布置作业切忌随意。

3.校本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知识的积累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初中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会注意教材各个章节的内容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在设计校本作业时,经常无意识地站在教师的角度,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设计成作业,把学生尚未学习过的知识融入作业中,造成学生作业难以完成,达不到作业应有的目标。如学生刚学完化学式,给学生布置如下的作业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①两个钠原子          ;②;一个钠离子          ;③导致酸雨的一种氧化物          。”第③题作为作业,明显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作业的设置要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设计完自己动手作答并请同一备课组教师解答,反复斟酌、思考。

学生个体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个体差异,设计作业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知识水平,要有基础性的,学困生也能完成的作业;也要有区分度,一些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要。美国主流初中化学教材出现这样一道作业题:“元素X可形成双原子非极性分子X2,元素X的一个原子和钠反应,生成负2价的阴离子。用第二节或附录D中的元素周期表回答问题17-21。17.分类X属于哪一族?18.推论   X元素的原子有多少价电子?19.预测   钠与X反应生成化合物,与一个X原子结合需要多少个钠原子,写出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20.计算   元素X能生成多少个共价键?21.提出问题    为了确定元素X,你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道作业题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就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要而设计的,为我们初中化学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提供有益的启发性素材。

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开发,需要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主题,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突破口,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责任编辑:张贤金)

上一篇:化学人类社会论文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