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建筑论文范文

2024-02-29

冬季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冬季施工;混凝土;技术措施;质量控制

1 引 言

建筑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然而在全国建设规模持续不断地增长,这就致使某些城市的城市建设在冬天由于严寒而不能进行施工,严重阻碍了建设的步伐,导致施工周期加长,延长了投资回收期,也因此造成资金周转率降低和施工费用的大幅增加。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如受到负温侵袭,水泥的水化作用受到阻碍,其中游离水分开始结冰,体积增大,使混凝土冻裂而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混凝土在冬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冬季的施工环境温度达到5℃左右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2 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研究

由于水泥水化的作用,冬季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后便会能逐步逐步地凝结和硬化。但是水泥的水化作用速度还涉及到其他的几个方面,除了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跟配合比有联系之外,主要就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当温度下降到0℃时,混凝土中的一部分水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状转变为固态状。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后水化作用因此减慢,强度增长相应减慢。待到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后,混凝土完全转化成成固态状。水会结成冰,变成冰后的体积约增大9%,当混凝土毛细孔含水率超过91.70%界值时,结冰就会产生约2500kg/cm的冰胀应力。这个冰胀应力值通常会造成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混凝土遭受破坏后它的强度会跟随着降低。再者,水结成冰后,骨料和钢筋表面上就会产生冰凌,这些冰凌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水泥浆和骨料与钢筋的黏结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随着冰凌的融化混凝土内部又会形成参差不齐的空隙,同时就会让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大大降低。

3 混凝土要在冬季施工,施工前所需做的准备

3.1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在施工中的用时不够,会进入冬季继续施工,或者说在冬季就接到要做的工程项目,一定要在入冬前编制好冬季施工方案。制定的方案一定要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就是要做好控制施工费用的细节工作;再次就是确保所需的热源和材料的来源可靠。冬季施工方案中还应该包括施工程序;采取何种施工方法;现场如何布置;所需的设备、材料、工具等以及其供应计划;如何安全防火;制定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内容。一旦确定施工方案,就要加紧组织有关的施工人员学习。

3.2 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学习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制定好施工方案后就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分工合理、明确职责,使他们掌握各自作业范围内的有关冬季施工专项知识,还要待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其次要按照施工方案中的要求进行准备施工场地,譬如对现场的积水要进行排除干净,截断流入现场的水源,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用气造成场地结冰现象,修整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

4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气温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程工期的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施工方法。通常说来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花最低的施工费用,各方面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

4.1 调整配合比法

4.1.1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无数施工实践表明,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的重要步骤,而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是最佳的选择。此种水泥水化热相对比较大,且早期强度高,通常三天的抗压强度就大致是普通硅酸水泥七天的强度,施工中效果显著。此外水泥的水灰比和坍落度要尽量选择较低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该低于32.5,水泥用量也不能低于300kg/m3。为了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还要增加水化热量。

4.1.2 加入引气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首先应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保持不变,之后其中就会生成封闭型气泡,水泥浆的体积就会随之增大,使得拌和物的活跃性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改善其粘附性、聚合性以及保水性,从而使混凝土内的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得到缓冲,继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2 蓄热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温在零下l0℃左右的结构又相对厚大的工程。这种做法主要就是在施工以前对原材料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浇灌等步骤,最大的功用便是使新浇混凝土具备充足的抗冻能力。此外,这种施工方法的工艺较为简单,施工费用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要加强保温,防止混凝土的角部和它的外露表面受冻。

4.3 加热外部法

相对于蓄热法,这种施工方法就是适用于零下10℃以上且不厚大的工程。混凝土构件附近的空气通过对其进行加热把热量递给混凝土,又或者是可以直接对加热混凝土,让混凝土处于恒温下进行正常的硬化。

4.3.1 火炉加热

这种方法则常用于小工地,它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比较来说其缺点和不易进行的点就是室内的低温度和干燥的空气对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火炉加热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这会碳化新浇的混凝土表面。

4.3.2 蒸气加热

通常不建议使用此法,因为它所需的锅炉设备花费大,热损失又大。

4.3.3 电加热

把钢筋当成电极,把电热器附和在混凝土表层,促进电能转变成热能。这种方法热损失相对也较少而且比较好控制。

4.3.4 红外线加热

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幅射加热。

4.4 增加抗冻外加剂

在10~l5℃之间的气温中,就可以在混凝土里面加入抗冻外加剂。

5 冬期混凝土施工流程

冬期混凝土施工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法会有不同的施工流程。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部位内的杂物应该首先清理,然后对钢筋进行整形、支模。检验完毕之后符合要求的再进行浇灌。采用素浆浇灌完毕抹面成型后,就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加厚塑料布和稻草帘覆盖防止冻裂。

五层结构平面施工方法:整体钢筋要进行绑扎,模板支设完毕后验收,随之将整体大面积用塑料布进行覆盖保护,然后还要再进行一次浇灌,这就要等到气温回升稳定后。

五层独立柱施工方法:整体钢筋要进行绑扎,模板支设完毕后验收,验收合格后,用塑料布和草帘进行围护,再进行混凝土浇灌,施工方法与五层结构平面是一样的,但是为了确保独立柱的强度,这种方法里的模板和围护材料是不能够拆除。

6 养护混凝土冬季施工

混凝土中,另外添加的材料和外加剂的掺量都要依据负温混凝土的要求进行使用。此外,应依据混凝土浇筑5d内所预计到得最低气温来进行防冻剂的选用。冬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在低温甚至是负温的时候其进行硬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受冻过程。

受热交换作用的影响,对混凝土施工负温养护时,低温程度会影响水泥的硬化过程,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养护期变长后水泥凝结硬化的过程受温度的影响就要做相应的后移。倘若在刚开始凝结之前混凝土受冻、水泥水化处于初始的阶段,混凝土继续维持塑性的性质,这个时候混凝土受冻其可施工性也就受到相应的影响,此时混凝土本身物理性质还不能被损坏。但是,混凝土进入凝结期以后受冻,情况又是不一样了,加上此时混凝土结构若是正在形成阶段,如果受冻,非但破坏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还是显著降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耐久性。

7 结 语

混凝土冬季施工与常温施工的状况有所不同,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更加注意和小心,提升管理意识,把协调与统筹工作做好,及时有效地解决施工中遇到问题。对于施工工艺流程,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悉并能给予施工人员一定的指导,控制好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爱霞,李 强.混凝土结构冬季施工和温度控制技术叨科技创新导报,2008(05).

[2]原晋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要点[J].山西建筑,2007.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2002)[S].

作者简介:刘红,女,工程师,大专,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冬季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当代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重要任务之一。我国东北地区因高寒气候的影响,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对高寒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要点和建设管理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力争为高寒地区农村引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寒区;农村饮水安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由于农村地区的工程建设受地形、地理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农村地区的饮水条件不均衡,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缩短农村地区间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饮用水问题。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北方寒冷地区受气候的营销,施工环境恶劣,给工程建设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对施工技术、施工水平、建后运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农村饮水工程相关概念界定

农村饮水工程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地下打井的方式,打通深水井,安装水泵进行抽水向县级行政区以下村屯、学校、农场等居民及分散住户提供提供水源的工程措施。而农村饮水安全则是指工程建成后能够为农村区域提供及时、便捷、洁净、负担的起的饮用水。评价指标共有四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农村饮水工程的流程第一步划分区域,选取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水资源承载能力强的区域,通过有利地形和供水选择进行选址,委托具有勘测资质技术单位进行物探,初步查看井位位置地下水水质、水量、含水层深度等指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成井施工,完成后及时洗井和抽水试验;修建井房,安装水泵,根据水质化验情况安装水处理设施;铺设主管线,向用水户安装分管线及水表;供水试运行,按照验收规程进行竣工验收。

2 高寒气候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影响

2. 1 高寒区等级划分

我国的气候区域主要分为高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等五个气候区。其中,高寒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温度特征: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 10℃ 或日平均≤5℃ 的天数,一般在145d 以上地区;寒冷区域分布于我国北京、天津、辽宁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温度特征:最冷月平均温度 0 - 10℃,日 平均温 度 ≤5℃ 的天 数 为 90- 145d。

2. 2 高寒气候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寒区,尤其是黑龙江省大部处于严寒区域,给水利工程施工、运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冬夏冻融对水利工程设施破坏极大,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缩短工程运行周期,增加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后期运行费用。因此对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寒区施工经验,尽最大限度降低因温度低对水利工程设施造成的不利影响。

3 高寒地区农村饮水工程施工要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高寒区群众对饮水工程需求更加迫切。由于气候原因,对相关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更应严把质量关,从工序开始至单位工程结束。在施工过程中追重要的部分为成井和工程运行管理。

3. 1 水源井建设与管道的铺设

水源井成井施工是项目建设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效果,其建设流程一般为:井位选取,安装钻机,钻进造井,井管安装,回填砾料,清洗管井,抽水试验,管井验收。寒区成井施工期宜选择每年 5 月至 11 月期间,冻土层已结冻,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受气温影响小,对于无井房设施的井室,应做好围栏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井室必须做好防冻设施,防止因冬季室外温度过低井室内水泵、管线发生冻害。供水管线铺设主要包括主管线铺设和分户管线铺设,在管线选材上应结合寒区特点,选取适合寒区土层耐久性与适应性好的管材。供水管线铺设方法可采用开挖沟槽方式与顶管方式。有一些高寒地区的冻土层甚至达到 2m 以上,宜采用顶管法施工方式进行作业,避免主管线冬季冻胀。采用顶管法施工个别区域可以将延长至 12 月底,增加有效施工天数。如遇地下水高水位时,可局部采用开挖沟槽方式进行施工,沟槽开挖深度大,应做好沟槽护壁等措施,防止发生塌方等危险,对人員造成伤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分布较为广泛,建设地点分散,高寒区的农村也存在常住居民在逐渐减少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给运行管理带来了困难,大大降低了工程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冬季采用电取暖设备,往往增加农村留守群众生活负担,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工程运行管理实际,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井房取暖设施,经济基础好的区域可采用电取暖或太阳能取暖设备,经济基础差的区域可采用安装煤炉等方式由管护人员负责取暖,保证井房设备正常运行。

4 结 语

随着数字化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农村缺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由县级水利(水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确保农村居民喝上水质良好,取水方便,保证率高的饮用水。项目实施过程中地域性、气候差异性给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特别对于温度较低的寒冷区域,影响会逐渐缩短,会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应有作用,使区域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切切实实的改善高寒地区农民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学会 . T/CHES18 - 2018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  郑三元,农村饮水安全水源深井工艺技术研究,江淮水利科技,2010(06):27 - 29.

[3]  李国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输配水管道施工研究,山西农经,2020(08)

冬季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和抹灰工程几个方面,分别总结了冬季施工中常见的主要质量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冬季施工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施工期长达数月之久,因此必须提前充分准备,周密组织,强化管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冬季施工质量。

一、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优化施工组织,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冬季施工开始前,技术人员应认真查阅当地的历史冬季气象资料,了解冬季持续时长、气温变化规律、最高最低气温和最大风雪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近期的天气变化,分析当年的冬季气象情况。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制定冬期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含冬季施工项目、工序的组织、人员机械安排、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安全管理等内容。此外,施工单位还应组成冬季施工领导小组,特别是就质量管理方面应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冬季施工前要开展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冬季施工方案,相关的规范、标准、图集,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等。另外,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冬季施工的各项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质量事故。

3、做好现场和物资的准备工作

冬季之前要提前做好现场的准备工作。场内施工道路应增设防滑措施,如在表面铺洒一层碎石;保证路面平整并设置一定的横坡,以防积存雨雪。现场堆放的易遭受冻害的建筑材料要在降温前搬入室内保存,不能移动的要加设覆盖或保温措施。水、蒸汽管道要进行管道保温。冬季进行室内施工的房间外墙洞口要提前封堵。做好冬季施工物资的调拨和采购计划,主要有炉具、棉毡、外加剂、防滑物品等。此外,棉服、棉鞋等劳保用品也要保证及时按需发放。

二、冬季施工的主要问题及技术措施

1、土方工程

冬季气温降低后,土壤中的水分冻结,造成土壤体积膨胀;等到气温回升后,水分融化又会使得土体体积减小,进而产生“冻融破坏”。在建筑工程中,土大多作为基层建筑材料使用,因此一旦产生冻融破坏,就会间接造成上部结构的开裂、沉降等病害。

一般来讲,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冬季施工。这是因为除了考虑冻害影响外,冬季土方坚硬,开挖困难,也会使得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冬季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清除顶面的积雪、积冰。以挖作填时,土方装车前,应挑除体积较大的冻土块。基槽开挖后,如果不能马上进行下一步的基础施工,应预留高出设计槽底标高至少30cm的余土。

冬季土方回填前,应首先清除基槽内的积雪、积冰。对沉降量要求较高的部位,如室内基坑、涵背、管沟等,不得使用冻土回填,可改换级配砂石、粗砂、砂砾土等材料,并分层回填压实。室外基坑等部位,可使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体积不得大于回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

冬季土方应保证随填随压实,以防虚土因晾置而受冻。内墙转角、结构物边缘等压实机械施工困难的位置,应采用小型打夯设备压实,防止产生漏压。灰土层压实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温,保温材料可选用两到三层的草席或厚度不小于50cm的素土。

2、混凝土工程

在冬季低温作用下,混凝土中的水分易产生冻结,使得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减慢甚至停止,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此外,水分冻结还会减弱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力,进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试验数据表明,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是保证冬季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拌制混凝土时,合理降低用水量,或加入减水剂,严格控制水灰比,以合理减小混凝土坍落度。可使用温度不高于80℃的热水拌合,并合理使用早强剂、防冻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必要时,现场可改用高于设计强度1~2个标号的混凝土。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积雪和污垢。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地面、底板等需要抹光的部位,应尽量安排在一天当中温度较高的上午或中午进行浇筑。为了避免温差变化引起表面产生收缩裂缝,浇筑完成后,要立即采取保温措施,可在构件表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加盖2~3层草席、棉毡、棉被等保温材料。当施工现场靠近化工厂、热力站等地方时,可以搭设暖棚利用蒸汽进行养护。

3、钢筋工程

冬期主要影响钢筋的焊接质量,而焊接正是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焊接工作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如果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应有遮挡风雪的措施。冬期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试焊,并将试焊的焊件送至试验室进行强度检测,合格后才可批量焊接。

焊剂或焊条在冬期运输、存放过程中极易受潮,使用受潮的焊剂或焊条会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在使用焊条或焊剂时,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对焊条或焊剂进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钢筋安装完成后,应尽快组织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并浇筑混凝土,如不能及时浇筑,必须要采取措施防止钢筋遭受雨雪而产生锈蚀。

4、砌体工程及抹灰工程

砌体工程及抹灰工程也是冬季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受寒冷天气影响,砂浆的质量较难保证,特别是涉及到结构安全的承重墙体,尤其不宜在冬季进行施工。对于框架结构的楼房来说,可赶在冬季来临前完成外墙砌体或抹灰工作,等进入冬季后,封闭外墙洞口,提高楼内温度,再进行内墙砌体或抹灰的“室内作业”。

砖石等建材在使用前,应彻底清除其表面的冰霜,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可使用温度不高于80℃的热水拌合。砂浆必须随用随拌,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蒸压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在气温高于0℃时,砌筑前应浇水湿润;当气温低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要适当增大砂浆稠度。每天收工前,当天的砌体应用草席棉毡进行保温覆盖。抹灰前,应彻底清除砌体表面的积雪和污垢,可在抹灰砂浆内加入防冻剂,室内抹灰时,可利用火炉、电炉或通入蒸汽等方法提高室内温度,以保证砂浆的初期强度。冬季抹灰时,可加大防裂网的铺贴范围,减少表面裂缝。

三、小结

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总量的增加以及工期要求的提高,冬季已成为大部分施工项目不可逾越的时段。冬季施工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由于冬季施工条件差,容易引发质量事故,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冬季施工质量管理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质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从建筑工程的几个重点分项工程入手,分别针对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S].

作者简介

李泽田:性别:男,出生年月:1985.02,籍贯:山东省东营市,单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学历:本科,就职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冬季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蛋鸡养殖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在开展蛋鸡养殖中,疾病防控问题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蛋鸡养殖和产业发展。蛋鸡呼吸道疾病对于养殖产业是一个重要威胁。在蛋鸡养殖实践中,要注重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效果,助推现代养殖产业发展。

关键词: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41

0引言

对于蛋鸡饲养产业,蛋鸡呼吸道疾病是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对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威胁。由于现代蛋鸡饲养密度较高,且规模化程度较高,所以爆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大。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后,患病的蛋鸡可能造成生长发育受阻,所产鸡蛋的品质也可能变差,因此,探索科学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策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发病因素

从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病实践分析,由于病因不同、感染病原体不同、导致在临床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但是这样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也具有共性特征,如前期主要会出现较多鼻液,感染的蛋鸡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眼神涣散等问题,通常都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缺氧的情况[1]。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的机理有很多,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这是影响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类型[2]。

1.1生物要素

在开展蛋鸡养殖中,导致蛋鸡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微生物的感染,其中包括病毒、细菌、支援特等多种类型。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这些病原体附着在蛋鸡的呼吸道上,造成蛋鸡呼吸道感染。在蛋鸡体质正常的情况下,能有效抑制这些病原体,避免病情的发生。但是,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包括饲养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蛋鸡自身免疫力下降,当机体自身出现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后,就可能无法抑制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繁殖与发展,进而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都是在蛋鸡养殖中经常发生的呼吸道疾病[3]。

1.2化学因素

在开展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问题,由于平时清理不到位、不及时,常采取化学消毒剂,普遍存在化学消毒剂使用过于频繁,计量超过正常标准的问题。如果养殖场不及时清洁,那么残留的粪便等,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会不断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的气体,这些气体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对蛋鸡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相应的验证,这也是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控制实践中,要针对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化学要素进行重点分析,提升防控综合水平。

1.3物理因素

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中,物理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此种因素对于蛋鸡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蛋鸡养殖实践中,由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相对较多,蛋鸡过多的吸人相应的颗粒,容易导致呼吸道产生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也要及时进行养殖场清洁:工作,提升养殖综合效果。作为蛋鸡养殖工作人员,要注重对于粒度为0.15mm左右的固体颗粒,这样大小的颗粒如果吸入体内,会对呼吸道和整个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重点予以关注。2存在的问题

2.1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量大

目前在治理蛋鸡呼吸道疾病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比较多,但是由于病毒活动和感染隐秘,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实操才能更有专业性的手段。由于养殖场广阔,另外环境复杂,使用传统的防治技术不能有效的将全区域覆盖,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综合防治也需要投足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时在治理中可能病毒传播和繁殖速度比人们的治理速度还要快,给蛋鸡呼吸道疾病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耗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可是效果并不理想。2.2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落后

目前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还较为传统,只能针对于小部分局域地区,并不适用于全方位、大面积的推广,在空间治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很多蛋鸡养殖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样的环境也让蛋鸡养殖工作人员在研究和治理上遇到了瓶颈,给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带来了困难,缺乏针对该地区制定的科学合理防治方案。

3预防措施

蛋鸡呼吸道疾病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病害,具有自身的特点,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比较突出,给工作站的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有针对性的分析客观性存在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

3.1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

在进行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中,与养殖场环境卫生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流动性粉尘颗粒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病毒、吸毒附着在微小颗粒中,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容易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理,并配合洒水等措施,减小悬浮的尘土。在进行养殖场清理时,要尽可能开展物理性的清理,慎重使用化学药品。针对季节的变换,要采取科学的养殖场清理策略,保障养殖场所的通风、清洁,尽可能较小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3.2做好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

在开展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中,要注重通过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的方式,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综合效果。在实践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较为微小,难以控制,从蛋鸡自身人手,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对于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要结合现代疫苗发展趋势,以及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代谢情况,选取合适的疫苗,对疫苗进行有效抑制,通过药物预防的方式,要结合当地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流行性疾病,提升药物预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实践中,要结合蛋鸡的生长特点,慎重使用化学类药物,避免产生化学药物残留的情况,进而影响养殖质量,引发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3.3注重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推广

在开展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中,要打破单一化的养殖格局,大力推广先进防治技术,通过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方式,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效能。在现代养殖技术推广体系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养殖技术推广与新媒体广泛结合,通过融入科学的养殖技术,对于各地推动蛋鸡养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要打造现代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团队,充分利用微信、QQ、APP等载体,有针对性的推广相应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提升综合养殖效能。

4結束语

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理论研究者,要认识到现代蛋鸡养殖业发展趋势,结合先进技术的特点,分析新时代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特点,构建起科学的蛋鸡养殖管理体系,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综合效能,适应目前蛋鸡养殖经济发展趋势。要不断创新理念思维,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趋势,构建起科学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体系,提升养殖人员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避免系统性风险,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水平,切实提升蛋鸡养殖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目前社会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秦延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9):103-105.

[2]权约海,浅谈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215.

[3]侯松坡.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与呼吸道疾病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2):17.

冬季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复杂的施工环境、高难度的施工技术,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工具等管控措施,彻底解决监控不到位、防范不到位等安全问题。因此,加强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筑施工;管理预防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1.1分散性

企业要发展,规模要扩张,在建项目随之增多,建筑类企业点多面广、高度分散成为常态,各个企业少则分散在全国多个省区,多则遍布全球,拉长了管理链条,增加了管理难度。

1.2多样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建筑类企业任务覆盖面越来越广,涉及水利水电、水环境治理、石油洞库、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面对高大隧洞、高边坡、深基坑、爆破等高危作业面,以及交叉施工、多作业面施工等带来的危点险点,安全风险的压力增大。

1.3流动性

工程项目的周期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可变因素多,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施工队伍的流动性,要求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并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纳入刑法,勞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a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a以上7a以下有期徒刑。高压态势下,国家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向好,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管控,但建筑类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屡禁不止,距离零事故的目标还有差距。经研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安监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不强

一些企业面临加快发展与资源短缺等问题,现有力量资源不能完全适应规模增长需要,导致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现场管理资源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企业虽然安全总监、安全部长等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了,但不在岗未履职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没有接受专业安全生产培训、没有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经验,不会管、不敢管等问题亟待解决。

2.2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覆盖不全面,不能满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安全管理要求。尤其是有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侥幸麻痹、被动应付;有的单位安全责任不明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有的单位机制不健全,机构弱化、岗位虚设;有的单位日常管理不严格,疏于防范、安于现状,导致制度落不下去、管理严不起来。

2.3安全防护设施不达标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范标准,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不够重视,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到位,部分工程机械的安全防护不达标,施工临时用电搭接混乱和缺乏基本的安全警示标志等。

2.4新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不少企业建立了综合数字化视频监控体系平台,施工现场运用智能化高精尖装备替人减人,但新技术、新装备运用还不够广泛,还未实质性铺开,致使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不高,隐患排查不够彻底有效,风险识别和预控能力还不够强,安全综合监管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二、预防安全事故的管理控制

目前,建筑行业仍属于安全事故高频发的行业。参加施工人数的逐年递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但是这个群体中,施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过的专业安全培训的员工更是屈指可数;与此同时,基层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愿意对基层员工进行实时安全培训,这些现象的滋生都会导致员工只能在工作中摸索或者从他人口中获得有关安全的知识,建立安全意识。但是,这远远不够的,而且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违规地操作行为或者不专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因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1.建立安全生产的理念

建筑安全风险管控是指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进行控制和防范,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实施旨在帮助建筑项目获得到更大的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作业环境或设备操作不了解等现象,所以施工安全由岗前安全培训与作业安全两种组成,一般作业前需要由技术工程师或者安全员为作业人员讲述安全注意事项与上岗特训操作,而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落实现场监理制度,需要不断加大现场监理力度,让员工有增强个人防护与安全作业观念,及时制止和合理妥善处理违章人员,及时通报典型违章事件,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杜绝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努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风险控制,减少事故发生

有效防范安全事故需要加强对其风险的控制与预防,深入现场作业环境中寻找源头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加强对危险源的工程管控与分析是保证减少事故发生的手段之一。而现场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比很大,表明施工中的工程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作不到位引起的,在施工现场诱发了许多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危险源进行管控做好各时期防暑降温施工物资的准备,夏季高温多雨,要及时做好防暑降温与防汛预案,冬季施工前要做好防寒预案同时做好施工物资准备工作减少不利天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坍塌或者高空坠落的发生。同时监理单位务必要履行安全生产监理职责,按规定设置监理机构;对事故操作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审查;要有效制止施工作业中出现违规操作,仍然需要加强管控好重大安全风险。同时,推进安全基础培训与安全观念。

3.加强技术投入做好施工管理

施工作业中,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危险源为个人因素、安全管理因素、作业因素;坍塌事故的主要危险源为指挥因素、结构因素;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危险源为作业因素、设备因素;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危险源为、作业因素、个人因素。众多高频发因素的存在说明建筑施工中作业人员安全作业意识不健全外还有监管单位与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不当隐患的造成,表明建设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将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通过对预警机制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一旦事故发生,预警机制还可以有效地将事故可能危害到的范围减至最小,以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和蔓延,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例如,设备运用中利用BIM的技术在施工前加强预估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根源提供了帮助消除潜在的危险,在施工中采用PDCA循环法与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相结合运用,对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环境、机具设备等环环相扣,借助技术的辅助,人员的操作,机制的预警,尽最大的可能减免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关乎企业健康运营、关乎企业生存发展,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实施全方位监管,以减少和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生林.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33.

[2]郑曦,高亮,谢璜,等.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11):16-18.

上一篇:采购风险论文下一篇:桩基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