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01

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社区医生工作制度

1.按服务人口3名/万人口的比例配备社区医生,负责责任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3.与社区护士、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4.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医疗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治疗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

5.按照“定期+按需”的原则,开展 “定时、定点”驻村服务,每个责任村每月至少下村服务4天,其中定时服务2天。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发放健康处方、免费测量血压、健康教育等。

6.开展巡诊服务时应随带血压计、听诊器、常用药品、健康教育资料、健康处方和责任医生名片等。

7.老年人、困难人群等开展定期随访,给予健康咨询指导。

8.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肿瘤、肝炎等)病人开展健康咨询、用药指导、行为干预等。

9.对在巡诊中发现的病情严重者,应建议并负责联系住院,出院后积极做好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工作。

10.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工作,随访记录和健康体检表等归入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全科医生,可被称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处在疾病防治的第一线,既是临床医生,又是城市社区与农村群众的“家庭医生”。通过在三级公立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从而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这样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生;三级医院;农村基本医疗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地深入,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已成为医疗改革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全科医生是对重大疾病要有准确判断,及时向上级医院转院,小病则在社区解决。作为城市社区、农村卫生服务和预防治疗的第一线的核心人员,既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又作为社区和农村群众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1.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背景

1.1 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曾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必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医药卫生领域的服务需求有了更大提升,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随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各地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不能满足社区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以温州市为例,主要表现如下:①供求不平衡,投入有限、总量不足,目前,全市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分别仅为2.62张、2.08人,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中位居倒数第二名;②发展不平衡,县乡基础薄弱;③布局不平衡,市区过度集中,急需调整各大医院的空间布局;④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平衡,短缺和过剩并存。这些都是造成目前我市城乡居民“看病难”重要原因。

1.2 全科医生培训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曾做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建立和健全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的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卫生机构都具备合格的全科医生。

2.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与加强基层基本医疗必要性分析

根据中国的卫生统计年鉴,我国大约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的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到60%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甚至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24%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我国乡村医生大多学历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还有乡镇卫生院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技人员不到23%。社区服务中心的卫技人员高级职称数量不足4%。这就造成基层医生难以取得城乡居民的信任[1]。

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体现:(1)强化临床技能教学,提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需要;(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卫生事业发展需要;(3)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需要;(4)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3.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大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实践探索

温州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是浙江省南部的医疗教学与科研中心,对浙江省的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医院属三级甲类医院,新院建成后医院核定床位3600张,预计开放床位可达4797张。医院科室齐全,设有53个临床诊疗中心和科室,8个医技科室,1个医科所,1个外科实验中心和1个内科实验中心。

3.1 托管医院全科医学概况

在该医院建设面向浙江省的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承担浙江省特别是医院所在地温州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任务。

医院现有6名负责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骨干师资,同时还拥有399名经过全科培训的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为254人。在2000年成为浙江省的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2005年正式成立全科医学科(除门诊外还拥有24张病床),2007年成为卫生部的全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全国仅34家)。根据浙毕教办【2012】2号文件,现已与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卫生院、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中心卫生院、瓯海区梧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嘉县瓯北镇黄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实践基地,与温州市疾控中心建立专业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同时承担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医学生的全科教学培养任务。

3.2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院是浙江省南部医疗、教学与科研中心,对浙江省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发挥着无可替代重要作用。

3.2.1 医院全科医生教学已取得多项成果。医院在2000年成为浙江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2005年正式成立全科医学科(除门诊外还拥有24张病床),2007年成为卫生部的全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全国仅34家)。2010年开始承担国家免费培养本科层次医学生的全科教学培养工作。2011年开始承担浙江省卫生厅的“浙江省全科医师骨干师资培训”任务[2]。

3.2.2 承担国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任务和免费定向医学生实践培养任务。医院所属医科大学2012年招收国家免费定向全科医学本科生373人,这一批定向全科培养的本科生中仅温州地区的就有112人。加上同时还承担国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任务,到2012年,医院全科基地已经培训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数约3800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数约1500人。

3.2.3 临床技能模拟中心是医院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医院非常重视临床技能教学平台建设,已在新院区预留一层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临床技能模拟中心建设,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临床技能模拟中心建设成为浙江省教学理念最先进、教学功能最齐全、教学培训面最广的全科医学临床培养模拟教育平台。

3.2.4 临床教学带教容量巨大。

医院在新院建成以后编制床位数达到36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数在加上老院以后更是达到了4797张,已经远远超出卫技委对基地的总床位数≥1200张的要求,按照“日管理病床≥5张”的要求,理论上能最大容纳近960人,当然这其中要为其他普通专科医生培养及研究生培养保留部分床位。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5年门急诊量405万人次,其中急诊超15万人次。完全满足基地年急诊量≥8万人次及每名全科医生培训门诊工作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急诊工作日接诊15名以上患者的要求。

3.2.5 临床教学带教内容齐全、团队质量高。

医院拥有内、外、儿、妇、全科、急诊、中医、皮肤、眼、耳鼻咽喉、传染、精神、康复和临床心理咨询科等国家卫技委针对全科医生培训所需的所有科室。拥有6名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骨干师资。同时还拥有399名经过全科理念培训的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为254人。

3.2.6 协作社区实践基地多。

医院拥有浙江省卫生厅评审认定的5家基层实践基地(南白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地区分布散既有闹市区的、也有郊区城乡结合部的还有乡村县城的,种类齐全,从一级到二甲等级都有,基层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均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精于业务还能带教。同时还拥有1家专业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即温州市疾控中心。

3.3 建筑规模与内容实践

3.3.1 招生规模

按照所属医科大学每年招收全科本科生300余人,其中100余人为温州地区,同时结合我院向社会招收的全科培训生,以及基层医院进入全科规培人员等等,初步估计全科培养的规模最大为每年招生200人,每生培训期为三年,故正常运行情况下总共需要600人的容纳规模。

3.3.2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考虑将新院区的医技楼进行改造,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同时为住院医师、护理人员、研究生、本科生等人员提供培训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训练室:

①模拟诊室。按医院诊室场景设置诊台、诊察床、阅片灯、电脑、临床查体工具等,同时配备多媒体监控系统。

②院前急救训练室。配置ACLS高级心肺复苏组合、复苏安妮、气管插管模型、呼吸机、除颤仪等。

③急重症监护室。配置高级心肺复苏组合、全身型智能型综合模拟人、触摸屏心电监护显示仪(彩显)、动力系统、气体调节装置及管道、呼吸机、除颤仪等。

④模拟手术室。按照医院手术室布局与配置,内设男女更衣室、洗手室、器械准备室、手术室及监控评估室等,配置有腔镜模拟系统、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⑤模拟标准护理病房。病房内配置高级护理模型、各种护理操作模型以及诊察床等。

⑥模拟产房。包括模拟分娩室、消毒更衣室,配置有高级产科模拟人、胎心监护仪、产科常用模型等。

⑦模拟儿童病房。模拟临床儿科病房,配置有高级儿童模拟人、小儿窒息抢救模型、小儿骨穿模型、小儿腰穿模型等。用于培训全科医师的儿科常用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

⑧综合技能训练室。设置2-3个综合技能训练室,分别配置腰椎穿刺、骨穿、腹穿、胸穿、动、静脉穿刺、环甲膜穿刺、阴道后穹隆穿刺、妇检、诊刮、耳鼻咽喉科检查等操作模型。

⑨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室。配置外科多功能训练模型、乳房检查模型、缝合腿、缝合手臂、无张力打结器、创伤模型、拔甲模型、开腹关腹训练模型等。

⑩临床信息/PACS实验室。配置32台计算机,设立局域网,收集与开发各种临床教学病例及各种教学视频,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思维训练、临床辅助检查诊断,全面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

3.3.3 教学用房

在病房、门诊、医技楼的各个科室均设置示教室,示教室规模视各个科室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其中病房设置78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3308m2;门诊设置26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1693m2;医技楼设置14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815m2;所有示教室使用面积合计为5816m2,按照0.6的建筑平面利用系数,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总计9693m2。

示教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教学电视片、模型、标本、挂图、黑板、换药盘、消毒盘、各种穿刺包、检查床、桌、椅等教学用具。

3.3.4 学员宿舍

学员宿舍以现有新院的医护值班楼为基础进行改造,建筑面积约为5124m2,按照住宿面积14.4m2/人,可356名全科培训学员入住,按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的建设规模,仍缺少244名全科培训学员的住宿面积,约为3516m2,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在运行第一年仅有当年招收的200名学员入住。

4.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的社会效益与意义

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产生长期、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训基地投入使用后,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极为有利,保障区域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主要有:

4.1通过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从而改善培训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和服务水平的整体素质,促进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发展。

4.2提高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步伐,提高地区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和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意义的问题[3]。

综上所述,通过由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来建设全科医生的培训基地,既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同时更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余红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1:38.

[2]侯宁健.三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 [J].医学与社会,2011(5):63-64.

[3]戴卫东.病有所医不再遥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35.

作者简介

侯宁健(1978—)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卫生管理。

基金项目

1、温州市科技局项目“温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与支援农村基本医疗对策研究”,项目编号:R20140066;

2、浙江省医院协会项目“三级公立医院改革与支援农村基本医疗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ZHA—KEB316。

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评价在全科医生的综合干预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效果。方法:在所辖区域内随机抽取2个居委的高血压患者673人,由社区全科医生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制订个体化、综合性的干预治疗方案,干预1年后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吸烟、饮酒、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和食盐摄入等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共入选高血压患者673人,完成研究658人;干预1年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提高了35.2%、40.7%、29.5%;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自基线调查时的(158±17.9) mmHg降至(142±12.4) mmHg,舒张压自基线调查时的(93±12.1)mmHg降至(82.6±11.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每日食盐量超标、血脂异常、BMI超标、饮酒、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的病例数也有明显降低。结论:在全科医生的综合干预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明显下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明显提高,危险因素可得到较好控制。

关键词 全科医生 综合干预 高血压 效果评价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加,高血压已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被列为重点防治疾病。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综合性的特点,而全科医学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开展基于社区全科医生的高血压防治是改善高血压防治现状的有效措施[2]。随着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和高血压防治技术的成熟,社区全科医生已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力量。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综合的干预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的2个居委的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①居委内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以下简称《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急性冠脉综合征<3个月和脑卒中<3个月者;③有精神障碍或残疾不便接受教育管理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晚期等病情复杂者;⑤本人不愿参加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入选研究的高血压患者,社区全科医生依据《指南》要求开展综合干预防治,干预期为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具体干预方法为[1,3]: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开展基线调查,了解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及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饮食习惯、服药习惯、烟酒等嗜好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并根据指南标准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分级。②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心血管危险分层,依据《指南》制定个体化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如血压控制达标则维持治疗方案,如血压控制不达标,予调整降压药物至血压控制达标。③开展健康宣教。 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做宣传展报等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内容以高血压基本知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为主,突出高血压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高盐、高糖、高脂的不良饮食习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

1.3 评价指标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吸烟、饮酒、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食盐、运动等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高血压知晓率定义为在被抽取居委的居民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占居委全部高血压患者的百分比;高血压治疗率定义为在被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近4周规范服用降压药物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高血压控制率为被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在不同时段监测血压,同一患者70%以上血压<140/90 mmHg为控制达标,达标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百分比为控制率[1]。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数与率的差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当结果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情况

研究共入选高血压患者673人,因搬迁、突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等原因退出研究15人,完成研究658人。患者基线调查时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分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血压水平分级、危险分层的情况见表1,其中男性296人,占44.98%,女性362人,占55.02%,平均年龄达(65.1±12.8)岁,表明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基线危险评估为低危患者占10.33%,中危患者占59.42%,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占30.24%。

2.2 综合干预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分别于开展综合干预防治6个月和终线12个月时测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知晓率分别比基线调查时提高46.7%,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率分别提高51.3%,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率提高45.4%,2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干预前后血压和各项危险因素变化

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有了明显降低,收缩压自基线调查时的(158±17.9) mmHg降至(142±12.4)mmHg,舒张压自基线调查时的(93±12.1)mmHg降至(82.6±11.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每日食盐量超标、血脂异常、BMI超标、饮酒、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的病例数也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因其患病率高,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既往的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是按血压水平来分级制订随访计划[4],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防治具有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特点,需要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制定综合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社区全科医生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必将成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力量,而高血压防治的重点放在社区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共识[5]。

随着高血压防治技术的成熟,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全科医生防治高血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对《指南》的学习,社区全科医生已能熟练掌握降压药物使用禁忌、各项危险因素的控制要领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技巧。本项研究中,在全科医生指导下,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辅以知识普及、健康宣教、纠正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倡导适量合理运动的综合干预治疗[1,6]。在降压药物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血压达标,还要顾及靶器官的保护,如对于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首选或在治疗方案中加入了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为了方便服药从而提高依从性,首选每天服用1次的单药或复合制剂。为了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我们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盐勺和油壶。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运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我们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个体化的有氧运动方案,并提供运动指导。经过一年的综合干预治疗,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有显著的提高,至终线时分别提高达35.2%,40.7%,29.5%,而每日食盐量超标、血脂异常、BMI超标、饮酒、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的病例数也有明显降低,表明在全科医生指导下的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干预治疗模式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的控制状况[7]。

目前国内有多项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研究,均取得良好效果。而在日常工作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仍差强人意。分析原因为,高血压的防治技术是成熟、有效的,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持续性[8]。目前社区全科医生普遍较为缺乏,日常工作量大,使得全科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高血压的综合干预防治工作做精做细,这是科研结果和日常现实工作差距的主要原因。而一套简便易行,模块化、有效化的综合干预治疗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9]。

在研究中发现,对老年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较难。在接受健康宣教的短时间内,老年患者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可有意识地加以纠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恢复原生活习惯[10]。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一旦养成习惯改变较难。所以对于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应从中青年患者抓起。

精神因素也是高血压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本项研究并未将心里辅导和压力缓解纳入综合干预治疗方案,主要考虑本研究以老年人为主,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较小。而目前全科医师尚缺乏专业心理辅导技能也是原因之一。随着全科医生自身业务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璟, 白朝晖.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分析[J]. 上海医药, 2013, 34(23): 39-43.

[2] 黄广勇, 顾东风. 心血管病社区人群干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1): 46-48.

[3] 王增武, 王文, 王馨, 等. 社区高血压控制:方案及患者基线特点[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 17(10): 921-924.

[4] 吕宁, 李新建. 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现状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5(7): 315-317.

[5] 王增武, 王馨,张林峰,等. 社区高血压控制:血压管理效果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1): 1-4.

[6] 金承刚, 陈丽, 肖峰, 等. 适宜技术的应用对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的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 1176-1178.

[7] Jones C, Simpson SH, Mitchell D, et al. Enhancing hypertension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in the elderly: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Airdri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Program(A-CHAMP) [J]. Can J Cardiol, 2008, 24(7): 561-567.

[8] 陈伟伟. 我国高血压社区防治进展——技术、策略与实施[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 31(3): 322-326.

[9] 钱岳晟, 张怡, 张瑾, 等. 上海市普陀区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探讨[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1): 26-30.

[10] 潘桂俊, 宋道平, 陈利云, 等. 不同年龄段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21): 2303-2305.

(收稿日期:2013-12-22)

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工作的一个新人,对待工作我非常细心认真,因为我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而去忽略它。但是事实上我每天并不需要做多么大的事情,只要我把自己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坚持细心做好了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将近半年的充实工作使我在各方面感觉颇丰,下面就将我这半年以来工作情况作一下总结,希望能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一、 角色转变,认识转变,自我定位

刚刚毕业的我,如何尽快转变角色,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我今后的工作。在学校的时候,面对的更多的是老师和同学,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完成相应的学业。参加工作后,作为社区预防工作者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预防工作更多的是向老百姓宣传预防保健知识,防患于未然。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学习了预防相关的知识,但是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深知这个阶段的我更应该向科室老师们谦虚学习。

二、 提高自身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这半年来我跟随科里的老师进行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大肠癌的筛查、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等调查工作,参加了小学及幼儿园学生眼睛屈光度、职业病建档、大肠癌筛查结果等的数据录入。我在计划免疫学习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目前主要做登记工作。由于年轻常常受到带孩子来接种的家长的质疑,在各位老师的影响下,我不断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终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院里和科里举办的职业精神、糖尿病防治、传染病知识等各种培训讲座我都积极参加;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如脑卒中,精神卫生法知识竞赛等,其中,在精神卫生法知识竞赛中获得了区二等奖以及市团体三等奖的成绩。

社区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xxx教授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在心肌保护上,当全国范围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心肌保护液—冷晶体液时,xxx教授率先提出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液—温血停跳液,并完成“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术中心肌保护实验与临床研究”,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对此并没有满足,随后又进一步改进心肌保护液成分,制备去白细胞温血停跳液,完成“脱白细胞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灌注对术中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再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数以万计的心脏手术患者获益。

心脏干细胞移植就像医学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研究道路异常曲折。知难而上,勇于攀登的xxx教授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主持开展“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课题组得到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资助,成功获得了细胞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发表论文10余篇,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辰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程邦昌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志云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法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激光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并于2009年成功申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LLLI(低能激光照射)预处理梗死心肌组织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实验研究”。这一探索将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而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在干细胞科研领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xxx教授适时地将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不能行冠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20余名。在经冠状动脉移植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发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恢复和改善是安全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将激光心肌打孔、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与冠脉搭桥相结合,开展冠心病杂交治疗技术,扩大冠心病治疗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受益。目前,该项技术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此外,xxx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利用在干细胞研究中掌握的技术,进行“干细胞建立生物起搏器的研究”。该研究为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旨在将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具有起搏及传导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通过转染起搏基因拥有起搏功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研究一旦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取代人工起搏器,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意义十分重大。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xxx教授在人工瓣膜研究和二尖瓣成形方面享誉省内外。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组织工程生物瓣的体外构建”,旨在探索出一种具有外科实用价值的细胞移植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解决传统生物瓣衰败问题。目前已完成的“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提示,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细胞种植方法。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景学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10年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在心脏瓣膜成形方面,法教授的“自制软质二尖瓣成形环纠治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临床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设计的软质环获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法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成为全国临床累积病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多的团队之一。法教授利用该科瓣膜成形的技术优势,在全省范围类积极推广应用,并对成形技术进行改进,提高远期疗效。法教授的工作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期题为《巨大决心》的专题报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医院党委书记和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的xxx教授,不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更加注重致力于全省胸心外科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任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后,他积极组织制定并推行我省胸心外科医师专业准入制度,积极筹办《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论坛》,在进一步规范提高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搭建了我省胸心外科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我省胸心外科整体水平提高。同时,他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主持了河南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06年)和中南六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08年),对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尤其对河南胸心血管外科事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儿科医生工作计划下一篇:妇科医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