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2023-04-11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要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2.听课方法的指导。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指导思维方法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他们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能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则可分专题进行,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

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

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奇妙的“黄金数”

取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将线段分成一长一短两部分,而长段与短段的比恰好等于整段与长段的比,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为:1:0.618…而0.618…这个数就被叫作“黄金数”。

有趣的事,这个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有些植物茎上相邻的两片叶子的夹角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是近代的埃菲尔铁塔,都少不了0.618…这个数。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的主体大都在画面的0.618…处。音乐家们则认为将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琴声更柔和甜美。

数0.618…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进行试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与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实验,直到得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止。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如果将试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被称作“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达到前一种方法做2500次试验的效果!

“黄金数”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多的实例和运用。或许,在它的身上,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解决更多问题。

美妙的轴对称

如果在一个图形上能找到一条直线,将这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这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飞机是一个标准的轴对称物体,俯视看,它的机翼、机身、机尾都呈左右对称。轴对称使它飞行起来更平稳,如果飞机没有轴对称,那飞行起来就会东倒西歪,那时,还有谁愿意乘飞机呢?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要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2.听课方法的指导。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指导思维方法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他们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能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则可分专题进行,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情境 教师 初一学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初一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激趣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

(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枯燥的英语单

词直观形象化,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情景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类似模拟情景,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用处,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体验成功,激起学习兴趣。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设法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学生回答对问题,好的考试成绩等等,都可视为成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Great/Wonderful/well done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Try again/Think it ove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从基础知识入门,把握好英语的入门教学

(1)语音教学。语音教学是初一英语教学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入门阶段教学的关键。我在音标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集中教音标,再试教拼读单词。重点放在弄清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使学生通过发音、拼读、开口关,从而使他们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音标,从入门阶段的字母、单词、日常用语、到初级阶段的课文、句子、对话,教师应随着教材的变化随时把它们分散地教给学生,采取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正确、规范的语音的影响和熏陶。

(2)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拼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为了把好单词关,更要及时地进行单词听写检测,做到单词“课课清”,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能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初一开始,英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學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用英语组织教学,大部分学生平时所听、所说、所读、所写的全是汉语,缺少英语语言环境,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2)free talk 通过每天free talk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增长见识和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朗读和背诵 教师利用早读、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习惯用语和精彩语段。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形

成语感,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总之,我认为英语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与时俱进,努力成为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教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指路人。因为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高度可塑性,接受什么样的影响和教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艳,如何活跃英语课堂气氛[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2)马云霞,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红桥区教育局,李月,浅谈互动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N],天津教育报,2010年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关爱;兴趣;教法;学法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提高。然而, 初一学生仅仅是刚跨入中学校门的“小学生”,他们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如何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每个初一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结合十多年农村教学实践及体会,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1 重关爱,促和谐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刚步入初一学习的新生,环境是全新的:新教师、新同学、新集体……对新教师的印象一片空白,此时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师的教育,情感因素十分重要。面对这群小学阶段倍受老师关爱的学生,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他们,温暖他们的心田;关心学生(尤其寄宿生)生活,多与学生交流生活琐事,在交流中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消除心理障碍,拉近师生距离,呼唤学生的信任与理解。作为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我,开展集体活动(如校运会、主题班会)时,不忘给各类学生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位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2 重资源,激兴趣

充分利用教材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等素材,培养学习兴趣。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采取看一看、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另外,华师大版教材有一显著特点,内容叙述时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每章开头设置导图与导入语。如第一章的导图显示了数学世界的风貌,导入语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数学的精辟描述。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内涵,用数学史孕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家勤奋治学的精神,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变教学内容为生活化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教学中,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等,结合某些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将其生活化,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存在魅力。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走了多远?”的问题,在问题中首先规定从起点开始向前记为正,向后记为负,让每一位同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想走的方向和步数,并让一位同学当场在讲台前按其他同学的说法示范 。

(学生一):我向前走了2步,再向后走3步,离起点有多远?

(学生二):我先向后走5步,再向前走5步,离起点有多远?

……

此时,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逐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和答案,写出加法算式,导出加法法则,较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样,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较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针对这一点,我教“点与线”一节,讲完线段、直线公理后便抛出问题:问题1:开挖公路时,为什么喜欢把公路设计成直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问题2: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颗钉子,为什么?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身边问题,兴趣高涨。又如讲完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后,布置学生制作一个香皂包装盒,结果不少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及美术功底,设计制作出多种多样、美观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盒,将数学知识变成“产品”。像这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重教法,求实效

课堂重视常规、明确要点,教学生会听课。不少初一新生身上留有诸多不良习惯,如上课爱说话、喜欢做小动作、开小差、注意力易分散等。因此,期初我事先制定好课堂管理常规,对学生提出各方面要求,开学第一堂课我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向学生讲清楚课堂常规,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课上,随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足,督促学生专心听讲。教学上,中学数学教材内涵丰富,知识点增多,课时又明顯减少(一天一节),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进度变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充足时间像小学老师那样反复强调、多次重复练习。因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一堂课下来,让学生明白主要学习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儿,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几类问题要懂得解答,怎样规范书写等。

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生会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黑夜里的北极星,使人们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因此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让学生尽快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如教“有理数乘法”时,将其转化为积的符号确定及小学学过的非负数乘法,让学生感受新旧知识间的转化。又如题目:如右图,四条直线相交, 试找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讲解时,针对初一学生接触的都

是直观的、简单的图形,先按四条直线分别为截线,将稍复杂图形分解为四个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再让学生解答,学生就不会漏解,不觉得有难度。利用例习题,让学生充分体验转化、分类、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尽快内化为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学生会解题。好的解题方法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功的喜悦,又必然激活学生进一步攻克难关的热情。因此,讲题目时,不要为讲而讲,而要挖掘题目内在的东西。如题目:任意画出四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每两点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几条?不少学生通过画图能正确说出6条,若把题中“四”改为“四十”呢?学生都愣住了,我抓住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的契机,讲清答案6的由来(即),听完后,不少学生脸上又开始露出笑容,懂得改为四十后答案为:﹦780(条),我又尝试将40改为更大的数,问题便迎刃而解。通过深入讲清一个题目,达到弄懂一类问题(即多题一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又如有关平行线说理题,常常有多种解答方法,教学时充分发挥这些题目的功效,既可以复习巩固知识,又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习热情。

4 重学法,提效率

进入初中,学科多、内容杂、作业多。许多学生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因此,对初一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帮助他(她)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其重要。课前,我指导学生先预习,课上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 “心到”,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适当做好课堂笔记;“口到”,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初一学生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复习,造成只交书面作业,而没有巩固新知,深化新知。对此,我明确要求,先复习知识,再完成作业,课前几分钟经常抽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另外,初一开始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把作业、练习、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目全部收入其中,便于今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阶段复习、初三总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小学教育方向论文下一篇:最新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