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论文范文

2023-07-29

消费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观念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消费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利弊共存。大学生因处于青年时期、无自我经济来源等特点,而成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和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相比,消费心理和行为都相对不成熟。他们在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却尚未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超前的消费观念和落后的消费实力成为大学生显著的消费特点,这种消费模式的特殊性也使得深入研究该模式产生的根源具有意义。本项目旨在对当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观进行详尽、准确的调查,及早对当今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客观的了解和把握,并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及早采取措施来对不良消费观进行正确引导,为未来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样本来自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天津、石家庄、承德、北京、青岛、烟台、泰安、潍坊、淄博、威海、济南、长治、晋中、太原、合肥、兰州、西安、南京、武汉、上海、长沙、重庆、成都、广州、海口、台北等32个城市的69所高校,共回收519份调查问卷,男女比例大致为1:2。

当前大学生的实体店消费与网上消费比例约为1:1;82.7%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完全依靠父母,仅有13.4%靠兼职实现经济独立;消费构成中,食宿交通等生活必须消费占比约为六成,享乐消费比例仅次之,占比24.3%,发展学习占比10.6%;奢侈品拥有数量方面,58.6%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购买奢侈品的行为,38.5%被调查者表示因自己的品味且因奢侈品质量优良而选择购买;被调查者中,有无计划消费的比例为3:7,与有无消费后记账的比例相一致;在面对自己当下无法负担的商品时,有67.0%的受访者表示会打工或节省生活费攒够钱日后购买,有15.0%会直接向父母要钱,17.8%表示会向朋友借钱、透支信用卡或使用贷款软件进行透支消费;在处置每月的生活费盈余方面,78.2%的受访者表示会存在卡里,32.4%表示会留作旅游经费,15.0%称会做一定的投资。

二、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分析

(一)缺乏经济独立性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

(二)消费计划性、目的性不强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没计划,随便花。手头钱比较宽裕的时候就随意挥霍,没钱的时候就勒紧腰带缩衣节食。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对于自己每周、每月的消费情况要有一定的记录,这样对于未来经济独立有极大的帮助。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物质消费过度,精神消费匮乏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餐饮和购物方面。进入大学,大学生明显对学习放松,与购买学习资料及发展自我相比,更愿将钱花在购物和娱乐方面。可见,大学生过于享受物质消费,忽视了精神消费。

(四)储蓄意识和理财观念淡薄

在调查时,当被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都表示没有相关计划。当被问及学期末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无意识间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原本计划,有些同学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提前透支,只能借钱回家。略有一些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在假期开始之前挥霍一空,只有极个别同学有把钱存起来的想法。

(五)符号消费现象值得关注

从调查中看,大多数大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家庭經济条件进行合理消费,求实消费。但是还是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攀比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品牌消费,没有认识到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六)消费方式透支化

伴随科技发展的同时,电子软件的发展势头迅猛,新型功能性理财、投资、贷款软件应运而生。部分个体对不同类型软件的选择差异也导致了消费方式的分流,少部分有理财意识的大学生使用理财投资软件来进行投资,也有部分有透支消费习惯的大学生利用借贷软件透支钱款满足自己过度的消费需求。

(七)消费方式电子化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付款平台的涌现,加之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渴望和能力较强,先进的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来替代现金消费。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探究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当今社会,快餐文化日渐流行。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经受不起诱惑,把金钱、财富和及时行乐作为人生追求目标,认为只有物质上的富足、享受才是幸福。这使得大学生对于金钱没有一个良好的概念,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许多力所不能及的奢侈品,最终自食苦果。

2.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日渐盛行,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付款。这使得许多消费计划原本就薄弱的大学生更没有了“钱已经花出去了”的概念。尤其是“蚂蚁花呗”等形式的超前消费手段,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了花钱一时爽,还款泪两行的不正确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缺失

相对于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在许多大学十分缺失。许多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素质,连基本的消费观都忽略了,直到出现“校园贷”等十分严重的问题之后才开始加強教育。

4. 家庭溺爱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全民的生活条件都有了提升。加之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子女有求必应,更使得大学生肆意挥霍零花钱,出现“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况。

(二)主观因素

作为社会中的年轻群体,大学生的冲动甚至叛逆的心理十分容易对消费观产生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没计划,随便花。手头钱比较宽裕的时候就随意挥霍,没钱的时候就勒紧腰带缩衣节食。因此想要解决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问题,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计划,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途径探寻

(一)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施加影响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途径大大拓宽了,网络文化以其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也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号召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改变利益至上的行动指南,真实报道商品的功效,不过度夸大商品的象征意义以产生诱导消费的结果,充分发挥多种线上线下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和宣传的功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积极做健康消费观的正面宣传和引导。

(二)发挥教育的功用

1.学校教育为主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设理财消费观的相关课程,填补大学生此方面知识的空白,诸如《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消费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理论高度指导实践。将正确消费观的树立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中,对全体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校辅导员老师应时时了解学生消费思想动态,并定期组织研讨会、班会、讲座,有针对性地对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习惯进行案例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合适的方法加以纠正和引导。

2.家庭教育为辅

家庭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消费行为会给子女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家长首先应做合理消费的表率。同时,家长应时刻了解子女的消费状况,对其金钱去向有所掌控,对于不合理的费用支出要加以制止。在对大学生的经济供给方面,家长要做到适度供给,不能供给无度,从经济源头加以引导,并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大学生逐步走向经济独立。通过塑造勤劳节俭的家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三)健康消费习惯的养成

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首先,大学生应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品德修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智慧的增长会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消费行为和观念。积极以志愿者服务、支教、实习、下乡、公益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锻造自己,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对于完善大学生的消费观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其次,大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消费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而加以改正;通过与他人的正确比较认识自己,以正确的消费观为标杆审视自我。

通过本研究,我们基本了解了大学生在各层次、各等级的消费需要及现状,掌握了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原则的主观想法,了解当今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消费观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2]李昂.消费主义透视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3]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刘楠楠.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

[5]李鑫,彭洪,张微,郑晓荣,张琳,李彦坤,赵亚双.某医学院校大四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3):218-221.

消费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观念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消费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利弊共存。大学生因处于青年时期、无自我经济来源等特点,而成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和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相比,消费心理和行为都相对不成熟。他们在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却尚未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超前的消费观念和落后的消费实力成为大学生显著的消费特点,这种消费模式的特殊性也使得深入研究该模式产生的根源具有意义。本项目旨在对当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观进行详尽、准确的调查,及早对当今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客观的了解和把握,并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及早采取措施来对不良消费观进行正确引导,为未来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样本来自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天津、石家庄、承德、北京、青岛、烟台、泰安、潍坊、淄博、威海、济南、长治、晋中、太原、合肥、兰州、西安、南京、武汉、上海、长沙、重庆、成都、广州、海口、台北等32个城市的69所高校,共回收519份调查问卷,男女比例大致为1:2。

当前大学生的实体店消费与网上消费比例约为1:1;82.7%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完全依靠父母,仅有13.4%靠兼职实现经济独立;消费构成中,食宿交通等生活必须消费占比约为六成,享乐消费比例仅次之,占比24.3%,发展学习占比10.6%;奢侈品拥有数量方面,58.6%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购买奢侈品的行为,38.5%被调查者表示因自己的品味且因奢侈品质量优良而选择购买;被调查者中,有无计划消费的比例为3:7,与有无消费后记账的比例相一致;在面对自己当下无法负担的商品时,有67.0%的受访者表示会打工或节省生活费攒够钱日后购买,有15.0%会直接向父母要钱,17.8%表示会向朋友借钱、透支信用卡或使用贷款软件进行透支消费;在处置每月的生活费盈余方面,78.2%的受访者表示会存在卡里,32.4%表示会留作旅游经费,15.0%称会做一定的投资。

二、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分析

(一)缺乏经济独立性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

(二)消费计划性、目的性不强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没计划,随便花。手头钱比较宽裕的时候就随意挥霍,没钱的时候就勒紧腰带缩衣节食。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对于自己每周、每月的消费情况要有一定的记录,这样对于未来经济独立有极大的帮助。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物质消费过度,精神消费匮乏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餐饮和购物方面。进入大学,大学生明显对学习放松,与购买学习资料及发展自我相比,更愿将钱花在购物和娱乐方面。可见,大学生过于享受物质消费,忽视了精神消费。

(四)储蓄意识和理财观念淡薄

在调查时,当被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都表示没有相关计划。当被问及学期末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无意识间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原本计划,有些同学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提前透支,只能借钱回家。略有一些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在假期开始之前挥霍一空,只有极个别同学有把钱存起来的想法。

(五)符号消费现象值得关注

从调查中看,大多数大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家庭經济条件进行合理消费,求实消费。但是还是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攀比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品牌消费,没有认识到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六)消费方式透支化

伴随科技发展的同时,电子软件的发展势头迅猛,新型功能性理财、投资、贷款软件应运而生。部分个体对不同类型软件的选择差异也导致了消费方式的分流,少部分有理财意识的大学生使用理财投资软件来进行投资,也有部分有透支消费习惯的大学生利用借贷软件透支钱款满足自己过度的消费需求。

(七)消费方式电子化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付款平台的涌现,加之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渴望和能力较强,先进的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来替代现金消费。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探究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当今社会,快餐文化日渐流行。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经受不起诱惑,把金钱、财富和及时行乐作为人生追求目标,认为只有物质上的富足、享受才是幸福。这使得大学生对于金钱没有一个良好的概念,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许多力所不能及的奢侈品,最终自食苦果。

2.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日渐盛行,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付款。这使得许多消费计划原本就薄弱的大学生更没有了“钱已经花出去了”的概念。尤其是“蚂蚁花呗”等形式的超前消费手段,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了花钱一时爽,还款泪两行的不正确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缺失

相对于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在许多大学十分缺失。许多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素质,连基本的消费观都忽略了,直到出现“校园贷”等十分严重的问题之后才开始加強教育。

4. 家庭溺爱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全民的生活条件都有了提升。加之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子女有求必应,更使得大学生肆意挥霍零花钱,出现“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况。

(二)主观因素

作为社会中的年轻群体,大学生的冲动甚至叛逆的心理十分容易对消费观产生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没计划,随便花。手头钱比较宽裕的时候就随意挥霍,没钱的时候就勒紧腰带缩衣节食。因此想要解决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问题,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计划,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途径探寻

(一)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施加影响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途径大大拓宽了,网络文化以其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也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号召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改变利益至上的行动指南,真实报道商品的功效,不过度夸大商品的象征意义以产生诱导消费的结果,充分发挥多种线上线下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和宣传的功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积极做健康消费观的正面宣传和引导。

(二)发挥教育的功用

1.学校教育为主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设理财消费观的相关课程,填补大学生此方面知识的空白,诸如《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消费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理论高度指导实践。将正确消费观的树立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中,对全体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校辅导员老师应时时了解学生消费思想动态,并定期组织研讨会、班会、讲座,有针对性地对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习惯进行案例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合适的方法加以纠正和引导。

2.家庭教育为辅

家庭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消费行为会给子女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家长首先应做合理消费的表率。同时,家长应时刻了解子女的消费状况,对其金钱去向有所掌控,对于不合理的费用支出要加以制止。在对大学生的经济供给方面,家长要做到适度供给,不能供给无度,从经济源头加以引导,并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大学生逐步走向经济独立。通过塑造勤劳节俭的家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三)健康消费习惯的养成

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首先,大学生应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品德修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智慧的增长会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消费行为和观念。积极以志愿者服务、支教、实习、下乡、公益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锻造自己,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对于完善大学生的消费观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其次,大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消费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而加以改正;通过与他人的正确比较认识自己,以正确的消费观为标杆审视自我。

通过本研究,我们基本了解了大学生在各层次、各等级的消费需要及现状,掌握了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原则的主观想法,了解当今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消费观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2]李昂.消费主义透视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3]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刘楠楠.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

[5]李鑫,彭洪,张微,郑晓荣,张琳,李彦坤,赵亚双.某医学院校大四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3):218-221.

消费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兴趣; 女生; 体育课

职业学校阶段的女生已进入生长发育期,这个时期人体发育最迅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但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人体性腺、神经系统等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女生的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心理特征不稳定等负面影响,造成女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我校是商务类职业学校,女生人数占了学生总数的一大半,如何开展好女生的体育课,是每位体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体育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职业学校女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适当措施,培养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让体育教学内容适应女生的生长发育,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思路,采取快乐教学的理念,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1.受传统文化影响,不重视

职业学校女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科学认识。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无所谓,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行。这种思维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体现,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或文化课老师剥夺,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女生都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把它只看作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导致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行动上也产生一定的松懈,上课不积极、不认真,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兴趣了。

2.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

与初中阶段相比,职业学校女生开始更重视自己的外貌、体形变化,爱美之心显得更加突出。在生理方面,这一时期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在心理方面,职业学校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怕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笑话、锻炼积极性不高等。

3.教师授课技能因素

体育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如果在知识、义务、修养、教学等方面显得十分平淡,那么学生首先就没有信赖感,对教师所授的课不能产生兴趣,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标准,就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动力定型。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对新课标研究不够,观念陈旧,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加之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等,体育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按自己的思维模式随意教学,没有深入学生内心需求,致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信心、创造力就这样泯灭了。

4.评价方法单一

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完整、不全面,也是导致女生缺乏学习热情的重要原因。首先体现在考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古板,不创新,学生变得比较被动。其实是所有女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她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二、措施方法

1.提高认识,有利于培养积极动机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意义和重要性,而参加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从而激发她们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2.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特别是职业学校女生,她们感情细腻又羞涩,渴望理解和尊重。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如果教师态度粗暴,不公正,学生也会反感,这些也都影响职校女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调控女生的情绪,这对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1多用激励的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激励的语言是提高女生积极性的源泉。女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从学习到熟练运用,期间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生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使她们产生许多沮丧、自卑等不良情绪。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多用激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以克服她们的不良情绪,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2.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与信任是相互依存的,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才会尊重与信任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关爱。青春期女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其情感比较丰富,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的心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依据这些心理特点,尊重、热爱、信任学生,作为教师,在和女生的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她们都能很快理解和接受。

3.提升教师本身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顺利开展体育课的前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教师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知识面广的老师能运用所涉及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这时,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才能得心应手,并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努力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

4.合理组织和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单一化

单一的体育活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女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一些女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女生处于青春期时.对追求美感方面较为突出,喜欢一些时尚、塑造体型、活动量小的项目,所以在教学大纲范围内,教师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她们喜欢的项目。综合职业学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练习时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使她们快乐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变通教学方法方式,避免使女生产生单调枯燥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准备活动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每次都是慢跑加徒手操。时间一长,同学们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情绪低落,动作不到位。可以利用游戏来代替后来的准备活动,比如用“网鱼”、“贴膏药”等来提高女生的奔跑能力,甚至分组带队绕学校的各个地方慢跑,也能带动女生的积极性。在欢快的游戏中,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提起来了,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去。在教学内容时也可以进行多个内容相组合,避免单一化,例如在篮球定点投篮练习时,我们可以投完5次篮后,配合运球到中线,回来后再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只要女生能完成就好,不必计较动作要多标准,女孩子们都觉得自己能完成,积极性就会非常高,这就达到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5.制定考试标准

制定合理的考试标准并与时俱进。体育课的成绩评定主要是由考试成绩、课外活动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对通过自己努力仍达不到及格标准,平时表现很好态度又很认真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其平时成绩,使其达到及格标准,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近几年瑜伽、普拉提等静态运动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将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引入课堂,也可以引起女孩子们的极大兴趣。

三、结语

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提高职业学校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的宗旨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职业学校女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是多方面的,体育教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增强体质,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要培养她们的体育意识,自觉接受健身教育,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体验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她们走向社会后科学地、自觉地、独立地进行健身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云.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体育教学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8)

[2]曹丽君.浅析如何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2010(9)

[3]刘靖祎.让天使飞起来——浅议职业学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9)

消费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消费—生态”悖论是导致生态时代的消费问题的逻辑前提。从思维层面看,它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消费—生态”悖论反映了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造成了“消费—生态”悖论,造成了深重的意义危机、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消费的无限性与生态的有限性的矛盾关系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学视野破解这个悖论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消费—生态”悖论;消费自由;消费公正;伦理意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不仅是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的变革,更是消费目的与消费本真的回归,体现了消费的生态化走向。消费是确保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人类的消费是以一定的生态损耗为基础的,是自然过程。因此,消费与生态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生态损耗为基础,另一方面,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则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为前提。消费与生态之间以各自的张力构成了“消费—生态”悖论(consumption-ecology′s paradox)。正如学者指出的,“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似乎只要从事现代化建设,就必然导致物质主义的生发和张扬,并进而会导致伦理道德的沦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要保护和维持已有的伦理道德和生态环境,就只能牺牲发展和忍受贫穷。消费社会更把这个悖论深化了”①。这个悖论是导致生态时代的消费问题的逻辑前提。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消费的无限性与生态的有限性的矛盾关系,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学视野破解这个悖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探究消费方式生态化的实践途径和具体方式。

一、消费悖论与生态悖论

悖论原本是一个逻辑学的范畴。自古希腊说谎者悖论诞生以来,悖论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从逻辑学范畴扩展到其他的领域。悖论的英文是Paradox或Antinomy。“Paradox”的原意是指“同人们通常的见解相抵触的理论、观点或说法”,它既用来表示超脱世俗、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断(即所谓“佯谬”),也用来指称越规违理、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即所谓“谬论”、“两难论”);而“Antinomy”则是指“自相矛盾的语句”。在历史上,悖论包括了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结论。它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逻辑悖论。它指的是,有命题P,如果断定它是真的,那就可以由它推出命题P是假的;如果断定命题P是假的,又可以由它推出命题P是真的。第二种为佯谬。某些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却是对的。如“白马非马”、“鸡三足”等。第三种为谬论、两难论。某些论断看起来是对的,理论似乎非常充分,似乎非常符合逻辑,但实际上却是错的。②

消费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通过消费活动,获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越多的商品就越能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类更幸福呢?答案并非如此。在消费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超出了基本生存需要的范畴,消费的真实目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的内容由单纯对物的需求演变成对物的符号价值的追求。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驱使人们在幻想与实际中成为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背离了消费的真实目的,出现了消费悖论。

生态悖论最先是在1997年由西南农业大学88岁高龄的叶谦吉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悖论是指一切有悖人类、自然及社会这个有机统一整体协调发展的错误理念。可见,生态悖论是相对于人类、自然及社会这个有机统一整体而言的,要求它统一整体协调发展。③生态悖论现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矛盾性。人与自然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改造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是矛盾的两面。如果只一味地开发与利用自然,必然导致生态悖论现象。二是不协调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悖论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三是急功近利性。人类为了追逐眼前利益,不惜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必然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

生态悖论现象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矛盾作用的结果。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斗争的实践,表明了其产生的客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从主观上讲,生态悖论属于人类认识论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得出与事物本质、客观规律相悖的认识。

消费悖论是人类消费行为超过自然生态容纳、承载限度所导致的,并由此必然带来生态悖论。而消费在一定意义上是延续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生态则是人类延续文明的重要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消费与生态关系的失衡,必然导致“消费—生态”悖论。

二、“消费—生态”悖论的深层逻辑

“消费—生态”悖论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是:消费是无限的而生态是有限的。其意涵是: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若没有道德对其制约,欲望性的无穷消费必然导致物质主义的生发和消费主义的张扬,进而导致伦理道德的沦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道德的审慎力量,否则就只能妨碍消费、忍受贫穷和牺牲发展。

“消费—生态”悖论表面上看是生态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它的背后隐藏着深层逻辑。从思维层面看,它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从思维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

“消费—生态”悖论在表面上是消费、生态矛盾作用的结果,在更深层次上,它是特定思维方式的产物。“消费—生态”悖论的产生与近代以来人类理性复兴及其工具理性的高扬密不可分。工具理性是一种以手段有效性而不是目的合理性为宗旨的思维方式。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工具理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它有效地提升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人类活动的领域与范围,推动了人类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过度张扬工具理性,导致了工具理性霸权,工具理性成为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霍克海默明确指出:“当理性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权,即不能就人的生存问题说出什么来,不能从内容上对这些问题表示什么态度,不能从关心人类解放、指导人类认识的意义上来说明行动的目标,而只关注于用何种工具和方式对自然界进行最有效的征服时,理性就成了一种工具……它的行动的价值,即它在控制人和自然方面的作用膨胀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④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消费不再是维持人类满足基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方式,而是成为了人类满足过度欲望的工具。在工具理性过度高扬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生态耗竭的时代。

2.从社会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

传统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增长和数量扩张为单一目标,弘扬经济理性,打破了经济发展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经济理性是近代经济学鼻祖英国人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主体角度讲,经济理性主张以人的本能为尺度进行社会活动,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第二,从价值的角度讲,经济理性注重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价值,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第三,从目的合理性角度讲,经济理性是一种支配目的合理性的工具理性,它仅仅关注以有效的手段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第四,从理念上讲,经济理性坚持以经济效应最大化为指向。在经济理性的刺激下,人们在消费领域逐渐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更多意味着更好。在经济理性主导的传统发展观中,消费不再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正常活动方式,而是成为了实现资本继续增值、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生产力,“不消费就衰退”逐渐成为共识。从此,消费与生产、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单一化必然会破坏生产、人的需要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消费—生态”悖论。

3.从个人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

人的需要原本来自于人的内心的真实意愿和兴趣,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原本是人存在的方式,也是自我实现的必由途径。但在异化社会,劳动的异化蕴含着人的需要的异化,意味着人需要劳动不再是出于对劳动本身的需要,而是为了劳动之外的生存需要。这是一种出于人的本能的动物性的需要。需要关注的是产品,而不再是活动过程本身。对生存的关注必然体现在对产品的占有上。在商品社会,产品被它的符号——货币所取代,对产品的占有转化成了对货币的追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确证的产品,其享用应以享用者具备相应的本质力量为前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享有产品的人并非具有相应的本质力量,在原本无力享用却人为强制占有的情况下,享用者必然会采取与对象本身不符的方式或手段,造成了对消费对象和人的身心的破坏。如果人的需要完全脱离了对劳动本身的需要,而是以对物质产品的不断占有为中心,那么人的需要就沦落为动物性的需要或异化的需要。异化的需要试图通过对物质产品或商品的高度控制与占有来获取所谓的“地位”。由此必然形成“消费—生态”悖论。

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交换结构,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基础之上的。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不再是停留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上,而是更加关注消费品所象征的身份地位、流行时尚等符号价值。消费的符号化使得对物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演变为对物品符号价值的追逐,对物品实际价值的渴望演化为用虚拟价值堆积起来的符号的热捧。财富和物品“构成了一个全面、任意、缜密的符号系统,一个文化系统,它用需求及享乐取代了偶然世界,用一种分类及价值的社会秩序取代了自然生理秩序”⑤,而符号消费需要大量的物品来不断地更新、维持符号价值的存在,必然有许多新的流行产品取代一些“落伍”的产品,以此来保证符号的意义层出不穷,不断满足人们的符号消费欲求。然而,每一次符号消费的过程,都是来自自然生态的原料的不断攫取,消费废物的不断丢弃的过程。由于符号消费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忽视,必然导致对自然的藐视和忽略,自然生态不过是不断炮制符号价值的工具而已。消费的“符号化”,一方面导致人们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对人生幸福的思考,颠倒了人生目的和手段的位置,人们在享受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陷入了难以挣脱的精神上的空虚和迷惘;另一方面,由于消费欲望的无止境和符号消费的无限性,严重违背了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人们自己也忘记了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一份子应有的伦理精神,也迷失了自身在宇宙世界中的价值坐标,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态生存,陷入了海德格尔所称的“被抛入世界”的无根状态,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恶心”。

三、道德制约消费的可能性

面对越来越难以成为人类依靠的生存环境,人类除了有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类未来生存境遇忧虑的本能反应外,是否还应该增加些对自身消费行为、消费逻辑的理性自觉与伦理审视?消费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不仅受个人消费能力的限制,而且受消费伦理观念的影响。即人们消费多少、怎样消费也是道德伦理问题。“消费—生态”悖论的产生,充分暴露了道德约束、监管的乏力。

市场社会遵循的原则是资本的运行逻辑。从现实看,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社会以禁欲和节俭为美德的传统消费伦理观。在市场社会里,资本的运行逻辑造成了需求世界和供给世界的分离。生产与消费绝不仅仅为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了。市场经济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和被物包围的世界。当供给与需求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时候,生产与消费之间就不存在相互构造的问题。即有什么样的生产,也就有相对应的消费。然而,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世界与需求世界保持了相当的张力,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构造奠定了现实基础。一方面,欲求世界对供给世界的构造是虚拟的、可能的。虽然人存在占有和表现的欲望,但是它同样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供给世界对欲求世界构造是现实的。欲求世界对供给世界的构造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如果没有占有和表现欲望,即使有庞大的商品堆积,也不可能开启全面的消费运动。

市场社会是物质丰裕的社会,物质丰裕总比匮乏要好。因为人们始终想往:创造财富就是创造幸福,占有财富就是享受幸福。而正如波德里亚所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环境史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⑥不断增长的物质世界等待着人们去消费。令人费解的是,市场社会里的消费创造了使人幸福的前提,为何却并没有创造幸福本身?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反思和追问并没有成为人们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消费社会,消费欲望的总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自身和自然生态的承载限度。大量的消费实践表明,消费欲望的膨胀和满足并没有带来人们向往的和谐和幸福。试图通过消费数量的几何增长以全面提升幸福指数的努力是徒劳的。人们的占有和表达欲望连同实现这些欲望的社会设置暴露了诸多的危机。重思消费合理限度和合理消费边界的社会运动成为了消费发展的必然要求。

消费自由是消费主体自觉、自主和自愿的消费行为。消费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选择不选择、接受不接受商品和服务,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而所谓消费公正是指消费权利与消费对应的一种均衡关系。自由和公正都是人们的永恒追求。但是在自由和公正的紧张关系中,自由往往具有优越性。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崇尚的经济自由往往容易走向经济自由主义,从而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层严重等现象,而经济公正正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所带来后果的反思和修正。在消费领域也同样是如此。消费自由也具有相对于消费公正的优越地位。消费自由的张扬导致了代内和代际的不公正。

正是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造成了“消费—生态”悖论,造成了深重的意义危机、人性危机、生态危机。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往往容易使人们高举消费自由的口号,肆意地放纵着无止境的欲望,并以物态的形式迅速地膨胀,造成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状态的空前紧张。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享受幸福,然而,“我们现在的消费欲望已经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本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使人过上幸福和满足的生活。消费只是达到目的,即达到幸福的手段。但现在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对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迫使我们不断去购买,从而使我们依赖于这种膨胀的消费需求,依赖于那些可以满足我们需要的人和机构”⑦。消费在本质上已成为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消费成了目的本身,幸福就是消费更多、更新、更好、更贵的商品。在这种消费目的与消费手段的颠倒关系中,消费已经不再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正常行为,而是已经成为了难以控制的病态行为。

伴随着消费意义迷失的是人类自我的迷失。在消费社会,人不再是消费的主人,而是消费的“奴隶”,人的价值只存在于消费与享受中,不再具有主体价值,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彻底丧失了。“在那里,消费不是为了满足正常需要,而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和尊严,而是为了纵欲和享乐;个体不是把群体和社会当作家园,而是看作牢笼和地狱。人们普遍地感到空虚无聊、生活的无意义,浮华的外表下掩盖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⑧过度追逐物质消费的人类,逐渐失去了精神追求,丧失了基本的评价、反馈能力,在消费上只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几千年与自然交往中形成的朴素、和谐道德被抛弃,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等生态理念也早已经被消费“占领”了。

与此同时,消费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失衡。在正常的社会—生态系统中,消费与生态之间应该保持着良性循环、适度平衡。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仅需要一定的消费,更需要良好生态。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的消费者生活方式供应的像汽车、一次性物品和包装、高脂肪饮食以及空调等东西——只有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才能被供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依赖的正是巨大和源源不断的商品输入。这些商品——能源、化学制品、金属和纸的生产对地球将造成严重的伤害”⑨。高扬的消费自由催生了过度的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环境退化,生态平衡被打破。

“消费—生态”悖论反映了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复杂关系。表面上,消费自由崇尚消费主体的不受强制性,似乎与消费公正无关。与动物的消费活动不同,人的消费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消费目的和意义在感官满足和生命维持的基础上,朝向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人的自由和发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消费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维度的行为。而公正作为处理公共关系的伦理,凸显的是社会成员交往中的恰当关系。消费中的消费产品、消费方式、消费过程等都与社会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消费也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难以免于公正与否的道德评价。

虽然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消费自由的权利,但是每一个人的消费自由又是与平等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平等,消费自由就失去了普遍性特征,也就没有了消费公正。因为平等是最重要的公正,人与人之间的消费自由是否平等,成为消费公正的重要内容。因此,消费公正注重的是建立在每个消费主体消费自由基础上的内在平等。消费自由作为一项权利具有相对性。人们在享受消费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的对应性要求正好说明消费自由是受到消费公正的制约的自由,消费自由不能以损害消费公正为前提。

注释

①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②余式厚、汤军:《悖论·谬误·诡辩》,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③叶谦吉、于法稳:《人·自然·社会—生态悖论思考之一》,《生态经济》1997年第1期。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⑤⑨[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30页。

⑥[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⑦[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第135页。

⑧陈芬:《消费主义的困境》,《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责任编辑:思齐

消费观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学术逻辑、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是现代大学制度安排的逻辑基础。这三者虽然都是产生于现代大学组织的制度规范体系内,但它们却常常处于冲突和博弈状态之中。大学的“三元逻辑”在大学制度建构中的角逐,反映的是大学制度中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三者之间的制约状态,表现的是学术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处理好三种权力和三种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三元动态制衡是处理好三种权力和三种利益关系的逻辑归属。

关键词:现代大学;大学制度;逻辑;动态制衡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地方高校制度创新研究”(2010FJY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锟(1962-),男,河南鹿邑人,河南理工大学高级经济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时代命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无法绕过的就是大学的逻辑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乃至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笔者拟对大学制度的安排逻辑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提供逻辑支撑。

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三元逻辑”

关于大学的逻辑问题,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本质的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学术逻辑、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我们将其称为大学的“三元逻辑”或“三维逻辑”,这正是现代大学制度安排的逻辑基础。

(一)学术逻辑:大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边界

所谓大学的学术逻辑,是指大学的以高深知识的传播、推广和发展为追求的基本规律及特征,亦即学术性特征,这是大学作为独特的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本源性基础。组织理论认为,任何人类组织都是属于社会的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一方面,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所依赖的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拥有自己的边界,使自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织理论通常用“组织的行动者的特征、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以及他们的活动特征来界定组织的边界”。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也是如此。

纵观大学发展的历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有过绝对孤立、封闭的发展。当今的大学受外部环境影响之深、之广已是史无前例,但大学始终在不断的适应中保持着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历久弥新,始终薪火相传,其关键就在于维持了之所以为大学的学术性组织边界。自11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宗旨没有改变,“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永远属于大学”,“学术”作为从古至今大学发展的中心概念从未被动摇,从未被代替。大学正是通过其学术性稳固并维持了组织的基本边界,而学术自主自然也成为大学制度追求的基本保证和基本目标。因此,大学虽历经近千年,但其追求“高深学问”的初衷和组织本色却没有改变。

大学的这种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性本然體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组织传承和创新知识的活动主题始终未发生改变。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其结构和规模日益复杂和扩展,但它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这一主题。尽管不同国家的大学办学模式各异,但“我们都会注意到学者和科学家主要关心四件事情: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当前,已进入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尽管有环境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但其组织活动的主题却从未发生改变。

第二,教师作为大学组织活动的主体始终未发生改变。大学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社会组织,它是由多元主体在进行知识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大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学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开展这两类活动的主体就是大学活动的主体,或者说大学的主体就是上述这两类活动主体的集合。但大学的管理活动终究是服务于大学的学术活动,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实现组织目标,保持组织高效运行的必要手段,它在大学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学术活动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大学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双肩挑”,也就是说,他们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实质性参与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在非常实际的意义上说,教职员工整体就是大学本身——是它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它荣誉的源泉;教师们是这种机构的特有合伙人”。总之,大学的各项活动始终是围绕学术活动而展开的,大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始终处于学术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地位。

第三,维系大学组织活动的基本规则体系并未发生改变。大学制度是大学活动的基本规则体系,它体现的是大学对自身中心活动的内在要求。从现代大学产生之时起直至今天,大学自治和学术自主一直是大学组织的内在规律、逻辑要求和矢志追求,这也正是大学制度构建的根基和本源,也是大学组织长盛不衰的基础性支撑。在大学与环境互动、博弈的过程中,虽然大学一直保持着“追求高深学问”和构建“象牙塔式精神家园”的“高贵气质”,但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诸多影响和制约,绝对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主从未被实现。虽然如此,但大学制度作为维系大学组织追求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则体系,特别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必然是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主为追求目标,这也是大学组织的使命之所在。

(二)政治逻辑:大学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所谓大学的政治逻辑,就是指大学具有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功能属性,这是一种基于教育的政治论哲学的逻辑,亦即“工具论”逻辑。首先,这种逻辑强调的是大学要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大学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计划之中。其次,政治逻辑还主张和强调大学作为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共同价值观念、政治理念、道德观念的传承者,应该为维护和稳定国家的社会秩序、为国家实施公共政策发挥其特殊作用。

从大学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看,大学的政治逻辑是在大学的发展中逐渐强化,并取得了其存在和流行的合法性。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是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流的团体,这时的大学常常被教会控制。到了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的大学。柏林大学的这一办学理念,一方面,促进了德国科学技术和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使日耳曼民族运动空前高涨,柏林大学继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科学教育的中心,促进了其他国家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美国高校在接受了德国科学与民主的办学思想之后,也开始重视大学的科研功能,形成了一批研究型大学,这一批研究型大学把科学研究视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但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美国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并未把兴办“学府”性大学作为其唯一的追求,而是受实用主义哲学思潮支配,把培养实用型人才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放在大学教育活动的首位。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先提出,大学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并将其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美国的大学逐渐成为“公众的服务站”。这种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对美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乃至国民素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至今实用性和功利性仍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特征。

从我国大学的发展来看,传统大学在制度安排上的哲学基础,就是一种典型的政治逻辑,其主要表现是注重大学在政治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工具性价值。即使是现代大学,无不具有服务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特征,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特征变得更加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是大学的政治逻辑的集中体现。学界关于现代大学应具备培养人才、学术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四项功能的观点更加使大学的政治逻辑成为系统化的理论。

(三)经济逻辑:大学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求

大学的经济逻辑又叫大学的市场逻辑,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顺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开展与经济和市场的良性互动,谋求经济利益。

大学的经济逻辑是由大学组织的经济性决定的。第一,大学是以诸多生产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经济组织。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也是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的。尽管大学与生产经营组织有所不同,但它要维持其教学科研等基本活动的正常运转总是离不开上述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的。同时,现代大学也是一个通过权责分配和相应的层次结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它与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组织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产品的形式的不同而已。第二,大学是以最优资源配置来追求组织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大学组织为实现办学目标,必然对自己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和组合,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率,使获得的各种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比相等。虽然最终未必能够真正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但大学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会用这种经济理性理念去分析和预测。

大学组织的经济性使得大学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大学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科学文化水平等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同时,大学又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知识附加值,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教成本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的实施,大学的发展在刺激居民消费的同时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促进和推动了大学的发展。经济作为大学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学组织必备的资源,也就是指大学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大学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接受大学教育的家庭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的状况也必然影响大学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培养的形式、层次、质量、规格等,甚至制约大学组织的优化和变革。

(四)三种逻辑“制衡”发展的理路

资本、权力和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的三个基本的决定社會结构和关系形态的因素。首先,资本、权力和知识本身因为有着各自质的规定性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并因此独特性而在现代社会中扮演重要的、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甚至发挥作用的路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资本、权力和知识之间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联性存在。三者都不可或缺,没有资本即无资源,没有权力即无秩序,没有知识即无发展。但是这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一股独大,关键是如何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实现“共赢”与“包容性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社会要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有序治理,就要处理好资本、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权力和知识之于资本的独立地位。西方国家在大学制度的构建中,较好地制定了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制度,维护了大学的独立与学术自由的特性。究其原因,一是秉承了自古希腊以来所追求的学术独立于政治和其他社会建制的良好的传统理念;二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中,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市场与资本对学术的侵蚀、毁灭的危险性。于是,他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或者说减少资本对知识的直接干预,这是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的主要目标。由于知识的创造和大学的运转是无法完全摆脱对资本的依赖与需求的,所以制度与机制构建的重点就是如何合理地协调大学与资本之间的冲突。在此,权力(即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权力的特殊性质,可以通过公共权力二次分配的方式,也即以财政划拨的方式,将资本输入到大学之中,使其获得知识生产的经济保障和生存的物质条件;权力也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资本与知识的结合,以确保知识生产的资本独立性与自主性。实践证明,把现代社会“三位一体”的权力、资本和知识适度地分离,保持它们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是实现三者良性互动和彼此促进的最佳选择。这种处理知识与资本、知识与权力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路,对探索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妥善处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学术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大学“三元逻辑”的矛盾与冲突

如上所述,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逐步从一元学术逻辑转变为学术逻辑、政治逻辑、市场逻辑三元共存的状态。正是这种状态使大学成为一个具有多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多功能集合体,人们对大学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大学所担负的责任也日益繁重,大学的追求也变得多元和丰富。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大学的“三元逻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和谐并存的,恰恰相反,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着,有时还十分尖锐和突出。现行制度下的中国大学,“三元逻辑”常常处于失衡和纠结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的政治逻辑对学术逻辑的抑制

大学的政治逻辑,强调的是大学的“工具性”。国家对大学的干预似乎有着天然的合法性,大学制度的制定就理所当然地主动适应国家的需要,大学的工具化和大学制度的国家政策化就是这一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大学学术逻辑时常受到政治逻辑的威胁,学术逻辑常常因此受到抑制。政治逻辑强调国家在大学制度的构建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在大学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是国家公共政策运行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实现全盘战略的一种手段与策略,与其他形式的国家公共政策具有同质性。若按照此逻辑,那么国家与大学之间就是典型的主从关系,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大学制度必须紧密围绕着国家意志和权力核心进行构建。在我国的当前大学制度中,深深地镶嵌着强烈的政治逻辑,浓烈的权力和政治色彩业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当下,学术界有关高校“去行政化”“去级别化”的讨论就是例证。狄尔泰认为,从时间维度考量,人类生活的每一刻既是对过往的反省又是对未来的能动,并呈现出一种连续的过程,也即传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从早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清末的兴新学、御侮救国、振兴民族等理念,无不彰显教育治国安邦的终极愿望和政治责任。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大学管理虽历经多次变革,但国家办大学的基本格局未发生改变,大学对国家权力的依附状态未发生改变,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務的目标未发生改变,大学内部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也未发生根本性变革,例如,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章程的统一修订也是一个例证。然而,大学的自主办学和学术自治却显得较薄弱,大学办学的自主权被限定在有限的空间里,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很难与行政权力形成制衡。综上所述,“政教合一”这一传统理念对我国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政治逻辑在大学自治、学术自主方面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新时期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无法回避的难题之一。

(二)大学的经济逻辑对学术逻辑的挤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的经济逻辑对学术逻辑的挤压日益严重。经济逻辑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并由此派生出个人主义、自由至上、有限政府等。社会是个体的集合,国家是保障个体在特定制度约束下的追求个人利益的机构。体现在教育方面,经济逻辑的本意是指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特性,追求以尽量少的政府干预,通过保证自由交易的选择(即“择校”)来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这在一定意义上,对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大学目前的现实情况却与这一本意相去较远,异化的经济逻辑对学术逻辑的挤压日益严重。如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内部管理和学术评价等方面纷纷引入目标管理体系,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学术成果的硬性指标,并将此作为评价管理者和教师教学、科研效益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把薪酬激励作为唯一的激励机制,而对各项学术成果的创新度、实践性及其推广等却无人问津,只追求数量的累积,这种“泛绩效化”倾向,会动摇广大教师追求真理、真知的意志和毅力,教师队伍会普遍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在设定职称评审条件方面亦是如此,比如,教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才能取得相应的职称评审的资格,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学术成果,频频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在院士资格的评审中,也不时出现学术不端现象。大学学术评价的外部化制约,加上内部学术评价的利益化倾向,使得大学的学术逻辑被重重挤压,看似轰轰烈烈的学术活动背后,缺少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痴迷和执着,这无不令人担忧。同样,在经济逻辑的支配下,一些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制度安排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政府转型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与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大学制度本身的定位与架构。其主要表现是办学理念的庸俗化和制度安排的短期化,对人才的培养出现“车间化批量生产”的现象,一味设置热门专业,超高生师比和超大班授课现象的出现,都使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学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博弈的常态化

大学的学术逻辑强调大学要始终保持学术自由,以此保持大学的边界,因此,面对日益强盛的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的挤压和侵蚀,学术逻辑不得不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进行不断的博弈和抗争。当政治逻辑或经济逻辑日益处于强势或主导地位时,学术逻辑对政治逻辑的抵触、排斥就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大学的一种本质反应,这种反应也常常因为政治逻辑或经济逻辑的退让变得激烈,学术逻辑展示出无比强大的权力,甚至会达到盲目自由、目空一切的程度。在历史上出现的学术表达超越社会现实、违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就是学术逻辑过于强化的表现,从而导致大学处于故步自封、步履维艰的境地。然而,当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的影响日益加深时,大学又往往会失去其原有的本色和追求,学术逻辑极有可能让位于政治逻辑而成为附庸,迎合市场逻辑而被异化,从而偏离求真的轨道,成为迎合物本逻辑的反学术逻辑。在我国,大学的学术逻辑对政治逻辑的屈服和依附出现在“十年动乱”时期,大学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生产劳动成了大学的主导课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国的大学摆脱了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追踪和利用市场发展自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在对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和侵蚀,大学的功利化追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的学术逻辑受到了空前挑战。当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的行政化倾向,以及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的产生,就是学术逻辑在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对大学的影响是消极的,承受质疑和责难成为大学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学术自律、学术规范成为大学自救的不二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三种逻辑的博弈还会持续,任何一所大学的三种逻辑的稳定和平静状态都是暂时的。

三、三元动态制衡——现代大学制度的逻辑归属

如上所述,博弈的状态是大学的学术逻辑、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表现出的常态,但是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处理好“三元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让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各司其职,使学术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各得其所。当前,让学术逻辑回归应是我们处理好三者关系的首要任务。当然,学术逻辑的回归不等于抛弃内外部环境而恣意放大它的权力,而应是理性回归,保持“三元逻辑”在相互制约中的动态均衡,并将其体现和落实到现代大学制度中。

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制度是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是为调整和固化权力和利益而存在的,因此,不同的制度反映了不同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制度创新的動力是由制度的非均衡引起的,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过程。所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要找出现代大学区别于传统大学的特质,一方面要从现代大学的权力和利益的结构状况人手,另一方面要对大学制度的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大学的“三元逻辑”在大学制度建构中的博弈,从本质上讲,它所反映的是大学制度中行政权力、经济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制约状态,以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学术利益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大学组织会在发展的某个阶段,要么突出单一逻辑在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作用,即在该逻辑的支配下,过分强调某一权力和利益要素,“一元逻辑”成为大学的哲学基础;要么是对“三元逻辑”进行简单的“混合”。各自独立的逻辑在同一制度体系中的简单“混合”,其实质仍旧是“一元逻辑”的简单相加,各自孤立,且各自通过无序膨胀来挤压其他逻辑。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消除上述弊端,遵循大学发展规律,理顺“三元逻辑”之间的关系,建构相互牵制、保持动态平衡的“制衡”关系。

(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突破“一元逻辑”的主导,向“三元逻辑”动态制衡状态转变

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如果只重视、突出某一逻辑,并由该逻辑支配大学组织中的权力和利益要素,那么其他两个逻辑就会被弱化或忽视,这样就必然会回到传统大学制度的“一元逻辑”的老路上去,从而导致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权力和利益的结构体系处于失稳状态,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制度危机。

在建立新的大学制度时,如果政治逻辑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元逻辑”,这不仅会制约高校潜能的发挥,甚至会出现违背教育规律办学的混乱局面,而且也会影响政府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如果大学外部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在大学制度中成为主导,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大学内部事务,这不仅难以产生对大学的有效激励,难以激发大学的潜能,而且还会造成“千校一面”的状况,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形成恶意竞争,甚至出现大量浪费的现象。“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以政治为纲”,大学出现了很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办学现象,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极端现象,但它所带来的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在建立新的大学制度时,如果市场逻辑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元逻辑”,那么就会使大学失德、失道。市场逻辑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新的大学制度过度强调和突出经济权力和经济利益,必然会强化“唯利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的短视化、教育教学行为的短期化现象势必盛行。因此,市场逻辑一元主导,必将造成大学制度体系的失衡,大学组织应有的稳定性就会丧失,甚至滑向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深渊。

在建立新的大学制度时,如果学术逻辑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元逻辑”,那么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挡。首先,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不能脱离政府和社会孤立地存在,必然有各种能量要素的交换。其次,大学自身的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均要求其重视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否则,大学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如果学术逻辑被无限放大,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政治利益、经济利益被过度挤压,必将导致学术权力失控,学术利益过度聚集,最终危及大学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事实上,任何一种权力如果失去均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在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大家对“一元逻辑”主导的危害性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于是便开始寻求“三元逻辑”共存的协调方法。

(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遵循“三元逻辑”制衡的原则

要有效避免现代大学制度的某种权力和利益的过度集中所导致的这种权力和利益的膨胀,或过度分散所导致的这种权力和利益的分裂,就必须实现政治、经济和学术“三元逻辑”间的相互牵制,在互相牵制中谋求几种权力和利益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且必须是趋向系统稳定的。解决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学术逻辑三者问的矛盾和冲突,是实现“三元逻辑”制衡的关键,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不可回避的方面。如上所述,在传统的大学制度中,“三元逻辑”虽处于同一制度体系内,但却各自独立,边界分明,一旦某一逻辑处于强势地位,便演变成由“一元逻辑”主导的局面。总之,“三元逻辑”的简单相加不能产生相互制衡的实际效果。大学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大学制度功能和结构的整体优化,适应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市场逻辑的相互制衡已成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三元逻辑”既结构紧密又动态制衡的目标,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制衡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三元逻辑”制衡机制的核心或关键点是“权力”和“利益”。具体地说,就是要形成大学的相关主体,如,就是要形成政府、大学及其教职员工、市场、社会团体、学生及其家长等多元主体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既要实现多元主体间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互制衡,也要实现多元主体间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的相互制衡。在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制衡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时,既要充分考虑多元主体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又要对大学组织自身的使命给予充分关照;既要对过去的权力和利益关系进行冷静分析,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把握、谋划未来的发展,通过对其他权力和利益,尤其是对社会权力和利益给予充分关注、培育和体现,来平衡和理顺“三元逻辑”之间的关系。

(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为“三元逻辑”制衡留下自适应空间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由于参与者个体在信息、能力和理性认知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对新制度的反映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化的反映,就会影响制度的形成与演化。增加制度弹性,即增加制度制定的参與者对制度创新的适应性,就可以实现效益的持久增长。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遵循“三元逻辑”制衡原则,但由于大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同一所大学的不同时期,或者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大学的大学逻辑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中,要给予“三元逻辑”充分的自我调节的空间,使之具有相应的弹性。这就是说,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三元逻辑”,确保“三元逻辑”互相制衡,还要充分尊重不同大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所大学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大学独立处理权力关系和构建利益结构,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大学的“三元逻辑”保持动态平衡,使大学制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具有较大弹性的自适应系统。这就是我们所要阐述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元逻辑”动态制衡理论,简称“三元动态制衡”。

2012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9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含独立学院303所),成人高等学校348所;在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45所,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的单位811个,其中,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534所。从管理权限看,有国家直管、省管、市管之分;从办学特色看,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门学院;从办学定位看,有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之分;从办学历史看,有百年老校,也有新办学校;从投资主体看,有国家公办、省公办、地市公办大学,还有民办和合作办大学等。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情况,一方面,如果要求所有高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时,完全按照相同权重的“三元逻辑”关系进行设计,未必符合中国当代大学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同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其内外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大学对“三元逻辑”的权重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依据上述“三元逻辑”动态制衡理论,给每所大学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逻辑遵循上保留自主调节的空间,使之有能力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自适应制度体系,以达到权力关系和利益结构的动态平衡,这应当是每所大学最根本的选择。

(责任编辑 焦薇缜)

上一篇:消费学论文下一篇:消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