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01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基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采用非实验评价策略识别农地转出户流转福利效应及两种流转模式下的福利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后,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效应远高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而进一步运用两期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控制区域特征后发现,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增加值要低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因此,应在堅持市场在农地流转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户人力资本,增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

关键词:农地流转;福利效应;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转出户

引 言

当前,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时空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早期的农地流转大多是村集体农户之间的自发行为,这种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农地流转模式受到流转规模的约束,影响了农户对土地的投资,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伴随农村社会分化日益加深、农户资源禀赋变化和对土地主观价值认知的差异,农户产生了多元化的农地流转意愿。但由于农地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滞后,往往难以达成一个让所有转出农户均满意的交易。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不完善而引发的农地流转区域性不均衡问题,部分地方政府结合辖区特点采取了强制性主导方式参与农地流转,其显著特征是由基层乡镇政府或村集体代理农户统一与规模经营主体进行谈判、签约,农户间接参与农地流转。虽然政府强制性介入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但是如果执行不当也容易侵犯农户(尤其是农地配置效率较高农户)的自主权益而产生极高社会成本,进而影响有效市场价格形成[2]。

市场主导的农地流转是指农户自身作为农地流转参与主体,完全掌握着农地流转主导权,流转对象、时间、价格以及合约情况完全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而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中转出户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农地流转前后农户家庭福利变化及其走向,直接关系到农户家庭生计可持续性和社会总福利改进,值得广泛关注。

已有文献关注到农地流转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李庆海运用Biprobit模型识别出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因素,并运用多重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估计得出农地流转能显著地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3]。陈飞等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了农地流转诱因的微观理论框架,并得出农地流转有助于提升农户收入并降低贫困发生率[4]。游和远在借鉴Sen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分析转出户的福利效应,得出转出户在获得收入提高的同时失去了部分可行能力(成员健康、社会保障等),农地流转并不能给农户带来全部的福利改善[5]。相关文献主要关注市场主导下农地流转中农户福利效应,而政府主导下农地流转中农户福利问题鲜有涉及。诸培新等对比分析了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差异,以及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验证了市场主导型农地流转比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更能提高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6]。但是两种不同模式究竟能对农地转出户福利带来怎样变化,影响本质原因在哪里,却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非实验评价策略识别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不同模式下农户农地流转福利效应以及福利差异,并提出促进农户农地流转、改进流转户家庭福利的政策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6年5月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农户问卷调查。根据关天经济区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情况,政府主导型样本从涉及政府大规模流转的县(市)分层随机抽取13个乡镇,每个乡镇分层随机选取1~2个自然村,根据村庄规模大小,每个自然村分层随机选取25~35个农户。市场主导型样本主要在没有发生过政府主导型大规模农地流转的村庄内选取,并且两类村庄的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12份,获取有效样本682个,其中政府主导型样本481个,市场主导型样本201个,具体情况见表1。

表1给出了政府主导转出户和市场主导转出户各类经济指标及其差异的统计值,其中福利指标借鉴Alain De Janvry[7]和李庆海[3]研究,选用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额来衡量;农户人力资本特征指标则是综合陈飞[4]、崔宝玉等[8]的研究和关天经济区实际情况,选用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非农技能培训参与、家庭人员健康状况、流转当年家庭年收入和流转当年农业年收入这7个指标。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政府主导转出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非食品销售额均高于市场主导转出户,二者之差分别为1 703.77元和928.12元。

(二)模型设定

反事实分析框架为考察农地转出户的福利效应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关心的是政府主导农地转出户的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f treated,简称ATT),定义处理组(政府主导)的平均处理效应为:

其中,Y1指政府主导转出户的福利,Y0是市场主导转出户的福利。为了排除干扰,设定政府主导转出户T=1,测算政府主导转出户与市场主导转出户的福利差值,得出政策因素对转出户福利的净效应。对控制组,因其没有受到政策影响,无法直接观测受政策影响时的结果,即“反事实”估计,也是ATT估计的难点。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选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基于市场主导转出户为每个政府主导转出户挑选或构造一个市场主导转出户,并保证匹配样本转出户除农地流转模式方面不同之外,其他样本特征均近似相同,以便于考察政府主导转出户的福利效应。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加稳健,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不同的匹配算法为政府主导转出户匹配市场主导转出户,综合各个匹配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福利效应的初步测算

(一)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对福利效应的影响

笔者认为那些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农地转出户在资源配置以及家庭福利改进上拥有显著优势,因此,首先测算转出户人力资本特征对福利的影响。采用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中结果变量为农户的福利特征值,为了减轻多重共线性,分别选用Ln(人均年收入)、Ln(人均非食品消费)来测算,处理变量为流转模式(政府主导=1,市场主导=0),协变量为户主年齡、户主年龄的平方、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比重、非农技能培训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流转当年家庭年收入和农业收入。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看出,对于人均年收入,平均处理效应为0.131 1,且显著性水平接近0.01,除了户主文化程度外,所有的协变量均显著。对于人均非食品消费,平均处理效应为0.197 6,且显著性水平为0.003,在协变量中,除了劳动力比重和流转当年家庭年收入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外,所有的协变量均不显著。

(二)倾向得分匹配测算农户福利效应

1.倾向得分的共同支撑域条件。将转出户人力 资本特征作为协变量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而得到控制转出户人力资本差异所带来的福利效应。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大多数观测值均落在共同取值范围内,故在进行倾向得分时共同支撑域条件删除掉倾向得分分布的尾部,损失少量样本,但有利于提高匹配质量。

2.样本匹配及匹配质量检验。在匹配完成后,还需要考察匹配结果是否平衡数据,主要检验两组样本间的解释变量是否还有差异,如果检验通过,则表明匹配的对照组是合理的。一种检验方法是标准化偏差,匹配之后,如果标准化差值小于10,则意味着匹配成功;另一种检验方法是系统性偏差,即Pseudo R2的值将变得更低,拒绝联合显著性检验。

以最近邻居法(1~4匹配)为例检验两组样本间的解释变量差异的统计显著性,即当为每个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样本寻找倾向得分与之最近的4个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样本,这4个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样本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的匹配样本。平衡性检验结果由表3给出。表3显示,匹配后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小于10%,检验结果可以接受。而且大多数t 的结果不拒绝处理组与控制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户主文化程度除外)。对比匹配前的结果,大多数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大幅缩小,但家庭人员健康状况的偏差反而有所增加。而匹配后的Pseudo R2值由0.028减小到0.005,P值由0.003增加至0.640,可以看出不拒绝处理组与控制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因此样本通过了匹配质量检验。

3.福利效应测算。在获得有效的匹配样本之后,本文依据式(1)定义测算政府主导转出户福利净效应(处理组的平均处理效应ATT)。具体公式为:

在式(2)中,I1为政府主导转出户样本集合,I0为对照组,y1i为政府主导转出户的福利,Y0j的加权和被称作为政府主导转出户i在市场主导假设下的福利,ω(i,j)为不同的匹配方法权重,S为共同支撑域,N为政府主导转出户样本总量。

本文将采用最近邻居法(1~4匹配、1~10匹配)匹配与核匹配(带宽0.06、带宽0.1)4种方法测度政府主导转出户的福利效应。其中,最近邻居法匹配(1~4匹配)对应等权重值为0.25,最近邻居法匹配(1~10匹配)对应等权重值为0.1,核匹配方法的权重值大小取决于转出户j的倾向得分Pj与转出户i的倾向得分Pi的距离,距离越大则权重值越小。

观察表4可以发现,政府主导农地流转对转出户的福利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尽管不同的匹配算法结果不同,但从定性的角度来看是一致的。通过4种匹配方法的评价值来看,政府主导转出户家庭人均年收入比市场主导转出户要高出1 555.83元,政府主导转出户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比市场主导转出户要高出843.18元。另外,与无匹配前的统计汇总结果相比,匹配后的模型中政府主导转出户福利效应要小于统计结果。也就是说PSM使得政府因素从各个干扰因素中分离出来,对政府主导转出户福利效应的测算也更加精确。

三、农户福利净效应的进一步测算

上述分析中,重点考察了农户人力资本因素对转出户福利效应的影响,但是忽略了城市就业机会也即农户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条件对转出户福利的影响。通常来说,城市就业机会变量不可观测,但是它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本文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来做进一步优化。

假设有两期面板数据,记实验前的时期为t’,实验后的时期为t。在时期t’所有样本(无论是处理组还是控制组)的潜在结果均可记为y0t’,在时期t实验已经发生,故可能有两种潜在结果,分别记为y1t(如果参与实验)和y1t’(如果未参与实验)。双重差分PSM成立的前提为以下均值可忽略性假定:

本文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主导大规模农地流转的时间,选定基期t’为2010年,实验后的时期为2015年,农地流转前后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转出户福利差异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表5可以发现,政府主导转出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值高于市场主导转出户,净差值为205.26元,差异并不明显;但政府主导转出户的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的增加值却远远低于市场主导转出户,净差值为828.09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剔除就业机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观测的影响外,政府主导转出户较之市场主导转出户的福利效应优势并不明显。

下面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验证农户福利的净效应变化,协变量仍选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中的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变量,采取最近邻居法和核匹配的方法来测算,模型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通过表6可以发现,尽管不同的匹配算法得到不同的量化结果,但从定性的角度来看,4种方法的测算结果均显示政府主导转出户福利的增加值均小于市场主导转出户。表6的最后两行给出的仍然是4种测算结果的平均值,相比较而言,政府主导转出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值比市场主导转出户要低157.40元,政府主导转出户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增加值比市场主导转出户要低756.01元。与无匹配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相比,尽管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政府主导转出户人均年收入增加值高于市场主导转出户,但控制人力资本条件后,政府主导转出户人均年收入增加值却低于市场主导转出户,而政府主导转出户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增加值一直低于市场主导转出户,也就是说市场主导下农地流转较之政府主导下农地流转能更有效地增加了转出户福利净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结论

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481份政府主导转出户和201份市场主导转出户为样本,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农地流转模式下转出户的福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得出引起农地转出户福利变动的关键因素。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后,参与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人均纯收入比参与市场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要高出1 555.83元,参与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比参与市场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要高出843.18元,此时两种模式均能显著的提高农户福利水平。而当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两期面板数据)控制地区经济特征后,发现参与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人均纯收入增加值比参与市场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要低157.40元,参与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增加值比参与市场主导农地流转的转出户要低756.01元。研究结果表明,若要使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更有效的增加农户净福利,就应该增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

(二)政策含义

1.积极培育农户人力资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出农地后能够顺利进入非农产业创业和就业,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畅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信息。同时要高度关注转出户家庭成员健康、抚养与教育问题。

2.增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一是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创造城镇非农就业岗位。二是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为农户提供及时、优质高效和相对便捷的服务;更好地跟踪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通过补短板提高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成功率。三是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专业农民就业空间。

3.积极落实市场在农地流转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一是政府应找准自己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强化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中介、组织、协调等服务工作,为市场主导的农地流转提供政策引导和法规保障。二是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农地流转市场的重要作用。三是以规划为引导,以用途管制为依据,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促进流转户将农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有效降低农地市场化流转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鸿渊. 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收入增长效应研究——以成都农地集体流转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2):31-37.

[2] 胡新艳. 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市场形成的逻辑[J]. 调研世界, 2007(9):13-16.

[3] 李庆海, 李锐, 王兆华. 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及其福利效果[J].经济学, 2012, 11(1):269-288.

[4] 陈飞, 翟伟娟. 农户行为视角下农地流轉诱因及其福利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 2015(10):163-177.

[5] 游和远, 吴次芳, 鲍海君. 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 2013(3):16-25.

[6] 诸培新, 张建, 张志林. 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研究——对政府主导与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的比较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5(11):70-77.

[7] Alain De Janvry, Kyle Emerick. Delinking Land Right From Land Use: Certification and Migration in Mexico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5,105(10):3 125-3 149.

[8] 崔宝玉, 谢煜, 徐英婷. 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2):111-118.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高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仍有一些亟待调整和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建设成效。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职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策略,为高职院校优化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促进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策略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策略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20年建成較为完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长效性;有利于强化广大师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现存问题

(一)创新创业观念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深、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不浓等情况[1]。部分学生认为创办公司(企业),自己做老板才叫创业。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够深入的。无论是做老板还是打工,只要随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寻找机会创造价值,开拓一片自己的天地,就是创业。也有学生表示支持创业但不会参与,可见学生参与的意愿还不是特别强烈。因此,学校需加强创新创业观念文化建设,让学生真正接受创新创业观念,才能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实践活动中。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调整

课程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新创业文化营造的平台和依托[2]。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时间不长,所以,在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上仍有一些有待调整和完善的地方:(1)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相对较少,部分课程是由思政或者职业规划教师承担。但这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经历,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经验分享,难免会给学生“纸上谈兵”的感觉[3]。(2)与专业教育的整合程度不高。有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是相对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缺少联系,特别是与专业课程整合程度不高。这些课程多是受市场驱动而匆忙开设,缺少学校层面上的整体规划,并没有与现有专业课程相结合,这些零散的课程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不成美丽的珍珠项链。(3)开设的课程数量和学时数较少。创新创业课程的学时数很有限。如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创业和创新教育一共32学时。在这么短的学时内很难充分展开教学内容。对来自不同二级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只能传授雷同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工作需提高

首先,参与的学生范围不大。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过10次以上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次,对要组织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如宣传海报摆放位置不佳,导致绝大部分学生都没看到活动宣传;没有一个独立宣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最后,学生创业模拟活动专业特色不强。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创业模拟活动,但在活动中学生选择的创业模拟项目都很相似,多是卖小零食、衣服、时尚小精品等,与专业相关的项目少之又少,没能体现出专业上的优势和特点。

(四)环境文化建设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中创新创业相关藏书还不全面,多是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概论、导论一类的书籍,涉及创业过程细则、步骤方法、案例分析之类的书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校园里创新创业相关的标语和雕塑少之又少。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周期间拉起宣传创新创业的标语横幅,但结束后就被撤掉了,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宣传创新创业。近年来,高职院校基建发展迅猛,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但校园的标志和雕塑这类环境文化元素却未能体现,整个新校区的环境文化氛围不浓厚。

(五)偏重于创业,弱化了创新

时代的进步源于不断地创业进取,而创业的成就源于创新思维。创新为生活带来的改善无所不在,创新是一件令人惊奇和赞叹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十分重要[4]。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偏重创业,而创新教育被弱化了。学校开展的创业相关实践活动比较多,而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展得较少。课程设计上也是偏重于创业内容,而创新内容涉及较少,从而导致创新文化还未能形成很好的氛围。

二、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策略

(一)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当前,“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采用,它的突出特点是“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它的深刻内涵是既考虑大多数,也不忽略极少数。它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5]。“广谱式”创新创业文化要实现全覆盖,为全体学生营造文化氛围,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观念以及创业能力。对特别有兴趣、有能力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争取树立典型,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二)打造创新创业观念文化

创新创业观念并非与生俱来,它的形成需要后天的家庭、社会、学校的熏陶和教育来培养。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观念文化:(1)开设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关课程,讲授创新创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理解、意识等观念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创业基本意识。(2)组织讲座,邀请一批创新创业有成的企业家分享经验心得,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自信心。(3)呼吁学生家庭参与进来。邀请学生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到共同培养中,与学生家人取得联系,进行沟通交流,形成统一的观念与态度。

(三)塑造学校创新创业环境文化

创新创业环境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环境文化:(1)开展校训、标语等延伸活动。如可以组织学校校训、校内标语等延伸解读的专题讲座学习,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内涵,领悟它们的真正含义。(2)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藏书。书是文化的缩影,是知识的集结。学校图书馆现有的创新创业相关藏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购进更多与时俱进的图书提供给学生借阅。同时,也要保证图书种类尽可能多样,涉及面尽可能广。(3)及时添置标语格言、校园雕塑等。在新建的教学楼里需要及时在走廊、楼梯间添置标语格言;在新校区适合的位置建立雕塑。保证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都能感受到环境文化氛围。

(四)调整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新创业文化营造的平台和依托。学生在校有一大半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课程学习,因此,课程是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建设最重要的平台和抓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调整和完善:(1)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专业教师是主力军,如果条件允许,可配备多几名专业教师。思政和职业规划教师创新创业专业水平相对不足,应多组织外请企业家或者由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2)开发“模块化”课程。“模块化”课程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尝试。将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都拆分成独立的若干个小模块。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将小模块相互嵌入对方的框架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形成更具专业特色的学校创新创业文化。(3)增加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及学时数。每个专业都应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启蒙必修课程,让全体学生接受“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同时,增加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程的学时数,特别是增加实践学时数。

(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成效

学校在开展更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注重活动的成效。首先,加强活动宣传力度。在活动前要多张贴海报进行宣传,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专门的宣传橱窗,方便让更多学生及时看到。组建独立宣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其次,增加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如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可以设立网上评选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络投票,以此激发广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再次,增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专业特色。应多扶持和激励学生开发与专业联系紧密的项目,让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办出专业特色。如中医保健学院举办的“中医保健理疗”创业项目会很受师生欢迎。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启发思维、树立信心,使更多学生愿意尝试运用平日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六)注重平衡建设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

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充分说明创新和创业同等重要,而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大学生萌发创新创业思想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着助推作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不应过于偏重创业,而造成创新教育被弱化。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很难有创业意识[6]。因此,高职院校应增加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新大赛等。在课程设计上也应增加有关创新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增强校园内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创业文化能够平衡发展。

(七)打造“一院一品牌文化”: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

开展“一院一品牌文化”工程建设,把创新创业文化与高职院校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品牌特色。力求让每个二级学院都拥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品牌创新创业文化。如药学院可以大力宣传弘扬“神农尝百草”文化,“中药鼻祖”神农氏敢为天下先,尝遍百草而识药性,是一种勇于探索的行为,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形象体现。各二级学院根据本专业特点,培育打造自身极具专业特色的品牌创新创业文化,让创新创业文化更“接地气”,让学生产生更多共鸣。同时,也让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有别于其他兄弟院校,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校园创新创业品牌文化。

三、结语

创新创业文化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传统课堂授课所无法比拟的。高职院校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常态化、规范化、可持续地开展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长效性;有利于强化广大师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參考文献:

[1]徐晓莉,彭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14-19.

[2]张国良.对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8-9.

[3]许青娟,周秀珍.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创业教育分类指导模式[J].唯实(现代管理),2018(1):41-43.

[4]汪云,张凯艺.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学园,2017(24):15-17.

[5]王占仁.案例教学与“广谱式”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3(9):54-58.

[6]张育广.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前孵化器及众创空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冯永霞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为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需培育且增强其创新的意识,以就业为契机,引领经济的发展。现阶段高等院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研究数据表明:着眼于校园文化的角度,高等院校在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未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沒有实现文化的塑造功能,不能真正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该文阐述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情况,着眼于校园文化的角度,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创新创业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1.1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等院校缺失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水平有待于提高、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知识的数量少等;一些高等院校在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由辅导员等充当创新创业教师的角色,其专业性不强,仅仅管理学习,且针对学生传授有关就业方面的知识,不能充分地掌握其技能,普遍采取照本宣科等形式讲述知识点,教师缺失实践方面的经验,所以缺乏与学生共同分享相关案例的机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少,其掌握的实践经验以及业务技能不能使学生有关自主创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1.2 创业成本较高

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与劳作。在创业的过程中,常呈现出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致使大学生恐惧与忧虑承担创业不成功的风险,因此难以正确地对待有关创业方面的问题,并失去自主创业的勇气与决心。创业需支付大额资金,假如失败,其代价将是沉重的,现阶段我国缺失健全的社保体系,特别是在大学生创业的层面。

1.3 校园文化缺少社会化的创新元素

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契机,能够为大学生打造优质的创业环境,增强共创新的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的创业,提高其创新水平。政府着眼于多个角度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加大扶持的力度,然而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的局面,致使其缺少创新型以及社会化的元素。目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致使高职院校对灌输理论知识方面予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脱离了实质上的社会环境,致使其无法与新时代的进程相契合。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形式是书本,缺乏高水平的文化活动,且重复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校园文化活动缺失创新的元素及创新性思维,于是难以培育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变得步履维艰。

2  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的关联

优化的环境能够使高职校院的学生基于某种程度增强知识储备且使其更具内涵,要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备积极的气氛,从而进一步地改进与优化学生在人格上的修养,使自身具备优雅的精神气质,并显著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国家朝着长远的方向努力与发展,要以创新为关键性因素,同时创新对于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与综合素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增强创新的意识,协助大学生树立优化的创新理念,使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切实提高人才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大学生缺失自主创业的意识,缺少物质文化方面的基础。国家倡导“大众创业“理念,并对”万众创新”理念加以强调,针对全社会创新创业予以强有力的支持。

3  着眼于校园文化的角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策略

3.1 政策对顶层设计予以关注与指定

大学生创业密切地关联着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具备独立性特点,各机构之间要通过彼此协调来实现任务目标。要以国家的有关机构与制度为基础,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性作用,探究运作的机制或加大管理的力度,基于某种程度使学生创业教育的引领性作用得以强化,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大学生打造优质的文化环境。

3.2 实现校园文化的教育宣传功能,针对学生创业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在创业教育中,要畅通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同时将实践作为主要的阵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广泛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采取策略建设师资团队,有效地设置创业课程,科学有效地论证与制定培育人才的方案,针对校园文化加大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以校园或社会为平台积累经验,同时要发挥专业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实现由经历至经验的转变。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要将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当作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使其教育得以顺利正常地开展。高职院校既要“走出去”传播,同时也要“请进来”,为教师赋予对外沟通与外出学习的机会,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借鉴优秀的经验,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以阅历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指导。高职院校广泛地开展见习培训活动以及轮训活动,积极广泛地参与创业指导师的培训活动,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使其充当兼职教师的角色,分享创业的经验,畅通创业的多元化途径,广泛地开展报告会等讲座活动,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并使其经验更加丰富,为其踏上社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健全激励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推动学生转变观念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发扬人本主义精神,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统筹的基础上协调,拓展与延伸内涵。为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高职院校在校园中要深層次地挖掘创业的典范,使学生了解成功案例,使创业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创业的内涵、创业的过程,使创业者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与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将产生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可举办有关创业方面的事迹展,使大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打造创业光荣的环境,使学生更加认同创业本身,健全激励机制,培育与增强创业的意识。

3.4 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塑造功能,以活动创新带动学生思维创新

高职院校要打造优质的、利于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使校内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且产生相应的合力,实现校园文化的陶冶性功能。加强文化建设是共青团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要发挥其政治与组织以及宣传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围绕着创业这一核心,精心地设计创业类型的活动,同时开展丰富多彩以及多元化形式活动,诸如举办创业文化节、开展与创新有关的征文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推动练习以及对练习予以取而代之。利用学校的校报与广播站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介,多维度且全方位地宣传与创业有关的事迹,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性作用。高职院校要重视开展营销以及设计比赛活动、关注数学建模等问题,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增强,能过比赛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

3.5 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健全社会支撑体系

政府与社会畅通宣传与支持创业的广阔渠道,循序渐进地冲破阻碍创业的禁锢,在全社会中打造支持创业的优质环境。高职院校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营造“大宣传”的势头,与校外的报纸与广播台以及电视台等媒体加强联合,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辅助。

4  结语

培育大学生创业的意识,使其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创业推动就业,使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招生的比例呈现出循序渐进提高的态势,持续推行延缓退休的政策,致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推介“大众创业”方案且践行“万众创新”理念,将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予以强有力的支持,使就业的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1] 岳陈军,吴瑞英,吴芳杰,等.校园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7(84):195-196.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国学之于文化传承之意义

国学一般情况下地理解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涵盖了哲学、文学、宗教、史学等等丰富内涵。国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内,和其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环境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由具体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历史性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那么,国学存在并发展的科学性研究也就是学科的合法性问题就成为我们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对于国学的坚持和发展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正确的看到国学的发展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一种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丰厚的国学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富有丰富文化内涵底蕴的民族。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其刻录的物质实体,那只是单纯的记录,并不会得到传承和发展,只有结合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丰富的国学文化不断结合新的实践进行发展,才能找寻出学科繁荣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二、国学与创新创业融合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研究

中国的国情定义为我们依然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是较为落后的,在生产力落后的实践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正确地认识到现实境遇,更需要科学的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发展方针。中国处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时候只能利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比较低廉的时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中国制造业”。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技术没有核心竞争力,我们只能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商品,因此我们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带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有了一定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我们的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创新创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努力进行社会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只有持续的创新才是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以创新主义为核心,而爱国主义是我们坚持的民族精神。具体到文化上面,将以精华形式续存下来的国学文化,应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更好地坚持。

国学与创新创业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我们可以结合现实践发展不断找寻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存在。国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内涵,而现时代地发展又给予了其发展以非常丰富的发展外延。当内容和形式不断地协调发展,找寻到新的时代意义。国学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就不仅有了丰富的现实意义也有了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原动力。

三、创新创业与国学文化融汇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

创新创业从一定程度上去理解可以说类似于资本主义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肯定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意识对物质生产实践是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这个反作用就体现在当意识在具体的客观历史环境背景中产生,逐渐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传承,看上去和物质生产实践较为分离,可是它依然受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并且一旦意识形态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脉络,就会开始能动地对物质生产实践产生反作用。而国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企业发展的灵魂核心支柱式的存在,能动地对创新创业活动具有反作用。

创新创业是中国民族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历史所淘汰,但是除了技术上的硬实力,还需要企业文化创新的文化软实力,而国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创新创业中文化软实力的这一问题。很多时候,决定命运的关键并不是有形的硬实力的比拼,在很多时候更是无形的软实力的比拼,包括现在的综合国力比拼,硬实力很关键,但是文化软实力的比拼也处于很关键的位置。因此,在发展的同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创新创业中国学文化的意义就凸显在了内涵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学,中华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社会需要,融汇入国家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培养全民族的社会认同感。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在社会转型矛盾突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发展国学,对于在利益主导的经济发展中保存信仰的力量是我们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应不断地在坚持中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更好地坚持,才是最有利地保障。

国学融合创新创业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当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从国学的学习研究中找寻灵感,抓住发展的机遇,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国学文化,让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在经济事业的向前推进发展中更好地了解中国国学,因为发展变成了更好地坚持,在实践的检验中也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抛光洗礼,留下精粹的依然可以解决当代现实困境的文化瑰宝。因此。创新创业融合国学是更高层次的互相成就。

…而当国学文化一旦注入创新创业活动并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社会大众在接受新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同时受到底蕴丰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洗礼的时候。内容形式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了一起。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具有了更高层次的意义。

四、结语

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经受过苦难的洗礼,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依然坚立的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我们的内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国学就是我们能够在不断的失败中不断前行的内心力量的浓缩精华,我们应秉持着坚韧的内心将其不断传承下去,在我们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将其发展。更好地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理论力量。

摘要:国学, 国之道义, 中国教育之道心。文化是中国各项事业持续向前推进的灵魂支撑, 国学, 更是我国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 意义深厚。对于国学的坚持不仅之于文化传承有着历史之意义, 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跨时代的助推价值。本研究从国学与创新创业的结合点切入, 研究其融合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融汇的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创新创业,国学文化,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徐盛栋, 何琪.基于国学教育构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 :4-7.

[2] 何娟.文化边疆理论[J].西部学刊, 2019 (7) :126-128.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 在校园文化中实施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1.1 推进学校转型与变革的重要突破口

现在国家非常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 高校都在积极开设创业教育,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转型,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变革, 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 与高校转型与变革休戚相关, 同为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共同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全面普及和推广创业教育的同时, 不同类型高校的转型与变革, 应该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实行方式, 以创业教育为重要突破口, 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根据企业的需要, 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方式, 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2 推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重要渠道

国家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背景下, 高校中都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在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2 校园文化在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优势作用

2.1 有利于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在全民创业的时代, 创业不分层次, 创业者没有学历、年龄等限制, 但最近几年, 创业都在转型, 只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 合理的进行创业, 才能保证创业成功。校园文化打破院系之间的独立性, 为不同专业背景、学科专长、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和平台, 文理融合, 避免同质, 重塑着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的边界, 推动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业人员需要一名复合型人才, 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必须有效的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2.2 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搭建平台, 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在创业过程中, 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 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 学生自我认识趋向成熟, 自我体验更加丰富深刻, 自觉性和独立性也都显著增强, 校园文化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3 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建议

3.1 制度文化—————完善创业教育制度

制度文化是确保校园文化规范高效的重要基础, 相较于第一课堂而言, 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制度体系尚未形成, 因而在制度未曾建立或正在建立之时, 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加重要。

3.2 行为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如果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观念、思想、精神层面, 而未转化为行动和结果, 那么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行为文化是高校组织实施, 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 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动态的表现。

总之, 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在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中, 打破学生班级、专业的限制, 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创业人员需要一个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在开展校园文化过程中, 能更加有效提高学生能力, 为其进行创业打下基础。

摘要:当今是大众创业教育时代,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创业教育, 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论文主要从在校园文化中实施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校园文化在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优势作用及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建议阐述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研究, 希望为研究创业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亳州学院: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J].党史纵览, 2017 (07) .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下一篇:电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