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22

技工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于食品添加剂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被列入中职食品相关专业的课程中。笔者主张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符合中职院校自身特色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改革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以及系统性的食品添加剂课程体系,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开放式教育模式 食品添加剂课程 教学改革策略

食品添加剂是确保食品能够长时间储存且不会变质,具有提升食品原有色、香、味、品质作用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一种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这也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食品市场乱象频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安全事件,而这些安全事件大多数都与食品添加剂有关。许多食品生产厂商为了从食品加工生产中获取利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违规注入食品添加剂来改变食品外在的颜色和味道,从而达到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率,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都必须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要求执行。

现阶段,食品添加剂课程已经成为中职院校食品相关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开放式教育模式的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帮助更多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一、基于开放式教育模式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在中职院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式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以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采用开放式教育模式,需要教师根据现阶段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但是学生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都能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此外,中职院校教师在进行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特点和功能的讲解,忽略了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剂量的讲解,这样学生缺少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用量过大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后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下内容:一是食品添加剂各个种类的分类方法;二是每个种类食品添加剂的性状、性能、毒性、应用;三是在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上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段,如微课堂、翻转课堂以及视频课程等。这些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而且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逐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出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结合视频讲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再将所学习的内容带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和心得分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分享的案例都应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食品添加剂课程内容的理解,形成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思考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点评,以此加深学生对食品添加剂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理念和组织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整合网络中优质的教学资源,还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组织形式,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企业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应该严格执行政府部门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标准把好质量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现场进行教学,学生在现场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当场询问操作人员,以此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组织形式,达到不断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更加前沿的食品添加剂技术的教学目的。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流程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練地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程和应用方法,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在中职院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习到满足市场需要的知识。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旁协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实践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驰.构建食品添加剂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20(27).

[2]张园斌.探讨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发展趋势[J].现代食品,2020(11).

[3]赵文秀,姜姗.开放教育模式下食品添加剂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津电大学报,2015(3).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技工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技工学校的英语教育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简要分析了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从教学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进行探索,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英语教育;现状;实际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职业技术工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我国的职业技工院校在这历史洪流中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在质量上,除了专业技术以外,对英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招聘单位明确提出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职业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收效甚微。作为从事技校英语教育的工作者,感到目前技校英语教育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在他们工作以后将会直接面对具体工作。所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同学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对目前技校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技校英语教育的质量,达到技校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本文就从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试图找出提高英语教学的相关策略。

1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主体的现状

1.1.1 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心。

作为技校教学主体,大部分技校生成绩不够优秀,尤其是英语基础十分有限。对陕西省机械高级技术工人学校的几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大概有5%的学生对英语零基础,有的甚至26个字母都说不清;50%基础极差,认为英语难学,学不懂,干脆完全放弃了;另外40%的学生有一点基础,偶尔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有5%左右的学生会认真对待英语这一门课。长期下来,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学生对于英语的信心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愿意面对,产生厌倦心理。

1.1.2 思想不成熟,意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

很多技校生认为,将来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就万事大吉了,英语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自己的想法左右,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自然不愿意接受英语,更有甚者会在英语课堂上画画,作图,玩手机。时间久了,喜欢英语的学生中,有个别也会被这种现象所感染,慢慢也加入到“英语无用”的大军中。

1.1.3 学习方法不对,抹杀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最大的心得就是:死记硬背。这样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越学越无趣,越背越记不住,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彻底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1.2 教学实施者及硬件设施的现状

1.2.1 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控制着课堂教学的一切,呈现出单向交流,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具体表现为教师翻译式的满堂灌,学生全场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领读,学生跟念等。在教学中存在重词汇质量、轻数量,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不够。

1.2.2 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忽视口语。

技工院校英语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这一教学目标,可是一直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都侧重于语法和词汇,将英语变成语法课、词汇课。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必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而更应该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现在社会上对英语口语能力是十分重视,幼儿英语,少儿英语,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孩子讲英语的能力口语在今后的社会中地位不容小觑。

1.2.3 教学设施落后,教材偏难。

随着技工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校普遍存在语音设备陈旧、损坏或是教学设施不够用的情况,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技校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难度处于初中和高中之间,这些教材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内容也偏多。教材中的生僻词比较多,学生们不认识的生词太多,也会打击他们。

2 改变现状的办法探索

2.1 从根本开始,利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英语

2.1.1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经常使用积极的鼓励的话语

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全体学生,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英语学习时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位學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发言活动中,对他们的英语发言及时给与评价和赞赏,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和腼腆的学生,英语教师更应该对他们多关注,对于性格比较开朗,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表扬的基础上,委婉地告诉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1.2 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情感的迁移功能,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或者事物的感情可以迁移到和这些人或情感相关的对象身上。同样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情感都会对学生带来影响,英语教师的道德素养、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人格魅力、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等等,都会感染学生。所以说,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会受到英语教师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情感的迁移,将情感、思想都融入于英语的教学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情感也会受到陶冶,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2.2 采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在情境中使用英语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英语教师要想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创设英语的学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之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英语课程事先确立的目标,将教学目标与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再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的形式上可以将与英语教材内容有关的图片、音乐、录像等等呈现给学生,尽量让英语的学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里掌握英语的运用技巧,准确地把握英语的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应用。

2.3 充分利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口头交流能力

交际法把交际功能作为教和学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美国人类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语言掌握得好不好,不仅取决于他能否造很多符合语法的句子,也取决于他能否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语言结构基础,交际能力则是在把这种语言结构应用到真实的交际中才能体现。很多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语言的教学应该是训练人的语言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他们掌握语言结构。交际法英语教学恰恰满足了这两种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本领。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使用不同的话语来进行交际。显然,交际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口头交流的能力,符合目前形勢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2.4 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教材

现行教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还是难度大,要求多,给他们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增加了障碍,需要一套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以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2.5 重视英语教学,加大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

翟海魂博士在谈到职业教育的投入问题时说:“如果职业教育总是依靠微薄的学费收入维持办学,而得不到其它帮助的话,再好的办学思路也难实现。”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投入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到技工院校英语教育的基础设施问题,由于之前学校对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就不重视,导致设备十分简陋,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技工院校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投入资金加强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开通校园无线电英语广播、建立英语语言实验室和英语语音室,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听、多读、多交流,学生的英语能力就会快速提高。

3 结语

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独特特点,在学生基础差,不重视的情况下,做好英语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握学生心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动力,实施灵活新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综合素质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校生,是技工院校英语教师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4(4).

[2]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技工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纵观西方义务教育的改革历程:从学生入学权力角度经历了自由入学、就近入学、选择入学,从国家经费保障角度经历了干预、免费、收费;从义务教育本质角度经历了私有、公共、多样。其改革历程给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为:扩大教育的选择权、国家承担义务教育全部费用、义务教育学校类型多样化。

关键词:西方国家;义务教育;改革历程

义务教育来源于西方的普及教育思想,它萌芽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普及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带动下,西方各国纷纷通过颁布法律法令等,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探索之路。德意志魏玛公国1619年颁布的学校法令,从某种意义上被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开端。西方各国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在强制、免费、平等、公共等方面对义务教育本质逐渐达成了共识,但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发展,已达成的共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致使西方义务教育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义务教育的改革历程

在西方义务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尽管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总体来看,却有着相同的发展历程。

(一)从学生入学权力角度经历了自由入学、就近入学、选择入学的历程

西方国家义务教育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从自由入学、就近入学再到选择入学的发展轨迹。所谓自由入学,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实施的初期,对于家长和学生能否选择学校的问题,国家并没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也就是说家长和学生在入学时是没有强制性要求的,可以就近入学也可以选择学校入学。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进入垄断阶段后,基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受教者机会不均等及社会分化等因素的考虑,国家才明确提出了就近入学的规定,但此规定并未能得以长久的执行和延续。尤其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就近入学就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批判,如美国弗里德曼从新自由主义观点对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进行反驳,古德曼则直接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对义务教育强制就近入学进行驳斥。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质量低下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迫使国家不得不对义务教育进行改革,允许家长选择学校入学。在西方义务教育改革实践中,选择学校入学主要体现为家长可以在公立学校之间和公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两种形式,一些国家也采用了发放教育证券的形式,但不管何种形式,都只局限在家长和学生对学校选择权,学校并没有选择学生的自由。

(二)从国家经费保障角度经历了干预、免费、收费的历程

义务教育在历史上一度担负着社会公平的角色,其免费性从某种程度上是实现教育平等的保障,但从义务教育的本质来看,免费性绝不等同于义务教育本身,它仅仅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手段之一,从义务教育的发展阶段来看,免费是义务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从公共经济学对义务教育是否是公共产品的观点来看,义务教育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出资,而不应该是免费的。但从义务教育的实施范围、国民性及公共性来看,义务教育费用就应该由国家承担。

从国家经费保障的角度,之所以说义务教育第一个历程为干预,主要是因为西方早期义务教育思想并不是来自国家政府意志,而是由教会发起,被教会控制和掌握,义务教育的学校只是教会的附属机构,义务教育的经费也主要由教会负责。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不断发展,国家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干预学校教育,从教会手中收回了教育权。收回教育权的政府一开始对义务教育并没有实行免费政策,直到19世纪,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后,各个国家才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资助,逐步使免费得以实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引起了人们对公、私立学校的重新审视,而结果则认为私立学校无论从设施、质量和管理效率,都高于公立学校。因此,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入收费的私立学校接受普通教育,由此掀起了西方义务教育改革的高潮。

(三)从义务教育本质角度经历了私有、公共、多样的历程

早期西方义务教育在被教会掌控时期,其公共性是无法体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府干预教育的加强,西方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才逐步形成共识,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义务教育被看作是公共产品,既然作为公共产品,就不能被某一政党垄断,而要面向全体民众,民主、平等的思想在义务教育公共性当中必须体现,这也是历来被认可和赞同的观点。但随着私有化浪潮在全球的扩展,原来同属于公共部门的卫生、住房等领域在私有化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就出现了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同样也可以私有化的呼声,这也一度成为西方义务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在义务教育改革初期阶段,西方国家主要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改革思路,但改革的结果和效果都并不理想。西方国家在义务教育私有化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私营企业承包公立学校,并对其经营,比如美国历史上的“爱迪生”计划,可以说是教育私有化最大胆的一个尝试,它以创办及经营1000所新型学校为目标,所谓新型就是学校性质上属于私营,在经营上力求追求低成本及营利,但却能够反映当时先进的科技工艺和水平。另一种形式为在不改变公立性质的基础上改革公立学校,美国的“特许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类学校由已有的公立学校改变而来,也可以是新办的,但不管以何种形式,都不会改变其公立性质和地位,且有来自政府的经费和受法律的保障。

二、对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启示

由于历史及社会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实施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3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钦定学堂章程》,尽管当中没有明确提出义务教育一词,但已有义务教育思想的萌芽。1904清政府在对《钦定学堂章程》修订基础上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开端。我国义务教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法律法规制订、权利义务内容等方面都经历了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义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挑战,西方义务教育的改革历程对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扩大教育的选择权

从西方义务教育的改革实践来反观我国的义务教育,对于家长及学生能否选择学校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争论较大的问题,也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大派别,反对派始终坚持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论断,坚决反对选择学校;支持排则从选择学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弥补政府教育拨款不足等方面理由,大力支持选择学校。但不可否认,我国学生的教育选择权较小确实是不争的现实,不管是英国的“入学开放”政策、“公助学额计划”,还是美国发放的教育券的改革实践,都对我国的义务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的价值。因此,从我国国情及现实看,必须打破义务教育中吃“大锅饭”的现象,将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入改革之中,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应该作为其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中同样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应该允许家长和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学校,实现义务教育不定校,以促进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国家承担义务教育全部费用

我国义务教育受西方国家改革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义务教育在实施初期,并不是免费的,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尚不足50%,尽管国家主要负责义务教育经费问题,但家长还是要交一定的费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后来一度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乱收费问题。直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第一次用立法的形式提出义务教育为免费教育,但此次立法所提出的免费教育指的是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免除了义务教育费用中的部分。到了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向前跨了一步,即在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免收杂费的内容,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在全国范围执行,而是在农村地区先行实施,一直到2007年,农村地区全部免除了学费和杂费之后,逐步推广到了城市地区,到2008年秋季开学,我国的义务教育才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学费和杂费。

(三)义务教育学校类型多样化

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由政府承担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义务教育的完全实现离不开全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政府不可能对义务教育完全包办,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多元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需要走向多样化,而实际上这才是义务教育真正获得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改革思路。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社会力量办学和私立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压力,从理念上也并不被更多的民众认可和接纳,它们在政策、管理、条件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生存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因此,政府应从政策和法律保障制度入手,为非公立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和氛围。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可以借鉴西方改革经验,大力支持和扶持民办或私立中小学,《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质上也是在法律上为义务教育学校类型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此外,还可以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成熟的可以对条件薄弱,发展困难的公立学校进行改制,这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体制的改革增加义务教育办学的活力。此外,近些年盛行的私塾教育也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形式,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类型的多元化来满足社会多元发展与需求,从而提高义务教育办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张瑞■,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肖萧,郭槐.论义务教育国家履行之义务[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4).

[4]吴庆荣,李文.私塾:义务教育法律下的一种教育补充形式[J].北学刊,2013(6).

技工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由于技工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技工学校班主任在工作中尤其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在技工学校班主任的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应对未来班主任工作策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技工学校 班主任 情感教育

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往往是由于中考或者高考未能如愿而进入技工学校,因此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和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并伴有消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而情感教育就是进行心理疏导的一种有效策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与同仁分享如何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

1、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有很大影响。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的爱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与肯定,由此获得心里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因而情绪经常是愉快乐观的。同时,他又从自己所感受到的关心、爱护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学会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个性品质。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而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极易使学生形成多疑、对人怀有敌意、感情冷漠、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特征。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集体、他人、社会的情感等,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人情冷暖密切相关。当前,有极个别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人生感到彷徨、苦闷、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感到不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他们不能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实际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其中自然也包括教师的关心、爱护。可见,师爱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性能否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现实体系的感情和态度。

2、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也就是说,教师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作为是出于真正的关怀和爱护时,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教师故意的非难、恶意的打击,学生就会引起抵触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

3、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情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理关系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或“母爱”,它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稳定性特征的普遍的爱,因而在教育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倘若教师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心息的“共鸣”和“共振”。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收到“晓之以理”的效果的道理。

二、技工学校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大多自尊心较强,但又缺乏自信,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认可;部分同学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时,遇事冲动不够冷静,打架往往是他们解决事情的第一选择;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自觉性差,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标不明确。分析导致这样状况的原因,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这几个因素。这些学生,有些是来自单亲家庭,也有一些来自父母知识文化水平和性格修养有限的家庭,这些家长有些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置之不理的,有些是不知道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地沟通,关爱孩子,在孩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或溺爱或训斥,家庭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性格成长起到决定性因素。

其次技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落榜生,学习能力较弱,而进入技工学校后,从原来的应试教育变成技能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有了很大不同,专业性突出,使得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不想学而学不好,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再者,当今社会仍把高考当成是学生唯一出路,把读技校当成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在社会对技工教育还存在一定偏见的情况下,一些技工学校学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更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感。

三、技工学校班主任开展情感教育的途径

1.首先,关爱学生。技工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作为技工学校的班主任,更需要关爱学生,为学生倾注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如同母亲一般的温暖。首先,班主任需要能够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能够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赏识,让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从而重拾对生活与学习的热爱,逐步摒弃陋习与不良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教师如何去爱学生,也只有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倾注情感,以关爱来感化学生,认真负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而关爱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与行为区别对待,需要关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更需要关爱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关爱生活行为好的学生,更需要关爱生活行为差的学生,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信赖班主任,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2.其次,在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中,除了关爱学生,还需要尊重学生。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也是相互的,只有班主任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会信赖、尊敬班主任。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迁就和姑息,更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班主任需要在把握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生活,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世界,能够换位思考。技工学校的学生有各种不良行为,班主任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具体而言,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穿插改正不良行为的要求,并且需要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同时予以鼓励和支持。并不是一次性让学生改掉所有的不良行为习惯,这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班主任要让学生在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上逐渐进步,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逐渐改正不良行为。

四、小结

目前,情感教育培养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技工学校中,更是才刚开始应用,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因此,开展情感教育需要有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班主任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技工学校的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常小琴. 浅谈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4).

[2]刘小平, 丁章蕴. 论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J]. 青春歲月, 2014(6).

技工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在技校的学生,大部分整体素质不高,对学习又缺乏兴趣。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笔者结合技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特点,使用赏识教育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班级,经过实践证明,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 技工学校 班级管理

现在的技工学校,大部分都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班,以班级作为管理单元,每个班级都会配备专职的班主任进行管理。一个班集体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想方设法,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和管理氛围。而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予以重视、赞扬,带动学生全面向健康发展。再加上现在进入技校的学生,他们在进校时因成绩不理想,往往存在自卑感,缺点多,优点少,因此,在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更需要赏识教育。

一 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是世界较著名的六种教育方式之一,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学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同时注意抓住人的情感因素,通过表扬或赞扬,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使教育更加有效。

二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

1.班主任的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证。每个学生各有优点和缺点,班主任赏识学生身上的优点,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信任自己,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从而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有追求成功的自信心,更乐意接受班主任管理,也更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2.班主任的赏识能使后进生转化,使学生优势互补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磨炼,给予其经验、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从而使后进生转化。同时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学生的优点也不相同,班主任对学生优点的赏识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由于技校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优势互补。

三 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是技工学校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信任、尊重、理解及激励、包容、提醒。

1.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实施赏识教育,使后进生顺利转化

目前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占了较大比重。后进生大多数在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表现不佳,随时都会影响班级的班风与学风建设,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这部分学生,尽早使他们优化,才能使班级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身为班主任,应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星星之火可以形成燎原之势。坚持与家长(特别是后进生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后进生的校内外学习生活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班主任和家长同时对后进生实施赏识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

2005级药剂四班王同学,入学时经常有迟到、早退,旷课,有时甚至夜不歸宿,科任老师也经常反映她上课睡觉,不做作业,是个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都成问题的后进生。笔者通过多次和该同学进行交流,并注意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到她初二时曾在区里组织的作文竞赛中获二等奖,并且她本人在绘画方面也有特长。于是及时召开班委会议,商量让她加入到班级宣传队伍,具体负责黑板报审稿和绘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对工作特别重视,也很负责任,在以后的几个学期,班级的黑板报工作都由她全权负责,她本人也因为在班级工作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各方面的缺点都慢慢改正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学生,而且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宣传积极分子。利用她的特长作为对她进行赏识教育的切入点,并且让她觉得教师对她的赏识是自发中产生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一个你真行,你真棒的环境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转化。

2.对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实施赏识教育,使其各方面更加优秀

在技工学校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是凤毛麟角,他们当中多数是学生干部,以及学习、表现和工作积极向上的同学,他们也需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的赏识。

2009级药剂三班的纪律委员,开始对违反纪律的同学欠缺大胆管理的勇气。他发现班中的不良行为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具有很强的正义感,这就是他的优点(闪光点),于是在班会上多次表扬他工作认真负责。从此之后,他能对班级中违纪的同学及时进行劝阻,并当面交流,讲明道理,从而使全班纪律逐步好转,赢得班主任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3.对在校表现中等的同学加强赏识教育,使他们向优秀的学生看齐

在技工学校中,大多数班级中等生也占有较大分量,他们平时成绩和表现一般,很容易成为班级中被遗忘的群体。如果中等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很容易转化为后进生。因而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班主任应做有心人,勿忘赏识这部分学生,多和他们交流,多让他们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对他们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在心里感觉到班主任很重视他们。用赏识教育关注这股“中流”砥柱,能使他们向更优秀的学生看齐,对优秀班级的创建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 技工学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应注意的技巧

1.对个别智力方面确实太“后进”的同学进行赏识教育技巧

担任技校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有极个别学生无论采用什么教育手段,几乎无动于衷。对这部分所谓智力方面确实太“后进”的同学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注意切忌不要急躁粗暴、急于求成,而应持之以恒,保持耐心和宽容的心态,付出更多的关爱,时刻不忘寻找其闪光点,进而赏识,最终会收到赏识教育的应有效果。

2.对个性明显,软硬不受的学生的赏识教育技巧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会遇到个别同学比较粗暴,软硬不受。班主任此时此刻更应保持冷静,有时甚至要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真正走到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他们,相信赏识教育能使顽固的后进生优化。

五 实施赏识教育的两点思考

1.过分夸大赏识教育的功能

有的班主任认为采取赏识教育就能解决班级中的一切问题,以至于班级中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一味地采用赏识教育,一旦效果不理想,便会失去信心。其实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是相对的,要因人、因时而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2.认为赏识教育中不要批评

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与批评相结合,针对有些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以及经常出现的错误,作为班主任就应给学生及时指出,有的时候还要提出批评,同时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从心理上接受,从中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喜悦。

六 结束语

担任技工学校班主任多年,用赏识教育进行班级管理,大多时候会取得成功。但也会遇到个性特别的学生,班主任应从实际出发,看准学生的优点或长处,有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有的时候应该多从班主任自身查找问题,而不要一味地责怪学生,必要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使用其他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使班级管理趋于良性循环,达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弘.周弘老师教你赏识孩子(赏识教育实操方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纪学青.论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3(12)

〔责任编辑:林劲〕

上一篇:专业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建筑力学论文